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8700000002

第2章 笔雅——承载历史的记忆(2)

蒙恬改制湖笔成功后,便将技艺传给善琏百姓,使当地人家几乎家家操笔业,人人会制笔,且量多质优,名扬天下,所以,善琏又有“笔都”之美称。蒙恬去世后,善琏笔工不忘笔祖恩惠,捐银在永欣寺旁(现湖笔厂区)建造“蒙公祠”,改小河名为“蒙溪”,改石径名为“蒙溪街”,命笔名为“蒙氏羊毫”“香水、香块”(根据蒙恬及其夫人卜香莲的姓名而命名),一直沿称至今。此外,每年还要举行两次盛大的纪念活动。届时天下笔工纷纷响应,集会膜拜笔祖,企盼笔业兴旺。《湖州府志》记载:“蒙恬造笔,制法胜于故,至今善琏者必祀恬为笔祖耳。”

善琏湖笔从秦代到今天,已经历了2200多个春秋的兴衰沉浮。汉、晋、隋、唐、宋、元时期的湖笔工艺各领风骚,都受官方学者所青睐。明清时期已成为一件不可多得的珍贵工艺品了,并且逐步地向外扩展经营,其中著名的有北京的“戴月轩”,上海的“周虎臣”,苏州的“贝松泉”,杭州的“邵芝岩”,湖州的“王一品”等。郭沫若为苏州笔厂亲题的“湖上生花笔,姑苏发一枝”,即为善琏笔业拓展域外的真实写照。民国初年,善琏笔业为兴旺时期,全镇从事制笔业达300余家,笔工1000余人,毛料行、笔杆行各4家,年产量约48万余支。抗日战争爆发,狼烟四起,蒙公祠遭劫难,历代墨宝付之一炬,仅存清同治年间的一块匾额(现已收藏),笔工纷纷外出避难,笔业停业重整旗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笔的生产和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现在正在创造着“笔”世界的新天地。

善琏湖笔之所以工艺精湛名扬天下,这和历代书画名家、政界人士的指导、关心是分不开的。历史上曾在湖州参政为官的王羲之、颜真卿、杜牧、苏东坡、赵孟兆页等名人学者都为湖笔的发展作出过卓绝的贡献。特别是隋朝的大书法家智永禅师,唐《兰亭记》记载他居善琏永欣寺阁上临书30余年,写秃笔头五大簏,埋于善琏晓园,亲题“退笔冢”。他还自制大笔一支,圆寂时“抱笔而终”。据年迈者忆,民国初年还可见那支齐人高的石笔。湖笔工艺精湛,制笔高手辈出。村西冯应科的笔曾被称为“吴兴三绝”之一,即赵孟兆页的字,钱舜举的画,冯应科的笔。《湖州府志》载:“善琏村西冯应科,陆文宝善制笔,其相专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内外众多的书画家或光临善琏,或为厂家题字作画,表现了极大的热情。他们中间有郭沫若、李苦禅、启功、叶浅予、诸乐三、程十发、沙孟海、冈田瞳(日本)等。

湖笔的先祖为我们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留下了宝贵的工艺财富,这不仅是笔都善琏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如今随着文化旅游、休闲旅游的进一步兴起,古镇善琏这朵奇葩的文化瑰宝将更加光彩夺目,让世人领略她的古风古韵。

(第六节)笔的典故

毛笔是用来书写、绘画的一种传统文具。它自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和人们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国古代有关“笔”的故事也特别丰富。下面的几个故事就从不同侧面表达了我国人民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古代清官能臣的赞颂。

一、投笔从戎

东汉名将班超小时候家境贫寒,靠给官府抄写文书维持生计。每天从早抄到晚,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一天,班超抄着抄着,忽然把手中的笔一扔,大声叹息道:“大丈夫应当效法傅介子和张骞,像他们那样到边疆去建功立业,争取封侯的功名,哪能在笔砚之间讨生活呢?”班超弃文就武,发奋立功,被历代青年奉为学习的榜样。

二、王梦笔

东晋大臣王珣曾梦见一个人将一支椽木般粗细的大笔送给他,醒来后王珣告诉别人说:“大概要有大手笔之事落在我身上了。”不久皇帝驾崩,朝廷果然要王珣负责起草重要文告。后人就用“如椽笔”“大手笔”来称誉著名的文章家及其作品。

三、江郎才尽

传说南朝江淹少年时梦见有人送给他一支五色斑斓的笔,从此写诗作文文采斐然,进步特快。数年后,江淹奉旨出京办事,在冶亭住宿,梦见一个自称郭璞的人对他说:“我有一支笔在你那里多年,应该还给我了。”江淹便掏出怀中的五色笔交还给他。此后,江淹写的诗文大不如前,清词丽句全无。当时的人十分婉惜,称之为“江郎才尽”。

四、判笔断案

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杭州通判任内,曾受理了一桩民事纠纷案。原告指控对方欠了他两万绫绢钱逾期不还。苏轼将被告传来一问,才知道欠债人是做扇子的,因父亲病故。加上连续阴雨后天气转凉,扇子卖不出去,并非故意拖欠债款。苏东坡思索片刻,让欠债人从家里拿来20把白绢团扇,取过案头签署公文用的判笔在扇面上挥毫作画,画完后吩咐欠债人拿去卖了还债。要知道苏东坡是当时的书画大家,人们往往不惜重金寻求他的墨宝。所以扇子刚拿出府门便抢购一空。爱民如子的苏轼用判笔巧断扇子案,赢得了杭州百姓的衷心爱戴。

(第七节)探究毛笔如何制作

自隋唐以来,我国制笔工艺就有很高水平,到了明清制笔技术更有提高,达到我国制笔工业的鼎盛期。制笔工艺大致要经过浸、拨、并、配等70多道工序。毛笔是由笔尖和笔杆两个部分组成的。

一、笔尖的制作

制作毛笔笔尖的材料主要是兽毛禽羽,即动物纤维,少量也有用植物纤维的。“笔之所贵者在毫”,毫的选用对于笔来说是十分关键的。选毫不同,决定了笔的长短、粗细的不同特点。

兔毫——用兔毛制成。古代出自宣州(今安徽省宣城)溧水县中山,在县东南15里。制笔精妙,见《元和郡县志》载《右军笔经》:“中山兔肥毫长故可用。”《初学记》引王羲之《笔经》:“汉时诸郡献兔毫,出鸿都,唯有赵国毫中用。时人咸言兔毫无优劣,管有巧拙。”卫夫人《笔阵图》有云:“取崇山绝仞中兔毫,八九月收之,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

羊毫——用羊毛做成。古代以浙江嘉兴、硖石生产的羊毫为第一,秀水等县次之,多以青羊毛为之。羊毛其质柔,于黑夜择光取之,谓之宿羊毫(此毫能受墨,但不易使用)。取之乳际者,谓之乳羊毫,其质柔和,只是毛短不能作大字。取诸小羊者,谓之子羊毫。保存日久者,谓之陈羊毫,陈毫柔中有刚。

紫毫——用紫色兔毛制成。又名“紫毫笔”“紫霜毫”。兔毫有紫和花白之分,紫毫取自兔脊及尾。纯用紫毫,软而圆健,若兼花白,则坚强劲利。唐白居易有“紫毫笔”诗。

狼毫——用狼毛制成。狼毫其力介乎羊毫、紫毫之间。质较脆,不耐摩擦。南笔通体狼毫,佳者用狼尾,用水发开全毫,用之最宜;北笔内用狼毫,中实以麻,外覆兔羊毫,发透全笔,实用稍差。

兼毫——用两种以上不同的毫制成。一般以狼毫或紫毫与羊毫合制而成。有直称兼毫的如紫兼毫,有表明配合成分多寡的,如三紫七羊、七紫三羊、五紫五羊各种。紫、狼兼者曰紫狼毫,狼、羊兼者曰狼羊毫,鸡、狼兼者曰鸡狼毫,鹿、狼兼者曰鹿狼毫。紫兼花白者仍曰紫毫,以同用兔毫也。兼毫制法:以一种毫为芯柱,他种毫覆也。也有掺杂为之者,如作大字用之鬃笔,即掺杂羊毫。

鹿毫——鹿的细毛所制笔。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云:“蒙恬始作秦笔耳。以柘木为笔,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唐段公路《北户录》云:“鹿毛笔,晋张华尝用之,不下兔毫。”由此可知在古代鹿毛常被用以制笔,其效能和兔毫相仿,但总不及兔毫普遍。

貂毫——即紫貂之毛。又分黑貂、林貂,形似黄,体色暗褐,其尾末端毫较长,宜用作毛笔原料,所作笔较圆劲丰满。

马毫——取于马身各部位的毛。有马尾毛,较长,劲健,宜做特大笔;有马鬃毛,毫粗壮直圆,硬度比猪鬃弱,宜做匾牌大笔之毫。

猪鬃——以猪颈部的长毛为毫料,多制排笔和漆笔,或兼掺其他毫用,也可作抓笔毫。

胎毛发——用婴儿第一次理发时剪下的头发作毛笔原料。发质细柔,锋颖尖,可聚而成笔尖。

至于用植物纤维制成的笔尖,首推白沙茅龙笔,又称茅笔。此笔以茅草捶细,取其草茎扎束而成。传为明代陈献章所创作。

陈献章(1428—1500年)字公甫,号山居,广东新会人,所居村名叫白沙,世称白沙先生。黄佐《广州人物传》载,献章“尝束茅代笔,人争效之,谓之茅笔字”。白沙茅龙笔今广东还有制造,有大小数种。其他用植物、动物纤维制成的笔尖还有藤笔、竹笔、狸毫笔、须笔、人须笔、鸡毛笔等等,它们在历代制笔史中也都有过记载。

二、笔杆的制作

笔杆也称笔管,是用手执笔的部分。笔管的材料以竹制的较普遍,竹取材较易,轻便实用,物美价廉。

竹管种类很多,有紫竹管、白竹管、方竹管、棕竹管、斑竹管、湘妃竹管和马鞭竹管等。

紫竹管——紫竹产于浙江普陀山,浙江的杭、嘉、湖等地也有。竹色紫红,由竹皮至竹芯一色,竹杆细小,宜作笔管。

白竹管——一般的白竹,盛产于我国广大的南方地区。白竹管截取竹茎中细、结、坚、直的部分,并以在冬天取材为宜,因冬天竹生长处于休眠状态,其竹不易蛀、变形和燥裂。

方竹管——方竹产于浙江杭州、绍兴一带,竹杆方形,不粗,连长约1~2.5厘米,正方形,白色,较稀有。除方形之外与一般白竹无异。

棕竹管——棕竹色紫黑,有直形的纹,平细而坚韧,产于东南沿海,为常年绿的灌木形竹,宜制扇骨和笔管。

同类推荐
  • 海鸥颂

    海鸥颂

    本书是一本戏剧集。包含《海鸥颂》《生命的琴声》《山月新传》等六篇黄梅戏和《春眠不觉晓》《金屋藏娇》《黄金的枷锁》三篇话剧。
  • 王端廷自选集

    王端廷自选集

    《王端廷自选集》是《中国当代艺术批评文库》之一。这套文库以《自选集》的形式收录了中国艺术批评领域大部分50后、60后批评家的作品,这些作品均是每位作者1990年代以来学术成果的菁华。这些文字在见证和记录中国当代艺术的成长史、梳理其发展脉络及未来趋势的同时,更直接指向的则是全面展现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整体实绩。《王端廷自选集》分为中国当代艺术和西方当代艺术两大部分,收集了作者王端廷1990年代以来对中国当代艺术研究成果的菁华,这些文章既高屋建瓴,又见微知著,以历史和全球的视野论述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有对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的忧虑,也寄予了殷切期望。
  • 电影艺术(上)

    电影艺术(上)

    《中国艺术史话》虽然不是我国出版艺术类百科全书的第一部,但却是目前国内内容最全、规模最大的一部。全书文字量达300万之巨,收录图片3000余幅。按照分卷内容编排,有绘画、书法、建筑、雕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影视、工艺美术、民间艺术、艺术品收藏等56卷。可以说,这部百科全书是我国出版界又一次大胆而成功的尝试。
  • 现代生活百科:收藏指南

    现代生活百科:收藏指南

    礼仪玉器人类在采集打制石器的过程中,发现了各色“彩石”之美。按照万物有灵观念认为美石--玉是山川的精华,上天恩赐的宝物,具有沟通天地,鬼神的灵性。被用来作为氏族图腾物,氏族首领的标志和祭祀祖先、鬼神的仪礼用品。
  • 书风法雨

    书风法雨

    当下书坛浮躁,崇丑尚怪、恶俗吹捧等现象泛滥。本书无意安排一条主线作铺陈式的系统阐述,更关注书法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取向。从书法的本质入手,谈执笔、运笔、临摹、书体的演变、书风的流变,旁征博引,深入浅出;从千年书法时间与历史的高度,纵谈古今名家佳作,求学书之正道,提出了学书也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秉笔思生,临池志逸。技法义理和书论考据并重,对流行观点的辨析有理有据,指出经典与时弊的区别,庸陋浅滑与典雅萧散的不同,以廓清迷雾,匡正扶危。秉承作者在诸多领域专业写作的一贯风格,博学敏锐,坦言直击,痛快淋漓,其中不乏真知灼见。
热门推荐
  • 非一见而钟情

    非一见而钟情

    多少青梅竹马能走到最后?寥寥无几!青梅竹马是很好听,可那不叫爱,就像乔露和秦博宇就是这样,从小一起长大,可以说很了解对方,可这不能当作爱情啊!而当她遇到了陆某人时,她才知道,她好像喜欢上了某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年华正当燃

    年华正当燃

    相恋四年的女友突然在毕业时提出了分手,那份无法忘却的爱情让我毅然踏上了江诚之旅,可谁又没想到我的江城之行凶险无比,我的人生也由此变了轨迹,我心心念念的女孩还能和我重归于好吗?我的事业又会是怎么一番景象哪?
  • 君子戏

    君子戏

    一个神秘的预言,一群神秘的组织,不可思议的家族。誓言,命运,家族,同伴。神的决择,命运的选择。
  • 传说逆袭

    传说逆袭

    一个在22世纪活腻了的顽童半仙儿,一个700多年游戏人间的天才散修,一个只凭自己好恶做事的疯子,被几大高手合力击败,灵魂穿越到了一个从未听闻的机甲世界。他的未来究竟会怎样呢?一个全新的机甲世界等着大家来解析。————————————————————————————————————————刚建的一个书友群,希望大家多多给些意见。320014416
  •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中华国学经典)

    《千家诗》是我国明清时期带有启蒙性质的格律诗选本。因为它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山水田园、赠友送别、思乡怀人、吊古伤今、咏物题画、侍宴应制,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虽然号称千家。
  • 散修难为

    散修难为

    (新书《剑灵仙穹》求收养~)天不可预虑兮,道不可预谋。修行悟道,一场征途一场豪赌,何淼淼誓要破开迷障,做那走向青云之巅的胜者!
  • 狂妃还不束手就擒

    狂妃还不束手就擒

    【一对一】百里知乐,23世纪隐世家族的继承人。医术精湛,古武之术更是无能匹及。 一朝身穿异世,既来之则安之。 小妾想要欺她辱她?怕是求生欲为零,不知道她是个医师吗,分分钟让你生不如死! 女配白莲花想要害她?呵,她自带手撕白莲花技能,分分钟虐得你达到人生巅峰! 本来想开家店自给自足,可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做个生意都能招惹只邪王来! 她只想做个安静的美少女!
  • 心的旅游之途

    心的旅游之途

    记录生活,记录心灵感异地每个瞬间,让我们的生活和生命充满爱。
  • 重生之弃妇桃花开

    重生之弃妇桃花开

    不分日夜辛苦赚钱供养到大学毕业的丈夫背信弃义的另娶富家千金,一朝变成弃妇的苏袖被害得失去了七个月大的孩子,葬送了自己的命!带着尚未开启的金手指重生,苏袖咬紧牙关拼了命的往上爬,只为报复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复仇路上,所有阻挠她的障碍全都必须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