登陆注册
8847300000016

第16章 朝鲜战争(3)

毛泽东一生中指挥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统率过百万以上的大军同时在几个战场上与敌作战,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他有着高人一筹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丰富的战争经验。但是,指挥抗美援朝战争,对他来说毕竟是一个新的课题。这是在一个新的战场上——国外战场上,同一个新的敌人——具有高度现代化装备的美国军队作战。怎样取得抗美援朝战争的新胜利,这需要在实践中积累和总结新的经验。

抗美援朝战争怎么打法?

当时的朝鲜战局十分严峻。美国和南朝鲜军队越过三八线后,分三路北进。东路占领元山,中路进逼阳德,西路美军正作围攻平壤的准备。按照麦克阿瑟的计划,在占领元山和平壤之后,先东西对进,打通联系,然后向鸭绿江边推进。

还在志愿军出兵前夕,毛泽东和彭德怀等研究敌情后商定:利用敌人东西对进的时机,志愿军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德川、宁远公路线以南地区,也就是朝鲜半岛细腰部(又称蜂腰部)地区以北,构筑两道至三道防御阵线。如果敌来攻,则在阵地前面分割歼灭之;如果平壤美军、元山南朝鲜军两路来攻,则打孤立较薄弱之一路。在6个月内,如敌人固守平壤、元山不出,则我军也不打平壤、元山。在我军装备训练完毕,空中和地上均对敌人具有压倒的优势条件之后,再去攻平壤、元山等处。这就是说,6个月以后再谈攻击的问题。

然而,志愿军渡江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完全不是设想的那个样子。麦克阿瑟改变了东西对进的计划。美军和南朝鲜军分散为东西两路,大举北进,速度甚快,直向中朝边境逼近。10月19日,志愿军出兵渡过鸭绿江,美军同时占领平壤。20日,美空降187团在平壤以北实行空降。入朝的美军地面部队有3个军6个师12万人。麦克阿瑟坐着飞机飞临朝鲜战场上空视察,并扬言要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结束战争。敌人急速进攻,原定的先敌到达预定地区的阻敌方案,即在平壤、元山铁路线以北一线防御六个月以后再进攻的作战部署,已经不适用了,迫使毛泽东不断改变战役决心和部署。毛泽东没想到他们前进得这么快,不过对手也没想到中国已经出兵。

根据敌情的变化,毛泽东迅速改变作战部署。

20日,毛泽东彻夜未眠。次日凌晨2时半,毛泽东致电彭德怀等,正式下达第一次战役的部署。他看出麦克阿瑟在战略判断上犯了一个大错误,即“美伪均未料到我志愿军会参战,故敢于分散为东西两路,放胆前进”。他断定,“此次是歼灭伪军三几个师争取出国第一个胜仗,开始转变朝鲜战局的极好机会。”

毛泽东的目光似乎能穿透一切。他审时度势,当机立断。凌晨3时半,电告邓华放弃原来的计划,改取从运动中歼灭敌人的方针。他指出:“现在是争取战机问题,是在几天之内完成战役部署,以便几天之后开始作战的问题,而不是先有一个时期部署防御,然后再谈攻击的问题。”

凌晨4时,东方已经透出一丝鱼肚白,天空一片苍茫。毛泽东辗转反侧,仍然没有睡意。他一跃而起,在柔和的灯光下,伏案起草电文,嘱咐彭德怀:“隔断东西之敌。”

初战必胜。这对于出国作战的志愿军来说尤其重要。出手第一仗能不能打胜,这将决定志愿军入朝后能不能站得住脚。在那些日子里,毛泽东过着十分紧张的生活。据他的机要秘书回忆,有一段时间,毛泽东半个多月没有下床,就在床上工作、吃饭,睡眠极少。他每天批阅大量材料,有来自前方的电报,有来自各方面的情报,一个接着一个,这些电报和材料都以最快的速度送到毛泽东手里。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毛泽东要根据各方面的情况加以分析,很快做出决断,指导前方作战。

为了打好志愿军出国第一仗,毛泽东事必躬亲,电文频繁。

10月21日:2时半,3时半,4时,20时,他一天中给彭德怀发了4封电报;

10月22日:7时,9时,两封电报;

23日:未记时,7时,14时,17时,4封电报;

24日:8时,17时,两封电报;

25日:未记时,6时,6时半,17时,4封电报;

26日:2时,4时,5时,14时,16时,23时,6封电报;

27日:10时,22时,未记时,3封电报;

28日:11时,16时半,20时,3封电报。

这8天,192个小时,毛泽东共给朝鲜前线发去29份电报。可以说是日理万机,废寝忘食。

所有这些电报都是毛泽东亲自起草的。而除了这些给彭德怀等人的电报外,他还要处理别的事务。8天之中一共是38份电文、批示。

这一年,毛泽东57岁,精力十分充沛。

毛泽东对兵法的研究有深厚的功底。他在运筹帷幄时,能够大胆实践。

毛泽东自己说,他一开始打仗时,并没有读多少兵法书,更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靠《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来指挥的,主要的是靠长期革命战争实践中积累的经验。他说,直到1936年,他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时,才逼着他研究了一些资产阶级军事学,也研究《孙子兵法》。可以说,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兵法的研究、对自己亲自领导的战争经验的总结,是在战争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的。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是毛泽东一贯重视的战术。

23日7时,毛泽东为了达到战略、战役上的突然性,致电彭德怀等人时强调:“我各部派遣远出之侦察队,均要伪装朝鲜人民军,而不要称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借以迷惑敌人。”

23日21时,毛泽东给彭德怀的另一封电报中说:“朝鲜战局,就军事方面来说,决定于下列几点。第一是目前正在部署的战役,是否能利用敌人完全没有料到的突然性,全歼2个3个甚至4个伪军师(伪3师将随伪6师后跟进,伪1师亦可能增援)。此战如果是一个大胜仗,则敌人将作重新部署,……如果这次突然性的作战胜利不大,伪6、7、8师主力未被迅速歼灭,或被逃脱,或竟固守待援,伪1、伪首及美军一部增援到达,使我不得不于阵前撤退,则形势将改到于敌有利;熙川、长津两处的保守也将发生困难。第二是敌人飞机杀伤我之人员、妨碍我之活动究竟有多大?如果我能利用夜间行军作战做到很熟练的程度,敌人虽有大量飞机,仍不能给我太大的杀伤和妨碍,则我军可以继续进行夜战及打许多孤立据点。即是说除平壤、元山、汉城、大邱、釜山等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我无飞机无法进攻外,其余地方的敌人,都可能被我各个歼灭,即使美国再增几个师来,我也可各个歼灭之。如此,便有迫使美国和我进行外交谈判之可能;或者待我飞机、大炮的条件具备之后,把这些大城市逐一打开。……第三,如果美国再调5个至10个师来朝鲜,而在这以前,我军又未能在运动战中及打孤立据点的作战中,歼灭几个美国师及几个伪军师,则形势也将于我不利。如果相反,则于我有利。以上这几点,均可于此次战役及尔后几个月内获得经验和证明。我认为我们应当力争这次战役的圆满胜利,力争在敌机炸扰下,仍能保持旺盛的士气,进行有力的作战。力争在敌人从美国或他处增调兵力到朝鲜以前,多歼灭几部分敌人的兵力,使其增补赶不上损失。总之,我们应在稳当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

这封电报也清楚地表明,毛泽东在指导第一次战役部署中,对于如何打开朝鲜战局,指导方针已逐步考虑成熟。毛泽东提出的这个战略的和战役的指导思想,对于志愿军取得第一次战役以及以后几次战役的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诱敌深入,聚而歼之,”也是毛泽东非常推崇的战术。

毛泽东谈《宋史》时,在批注中两次称赞契丹善于用“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战术,批评宋太宗“总不省”,“不知兵”,不是契丹的“敌手”。

23日14时,毛泽东给彭德怀等人的电报中说:“请速令40军主力即在温井地区荫蔽集结,以一部控制熙川,不要去云山、宁边与敌过早接触。39军即在龟城地区集结,亦不要去泰川。该两军侦察部队不要到定州、博川、宁边、球场去了。要注意避免和敌打响,要将熙川、温井、龟城一线以南地区让给敌人,诱敌进入,利于歼击。38军应迅速前进。”

中南海一直和朝鲜前线保持热线联系。

敌进甚速。南朝鲜军很快进到清川江附近,而志愿军主力离预定开赴的地区却相距尚远。10月23日,毛泽东电令邓华等第十三兵团领导人迅速与彭德怀会合,在彭领导下决定战役计划。并嘱:“敌进甚急,捕捉战机最关紧要。两三天内敌即可能发觉是我军而有所处置,此时如我尚无统一全军动作的处置,即将丧失战机。”

彭德怀研究了敌情,感到在敌人以师、团、营为单位分兵冒进的情况下,要想采取集中兵力聚而歼之的办法有许多困难,搞不好会贻误战机。到25日,西线南朝鲜军已进至北纬四十度线以北的博川、龙山洞、云山、温井、松木洞、熙川一线,逼迫志愿军第四十军。歼敌任务已刻不容缓。

10月25日,毛泽东给彭德怀、邓华的电报中说:“(一)敌已开始发现我军。昨(24)日夜伪某部称:敌主要为八路军,企图经云山、温井山路,集结北镇,又空军夜间侦察报告称,敌军车辆正自江界络绎南下等语。估计今明两日被敌发现必更多。(二)请考虑于明(26)日或27日,先抓住一两部敌军围攻,不使逃脱,吸引敌主力增援。是否妥当,请酌定。(三)伪1师确到宁边、龙山,请告39军注意抓住。伪7师主力尚在江东。”

25日,彭德怀命令40军尽快通知先头部队立即停止前进,就在温井以西准备一个“口袋”,消灭进攻北镇的敌人。

就在这一天,早晨7时,晨雾刚刚散去,云山至温井(距离彭德怀的指挥所所在地大榆洞仅隔十几公里)公路上就响起了马达声,志愿军40军120师360团首先与北犯的南朝鲜军队伪1师交火。

10时许,伪6师一支车队如入无人之境,沿着温井至北镇的公路直开过来。

轰!轰!公路响起一阵爆炸声,地雷响了。敌人的汽车竟没被炸翻,车连停也没停一下,就好像没有这回事似的。看来,他们把这地雷的爆炸,只不过当作朝鲜人民军小股部队的阻击。他们想不到会有新的对手将和他们较量。

这时,又传来了一片沉重的马达声,敌人大队人马在公路上出现了,前面是满载步兵的7辆卡车,紧跟在后面的是两路纵队的步兵行列,后面又是吉普车、卡车、炮车……。

突然,激烈的枪炮声响了,志愿军40军118师354团展开了火力袭击,353团配合。汽车停止了,车上的敌人纷纷跳下车来,并且立即向路边的一个小山包奔去,抢占制高点。志愿军士兵扑得猛,跑得快,抢上山头时,敌人还在离山头30多米的山腰里爬哩!他们居高临下把手榴弹一甩,把敌人打得昏头转向,地上躺着一大片敌人的尸体,活着的敌人回头就跑,有的竟滚下山去。

后面的敌人见势不妙,企图掉头就跑,又被拦截。志愿军士兵如猛虎下山,吼声震天,刺刀闪着寒光,战斗进行到下午14时,这个被敌人誉为精锐的伪6师2团加强营全部被歼灭,共击毙500余人,缴获汽车30多辆,美国上校顾问赖勒斯被擒。

当晚,118师、120师乘胜占领温井。这是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一仗。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1950年10月25日,后来被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作战纪念日。

25日21时,彭德怀致电军委,称:“敌以坦克数辆和汽车十数辆组成一支队,到处乱窜。我企图一仗聚歼两三个师甚困难,亦再难保守秘密。故决定以军和师分途歼灭敌之1团和2个团(今晚已开始),求得第一战役中数个战斗歼灭敌一两个师,停止敌乱窜,稳定人心,是十分必要的。”

这封电报很快摆放在毛泽东的办公桌上。

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就这样拉开了。

用餐时,毛泽东一言不发,边吃边沉思,似乎在考虑这下一步棋该怎么走。饭后,毛泽东回到办公室,径直走到挂满地图的墙壁前,在地图上来回扫描着。一会儿,转身说:“好事多磨,恐怕又要改变计划哩!”

他马上草拟了给彭德怀的电报,赞同抓住战机、分途歼敌的方针:“10月25日21时电悉。先歼灭敌人几个团,逐步扩大,歼灭更多敌人,稳定人心,使我军站稳脚跟,这个方针是正确的。……我军第一个战役,须确定以歼灭上述伪1、6、8师为目标,分为几个大小战斗完成之,然后再打美、英军。”

26日,毛泽东获悉,伪6师7团占领了鸭绿江边的楚山。这是敌人第一次到达中朝边境。他们向对岸的中国领土射击。

兵临国门,毛泽东于28日16时半,给彭德怀、邓华并告高岗的电报指出:“10月28日8时电悉。(一)庆祝你们的初战胜利。(二)目前全战役的关键有两点:一是确实抓住古场、楚山之伪7团,不使逃脱,如此则伪1、6、8师非增援不可,有仗可打;二是我3个军全部到齐,并完成战役展开,如此则我攻击时迅猛有力,保证歼敌。”

这是一着胜棋,毛泽东已经嗅到胜利的气息。

28日晚,志愿军开始行动。40军主力当晚即向温井以东之敌发起了攻击,激战至29日晨,将伪第6师两个营、伪第8师两个营共4个营大部歼灭,随后继续向南突击。

29日下午,39军已从东北、西北、西南3面对云山之伪第1师构成了包围,围而不歼,吸引敌人来援。

29日午夜,40军118师向伪7团发起进攻,将其大部歼灭。

毛泽东非常高兴。

三、“我军对于装备优良的美军是完全能够战胜的”

当来自朝鲜的报告传到日本东京美国远东军司令部大楼的时候,狂妄自大的麦克阿瑟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鸭绿江以南出现了共产党中国的军队?真令人难以置信。

与大多数西方人一样,麦克阿瑟轻视中国军队。他认为,中国历史上的军队都是乌七八糟的。所有记载中国历史的著作统统说明了一个事实:几百年来,中国军队从未战胜过第一流的外国军队。麦克阿瑟甚至希望,中国军队会撞到他的枪口上,“我每晚为此而祈祷。”

情报部门证实,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大量集结在中朝边境,但是,这并非意味着中国打算介入战争。他们认为,中国一旦这样做,将会被立刻发觉,美国远东空军的侦察能力是举世公认的。麦克阿瑟对空军的优势沾沾自喜。

几天后,情报处长威洛比在一份分析中,仍然说中国人的干预是“潜在的”,而非现实。

威洛比的结论是:“从战术的观点来看,由于节节胜利的美军师全面投入战斗,因此,进行干预的黄金时机看来早已过去;如果计划采取这一行动,很难设想,会把它推迟至北朝鲜军队的残部气数已尽的时候。”

麦克阿瑟吸着玉米芯烟斗,点头称是。

就在他悠然自得的时候,在朝鲜前线指挥作战的美国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报告:在朝鲜云山,遭到了“组织有方、训练有素的生力军,其中一些是中共部队”的伏击。他缺乏食物、弹药,缺乏一切。美军已停止进攻,撤到清川江一线。

麦克阿瑟从军事地图上好不容易才找到“云山”。

同类推荐
  • 鹰魂抗日

    鹰魂抗日

    六个相貌各异的生死兄弟,六把嗜血锋利的军刀,六种几乎相同的杀敌技巧,在对抗外敌侵入的战场上,刮起了六股旋风,用手中的军刀告诫侵略者,中国已经苏醒,中国将成为全世界侵略者的禁地,如有踏入者,不死不休。
  • 寒武世代

    寒武世代

    别人穿越都是一路牛逼带闪电。我穿越之后奶奶的,这他喵的明明是废柴加配角。
  • 风人院

    风人院

    疯子和常人的区别,在于常人永远无法到达疯子的境界,天才向左,疯子向右,战争狂人也被凡人所称之为疯子,然而他们却被后人所记住,風人院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这里,没有法律,却有着比法律还要严格的规矩,这里,没有普通社会所谓的“公平”,只有靠力量与积分才可以不断地向上爬,我们的主人公,榊龍,曾几何时,也是街边的小混混,但在風人院里,即使是他,也会被一视同仁,靠自己的力量,不断的向上攀爬,直至顶峰。
  • 我在黑暗中守护光明

    我在黑暗中守护光明

    这是一个全方位展示我国隐蔽战线上的英雄的故事,有让人心痛的爱情,也有尔虞我诈的勾心斗角。也许你再抱怨生活的不公,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带给你不一样的思考。作者希望感兴趣的懂行的一起来完成这个故事,仅以此书献给我心中的英雄。在物欲横流的现今社会,你将会看的一份份动人的感情,一个个执着的信念。如果有兴趣可以一起来交流jiamochen1213在你打开这个故事之前,我能告俗你的只有这仅仅只是一个故事……
  • 谍影风云

    谍影风云

    一个平凡普通的公务员,机缘巧合回到了1936年,寻找地下组织,追查日本间谍,在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为祖国,为民族的解放与复兴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开始了他传奇的谍海生涯。谍影风云书友1群833528943,谍影风云书友2群879936725谍影风云舵主940510849
热门推荐
  • 龙族之灭

    龙族之灭

    当龙族崛起时,将会有五位战神披荆斩棘勇斗龙王,直至龙族倾覆。
  • 我在诸天修道

    我在诸天修道

    主角林峰穿越各个世界,在修行中磨炼道心的故事,善恶之念存乎一心,一念创世,一念灭世
  • 蝴蝶风吟

    蝴蝶风吟

    一代宝玉,一代互玉家族。守护、传承,欺诈、争夺。是欲望还是谎言?
  • 永爱你

    永爱你

    “你说过你不会再对他心动的。”赖澈易对我讲。“我……”我还没说完,赖澈易就说:“没事,我理解你,如果你真的放不下他……我会放你走……可能一开始就该放你走……或者,我们一开始就不该开始。”赖澈易说完起身准备走。“不是的!”我冲到赖澈易身后抱着他说:“他说要带我离开,我没有同意,我也警告他不要再来找我,因为他说要带我私奔的那一刻起,我满脑子里都是你,所以我发现……从那一刻起,我离不开你了……我好像……爱上你了……赖澈易,我杨曦这辈子,跟定你了!”
  • 天巫鬼妃

    天巫鬼妃

    做了两年游魂的沈曦表示,没有什么是可以比活着更重要的了。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美食,穿上美美哒的衣服,抱上风华绝代的夫君。虽然夫君是死皮赖脸缠来的,但仍改不了她成了有血有肉的“人”。然而,当某一天,已经习惯了作为旱魃的她,却被人告知,她乃上古神女,地府巫族圣女,掌控天地规则的天道之女。作为反人类的她想说:受了这么多的苦,怎么能如此戏谑?更不能忍的是,风华绝代的夫君成了她的叔叔,是不可亵渎的长辈。随心所欲惯了她表示:小豆芽都长大了,并且响应国家政策,二胎都已经安家了,你跟我说,他是长辈,不能亵渎,没门!
  • 水月镜花录

    水月镜花录

    100年前,我们认为解释世界的物理大厦已经完善,只剩下查缺补漏,然而,相对论的出现重构了整个物理世界。时至今日,连基本的病毒性感冒都需要我们的身体自行医治,我们对自己身体的了解并不比对外部世界的了解更深。我们无法解释自己的大脑如何运作,我们无法判断我们感知世界的各种感觉来自真实世界的存在还是电子脉冲。我们一直以自己为中心,试图探寻宇宙的真相,然后目前的科学发现告诉我们,暗物质才是宇宙的主要组成,我们是宇宙的异类还是未发现的部分仅仅因为“地球模拟生存”这个游戏的地图太大,没有全部写进程序?
  • Pageant of Summer

    Pageant of Summe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离不开阳光的影

    离不开阳光的影

    影子是什么?那只是阳光下的污垢。更令人害臊的是,它还离不开阳光。—————————————————————前世的她从小被人控制,当成随叫随到的杀人工具;稍微有了点自我意识,就被发觉,意识惨遭抹杀,再次醒来,发现她是一名身世不明的弃婴,还被一毛球唤奴隶。身怀萌宠,天赋异禀的她,在这个世界仍是炮灰命。她会纵容她的命运再次悲惨?你错了。就且看她如何与天斗,与地争,与命抗衡吧!“若是命运被人掌控,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
  • 极生禅

    极生禅

    佛说_度世,是度天下人,度天下愚昧,度天下恶。可满天佛坨千万,世人依是愚昧,天下恶根依在。我在佛前跪求千年,佛却终不度她一人!敢问佛度何人。
  • 孤寂月

    孤寂月

    “祁衍!她已经受过九十三脱仙钉了,她已经不是仙了,怎么可能跟原来的身体一样?她……已经死了!”“呵,不可能,她那么强,怎么可能说死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