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74400000005

第5章 生物种群

你希望换个角色过一天吗?今天,你不是学生了,而是一名生态学家。你正在研究你那个地区的白头鹰种群。你可能会问:此前这个地区的白头鹰种群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现在是多了,还是少了,还是与50年以前一样?要回答这些问题,你首先必须确定现在白头鹰种群的大小。

生物种群密度

我们可以用种群密度(populationdensity),即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生物个体的数量,来描述生物种群的大小。种群密度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种群密度=生物个体数单位面积

例如,假设你在面积10平方米的花园中发现了50只黑脉金斑蝶,那么,这种蝴蝶的种群密度就是5只/平方米。

确定种群的大小

作为一名生态学家,你研究的对象是生物种群,那么,如何确定种群的大小呢?确定生物种群大小的方法有:直接和间接的观察、生物取样、标记与再捕获研究。

直接观察很显然,我们可以用一个一个地数清所有生物个体的方法去确定一个种群的大小。你可以数一数一条河沿岸生活的所有白头鹰,一片森林中所有的红枫树,或者肯尼亚一个山谷里的所有大象。

间接观察有时,一个生物种群的成员很少或很难寻找,这时就不宜采用直接观察的方法,而是根据生物的行踪或一些识别物来观察。比如观察一个红石燕筑成的泥窝。每个窝都有一个小洞口。通过统计这些小洞口,你们能够确定这个区域筑窝的红石燕家庭的数量。假设每个家庭平均有4只红石燕:父母和两个子女。如果这里有120个窝,你就可以推断出红石燕的数量为120乘以4,即480只。

取样多数情况下,要统计出一个生物种群的准确数量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个种群也许非常大,或者分布在一个很广阔的区域,所以很难找到所有的生物个体,或很难确定哪些生物个体已经被统计过了。因此,生态学家们通常只做一个估计。一个估计值是一个建立在合理假设基础上的一个近似值。

一种估计方式是通过在一个小地域内统计生物的数量(一个样本),再乘以相应的倍数,来确定一个较大地域内生物个体的数量。要得到一个准确的估计,这个小区域应与较大地域具有相同的种群密度。例如,假设你在树林中10米×10米面积上统计有8棵红枫树,如果整片树林的面积是它的100倍,那么你可以把统计数再乘上100,估计出整片树林全部红枫树的数量--约有800棵。

标记与再捕获研究另一种估计方法是一项称为“标记与再捕获”的技术。这项技术之所以叫这个名称,是因为一些动物先前被捕获,并作上了标记,再放回到自然环境之中。然后再抓捕一批动物,通过这批动物中带标记动物的数量,就能算出该动物整个种群的个体数量。例如,如果第二次抓捕的动物中有一半已做过标记,就意味着第一次样本的动物数量大约是整个总量的一半。

这里有一个实例,可以说明标记与再捕获研究的工作过程。首先,在一个地域范围中,用一种非伤害性的捕捉器来捕捉白足鼠。生态学家统计捕获的数量,并在每只白足鼠身上用一些染发剂做上标记,然后把它们放回地里。2周以后,研究人员再次回到原地域,捕捉白足鼠。他们数一数其中有多少白足鼠带有上次被抓获的标记,有多少白足鼠没有做过标记。运用数学方法,科学家能够估计出这个地域白足鼠种群的个体总量。你也可以在这节结束的“生活实验室”里尝试这个方法。

生物种群大小的变化

生态学家经常回到一个特定区域采用上述三种方法中的一种进行研究,经过一段时间,就能监控该区域生物种群的大小。有新成员进入种群,或种群中有成员离开时,种群的大小会发生变化。

出生与死亡新的成员加入种群的主要方式是繁衍后

代。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在某个时期内一个种群中生物个体的出生数量。例如,假设一年内有1000只雪雁繁殖了1400只幼雁,这个种群的出生率就是1400只/年。

同样,成员离开种群的主要方式是死亡。死亡率(deathrate)是指在某个时期内一个种群中生物个体的死亡数量。假设在这个雪雁种群中每年有500只死亡,该雪雁种群的死亡率就是500只/年。

种群的平衡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这个种群将增大。即: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增大

例如,在雪雁种群中,每年有1400只小雪雁出生,同时有500只雪雁死亡,由于出生率大于死亡率,雪雁种群就增大。

如果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就会减小。即:

死亡率>出生率,种群减小

迁入与迁出当生物个体从某个种群迁出或迁入,也会改变该种群的大小。就像你所生活的城镇,当一些家庭迁入或迁出时,人口就会发生变化。当生物种群的一些成员离开其余的成员时,发生的过程就是迁出。例如,当食物缺乏时,羚羊群中的一些成员为了寻找更好的草地可能会走失。如果它们与原来的种群永久地分离了,它们将不再是这个种群的一部分。

限制因素

一般地说,生存条件好时,一个生物种群就会增大。但是,一个种群不会永远保持增大。它生存环境中的某个因素最终会导致这个种群停止增大。限制因素是指阻碍生物种群增长的环境因素,限制种群的因素主要包括:食物、空间和气候状况。

食物生物的生存需要食物。在一个食物缺乏的地方,食物就成为生物种群增长的限制因素。假设长颈鹿每天需要吃10千克树叶才能生存,而一个地方的树要保持正常健康地生长,一天只能提供100千克树叶,那么,5只长颈鹿在这个地方很容易生存,因为它们仅仅需要50千克树叶作食物。但是,15只长颈鹿就不能生存,因为它们没有足够的食物。尽管这里的庇护场所、水和其他资源都没有什么问题,这个生物种群的数量不会超过10只长颈鹿。一个环境所能容纳的生物种群的最大值,称为环境的承载能力。这个环境的承载能力为10只长颈鹿。

空间有种鸟叫憨鲣鸟,它们耗费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进行越洋飞行。它们只在这个岩石海滩上筑巢。但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海滩非常拥挤。一对憨鲣鸟如果没有地方筑巢,就不能繁殖自己的后代。这样,这对憨鲣鸟就不能对本种群的增大作出自己的贡献。这就意味着筑巢空间对这些憨鲣鸟来说是一个限制因素。如果这里海滩更大,就有可能使更多的憨鲣鸟在这里筑巢,种群也会随之增大。

空间经常是植物生长的一个限制因素。植物生长空间的大小决定着植物所能获得的阳光、水和其他必需物质的多少。

例如,在森林里每年都有许多松树苗发芽。但是,当松树长得越来越大,树木之间靠得越来越紧时;一些松树苗就没有空间去伸展它们的地下根系。枝繁叶茂的树林挡住了松树生长所需的阳光,一些松树苗就会死掉,从而限制了松树的总量。

气候温度和雨量等气候状况,同样也会限制生物种群的增长。许多种类的昆虫都是在温暖的春天繁殖的。当冬天来临时,第一次霜冻会冻死许多昆虫。昆虫死亡率突然提高,会造成昆虫种群的减小。

一次严重的气候事件会造成大批生物死亡,使种群发生急剧变化。例如,一场洪水或一次飓风会毁掉动物的巢穴,就像毁坏人类的住房一样。如果你生活在美国北部的某个州,你就会看到,初冬的早期霜冻是如何使菜地里西红柿产量减少的。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纯爱天使如果爱

    纯爱天使如果爱

    如果我们从不曾分开,如果我当初能勇敢的守护在你的身边,是不是这场婚礼的主角会是我们?????可现在你的身边站着你的未婚妻,而我的身边却站着我即将订婚的爱人,多讽刺……我还能为你做些什么????可是那天的你怎么会那么生气,这不是你想要的吗?你不是选择了她?????为什么还要让我陪在你的身边,为什么?你爱我吗?瞬间我就想起了你和她的婚礼。如果你爱我的话,怎么会这样对我。让我等你,什么意思?????幸福会属于他们吗????
  • 邪王的倾城宠妃:贵府千金

    邪王的倾城宠妃:贵府千金

    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南国太子。她,是慕家的千金小姐。“爱妃,我们就寝吧!”“好啊!那么麻烦太子殿下睡地下喽!”“爱妃,明日奴才们进来伺候,看到岂不是很不好”……
  • 师兄是首席

    师兄是首席

    “严羽熙,我说过,我们之间,不用那么客气。”严羽熙一脸的不懂。“我带你去一个地方”“师兄,你,你,你太过分了!”死人方俊青居然把她带到酒店,“你当我是什么人!连你也欺负我!”呜呜~~“你不觉得这酒店有点眼熟吗?”她仔细想了想,好像有点眼熟,难道~~“没错,我们早就KAI过FANG了。”呃???
  • 欢喜重生:霸道首席呆萌妻

    欢喜重生:霸道首席呆萌妻

    三年前,一纸契约,她成了她的替身。谁说这是二十一世纪最有前途的职业?二十四小时随时待命,等着大灰狼来吃干抹净也就算了,没想到还是个高危职业!一朝被绑架小命呜呼,却只换来一句“不过是个冒牌货!”再次睁开眼,小绵羊竟然化身成身手了得的银狐,接到的第一个任务竟然是接近那个高高在上的他……
  • 白少首席新娘——老婆我们和好吧

    白少首席新娘——老婆我们和好吧

    简介我不会写哎,有哪个好心人可以叫我求你了~(≧▽≦)/~啦啦啦O(∩_∩)O~
  • 民宿老板是兵王

    民宿老板是兵王

    退役特种兵回归都市,不求大富大贵,不想翻云覆雨,只想安安静静地与自己的妻子开民宿,寄情于山水间。可随着妻子离他而去,原本平静的生活也开始泛起涟漪。面对各种麻烦,兵王轻蔑地说:“我讨厌麻烦,但不怕麻烦。”
  • 东无名的传说

    东无名的传说

    无名的人生无名的故事无名的生活无名的你我
  • 白狐与黑兔

    白狐与黑兔

    兄弟俩手拉手闯江湖的故事~大概率没有女主
  • 瞳燃纪

    瞳燃纪

    一个真实之界,浩瀚无垠的宇宙包含着什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意义何在?我们身为宇宙的一部分可否了解它,亦或者就是自己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