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23000000026

第26章 《菜根谭》里的理学(3)

心里有了真境界,不用弹、不用唱也很愉悦;不焚香、不品茶也会闻到香。必须意念干净,放松身体,才能进入其中。

好音乐是不弹也不唱。

《菜根谭》深谈人欲问题,值得我们研究。

较低的欲望,食色无度,西门庆是也。

较高的欲望,艺术享受,如《菜根谭》所引的丝、竹、香、茶。丝竹是音乐,焚香品茶是高雅玩意儿。这层欲望较高级、较清淡,看似有益,然而真是那样吗?当然不是,唐玄宗的江山就是在丝竹声中倒下去的;古来多少杀戮的事情都是在焚香、品茶或饭桌上做出的决定。一边品清茶,一边动浊心;一边焚香礼拜,一边杀人如麻。一个人只有两只手,完全不可能左手杀人,右手种花,要种花两只手都必须是种花的手。不过说到底,种花也不是什么好事。有人用尸体作花肥,我们看那花开得好,又怎忍心去欣赏?德国作家帕特里克·居斯金德写了本《香水》,讲一个痴迷于香水的人癖好少女馨香,为了提炼出一种让人如梦如幻的香水,不惜杀害了二十六名少女。你说,他这香水我们闻得闻不得?依我看来,一切高雅玩意儿都是杀人刀。珠宝可以杀人,非洲工人顶着烈日在宝矿中劳作,每年都要累死很多。时装可以杀人,名车可以杀人,连琴棋书画都可以杀人。不耍宝才是真正有货,不玩高雅才是艺术家。

最高的欲望是无欲,是真欲求,回到本体,食色性也,没什么妨害。朱子说:“某观今日,因不能咬菜根而至于违其本心者众矣。”(见中华书局版《菜根谭》韩希明先生前言)如果一个人想权大势大,或无比高雅,就很难沟通;如果只是想喝碗清衡饭,吃点侧耳根(一种野菜),可以交朋友。

理学不是要人没欲望,而是要人保存真正的欲望。真正的欲望与天理相合,是一样东西。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灭的是低级欲望,不是真欲望,这是需要分清的。

下面我们可以说点音乐,用来谈谈什么是真正的欲望,什么是真正的享受。为方便展开,我继续用理学家们喜欢用的问答体。

问:什么是好音乐?

答:孔子就是好音乐。

问:你的意思是说孔子会操琴?

答:不仅是会操琴那么简单。古琴家比他的古琴更像古琴。实际情况是,古琴家开始拨动琴弦的那一瞬间,琴声就消失了。

问:什么意思?

答:真正的古琴家全身都是琴声,不需要琴。他一弹,就多余了。

问:这个问题理学家怎么说?

答:周敦颐说:“圣人作乐以宣畅其心,达于天地,天气之气感而大和焉。”(《周子通书·乐中第十八》)意思是圣人的音乐是为了让自己的一颗心畅快,本来无心为他人、无心为他事、无心为他物,但当他发出,就达于天地,天地与他产生感应,相唱和,共愉悦。

问:你的意思是音乐不关别人的事?

答:对,真正的音乐是自己内心的歌声,别人哪里听得到?又何须又弹又唱?不弹不唱,默默然、寂寂然才是好音乐。不是不要你手舞足蹈,刚好相反,正要你手舞足蹈,只不过希望你不要等别人敲锣打鼓、丝竹排场才开始动,自家心动,就是音乐。

问:别人的音乐与自己的音乐有什么区别?

答:不能说别人的音乐不是音乐,别人有别人的感动。但别人的音乐感动不了我,只有内心触动于自我,才会有自己的音乐。音乐本身并没差别,别人与我也没差别,但任何人都代替不了我,我也替代不了别人。替人娱乐,那是不可能的。可悲的是古今之人最喜欢替人娱乐,还大言不惭“与民同乐”。孟子说的“与民同乐”哪是这样?与民同乐是人人自得其乐,乐在一起,其乐融融,不是命令你欢乐,强迫你欢乐。因此,周敦颐叹曰:“呜呼!乐者古以平心,今以助欲;古以宣化,今以长怨。不复古礼,不变今乐,而欲至治者,远矣!”(《周子通书·乐上第十七》)意思是古圣人的音乐是净化心灵,现今的音乐却加剧了矛盾冲突。再不恢复古礼,改变今乐,要想太平恐怕是越来越远。

问:有那么严重吗?

答:有这么严重。到处靡靡之音就可见世风不正,到处歌舞升平就可见岌岌可危。因此,周敦颐又说:“乐声淡则听心平,乐辞善则歌声慕,故风移而俗易矣。妖声艳辞之化也,亦然。”(《周子通书·乐下第十九》)这先生希望我们听到“淡”的音乐才好。

问:什么叫“淡”的音乐?

答:不是淡雅,而是淡泊、淡定。淡泊自然有好音,淡定自然有好乐。内心宁静,摇滚不过是古筝;内心不宁静,古筝乱如摇滚。什么时候不弹不唱了,也不听别人弹与唱了,我们就是真正的音乐家,得真欲望,成大享受。

问:可不可以再讲点?

答:好。我曾说过,最好的音乐不是去弹琴,而是把自己当琴,让上帝来弹我。最好的音乐不是去弹,而是被弹,是配合,是忘记。最近我又有一悟:最好的音乐也就是自己制琴,制好后又不弹,把它放进盒子里,装起来,尘封一百年。等一百年后有人打开,那么我就随着那琴声复活了。

九杀魔

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心地沉迷,纵谈禅演偈,总是播弄精魄。

本性澄清,即使是高唱“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样近乎魔道的歌,也没有关系,无非是有益身心。如果心地沉迷,即使参禅悟道,也是乱搞。

有时可以用“魔道”来做正事。

《菜根谭》此处讲的“饥餐渴饮”,就是岳飞有名的《满江红》里唱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省语。岳飞这两句诗绝对是狠话,想要吃人肉、喝人血,完全是魔鬼的做法。岳飞这是用魔道来对付魔鬼,没人说不可以。南宋之时,岳家军确实用岳飞的这种“饥餐渴饮”的魔道精神给南下侵略的金兵以重创。转眼又过了三四百年,到了明朝万历年间,也就是《菜根谭》作者洪应明生活的年代,来自北方的威胁再次撼动中国上上下下,当此之际,洪应明表示要继承岳飞的魔道精神,认为它可以有益身心(其实想说的是有益于国家民族),这是可以理解的。

理学谈止人欲,就借佛家话说“杀魔”。朱子说:“世间有不正之鬼神。”(上海古籍出版社《朱子近思录》附《朱子论鬼神》)意思是鬼神分两种,一种是邪神(即“不正之鬼神”),一种是正神。要请正神杀邪神,也就是杀魔。杀魔事毕,人才算清静了,否则信佛信道信上帝,始终是鬼附体,越信越邪。

关于我们“有时可以用‘魔道’来做正事”,现在我还不敢深说,自己修行很浅,害怕误导读者,今天先提出来,对错与否请大家自己思考。下面我讲一点王阳明的心学,借以说明《菜根谭》上讲的“饥餐渴饮”的道理。

明武宗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平定了宁王叛乱,得胜班师,为晓谕赣南百姓应守人伦,颁布了一系列告示,其中有一篇名为《神而明之教约》,上面说:“凡习礼歌诗之教,皆所以常存童子之心,使其乐习不倦,而无暇及于邪僻。”(《传习录·卷中》)王阳明认为,要抵抗“邪僻”入侵,有个办法叫“乐习不倦”,因此“无暇于邪辟”,意思是:我正事都做不完,哪儿有时间去做邪事?正事取代邪事,让魔无处着落,这是一种杀魔法。

王阳明又说:“我的灵明(心),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俯他深?鬼神没我的灵明,谁去辨他吉凶灾祥?天地鬼神离却我的灵明,便没有天地鬼神万物了。我的灵明离却天地鬼神万物,亦没有我的灵明。如此便是一气流通的,如何与他间隔得?”(《传习录·下卷》)“灵明”一词是王阳明借用道教的术语,亦称“灵命”,指生命、有灵性的心。上面这段话,王阳明的意思是:人的心最大,是天地鬼神的主宰。天地鬼神需要人心的支持与配合,离开人心,就没了天地鬼神。

同样,人心也需要天地鬼神的存在,没了天地鬼神,心就不灵了。人心与天地鬼神互相依存,要说谁是老大,心是老大。从这个角度看来,人心可以役使鬼神,杀魔并非难事,不是想象中那样需要这样那样法力,这样那样神通,不,简单得很,我们心里一个念头就把魔杀死了。

意念杀魔,这也是一种杀魔法。

回顾王阳明讲的两种杀魔法:

一,让正事取代邪事,让魔无处着落。

二,意念杀魔。

前者是通过做事,后者是通过起念。要说又简单又彻底,当是后者。不过前者也不能废去,无论何时,君子当行正事,这是天职所在,并不需要人盯着。

问:有魔杀魔,无魔杀谁?

答:无魔谁也不杀。

问:你不寻魔,它在另一处生长,又当如何?

答:我不寻魔,魔也不来寻我。

问:岂非转祸于人?

答:人人不寻魔,魔也无趣,自生自灭。王阳明说:“鬼神没我的灵明(心),谁去辨人吉凶灾祥?”忘掉鬼神,才好做人。所谓杀魔,其实是杀心魔。心中有魔,比什么魔都大。意念杀之,化为无形,快哉快哉。

问:《菜根谭》为什么说只要本性澄清,纵使有时行点魔道,也有益身心?(“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心”)答:话不可以这么说。请你仔细体会孔子说“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意思,就会明白做事的人都有莫大的苦衷。做大事有大苦衷。

问:有苦衷就可以去杀吗?可不可以把你的话提炼为“苦衷杀人”或“我虽杀人,我有苦衷我无罪”?照你这么说来,人人有苦衷,人人都可以杀人了?

答:君言过矣。杀的是心魔,不是人。

问:一点儿都不过。孔子诛杀少政卯,王阳明除灭宁王外,还镇压江西、福建、广东、广西四省农民起义与少数民族暴动,可以说双手都是鲜血,这种人说的话你也能听?这是理学家杀人,还是理学杀人?

答:理学不杀人,理学家也不杀人。事实证明孔子与王阳明都杀过人,这没错,说明他们那时心性还不成熟,即使明白一些真理,却做不到。理学不是真理,理学是寻找真理。理学家,或说儒家,不是完人,孔子也不是完人,他们只是努力向完人靠近,这种努力是可贵的。鸟儿飞不出大气层,但它学习飞翔是可贵的。我今天能说的就这么多了,别的我也不懂。

问:怎样才能做到《菜根谭》说的“性天澄澈”?

答:“性天澄澈”原是道家术语,指本性澄清,也就是回到本性。怎样才能做到?庄子说:“水静犹明,何况精神。”孔子说:“人不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孔子与庄子的意思是说,人要停下来,静下来,反观自身,就可以做到“性天澄澈”。需要说明的是,一切静功夫都只是手段,不是目的,静下来好做事,一味地静也没什么意思。静一分,就动一分,人有几分静养,就有几分动能。平时静如深海,一出手才能动如雷霆。还有一点,自己放出的雷霆自己能收,这才是真功夫,放魔还需收魔。做到这一点,别人的雷霆也吓不倒自己。孟子说:“泰山崩于前而不色变”,为什么不色变?因为他知道,眼前“泰山崩溃”只是假相,假相有什么可怕的?真正的泰山绝不会崩溃,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泰山,这是我们做人的理念,要终生维护他。

十成理

烈士让千乘,贪夫争一文,人品星渊业,而好名不殊好利。天子营家国,乞人号饔飧,位分霄壤也,而焦思何异焦声。

同类推荐
  • 看破不说破

    看破不说破

    本书收录了胡适研究中国禅宗思想的精华文章。全书对禅宗的传播、流布,以及对中国历史上各个时代思想、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严谨细致的分析。胡适本人不信任何宗教,但他对禅宗的见解,对于那些从事禅宗文化研究的人士,以及文化爱好者而言,至今仍有着影响力。
  •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中国古代哲理故事大观

    本书以古代具有哲理思想的故事为依据,突出故事的可读性,使读者的阅读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同时,每个故事后配以简练的哲理跋,让读者欣赏、领悟之余,或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从而达到明智、益心的作用。悉心品味这些经典故事,就像搭乘了一叶智慧的扁舟,带你驶向远离虚空浮华的彼岸……如果你想生活中少走些弯路,少做些蠢事,少付出不必要的代价,就请翻开本书吧。
  • 修好你的包容心

    修好你的包容心

    什么是真正的包容?我们应该包容什么?是什么让我们拒绝包容?不懂包容的人会有怎样的痛苦?包容会为我们带来哪些奇迹?我们如何做到包容?
  •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全书(第六卷)

    《鬼谷子》作为一部谋略学的巨著,一直为中国古代军事家、政治家和外交家所研读,在今天,它的思想精髓仍被广泛应用于内政、外交、军事、商务及公关等领域,为当代政界、商界等领域人士所追捧的智慧法宝。
  • 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启迪智慧的金钥匙:逻辑思维方法纵横谈

    本书吸收了当代形式逻辑的新成果,又兼收了非形式逻辑的新观点,运用辨证逻辑的思维方法,通过一系列案例,对逻辑学的基本原理作了通俗的讲解。
热门推荐
  • 上有青灵

    上有青灵

    在复杂的世界保持着一颗清醒的心实属不易,一个人负重前行也未必做不到只是偶尔,心会有点空落落的,似失去,忘记了什么。寻找未知的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唐逍遥驸马爷

    大唐逍遥驸马爷

    穿越回大唐,却被李世民逼着娶公主,别人是驸马,苏程偏要做诗酒风流举世无双的驸马爷!已有精品完结《明朝小侯爷》《逍遥皇帝打江山》书友群:749087793
  • 相和歌辞·祠渔山神

    相和歌辞·祠渔山神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刘郎亦多恨

    刘郎亦多恨

    刘郎亦多恨,恨作冢中尘。天地即衾枕,犬不吠医人。
  • 英雄联盟之宇宙时代

    英雄联盟之宇宙时代

    世界大战之后的十年间,航天科技高速发展,人类从地球迈入太阳系,银河系,再到浩瀚无垠的宇宙世界。亿万子民的星系领地,强者云集的宇宙国度,凌驾一切之上的古老神殿。2110年,一个少年凭借英雄联盟系统,迈出了他日后辉煌的第一步。一切,从地球开始!(其实这只是披着科幻外衣的升级文)读者群:221480036
  • 妖孽校草:baby别乱跑

    妖孽校草:baby别乱跑

    第一次见面她拽的不可一世,一气之下夺走了她的初吻,竟然让他沉迷;第二次见面她哭的像一个孩子,他默默的在心中下定决心要让她成为全世界最快乐的女孩,于是“臭丫头,来亲亲~”“滚。”“臭丫头,本少爷不开森了,要抱抱!”后来他渐渐的发现其实他一直守护着的女孩也有一颗向往平常生活的心。“臭丫头你到底有多少秘密呢?”他遇见她,她的世界注定要翻天覆地!
  • 斗破苍穹之掌握无限

    斗破苍穹之掌握无限

    涅槃,一个屌丝,被“富家女”玩弄后,说出“莫欺少年穷”穿越斗破世界。身具神品药族血脉,展开与各样美人、英雄的爱恨情仇......(本书绝不是黑暗流!)
  • 归鸣之处

    归鸣之处

    沈渝蒽本是大户人家的小姐,因为战乱,他的亲人相继离世。她父亲死之前对她坦白她并不是他的女儿,又交给她一封书信。最后含笑离去。沈渝蒽不明白为什么会是这样,但也只能踏上前方未知的路程。
  •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西点军校的经典法则

    本书以西点军校的三大座右铭为出发点,在对西点精神进行系统与宏观把握的基础上,加以扩充引申,结合现代职场人的心理需求与时代特点,分别从责任、纪律、荣誉、品格、团队、忠诚、执行、拼搏等方面为读者揭示西点人在各行各业都能纵横驰骋、出类拔萃的经典法则,旨在引领读者了解西点精神、洞彻西点理念、感受西点魅力,汲取西点人身上的优秀品质,以此激励、完善自我,推动自己的事业和人生迈向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