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71300000024

第24章 拉锯战 (4)

事实上韩信事先就早有安排了,他连夜叫士兵用空粮袋装好沙子,堵住了河上流的水。韩信渡河去,只是为了引来龙且这条大鱼而已,等他一过河,上游就开始放水。可惜龙且明白得太晚了些。这时韩信、曹参、灌婴三人成三面夹击之势攻过来。而唯一没有兵马的一面又是波涛汹涌的潍水。

但他毕竟是项羽手下最强悍的部将之一,虽然明明知道这样的抵抗是没有用的。但绝境中的他依然勇猛之极,带领楚军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汉军数万人马居然对这几千人屠杀了几个小时,才完全搞定。龙且最终血染衣袍,耗尽最后一点力气而死。

龙且的死,对项羽的打击是致命的。这条右臂断了后,项羽的元气大伤。韩信杀死龙且,按项羽来说,韩信跟他已是不共戴天。但问题是项羽虽然粗鲁,虽然也很想报仇,但出于战略的考虑,他决定派一个人去跟韩信谈谈,这个人就是武涉。

田横听说田广死了,就自立为齐王,回兵还击灌婴,却被灌婴击败。田横只好继续逃亡,逃到了中立国梁国,归顺了彭越。这边厢曹参继续进兵,杀了田既。于是齐国终于平定了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韩信是功不可没的,可能他自己也觉得有些功劳,可以挺直腰板说话了,便写了一封战报,上面只有八个字:“龙且被歼,齐地被平。”这八个字使得当时原本被箭伤得不轻的刘邦马上忘却了痛苦,龙且死了,意味着项羽的末日已不远了。然而,他还没高兴多久,第二天,接到韩信第二封信。

这封不是战报,而是威胁信:“齐国和楚国临界,我的权力太小,如果不立个代理之王,恐怕不能安定齐地。”他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要个王做做。

当时,项羽正把刘邦紧紧围困在荥阳,情势危急,看了韩信上书内容,刘邦十分恼怒,大骂韩信不救荥阳之急,竟然想自立为王。刘邦的反应吓得信使脸色发白、腿脚发抖,心里道:怎么这回我就成了这次送信的倒霉鬼呢,只怕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张良、陈平暗中踩刘邦的脚,凑近他的耳朵说:“不如趁这个机会立他为齐王,也好让他暂时安定下来,好好待他,让他自守一方,否则可能发生变乱。”

刘邦就是刘邦,他是何等机敏之人,马上就改口说道:“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顶天立地,岂能做贪生怕死之辈,立下这么大的功劳本来就该做真正的齐王,怎么能做个假齐王呢?”原来如此,信使一颗悬着心的才放下来。这下可以放心回去交差了。

刘邦觉得他说得也有道理,为了稳定和拉拢韩信这个至关重要的势力,分封仪式举行得很隆重,刘邦派出了心腹人物张良亲自带着将印去了齐地主持授王仪式。张良把韩信扶上齐王宝座后,乘他欢喜之时就劝他尽快发兵攻楚,这个时候的韩信自然满口答应了。

失败的说客

然而,张良前脚刚一走,项羽的说客武涉后脚就到了。齐国失利,龙且战死,项羽一下子方寸大乱,非常恐慌,派盱眙人武涉前去游说韩信反汉与楚联合,三分天下称王齐地。

武涉这时充分发挥其夸夸其谈的口才,见了面后就不客气了,他对韩信说:

“刘邦的第一大罪状是试图延续秦朝暴政统治。天下人苦秦暴政已经很久了,大家于是同心协力合谋推翻了暴虐的秦王朝,在德高望重的楚王项羽的协调下,按照各自的功劳大小,获得了与之相匹配的土地。

在这种大好的政治环境下,大家本该停止战争,安分守己,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国中去,放弃武斗,修生养息,谋天下苍生的持久和平与安康福乐。可是汉王刘邦呢,逆天下时局而动,磨刀霍霍,骤起刀兵,与天下百姓的善良愿望背道而驰,他频频侵犯别人的主权,掠夺别人的封地,用以满足自己的政治野心。

刘邦的第二大罪状是毫无个人信誉,多次背叛项王。他刘邦落在我家主公项羽的手上有好些回了,每次都对项王好话说尽,诸如对项王表忠心或者做深刻检查,多次表示,一旦被我家主公释放就会知恩图报,践守诺言,停止对项王的反叛活动。可是他检讨书上的墨迹还未干,就开始了阴谋策划推翻西楚政府的颠覆行动。他的背信弃义和不可信赖就是这样。”

讲完了刘邦的两大罪状之后,武涉又对刘邦的人品和韩信未来的命运做了一番延伸和推断。他对韩信说:“大将军,您要当心,刘三不是好人,他吃人不吐骨头的,他口是心非,比童话里的狼外婆更阴险可怕。我私下提醒您,现在他不伤害您不等于他将来也不会加害于您。您现在之所以活着,那决不是刘三仁慈,而是您对他还有利用价值呀,或者说,您之所以现在还能苟活于世,完全是因为我家主公项羽还活着,如果项王今天被消灭,他刘三就会立马来收拾您。所以,项王活着您才能活着,项王逝世了,您也就要离世了。大将军您和项王实在是一体相承的生命共同体啊,希望您以您的利益和生命为重。”

见还没有打动韩信,武涉又进一步以天下的大局来“开导”韩信,这就是一个优秀说客所经常要展示的策论了:

“现在项羽和刘邦已是一个平衡的天平,而大王您支持哪边,胜利的天平就会倾向哪边。毫不客气地说,现在刘邦只是在利用大王,项羽一旦败了,刘邦下一个对付的目标就是您了,请大王三思。

而您和项王有旧交情,熟悉彼此,友谊如美酒,历久弥新,您何必和项王尽释前嫌,重归于好呢?如果您肯背弃汉国而跟楚国联合,您不就可以和项王、汉王并列而三分天下为王吗?假若您放弃这个机会,自己一定要投靠汉王,去攻打楚国,最后又被汉王所消灭,我困惑,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应当做出如此下策来的吗?”

尽管武涉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韩信却谢绝道:“我奉事楚王那么多年,只不过做到了小小的郎中,位不过执戟之士。我的话没人听,我的计谋没人用,所以才离楚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让我率数万之众,我冷的时候脱衣给我穿,我饿的时候分吃的给我,而且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汉王这样亲近、信任我,我背叛他不会有好结果的。我至死不叛汉,请替我辞谢项羽的美意。”

武涉虽然没有能完成使命,但他走后,蒯通则继续做韩信的思想工作了。

蒯通说韩信

韩信打下了齐国,声威更大,更加举足轻重。用蒯通的话说,这时刘邦和项羽的命运都掌握在他韩信手里。他韩信“为汉则汉胜,与楚则楚胜”。刘邦早就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既千方百计笼住他,又想出一些办法来掣肘他。项羽也看到了这一点,也在这时派武涉前来游说韩信。恰恰韩信自己看不到这一点,天大的机会出现在他面前,他却“天与弗取,时至弗行”。

“臣最近在学习相术。”蒯通一开始就话中有话。“那你帮我看看相吧。”韩信顺应形势先中套再说。“大王要我说真话还是说假话。”蒯通懂得欲擒故纵之术。“把实话说出来,把假话留给别人再去说吧。”韩信眉头有点微蹙了。

“我观大王的相,如果单看面相,大王最多只能封个侯而已,而且还会有危险。而如果相大王的背,却是高贵的无法形容。臣看了一辈子的相,还没有看到过这样的富贵相。”蒯通不急不慢地说道。

“先生请详说。”韩信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相居然有这样的好。忧的为什么面相只能封侯,而且还会有危险。这是蒯通撒下的一个勾,目的就是为了引韩信上钩。

果然,面对韩信的询问,蒯通不主张他归刘邦和项羽的任何一方,而是劝他顺应形式的需要自立门户,以齐地为中心,和项羽、刘邦来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应该说他的理论水平的确很高。但当时韩信却丝毫不为所动。

他直言不讳地说刘邦对他有知遇之恩,如果没有刘邦的提拔和重用就没今天的他。蒯通这时拿了一个例子来说他。就是张耳和陈余反目成仇的事。

张耳和陈余两人还是平民有饭同吃有衣同穿,胜似亲生兄弟。而一旦参加革命后,在个人利益面前却最终反目成仇,甚至到了最后都想致对方于死地,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人的欲望。人的欲望一旦产生谁也无法预料后果。然后他反问了韩信一句,你和刘邦的情义比得上当年的张耳和陈余么?韩信知道不如,但他还是不为所动,在危急时刻刘邦宁可把自己的衣服给全穿,宁可自己没的先给他吃,这种大恩大德无以回报。

蒯通继续劝说韩信:“此一时彼一时,你现在的功劳已经震主了。归附楚国,楚国人不会完全信任你;归附汉国,刘邦会因为你的存在而惊恐。在这种情况下你已无安身之处了。”蒯通越直切命脉,不过他当时表达“功高震主”四个字时却是这样说的: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盖天下者不赏。他再次重申自己的主张,只有自立门户既能成就一方霸业,亦可免去将来的血光之灾。这下说得韩信无言以对,最后只好说让他考虑考虑。

蒯通所言,并没有违背当时的造反道德。天下亡秦,群雄并起,谁能把天下争夺到手就是谁的。一不靠公民投票,二不用举手表决,三不需法律程序,全凭实力。同是造反者,同为争天下,韩信与刘邦、项羽拥有同等权利、同等机会。如果韩信当时敢于喊出一声“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之类的豪言,最终究竟谁能当上皇帝,真还难说。

然而,韩信考虑了几天,最终道义战胜欲望。他认为自己当个侯已经足够了。蒯通怒其不争,仰天长啸:“时乎时,不再来”,“天予弗取,反受其咎;时至弗行,反受其殃”。说罢,装疯而去。

刘邦迫于同项羽对峙的困难局面,为了防止不测,作为权宜之计,接受张良、陈平建议,封韩信为齐王。这样一来,局面是稳住了,但刘邦与韩信之间的梁子也结下了。韩信自以为从未萌生“背汉”之念,心里坦荡荡。可是,以后事态发展已经让他身不由己了。从此以后,刘邦却要将捆扎他手脚的绳索一步步收紧了。

刘邦的用人之术,是一套将人摆布于生死间的封建权术。

韩信在军事上纵有盖世奇才,在权术游戏中根本不是刘邦的对手。韩信即使是一只猛虎,刘邦也能将它牵在手里转场子赚钱。他可以违心地将韩信封为齐王,让韩信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汉王厚我”,使他即使面对蒯通和武涉的左右游说也“不忍背汉”。

韩信的所作所为给后世的流氓树立了伟大的榜样。胯下之辱成为了以后所有梦想成为英雄的狗熊们的一句铁杆借口。问题是,有几个人能够像韩信那样成功以后依然可以这样做秀的呢?更多地是以杀戮和羞辱作为曾经的回报,然后绵延不绝纷争不断。但是韩信对漂母的回报却又说明他还是重诺言的,也有诚心的一面。

韩信这个人无疑是有大才华的,但前提是必须要有萧何这样的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由此看来韩信这个千里马也不外如是。在项羽那里默默无闻,在刘邦那里一样是默默无闻还差点因工作不力而被砍脑袋,后因对项羽的一番评价而被刘邦刮目相看。

在韩信看来,项羽成为了匹夫之勇、妇人之仁、护亲排外、背信弃义的典型,刘邦反倒成了有仁有义,宽宏大量的榜样。不愧当初项羽仅仅只让他做个门卫,韩信拍马屁的功夫的确不赖。这番话有多少事实,后面会有一个同阵营的人给出一个更中肯的评价。

韩信羽翼丰满的时候又犹犹豫豫,被刘邦一个缓兵之计给收买了回去。立国以后准备再反一次,结果又是不听人言被吕后设计给干掉。如果说韩信反复无常恐怕是合适,如果说他比项羽更妇人之仁恐怕更是很贴切的,和黥布一样,一心只有私利而无大胸怀的风骨,最终的下场何其悲哉!好歹项羽是战死杀场,还有尊严可说。韩信最终居然死在一个麻布口袋当中,还是被妇人所设计,活该真是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古语有言:有仇不报非君子。孔子更是明确说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唯以直报怨! 这样看来,韩信不但称不上是君子,连小人都算不上,充其量不过一个有才华的小人。

同类推荐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四)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四)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欧阳修:醉醒两亭台,浮沉一青山

    欧阳修:醉醒两亭台,浮沉一青山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本书以欧阳修的生平为缠绕,点缀北宋烟雨,在迷丽中寻找欧阳文忠。既有文坛登攀,又有仕途浮沉,交错之间是人生的纠葛,是社会的繁琐,更是一个朝代的背影。文之德,官之品,以旗帜的方式漫卷那朝江山。总以为可以权柄之巅呼风唤雨,扶佐朝廷,润泽万众苍生。以伯乐之眼,提携俊才,不让明珠遗荒野。
  • 一代谋圣——张良

    一代谋圣——张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使徒保罗传

    使徒保罗传

    这本《使徒保罗传》由吴涤申编著,为“认识圣经丛书”之一,讲述了使徒保罗的生平事迹。全书分为十章,内容包括:传奇人物保罗、保罗入道历程、保罗第一次传道、保罗第二次传道、保罗第三次传道、传道罗马、最后的日子、保罗书信、保罗的影响、保罗秘事。
  • 权谋曾国藩

    权谋曾国藩

    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中,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让他游刃有余。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
热门推荐
  • 开运握图——杨坚

    开运握图——杨坚

    本书为您解读人性真实的隋文帝杨坚,披露他成功上位的历史密码。通过对他取得霸业以及辅政者的经验教训、智慧、谋略进行总结,以期对我们当下的人生给以借鉴、指导。
  • 快穿:男神慢慢来

    快穿:男神慢慢来

    作为一场有预谋的快穿,沈涅槃表示不怕。收割男神,她自有办法。当完成九九八十一的快穿后,只见站在她面前的男神说:“你难道没有听说过九九归一这个说法吗?”
  • 无任

    无任

    刀剑是我,这里我来称霸。没有能力那就在死亡中历练,杀人不是一两天的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嫣然有嘉人

    嫣然有嘉人

    秦嘉人以为她这一生就这样了,却没料到舒然这么毫无底线地闯进她的世界。他说:“秦嘉人,你明知道我是喜欢你的。”秦嘉人的心,乱了。(想起来就更,想不起来就算了,我就是三分热度。。。。)
  • 神话之清史绝恋

    神话之清史绝恋

    “爱是什么”没有经历过的永远都不知道它所拥有的真正含义。我们相识,我却忽略了我很注意很注意他的感觉,我们相熟,我却忽略了我很在乎很在乎他的一举一动,我们相知,我忽略了原来我的心一直都在追随着他,我们相爱,才发现爱得越深伤得就越深,最终当我们绝定放弃一切从头在来时候,才发现一切都晚了,陷进去了就在也脱不了身了。我们的爱注定要随着那一波涛汹涌的大海中沉默,注定了只是这茫茫历史中的一个过客,只不过增添了一丝丝美妙绝伦的油墨而已。
  • tfboys之一如既往的爱

    tfboys之一如既往的爱

    幸福的三公主,因为某些原因被自家妈咪得一通电话叫去了重庆。认识了明星tfboys,展开了一场唯美的爱恋,最后因为种种原因,却又不得以分开。猜疑,嫉妒,迎来的会是怎样的结局。失忆,仇恨,绝美的公主化身嗜血的女王,隐隐而来的是原谅还是复仇。黑暗过去,迷雾飘散,破晓之后,女孩们的心是否一如往昔?PS:【本书纯属虚构;原创禁止转载。耐心看哦】
  • 上清狐狸

    上清狐狸

    封神之战后,截教为天道所弃,圣人之下皆蝼蚁,凡修炼上清仙法者必遭天罚,幽禁于三十三外天的通天圣人有一天突然感应到,人间一只狐妖得到了他的传承……胡小玉穿成玉面狐狸后,为了摆脱牛魔王,努力修炼之余,作为狐狸精的她,还坚定地抱上了牛魔王的主子——通天圣人的大腿!--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女皇武则天风云

    女皇武则天风云

    无我独尊的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心酸史。后庭斗争。前朝斗法。丧失母性。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