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72200000023

第23章 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 (5)

见上一注释中的数字。这些数字表明,天主教徒读中学的人数通常小于本教信徒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注重培养神学人才的语法学校的人数也仅仅以百分之几的比例略超出这一数字。这一点同后面的讨论有关。进一步注意的典型事例是:在匈牙利,改革派教会教民的中学入学率远远超过了新教徒的平均值。(见奥芬巴赫,第19页注)

证明可参见奥芬巴赫,第54页及其论著后面的图表。

对于这一点,威廉·佩蒂勋爵在其著作中有十分出色地说明,我们后面还会提到。

新教徒仅仅以不在地主的身份出现,这一事实正好解释了佩蒂提及爱尔兰情况的原因。假如他要提出下一步主张,那么他的这些主张必将是错误的;这一点会被苏格兰和爱尔兰混血者的状况证实。在爱尔兰和在其他地区,新教和资本主义之间的这种典型关系同样存在。

这其实并不否认末了的事实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就像我将要在后面证明的,尽管他们掌握着政治权力。这一事实对于其所有特征的发展,包括它参与经济生活的方式,同样至关重要,也就是说,众多新教派别的规模还十分小,因此是极为一致的少数,当然除了日内瓦和新英格兰以外,各地真正的加尔文教派都是这样的。世界上所有宗教信徒迁移到别的国家(比如印度人、阿拉伯人、中国人、叙利亚人、腓尼基人、希腊人、伦巴人等),他们无形中传播的商业经验和知识,可以说是一普遍现象,但与我们的问题没有关系。

奥芬巴赫,上引一书,第58页。

这里指的是W.魏堤希的优秀论著《阿尔萨斯的德法文化》(“阿尔萨斯讦论画刊”,1900,也分别发表过)中,针对德、法两国不同宗教的典型特征,以及区别于阿尔萨斯民族之争中的其他文化成分的关系,提出了极其精辟的见解。

这必然只能在所提到的地区,并且出现发展资本主义可能性时才能如此。

此处可参考迪潘·德·安德烈的《历史上的图尔新教教会·教会的成员》(“新教历史学会公报”,第4期,第10页)。对于要摆脱寺院或教会的控制,在此会再次被看做是主要动机,如果从天主教的观点出发则更是如此。但是,不利于证实这一观点的不仅有同代人(包括拉伯雷)的看法,而却还有胡格诺教派早期在全国宗教会议上(例如第一届宗教会议,尤其是爱蒙第十区的宗教会议,《全国会议会刊》,第10页)针对银行家是否有权利做教会长老的问题表现出了一种良心不安;并且在同一大会上,由极其谨慎的成员再三挑起的关于是否允许收利息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虽然加尔文本人对此早已表现出了明朗的态度。这一点可以部分地由与这一问题有关系的人来解释;但同时,放邪恶的高利贷而又不必忏悔的愿望不能独自起到决定性作用。荷兰也存在这种情况,见下。但是我们必须明确指出,在这种研究中,对于利息的禁止宗教发点起步到一点作用。

哥赛因:《黑森林地区经济史》,I,第67页。

此处可参考索姆巴特的简短评论(《现代资本主义》,第一版,第380页)。后来,在F.凯勒的一部著作的影响下,索姆巴特竟然在一本论著中坚持了一个没有立场的论点。我将在后面有所提及。

迁移是一个简单的事实,是一种最有效地强化劳动的手段。这一点已经得到了证实(见上)。就像一位波兰姑娘,在家时,再具有诱惑力的赚钱机会也不可以使她摆脱习惯性的懒惰;但是当她一旦到国外做了移民工人,她的本性就会彻底改变,并且发挥出无尽的聪明才智。意大利籍移民工人也是这样的。当然,这一点不能全部解释成因为涉身于一种更高级的文化环境而受到的教育作用,即使这种作用有时还是有的。

这里所提到的,闻名于世的大部分形式都通过略温和的加尔文主义或茨温利主义的真实面目表现出来。

在汉堡这个几乎完全信奉路德教的地区,可以追溯到17世纪的财产仅仅是一个新教家族的一宗(这种情况主要是由A.瓦尔教授提供的)。

在此强调这种关系的存在并不是独树一帜。因为勒佛里 、马修·阿诺德和其他人早已经觉察到了这种关系。但是他们对此却毫无根据地否认。在此,我们的任务就是解释这一关系。

这并不表示虔信教派到后期像其他宗教流派那样,从教派统治的利益出发,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些方面进行阻挠,就像从家庭工业向工厂制过渡一样。一种作为理想追求的宗教,以及信奉者因此而产生的生活后果,都应该明确地划分开。

此处是针对韦伯方法论观点的某些方面进行的扼要总结。在写作这篇文章的时,他还致力于对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彻底的批判和重新评价。最终他提出了一个新观点,这种观点在很多方面都与流行观点,尤其是德国之外的那种流行观点截然不同。这篇文章与韦伯的整个社会学研究的关系相当密切。为了通过这些联系而彻底地理解这篇文章的意义,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他的方法论目的。对于这一问题的论述的著作,都被收录在《科学理论论文集》一书中。《经济与社会》和《社会经济学大纲》的开头几章便对这一问题的主要论点加以了简要说明。

最后一段出自《给愿意发财致富的人们一些必要提示》(写于1726年,全集,斯巴斯版,第二卷,80页)。其它部分出自《给一位年轻商人的忠告》(写于1748年,斯巴斯版,87页及以下诸页)。

就像大家所了解的那样,《厌恶美国的人》(法兰克福,1855)是一部对列诺的美国印象富于想象力的阐述。对于一部艺术作品,它此时已经很难为大家所了解和欣赏了。可是,作为一部关于德国人与美国人观点上的差异的文献,或者说作为一部有关德国人精神生活的类型——不管怎样,自从神秘主义在中世纪的德国出现以来,这种类型一直为所有德国人,以及天主教徒和新教徒所共有。这也是区别于清教徒对行为所作的资本主义方式的估价文献,其价值也是无法估量的。

这一引语曾被索姆巴特作为警句放在论述资本主义起源问题一节的前面。(《现代资本主义》,第一版,第一卷,193页。另见390页)。

很明显,这并不表示雅各布·福格就是一个不讲究赚钱或者漠视宗教的人,而且也不意味着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伦理观念已经在上面的引语中完全囊括了。事实上,这里并不需要用布伦塔诺的引语(《近代资本主义的开端》,自 150页始)来警告人们,不要对这位慈善家产生错误的判断(布伦塔诺似乎把误解的根源归在我身上)。但是问题正好相反:这位慈善家是如何以一个道德家的姿态写出这些特殊的警句呢?

这一点正是我们对这一问题陈述时与索姆巴特发生分歧的原因所在。对于它的重大的实际意义,不久的将来必然会一清二楚。但是我们仍然要预先声明一下,事实上索姆巴特并未忽略资本主义企业家的这一伦理品质。然而,在他看来,这一伦理品质是资本主义造就的。为了我们自己的研究意图,我们不得不做出一个相反情况的假设。而对于定论,我们只能在考察的结尾得出。此处,他的论证同齐美尔《货币的哲学》(末章)中的出色分析有着密切的联系。至于他在《资产阶级》一书中同我的论辩,我会在以后提及。此刻,一切彻底的讨论都必须推迟一下。

其《自传》中写道:“我逐渐确信起来,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忠实、诚恳和正直是生活美满幸福的重要因素。我所写下的誓言,一息尚存,所以我要身体力行。至今,这些誓言还保存在我的日记本中。我个人认为,启示没有什么重要的,可是尽管某些行为并不会因为遭到启示的禁止而是坏事,或者由于得到启示的鼓励就是好的;但是从全面来看,这些行为往往因为对我们自身没有益处而遭到禁止,或者在其本质上由于其对我们有益便得到鼓励。”

见《自传》。“所以,我要尽可能地将自己隐藏在幕后,把它(这里指创建一座图书馆的方案。)看作是几位朋友的计划去实施。我的这几位朋友要我四处走访调查,向一些他们认为喜欢读书的人提出这个方案。这样一来,我的工作就会进展的非常顺利。最后,只要遇到这种场合,我都会这么做。正是由于这种做法,是我获得了不断的成功,因此我衷心地像大家推荐这种做法。”

布伦塔诺(同前书,125、127页,注释)就是利用这句话来批判后来出现的对“这种理性化和纪律”的讨论。他认为这就是将一种非理性的生活方式变得理性化。其实布伦塔诺的这种观点十分正确。因为对于一种事物来说,其本身无所谓合不合理性,只是通过特定的理性观点才能说其是非理性的。

这里,布伦塔诺认为我没有正确理解富兰克林的伦理品质。在回答布伦塔诺(《近代资本主义的开端》,150页及以下诸页)为富兰克林作出的长篇但不甚准确的辩解时,我仅提到这段话的原因是,就我个人认为,这段话足以令他的辩解显得多余。

我用profession和calling两个术语来翻译德文Beruf一词,因为这两个术语都和这个特殊的上下文联系贴切。vocation一词中并不包含韦伯感兴趣的伦理涵义。我们尤其要记住,在这种意义上,profession与business并不是相对的,但是前一个单词指的是一个人对其职业的特殊态度,不管职业是什么样的职业。韦伯的整个论点中充分显现了这一点。

在此我要插几句反批评的话。索姆巴特在《资产阶级》一书中提出一个没有立场的论点,他认为,富兰克林的这种伦理观念是对文艺复兴时期伟大而又多才多艺的列昂·巴第斯塔·阿尔贝蒂的一些著作的复述,而且还是逐字逐句的复述。阿尔贝蒂除了写过一些与数学、雕塑、绘画、建筑和情爱(但是他自己却是个仇视妇女的人)有关的论文外,还创作了一部关于家庭管理方面的四卷本。但是很遗憾,在我写作本书时,没有找到这部著作的曼齐尼版,而只弄到了比较老的波努齐版。据我了解,与富兰克林的那段话略微相似的话出现在《家庭管理》第一卷靠近末尾的地方。在这个地方,阿尔贝蒂只是简单地将金钱说成是家庭的真正动力,而且认为必须要特别审慎、对待,如同卡托所讲的一样。

现在,我们要将这一切与富兰克林,尤其是在他之前的那些前辈们的伦理观念和生活方式作一番对比,并且还要把文艺复兴时期为那些人文主义官僚集团创作的作品与富兰克林写给中、下层大众的著作(他尤其强调职员),与清教徒的那些宗教小册子和训诫进行比较,从而可以深刻地理解这一差异。

遗憾地说,布伦塔诺将所有为了获利而发起的斗争(无论是和平方式的还是战争方式的)都参杂在一起,而且由此提出人们应该将获取货币的欲望上升到资本主义获利行为的真正标准(这一点与封建主义获利行为是相对)。进一步区分后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正确的概念,但是他竟然拒绝这样做。不但如此,他还针对我们提出的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概念,提出了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异议,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他认为这个概念已经将有待证明的东西包含进去了。

索姆巴特在各个方面都做出了精湛的观察报告,参照《十九世纪德国国民经济学》第123页。总的来说,不需要特别指出,也能看出我在的研究论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索姆巴特重要著作的影响。尤其是这一篇,虽然它所采取的途径与索氏截然不同。是的,我论文中最重要的论点能够追溯到年代久远著作中。有的人在根本问题上,丝毫不同意索氏的观点;甚至有一些人摒弃了他的很多论点,就算这些人只有彻底探究他的著作之后才有权利作出这样的选择。

在这里,我们其实无法讨论这些限制究竟是哪里的问题,当然,关于高工资与高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我们也是无法评价的,但这一点人人皆知。这一理论最先是由布拉赛提出的。布伦塔诺在这一理论基础上阐明并坚持了这一理论,舒尔茨·盖维尔尼茨则综合历史和理论两方面内容进行阐明并坚持这一理论。由于哈斯巴赫的深刻研究,这一理论再一次被提出并讨论,这种讨论至今仍未结束。在此,我们只要承认一个不被人怀疑,也没有人去怀疑的事实就够了。

此处要强调的是,这是二十五年前写的。虽然上面的这些论述现在看上去有些老生常谈,但是在当时,暂且不说商人那里,就连经济学家也是很新鲜的。

同类推荐
  • 老子处世绝学

    老子处世绝学

    老子说“绝学无忧”,就是说有一种非常绝妙的学问让人无忧无虑,那就是简单充实而无所不在的快乐主义。老子是一位快乐主义者,他公然说:“我,愚人之心也。”承认自己是个大傻瓜。我们学老子什么?一是学老子的阴柔,二是学老子的快乐主义。这两大绝学都是老子取法自然千锤百炼的人生成功大法术。
  •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

    《柏拉图传统的证言》论述了希腊柏拉图学园的发展历史,学园的历任园长(包括亚里士多德、安德罗尼科等)的历史贡献和成就。同时,论述了环地中海地区的希腊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和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历史等。本书一方面历时性地阐明了柏拉图《对话录》和《法律篇》中模糊不清的方面(既包括原始手稿,也包括直至16世纪末期的拉丁文和阿拉伯文译文),另一方面,有助于人们对一些关于解读柏拉图《对话录》思想理论和知名评注引起关注。本书的翻译填补了希腊柏拉图学园在国内的空场,对于希腊哲学专业和热爱希腊文化的爱好者,了解柏拉图学园的历史和希腊文化在环地中海的影响,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的民主哲学

    卢梭在哲学上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 共谋罪

    共谋罪

    作者从个人和法律的深层次角度来处理这些深奥问题和旁观者—受害者关系,聚焦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并且探讨当前社会中的案例。他诉说其父母和祖辈在大屠杀中的遭遇,分析范德堡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发生的性侵案例及其它罪案中,旁观者选择不干涉的问题。
  •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墨子学院:墨子的兼爱非攻

    本书主要以《墨子》为基础,以浅显的道理,朴实的语言,去阐述墨子话语中所蕴含的深刻哲学,对于现代人生活有着重大的启示,学习墨子那种勤奋好学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学习墨子那种兴万民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精神。对我们提升自己的做人之道,大有裨益!战国初期伟大的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同时,他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他比较自觉地、大量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己的政治、伦理思想。
热门推荐
  • 冰川杠上腹黑兽

    冰川杠上腹黑兽

    狗血的小三喧宾夺主,逼死了她娘,还装作温柔善良,实际是恶毒继母!无意与她们争宠便素手掩真颜,在这个学校安静的生活下去,谁知这里竟也是勾心斗角险象丛生,同父异母的女儿的来临,好朋友的背叛,正所谓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她叶夜亦不是好欺的!--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波希米亚人:巴黎拉丁区文人生活场景

    本书生动地刻画了19世纪上半期聚居在巴黎贫穷的拉丁区的一群青年艺术家的日常生活。他们是孤立又执着地坚守在生活边级的一群人,没有固定的职业和收入来源,更谈不上任何社会地位,终日过着白日混迹酒馆、夜晚宿于阁楼、以裁缝为妻、以面包屑果腹的穷苦生活。书中描写的那些落拓不羁的艺术家形象对日后西方的文学潮流以及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波德莱尔、本雅明到金斯堡、凯鲁亚克,波希米亚人的精神血脉一代又一代地传续下来。如今,波希米亚已成为随意率性、开放自我的生活方式的代名词,成为主流生活的新装点。
  • 超神学院之大王

    超神学院之大王

    我叫狼藉,有一天去登山,不慎跌落悬崖下,却喜提阎罗王传承,并且居然还有一个系统。于是我就开始了装逼之旅。
  • 教观纲宗释义

    教观纲宗释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有韵味的历史小说:曾国藩(上)

    最有韵味的历史小说:曾国藩(上)

    十余年畅销百万套。本书获首届“姚雪垠长篇历史小说奖”。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但是,近世国人中也有斥曾文正为元凶、伪君子、汉之不肖子孙的,到后来,汉奸、卖国贼、刽子手,又似乎成了对此人的铁定判辞。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一个人的盖棺论定,其反差如此之大,大概找不出第二个。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发人们的无限探索兴趣。那么,就让我们一道推开锈迹斑斑的历史铁门,走进一百五十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时空隧道吧!
  • 云的诗歌小札

    云的诗歌小札

    人生感悟,体会,呐喊。每个人都有故事,写下来,岁月的痕迹。留一抹红,放在天际。
  • 不甘的爱恋

    不甘的爱恋

    木子与王丽在校园时恋爱,随着毕业以后生活的压力与长期的异地生活以及互相的不理解,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最终心有不甘的分开。。。
  • 鬼存在的理由

    鬼存在的理由

    他叫李由,大家都叫他由子,是一个夜间鬼事电台主播,白天睡觉,晚上上班,过着鬼都不如的生活,他的听众有可能不全都是人,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群体在聆听,等着他去解决一些不为人知的……这一切的一切都要从那天由子去面试讲起.....欢迎加入我的书友群,和我一起讨论鬼事电台的那些故事,群聊号码:690661338,我在这里等你哦~
  • 御古

    御古

    一古天地,一古玄黄;一古宇宙,一古洪荒。吾以天命,传奇今古。掌世无界,御古无双。仙龟驮草,一切因果,就从这里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