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70200000038

第38章 逃脱惩处,不担骂名

1900年8月15日清晨,慈禧带上光绪、大阿哥溥俊和一干后宫嫔妃、宫女太监,以及一些王公大臣等,手忙脚乱地离宫出逃,当然,临走时她没忘了那个和她作对而深受光绪喜爱的珍妃,珍妃反对出逃,正中慈禧下怀,于是被她下令推入井中处死。

一行人犹如丧家之犬,向山西境内而去,但其中却找不到荣禄的身影,慈禧怎么会把他给忘了呢?本来慈禧是想让他跟在身边的,但载漪等人因为素来与荣禄在对付义和团和列强的问题上意见不合,对荣禄很不满意,不想让他在慈禧身边,影响他们和慈禧的关系,而当时这批人的势力还很大。17日,他们到达怀来县城后,发下谕旨,任命荣禄为留京防守大臣,随时给逃跑中的慈禧上报各地情况,收拾京城这堆烂摊子。更可笑的是,慈禧一行还在谕旨中说自己是“暂行巡行山西”,不过是掩耳盗铃的伎俩罢了。

眼见局势如此混乱,荣禄马上收集残兵败部回到保定,准备整顿好兵马,观望局势,恭候慈禧的旨意。为保障慈禧、光绪一行的安全,他按照谕旨的要求,派出董福祥部火速赶上保护。与此同时,刘坤一、张之洞等实行“东南互保”的督抚们也向各国使臣提出,要求保证光绪和慈禧的人身安全,已被任命为全权大臣、待在上海的李鸿章也强烈要求列强停战,开始商谈议和事宜。逃跑中的慈禧也没有忘记议和,她发号施令,要求李鸿章、荣禄等赶快开始行动,她还以为荣禄在北京呢,所以令荣禄办理与列强议和事宜,而荣禄已经在保定待着了。其实荣禄也是为了自己盘算,他毕竟是攻打使馆的指挥者,要是列强不念他明攻暗保的功劳,要拿他问罪怎么办,所以他是不敢待在北京的。

27日慈禧从怀来县出发时,又命荣禄整顿各军,着力布置山西的防务。31日,又命荣禄整顿军队,固守由直隶进入山西的各条通道,因为慈禧已进入山西境内,她担心洋人会从后杀到。看来最危险的时候,慈禧可仰仗的人还是荣禄,她可是把自己的后路都交给荣禄了。

各国公使为拖延议和,故意不承认李鸿章的全权大臣资格,还要求让庆王奕劻主持大局,并提出要严惩“肇乱”的王公大臣。这期间,李鸿章等人上奏请慈禧处理载漪、刚毅、载勋等人,还请求加派奕劻、荣禄、刘坤一、张之洞为全权大臣。

可荣禄却向慈禧表示不愿当议和大臣,他是这样解释的,他说,李鸿章既然已是全权大臣,一切议和事项,就应该责成他去办理,自己负责山西防务,关系到保护慈禧一行的安危,实在是不能兼顾议和。当然,我们不可否认荣禄不愿议和有以上的原因,而且他也觉得列强可能不会让他这个攻打使馆的指挥者参加议和,他也知道论外交他不如李鸿章,但其中还有更主要的原因,那就是他不想承担千古骂名。荣禄也是个饱读诗书之人,也颇能以史通今,焉有不知道青史留名的道理?何况这些年冷眼旁观,见李鸿章因签署不平等条约而饱受辱骂的那种狼狈,如今的议和,只有比以前的不平等更甚,他怎么能跳这种火坑呢?他打定主意,不当这个议和大臣。

8月31日,慈禧看过李鸿章、荣禄等人的奏折后,添派刘坤一、张之洞为议和大臣,与李鸿章随时联系商量议和事宜,至于荣禄的议和任务,却并未明确,只说要等到李鸿章入京后视情形再决定他是否参与。可李鸿章也希望参与的人越多越好,这样他的责任会轻一点。9月2日,他和张之洞、刘坤一再次要求奕劻、荣禄星夜回京商议,万不可缓。3日,已随慈禧逃到怀来的奕劻折回了北京。这时,公使们认为荣禄是围攻使馆的指挥,拒绝接受他的议和全权代表资格,而对荣禄来说,这可真是他的幸运。

逃亡中的清政府连续发布了罪己诏,以及惩办祸首、剿灭义和团等谕旨,荣禄马上命令手下的将领展开了攻剿义和团的行动,并认为通过这一行动,可以防止洋军西进,保护慈禧等人的安全。由于列强有进攻保定的动向,荣禄加紧进行整顿武卫军各营的工作。此外,虽然他不当议和大臣,但他还是必须参与商讨,慈禧命他和李鸿章等人商量后,尽力与各国公使磋商,要是有什么万难应允之事,可事先驳去。方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清政府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还有什么万难应允之事?其实这“万难应允之事”就是指列强将慈禧列为“宣战”祸首,要求加以惩罚,慈禧是让荣禄把关,千万不能答应。

9月15日,李鸿章接受任命,从上海赴天津。10月5日,又由天津赴京。在这期间,慈禧一行向西安进发,而列强对清政府惩罚官员的力度和范围都很不满意,要求进一步严惩,使荣禄也受到牵连。虽然公使们也明白他在围攻使馆的过程中为保护他们出了力,但毕竟荣禄是指挥者,所以他们对荣禄并无好感,甚至有人要求也把荣禄列入惩罚名单。荣禄本来就因此而提心吊胆了,再加上得知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准备进攻保定,他就更加心神不定、坐立不安了:如果他们进攻保定,我是拼命抵抗好,还是迎接他们进城好呢?他们进了城,会怎么处理我呢?正在这时,10月6日,慈禧命荣禄去她那儿当差。原来载漪等人已被处分,慈禧身边缺少能干忠心的大臣主持大局,她自然想起了荣禄,而且荣禄又不用担当议和之责,她正好将他叫到身边来。7日,荣禄也收到了李鸿章的密函,告知联军即将攻保定以及各国公使不肯保护他等事项。荣禄马上电告慈禧,他说:“既不能久居保定,又不能前往京津,惟有趋谒行在”,随即起程,由直隶布政使廷雍接管保定防务。就在荣禄走后5天,12日,联军分别自北京、天津出发,前往保定,清军撤出。13日,联军进驻保定,扣留廷雍,并于11月6日将其审判斩首,这一行为简直视清廷如无物。荣禄则逃过了这一劫,不然即使掉不了脑袋,还是免不了牢狱之灾,堂堂清朝大臣沦为列强阶下囚,在他看来实在是比死还要难受。11月11日,荣禄抵达西安,慈禧对他恩宠如故。好事还在后面呢,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奕劻都向各国公使提出,荣禄在交战期间的行为和刚毅、董福祥等人是不一样的,不能相提并论,他们替荣禄仔细地辩白了一番,荣禄明攻暗保使馆的行为使他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10月11日,李鸿章抵京后,和奕劻一起着手议和,同时将进程及列强的要求电达西安的慈禧裁决,慈禧则事事和荣禄商量。议和的过程和内容我们就不多说了,荣禄对当时的形势还是看得很清楚的,他知道李鸿章和奕劻美其名曰是谈判,其实哪里有什么主动权,只能任人宰割罢了。在接到列强的要求后,他也明白这些条件将使原本国力就很衰弱的中国,彻底地一无所有,可有什么法子呢?在给其叔父的信中,荣禄有这样一番感慨:十二条大纲固无必不能行之事,然按条细绎,则将来中国财力兵力恐为彼族占尽,中国成一不能行动之大痨病鬼而后已,奈何!可怜奕、李,名为全权,与各国开议,其实彼族均自行商定,是日交给条款照会而已,无所谓互议也。然时势如此,实逼处此,不能不为宗社计耳。李鸿章和奕劻希望荣禄在西安催促慈禧尽快同意议和大纲,早日回銮,恢复秩序,慈禧一见议和大纲中没有对她的惩罚,也就放下心来,在与荣禄等人商议后,同意了议和大纲,李鸿章等人于1901年1月15日正式在议和大纲上签字,然后继续与列强商讨细节。

回想起这一年惊心动魄、狼狈不堪、颠沛流离的经历,回想起国家刹那间遭受战乱、京城转眼沦入他人之手,荣禄对载漪、刚毅等人是恨之入骨,说:“恨此辈真甚于恨鬼也。”这里所说的“鬼”,并不是妖魔鬼怪,而是指洋人,近代常以“鬼”称之,所谓洋鬼子是也。

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十二款正式画押。10月6日,慈禧和光绪自西安起程回銮。1902年1月7日,回到阔别一年半的北京。

荣禄于1903年去世,在1901到1903年这两年间,荣禄除参与议和外,还参与了不少其他事情。

1901年1月29日,清政府在西安下诏变法,是为“清末新政”之始。慈禧认识到,不变法是不行了,于是她决定由自己来主持变法,荣禄对此是非常赞同的。由此可见,并不能因荣禄反对戊戌变法,就断定荣禄是个保守派,实际上他也是愿意变法的,只是要看这个主持变法的人是谁。当朝廷准备回銮时,荣禄还建议慈禧再重申变法自强,他认为,变法一事,关系甚重,朝廷应该再次发布上谕,向天下百姓显示朝廷坚定的变法信念,志在必行的自强决心。慈禧深以为然,于10月2日颁发懿旨,重申变法自强。

1月29日,下诏变法后,朝廷决定设立督办政务处,作为施行新政的中枢机关。荣禄、李鸿章等人被任命为督办政务大臣。

议和期间,官员吴永奉朝廷之命赴各省催解饷,湖广总督张之洞向他提出,战祸实由大阿哥而起,而他现在还留在宫中,何以平天下人心?而且这祸根不除,难保不出意外,应该及早将他遣送出宫。他让吴永回西安后将他的话上奏给慈禧。吴永回西安后,先找到荣禄商议,荣禄表示同意后,他这才向慈禧说明。慈禧嘱咐吴永不要声张,准备在回銮途中再办理此事。1901年11月30日,慈禧废除大阿哥名号,令其立即出宫。其实溥俊还是个小孩,却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何其无辜!

12月8日,朝廷奖赏有功人员,慈禧颁下懿旨:“荣禄保护使馆,力主剿拳,复能随时赞襄,匡扶大局……大学士荣禄著赏戴双眼花翎,并加太子太保衔。”

此时荣禄已经老且多病,他上疏请求免去他的各项重要差使,以散员身份在朝廷供职,慈禧不同意,说现在百废待兴,他不能置身事外。1903年春,荣禄又以久病不愈,请求解去军机大臣差使,上谕还是不许,要他不必拘定假期,只要病好,就马上入值军机。不久,荣禄病死,是年67岁。

朝廷追赠其为太傅,谥“文忠”,晋封一等男爵。朝廷是这样评价他的:“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荣禄,公忠亮达,才识宏深……翊赞纶扉,竭力尽心,调和中外,老成持重,匡济时艰……方冀病痊入直,克享遐龄,长资辅弼;忽闻溘逝,震悼良深。”

荣禄在遗折中表达了这样的愿望:“方今强邻环伺,伏莽未清,财匮民穷,亟须补救。伏愿皇太后、皇上简任贤能,振兴庶务,惩前毖后,居安思危。新政之当举者必以实力推行,成宪之当遵者毋以群言淆惑。善求因革之宜,驯致富强之效。臣赍志以没,饮恨无穷,未能效犬马于今生,犹冀报衔结于来世。”其对清朝的忠心亦表露无遗。

同类推荐
  • 尼采大传

    尼采大传

    法国作家丹尼尔·哈列维,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亲友们对尼采的回忆进行整理,于1909年创作出了《尼采大传》一书,全书以时间为线索,对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述。本书所依据的大多为第一手资料,具有相当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较为权威的尼采传记,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独行的一生。
  •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全传

    胡雪岩的人生事业,因为介入政治集团而起,也因为自己所在集团的不得势而迅速衰落。这也正是封建官商所受到的历史局限所在。也正因为如此,后人对胡雪岩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胡雪岩所在的年代是封建社会,没有民主集中制,也没有合理的政策保护商人的利益。正因为“当官”的说了算,故此商要和官拉上关系,再加上自己的“智”,才会让生意有保障,才有可能实现赚取利润这一从商的基本原则。胡雪岩和官拉上关系,必须给官一些“糖衣炮弹”,阅读此书,应从正面吸取营养,学其精华,去其糟粕。
  • 原来曾国藩

    原来曾国藩

    在今天这样一个飞速前进的时代里更是如此,更多的人希望能了解我们的过去,借以关注我们的未来。“历史大讲堂”系列的宗旨便在于此——将过去以简约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将历史纳入读者的理性思考和人文观照之中。由此,历史便不再仅仅意味着过去,它更将使我们注意到将来。他被誉为“中兴第一名臣”,曾首开“私家军队”之先例;他亦是历史上少有的大誉大毁之人——肯定之言,谓之成就“震古铄今”;否定之言,则谓其愚诚而不顾“民族之义”。
  • 萧红的虹:萧红传

    萧红的虹:萧红传

    本书是著名女作家萧红的个人传记。作者用文字一行行重新拼凑和梳理着萧红31年短暂的心路历程和坎坷遭遇,用细致哀婉的笔致,为读者完整地呈现出萧红命运多舛的一生,让热爱萧红及其作品的读者,穿越近百年的历史,慢慢步入萧红的内心世界,重新回到那个岁月动荡的年代,与这位柔弱而又坚强、终身都在用全部的善良与悲悯追逐着爱的奇女子,共同走完她短暂而又奇绝的一生。
  •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今生今世

    那一世,我遇见了你:六世达赖仓央嘉措的今生今世

    本书以诗传的形式描写了六世达赖仓央嘉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和浪漫的爱情故事,并对坊间流传的仓央嘉措诗歌进行了解读。作品文笔优美,流畅动人。
热门推荐
  • 浮生若欢

    浮生若欢

    那是一段尘封在乱世里的长情,也是一份深藏在众人心中的遗憾。历经凡尘轮回,兜兜转转,那么多年,终归起点!雨夜,深巷。他初遇她时,她一身青黛,手握绸伞缓缓而来,宛若仙子出尘。时间仿佛一直定格在那个瞬间,他们默契地望着彼此,会心一笑!只一眼……青璇!子陌!
  • 裂缝里求存

    裂缝里求存

    “在这个混沌的世界上,你是我唯一的光!”───江魏
  • 豌豆苗

    豌豆苗

    描写一位身患“渐冻症”女性追忆自己一生经历的故事,采用意识流的手法。
  • 英雄联盟之最强王座

    英雄联盟之最强王座

    每个人都有一颗超神的心,每个人都有一个竞技梦!国内顶尖打野李易峰在S4总决赛上惨遭韩国队3比0,被迫发布退役微博。本以为竞技生涯就要到此结束,没想到一场车祸让他拥有了能透视全图的奇异能力。再战S5,一切从零开始,他的命运将如何,是再次成为背锅侠,还是王者归来?
  • 两生凉

    两生凉

    她衔铃而生,却成为孤儿;她天赋卓然,却寂落十年;她前缘未断,却两生难恋……她忘却前世入轮回,到底是对是错?她执意入魔乱苍生,到底是爱是恨?天道汹汹,一个红裙提剑的女子,凉尽两生,拿命,与天相扛。
  • 猎魔史

    猎魔史

    没有最强,只有更强!没有最弱,只有淘汰!
  • 墨染相思暮江吟

    墨染相思暮江吟

    她是于血河中诞生的血灵,亦正亦邪的存在。在她眼中除了绝对的力量其余一切都是浮云,只是时间长了一个人难免孤寂,于是她开始寻找存在的意义——原来她也需要朋友,需要陪伴,需要爱与被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黑暗纪元

    大黑暗纪元

    当新的时代来临,黑暗纪元开始,位面重合,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张宇是否依旧能撑起属于自己的荣光?当一切终结,万物凋零,黑暗笼罩,悬疑重重,张宇又是否能在乱世之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六大宇宙交合,这一切,要从一个坠落的巨人说起……
  • 江湖小调

    江湖小调

    只有看见朝曦我才能记起我是她的东篱哥哥,其余的时间,我只知道我是不念旧情嗜血凶残的无常。今生素白去哪里,我便在哪里,定用一生守护她周全。——东我只有赢了她,才可以爱她,否则至死她都是我的敌人。——尾我已经欠她一生,又岂能为自己的妻儿性命而陷她于囫囵!——李思成我这一生活得窝囊,至死不敢露出真面目,可见过我的女子只有你一个,我不祈求可以活命,只希望死在那段桃花盛开,一个调皮可爱的女童撕开我面具的那一刻,周而复始,直至思虑麻木。——纸千变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帮她,她杀了我的爹爹,却也报了我心中久久纠结的仇恨,或许像他说的一样,我也许爱上了她。——千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