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814500000003

第3章 教育思想(2)

世界观教育意在用哲学主义信仰代替宗教信仰。1912年,蔡元培第二次赴德国留学时写成《世界观与人生观》一文,详细阐述了他提出的世界观教育的思想,论述了世界观的起源、世界观与人生观的关系及树立世界观的必要性。此文中,他没有直接点明世界观教育就是哲学教育。1937年12月,他发表《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一文,将其任教育总长时所提出的世界观教育直接解释为“哲学的课程,意在兼采周秦诸子、印度哲学及欧洲哲学,以打破二千年来墨守孔学的旧习”。1912年至1937年间他的许多有关的哲学文章和论著,都力陈用哲学主义信仰作为世界观教育的内容以取代宗教信仰在关怀人的终极价值上的意义,认为哲学主义具有优于宗教的合理之处。哲学与宗教虽然都是人类作为“世界观”而发挥作用的意识,但二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他认为哲学以科学为基础,“自疑入”,是“主进化”、“主自动”的,哲学上的信仰是研究的结果,永远留有批评的机会,因而不断发展;宗教则不同,“自信入”,起源于愚昧,是“主保守”、“主受动”的,其信仰排斥研究和批评的态度,这与哲学“是不相容的”。所以,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哲学的发展以后,宗教实没有存在的价值”,哲学则可以代替宗教信仰。具体说来,二者的区别在于:首先,哲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以科学为前提,而宗教则缺乏科学的基础。蔡元培认为宗教起源于愚昧,是人类无知、蒙昧、谬误的认识方式,“上古之世,草昧初开,其民智识浅陋,所见惊奇疑异,皆以为出于神。……凡不知其理由者,皆以为有神寓乎其间而崇拜之。……既有宗教,而天地间一切疑难勿可解决之问题,皆得借教义以解答之。……此皆半开化人所信仰之主义,而无不求其主宰于冥冥之中者也。”宗教不是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来建构它的世界观,而是倡导对自然盲目的崇拜,因此它缺乏科学的基础,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世界的各种现象都将为科学所解释,宗教的神秘面纱将被科学一一揭开。从宗教中脱胎出来的哲学,以理论思维的方式,通过理论论证和逻辑分析回答关于世界最一般的问题,形成逻辑上严密的体系,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与科学有着密切的关系,直接植根于科学。蔡元培明确指出哲学是科学的归宿,科学是哲学的基础,二者相得益彰。其次,哲学立足于现实,宗教排斥现实。蔡元培认为,宗教的作用在于关注实体世界,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但宗教以现象世界之文明为罪恶之源而排斥现象世界的幸福,以摆脱现实幸福来达到对实体观念的把握,这是他不主张的。他从进化论的观点出发,将现象世界视为实体世界的基础,本体世界的意志并非与现象世界无关,是相联系的。哲学是世界观,它扎根于每个人的实际生活中,与人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肯定理想或信仰教育应关注现世幸福,立足于现象世界。再次,各种宗教都拘泥着陈腐主义,是用诡诞的仪式、夸张的宣传吸引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的人盲目信从的信仰,以此来维持传教人的生活,这完全是用外力对个人精神界进行的侵犯,可以说是侵犯人权的;而哲学主义信仰,“乃完全自由,因人不同,随时进化。”哲学可以为多数人所拥有,不像过去和现在的信仰只为数量有限的几大宗教所垄断,所以宗教只是人类进程中一时的产物,并没有永恒存在的本性。因此,随着哲学主义的进化,人类对世界认识的进步,原先宗教信仰的对象会发生变化,并随个人哲学观念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含义,思想充分地自由。

关于世界观教育的实施途径,他认为可以贯穿于学科教学中,在教学中引领学生达到一定的精神境界。他写道:“历史、地理,实利主义也。其所叙述,得并存各主义也;历史之英雄,地理之险要及战绩,军国主义也;记美术家及美术沿革,写各地风景及所出美术品,美育也;记圣贤,述风俗,德育也;因历史之有时期,而推之于无始终,因地理之有涯,而推之于无方体,及夫烈士、哲人、宗教家之故事及遗迹,皆可以为世界观之导线也。”其他各学科,如修身、物理、化学、博物学、图画、唱歌、手工、体操等亦然。他认为每一门学科都有多重教育功能,都是进行世界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此外,他指出,美育也是实施世界观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

蔡元培倡导世界观教育的目的是引导人们去追求真理,追求有价值的人生,要求人们遵循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原则,不要被束缚于某一学说的思想,“不以一流派之哲学一宗门之教义梏其心”。这表示了他对当时封建传统教育的否定,具有重大的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在当时具有打破几千年思想专制统治的解放作用。

美育

美感教育亦称美育。“美育”一词,大概就是最早由蔡元培从德文翻译过来的。在我国把美育列为教育方针的组成部分,也是蔡元培首创。他的美育思想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美育学说,又继承了祖国教育史上的美育传统经验,因此内容十分丰富。

1907年,蔡元培在德国留学,对于美育“受有极深的印象”。后在莱比锡大学受康德哲学和美学思想的影响,“就康德原书,详细研读,益见美学关系之重要”,非常看重美育的作用,这是他后来致力于美育的起因。

他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他非常重视美育,认为美育是进行世界观教育最重要的途径,是引导人从现象世界过渡到实体世界的津梁。在他看来,人从现象世界通向实体世界存在的障碍不外两种意识,一是人我之差别,二是幸福之营求。“有人我,则于现象中有种种之界画,而与实体违。有营求则当其未遂,为无己之痛苦。及其既隧,为过量之要索,循于现象之中,而与实体隔”。因此,化人我之差异、泯营求之念便是从现象世界走向实体世界的关键。要达到这一目的,不能用“旦旦而聒之”的方式,也不是“枯槁单简之言说”就能实现的,必须借助于美育,“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在他看来,政治家是务实的,主要谋求现象世界之幸福;宗教家试图脱离现实生活而追求彼岸的实体世界;教育家“则立于现象世界,而有事于实体世界者也”。就是说,要通过现象世界的认识,达到实体世界的理想。在“五育”之中,智育和体育比较执著于现象世界,德育和世界观教育则要求对现象世界持超脱的态度,积极进取于实体世界,而这种进取必须辅之以美育。他说:“美感者,合美丽与尊严而言之,介于现象世界与实体世界之间,而为津梁。”因为人的心理品质包含知、情、意三个方面,健全的人格要求三者和谐一致地发展。德育、体育主要与意志相关,智育主要增长知识与智力,而美育则直接与情感相联系。美育的这种独特地位和作用,是不可缺少的,是德育、智育、体育所难以取代的。

美育的重要性源于其特点。“提出美育,因为美感是普遍性,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美育具有两重性,即普遍性和超越性。他说:“食物之入我口者,不能兼果他人之腹;衣服之在我身者,不能兼供他人之温;以其非普遍性也。美则不然,即如北京左近之西山,我游之,人亦游之,我无损于人,人亦无损于我也。隔千里兮共明月,我与人均不得而私之。”因此,美育能克服日常生活中形成的那两层障碍,使人们养成高尚纯洁的习惯,超越利害,融合人我,从而保持一种健康、平静的心态。尤其是在人类面临战争的相互残杀,或者在“物质愈发达,情感愈衰颓”的社会环境中,美育的作用更为显著。1935年,他在答《时代画报》记者问时指出:“我们提倡美育,便是使人类能在音乐、雕刻、图画、文学里又找见他们遗失的情感。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是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似乎觉得自身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伟大的使命。这种使命不仅仅要使人人有饭吃,有衣裳穿,有房子住,它同时还要使人人能在保持生存以外,还能去享受人生。知道了享受人生的乐趣,同时便知道了人生的可爱,人与人的感情便不期然而然地更加浓厚起来。那么,虽然不能说战争可以完全消灭,至少可以毁除不少起衅的秧苗了。”美感是普遍性的,可以破人我彼此的偏见;美感是超越性的,可以破生死利害的顾忌,在教育上应特别注重。普遍指人们对美的感受是普遍存在的;超越指超越现实利害,进入绝对自由的观念世界。他说在现象世界,人人都有爱恶、惊惧、喜怒、悲乐之情,不过这种情感随着人的离合、生死、祸福、利害等现象而改变,但美感教育,使人“自美感以外,一无杂念”,人进入这种境界则“已接触于实体世界观念矣”。后来在《以美育代替宗教说》一文中,他把美感教育这种特性说得更加明确:“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之我见,利己损人之私念,以渐消沮者也。”美育可以陶冶情感,使人日趋高尚;可以去私忘我,超脱利害;可以使人寄托于美的享受,去掉生活恶习,从而美化人生。正因为美育具有使人的道德品质高尚纯洁的特性,所以美育的倡导是绝对必要的。

蔡元培认为,美育不但可以辅助德育的完成,而且可以促进智育的飞跃。当你沉浸于自然美的氛围或艺术美的意境时,就会消解占有的冲动,而增进“创造的冲动”。所以他要求“知识以外兼养感情”、“治科学以外兼治美术”,不仅体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在科学研究中增添生动活泼的精神,激发创造的活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蔡元培主张“以美育代宗教”。这一思想的提出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的。辛亥革命失败后,教育界出现一股“尊孔读经”,鼓吹“一切归功于宗教观,遂欲以基督教导国人”的迷信宗教的思想浪潮,对此,他于1917年4月8日在北京神州学会上发表演说,首次提出“以美育代宗教说”。在《以美育代宗教说》、《美育》、《美育代宗教》等文章中,蔡元培对此从心理学与教育学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同类推荐
  • 爱迪生(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爱迪生(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

    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ThomasAlvaEdison)是位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方面的发明和贡献以外,在矿业、建筑业、化工等领域也有不少著名的创造和真知灼见。爱迪生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明,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爱迪生于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中西部的俄亥俄州的米兰小市镇。父亲是荷兰人的后裔,母亲曾当过小学教师,是苏格兰人的后裔。爱迪生7岁时,父亲经营屋瓦生意亏本,将全家搬到密歇根州休伦北郊的格拉蒂奥特堡定居下来。搬到这里不久,爱迪生就患了猩红热,病了很长时间,人们认为这种疾病是造成他耳聋的原因。
  • 一口气读懂清朝12帝

    一口气读懂清朝12帝

    本书介绍了清朝的12位皇帝的生平趣事:包括:嗜血枭雄努尔哈赤,翩翩多情的权谋天子皇太极,不爱江山爱红颜的悲情帝僧顺治,完美君主康熙,最具争议的清帝雍正,文治武功的十全帝君乾隆,难享太平的嘉庆,苦命天子道光,无力挽狂澜的咸丰,自我放纵的薄命天子同治,傀儡皇帝光绪,西洋化的末代皇帝宣统。通过介绍十二位皇帝的人生经历,揭开尘封的清朝历史。
  • 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

    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

    《图说世界名人:舒伯特(古典主义音乐最后一巨匠)》介绍了,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他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即显示出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李国文说帝王将相

    以春秋战国到清末历朝历代著名的帝王将相作为抒写对象。帝王的聪昏周期率、宫廷喋血、将相的作为与专权、腐败贪官的触目惊心……历史钩沉,广征博引,文笔老辣,入木三分。浓缩了帝王将相历史,读之大开眼界。
  •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他们,个性或狷介,或痴狂,或迂腐;他们,性情不失风骨、风趣和浪漫;他们,品格清风朗月、苍松劲竹。他们是近现代飘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却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绎着中国文坛江湖的风雨激荡和恩怨纷争。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李大钊,冯雪峰与鲁迅,吴祖光与两任妻子吕恩、新凤霞;爱恨纠葛、难分难解者,莫如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交恶纠缠、怨怼一生者,莫如鲁迅与周扬,胡风与周扬,丁玲与周扬;孰是孰非实难道断者,莫如钱锺书、杨绛夫妇与鲁迅……
热门推荐
  • 陛下,娘娘不承欢

    陛下,娘娘不承欢

    新婚之日,身为她夫君的他带兵灭了她的国家,囚了她的父皇母后,为了逼她交出虎符,他穷尽一切手段凌辱她。爱他十年,护他十年,可她的爱、她的护,全变成他恨她的理由。国灭家亡,她罪孽深重,只一心求死为国请罪。可当她真的“死”了,为什么他又捧着他夺来的江山缠着娶她为后?
  • 我只要你真心

    我只要你真心

    -顾霆风~林程程他十八岁那年遇见了十六岁的她…“我他妈算是载你手里了,林程程你到底有没有人情味?”顾霆风猩红的双眼盯着她,“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哭不出来了...”她双眼麻木的望着他顾霆风一辈子没服过软,却给林程程写了满满一袋子信...他们最苦的时候身上没一分钱,顾霆风手指受伤林程程就用纸做了一个创可贴;林程程低血糖晕倒顾霆风买了四十九块的棒棒糖,可他兜里当时只有五十块...“你到底是不是真心的?”暴雨里林程程疯狂的喊到,“我等你,我等你,我等你!多久了,我找不到你我每一天每一个晚上每一个清晨我不敢睡我害怕你回来我没发现我怕你走!你到底去了哪...”甜宠结合
  • 玄魔变

    玄魔变

    大魔九世轮回,逆天道,归真我!谁能掩我一世锋芒?拥有着死寂之眼的少年,被人抹去记忆,步入大千世界阻难重重,终究成了不被世人认可的魔物。到底是人还是魔,亦或是神?
  • 暗涌之夜

    暗涌之夜

    白天的背后是黑夜,静谧的背后是惊天动地的一次爆发。这个世界上真正令人恐惧的并非你所看到的,一切已知的事物已经失去了它令人惊悚战栗的能力。世上还有令你深感不安的东西,它便藏身于背后的未知之中,就像你在大街上看到眼前的行人纷纷倒在飞行的刀下,然而你担心的却是自己的背后会有什么。未知的又并不是鬼怪妖魔,那不过是人们因恐惧而杜撰的,真实的未知就是人自己,人的心是这个世界上最难以猜测、最神秘也最为恐怖的存在了。我想给你一面镜子,让你看看自己背后可怕的人心。
  • 尘海宿将

    尘海宿将

    明洋本是普通小生。在未来一天,帝尊和半神的一次大战,导致了虚空裂缝,灵力倒灌。偶然的机遇赐给了他逆天成神的机会。看明洋如何斗天、斗地,成就王座,修成真皇,力压界主,普度圣人,战败帝尊,成神灵,始万祖。
  • 我在三月初春看见你

    我在三月初春看见你

    黎洛洛第一眼见到严复的时候,她六岁,他二十岁。她叫他小叔。严复是她爸爸的学生,她们之间的关系比一般父女之间还要亲近。她们相互陪伴了大概有十年之久。然后,他们分离。严复去了美国深造,她留在原地念书长大。他们之间没有联系。很多事情都在悄无声息地发生改变,五年是一个分界线,黎洛洛第一次发现自己喜欢严复的时候,是在五年后他回国之后。她第一次向他表白,他拒绝了。她第二次质问他是不是喜欢自己,他还是否认。黎洛洛在追严复的路上从不回头,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五年前关于自己的秘密暴露了。一些属于过往的疤痕也在曲曲折折中被人撕开重见天日。她选择了放弃。不再追着严复跑。很久很久以后,那个时候,严复已经跟黎洛洛在一起了。他没有告诉黎洛洛,他其实比她想象的还要早喜欢上她一点。这个世界最好的事情,大概就是,我喜欢你的同时,恰好你也在喜欢我。
  • 网游之百花传奇

    网游之百花传奇

    在现实里他很落魄,到了游戏里依然落魄,本以为可以选择一个战士职业,英勇杀敌,一个美妙的巧合,却让他沦为一名辅助
  • 魔帝鬼妃:倾尘大小姐

    魔帝鬼妃:倾尘大小姐

    北城别,回眸三生琥珀色。西城决,转身一世琉璃白。尘埃落定,洗尽烟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风吹沙吹成沙漠,你等我,等成十年漫长的打坐。她傲然观天下,他俯首观佳人。与我相遇,注定你的上穷碧落下黄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孤夜遇星辰

    孤夜遇星辰

    淡淡的是遇见,默默的是相守,孤夜遇星辰是命也是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