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33700000002

第2章 英国的历史

“Britain”这个词起源于希腊和拉丁词,而最终可能追溯到凯尔特语。尽管用“史前时期”这一尺度来衡量时,凯尔特人也是稍后才来到不列颠群岛的(在此之前的那些文明就已创造了诸如埃夫伯里巨石建筑遗址和圆形巨石阵这样的著名历史遗迹),但是有关英国历史的文字记载毕竟还是从讲述凯尔特人开始的。“凯尔特”这个词语相当普遍地经常用来区分不列颠群岛的早期居民和后来的盎格鲁-撒克逊入侵者。

公元前7世纪,凯尔特人分批从欧洲大陆的莱茵河区移居前来后,和伊利亚人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程度的混合。当时这些人还处在原始公社阶段,主要以畜牧、农业为主。

公元前55—前54年,罗马大将军凯撒曾两次侵入不列颠。公元43年,罗马征服了不列颠,把它改成罗马和一个行省。

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近400年之久,史称“罗马征服”时期。但是罗马并没有占领不列颠全部,而仅仅是英格兰的大部分。罗马征服者在其占领地区修筑了不少军用公路,其中有些公路一直保存到现在。他们修造了城堡和要塞,有些后来发展成为城镇。他们建立了庄园,使用奴隶,耕种大量土地。

在罗马统治下,大多数不列颠人沦为奴隶或成为没有自由的农民。罗马的官吏、商人和庄园主对不列颠人进行严重的剥削,征收重税,引起凯尔特人的仇恨与不断的武装起义。

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是不牢固的。到了5世纪,罗马帝国开始瓦解,对不列颠的统治也于公元410年左右随着罗马兵团的撤退而结束。

一、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罗马兵团撒退不久,自5世纪中叶起,中欧的盎格鲁人、撒克逊人和裘特人和日耳曼族就渡过北海侵入不列颠。他们的入侵遭到凯尔特人的顽强抵抗,征服过程延续了一个半世纪之久。

入侵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最初建立了许多小国。到7世纪,这些小国合并为七个王国,封建制度开始形成。这七个王国是威塞克斯、埃塞克斯、色塞克斯、墨西亚、诺森布里亚、东盎格里亚和肯特王国。在长达200年的“七国时代”,各国互相争雄,战事频繁。

从8世纪末起,北欧的丹麦人开始不断入侵,在将近300年的反对丹麦人的斗争中,英格兰逐渐形成统一的国家。公元827年,西撒克斯王国艾爱格伯特(802—839),称英格兰王国。后来,国王尔弗雷大帝(871—899)在和丹麦人的战争中,建立了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抗击丹麦人的入侵。双方通过签订和约,把丹麦占领区限制在英格兰东北部的“丹麦区”。到了10世纪后半期,英王埃德加(959—975)收复了“丹麦区”,全英格兰统一,但丹麦人后来又大举进犯,一度统治了全部英格兰(1017—1042)。后来,由于丹麦王国的分裂,英格兰的丹麦王朝也结束了统治。1042年,英王后裔爱德华(1042—1066)即位,恢复了盎格鲁王朝。

盎格鲁人和撒克逊人侵入后,原来的氏族制度全面崩溃。人们从经营畜牧业发展到经营农业,社会单位是农村公社。私有制已经产生。贵族——大土地的占有者也已出现。他们占有奴隶和半自由人,这些大都是被征服的凯尔特人。到10世纪,贵族被认为是普通人的“保护者”,农民对他们逐步转入“人身依附“的地位。法律规定每一个人都要依附于一个贵族。旧的氏族制度被新的封建制度所代替。国王是一国的领袖,其次是贵族,下面是军事贵族,再下面是自由人,最下层是依附于土地的农奴。

但是,英国在11世纪中期,即诺曼征服的前夕,有半数农民还保持着自由农民的地位,英国封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成是在诺曼征服以后。

二、诺曼征服和封建制度的发展

诺曼人原意是“北方人”,与丹麦人属同一种族。在9、10世纪一些丹麦人向英格兰东北部入侵时,另一些北方人则侵入法兰西的西北部,建立了一个居留地——诺曼底。10世纪初,法兰西国王正式承认诺曼底是一个公国,诺曼人承认对法国的附庸关系。后来,诺曼人信奉基督教,吸收法兰西文化,甚至抛弃了自己的语言而学习法语。到11世纪,诺曼人的文化主要是法兰西的文化。

11世纪初,英格兰与诺曼底的关系相当密切。英王爱德华是在诺曼底教养长大的,其母亲是诺曼底的贵族。爱德华与其说是一个英国人,还不如说是一个法国人。在他统治的24年中,宫廷里充满了浓重的法兰西气息。

1066年爱德华死后无嗣。英国贵旅程哈罗德与诺曼底公爵威廉争取王位。1066年9月,威廉率领大军渡过海峡,在英国南部哈斯丁杀死哈罗德,击败英军,登上英国王位,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诺曼征服”。

威谦一世(1066—1087)在征服英格兰过程中,遭到盎格鲁和撒克逊人不断的抵抗,但他们的多次起义都遭到残酷的镇压。到1071年,英格兰被完全征服。

英国在被诺曼征服后,旧的贵族大都被废除,土地被没收。威廉把没收的土地大部分赏赐给他带来的诺曼臣子们。这些人形成了占有领地的封建主。每一个封建主在领地内,都是一个最高统治者。封建主把领地划成若干庄园,一个庄园内多数的居民是农奴。封建土地的所有制在英国遂广泛建立起来。

庄园里的农奴和奴隶社会的奴隶不同。农奴虽然要以一半的时间用自己的工具为封建主从事农业劳动,作为劳役地租,但可以有自己的份地,其收成归自己所有。此外,在农忙时节,农奴还被强迫延长服劳役天数,还要为封建主干一些杂活。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必须附属于封建主,要向封建主纳人头税、继承捐等。为了反抗封建主的压迫和剥削,他们不断进行抗役、抗税的斗争。

封建主一般是有爵位的封建贵族,如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等。这些爵位都是世袭的,英国的爵位和领地实行长子继承制,但非长子或其他无爵位的人往往可以通过在国王的军队里服役而获得骑士的称号,也可以因此获得一部分领地。因此,骑土阶层成为封建统治的基层统治基础,他们往往帮助国王镇压劳动人民的起义。后来,一些无爵位的人还可以经营工商业,用钱向王室捐献以购买骑土的称号,有一些新贵族就是这样产生的。

城市的兴起是英国封建社会有了明显发展的标志之一。封建社会开始形成的早期,西欧没有城市。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剩余农产品增多,手工业日益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职的工商业者离开农村,聚居在堡垒、寺院、桥梁、道口附近地带,在那里定居下来,渐渐形成工商业城市。11世纪末,英国已有大约100个城市,居民7.5万人,约占当时英国人口150万人的5%。

三、城市手工业的兴起和行会制的形成

城市兴起在封建主的领地上,封建主视城市为私有财产,对居民肆意敲诈勒索。城市居民为求得生存和发展,一开始就和封建主展开激烈斗争。13世纪,大多数城市取得了自治权。

城市居民主要是工商业者,他们是自由人。一个农奴如果逃到城市中,住满一年零一天,就可取得自由人的资格。随着阶级斗争激化,农奴纷纷逃往城市,所以城市的发展也反映了农奴反抗斗争的加强。

城市手工业者是独立的小商品生产者,有自己的作坊、工具、自产自销,有一两名学徒。学徒出师后称帮工,在师傅处工作一两年,积累部分工资,经过考试,即可变成师傅,自行开业。同类手工业的师傅在一起组成行会,选举管理机关,缴纳一定费用,实行福利互助,制定规章,规定产品质量价格,以保持市场稳定,防止竞争。行会制是封建城市的重要标志。

四、封建贵族与国王的斗争

威廉一世在征服英国的基础上形成强大的王权。他攫取了全国七分之一的耕地和大片森林,命令所有封建主向他宣誓效忠,直接受他支配。为了征收赋税,1080年在全国进行了土地调查。根据调查情况来看,英国绝大部分土地为封建主所有,直接生产者大部分沦为农奴,封建制度已经形成。

威廉一世死后,经过威廉二世、亨利一世和其外孙斯蒂芬,而由亨利二世继承王位,开始了英国历史上的孔雀花王朝,因其父常头带孔雀花,故名,也称安如王朝。

亨利二世(1154—1189)为了进一步加强王室的权力,进行司法改革,扩大国王法庭的权力,以削弱各地封建主法庭的权力;并招募军队,加强国王的军事力量,减少国王对封建领主军事力量的依赖。

1169年,英格兰的亨利二世发动对爱尔兰的入侵。英格兰籍教皇阿德里安四世授予亨利二世最高统治者的权力,因为他急于想使爱尔兰教会完全顺从罗马。爱尔兰大部分地区都落到了盎格鲁诺曼权贵手中,但是在中世纪英格兰几乎没有在此直接行使管辖权。

都铎王朝的几位君主干预爱尔兰的倾向要强烈得多。在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对爱尔兰造反者发动过一系列战役。抵抗运动主要集中在北部的乌尔斯特省,1607年由于抵抗运动失败以及领导人出逃,乌尔斯特变成了来自苏格兰和英格兰的移民聚居地区。

五、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形成与分裂

由于英国内战(1642—1652),爱尔兰又爆发了多次起义,但都被克伦威尔镇压下去。1688年詹姆斯二世被废黜之后,英格兰与爱尔兰之间的战争更是不断。克伦威尔18世纪大部分都是脆弱的和平时期。18世纪末,英国政府为谋求稳定作出了多方努力。1782年,爱尔兰议会(建立于中世纪)获得立法自主权。在宪法上与大不列颠的唯一纽带是王国政府。然而,该议会仅仅代表少数盎格鲁爱尔兰特权阶层,天主教徒被排斥在外。1798年发生了一次起义,但没有成功;1801年,爱尔兰与大不列颠联合为一体。

虽然1916年都柏林民族起义者的起义遭到了镇压,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一股称为爱尔兰共和军的游击力量开始对英国当局采取军事行动。1920年通过的爱尔兰政府法案规定要成立两个地方自治议会,一个设在都柏林,另一个设在贝尔法斯特。该法案于1921年在北爱尔兰实施,乌尔斯特省9个郡中有6个接受了它们自己的议会,同时在英国议会中仍享有席位,并服从英国议会的最高管辖权。但是,爱尔兰共和军继续在南部为争取脱离英国当局赢得独立而战斗。1921年6月签订了停战协定之后,根据同年12月缔结的英爱条约建立了爱尔兰自由邦,1949年该自由邦成为爱尔兰共和国。

同类推荐
  • 突破与跨越:宁夏统计改革发展历程

    突破与跨越:宁夏统计改革发展历程

    过去的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五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全区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通过一系列战略决策的成功实施,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在打造现代产业集聚区、沿黄经济区、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内陆开发试验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上实现新突破,取得辉煌成就,为建设和谐富裕新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德国文化研究

    德国文化研究

    德国作为世界上第四大经济实体和欧洲一体化的领头羊,在欧盟、欧洲乃至世界的经济、政治、国际关系的舞台上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与德国的各种交往也越来越频繁和深化,我国全方位了解德国的需要也越来越紧迫和重要。基于德国位于欧洲中心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历史发展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传统,德国文化呈现出鲜明的、既不同于东欧、又不完全与西欧国家相同的特性。本书从历史、区位地理、认同与文化符号的角度对德国文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颇有学术创见。
  •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

    《回族民间文学导论》,内容不仅涉及到回族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说唱艺术等,而且还对回族民间文学形成与发展史以及理论架构作了比较细致入微的分析与探讨,许多材料与观点较之以往的研究都有较大的充实与突破。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上)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团结友爱(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热门推荐
  • 差不多小姐传

    差不多小姐传

    用苏未几的话来说她差不多活了二十四年了,有差不多的工作,差不多的生活,可是你总觉得差不多就好,哪么世界对你也就差不多了。
  •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品,展现了法国大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法国人民的悲惨生活。主人公冉·阿让是一个贫困伐木工人的儿子。他从小就成了孤儿,27岁时为了抚养姐姐的7个孩子而偷窃面包,被判苦役19年。出狱后,冉·阿让被米里哀主教感化而成为一个善人,化名马德兰,通过改善当地的经营方式,成功致富,也当上了市长。期间,他乐善好施,满怀仁爱之心,在机缘巧合之下收养了孤女珂赛特。由于遭到通缉,到处飘泊,受尽不白之冤,在痛苦和孤独中度过晚年,临终时才得到亲友的谅解。作品倡导每个人都应该怀有人道主义精神,在生活中练就博大的胸怀,将道德与公正献给善良的世人、献给社会、献给世界和全人类,在不懈的奋斗中,创造出更光明的人生。
  • 那时的我们呐

    那时的我们呐

    这丝绸窗帘用的有些年头了,稍显“憔悴” 阳光透过缝隙钻了进来 【胡溢琦:第一节什么课?】 【陈妤:课程表近在眼前,您老眼睛不太好使是吧?要小的给您念出来?】 【陈妤:肖夫人~帮我抄交校联系本~】 她从她的手里扯过一本家校…… 【胡溢琦:我操了,行了行了!帮你抄,滚!】 一缕暖阳洒在她的侧脸上,发丝染上了好看的金色…… 也许……有的时候,友谊就是这么简单吧…… (把自己写嫩了哈哈哈不是2015届的,至于……哪届你们自己猜啊~) —————————特写此书,记录我们之间的学校时光……
  • 寻活路的普通人

    寻活路的普通人

    礼奈:还是怂一点比较好黑骰:烦死了,坦诚点面对自己黑骰在暗处看着明面上的众人,抛玩着手上的东西:乘人之危?卑鄙?别开玩笑了,如果这样就能赢的话,手段根本不重要“你的良知一点也没剩下吗?!”黑骰:怎么能这么说呢,我只是不想再一次经历那种只有一个人的无人在乎的情况罢了“放开我!”“安心~我....”手按在被绑住的人儿的腿上“不会做什么的♀”
  • 转型时代三部曲:天择

    转型时代三部曲:天择

    《天择》是叶炜2016年在美学爱荷华大学访学时所创作,小说围绕高校青年教师牛万象的大学生活和工作,讲述“70后”和“80后”青年知识分子的别样大学生活。小说以牛万象初入大学的工作遭遇为主线,全面展现了大学里的职场生态,对涌动在大学里的各种思想潜流作了全方位挖掘。除青年教师外,小说还塑造了一系列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形象。
  • 和平精英之我是独狼

    和平精英之我是独狼

    在游戏的世界里,我就像一匹冷酷的独狼,我不需要伙伴,因为在游戏的战争中,我只相信自己!不过……如果要是有几个非常重要的伙伴出现,和你的目标一致、想法相同、作风近似的话,尤其是团队中的女狙击手,还是你心仪的对象,我想…一切都会有改变!
  • 岁月静好,你安好

    岁月静好,你安好

    在贫瘠的少年时代,十五岁的曼子,遇见了十七岁的墨宸。贫困落后的家乡,让他们有了改变命运的初衷,他们在最美的青葱岁月里,彼此依靠,彼此陪伴。曼子墨宸都以为他们会一直这样下去,可是他们忘记了,人生那有一帆风顺。临近高考墨宸失踪了,曼子一度觉得他们的相识是南柯一梦,她强压着痛苦奋斗着。多年后,他们再次重逢时,早已物是人非…
  • 醉挽清羽

    醉挽清羽

    君清羽,异世孤魂,自幼于道观中长大。某日,芊芊问:“我说清羽,你老看着学堂干嘛?”答曰:“芊芊,你觉得我们建个书院如何?”某女抽了抽嘴角,绝尘而去。
  • 无水之城

    无水之城

    穷则变,变则通。在大变革时代,有固步自封的守,但这种守却处处被新思想冲撞着、颠覆着;有热血沸腾的变,无奈这变有时也会被变的阵痛击得头破血流。小说紧紧围绕河阳市河化集团的改革展开,全景式展现了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艰难历程,深层次、多方位地揭示了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的诸多矛盾。并以饱醮激情的笔墨,热情讴歌了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一代国企人。小说紧扣时代脉搏,刻画了陈天彪、车光辉、李木楠等搏击在时代浪潮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同时也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充满人文色彩和浓郁乡土气息的西部风情图。
  • 冷曳女孩之暗夜魔咒

    冷曳女孩之暗夜魔咒

    “你是语儿?”“对不起,你认错人了”“不可能!不然你怎么会有语儿的手链!”“只不过碰巧一样”“这是我亲手设计的,世界上没有第二个”语儿心中一震“是......是我一个朋友送我的”“你那个朋友在哪?!”“……她已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