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96300000009

第9章 新课程与课堂教学的重建(1)

课堂教学系统的重建与发展

实际上,国家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可以说,它是对以前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系统的一次程度较大较深的冲击和变革。全方位实施新课程的新环境中,课堂教学操作的全部系统对于新课程理念及其实施方案作出迅速的响应,应该是课程改革最终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课堂教学系统包括教学思想和观念、教学制度与结构、教学物质与设施等多方面内容,它是课堂教学的结构和功能,它能够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反映出课堂教学的实质。在新课程全面实施的背景下,对课堂教学系统进行全方位的反思,促进其重建与发展将是现阶段应该关注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

一、课堂教学系统现实问题的解读

基于对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明确现阶段课堂教学系统重建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现实问题,那就是要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系统这样一项基础性的活动。

如今,凭借高质量的基础教育挑战未来是世界性的课题。从纵向考察,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的改革趋势,我们能够看到,很多国家的改革展示出了不同方面的相似形,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改革在调整课程目标、改变学习模式、整合课程资源、改革评价制度等方面呈现出同一性。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趋同性,在课堂教学系统重建与发展工作上给了我们特别重要的提示,那就是从课程方案的采用和推广的角度看,这些共同的价值标准应该成为我们课堂教学改革可以借鉴的重要经验和理论上的依据。

另外,世界范围内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的趋同性并没有湮没各国在知识传统、制度结构、管理模式上的特色。例如,法国始终奉行的“百科全书式”的教育,极力维持全而广的课程设置;英国则是标准的经验主义,课程的人文传统浓厚;德语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德语区)都在实行“工作本位”优先模式;大部分国家(美国、法国、意大利等)强调的是“学校本位”。这些特点的形成既有各国对传统的适应,又是各国教育改革不断实践和创新的结果。这一状况还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我国的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要在适应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追求进一步的超越和创新。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课程传统的一种适应、调整、变革和创新。因为课堂教学系统有观念传统,也有制度传统和物质传统,历史惯性特别大。课堂教学系统改革应进一步关注对传统的适应问题。要适应革除原有弊端,也要适应创新,课堂教学改革对于适应性的关注并非保守和停滞不前,而是真正意义上的行动改革。世界各国有成效的改革都是在适应基础上的改革与创新,不考虑适应性的改革只能停留在口号上,根本不能真正落实到实践中。

经过对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步调查和分析,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现阶段课堂教学系统改革与重建所面临的现实问题。诠释下面一些问题,对我们确定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的重建与发展的工作思路和工作原则将大有裨益。这些问题是:

(一)关于课堂教学系统的适应问题

物质、制度、观念等多个层面构成了课堂教学系统。无庸质疑,新课程改革是对先前课堂教学观念、教学组织结构、教学物质设施的一次大规模全方位的冲击、突破和创新。在改革中要重点关注和研究适应性问题。适应应该是双方面的调节和互动,不仅仅具有变革旧有的课堂教学系统,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还具有崭新的、理想化的课堂教学系统对原有课堂教学系统惯性的关照。采用新教材上课以后,实验教师对教学不放心,却仍然坚持采用旧教材补课,称之为进一步落实“双基”,这就是不适应的典型例子。

(二)关于课堂教学制度的重建问题

教学制度这种组织结构,它是一种规范体系,一种激励机制,是特定的课堂教学中才具备的,它是课堂教学观念与思想、物质与设施的有机结合。在教学制度方面的反思与重建,对于在实现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和利用有效教学物质设施上,都具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与意义。新一轮课程改革过程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依据英语学习“短时高频”“高复现率”的要求,开展“长短课结合”(短课为20分钟一节)的实践就是教学制度上的一种创新。但现在还普遍存在校本制度创新动力匮乏的现状。课堂教学系统的重建呼唤制度创新,包括对班级授课制实施一系列的变革。

(三)关于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化问题

在把课堂教学效能的提升作为价值追求的前提下,要想将有效的观念和制度落到实处,就必须真正地实现师生课堂行为的转变。教师教的行为和学生学的行为的双向转变构成了课堂教学行为转变,但其中重要的是教师行为的先导性转变。加快课堂教学行为的转化,必须首先促进学校的成长,要建立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制度,使学校成为学习化的组织,使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目前,创新型教研活动缺乏、校本成长有待加强、教师实践与反思相对薄弱等问题的存在已成为课堂教学行为进一步转化的羁绊。新课程改革实验区存在的教师用旧的教法上新课程,所谓“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就是没有实现转化的典型例子,也说明了课堂教学行为转化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二、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系统响应

机制的建立

实施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和主要途径就是课堂教学。新课程的理想和新课堂的憧憬真正变为现实需要做的是变革,而且必须从教育教学机制上作出变革,要建立课堂教学对新课程的响应机制。在课程与教学的关系上,提出了“课程与教学在课程改革中是整合为一体”的观点。整合课程与教学的关键,从实施新课程的角度看,是建立教学响应课程的机制。新课程理念与目标的引导之下,课堂教学系统对于新课程作出迅速的改革回应是促进课堂教学系统的重建与发展应该确立的工作重心。这种响应机制建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具体内容:

(一)课程与教学整合机制的响应

在实施新课程的环境中,课程与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且不容分开。要把课堂教学设计为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师生共同体验课程的过程,只有真正建立课程与教学的整体机制,才能从真正义务上解放教师,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实施课程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整合机制的建立不仅需要教育行政管理层和教学管理层的政策协调和整合,而且也企盼着教师群体自主性的觉悟。

(二)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响应

一直以来,教育教学评价改革都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动因和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教学评价制度的全面改革中,课堂教学评价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新课程相适应,应通过实践,总结和推广有新意和实效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效果及学生课业学习效果的新体系逐步建立。评价的改革和响应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新课程持续的实施和推广。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关注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的成长记录册、艺术档案夹等新颖的学习评价方式已不断出现,我们希望这些改革经验的进一步推广。评价响应机制的建立需要教育政策配套的调整,也需要通过宣传来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三)课堂教学运行机制的响应

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也是课程改革的推进过程中必不可缺的。在课堂教学运行机制的响应方面,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核心。必须加大力度建立和发展与新课程理念相协调的教师与学生新的课堂行为体系。新的课堂教学运行机制要求课堂教学目标与新课程目标相符合;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整合化的课程资源;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双边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评价也应充分体现发展功能。课堂教学运行机制的建立要基于教师的实践和反思,要基于校本教研,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的响应

教师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课程改革给教师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尤其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上作用更大。新课程要求改变原有的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方式,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发展机制,真正实现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目标。专业成长的基础是教师的教学实践,成长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反思。教师的主体性反思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对自我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作出解析与修正,进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效能和素养的过程。教学反思是立足于自我的一种深刻批判与全面考察。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也为教师培训及教学研究建立了新的平台。新型的教师专业成长机制的建立与响应还要求教师资格制度、专业评审制度、师资培训制度、教学研究制度作出整体性的改革,以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

(五)校本教研制度的响应

课堂教学系统重建与发展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教研制度。目前,我国的教研制度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校本教研制度。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有三个,分别是自我反思、同伴互动和专业引领。

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让教师成为了研究的真正主体、实践的真正主体、反思的真正主体和成长的真正主体。学校也成为了真正的学习化的组织。校本教研是基于个体实践,依靠专业引领的学校研究行为,它对实践经验的整合、提升更为有力,它能从根本上促进课堂教学系统的良性发展。校本教研制度的建立需要各级教研部门的工作重心下移,教研工作职能调整,教研活动全面创新与之相适应。典型学校的示范和引路也将在普遍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中发挥重要作用。

重建课堂教学系统,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环境中,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新课程呼唤着新的课堂,新的课堂促进新课程。课堂教学系统的重建与发展能将课程的理想变为现实,为学生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多的可能。

课堂教学方式的反思与重建

一、进行反思与重建的原因

1.反思与重建课堂教学系统是不断超越经验的实践,许多老师擅长或者习惯于说“我是怎么做的”,很少有老师能够说“我为什么这样做”。而能够把长期的实践经验加以概括提炼提升的就更少了,而这又恰恰是研究型教师的实质。

2.反思与重建课堂教学系统是不断创生的实践,是改变思想和行为的实践。

3.反思与重建课堂教学系统是研究者、反思者与实践者合一或者合作进行的实践。

4.反思与重建课堂教学系统是成事与成人的实践。反思是为了提升(层次)和重建。

二、反思与重建的内容

1.要反思与重建我们对学生的态度与期望。我们过去怎样看待学生。我们心目中的标准学生是:积极选择、主动判断和分析与综合各方面信息的素质;善于发现问题,全面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在新的环境中,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形成多维的思维方式和智能形式;善于自我反思和自我调控的能力。

2.要反思与重建我们的课堂教学观和教学方式。第一,我们要反思传统课堂教学特征和缺点。是不是把认识性任务作为课堂教学主要和重要任务?是不是把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当成教师备课的核心职责?上课是不是严格、完全地执行教案的过程?其次,反思与重建课堂教学的观念基础:知识不是被动地接受传授和灌输而来的,而应该是由构建获得的;提倡用真实复杂的情节展示问题,创设解决问题的环境;主张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知识灵活化,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依据。

三、走向新课程教学的重建

(一)新课程改革的灵魂

这次课程改革发生了很多新变化,无论在课程政策、课程思想上,还是具体到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等各个方面都出现了一系列新内容。总体而言,其根本变化在于它非常鲜明地提出了一种思想和主张——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虽是很简单的一句话,但真正把它作为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甚至作为新课程的理想和灵魂来看待,这是首次,也是最明确的一次。“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种表述是对二十多年来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方向的一次肯定,是对以人为本的教育核心价值最集中、最充分的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教育本质的根本目的,也是课程与教学价值的本质回归,因为课程与教学最终要服务于每个学生的发展。

1.发展的本义

从发展内容看,发展的本义应是全面、完整的发展,包括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与创新精神以及个性、实践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个性、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是这次改革强调的重点。对此,人们有不同看法,甚至引起一些误解。有些专家学者在强调个性等的重要性时可能对知识与技能的价值和作用过多地给予贬低。在基层引起很大误解,以为现在改革不再关注、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我们以往过分关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现在要纠正这一倾向,但绝对不能说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可以削弱。知识、技能的掌握和学习是每个学生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绝对不能削弱。我们只是要以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发展,要认真思考什么知识最有价值,并对过去掌握知识、技能方面所采用的一些方式进行改变。如过去更多是靠灌输、记忆等简单化方式来实现知识、技能的掌握,这些方面需要思考,需要改革创新,但绝对不是要削弱知识、技能的掌握。从发展过程看,个体实现发展的过程是独特的、个性化的、具体的和有差异的,每个学生发展的基准不同,其发展的状况、特点、水平也就不同,教育中允许这种情况存在,客观上必须承认这种差异性、独特性。

2.教育教学形态

从整体上说,要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力所能及的发展,课堂教学在教育教学形态上必须突出体现这样几个特征,即教育教学首先应是公平的,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发展的机会、发展的潜力,给他们提供一个公平的发展空间。同时教育教学还应是民主的,是对学生充分尊重的,是灵活、多样和有选择性的。

过去的教学模式已难以承载和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所以中小学课堂教学正面临较大的转机,必须实现大的转向和创新。这个转向与变革过程用一个概念来概括就是课堂教学的重建。二十多年的反复改革走到今天,课堂教学已有了很大进步,但离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离新课程的需要仍有相当的距离。

(二)实现新课程的三个转变

同类推荐
  •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思考世界的100部学术名著(上)

    人类的历史,犹如一串华美的项链,是由无数大大小小的事件连接而成的。那一个个辉煌的瞬间,便是历史链条中璀灿的宝石与珍珠,它熠熠生辉,警示着后人。
  • 超级分析力训练

    超级分析力训练

    本书介绍分析力的培养方法,并且附有测试题,使人提高分析能力、掌握分析力,使人提升素质,丰富自己生活。
  •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实用政务文书写作大全

    本书从九个方面介绍了制定策划方案写作、广告文案策划写作、企业内部管理策划写作、经营目标及方针策划的写作、市场调查策划的写作、经营战略策划的写作等内容
  •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技巧

    任何管理都必须依赖于人去实施,班级规范管理也必须依靠班级的干部、教师去做。因此要强化班级规范管理,就要重视班级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的建设。只有我们的干部、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并且在工作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用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优秀的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响学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启迪和帮助,并且通过这两支队伍贯彻执行规范管理的各项规定、制度。班级的各种活动是老师、学生展示自我的最好舞台,也是师生成长不可缺少的环节。活动是常规管理的一个部分,是规范办学的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为学生创设舞台,张扬个性,陶冶情操。形成生动活泼,充满朝气的校园氛围。
  • “关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二辑·第九卷)

    “关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第二辑·第九卷)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热门推荐
  • 诚哥的逆袭

    诚哥的逆袭

    诚哥带着使命复活了,没想到完成任务之后系统居然更新了,系统更新之后重新发布的主线任务诚哥能否完成?他真的可以成神吗?他的复活真的是无条件的吗?计划的背后有隐藏着哪些不为人知的阴谋,,,,书友群:39987804“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天才驱魔师

    天才驱魔师

    以家族的形式存在的杨氏驱魔龙族,是一个由驱魔者和龙族结合的神秘家族!其族人必须终生以除魔卫道,守正辟邪,除尽世间阴秽之物为己任!六岁的杨雪儿开始跟杨丽丝学法术!她天赋高,灵力强,十二岁开始出师捉鬼!十八岁已经是一名非常之出色的捉鬼女天师!
  • 愿得一凤

    愿得一凤

    传闻京城那骠骑女将军,心狠手辣,慵懒散漫,性格冷清而这女将军偏偏钟情于住在那杭城的三王爷,这三王爷性格天真,活泼灿烂,京城上上下下都在讨论着这三王爷是如何收了这个女狂魔的。“爱我吗?”“爱!”可几年后的一场变故让这二人彻底分离。“阿愿。”“你既负了我,莫要再负她了。”
  • 霸情独爱:宫少心尖宠

    霸情独爱:宫少心尖宠

    儿时的约定,一条项链牵起了两个人的心动红线——她慕千漓,是风靡全球的慕家小公主,无数光鲜亮丽的特优,集万千宠爱与一身,一笑倾城……他,南宫黎辰,与慕氏不相上下的南宫家继承者,集万千光芒于一身,帅气冷酷……两人艳丽的外表下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孤寂,两强相撞!一场王对王的对战拉开序幕!
  • 路人围观指南

    路人围观指南

    三姐是重生逆袭复仇女主;七妹是本土气运冲天女主;九妹是系统穿书白莲女主;胎穿成炮灰路人的林玉岚:是围观呢?还是围观吧!
  • 绝世妖孽:嗜血覆天下

    绝世妖孽:嗜血覆天下

    古有妖孽曰汐云…她,是世间唯一的混沌体,数百万年前,封印自己时,不慎出了差错,一魂落入二十一世纪。但又因一次坠崖回到了原来的世界。力量全无,重新修炼,接受新的身份,从头开始……但……那一个又一个百万年前的熟人美男蹦出来,都嚷着要娶她是要闹哪样……冷酷的神王,自恋的魔王,邪魅的妖帝,温和的精灵王,还有妖冶的冥帝……看她如何倾覆这个世界!【这是某寂第一次写书,欢迎跳坑,不要嫌弃】【还有,欢迎戳门。门牌号是489637412哦】
  • 涵韵进行时

    涵韵进行时

    先是被男友骗了,伤心了好几天,好不容易才被圣樱高校录取还惹得一身骚。。。什么“撒旦王子”?杀人不眨眼的恶魔?和我有什么关系呢?我不就是打了他一下下吗,ps:本人跆拳道黑带(作者:你确定只是一下下?)另外看光了他一丢丢吗,再说我也不是故意的,至于调动全校人马来对付我一个弱女子吗?唉,不管怎么说日子还得过不是吗,我要留在在圣樱,就得和恶魔保持距离,嗯,对!反正还有“梦幻王子”保护我来着……欢迎各位加群:418726621
  • 那位母亲

    那位母亲

    江月(阿钰)是居住在大山深处的孩子,在十岁之前,和村里其他孩子玩乐便是她整日的安排。直到她在找到了一条通往外面广阔天地的小路后,她逃走了,离开了充满酸臭汗味的小毛房。留下了她年已半百的母亲独自一人。在之后的几年,母亲一直都在寻找……
  • 我和他之暮色

    我和他之暮色

    我竭力的跑着,大口大口喘着粗气,身后的脚步声却越来越近……“你是谁?”我紧紧靠着冰冷的石壁,盯着黑暗中的影子,视线不敢有一丝转移。那影子晃了晃,一个身形高挑的男人从阴影里走了出来,脸上挂着难以猜透的表情,像是盯着自己的猎物,戏谑。
  • 百万可能

    百万可能

    曾经有一个按钮放在程林面前,他果断按了下去。结果,地球毁灭了。一切归于零,然后衍化出新的文明。他本以为这是文明进化模拟器,却意外发现故事并非如此………交流群:197388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