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23000000006

第6章 菜根第一味苦(4)

留下余地好耕田

整整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忧。

整整留余地,老天爷都不能说什么,鬼神都远离。如果做人一定要求“满”,做事一定要求“足”,那么即使不生内乱,也会招来外忧。

这篇文字好,我先把它的意思说一遍。我们事事都要留余地,这样天地神明都不会忌妒我太圆满,当然也就不会破坏我们手上的工作。如果一定求圆满,求面子光亮,就会出问题,不是内忧就是外患,一定要生变。

我把这段文字提炼为一句话:留下余地好耕田。这个“田”,是心田的田。我们内心深处要有别人的位置,自己满了,就会对别人不满,做事就会不留余地。巧取豪夺,做到头也就是个土财主,不可能大。

余地要预留。

冬风不折枯枝,春风才会让枯枝发芽。

连枯枝都不忍心折的人,满林子花果来年都是他的。

脚踏实地反有升天之乐

家族有个真佛,日用有种真道,人能诚心和气、愉色婉言,使父母兄弟间,形骸两释,胜于调息观心万倍矣!

家里的父母就是真佛,日常生活就是真道。一个人如果能和和气气待家人,使父母兄弟过得好,那么就远胜于一切修炼的办法。

本篇专讲家庭是个修炼的好地方,家庭里面好修行。“家中真佛”就是父母,“愉色婉言”就是和颜悦色(旁白:你把它当荷塘月色好啦),“形骸两释”就是身心俱爽,“意气交流”就是彼此通气,意见一致。这段话意思是:信佛不如信父母,父母就是家中的真佛。居家过日子,穿衣吃饭都是道。一门心思搞家庭建设,不必费神调息观心,该干吗干吗,一切问题都没有。家人亲密无间,即得佛法大圆融境界。

在家修道,谓之居士。

在家修仙,谓之真仙。

你想飞升就别去山里,山上风大。你脚踏实地过日子,反有升天之乐。圣人齐家之道,核心不在摒弃家人自家修炼,却在于和大家一起搞家庭建设。愚公带着一家子去移山,这是真修。精卫一个人填海,只能是悲剧。

动中寻求不如静中等待

好动者云电风灯,嗜寂者死灰槁木;须定云止水中,有鸢飞鱼跃气象,才是有道的心体。

一味好动容易消逝,一味好静搞僵了自己。必须在“定云止水”(指安定的状态)中呈现“鸟飞鱼跃”的气象(指活泼又不失自然),才算是有道的心灵。

过分好动、好静都是死路一条。我说过,静是动的和谐。要和谐地动起来,就有静的感觉。“云电风灯”指云中闪电、风中青灯,比喻容易消失的事物。闪电因为云的碰撞形成,没有云就没有电,让它闪耀的,就是让它消失的。同样,佛前青灯多么宁静安详,一阵小风就能把它吹灭。《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在太虚幻境翻画册,看到一幅画上画了一个美人坐在青灯古佛旁,翻到这里,贾宝玉就有种不祥的感觉(旁白:我也有种不祥的感觉),不知他的哪个姐姐妹妹要遭此一劫。人们通常以为修到了青灯古佛的份上就清静了,殊不知这是又一劫的到来。此劫为大劫,逢灯劫灯,逢佛劫佛,经上称为“青灯劫”、“古佛劫”。

妙玉就是遭了青灯劫而亡的。至于古佛劫更凶,需知那佛像不过是金属像,铜铁之身岂能保佑肉身?它不过是石头像,石身岂能保佑肉身?

“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拜菩萨的人最终拜成一摊泥。古时有七佛,今唯一佛,那就是我们自己。

嗜寂者以寂寞为口粮,以苦楚为饮料,过矣,不是我先前说的守寂之道。寂寞不能上瘾,要走出寂寞。龙树上人当初怎样走出七层宝塔,我们也该怎样走出无尽的寂寞海。

定云止水,心如明镜。

心如明镜,才可见鱼跃鸢飞。

搞摄影的知道一定要选择平静的水面,才能拍到鱼儿出水、顶着皇冠舞蹈的动人瞬间。贵妃出浴,温泉不惊。清水出芙蓉,一尘不染,一波不动。

静中等待胜似动中寻求。

一棵树怎样无声无息成长,我们就怎样默默无闻工作。

等待是信心。

等待是美德。

等待是能力。

你敢不敢等?你在等谁?等他做什么?自答此三问,即可安稳生根。

要攻击就攻击自己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真的过高,当使其可从。

攻击人的错误不要太严厉,要考虑到他能接受的程度。引导人向善也不要太拔高,以免他力不从心。

本篇重心讲攻恶引善都要有个度,最深刻的是第一句“攻人之过毋太严。”

严厉攻击别人的错误,这就叫得理不饶人。你不饶人,把自己当法官,那么别人就会用更大的办法来治你这个法官。

我们通过攻击别人永远不能证明自己什么,你要好就自己默默地好,其实全世界都知道。

“学会不要高高在上,那么处处有平台。”

“习惯不去比较,心中自有分寸。”

“不再闹着要证明,事事可见心。”

“不再攻击人,善就是善。”

以上“善人四条”也是老生常谈,还望君深思。说人家不好的自己也好不到哪里去,这是明摆着的道理。

干不干净都因为心

粪虫至秽变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化为萤,而耀于夏月。

因知洁常自污出,明每从暗生也。

有种虫子看似很脏,变成蝉吸风饮露像仙人一样。有种草霉烂了,生出萤火虫与月亮争辉。因此要知道干净的经常从不干净中产生,明亮的经常从暗处化出。

蝉蜕似羽化,萤舞得飞升。

蝉与萤火虫这两种东西都能化腐朽为神奇,化腐败为清心,我们应该学习。一切都在转化,关键在于平时勤加修炼,要识得天变之道,变天之机。

“洁常自污出”。一口古井被污泥堵住了,没关系,你把它掏干净,一汪清泉又“嘟嘟嘟”冒出来,小鱼儿游来游去多可爱。一个人有污秽之行,没关系,你请人把自己掏干净,依然有人爱,至少以前不认识你的人会爱你,陌生地方的人会爱你,反正这个世界大得很,又岂在一时一地限死。

“明每从晦生”。暗里生出明,黑里看见光。黑夜来临星星就来临。

有人喜欢明晃晃的白天,有点“真相大白”的感觉,有人喜欢蓝幽幽的黑夜,觉得真相远未明了,有星星看就是好福气呀。

再说说“腐败”。星光下的腐败。萤火虫天天搞腐败,结果搞出了光,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奇妙的事。这虫子天生爱在腐败场所钻,腐草堆,烂花丛,甚至荒坟包,是它的最爱。它与枯骨为伴,以残花败柳为生,吸风饮露,修成仙人。一阵风吹来,它在寒地里一阵燥热,身体一阵骚动,试着打开扁形身躯,竟已有双翼在侧,它也无多想,慢慢爬出死人头骨,沿着一条你我都熟悉的路径上了一座山(旁白:鼻尖)。它似有所悟,有所闻,有所等待。当天意终于降临,它纵身飞起,顿时自己就发电,大放光明,先照亮身旁的枯骨,然后是花丛、树枝……一直飞到路旁,为晚归的夜行人照亮。不要叫我鬼火,我既然发亮你就该叫我光。

正邪之间好做人

矜高倨傲,无非客气降服得,客气下而后正气伸;情欲意识,尽属妄心消杀得,妄心尽而后真心现。

骄傲的人无非邪气大,降伏了邪气,正气就伸展,人就安静了。同样的,一个人的情欲意识都是妄心,把这妄心根除,真心自现,人就舒坦了。

本篇谈点医道。中医理论,人身上有两种气:正气与邪气。正气伸则身体健康,外来的邪气旺(邪气即上文说的“客气”),身体就弱。不但弱,还要入魔乱性。打个比方,曹操借孙权之手杀了关羽,他自己也招了邪气,白天见妖,晚上见魔,日夜之间鬼神尽出。他不得不死。华佗建议他开颅取涎,他又疑心医生要杀他,晦病忌医,分明找死。曹操做人在正邪之间,从他最后招邪而死的下场来看,还是邪多正少,杀戮多年,他毕竟没能把握那个度。

正邪之间好做人。什么意思呢?要把握好度。这个世界,光做好人死路一条。可是光做坏人也不行,你脸上只要贴着“坏人”两个字,那么人人都可能扔石头砸死你,并且不被罚。

试问正邪之间本性在哪里?明地里人模狗样,暗地里男盗女娼,外人瞒得过,自己内心剧变如何摆平?脸谱一张又一张,最后难免戴错。变脸一次又一次,最后表情必如僵尸。正气如水,邪气如火,水火不容,不是水灭了火,就是火灭了水,人生处处惊心动魄,日子处处石破天惊,还不快准备一口大锅隔开水火,这样就可以煮饭饮水,有福无害。这口锅古时叫鼎,也就是国家象征。圣人设立国家与法律,就是要管理我们的人性,不能放纵了。因此,我们要为水不为火,为人不为锅,不去碰那烫手之物,自然有好处。正邪之间好做人,我的意思是“依靠邪火,去做正事”,这也是魔道,宜慎行之!

一句话,正邪之间好谈情,我的意思是“依靠邪念,去做正人君子。”此理悟出不易,望君秘藏之,不要理解错了。

没区别才能做出有区别

饱后思味,则浓淡之境都消;色后思淫,则男女之见尽绝。故人当以事后之悔,悟破临事之痴迷,则性定而动无不正。

吃饱了想饭味,什么饭菜都差不多。从床上下来再想男女之事,什么人也都差不多。因此,人应该用事后的后悔、破除事前的痴迷,下次不再犯贪淫之戒,就可以定心定性做人、走上正道。

饱暖思淫欲,淫欲过后空空如也,饥饿感泛起,于是过段时间又去吃,又得饱暖,又思淫欲,淫欲之后又是空空如也……最后一次淫欲过后,就不再思饱暖了。

饥寒思饱暖,饱暖思淫欲,我们做人还是饥寒一点好。医学已证明,饭吃七八分饱,衣穿八九分暖,最利健康。用佛家眼光看,饭后回想,吃什么都差不多;淫后思色,或说色后思淫,真没意思。没区别,真的没区别。对于西施来说,范蠡、越王、吴王都是一个样,对于武松来说,井阳冈的酒和快活林的酒一个味。

事后后悔,下次临事又痴迷。酒劲没过,怎么也是醉。茶可以解酒吗?不能。酒能解酒吗?不能。色能解酒吗?也不能。武松非得要打完虎,或打完蒋门神,杀了西门庆,他的酒劲才会过去。原来只有血能解酒。

原来有区别。血与水有区别,醉汉和醒客有区别,成功与失败有区别,天堂与地狱有区别。我们原本也知道世事有区别,只是我们没有能力做出区别来。我们父辈怎样我们也怎样,别人怎样我们也怎样,不甘心又怎样?人人不甘心,人人不愿意,最后还是心甘情愿败下阵来,泡一壶茶,听一首歌,自家滋味自家品尝。

不屈的英雄赤足踏进虚空。

觉悟的智者安坐虚空。

索性沉沦到底。

索性没区别。

这样最好。

出山好比进山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做官要有隐居的感觉,隐居要有做事的样子,君子无论进山出山操行一致。

人生处处有高山。出山好比进山,要怀敬畏的心在红尘中做事。

轩冕之中就当是清风明月,办一件凶杀案好比吟一首诗,建一座城好比挂一幅画。红尘滚滚,那就投身洪流。周处杀蛟龙,与之共浮沉。后羿射九日,也要忍得那炎热。

二火为炎,再加三点水就成了淡。红尘中人,要浓中有淡,浊中有清,恶中求善,邪中得正,自然变红尘为清尘;再一挥手,好一个清凉世界,在地如在天。

无怨便是德

处世不必邀功,无过便是功;与人不求感德,无怨便是德。

做事情不要邀功请赏,无过错就是功。给人好处勿望赞美,不抱怨就是德。

“功”的问题前面已讲过了,此处讲“德”。什么叫“德”?无怨便是德。《论语》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宽恕人、无怨悔,这就是德。

我在讲《晚晴集》的那本书里专门讲了:“埋怨一句,埋葬十人。”不必埋怨什么,只问你拿什么埋怨?

义人的嘴巴能建一座城,恶人的嘴巴能建一座坟,我们要哪样?

人或埋怨而死,或赞赏而生,我们要哪样?

大火烧焦森林,森林也不埋怨,相反,它其实感谢这大火。因为如果没有大火,它也不能重生。当一片新的森林成长起来,我们就知道是火在它体内生长。

太苦太高皆非所宜

忧勤是美德,太苦则无以适性怡情;淡泊是高风,太枯则无以济人利物。

不可太苦太勤,否则不能怡养性情,反自家毁了天性。不可太高太淡,否则别人得不到你的好处,迟早背离。

太苦太高皆非所宜,“变态自己、正常别人”,这是不可能的。你都变态了,势必要搞得别人也变态才安逸。你说我就变态一会儿,试试看,不过是玩玩,但我怕你变不回来了。举国皆狂,共饮盗泉之水,其味如何?你也饮,我也饮,大家都变态又如何?

鸡要打鸣,站在鸡笼里也叫得响,真的没必要站在枝头学喜鹊,那不是你站的。做人真的不要太高。

看看末路想想初心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对待倒霉的人要看到他原本有志向,换种方法没准就跃起。对待成功人士要看他的结局,没准很快跌倒。

冷眼观末路,热泪忆初心。

对于那些成功人士,我们要看他的结局才算数,不然,热闹风光一阵子,到底不顶用。对于那些跌倒或不得势的人,我们要想到他原本不错,换种奋斗,焉知不能发迹?风云际会,虎从林中出,龙自深渊来,真正的跃起来自最底层。《三言》中有个名篇,就讲唐代名臣马周发迹的故事。

人的初心最重要。我们对自己少年时的理想要像对初恋情人一样,终生都要记得,终生都要为之奋斗。

真富贵必有大度量

富贵家宜宽厚,而反忌刻,是富贵而贫贱其行矣!如何能享?聪明人宜敛藏,而反炫耀,是聪明而愚懵其病矣!如何不败?

富贵人家本该对人宽厚,有的反而刻薄(忌刻:因害怕而刻薄),这是自己把自己搞贫贱了,怎能享富贵?同样的,聪明人应该收敛,有的却爱炫耀,这就叫聪明病(愚懵:愚昧昏聩),怎会不败?

真富贵必大度。

真聪明必深谦。

富贵饭不是那么好吃的,真正吃富贵饭的人经常饿肚皮,他的钱呢?送给别人去了。说来也怪,他的钱越送越多,真富贵是仁爱境界,把光越分越多,把水越流越大。

聪明人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十个人九个聪明,还有一个是傻瓜。

现在点名:“聪明人!”“有!”“聪明人!”“有!”最后一个不吭声,你说谁最聪明?

静默下去智慧上来

居卑而后知登高之为危,处晦而后知向明之太霭;守静而后知好动之过劳,养默而后知多言之为躁。

身在低处才知道登高太危险,在暗处才知道明处太容易暴露(霭:显露),安静下来才知道运动太劳累,沉默下去才知道任何话都是多余的。

孟子曰“养浩”,洪应明曰“养默”,都是真功夫。“养浩”是养浩然之气,“养默”是养成静默的习惯。天一静默,就成了伟大的白天或同样伟大的无边暗夜。人一静默,就成了智者。无论什么时候,人静默下去,智慧就上来。这一降一升相互为条件。降的是火气,升的是清风。杜诗名句:“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如果无边落木(落叶)不潇潇而下,那么你就只能看见满眼的树叶,哪怕身在白帝城也看不见长江。只有江岸的密林树叶落尽了,行走在树林中的我们才望得见滚滚长江的壮景。我引这两句诗是有暗示的。我们所处的时代好比滚滚长江,我们都想投身洪流,搭上一条船,但因为我们身处世界的密林中,被繁华遮住了眼,看不见,空着急。长江在哪里?

同类推荐
  • 现代性与主体的命运(守望者)

    现代性与主体的命运(守望者)

    哲学归根到底关注的是人的命运。根据逻辑与历史、时代精神与时代相一致的原则,本书区分出西方哲学发展的前现代(古代)、早期现代、后期现代和后现代(当代)四种形态,并重点探讨现代哲学的历程。导论是对主体问题的概述,其余各章围绕主体的确立、主体的危机、主体的解体和主体的终结来揭示意识主体在现代性及其转折进程中的命运。本书几乎囊括了自笛卡尔以来的主要西方哲学流派,既具有宏大的理论视野,又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中国佛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儒、释、道三教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本的构成要素。长期以来,三教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演变,对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可以这样说,不了解中国儒、释、道三教的精神旨趣,就不能深透地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哲理内涵,就不能了解中国人丰富玄奥的内心世界,更不能了解中华民族历劫不灭、坚韧不拔的文化生命和精神动源。中国文化自古是一个多元精神和合体。儒、释、道三教文化在这一和合体中各居于独特的地位,从不同侧面发挥着自身的社会功能,相互冲突,又相兼相容,共同建构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和
  •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帕斯卡的哲思语录

    本书是法国著名哲学家帕斯卡的经典作品选编。全书由思考入题,讲述道德、信仰、思维等人生主题。解答了许多哲学回答不了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帕斯卡洞悉了宇宙的真相,窥见了人类的奥秘。在他看来,人就像芦苇一样脆弱,但因有思想而伟大。翻开本书,直抵人生的终极秘密。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我们偶尔也会歇斯底里

    我们偶尔也会歇斯底里

    本书详细讲解歇斯底里型病态人格的成因、行为模式以及如何调整。在文中将列举大量真实的患者案例,便于读者的理解。在事例中找到自身困惑的所在,从而抓住矛盾和恐惧的根本,以最为有效的间接手段解决生活中辗转反侧也难以通明的各种学习、工作、婚姻、社交的问题。通过了解人格心理理论,使我们更加理解社会问题,通达人情冷暖,学会回避社交风险,解决人际矛盾,成为高明的问题终结者和自己的心理医生。
热门推荐
  • 本尊不是个沙雕

    本尊不是个沙雕

    居住在古城的安小迦,一次清明扫墓躲雨,无意中发现贩罪团伙的行动秘密,被搅入其中....一觉睡醒,安小迦便开启了和所谓三尊大战三百回合....一次一次的相处中,总有些情愫黯然爬上心头,是谁拨动了那根琴弦,回荡起余音袅袅...。
  • 家有两只狼

    家有两只狼

    当小兔子遇上大灰狼,后果是神马?答案当然是被米西了!可当一只小兔子,遇上两头大灰狼,结果又会是怎样?答案……被吃得尸骨无存!可怜的小兔子从小就要面对两只披着羊皮的狼,最后的最后还要被分掉!谁能拯救她?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冥王剑

    冥王剑

    四方魔君之首,金国大贝子与他生死与共.蛇蝎大美女,俏皮小叫化,温柔小仙子,巾帼赛诸葛,究竟哪一个才是他的归宿?那个心爱的女子为他瞎了双眼,然后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他是否将她还找回?庞大的势力,他足以坐拥天下;祖上的遗训,他无法逍遥坐视.是与心爱之人浪迹天涯,还是振臂一呼,争锋天下?兄弟的不幸,爱人的惨死,一个又一个的惊天阴谋……这个绝美而坚毅的少年究竟是否会从此倒下?当他靠着他的智慧和超凡的武功将一切的真相揭开,幕后操控一切的人竟然是……
  • 豪门冤家,冷酷总裁对对碰

    豪门冤家,冷酷总裁对对碰

    飞机上相遇,她清冷眼中却又带着一丝哀伤的犹豫吸引了坐在隔壁的他。再次相遇却发展她站在一个与他同样优秀的男人身边。莫名的合作伙伴让自己协助找人,却没想到照片上的人还是她。好似从相遇那一刻起她像是一个宇宙黑洞不断的吸引着他……她愿为他抛弃一切,却不想换来的是心痛,家族的命运,上一代人的纠葛又让本该在一起的人儿承受着前所未有的伤害,一切误会解看,受伤的两个人还能在一起吗?本文男强、女强,男主女主都不矫情
  • 爱的糖果心

    爱的糖果心

    校园中的偶然相见,一次怦然心动,成就了一对甜蜜的恋人。历经波折,他们不曲不挠。对于爱情,他们坚定不移。爱情,友情的完美结合。大家敬请期待!
  • 懵懵懂懂梦一场

    懵懵懂懂梦一场

    谁能告诉我这是什么情况??不过是旅个游,为嘛之穿越了,穿越也就算了,别人都是身穿魂穿,为毛我是走着穿。
  • 盛夏之约,莫忆流年

    盛夏之约,莫忆流年

    “郁流年,我们的约定你还记得吗?”“记得,言沫忆。”“可是盛夏已经过去了。”“不会,有你在的地方,就是最美的盛夏。”------------------当言沫忆初见郁流年,她才十四岁,只是一名转校生,陌生的学校让她紧张,黎时学院的处处都让她陌生。时过境迁,言沫忆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了,就连当年那条让她迷路所碰见郁流年的石子路,她现在闭着眼睛都能走一遍,只是同样的景物,已经没有人在陪了而已。她从来没有放弃过等他,因为,他欠她一个约定,就在盛夏,那最美的年华。
  • 命破天盘

    命破天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运,便是所谓命由天定。或富有、或贫穷,或显贵、或卑微,此多种种,在你出生那一刻或更早以前,便在天道轮回之中,逃不过也躲不了。只是凡人怎会了解其中的玄妙,唯有强者修炼有成,方能让命运天盘显化、强化、涅槃,最终超脱,命破天盘。
  • 七十二变闯都市

    七十二变闯都市

    透视眼厉害吗?定身术厉害吗?金刚不坏之身厉害吗?这都不是事儿,看庞凯强如何运用七十二变闯都市!PS:遇英换网站啦,喜欢这本书的朋友可以来看书网,链接如下:http://www.*****.com/?artinfo/99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