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85400000041

第41章 第四十讲 解行相应,做世间的榜样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讲到:“能亲仁,无限好。”这个“亲”是时时刻刻,最重要要记住圣贤的教诲,不可以松懈。只要常常拿着“君亲师”来观照自己有没有做到,相信“德日进,过日少”,相信人与人一定往愈来愈圆满的境界去发展。上一次也提到,只要领导者,只要父母、老师能够遵守“君亲师”的规范,一定可以把员工、孩子、学生教好。相同的,现在同事之间可不可以作“君亲师”,可不可以?可以。同事之间,我们都能够遵守公司规则,以身作则给他看,这就是“作之君”;再来,同事之间常常互相关怀、互相照顾,有什么好吃的,你都会毫不吝啬跟他分享,让他觉得你把他当亲人一样看待,这也是“作之亲”;当他有什么不明白,而你有很丰富的经验,我们也很慷慨地指导他,这是“作之师”。所以同事之间要圆满,也是可以用“君亲师”来自我观照,相信您一定可以在这个朋友的心目当中,成为非常重要、非常有影响的好朋友。

那对于父母能不能作“君亲师”,可不可以?可以!所以“大道不器”,真正宇宙的大道绝对放诸四海而皆准。因为人老了之后,有时候没有熏习圣贤教诲,反而老年会很贪,所以孔夫子才告诫“老者戒之在得”,患得患失。这个时候就很需要为人子女好好地引导,劝他放下这些执著。当你劝他放下这些执著,他的身心才会愈来愈愉悦。所以人老了是不是好命,绝对不是只看他吃得好不好,而是心灵有没有提升。当我们要当父母心灵的好老师,一定要先做到“君”,以身作则。不然父母一定会说:“你都这样了,还讲我。”再来,一定要尽心孝顺,父母对我们的信任就愈来愈高。当父母那么信任你,他要听谁的话?当然听你的。所以你就可以适时地给予他们引导、开导,也是“作之师”。用“君亲师”时时观照自己的言语行为、起心动念,那就是真正时时亲近仁德,亲近圣贤,那就“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当我们不亲近仁德之人,只是亲近一些小人,可能就会受到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人对于环境的选择至关重要。诸位朋友,你的孩子会不会选择良师益友?我们曾经跟初中生演讲,就提到有三个朋友一起出游,到海上旅游。刚好遇到大风浪,结果船沉下来。幸好三个人祖宗有德,没死,漂到了一个荒岛上,三个人在那里相依为命。突然在这个沙滩上发现了一个神灯。幸好他们读过《阿拉丁》,就把神灯擦一擦。结果这么一擦,精灵出来了,他说:“主人,我给你们三个愿望,不过因为你们有三个人,三除以三等于一,一个人一个愿望。”结果,第一个因为是开出租车的,就说我每天早也开晚也开,很辛苦,我的愿望是可以有好几台出租车租给别人,我当老板。这个精灵说:“小事一件。”他就回去当他的出租车老板。第二个在超级市场当雇员,有时候还要三班轮值,半夜还要值大夜班,所以他说当这个也很辛苦,希望能够自己拥有一家便利商店,我当老板请人家来做。这个精灵说:“小事一件。”怎么样?就回去当老板了。第三个人想了半天,平生无大志,只求60分,也没想过要干什么,所以也没什么愿望,整天悠悠放任。他突然就想:“我没什么愿望,不过这个荒岛也不错,但是我一个人在这里太寂寞了,我希望他们两个回来陪我。”有没有听到两声哀号?

很多的孩子听了都哈哈大笑,我们就问他:“请问你旁边有没有这样的朋友会把你拖下水?”突然这些孩子都左看看、右看看,你们有没有判断的能力?他们被我问住了,也不知如何是好,我说:“你要有判断好坏朋友的能力就要学《弟子规》。”《弟子规》是照妖镜,《弟子规》也是显圣镜,好朋友坏朋友一看便知道。只要用《弟子规》去衡量,他能够落实个三成、四成都不简单。

《朱子治家格言》提到“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当自己的德行还没有相当稳固,对于这一些比较没有德行的朋友,我们要敬而远之。能不能骂他?不行。“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我们还是敬而远之,好好修养自己的德行。外在的小人易防,内心的小人怎么样?难防。所以我们不能再认贼作父,现在要下定决心,绝不干这种事。我们认什么贼作父?烦恼贼,烦恼习气。它厉不厉害?明明就不想生气它又来了,明明就不想贪,它又什么?它又上来了。

所以我跟很多朋友说到,好像我们背着一包的垃圾,明明是臭气冲天,背了几十年,突然有一个人跟我们说:“那一包是垃圾,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真的吗?看看,确实也是垃圾。突然又想:可是我已经跟它几十年,不舍得把它放下,就在那里挣扎。所以“观心为要”,处处观照自己的心,有没有不恭敬?有没有贪婪?有没有懒惰?有没有不慈悲?一看到这个贼,马上怎么样?修正,绝对不让它继续嚣张。这样就能够把小人真正彻底赶出去。

我们接下来看第七个单元“余力学文”。我们把经句念一遍:“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这句话已经点出来,一个人的学问要增长,必须“力行”加“学文”。

这叫解行相应,这个太重要,解行相应。“解”跟“行”就好像两个轮子,假如只有一个轮子,车子就推不动,一定要两个轮子一起很协调地动起来。假如只有一个动,一个坏了,会有什么结果?我们看到经文上写的不力行,只是学文,只是看书,甚至于只是得到很高的学历,这样的下场是什么?“长浮华”。你看那个六七岁的孩子,我去教他们《弟子规》,说:“今天老师教你们《弟子规》。”他们马上说:“我们都学过了,都会背了。 ”都怎么样?你看傲慢要不要学?自己就来了。所以要谨慎,一开始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学问一定要做到、要力行,不然会长浮华。

所以曾经也看到一篇报道:“专业的高才生,生活的低能儿”,为什么学历都那么高,看过的书那么多,结果连做人都不会?因为这些读的书拿来干什么?考试用,跟生活脱节。所以哪一个学历的离婚率最高?可能是硕士、博士离婚率最高。为什么书念得多的人反而连包容、宽恕,连爱护别人都不会?问题在哪里?书给了他什么?长浮华。他觉得我学历这么高,你都得听我的。尤其假如他又是计算机博士,整天都与电脑为伍,电脑很好管,按下去它就得这样给我做。这一个方法对人行不行?绝对搞得众叛亲离。所以“余力学文”,学了文一定要去力行,不然会“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他也很认真,只要听一句他就做一句,可是在这个过程中他没有继续学习,没有继续修正,有可能会“任己见,昧理真”。比方说他学“孝”,他说要孝顺,所以爸爸妈妈交代什么事,我就做。他爸爸叫他:“跟你太太离婚。”好,做。那不对!太太假如没什么过失,只是跟公公婆婆处不好,能不能把她休了?不行,这样没有道义。当你真的把她休了,对你父母来说,你可能陷他们于不义,到时候街坊邻居亲戚朋友又不知道怎么说你的父母了。因为“不教而杀”,都没有好好教她,以前是把她杀了,现在是把人家赶出去,这是很残忍的。

所以你要“学文”,才知道这个“顺”是父母对的时候,我们要全心全意去做,让父母觉得你很懂事;当父母的方法有不妥当之处,我们要顺势而为。当然也不要马上顶回去,可以用迂回战术,等父母比较理智,我们这个时候要赶快“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所以对父母这个“顺”,绝对不是说什么都照做。如果他没有继续读书,没有继续听这些善知识讲课,有可能就会“任己见,昧理真”。所以学问必须力行加学文,解行相应。因为你行得愈彻底愈帮助你理解,那你理解得愈深行得就愈到位。而且这个解行,行是枢纽,当你有所力行,你才会有所感悟。

所以学一条就要做一条。诸位朋友,你假如不相信,你拿一本《弟子规》,你挑十句,你说我这半年绝对要把这十句做到,当你真正在半年之内把这十句做到,你突然会觉得其他几句你也能做到。因为这个行会开你的悟性。当我们学到“缓揭帘,勿有声”,连做一点小动作都会去体谅到别人的感受,当你做得彻底,这个动作就内化成你的存心。当你时时替别人着想,你就从做一句《弟子规》变成做几句?你可能好多句都突然体会到了。“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因为你真正做到这一句,你的恭敬心、你的细心、你的体谅的心就提升了。所以要老实!你不要一开始就说:“这么多句我实在做不完!”你只要领会一句,马上力行,力行就能够让我们法喜充满,所以要解行相应。

我们接着看下一句:“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句很重要,读经书的时候必须要很专注,能专心才能有所收获。所以我们第一节课跟孩子上课就会很慎重,先要求他们读经以前一定要坐有坐相,书一定要摆正。当他是用恭恭敬敬的心去读,一开始是这个态度,养成以后就会终身不改。假如第一次上课就坐得歪七扭八,坐的时候眼睛还飘东飘西,那就很难受益。

我们会跟小孩子讲,告诉他们这一本《弟子规》怎么来的:“这是依据孔老夫子的教诲编出来,而且还是清朝的李毓秀李夫子用了很大的心血,从生活面把它整理出来,所以这一本书的成就得来不易。除了这些古人的帮忙,还由杨淑芬老师亲笔把它写出来,写得非常工整。我们不好好学,就对不起这些长者。所以有一次,有一个小朋友把另外一个小朋友的书撞掉了,这个小朋友一捡起来赶快把书拍一拍,所以这叫先入为主。假如你送他书的时候,说:“这是人家免费送的。”你把书送过去,那你的孩子会不会尊重书?不可能。所以我们要处处引导,处处以身作则。

坐好了,对书本恭敬。接下来告诉他们:“学问一定要靠平常不断的积累。”有一句成语叫“滴水穿石”,石头硬还是水硬?石头。那为什么石头这么硬,居然水可以把它穿透?因为它不断一滴接着一滴,可能到十万滴、百万滴,甚至于更多的时候,就能够把石头穿透,以柔克刚。所以这个“滴水穿石”就好比我们求学问,一字一句都要认认真真把它学好、读好,到时候你的学问就可以有穿石的力道。所以就告诉小朋友,我们这一只手叫滴水穿石手,每滴一滴,石头渐渐被滴破了,我们的学问就在这一只手不断专注地指着念的字当中,每一个字我都把它记起来,都把它领会了。所以在读经时我们都是教孩子,眼睛看书,手指着书,嘴巴跟着念,心也要在,心眼口还有手统统都要专注用上。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现在求学问也有一个很大的忌讳,很多人都很贪多,好像觉得多就一定好。其实,那不见得,因为多就会乱。所以在《礼记·学记》里面提到一句教诲“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一次让他学一大堆东西,也没有顾虑到他有没有囫囵吞枣,到最后一定学不好,他甚至会觉得不想再学了。你看现在很多孩子同时要学三四个才艺,到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厌学。所以学东西、求学问甚至于求世间的技能都要专而不能杂。

所以杨老师学一个书法学了四十一年,杨老师教书法,光是“永”字那一个点一定要让孩子点几千点,才可以再学下一个动作。现在的书法家是不是这样教?很多书法界的人说:“你只要来学三个月,保证你能得奖。 ”要不要去?我们要冷静!他是用什么心境学艺术?急功近利。我们的书法是拿来修身养性的,是心法。所以一开始用这样的态度,让孩子学的都是功利,铁定跟艺术背道而驰,所以确确实实我们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所以艺术当中,当这一个点能够把它点好,他的耐心、他的毅力就在这个过程中磨出来。他每一个基本功都能够打得很扎实,一个人基础好了再求发展才不会败丧下来;假如基础没扎好,发展得愈快愈怎么样?愈危险。

所以杨老师虽然学了书法,而在这个学书法的过程中,她懂得了每一个字都有结构,怎么样看起来才非常工整。由这样的态度,当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也会提起这种观照能力,事情要怎么安排,看起来才不会乱。还有在写书法当中,她的定力怎么样?成就了。而当定力成就了,她对人还有处理事情就能够有条不紊。学艺术的目的终究还在于提升道德修养,所以孔夫子才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而游于艺也不离开修道德,也不离开养一个好的心性。当杨老师再去学其他的艺术,比方说学国画、学篆刻,因为她已经在书法里面对于艺术有很高的敏感度,所以再学其他的艺术时,速度都比别人快很多,甚至于学电脑也很快。因为那种定力、耐力已经养成锲而不舍,今天不把它搞懂就不去睡觉,所以杨老师学电脑也进步很快。我们这些年轻人跟在她旁边都觉得相对失色,也很感恩有这样的长者鞭策我们。

“方读此,勿慕彼”,要把一本书读好了再读下一本。在宋朝的时候,赵普就跟宋太祖赵匡胤说,他是以半部《论语》就帮宋太祖得天下。所以书要不要很多?最重要要的是掌握纲领,能好好落实。后来赵普说:“接下来我只要再用半部《论语》就可以帮你治天下。”所以学习东西切忌贪多,还有不能贪快。你太躁进,心思很浮动,跟学问不相应。所以曾国藩先生也说到心上不可无书,但是桌上不可多书。你不能听完课以后,知道传统文化很好,把你书柜里面所有的四书五经统统搬下来,立定志向这一个月统统把它看完,一定会看得很吃力。要掌握纲领,先确定把哪一本先学好,所以“此未终,彼勿起”。

那很多人听完之后就说,那我的孩子以后什么经都不用背,就背《弟子规》吗?不是这个意思,《弟子规》不是背的,是要不断重复提醒,要让他扎扎实实地落实扎根。当他还在念其他的经典,继续念,《孝经》、《论语》都可以念;但是这种生活教育、德行教育,每一天都要重复提醒他。因为读经是训练定性,而《弟子规》是让他的言语行为能够循规蹈矩。当他能循规蹈矩,跟这些经典就会暗合道妙。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所以读书有所计划,但是也不要排得很密,让自己很有压力,“宽为限,紧用功”,要时时督促自己用功一点。但是假如学习的时候打瞌睡怎么办?在《三字经》里提到“头悬梁,锥刺骨”,这是古人用的方法,他把他的头发跟这屋顶上的柱子绑在一起,等他打瞌睡马上怎么样?整个头发被绷紧起来,痛得都睡意全消;另外一个读书人是拿着一个尖尖的东西,假如打瞌睡,马上往大腿怎么样?你不要教你的小孩,到时候说是蔡老师教的。古人有这样的决心,当然你不能让小孩伤害身体,你可以教他打瞌睡的时候,赶快用冷水洗把脸,可能精神就好一点;或者可以让他在书桌上摆一个孔子像,打瞌睡看到孔子不好意思,继续再读,方法因人而异。或者你家里已经有很好的读书风气,亲人之间互相督促提醒,早上谁先爬起来,赶快叫其他的人起床。我们有很多老师,他们早上起床都是放《弟子规》的读诵带,叫起床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当我们能够解行相应,可能本来觉得困难的事情,都能够迎刃而解,因为有智慧就不怕没有好的方法。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所以学问学问,也要学着怎么问。但是问也要问对人,他一定要学有专精,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能不能来问我怎么煮菜?那就问错了。可以问我怎么煮面,为什么?因为我到海口去,孤家寡人,叫“中馈犹虚”,只有一个人生活,所以扫地、洗衣服、拖地、煮饭,啥事都自己干,就在做那些事的过程当中,突然习劳知感恩,想到了谁?母亲真伟大。在煮饭的时候,因为每天都很忙,必须要强调效率,所以只能煮面。每次烧了一锅水,然后一些菜切一切怎么样?全部放进去。只要二十分钟到三十分钟就可以端出一碗面,上面再加一些芝麻酱,这样我就心满意足,叫知足常乐,那一段时间就学煮面。不过后来因为很多朋友聚在一起工作,就比较没有时间去煮面,大家会互相帮忙。

所以问要问对人,很多朋友在问人的时候,往往都会问那些会认同他想法的人,有没有这个倾向?明明自己就很放不下,还去问那些很执著的人,然后就会觉得:“你看我应该也没有错。”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往往都很怕问那个会一针见血的人,而那些人反而都是真正能利益自己的。所以“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只要你肯有这一份学习的心,这些有德行的人、有学问的人一定会毫不吝啬地告诉你。你疑惑愈来愈少,就好像乌云都散开了,就会心智清朗,智慧会放光明。这是“就人问,求确义”。

我们接着看下一段经文,一起把它念一遍:“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最后一句很重要,你们念到最后一句要抬头挺胸,“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这一段经文,最重要的是要自己经营一个很好的读书环境,你修学、看书的地方不能乱七八糟,否则你坐下来心能不能稳定?

不能。所以要“房室清,墙壁净”,你一走进去就会觉得很清净、很舒服。所以“几案洁,笔砚正”,真的,人的心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环境清净,内心也会清净。“几案洁,笔砚正”,所有的东西也要物有定位,当你要用的时候,心才不会很纷乱,或者找半天。

“墨磨偏,心不端”。其实我们任何的举止都会影响内在的心境。比方说“立端正”,人在这样的状态之下会不会胡思乱想?比较不会。假如他是站着侧靠一边,你就会觉得他的心在怎么样?不知道,晃来晃去,不知道在动什么歪脑筋。所以你磨墨这样磨跟放一边磨,一不一样?心境都会不一样。所以做什么都要端正,不能歪一边,这些都会影响一个人的心境。所以他站跟坐都坐不好、站不好,他的心会愈来愈散漫,愈来愈傲慢。所以我们自己要先要求自己坐正,然后磨墨的时候也要坐端正。所以“墨磨偏,心不端”。

“字不敬,心先病”。写字的时候也要恭敬去写,不然当我们每一次写字,心都很散乱,那学问就在这一颗心的境界里。假如每一次写字都很纷乱,可能学问就在这一点一滴当中下降。现在很多小孩写字,笔记本都歪一边,很奇怪!他歪一边还可以写,这还不是少数。所以往后他们写字,书就一定要歪一边,到时候可能眼睛都会怎么样?久了都斜视了。所以这要适时指导,写字要书放正、笔放正。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这也是动物归原,这个书本放在哪里就把它放好,看完之后再放回去,下一次要看就很快可以找到。我们曾经去参观李炳南老师的书房,他的书房书籍非常多,每一本都摆得整整齐齐。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所以你放好之后,什么时候要拿都方便。然后对书也要很爱惜,“有缺坏”,要赶快把它补好,因为古代的书都不易得到,所以读书人都倍加珍惜,一有坏掉的,赶快把它修补一下。现在的印刷技术很发达,但是也不能因为发达,我们就不尊重书本,不爱惜书本,这样也不对。所以我们可以做一些书套让书不至于脏掉,或者我们做好书柜,让书的寿命可以用很久,这都是对书的爱护。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不是好的圣贤书,一定不能看。因为我们也提到,宁可终年不读书,不可一日近小人。这个小人不单是人,还指什么?书本。为什么宁可终年不读书,也不能一日近小人?就好像一滴清澈的水,滴了一滴墨汁下去,多久?可能不到一秒,你要再花多少时间把这一滴墨汁清出去?可能要花十倍的时间,可能要百倍,甚至更久的时间都不容易,所以防止污染特别重要。要防自己被污染,也要防孩子被污染,所以也要有判断力什么书绝对不能看,最保险的书是经几千年印证真理的经书。孩子看电视绝对你要帮他把关,不能看一些污染的节目,一些杀盗淫妄的节目,这方面我们要做好。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我们也要自我期许,常常自我砥砺,要有信心,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只要我们精进不懈,一定可以契入圣贤的境界。当然根本在信心,所以我们要对自己有信心。再者还要对谁有信心?对圣贤人要有信心。再下来呢?对老师有信心。你要对你自己的孩子有信心,你要对所有的亲友有信心,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本善之心。大家要有充足的信心,所谓“德不孤,必有邻”,“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最后还有一句,责任的承担是成长的开始,所以要学也要教。

诸位朋友,我们可以从自己的修身做起,进一步去付出,在我们的家庭,在我们的社区,我们可以一个礼拜教孩子一次,难不难?不难。已经有很多参考资料可以用,做什么事只要顺势而为,都不会太复杂。所以来三个教三个,来五个教五个。有一些好的家长很愿意跟孩子一起学,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机会跟他再做一些家庭教育的沟通。沟通之后会觉得大家一起学习很好,相观而善,可以互相观摩,然后就可以把这些家长组织起来,固定每个礼拜在一起研讨一节课,长期熏习,他进步了,你也怎么样?进步了。所以很多事都可以水到渠成,我们不要操之过急。

最后,我们在学习圣贤的学问,也要明白为什么要学圣贤。“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所以人生就是要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明明德”就是让自己本有的善良本性能够彰显开来。当一个人明明德,有智慧了,自然而然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就可以亲民。这个“亲”是指爱护,另外一个意思是“新”,新民,就是让我们身旁的亲友能“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什么日日新又日新?思想、观念、德行。当我们不断提升自己,帮助别人到了极点,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地步,就能“止于至善”。

最后我们以一句孟子的教诲,来互相期许,孟子说“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跟普通人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他的存心,因为“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所以我们时时以仁、以礼、以圣贤教诲存心,绝对会让德行不断提升。而且学圣学贤会不会很痛苦?不会,因为一定会有更多的人爱护你,更多的人礼敬你。所以当我们能够不断用这个存心去面对身旁周遭的人,相信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工作环境,甚至于我们的社会,将会愈来愈和谐、愈来愈团结。

这一节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同类推荐
  • 军事制度(下)

    军事制度(下)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松溉古镇

    松溉古镇

    松溉古镇是重庆市居于长江上游的历史文化名镇,2008年底,人选了第四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松溉古镇历史上因“水码头”的物资转换而得到规模发展。其独特的山水和城镇的构成关系,形成“一品古镇,十里老街,百年风云,千载文脉,万里长江”的人居环境特色。松溉建镇历史悠久,镇史辉煌,律动的建筑遗存、优美的自然景观、丰富的人文遗址以及独特的码头文化奠定了古镇的历史价值和今天的旅游发展地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本书介绍了松溉古镇名字的由来、区域、沿革、经济、人口以及其城镇体系的基本概况,从山水格局、空间布局、街巷肌理及环境景观等方面来解析古镇形态,在建筑特色.
  • 王符《潜夫论》释读

    王符《潜夫论》释读

    本《释读》吸收了彭铎本对原著文字错讹的补正,在释注过程中,凡采用彭铎本注释者均标以“依彭铎注改之”或“依彭铎注补之”或“彭铎注云”等字样,并大量参考吸收了其他不同辞书和文献,择善而从,力求简明易懂。本《释读》每篇均由“题解”、”原文”和“注释”三部分构成。“题解”简要说明了该篇的主要观点及其意义;“注释”对有关句义字义、历史典故、引文出处、名物制度等作了较为详尽的注解,文字力求通畅达雅。同时,本《释读》还附录了高新民同志的两篇论文——《东汉思潮与工符思想》及《<周易>之学与王符思想》,以利于初学者认识和了解王符《潜夫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思想渊源。
  • 点评红色阅读(红色文丛)

    点评红色阅读(红色文丛)

    红色文丛-点评红色阅读(插图)红色文丛-点评红色阅读(插图)红色文丛-点评红色阅读(插图)
  • 艰苦朴素(下)

    艰苦朴素(下)

    中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国劳动人民和各阶层的进步代表人物的道德修养故事一代传一代,百世流芳。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发愤忘食”的持生规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风亮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立身情操;“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形成、繁衍、统一、稳定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起到了巨大作用。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修养是世界上最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民族瑰宝。
热门推荐
  • 无双弑神与天绝圣神的传奇日常

    无双弑神与天绝圣神的传奇日常

    王者依旧,战神狂天,墨寒霜与墨轻雪的绝对的力量,让他们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可是,两兄妹,却不以为然,他们期待平静安宁却又不失精彩的生活,在平静的生活中,去寻找一切可以拥有乐趣的一切,在他们看来,一切众生皆为蝼蚁,傲视一切,吊打一切。你是天,那我便斩了这天,你是地,那我便破了这地,哪怕我做了这逆万物法则的事,也无人敢制裁我,因为我便是这世间万物的法则与神皇,无人能挡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清风徐徐轻几许

    清风徐徐轻几许

    东俞国有这么一个传说,东俞是个因爱情而生之国。据说开国国君天圣帝曾与武圣后有一段浪漫的邂逅爱情故事,因此天圣帝建国后,便赋予武圣后同朝而治天下的权力,举国上下似乎都相信,刻骨铭心地爱情无时无刻都在。三十年后宫生涯,凌希趟过了宫变,斗赢了美艳的宠妃,可她也在残酷的宫斗中,伤痕累累,一生无子无女。仁睿帝向弘宣死前留给她两样东西,一副她十七岁那年上元灯节,女扮男装的画像,一道加封她为端孝皇后封号的圣旨,以及一句来世在那灯火阑珊处等着她,不负江山不负卿。
  • 天才少女异世重生

    天才少女异世重生

    二十一世纪隐世家族风家的天才少女,觉得她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空虚。她所谓的师傅,告诉她可以穿越到另一个世界,去追求她想要的东西,她答应了,毫不犹豫的踏进了白色漩涡,到达了另一个世界。她穿越过去后是体弱多病的废材公主,她决心要改变这位公主的命运,逆天而行……
  • 天才宝贝:妈咪,我爱你!

    天才宝贝:妈咪,我爱你!

    一年,某女醉酒。逃离现场,七年后,带回了两个小包子,遇上某男,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众劫回归

    众劫回归

    兔子不吃窝边草是真理!曾经一次性消失了的生活,象影子一样没有分量,也就永远不复回归了。无论它是否恐怖,是否美丽,是否崇高,它的恐怖,崇高以及美丽都预先已经死去,没有任何意义。
  • 美人豆

    美人豆

    新府十八八年,姚城发生了一起灭门案,等警察赶到时,是一堆残破的尸块混合在一起,一家五口,无一幸免,凶手在三个月后,终于绳之以法,凶手是当时刑警队的一名刑警,在姚城掀起轩然大波,给了姚城警方造成了莫大的打击。十年后,姚城再次迎来新的危机……PS:本文纯属虚构,不涉及任何现实!!!
  • 武道指南录

    武道指南录

    银河联邦首席大科学家穿越到了异界,并且还随身带着刚刚研制成功的武道指南录智脑。这款智脑号称可以指引任何一个普通人修炼成为武道强者。在这个被仙道、妖道、魔法道、亡灵道、骑士道等等众多神灵主宰争夺的世界,看资质低下的秦风如何凭着智脑的指引,一步一步的将弱势的武道发扬光大,成为独一无二的武道之神。======新书《死神玩具》已经发表,求各位的鼎力支持!
  • 穿成女配提前黑化

    穿成女配提前黑化

    从校园第一霸女VS温润如玉身娇体软学神到娱乐圈当红小花VS高冷总裁夏悠悠顶着一个温柔甜美的名字,长着一张清纯可人的小脸,结果却是从异世界穿越,有着一身逆天蛮力的彪悍女子。原主女配结局真的惨,拥有绝美长相却招来全网黑导致抑郁自杀,没错原因是得罪了女主,招来了男主的封杀。脑袋里面有个系统,告诉她能回去的办法就是撮合女主和男主,而女主苏瑶,温柔善良体贴,成绩好女学霸,和男主顾凡言妥妥天造地设的一对。但是,为了能够尽快回去,作为天生第一女配的夏悠悠,开启了撮合男女主的道路。可是,现在——“悠悠,别闹了。”“闹你个鬼,你不和苏瑶在一起信不信……”啪!顾凡言旁边的大树轰然断裂。面色不改:“悠悠,你知道的,我只喜欢你。”“喜欢你个头……”系统,被强吻了怎么办?不干了!男主女主爱咋咋地!保证甜宠苏爽,不甜不要钱,不甜就打我。日更!加油(???_??)?!!最后,我也不知道怎么选分类……先是校园文后是豪门娱乐圈,大家随便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