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441600000004

第4章 身份

跟赵德昭心目中的花蕊夫人不同,在赵德昭的心中,这个女人应该是柔弱娇媚,我见犹怜类型的。

但是眼前的这个女人,娇媚中带着大方,柔弱中透着英气。

也难怪以色侍人,却能够写出“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的诗句。

孟昶年近半百,留着长髯,脸庞圆润,打扮的像一个老花花公子。

据史书记载,他崇尚奢华,就连夜壶,也要镶金戴玉。

身为亡国之君,他却表现的很为自然,长揖到底向赵光义礼拜。“蜀国广政,向中书令问安。”

他年号广政,宋朝之前的周朝还没有,他就已经当上皇帝了。

虽然现在是阶下之囚,不过在五代十国这个年代,城头变幻大王旗,今天你称帝,明日我称君,后日一起倒台,屡见不鲜。

短短几十年间,称帝称君的军阀不下于百人,像今日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宋朝建立五年,先后平复了晋城之乱,江淮之乱,后又征略了南平,将长江之北全部拿下。

蜀朝是宋朝拿下的第一个大国,自然要做一个城门立木的标杆。

所以赵光义虽然年轻气盛,却也表现的谦卑有礼。“广政君有礼,今日乃是蜀朝,宋朝的大喜日子,官家在皇宫恨不能尽早见到贤君……”

对宋朝来说,这绝对是个好日子,但是对蜀朝来说,却算不上了。

孟昶的脸上似笑非笑,百感交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一个年轻的内侍这个时候拜下。“臣张德钧拜见中书令,兴元尹,二哥。”

他的拜见也解了孟昶的难堪,让气氛缓和了下来。在他的身后,数十个内侍共同拜下。

赵德昭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打量着这位年轻的太监。

他在明朝当了二十几年太孙,七十六年皇帝,十多年太上皇,对宋朝开国时期的历史非常清楚。

这位张德钧,应该就是王继恩,在赵光义当上皇帝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身为皇宫太监之首,他跟赵光义勾结。

在赵匡胤断气之后,本来皇后让他到东宫叫赵德昭,他却跑去叫来了赵光义。

然后他跟赵光义两人派兵包围了皇宫,造成了赵光义登基的既定事实。

等赵德昭和文武百官得知赵匡胤去世的消息,赵光义已经坐上了金銮殿的皇位。

赵光义亲自扶起了张德钧笑道:“德钧到西京迎送广政君,劳苦功高,待日后为你请功。”

跟在他们之后的文武百官,以丞相赵普为首也前来陛见孟昶,给孟昶高高捧起。

两君相见之前,一应礼遇如同君王,宋朝百官的礼待,让孟昶也算是得到了最后一丝尊重。

赵德昭才十四岁,在这种场合,他就是个打酱油的。

不过,这也让他有空闲,在旁边观察这一批时代的精英们。

赵普,赵光义这两个人,是他最为关注的。

赵普可以说是历史上成就最高的官员之一,也是几乎所有的文官楷模。

从早年被刘词辟为从事,后担任赵匡胤的掌书记。

作为陈桥兵变的主谋,他的从龙之功成为文官干政的巅峰。

建立宋朝后,他跟赵光义两个人水火不容,中间走了几年弯路。

至于历史上赵光义篡改史记,将他跟赵普的关系描述的花团锦簇,其实就是美化。

赵普从一开始就觉得赵光义的权力太大,要赵匡胤限制赵光义的权力。

但是天下未竟,赵匡胤将权力收归中央,需要一个可信之人接收这些权力。

赵普反对了赵光义几年之后,被排除在权力中央之外,后来逐渐认清了现实。

宋朝一圈都是敌人,不把权力给赵光义,难道要赵匡胤亲自上阵吗?

在他改变了态度之后,就迅速上位。

去年,赵德昭开府,赵匡胤下旨为赵德昭定下了两门亲事。

一门亲事是丞相王溥之女,赐韩国夫人号,一门亲事是河中尹,护国军节度使陈思让之女,赐郑国夫人号。

王溥之女要嫁给皇子,不能再当丞相,当了司空和太子太傅,给赵普腾出了相位。

赵普当上了丞相,就开始筹谋征略蜀朝,去年冬天派了忠武军节度使王全斌领军,只用了六十六天,孟昶就投降了。

这也让赵普的声望越发高涨……

平心而论,赵普协助赵匡胤削夺藩镇、罢禁军宿将兵权,实行更戍法、改革官制、制定守边防辽等许多重大国策,的确称得上一代名臣。

至于后世儒教吹捧他,借他之口说出“半部论语治天下”,只是完全的是给自己脸上抹粉。

赵普从来都没有说过这句话,他和赵匡胤从来都不信儒。

且不说这句话是宋朝中期才被儒家写进书里,此前从来没有这句话。

光凭当时的局势,身为一代名臣,也不可能靠儒家治天下。

宋朝只占据了华夏六分之一的地盘,只是个小军阀朝廷,四周一圈都是敌人,怎么可能不重视军队,只重视儒家?

赵光义今日表现的很不在状态,非常低调,一切程序按照礼部的安排,很少出头。

这不是因为他不想出风头,而是他的心神被花蕊夫人给吸引了。

这个历史上的著名漂亮女人绝对是名不虚传,即便是赵德昭见惯了美女,也忍不住多看几眼。

而赵光义的眼睛,更是仿佛拔不出来了。

这个历史上著名的色鬼,这一刻,心智失守了。

赵德昭注意力更多是在各大名臣身上,想要坐上皇位,离不开大臣们的支持。

虽然现在他相比赵光义还差了许多,不过距离赵光义杀君夺权还有十一年,赵德昭有的是机会。

以前的赵德昭只是个武痴,从来没有在朝臣面前正式露脸,今天就是个机会。

历史上的赵匡胤不支持,赵德昭也是个直人,从来不知道争,导致了赵光义越坐越大。

要改变自己的形象,从现在做起。

蜀朝乃是降国,一切礼仪均遵循礼记所记载之礼。

赵氏乃王族,在这个过程中只做观礼,由礼部尚书,太史令主持大礼。

赵匡胤赐孟氏以车服,孟昶与降臣迎于外门外,一拜再拜。

路先设,洒扫,恭迎东上,文武百官回拜恭迎。

诸公奉箧服,加命书于其上,孟昶等人再拜谢,回屋更衣。

孟昶等人出来之时,已经换上了宋服,由西向东再拜。

大史加书于服上,孟氏受礼再拜,后偕同花蕊夫人登车。

一系列复杂的程仪,主要就是拜拜拜,赵德昭发觉,不仅是他,大部分官员其实都有些受不了。

要是现代的赵德昭,肯定受不了这一套,不过在明朝当了那么久的当权者,很清楚这套礼仪有可取之处。

就好比后世的阅兵,看似劳民伤财,实际上,却能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

奥运会为什么那么受重视,在得了金牌之后,升国旗,奏国歌的那一幕,绝对是重要原因之一。

孟昶上了车驾,赵光义和赵廷美一左一右,伴随车驾。

文武百官依次排开,准备回宫。

赵德昭送了王溥入队,一个礼部主事来到赵德昭身边。“二哥请随我来……”

王溥拍了拍赵德昭的肩膀。“去吧,待今日过后,臣与你再相谈。”

王溥今年四十三岁,虽然因为女儿要嫁给赵德昭被罢相,但是依旧兼了司空与太子太傅之位。

按旧制,一品官班位在台省官之后,赵匡胤因为看见王溥站在后面,遂说:“王溥是以往的丞相,应当超常尊宠他。”

此后朝堂就分台省官班位为东西二向,让王溥站在了右侧最前,此后成为定制。

赵德昭对他还是很重视的,以前是因为要娶他的女儿,不过现在变成了重视他的作用。

赵匡胤虽然没有给赵德昭封王,但是给他娶两个老婆,一个是丞相的女儿,一个是重用的指挥使的女儿,并且还都是大家族。

要说赵匡胤不重视这个儿子,也是扯淡。

赵德昭再次行礼。“太傅,我去了。”

那主事见赵德昭事毕,随即向队伍后方走去,而赵德昭却站住了脚步,一动不动。

刘小帮赵德昭牵过来了马。“二哥,为何不动?”

赵德昭看了一圈面前的文武百官,心中拿定了主意。

那主事走了两步,没有感觉到有人跟上来,回头一看,赵德昭还在原地,随即跑了回来。“二哥,速速前来,不可误了吉时。”

赵德昭不动如山,大声问道:“我是何人?”

那主事有些懵。“二哥何出此言?”

赵德昭向前一步,与他相隔不到半米,又问:“我是何人?”

他虽然才十四岁,但是赵匡胤的基因好,生活好,营养好,如今的他已经有一米八,而且强壮无比。

那主事最多一米六,面对赵德昭忍不住后退了一步。“二哥乃是皇子。”

赵德昭又问:“既然是皇子,为何将我的位置排在后面?”

主事在百官面前被赵德昭逼迫,只能应道:“来时二哥列入皇族,在百官之前。归时无皇族行列,应纳入百官行列。”

意思是赵德昭现在身上只有一个贵州防御使的从五品虚职,所以要排在后面去了。

赵德昭却笑了笑,向刘小摆了摆手。“我乃皇子,今日非朝事,乃国事。既是国事,何职何衔比得上我皇子的身份?”

说完,他向前走了几步,在赵光义讶异的目光中,一步跳上了孟昶的车驾。

同类推荐
  • 图说世界历史

    图说世界历史

    本书以百科的形式,按照时间顺序向读者介绍了从人类出现到21世纪初期的世界历史发展过程,以时代为单位划分章节,并在每个章节中按照地域继续细分,旨在使读者更加明确地了解各历史时期世界各地的变化情况。
  • 唐潜

    唐潜

    大唐垂暮,内有宦官乱政、朋党之争,外有藩镇割据、烽烟四起。开成元年的初春,一个吃软饭的少年迎来了新生活。他长袖善舞,在黑暗中伪装潜行,为了生存和光明而战。摘下假面具的一刻,他已经站在这个世界的最高处。这是一个唐朝版潜伏者的故事。……“太阳照常升起,也许我们会消失,但我们热爱的大唐将永远延续,为了千疮百孔的家国,不动声色的承担,才是真的勇敢。”——唐突本书读者QQ群:437855842、16598415
  • 末日亡灵

    末日亡灵

    胡夷乱华,战火燎原;天地苍茫,民不聊生。国家,民族,情感,生死……风云际会,他,他们,一个个平凡的人被推上历史的舞台,用血,用泪,用生命谱写着一曲极不平凡的宏达乐章。天地大者,无非生死,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微不足道的。血染的天际,猩红的残阳,在那无边乱世里,究竟是什么让其毅然决然地走上如此死亡之路?而在这条路上,这群人,这些有血有肉的亡灵,又能否逆转这末日残局?
  • 江湖小

    江湖小

    有人的地方就有恩怨。有恩怨的地方就有江湖。和人的欲望相比,江湖,实在太小了。
  • 三国争霸那些事儿

    三国争霸那些事儿

    东汉末年的乱政,主要表现在外戚干政和宦官专权两个方面,这两股力量,是中国古代最为人诟病的腐朽政治势力,他们的交替擅权,直接导致了东汉王朝王纲解纽,政治黑暗,是其后党锢之祸、黄巾起义乃至三国分裂割据发生的直接原因。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由大统一转为长期分裂,又由长期分裂转为短暂统一的历史转折时期。追述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要从东汉时期说起,正如历史上所有朝代的兴亡一样,一个王朝从建立之始就埋下了能使其灭亡的种子,东汉王朝亦不例外。但愿本书的出版,能够让你更多地了解东汉末年的黑暗统治,更好地看清那些称霸各方的英雄是如何展示他们的雄才伟略。一起来翻阅《三国争霸那些事儿》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鱼冥

    鱼冥

    北冥之界,暗黑之国。尔之归虚,吾之彼岸。飞羽族小巫念念,不愿嫁入天宫,自请降罪,流放北冥。本想安稳一世,了此残生!偏于北冥,结识一条奋发图强的臭锦鲤。阴谋、死亡、背叛,接踵而至!从此开启一段沉埋六界久远的秘密。
  • 灭世帝师

    灭世帝师

    一个本应死在天劫之下的逆天之人,碰到了一个通灵的大磨盘,还有一群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鬼头。三者相遇会发生怎样的传奇。看这一段离奇的帝师之旅.....
  • 青白盐

    青白盐

    四个家族四代人,恩爱情仇,悲欢离合,百年风云,升降沉浮,主子奴才轮流坐庄;野心勃勃的男人,春色满园关不住的女人,把各自的灵魂和裸体在人生的屠宰场上尽情呈现。
  •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三略(中华国学经典)

    《六韬》和《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在宋代,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宋神宗举办“武学”,培养军队的高级将领,即以“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科书。《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从此成为军事将领的必读书,流传很广。对当代和后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形容兵家谋略,往往以精通“六韬三略”归之,或经称谋略为“韬略”,揆其本源,即出于此。
  • 都市超级枭雄

    都市超级枭雄

    他是明星他是文豪他是喜剧之王他更是世界之王他头顶天,脚踩地,天地只有吾可称雄!他是一代传奇,,,,,
  • 腹黑殿下恋上我

    腹黑殿下恋上我

    什么!电视上落跑了一个颜值到爆的歌唱天王,是什么好运能把这只被歌坛传的牛逼哄哄的外国小子捡回家的?哦,天哪,被好朋友捡回家之后才明白原来自己原来捡了一只腹黑外加傲娇的无赖之徒。某女看着扒在自己身上的某男,无奈道;"小家伙啊,你爸妈没教过你出来那么久之后要回家的吗?”“没有啊。"某男诚实的摇摇的头,他爸爸妈妈还真没教过他。他,背景强大神秘,却甘于屈身于她的石榴裙下,冷酷高贵什么都成了浮云······腹黑无赖殿下vs冷面傲娇女王,这一炮才刚刚打响······
  • 经营盛唐

    经营盛唐

    拖着一个半调子系统穿越到盛唐。一切从小小的县尉开始。百姓对生活不满意?生活指数太低?不管之前如何,从此以后必须提高。无论如何,请不要放弃生活,放弃自己!什么?还有厌世的家伙存在,生活指数-1000?像这种严重拖后腿的人,必须人道毁……当然是要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怀。以上,简介欺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嗜血鬼王追冷妻之西女国陛下

    嗜血鬼王追冷妻之西女国陛下

    他,是来自异界的王者,她,是活在神界狭缝中的皇者。当嗜血冷酷,心狠手辣的王者对上冷心冷情,杀伐果断的皇者。他说:“输了我,给我暖床,赢了我,我便嫁与你。”她则面无表情,淡淡说道:“幼稚。”转身便消失无影。从此,一个人人畏之的王者走上了追冷妻的不归路而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