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71300000012

第12章 封王拜将 (2)

手下的人递过来一整只猪肘子。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肘放在上面,拔出剑来边切边吃。此时,场上的气氛更加活跃,项羽喝彩道:“好一位壮士!还能再喝吗?”

樊哙从容答道:“我连死都不在乎,一杯酒又有什么可推辞的!”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樊哙让项羽来了兴致,是啊,酒不咸不淡地喝了半天,气氛却压抑得要命。

喝酒的男人都知道,酒席之上,真正让男人佩服的就是对方的酒量,项羽似乎被樊哙的酒量所折服,几乎有了和樊哙一拼酒量的念头。然而樊哙却突然开始发表演讲:“关于秦始皇,我有几句话要说。他有着虎狼一样的凶狠之心,杀人无数,好像惟恐杀不完;给人加刑,好像惟恐用不尽,结果弄得众叛亲离。今天,沛公如此劳苦功高,您不仅没有给他丝毫的赏赐,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要杀害有功之人。请问这和秦始皇的所作所为有什么区别,这不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又是什么?!”

刚才还在兴头上的项羽没有想到樊哙还有这么一手,顿时张口结舌,只好一个劲地说:“坐!坐!”

宴会上的气氛更加扑朔迷离,樊哙的演讲揭开了大家心照不宣的秘密,弄得大家尴尬不已,项羽更是被弄得心乱如麻,刘邦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借上厕所的机会悄悄逃离了杀机四伏的宴会,撒丫子跑回了自己的军营,顿时有了一种重获新生的感觉。

宴席上,项庄舞剑,意在沛公,项伯却以身屡屡掩护刘邦这个镜花水月的儿女亲家,加上项羽心软,遂使刘邦逃脱。

刘邦狼狈地逃窜回大营后,第一件事就是诛杀曹无伤,可见刘邦对曹无伤的切齿痛恨。

如果说曹无伤是“汉奸”,那么项伯就是“楚奸”(后项羽自封西楚霸王)了。可是两人的命运却大相径庭,此后项伯仍然陪着项羽出生入死,直至垓下之战,项羽自刎乌江。刘邦平定天下后,封项伯为射阳侯。此时的败军之将项伯,大概再也没有勇气提起结亲的话题了。这都是后话。

空虚啊,空虚!

刘邦走后没几天,项羽就率兵西进,在咸阳城内大开杀戒,烧了秦王的宫殿,大火烧了三个月都不熄灭;楚军抢财宝,掠美女。先前刘邦撑腰作宰相的秦降王子婴,也被脾气暴躁的项羽一刀解决了。有人劝他:“大王,关中是个好地方呀,有山河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您可以建都成就霸业。”

别看项羽平日杀人不眨眼,却是个非常恋故土的人,还挺虚荣。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烧得残破不堪,加上有些水土不服,思乡心切,就说:“在外发达了不回乡,就像穿了好衣裳在夜里走道,谁知道你啊?”

那人听了,竟当着项羽的面说:“人家都说楚国人像猴子戴了人的帽子,我还不信呢。今日看来,果真如此。”真是应了那句老话:祸从口出。项羽一听,立马就把那人扔进锅里活活煮死了。

自古就有“伴君如伴虎”的警言,凡是有点脑子不想寻死的,意见不被领导采纳也只背地里发几句牢骚嘟哝两声。谁人不知这位项羽的脾气!但项羽之所以成不了大事,坏也坏在这脾气上。人被煮了,虽解了一时的气闷,却失了秦地的民心。先前刚遭受楚军劫掠的当地人还没从噩梦中醒来,又听说了这件事,对项羽当真失望到了极点。

人人心中有杆秤,对照先前刘邦在时的情况,都巴不得我们这位和蔼可亲沛公再回来(区区一个“约法三章”就让老百姓这么挂念,可见宣传的重要性),但慑于项羽的霸道,除了这位敢当面骂他是猴子的“壮士”外,再没人敢去寻晦气。

贵族的傲慢在项羽和项梁那儿是很清楚明白的。这种傲慢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可怕的愚蠢的屠杀。在现代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就是像美伊战争中的美军凌虐伊战俘虏。而这对于平民出身的刘邦是不能想象的,不“敢”做的。

贱民,轻贱平民的生命是贵族傲慢的表现。轻贱士兵的生命如出一辙。看看项羽,起兵之初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攻克以后,他做的事情是泄愤屠城;攻城阳,又是“屠之”,这次刘邦也有份,可以理解他做不了主;在新安,项羽在夜色中将投降二十万秦军士卒全部被坑杀。二十万壮年士卒被坑杀。这不仅表现出项羽的残忍傲慢贱民的贵族性格,同时也表现出项羽的“无取天下之虑”。面对二十万投降的秦军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如何安抚士卒,安定军心,结果是一杀了之。

如果是刘邦,他会坑杀秦军吗?肯定不会。事实上刘邦入关后一直在做安定民心的事,比如与秦人约法三章,还军霸上,甚至对秦人送来的酒食也是不收。秦降王子婴也没有杀。

在没有主义的年代,他也有个人性的问题,杀俘虏,焚烧宫室,掳掠妇女,烹人等等这些个做法同样是被唾弃的不齿的行为,看看项羽作起来真是得心应手。

像王陵,人家不愿追随他,结果他将人家的老母扣为人质,老母被逼自杀。人家老母自杀也就罢了,他还将人家老母烹了!可谓没有人性!结果硬将王陵逼到刘邦的阵营里,死心塌地的跟刘邦走了。三国的曹操做过这样的事,他将徐庶老母接进曹营,可他是善待之,哪敢烹啊!

他的这些个作为和刘邦的作为形成鲜明的比照。看看后来刘邦定三秦多么轻松就知道项羽是多么的失策甚至叫愚蠢了。秦降王子婴项羽给杀了,干脆得很,接着就是火烧秦宫室。虽然烧的是秦王宫殿,但这把火无异于点在了秦人的心上。让人心寒。

终于当王了

把咸阳城翻了个底朝天之后,项羽就派人回去向怀王报告破关入秦的情况,并请示下一步的工作。实际上,与其说是请示,还不如说是暗示:事儿给你办完了,也该拿报酬了。按当时的情况,就到了论功行赏的环节了。

怀王倒挺明白,来了一句:“就按原来约定的办吧。”是啊,事先不是都说好了吗?谁先进咸阳谁就是大王。

按理说这也没啥好编派的,但项羽想到,当初怀王不肯让他和刘邦一块西进入关,却把他支使到北边去救赵,结果影响了入关的速度,落在了别人(刘邦)的后面,这明显是给小鞋穿的意思(就算怀王当初没这意思,也无法跟这暴脾气的项羽解释),所以,一听怀王是这句话,立马就变了脸。此后逢人便说:“怀王,也是我叔父项梁捧上去的,他有什么功劳,凭什么主持定约!”

换了别个莽夫,嘴上出出气,旁边再有个劝的也就过去了;项羽可不这么简单,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我自己来封,顺便也把你这怀王一并请了去。于是,给怀王一个徒具虚名的尊贵称号叫“义帝”,实际上并不听从他的命令,打算自己称王。

这一天,一干将相被召集起来,听说是论功封王,大家都挺纳闷,怀王怎么变了义帝啦?项羽也不含糊,对诸将说:“天下发动起义之初,暂时立诸侯的后代为王,为的是讨伐秦朝。然而身披坚甲,手持利兵,带头起事,暴露山野,三年在外,灭掉秦朝,平定天下,全靠各位和我项某人的力量。义帝虽说没有什么战功,但分给他土地让他做王,本来也是应该的。”

诸将一听,知道这里面有鬼,但人人得封有赏,加上项家的势力,也就乐得顺水推舟了。于是都说“好”。刘邦此前指望怀王能主持个公道,可眼前到了这份上,虽然心中有气,也只能忍了。

因此,公元前206年的正月,项羽分封天下,立诸将为侯王,并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梁地、楚地的九个郡,建都彭城。

实际上项羽也不是毫无忌惮,你想啊,天下谁不知道是刘邦先入关中,尽管他和刘邦在鸿门宴上已经和解了,但真若违背当初的约定,诸侯还不造反啊!于是暗中就和范增商量。范增建议:“巴、蜀两郡道路险阻,秦朝流放的人都往那发配。况且巴、蜀也算关中的地盘,把他封到那儿去,也不算违背约定。”于是就封刘邦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区。又把关中分为三块,封秦朝三名降将为王以阻断刘邦的东出之路。

经鸿门宴一劫后,刘邦对张良的感情那是增进了不少,自己做了汉王,自然也亏待不了他,赏了黄金百镒,珍珠二斗。张良把它们都送给了项伯。上次脱险,多亏这位有情有义的大哥赶来报信,刘邦也多了个心眼:何不借此机会,再请他多要点地盘?于是又让张良送去厚礼,请这位亲家帮忙,代他请求汉中地区。有这位项羽的叔父出面,事情当然顺利。就这样,巴、蜀、汉中之地尽归了刘邦,都城建在汉中南郑。

为了便于后面叙述方便,在此先把所封诸王的情况说说:

项羽把关中分为三份,封给秦朝的三个降将:章邯为雍王,建都废丘;司马欣为塞王,建都栎阳;董翳为翟王,建都高奴。又封楚将瑕丘申阳为河南王,建都洛阳。封赵将司马卬为殷王,建都朝歌。把赵王歇改封到代地为代王。封赵相张耳为常山王,建都襄国。封当阳君黥布为九江王,建都六县。封怀王的柱国共敖为临江王,建都江陵。封番君吴芮为衡山王,建都邾县。封燕将臧荼为燕王,建都蓟县。把原燕王韩广改封到辽东为辽东王。韩广不听,臧荼就率军去攻打,在无终把他杀了。项羽又封给成安君陈余河间周围的三个县,让他住在南皮县。封给梅鋗十万户。

按照项羽的原则,大家都是有功之人,封赏上也大同小异,如此封赏是最公平不过的。这样一来虽然从战略态势上形成了春秋以前“天子居中,诸侯拱卫”的分封格局,对项羽控制全国有利,但他显然忽视了人是世间最复杂动物的这一理论,为自己的最终败亡埋下了隐患。

离开这鬼地方

上一次在鸿门宴,刘邦惊险脱逃,气得范增大骂粗口,项羽也因此对刘邦有了点清醒的认识,虽封他为王,却坚决不让他离开咸阳。张良身陷敌营,也一筹莫展。左思右想,只好求别人帮忙,这个人就是陈平。

陈平是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少时家中十分贫困,可他又偏偏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帝、老子的书。他哥哥见他喜欢交游读书,便承担了家中的全部劳动,使陈平有时间出外游学。

有一年正逢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陈平把肉一块块分得特别均匀。为此,父老乡亲们都竖起了大拇指:“陈平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称职了!”陈平却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

后来陈胜在大泽乡起义,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便辞别兄长,前去投奔魏王。后又转入项羽手下做谋士。但项羽似乎只喜欢重用像他一样的肌肉男,而对陈平这样的白面书生,则总提不起兴趣,所以陈平一直未受到重视,郁郁不得志。

就在这样的低谷时期,上天安排他和刘邦相遇了。那次鸿门宴上,他第一次见到了刘邦,尽管刘邦宴席上的表现并非能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却令陈平耳目一新,并认为他将来必成大器(莫非陈平也会相面?)。

于是,才华横溢的陈平就处于“身在楚营心在汉”的矛盾之中了。正在这时,刘邦被项羽困在了咸阳,相当于是软禁。一筹莫展的张良决定孤注一掷,暗中去找陈平。

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临别,张良直言来访的意图,陈平思考片刻后,计上心头:“要从项羽身边救出刘邦,首先要‘调虎离山’,必须让范增离开项羽几天,不然怎么也不行。”

第二天,陈平设计:请项羽给楚怀王上义帝的尊号,送他到郴州去养老,这样项羽就可以此号召天下了。陈平的话,正合项羽的意。不久,范增上朝见项羽,项羽便对范增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

接着,把陈平的话变成自己的话说了一遍,说是自己想起来的,范增立即附和说:“大王,这事儿还真得解决,宜快不宜迟。而且,这事儿还就得我去。”

范增毕竟也是谋士,临行前向项羽提出三件事,第一件就是不能让刘邦回到汉中,项羽答应后,范增才走。

陈平估计范增走远了,就趁着早朝奏上一本说:“刚安定下来,必须节约。现在诸侯们聚集咸阳,每路兵马都不下四万人,军粮的负担极重,若不赶快让诸侯们回国,恐怕老百姓就负担不起了。”

项羽一听,大吃一惊,马上传旨:天下诸侯,路远的给十天期限,路近的给五天期限,在限期内作好回国的准备。于是到了四月份,各路诸侯在项羽的大将军旗帜下罢兵,回各自的封国去。而唯有刘邦仍留在咸阳,陪王伴驾。

项羽扣住刘邦,也在陈平的意料之中,陈平趁各路诸侯返国的机会,授意张良,使用声东击西的计策。于是,刘邦依张良之意上表,向项羽请假回故乡沛县省亲。

项羽犹疑不决,张良故意说:“不能叫刘邦回乡取家眷,不然他也许就在沛县称王了。您不如派遣他带着残兵败将回汉中去,再派人去沛县取他的家眷做人质,好教他规规矩矩做人。”

同类推荐
  •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讲书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书分为旧学宗师、人文大家、科学巨擘三个部分,试图从宏观的背景、独特的视角、生动的场面,反映他们精彩的人生,表现其鲜明的个性。如辜鸿铭的怪癖、吴宓的浪漫、刘文典的“名士”风度、黄侃的“狂狷”、章太炎的“疯”、胡适的优雅、鲁迅的启发、马寅初的激烈、马约翰的耐心、李叔同的多礼、熊十力的性情、冯友兰的拙扑、沈从文的天真、黎东方的生动、钱钟书的睥睨、雷海宗的磅礴、林语堂的幽默、郁达夫的无奈、华罗庚的谦逊、闻一多的尖锐、老舍的文采……
  • 冯梦龙民间传说

    冯梦龙民间传说

    寿宁在挖掘传统文化遗存过程中,刘春民同志又带领一批文学工作者,搜集、整理、编纂《冯梦龙寿宁民间传说》一书,这是为研究冯梦龙知寿宁吏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横断面。书中作品对习总书记褒奖冯梦龙为官清廉积极响应,希望借此让更多的人了解冯梦龙其人、其事,让更多人认知、效学他写书为人民、做官为人民的高尚情操。愿更多的文学工作者能学习冯梦龙“作而行之”的人格魅力,唯有这样,其作品才能成为经典的传世佳作。
  • 文字生涯

    文字生涯

    自传体小说《文字生涯》诙谐俏皮、妙趣横生地讲述了作者本人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的过程,解释存在主义思想和整个学说的出发点。
  •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创世鼻祖的发明家(3)》本书分为李冰、蔡伦、张衡等部分。
  • 名人传记丛书——普利策

    名人传记丛书——普利策

    他出生在匈牙利一个小镇,17岁时偷渡到美国参军。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当上了记者,并创办了《圣路易斯快邮报》和《纽约世界报》等报纸,被誉为“报业大王”。本书生动而详实地讲述了普利策从一个联军士兵到报业大王的传奇人生,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普利策非凡的勇气、崇高的信念、创新的思想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热门推荐
  • 漫漫余生是相守

    漫漫余生是相守

    我不管你是不是在等我,我只知道最后的最后我们会余生相守
  • 鬼作戏

    鬼作戏

    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家族,世世代代守护着的巨大的秘密。鬼唱戏,夜行人,活人祭,一个被噩梦缠绕的人,去往山里的荒村古宅揭开巨大的谜团,得到了一本由历代伏魔人创下的奇书,回到现实社会中斩妖伏魔!
  • 时光记忆店

    时光记忆店

    时光记忆店,开张了!在这里,你可以找到此生最为珍贵的记忆,看到世间的百态和人心的善恶,体味人情的冷暖和别样的人生……但有一个前提:必须要用一样东西来作为交换
  • 纠缠

    纠缠

    对顾伊而言,和宋致远纠缠这么多年确实是她所愿。七年婚姻,交换属于她的一切,却最终伤了心,即便如此,这场交易她觉得还是值了。可哪知当她要抽身时,这男人又卷土重来,势必和她斗得你死我活。万物相生相克,他们两人也终究抵不过宿命吧。
  • 天凑巧

    天凑巧

    全称《新镌绣像小说天凑巧》,原书牌记已残。是一本拟话本小说集,清初刊本,每回演一故事,三回各以三字标题,全书不知共多少回,现存三回。
  • 宁静的死亡

    宁静的死亡

    我是一名男子汉,将将面对爱情,原本以为爱情非常简单,是没想到这么难……
  • 王爷接招:本妃不愁嫁

    王爷接招:本妃不愁嫁

    只是扶个阿婆过马路居然也能穿越?幻觉,肯定是幻觉!好吧,既然穿了,那就穿吧,可是为毛人家穿越是遇到各种帅哥骑士,她雨潇潇这一过来就是穿到一个傻子的身上?!被人欺负不说,就连半个帅哥骑士都见不着!天啊!这世界还有没有更离谱点的事发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仙热武器系统

    修仙热武器系统

    一位强大修者手持神兵,傲然指着纪云鹏道:小子,我有仙兵一件,你要怎么个死法?纪云鹏呵呵道:我有痒痒弹、迷魂弹、痛苦不堪弹、痛哭流涕弹、、、你要怎么个欲死不能法?
  • 九天玄域传

    九天玄域传

    道可道,一,二,三,万物而生。苍苍茫茫,三千婆娑,毁灭,重生,轮回不息。囚笼世界,残脉少年,长生碑下求长生。婆娑世界,谁化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