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213400000005

第5章 医学的温度

早在100多年前,加拿大有一位医学家、教育家,被称为20世纪医学领域的大师,是现代医学教育的始祖、临床医学的泰斗,尤其强调医学的人文精神,开创了现代医学新观念与新里程。

这位大牛人就是威廉·奥斯勒。他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医学实践的弊端在于:历史洞察的贫乏,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进步与人道主义的疏离。

这段话的意思是,临床医学在不断发展,技术在不断进步,但我们的医生却越来越没有人文情怀了,越来越没有人情味了,越来越没有同情心了,越来越不会看病了。

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考得好未必干得好

记得我上大学那年,我们学校招收了300名本科生,最后拿到毕业证的不到280人。为什么?一是入学时体检不合格的被要求休学,二是在校挂科成绩不合格的不准毕业。

现在我们学校每年招生多少?说出来吓你一跳,一年5700多本科生,研究生少些,就600多人,也是当年本科招生规模的2倍多。这样一对比,我感觉很有成就感,如果放到今天肯定能上个211高校,甚至是985高校。

当年,我们系、我们专业、我们年级、我们班,怎么说都是一样的,班上只有56名学生,高考分数相差不大,最多只有20分左右,都是半斤八两,谁也不比谁高明多少。

高考分数差距不大,可上了大学,开始专业课考试时,分数差距就大了。每当考试结束,一看成绩单,依然是万里江山一片红。

什么意思?成绩靠前的大都是女生,分数高,成绩好,太厉害了!以至于开始时,我们都不敢搞对象了,又是美女又是才女,女神级的,我们都觉得自惭形秽,高不可攀,害怕追不上啊!

更可气的是什么?女生总数才14人,占比仅仅25%,可几乎都骄傲地排在了班级的前列,垫底的都是清一色的“和尚”,好像我们男生都弱智,让我们这些大老爷们儿情何以堪。

当然也有例外,有那么两三个一直很牛的男生,就跟高考备考一样,起早贪黑,勤学苦练,成功入选红队行列,成为四分之一女生中的“党代表”,分数也很高,成绩也很好。值得称赞!

不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这几位兄弟多少有点遗憾,遗憾什么?估计没有谈过恋爱。是不想谈吗?估计不是不想谈,是没时间,心无二用啊!当然,可能还有一个原因,这样的学霸未必讨女神喜欢。

这两三个成功潜入女生队伍中的兄弟,当然一个都没有抱得美人归。不过,也很不错,他们把博士证抱到了家里,把该读的书读完了,实在是了不起!

这话我可不是恭维。

我上大学的时间是20世纪90年代初。因为高考太苦,许多同学都学透支了,学呕吐了,不想继续吃苦,有的甚至一点都不想学,能够立志考研、考博的学生凤毛麟角。

考博士的兄弟自然得当医生,多读了好多年的书,最后踌躇满志、兴高采烈地来到医院,找到科室主任报到,一看领导,心里拔凉拔凉的,这不是我大学同班同学吗?

不平衡呀!惆怅呀!郁闷呀!我这些年的努力和付出,竟然是这样一个结果!

何止如此?还有更不平衡的。

一走进手术室,主任同学一拿起手术刀,简直就像太极宗师张三丰舞剑,快时如暴雨,慢时似和风,刚柔相济,出神入化。小伙伴惊呆了!

太伤自尊了!我多读了那么多书,苦了那么多年,现在连最基本的手术都不能独立开展,如果要达到像主任同学现在的技术水平(不如说是艺术水准),不知还要再奋斗多少年,甚至有可能一辈子都达不到这种境界!

有必要声明一下,我没有说现在的医学博士不行,否则那么多医学博士会骂死我,但有医学大咖说医学博士不行的,是我亲耳听到了。是谁说的?不能说,否则他老人家也得挨骂。

一次,一位领导接见一位医学大咖,还共进晚餐,所以说话就很随便。就这样,在觥筹交错的友好的气氛中,这位领导就好奇地问,教授啊,现在有不少海归的医学博士,他们怎么样?

很好啊,他们什么都会!

教授不假思索地回答。

不过,就是不会看病!

教授补充的一句话,让大家都笑了。

其实,我还真不完全相信教授的话,至少教授有点以偏概全。但我了解这位医学大家,理解他的苦心,他是既忧虑又期待——忧虑年轻医生实践技能不扎实,期待有更多的年轻医生尽快脱颖而出。

在我的大学同班同学中,博士都进了名院,就业明显好于本科毕业的同学,但如果进了同一家医院,基本上博士并没有明显的优势。至于未来怎么样,不得而知,因为我不是神仙。

人比人气死人,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大着呢:智商吧,有的人读书玩着就考高分,有的人玩命学也不咋样;情商吧,有的人左右逢源、人见人爱,而有的人开口噎死人、处处不被人待见。

就像我的那帮同学,有的天天优哉游哉,考试前点上蜡烛,熬上几夜,照样考个七八十分;有的同学天天按部就班,勤学苦练,大都能考个八九十分。当然是有差距的,不然天理难容!

可是,注意了,等当了医生,经过我这么多年的追踪观察,手术做得漂亮的,大都是那些变着花样玩的、学习没那么刻苦的同学。当然,努力学习的都不差,特别拔尖的却很少。

这就是医学,这就是医生。

悟出来的好医生

大家都认可医学是一门科学,如果是一门纯粹的科学,像数理化一样,那么就可以用公式、定理来表达,就可以计算出唯一的正确结果,会有一个标准答案。

但医学却不是这样,同样是一种病,往往会区分男女性别、身体胖瘦、体质强弱、地域差异、季节气候、年龄大小等等,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有人说,医学水准的高低,评判的标准不在书本知识的莫测高深,也不在各种诊疗仪器的神秘闪烁,而在于内科医师诊疗思路的缜密与睿智,外科医师手头功夫的独到与娴熟。

换句话说,内科医生重在思维和悟性,外科医生重在灵巧和感觉。

我曾经看过这样一篇报道,世界上只有不到5%的工作需要高智商(IQ)的人去做,其余95%的工作只需要中下等智商的人就能干好。这样说来,绝大多数工作干好干坏不完全靠智商。那还要靠什么?当然靠情商(EQ)。

我常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当然,我说的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特殊情况除外,比如说背课文、考试。

这种说法是否靠谱,你留心观察就明白了。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在一个单位里混得好的,要么是八面玲珑的,要么是老谋深算的,那些被认为是智商高、聪明的,却往往不受欢迎,甚至被认为是“精神病”。

还真是这样。在人群中,高智商的人只有2.5%左右,低智商的也只有2.5%左右。我查了好多资料,说法不太一样,但认可这一结果的人不少。

智商高就聪明,就能成为天才?当然不是。被认为是天才的还不到1%,还有说不到万分之一的。

那些没有成为天才的,有着高智商的,他们跑到哪儿去啦?可能是去了精神病院。因为,人类的创造力真的与“精神病”相关。

天才和精神病有时只在一步之遥。有的一步跨小了,就成了精神病;有的一步跨过去了,就成了天才。

以后,千万不能歧视精神病人,不能小看精神病人,应该多爱护他们、尊重他们。因为,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就是天才。

真的是这样吗?真的是,不过不是我说的,是英国心理学家菲利克斯·波斯特说的。

这位老兄用时10年,用现代精神病理学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人类近代300位著名人物,得出了这个结论。

在政治家中,占17%的人有明显的精神病特征;科学家中占18%;思想家中占26%;作曲家中占31%;画家中占37%;作家中所占的比例最高,竟高达46%。

列举几个大家熟悉的名人,看他们是不是精神有问题,如希特勒、哥白尼、卢梭、舒曼、劳伦斯……某种意义上说,这些牛人哪一个不是有点疯魔精神?

因此,波斯特说,创造性的才华和病态的心理,确实有着某种联系。天才中多有精神疯狂症,而精神疯狂症又时常能激发灵感和创造性。因此,许多高智商的人也都患有精神病。

当然,临床医生不是精神病人,如果有,也是例外。因为临床工作肯定不能算是5%的高智商工作,差不多的智商就可胜任。

说这话是找抽的感觉,似乎在贬低医生,但我真没这意思,因为我们有那么多好医生,不可能都是高智商的人。我们医生都不想“被精神病”,都想当正常人,把病人看好,把生活搞好。

“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胡佩兰曾说过,医生是个技术活,也是个良心活。

胡佩兰老人是一位妇产科专家,退休后坚持在社区坐诊,一直工作到98岁,直到生命的尽头。

老人一句看似朴实的话,却一语中的,道出了医生的职业特点:要想当好医生,一是要学好艺,能看好病人;二是要用好心,真心待病人。

如何练成精湛的技术,当然与个人的灵气、悟性密不可分。

我曾经的一位老师,上大学时成绩很好,毕业时是特优生,很顺利地留在了附属医院,当了一名医生;因为资历很深,发表的文章也不少,在新成立科室时,当上了科室主任。

主任当上了,但我真替他难受,给学生讲课,东扯西拉,让我们不知所云,我们就偷偷给他取了个外号“糊涂先生”;带教查房时,遇到稍微复杂点的病例,往往抓不住重点,一群年轻医生私下叫他“糊涂医生”。

我的这位老师智商不低,很会考试;人也很好,待人厚道,与世无争;可实在有点可怜,教了一辈子书,看了一辈子病,但犯糊涂的毛病始终没改,真是糊涂一辈子。

虽然有点大逆不道,但我还是想用一句话来评价老师:灵气不够,悟性太低。

当然,也有一些年轻医生,灵气十足,不比别人上的学多,不比别人的学历高,可看病时思路清晰,诊治准确,稍加点拨,就突飞猛进,可以说是给点阳光就灿烂。

我有一位小师弟,比我晚毕业10年,年龄也就30多岁,可找他看病是一号难求,挂不上号啊,病人都是抱着被子,半夜排队等号,太厉害了。

就有熟人找我,说帮兄弟挂个谁谁谁的号。

是谁呀?我咋不认识。

亏你还是个大记者,连谁谁谁都不认识。

有你说得那么厉害吗?

看你这人,现在当领导了,也不深入基层,是不是官僚了?

是吗?传得这么神,派个人去看看。

采访的记者回来,夸成了一朵花,太厉害,还不是一般的厉害,一个上午就看了80多个病人。

我无话可说了!

后来我一打听,还真有话可说,这位小兄弟不只是厉害,简直就是一个传奇!

小兄弟大学毕业后,没有急于考研、考博,而是选择了就业。他一边行医看病、积累经验,一边遍访名家、拜师学艺。

总之吧,小兄弟的医术进步神速,病人纷至沓来。不用评价,络绎不绝的病人就是最好的评价,因为那杆秤在病人心里。

有这么厉害的学生,母校当然自豪,人才难得,何况是我们自己培养的学生,当然得请回来,大学平台大、机遇多,更有利于他今后的发展。

可是一看简历,就有点傻眼了,本科学历,医师职称。

这位小兄弟的学历不高,职称还低!

现在的大学招聘人,一般起价就是博士;况且我们学校还是一所不错的大学,省属重点高校,招聘人才至少是博士、教授,博士往往还要名校毕业的。

既然是引进人才,就要不拘一格,本科就本科,引进来继续培养,让他读校长的硕士研究生,将来再读博士。

真的,我都感动得快落泪了,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我为我的母校点赞!我为我的校长点赞!

这位小兄弟是棵好苗子,有灵气、有悟性,如果假以时日,能够持之以恒,将来必成大器,可为大医。

如果说有灵气,文学家、艺术家最有灵气;如果说有悟性,史学家、哲学家最有悟性。那么,假如一名医生既有文学家、艺术家的灵气,又有史学家、哲学家的悟性,是不是就能成为好医生呢?

回答当然是yes(是的)。

医学的核心价值

一位哥们儿去云南自驾游时,在深山的一家商店里,被商家一忽悠,就爽快地抱回来一大瓶蛇酒。

尽管隔着一层厚厚的玻璃,但仍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大眼镜蛇嘴衔长尾,在酒瓶里正襟危坐、寒气逼人。

不错!不错!哥们儿心里就有点激动。

这可是云南大山里的野货,肯定能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哥们儿就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每日回到家里,都要小酌一杯,怡然自得。

几个月过去了,哥们儿自觉神清气爽,生龙活虎,逢人便夸蛇酒的神奇!

不知不觉中,终于酒尽瓶空。

哥们儿有点意犹未尽,又有几分好奇,就把手伸进酒瓶中,想把眼镜蛇取出来。

哦,是不是想炖蛇汤喝?那我还真不知道。

“啊!我嘞个娘哎!”

哥们儿突然一阵尖叫,一家人忙跑过来,还以为他被蛇咬了;可到跟前一看,大家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哥们儿手抓的哪是真蛇,只是一条以假乱真的塑料蛇!

这就是心理作用!

心理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其研究涉及诸多领域,比如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很多社会和自然科学都与心理学有关,人类心理活动其本身就与人类生存环境密不可分。

其实,人类的所有健康问题都与心理有关,精神性疾病就更不用说了,其他的疾病也或多或少与心理因素相关,有人说是90%,要让我说就是100%。

别说是病人,就是健康人,也是100%存在心理问题的!

是我在忽悠?还真不是忽悠,道理其实很简单;不过,我还是按我的逻辑来解释,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不知道大家是否认可这句话:在这个世界上,谁都怕死!

如果认可,这个“怕”字本身就涉及心理问题。

如果不认可,就稍微有点复杂。因为“真不怕死的人”有两类:一是精神错乱,本身就有精神病的人,比如那些自杀轻生的;二是那些有坚定信仰的人,他们只是觉得信仰比生命更重要,但绝不是不怕死!不过,这类人也只是极少数。

没忽悠吧?

其实,不止我这样认为,许多大家也这样认为。

韩启德院士就说过,心理因素对健康至关重要,在医疗过程中需要对病人进行心理关怀,疾病的根本危害在于心灵伤痛。传统医学落后的时代,医生主要发挥心理安慰的作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人们对技术的盲目乐观,拉远了医患之间的心理距离。基于此,叙事医学兴起,要求医生看病不仅要关注疾病本身,还要关注病人的心理状况、经济状况和家属状况等。

传统医学强调整体观念,推崇辨证论治,具有浓郁的人文思想,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水乳交融,医患关系和谐,医生特别被社会尊重。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这本书,是当代著名哲学家、作家周国平的著作。全书是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妞妞短暂一生的各种细节。

书中的妞妞是周国平的女儿,仅仅活了562天便夭折。其母雨儿在怀孕5个月时感冒,在医院看病检查时“吃”过大量X射线。妞妞出生后左眼瞳孔与别的孩子不同,最终被确诊为恶性眼底肿瘤。父母给她以最细心的照料,最终还是无法留住女儿。

妞妞的眼肿瘤是否与X射线照射过多有关,我们谁都无法回答。我想表达的是,因为有这个痛苦的经历,周国平对生死、对医学有着更独特、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周国平认为,医学有不可超越的界限,不管医学发展到怎样先进的地步,都有不能攻克的疾病,所以人总有一死。医学可以扶伤、可以治病,但不能救死。医生和病人需要形成共识,根据医学这种根本的局限性来确定医学的边界和目的:可以治的病要去治,治不了的病要改善生命质量。

简单点说,就是既要治病痛,又要治心痛。

身为哲学家的周国平,尤其关注患者本身。他说,患者的身体需要治疗,心灵更需要安慰。对一个患者来说,不管病可治还是不可治,他永远需要安慰。人生病的时候,是他最脆弱的时候,对是否受到尊重、医生的态度非常敏感。

安慰也不一定是非要医生说一些安慰的话,因为患者能潜意识地感受到医生对他是否有同情心,是否尊重他。当一个人受到病痛折磨时,在医院还得不到尊重,他的心情会沮丧到极点,他更会觉得世界是丑恶的,人生是可悲的;如果受到善待,他对世界和人生都会有信心。

周国平所说的尊重、安慰,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人文关怀。

威廉·奥斯勒说,行医,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的艺术。它是一种专业,而非一种交易;它是一种使命,而非一种行业,从本质来讲是一种使命、一种社会使命、一种人性和情感的表达。

病人不仅需要治疗,还需要人文关怀;医生不仅要有精湛的医术,还必须具有人文精神。

其实,医学与人文科学有许多相似之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

那么,医学与人文科学的相似之处在哪儿呢?

一是这两门科学的研究对象、探究的主体相似。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包括了人的生理、心理、精神等;人文科学研究的对象也是人,包括了人的精神、文化、心理等。

二是这两门科学从业者所需的职业素养相似。研究这两门科学都需要灵气和积累,灵气是前提。医学的积累就是经验,许多人认可医学就是一门经验科学;人文科学亦如此,没有充分的积累,再好的灵感也得不到升华。

三是这两门科学研究结果的评判标准相似。一般的自然科学都有唯一结论,非对即错,而医学和人文科学则不同。同一病人,找不同的医生看病,治疗方法可能不同,但往往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水平高低不同。人文科学也如此,判断文学、艺术作品,是见仁见智;评判历史、哲学观点,往往难辨对错。

医学的目的是实现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生理健康需要预防治疗,生理健康需要人文关怀;如果说预防和治疗是医学的手段和方法,那么人文精神就是医学的价值核心。

人文精神就是要以人为本,尊重人性、尊重生命。

在医学的海洋里徜徉过后,我们又回到了起点,回到了开篇的提问:医学是什么?

刚才,我一直在试图回答这一问题,但似乎又没有回答清楚,还是用专家的话来回答吧。什么,你不是说专家怎么怎么吗?对了,他不是专家,是大家。

郎景和,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教授,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因为头衔太多,不一一列举,只说一个最响亮的名号——中国工程院院士。

不用赘言,能够晋升院士,郎景和当然是名医大家。

关于医学,我就用郎院士的几句话来概括吧:

医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的综合科学。人文修养方面包括许多,而且需要积累,要学点文学、艺术、历史、哲学。

真善美是做人的追求,更是一个医生的义务,文学的情感、艺术的美感、音乐的梦幻、书画的神韵,常常会给医生疲惫的头脑及枯燥的生活带来清醒和灵性。

智慧是升华出来的东西。你是一个很好的手术者,你也可能是一个手术匠人,缺乏其中的智慧。但是如果你能从中升华出来智慧,那就是大家。

做医生,要做到“通天理、近人情、达国法”。

通天理,就是要掌握自然规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近人情,就是要了解并知晓人的思想、意识、情感、意愿。

达国法,就是要符合诊治原则、规范,以及技术路线、方法技巧,也要包括有关政策、法律法规。

说得真好,大家就是大家!

同类推荐
  • 我把诺奖颁给你(下)

    我把诺奖颁给你(下)

    《我把诺奖颁给你(下)》是由第一届“黑马星期六上海文学新秀选拔赛”参赛作品汇编而成。该比赛由上海市作家协会云文学网联手萌芽杂志社、文学百校行、新读写杂志、零杂志主办,来自全市40所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两百多名高中生齐聚一堂,以文会友。
  •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此生遇你已很美:有一种深情叫友情

    讲述古代文人友情的书。讲的是友谊,更是恩义。这些在文坛上出类拔萃的文人们,在精神上常常离不开彼此。他们有了距离会互相惦念,一方遭逢战祸,另一方会辗转不寐。他们是李白与孟浩然,王维与裴秀才,韩语和孟郊,他们之间不是爱情,是友谊,却胜过人间万千可赴汤蹈火的情爱。作者倾蓝紫仍以其擅长的风格散文写就,文辞华美,取材详实,是一部内容丰富,颇具可读性的一部佳作。
  • 寂寞的守望

    寂寞的守望

    《寂寞的守望(文艺评论集)》介绍了:秦发生这部文艺评论集主要分为作品论,文艺论文,文化工作探索,灯下偶感四类。我们根据内容又将其概括为两类,其中一类是对宁夏当代文学艺术比较完备而准确地扫描与解读,在这方面,他是颇具功力的。
  •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闻一多散文诗歌(学生阅读经典)

    《学生阅读经典:闻一多散文诗歌》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集外集拾遗——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西柏坡走来的吟者

    西柏坡走来的吟者

    作者的老家是河北平山,那里是革命圣地西柏坡,作为红色革命老区,作者对家乡故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赋予了他的创作灵感,使他成为从西柏坡走来的吟者。本部《齐梅鹿诗选》收入了齐梅鹿先生二百多首诗作,以离开工作岗位以后的创作为主体,包括少量早年旧作。这些作品,既是他文学创作成果的展示,也是他人生足迹的印证,还是他从文学中获得体验和收获的蜜汁。他的诗作阳光、热情、昂扬、整齐,有感而书,有感而发,有感而记。
  • 异界之无上仙威

    异界之无上仙威

    一个修炼阵法的小胖子,因为渡劫失败穿越到了异界,这是一个斗气与魔法的世界,然而受限于附体的身躯无法修炼斗气和魔法,他依然选择修真的道路,通过阵法让大陆的各个强者,误认为他是一个强大的魔法师,更认为他是一个强大的剑圣!其实,他想大声告诉他们:“小爷其实是玩仙法的……”
  • EXO的通缉令

    EXO的通缉令

    女主人苏墨雪因为父母去世而失忆了,可自己最好的朋友允儿一直没有放弃她,把她带到韩国,开启一段新的旅程,也遇见了不少事情。
  • 第三人(同名电影原著)

    第三人(同名电影原著)

    成年人的世界太过复杂,只有勇于纯真的人才能获得幸福。如果你始终看不懂成年人世界的复杂,就一定要读《第三人》!21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传奇大师——格雷厄姆·格林!英国《卫报》将《第三人》视为“英国国家的象征”!本书改编电影当选英国电影协会英国有史以来电影之首、《时代周刊》世界百年百大电影之一、BBC人类百大电影第4位……获奥斯卡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威尼斯电影节改编剧本奖……71年来读者翘首以盼的中文完整译本,上外吴刚教授倾情翻译!完整收录奥斯卡金像奖作品《第三人》和奥斯卡提名作品《堕落的偶像》原著小说!两部作品的改编电影均由奥斯卡导演卡罗尔·里德执导、格雷厄姆·格林担任编剧!“他从来都没有长大。他周围的世界长大了,仅此而已。”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人们永远也不会知道,打击会在何时到来。”二战结束后,马丁斯受挚友哈利之邀,来到被四国强占的维也纳。不过,等待他的不是哈利,而是哈利的葬礼。不死心的马丁斯决定调查哈利的死因。警察、哈利的哥们儿、女友、医生……他搜遍了整个维也纳,却依旧一无所获——直到神秘的“第三人”出现。真凶似乎就在眼前。可当“第三人”的面目被揭穿,马丁斯却发现自己要面对的不仅是真相,更是整个成年人世界的复杂与不堪……
  • 葵魂问情

    葵魂问情

    她是一个励志创建自己帝国不惜忍辱负重三十载;为了坚守和爷爷的承诺,不惜为了自己那只有血缘却毫无感情的父母自缢于仇人的面前;虽被救下,却又为了成全兄弟,不惜搭上性命,也要维系江湖义气;更为了自己的爱人,不惜眼睁睁看着他和别的女人怀孕结婚,也要为其成功上位披荆斩棘的女人,她是谁?
  • 又想回到那个夏天

    又想回到那个夏天

    李芷夏和梁又天因为某种原因熟识,他们来到了同一所高中,李芷夏跟陈辰做了同桌,梁又天因为被老师安排做了他们的前桌,他们会发生什么呢…
  • 大邮轮

    大邮轮

    大邮轮还在海上昼夜不停地航行着,只要船上还有一个人怀念过去,它就永远不会靠岸。
  • 灰姑娘的千亿保镖

    灰姑娘的千亿保镖

    千亿继承人冷语豪,不好好在家吃香喝辣,却屁颠屁颠地做连饭都吃不起的周芸熙贴身保镖?是阴谋诡计还是闲得蛋疼?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BOSS今天又作死

    BOSS今天又作死

    【1V1,重生,傲娇】离婚前:舒浅歌低声道:“算我求你了,放他一条生路吧……”时瑾川冷笑,“呵,你以为你是谁,有什么资格为他求情?”离婚后:时瑾川:“媳妇儿,求你看我一眼吧,就一眼!”舒浅歌微微一笑:“抱歉,我好像没有看你的资格呢!”综上,傲娇一时爽,追妻火葬场!
  • “谈”定天下

    “谈”定天下

    影响时空管理丛书由影响力训练集团组织十几位专家、几十位学者、上百位培训界精英历经三年时间精心创作,内容注重实战,以解决企业管理实际问题为导向;论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工具多、方法多、案例多,且经过多轮培训课程使用并经过多次修订,受到各层次管理者的欢迎和好评。本书通过谈判准备、谈判沟通、谈判布局、价格谈判、谈判控制和达成交易6个方面,告诉销售人员在谈判桌上或谈判桌下,如何巧妙地运用各种谈判技巧、方法和工具赢得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