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67600000019

第19章 :前门打虎

刘伯承二下太行山

1938年下半年,刘伯承曾二下太行山。每一次下山,带给日军的都是更大的打击。

刘伯承第一次下山,是在7月下旬。下山后,他来到了活动在河南辉县境内的386旅,直接领导平原游击战争。

4月下旬,陈赓与徐向前各率一路分赴平汉路东西两侧,徐向前带领路东纵队活跃在冀南,陈赓率领以386旅为主组成的路西纵队活动于平汉路西侧的冀豫地区。

陈赓率队出击平汉路后,带领部队横扫了干汉沿线的十几个县城,瓦解了各地的皇协军,并袭击沿途每一个车站,使敌人的车站始终处于“梗阻”状态。这期间,陈赓在日记中写道:“没有一天没有战斗,我那时简直打起劲了!”战斗中,陈赓的伤腿似乎也不痛了。

刘伯承这一次下山,又给陈赓带来了新的战斗任务。

总部要129师配合国民党第1战区作战,阻止日军向洛阳、潼关运送部队和物资。386旅当时正位于平汉、道清路的交叉口上,所以这一任务自然而然的就落在了陈赓的头上。

新的任务使陈赓非常兴奋,有时竟兴奋得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

此后,386旅大力破击平汉、道清两路,拆铁轨,锯电线杆,炸火车,使日军的铁路运输经常处于瘫痪之中。9月份道清线总共才通过两次车。从八路军这一时期缴获的日军家信中也可看出破坏的成效,以及由此在日军心中引起的恐惧。

信件一:“铁路两侧,八路军大大的有,为了警备,昼夜不得安静,作战的事情,可说没有一天没有,我能够保存着生命活到现在,也实在是不可思议的。”信件二:“到了夜间,电线和铁路就被破坏,离开兵营半里就是大量的敌人蟠居之所,5个人、10个人是不敢出去的。”信件三:“敌人真是可恶啊!”信件四:“他们不管你怎么讨厌都要来打。”信件五:“一周内一定会有一次、两次受敌袭击。在我们所警备的铁路上,一夜之中不知要破坏几次,实在恼人。”信件六:“一切没有不叫你痛苦的,除了喝酒没有办法!”……

刘伯承第一次下山后,组织386旅连续出击,基本肃清了平汉路东漳河以南、卫河以西,南北近百里地区的伪军。至此,西起平汉路,东至津浦路,北起沧石路,南跨漳河、卫河的冀南抗日根据地基本形成了。

这一时期形势的发展变化非常快,与第一次下山相隔仅半年,刘伯承又决定第二次下山。

国民党顽固势力从1938年下半年开始进入冀南后,就开始了和八路军领导的抗日力量的“磨擦”。到年底,又由政治磨擦转变为军事磨擦,不断向八路军挑衅,在冀南掀起了一股反动逆流。

11月中旬,日军驻津浦路的第3混成旅团和第114师团一部共3700余人,对冀南进行了第一次全面“扫荡”。虽然徐向前指挥根据地部队经过16天28次战斗,毙伤敌600余人,取得了反“扫荡”的胜利,但日军进攻重点已转向占领区的趋势已经很明显了,抗日根据地必将面临着日军更大规模的“扫荡”。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伯承为了直接领导平原地区的斗争,又于12月7日,来到了386旅驻地,指示陈赓率部越平汉路东进,转战冀南和鲁西北,扭转那里虎狼夹击的危险局面。

形势虽然危险,但八路军抵御危险的能力也已大大提高。到1938年底,经过一年多的发展,129师已由抗战之初的一个半旅发展到两个旅——385旅(旅长陈锡联)、386旅(旅长陈赓),三个纵队——青年抗日游击纵队(司令员段海州)、东进纵队(司令员陈再道)、先遣纵队(司令员李聚奎),两个军区——晋冀豫军区(司令员倪志亮)、冀南军区(司令员宋任穷)。

经过整训的386旅一个旅就近8000人,已接近129师出征时的总人数——9000多人。

在刘伯承第二次走下太行山的同一时期,日军开始了以华北为主要战场、以八路军力主要对手的全新的作战。

反施“拖刀计”

12月21日,刘伯承率领师直属队及386旅补充团到达了南宫落户张庄,与徐向前会台。

1939年1月3日,邓小平参加完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也赶到了落户张庄。

129师的“三巨头”汇集于冀南,不用说,肯定是要有大的作战行动了。

的确,冀南马上就面临着日军三期“扫荡”中的第一期“扫荡”。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敌后游击战争发展得最为迅速广泛的地区——华北就成了日军进攻的重点。1937年11月武汉会战结束后,日军从华中、华南战场陆续向华北回调部队,使晋冀鲁豫根据地周围的日军一下增加到11个师团。

依据先控制平原、后进攻山地的方针,日军于1939年1月,在经过短暂的休整后,以第10师团主力,第110师团、第14师团、第27师团、第114师团各一部,共3万余人,分11路对冀南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

形势十分严峻。平原作战完全不同于山地,这里地势干缓,便于日军机械化部队的运动。相反,这样的地形,则不便于劣势装备的八路军进行大规模的集结和运动,也就极不容易造成歼敌一路、击溃其余的态势。

在平原地区和拥有优势装备的敌人作战,从红军以来这还是第一次。难怪129师“三巨头”要齐聚冀南、根据新的条件,刘、邓、徐决定将129师部队分为5个作战集团,结合地方部队分区作战。

日军吸取了国民党“围剿”红军的一整套作法,采取了东西夹击、稳步推进的战术。

西线日军从石家庄、邢台、邯郸、大名等据点于1月上旬开始向东平推,占领一地,烧杀一处,然后建立伪政权,再继续向冀南方向推进。日军军事政治手段相结合,招法凶狠毒辣。

东线日军于2月初从泊头、德州、聊城等地向西进攻,与西线日军构成了对冀南的夹击之势。

这期间,129师的5个作战集团,分遣了一些小部队袭扰、迟滞日军,取得了一定的战果。但日军仍占据了冀南中心区外围的多座县城。

刘、邓、徐沉着地指挥部队转至外围后,认真研究了形势,一致认为,不给日军一个沉重地打击,就不能彻底粉碎日军的“扫荡”。1月22日,刘、邓、徐及各集团负责人在129师师部共同商讨反“扫荡”作战问题。

讨论中,早就憋不住火的陈赓建议:“鬼子在平原作战气焰十分嚣张,仗着它有汽车和机枪、小炮,一发现八路军的部队就追,特别是受袭后更是穷迫不舍,我看可以利用它这个特点搞个伏击。”刘伯承欣然赞同:“这个想法很好,鬼子是势利的东西,这是日本法西斯狂妄独尊的表现,他根本看不起我们,受了袭击当然就不服气,急于报复。

日军大本营不是说要利用退避的心理,奋勇进击,穷追而消灭吗?是可以用伏击打它一个冷不防,但关键是地形要选好。”这次129师要反施“拖刀计”。

诱伏香城固

威县是南宫以南的一个县城。日军占领威县后,继续向北进攻,威县成了日军的一个重要补给点,由第10师团40联队一部驻守。当时其周围仅有少量日军,广大乡村仍然掌握在抗日力量的手中。以威县之敌力歼击对象非常理想。

反“扫荡”中,陈赓曾率领386旅对日军占领的广平、鸡泽、威县等地区进行袭扰,每次受袭后,日军必派部队报复追击,386旅曾三次夜袭曲周,三次日军都进行了追击。

确定诱歼威县之敌后,陈赓决定将伏击地点定在威县以南的香城固。

香城固的地形是十分理想的伏击战场:一条要干涸的河道在香城固穿过,河道两边是大片的灌木草丛,公路就修在河道里。香城固西侧不远处有一道几十米高、1000多米长的沙岗,岗边有个叫张家庄的村庄。东北3里外的庄头村,地势也是隆起的。不难看出,这是一个两边高中间低的地形,是平原地带比较难得的伏击战场。

陈赓于2月初率386旅进驻香城固,并根据地形作了战斗部署:第688团位于张家庄,以一部兵力担任正面阻击,以主力负责从西边实施攻击;补充团位于庄头村,负责从东边实施攻击;新一团以主力在香城固北断敌退路,以一部钳制曲周之敌;骑兵连担负诱敌任务。

部署完毕后,陈赓将整个作战的指挥权交给了刚到386旅的许世友。

许世友于1月22日调任386旅副旅长。

许世友在抗战之初被自己人关了一段时间的监狱。西路军失败后,开始清算张国煮路线。由于“左”倾错误的扩大化,红四方面军的很多干部受到株连,被弄得灰溜溜的,心情很不舒畅。对此,徐向前在回忆录中写道:现在看来,清算“国焘路线”,批判他的分裂主义行为,是至为必要的,但波及面大宽,使一批四方面军的干部,受到了不应有的伤害。

最突出的事件是抗大搞出了一个“反革命事件”,关押了许世友等数十名高级干部,其罪名是“组织反革命集团”、“拖枪逃跑”、“叛变革命”等。并于1937年6月召开公审大会,将许世友、王建安、洪学智等人分别判处了几个月至1年的徒刑。

这是一个冤案,起因就在于抗大清算“国焘路线”,矛头指向4方面军的学员。这引起红四方面军一些将士的强烈不满。许世友发牢骚说:在延安呆不下去,就回鄂豫皖或川陕根据地,打游击去!事后,许世友的牢骚被汇报上去,变成了“反革命事件”,并且株连了一大片。

后来,事情在毛泽东的干预下有了一些转机。徐向前写道:毛主席大概察觉到有问题,要我去看看许世友等人,做点工作。我去了一趟,眼见他们被关在监狱里,心里很不是滋味。说了几句安慰的话,便告辞而归。

许世友被“平反”后,一直想到第一线去。1939年初,他又回到了四方面军的老战友之中。

许世友来到386旅的欢迎会和香城固伏击战的动员会是一起开的。会上,许世友发表了慷慨激昂的讲话:“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们,在我们的国土上实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我们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动员起来,行动起来,坚决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现在,日本侵略军对我们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我们一定要坚决彻底地把他们消灭掉!”会后,许世友提出要到688团和新1团参加战斗。

陈赓对许世友很了解,欣然同意,就将第一线的指挥重任交给了他。

2月9日晚,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寒冷的西北风发出刺耳的啸声。386旅的伏击部队,在香城固开始紧张地构筑工事。

这也算是一场战斗。按照工事构筑方案,伏击部队在香城固周围构筑了一道2500米长的菱形战壕。又在壕边移栽了一丛丛红柳稞,把阵地隐蔽得严严实实。然后用大树堵住村口,封锁了道路。这样,神不知鬼不觉地筑成了一个口袋阵。

2月7、8、9日,连续三天,骑兵连连续袭击了威县、曲周等城,诱敌追击。威县的守城日军自知威县的位置非同寻常,三天中紧闭城门,并不追击。骑兵连在威县城南草场村一带飞马扬鞭,左右奔驰,故意示形于敌。

“扫荡”日军在根据地内连连扑空,十分恼火,急切地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现在一见八路军主力就活动在自己的鼻子底下,并不断袭扰挑衅,日军便恼怒不已。经过连续三天的观察,威县日军终于在2月10日,决定出城追击。

被激怒了的威县日军,抽调守军一部,分乘8辆汽车,以一个加强中队的兵力,在一个大队长的带领下,向威县南方追击。中午12时,日军的汽车刚刚开到香城固以北的南草场附近时,骑兵连突然集中火力进行阻击,当场击伤日军补充大队长,击毙其翻译官和向导。当日军跳下车组织还击时,骑兵连又故意撤离阵地。日军一看八路军不过是一些散兵游勇,不堪一击,更是紧追不放。骑兵连骑行一段,又突然隐蔽起来,同时举起马枪向日军猛烈射击。就这样骑兵连一步一步地将日军诱进了伏击圈。

当日军全部进入伏击圈,到达香城固村北街口时,埋伏在那里的688团立即给日军以迎头痛击,并击毁了最前面的一辆汽车。在南边的伏击阵地打起来的同时,东西两边的伏击部队也开了火。伏击圈里的敌人一看三面都有八路军,就知道中了埋伏,马上掉头往回跑。

北面是伏击圈的入口,地势低,既无法在战前构筑工事,也无法在战前设伏,只有在战斗打响以后,由新1团抢占。由于新1团在尚未完全占领阵地时,战斗就已打响,所以,在日军退过来时,新1团还没将口袋扎紧。

情况非常危急,这次伏击战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这时就取决于能否扎紧“袋”形伏击阵地的口。

刚刚来到386旅的许世友在这危急时刻出现了。他带领新1团2营迅速冲了上去。几乎与2营到达坡顶的同时,日军也冲了上来。2营冒着密集的子弹,向敌人猛烈射击。

几分钟,只比日军提前了可贵的几分钟,主动权就属于2营了。在猛烈的弹雨中,日军被迫撤到洼地里。

向新1团方向进攻的日军是安田加强中队。在炮火掩护下,安田中队连续发动了多次进攻。

新1团是个新组建的团,从建团到参加这次战斗才6个月。这支新部队在地形不利,且无工事的情况下,顶住了日军的一次次冲击。战斗中,每个战士仅有的十几发子弹马上就消耗得差不多了,子弹快打光了,就用手榴弹,手榴弹用完了,就用刺刀,硬是打退了日军的4次进攻。

战斗中,许世友一直冲在前面。为了他的安全,新1团团长丁思林不得不让警卫员把他拉回了指挥所。

战斗到下午,日军眼见突围无望,又使出了灭绝人性的一招——施放毒气。由于没有防备,也没有任何防护措施,伏击阵地上有很多人中毒。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新1团仍然牢牢地坚守着阵地,许世友深深地为新1团的勇敢精神所感动,后来对别人说:“新1团从团长、政委到每一个战士,个个都是好样的。”夜幕降临后,陈赓和386旅政委王新亭看到聚歼日军的时机已经成熟,遂向各个部队发出了出击命令。

新1团6连5班班长杨怀军带领全班冲在最前面,他一枪击中了一正要发动汽车的驾驶员,缴获了车上的92步兵炮。

骑兵连打扫战场时,在一个沙坡后找到5个负伤的日军,其中一个正欲举刀顽抗,被骑兵连长挥刀砍死,事后得知被砍死的正是日军安田中队长。

拂晓,一个侥幸逃脱的日军,在葛村碰上两个拾粪的百姓。两人操起粪叉同日本兵搏斗,将其打死。这件事后来被编成“两把粪叉战东洋”的故事。

这次战斗共歼敌200余名,缴获山炮一门,92步兵炮两门,迫击炮一门及各种枪支数十支,战士们高兴地说:“这一网撒得真漂亮!”战后,刘伯承给予了香城固伏击战以高度的评价,称赞其为“模范的诱伏战”。不久,蒋介石和第1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也致电嘉奖参战部队。

香城固战斗是粉碎日军对冀南根据地第一次“扫荡”的一次主要战斗,创造了平原反“扫荡”的光辉战例。

“专打386旅”

日军在香城固遭袭后,异常愤怒,迅速集结了70多辆汽车,乘载着2000多日军,在5架飞机及其坦克、大炮的支援下,向386旅发起了疯狂的反扑。

陈赓指挥部队牵着日军的牛鼻子,在威县以南不断地机动,变换位置,拖得敌人精疲力尽。在日军追击的7、8天中,其装甲车上都贴有“专打386旅”的标语。日军沿途不断地探询:“是不是386旅旅部?”如果不是,则开着汽车一溜烟走了,对那些地方部队根本不屑一顾。在追击的这几天里,386旅每到一处宿营,第二天日军的飞机便来轰炸、炮轰和围攻。

386旅自从进入抗日战场后,二战长生口,反“九路围攻”,设伏响堂铺,屡次痛击日军,使日军一听到386旅的名字,就会产生极度的恐惧和仇恨。日军在第一次“九路围攻”时,曾抓住了八路军的一个通讯员,第一句问话就是,“你是不是386旅的?”即使这样,日军仍然无法捕捉到386旅,所以,只好在文字上做文章。

香城固战斗后,日本的报道是这样的:“XX部队为了遮断由冀中向南逃窜之残敌,遂于当日派遣讨伐队由威县南下,但驶约8公里,即发现庞大之敌人,不幸我于此时陷入重围,于是安田中尉首先下车,拔刀率先突击。唯此时敌弹如雨飞至,汽车着火,子弹亦俱焚尽,不得已各兵乃皆白刃血战,……”

游击!游击!鬼子也开始游击

在冀南和平汉线上,129师连续地运用伏击、袭击、吸打敌援、扼敌交通等游击战术给日军以连续不断地打击,使小股日军不敢出动,大股日军出动又徒劳无功。日军在发动了第一次“九路围攻”和对冀南的“11路围攻”后,于1939年7月对冀南发动了第二次“九路围攻”。

129师仍然以游击战术应付日军的进攻,分遣游击,避敌锋芒,待敌深入后,再打其侧背分割围歼。

虽然鬼子清楚地知道八路军游击战术惯用的手段之一是敌驻我扰,但仍然防不胜防。

在反“扫荡”中,一个雨天的夜晚,刘伯承针对日军不在雨夭进攻的特点下令部队冒雨出击。

按照命令,386旅在榆社以西云簇镇夜袭西路日军,385旅在辽县、石匣袭击北路日军。师特务团在大雨滂沦的深夜摸到涉县以西的河南店,战士们爬上驻有日军的房屋的房顶,揭开盖瓦往下扔手榴弹,上下结合,一半日军被炸死,一半被埋伏在房外的八路军战士打死,这一仗干净利索共歼敌100余人。

这样的游击战术,使鬼子犹如一头蛮牛掉进了泥塘,有劲使不上。一个多月后,日军就被拖得伤痕累累,疲惫不堪,不得不撤回铁路沿线的据点。

对刘伯承的游击战术非常感兴趣的记者不等战斗结束,就开始了对刘伯承的战地采访。

刘伯承的谈兴很浓。他说:“日军的主要矛盾是兵力不够。要分散配置,又要守据点,还要对根据地进行‘扫荡’这里几百,那里几百,那它一条线就得摆多少兵!在和顺、辽县一带,他们正在修堡垒,但是相隔十里二十里,起下了大作用。”说到这里,刘伯承话题一转:“不过,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敌人开始重视征服民心了,在占领区教日语,提倡会门佛道,进行奴化教育。但这不会有作用的。民族矛盾它解决不了,它要统治中国的地方,要掠夺中国的财物,只有靠烧杀抢掳,这必然要激起中国人民的反抗。不过,针对它的奴化教育,我们也应该多做点宣传教育工作,揭穿它的阴谋。”不久,刘伯承又写下了《抗战二周年的战术报告》。其中,全面总结了敌后游击战争的成功经验,详细论述了袭击、伏击、急袭等主要游击战术手段的运用,并在理论上多有发挥和创造。

不仅仅是刘伯承如此,129师的很多干部都对游击战有着深刻地认识。

徐向前在冀南和陈再道、宋任穷、刘志坚等人一起,根据冀南的实践,总结了平原游击作战的经验以及战略战术的特点:

在战略上进行持久的防御战的同时,在战术上要实行进攻的速决战。其要求是秘密而迅速,飘忽不定,让敌人摸不到头脑;冬季防守,夏季进攻,夏季青纱帐起来了,日军的快速部队就被抑制了,而八路军则可以到处隐蔽。

白日隐伏,夜间行动。

破坏道路,迟滞日军交通。

指挥与勤务机关随时准备战斗。

平原作战中,无固定后方。

开展麻雀战。

部队不断转移位置。

对徐向前等人总结的这些经验,刘伯承也非常赞同。

由于129师在平原地区成功地进行了游击战争,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朱德、彭德怀曾特意让刘伯承介绍过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争的经验。刘伯承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用64开的电报纸写了两条:

一、以优势兵力寻找敌人弱点打,就是伏击、袭击未备战或少备战之敌,求得消灭之。如不可能则破坏铁路和袭扰敌人,求得消耗之。

二、以小部袭击或围困敌要点,主力打他的增援而消灭之,不可攻硬处。因为攻敌硬处,则敌软处也硬了。不可用火力威胁敌人,空费子弹,反被他轻视。

非常有趣的是,被共产党领导的抗日力量采用的游击战争打得一筹莫展的日军,也在偷偷地学着采用游击战法。日军在对抗日根据地“扫荡”时,不仅将汽车、骑兵混合使用,建立快速部队,而且还开始使用“分散布置,灵活进剿,以牛刀子战术配合分进合击”的战术,并且,也开始利用小部队出击,行军走小路,将攻击的时间改在夜间等等,在作战方法上试图以游击对游击。

只是,“徒弟”和“师父”比宝,岂不是班门弄斧?自然,其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

“叫弟兄们都拉开刺刀”

第二次反于九路围攻”中,有一路日军于7月6日窜至榆社云簇镇。为了给这路敌人以严重打击,陈赓率772团、新1团,夜袭云簇镇。日军遭袭后,全力反扑。双方在云簇镇附近展开激战。在给敌以一定杀伤,完成阻击敌人的任务后,386旅主动撤出战斗。

战斗中新1团在云簇镇附近的一个山头上,坚持战斗了两天两夜。在撤退的命令下来后,团长丁思林本着“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的老传统,留在最后掩护撤退。日军攻了一会,觉得毫无希望,准备撤退。这时,丁思林站起来,带领战士连续射死六七个敌人,就在这时,敌人轻机枪扫射过来,不幸一颗子弹打中了丁思林的头部,他壮烈牺牲。牺牲时,仅有26岁。

丁思林的牺牲,引起整个部队的哀痛,战士们都哭了。战士们怀着悲痛将日军击退后,虽然两天两夜没吃饭、没睡觉,腿哆嗦得下不了山,但战士们都争着抬自己的团长。当天夜里,全团就为丁思林召开了追悼大会。邓小平还写了《悼丁思林同志》一文。

战士们群情激奋,追悼大会变成了打鬼子的动员大会。陈赓对接替丁思林的周希汉说:“如果找到了他们,不要留情,叫弟兄们都拉开刺刀!……”丁思林的遗体,按照陈赓的意思,安葬在武乡县。同年9月,根据地的人民,为丁思林和前一年死去的叶成焕在长乐村建立了一个纪念碑,揭幕典礼选在了“九一八”这天,参加的群众达7000余人。

从此,这一带就成了鬼子的禁区。只要鬼子一接近长乐村,就要遭到比别的地区强劲得多的抵抗。11月11日,鬼子占领了离长乐村30多里的榆社城后,一个晚上就遭受了8次袭击。12月中旬,日军占领离长乐村25里的武乡城后,不仅没有到达长乐村,反而被八路军给打跑了。这些都是新1团干的。他们总是主动出击,以阻止日军到达丁思林的坟前和纪念碑前。

同类推荐
  • 混在隋末

    混在隋末

    隋末英雄辈出的年代,军阀混战的年代。现代人林枫不小心穿越到了这个乱世之中,跟随着各军阀南征北战,辗转于吃人魔王朱粲、好大喜功的杨广、英雄云集的瓦岗寨、老奸巨猾的李渊等各路军阀之中。为了活下来他无所不用其极,坑蒙拐骗、挑拨离间、四处造谣、一路扮猪吃老虎,将隋末搅得一团大乱。看看这个极为无耻,YD,但又有底线之人是如何混迹于这个乱世,如何将原本太平的隋末搅得一片大乱
  • 原始小农民

    原始小农民

    农民陈昊穿越到远古史前蛮荒世界。他来到一个新石器时代,这是一个母系氏族社会的时期,他看着人们刀耕火种、以石作工。为了氏族,他开始观天文制历法、分节气定农事、造原始化肥农药,杂交农作物,种菜养鱼,驯六畜,养鸭鹅,酿酒醋,腌咸酸...于是,一个通晓天文数理化的小农民利用三次重生机会,见证一个原始文明的崛起...从母系氏族到父系社会,从父系社会到奴隶社会,从奴隶社会到封建帝王,一步一个脚印,陈昊激活了“种菜”的种族天赋,种出一个江山。主角:“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吾土!”(无玄幻修仙,纯种田养猪原始社会文明科技发展文。)【书群(qq群):784532523】
  • 血宋

    血宋

    宋朝,一个动荡不安内忧外患的朝代,避战求和的皇帝,忠奸互斗的臣子,水深火热中的人民,被血侵染过的河山,愤怒与绝望并存,战斗与信念共进,还我河山!多少忠贞义士为此血染疆场!多少的等待多少的奋战,一切都将慢慢从历史的尘埃中重新浮出……
  • 没有孔明的三国

    没有孔明的三国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可若是这段历史不再有那个隐居隆中高歌梁父吟的男人,还会再有魏蜀吴三分的故事吗?
  • 英华曲

    英华曲

    五十三年话劫灰,江山摇动令人哀;一言难尽兴亡事,军阀分裂是祸胎。频年篡弑竟相寻,礼教沦亡世独裁;英华一曲留史鉴,馨苑玫瑰花香来。改自蔡老先生的五代史通俗演义的收场绝句。笔者也算不知深浅,妄做改动,但绝对没有任何一丝不尊重的意思,希望老先生泉下有知,不要怪罪。但我想,纵然是军阀割据的时代,各国纷争,铁蹄滚滚,唯有真爱,才能永恒。
热门推荐
  • 欢迎来到无尽战区

    欢迎来到无尽战区

    平凡的学生方靖宇捡到了一张名为《无尽战区》的游戏光盘,当他把光盘插进自家电脑里时,却拥有了主宰游戏世界的能力!小满、苏洛、塔塔、M、D13等英雄为部下!绝命斩、海龙喷泉、星辰黯灭、终极轰炸等绝技皆可学习!更可怕的是,他还拥有将别人拉进游戏世界的能力……来吧可爱的萌新们,萌萌的小织在等着你们!
  • 千重意

    千重意

    本已修炼成仙,前去寻找故人,却遇到界面动乱,失去性命成了凡人界的普通女子。
  • 还想靠近你更多一点

    还想靠近你更多一点

    叶朝朝跟沈霈第一次见面是在自己家里,当时自己的老爸一脸坚定的告诉她要她搬到神霈家里住一年,他要出国跟进一个研究。叶朝朝觉得他家老叶是研究室呆多了,脑子都呆出毛病了。让自己一个妙龄少女跟一个成年男人住在一起,亏他能想得出来。当叶朝朝晚上在客厅跟死党打游戏忍不住吐槽自家老爸的行为却不知沈霈什么时候站在了自己身后……沈霈一脸清冷:这个你大可放心,就你这跟床板一样的身材我还没有饥渴到这种地步。叶朝朝的小脸不知道是气的还是憋的通红。后来叶朝朝跟沈霈杠上了后来叶朝朝先栽了。一脸无畏的说:沈霈我喜欢你,反正你这辈子是逃不掉了。叶朝朝本以为自己这辈子都追不上沈霈但却不知道在不知什么时候沈霈满心满眼都是一个叫叶朝朝的小姑娘。———————-本文巨甜,喜欢甜文的可以看看
  • 灾变起源之心

    灾变起源之心

    某一天,一种神秘的病毒入侵了世界。感染上的人都会变得异常残暴。对于血肉的渴望远远超出预想。植物变异,超出想象的强大。牲畜进化,本源的升华!而事情总是会有转机的!余下的个别人类,会进化出起源之心!代替心脏的位置为全身供养能力。而张天释则是其中的异类。带着变异的中华田园犬。带着变异的起源之心,纵横末世。屹立不败之巅。
  • 海峡两岸法学研究

    海峡两岸法学研究

    本书从经济学原理出发,对新形势下两岸投资与产业合作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第一部分介绍了大陆赴台投资的背景、意义与原则,分析了台湾投资环境和大陆赴台投资的现状及方式与途径、挑战与机遇,并从多个层面给出了对策性建议。第二部分介绍了台商投资大陆的背景、历史与现状,分析了其特点和影响。第三部分着重研究两岸产业合作的问题,梳理了两岸产业分工合作的历史和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未来的发展,给出了政策措施方面的建议。
  • 生物帝国

    生物帝国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一个青年农民突然得到外星科技后的故事!超级搞笑!极度YY!YD中的YD!且看一个农村来的文盲+酒鬼如何一步步地搞定众多的科技公司和国内外美女!喜欢YY的请从第二卷看起!喜欢YD的请从第一卷最后两章看起!喜欢搞笑的请从头看!俺们村的口号就是:让正常的人变得不正常!让不正常的人变得疯狂!请大家支持我!读者需要精彩!作者需要支持!想看的就砸票!谢谢!本书第一个群:18511847感谢墙外铁人的贡献!
  • 龙凤闹天娘亲快跑无赖爹爹追来啦

    龙凤闹天娘亲快跑无赖爹爹追来啦

    人家穿越来不是公主就是小姐,她呢?一个活脱脱的孕妇。被扫地出门?五年后,不还是巴巴的请她回去吗;身无分文?瞧,那赚钱最多的风雪楼不是她的吗;有了宝宝,没人要?谁说的,你看,那几个美男不还是跟在她身后吗?哇,美男太多,选哪个好呢?某男笑曰:娘子,还是乖乖和为夫回去的好……片段一:“妈咪,我们去哪?”某女娃笑嘻嘻的,“宝贝,妈咪要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某女无耻道,“那去哪里呢?”某男娃冷酷,“青楼……”美男身后赶来,邪魅笑道,“娘子,是为夫实力不够吗?”
  • 黑暗深处的尽头

    黑暗深处的尽头

    神秘的能量,说不清,道不明,可当我们抓住它时,是那样的真实。世界不属于那里,主人公却恋上了那片土地,真相背后的真相,时间空间的碰撞。到头来一切扭曲…神经末梢的刺激吗…我不信。
  • 逆凤绮罗香

    逆凤绮罗香

    可要小心了呢死亡,并不是结束你们这些无神主义者会相信我说的话的……
  • 桑榆非晚之迟爱

    桑榆非晚之迟爱

    她因为距离而失去挚爱,她绝望,以为如果不能嫁给最爱的人一切都是将就,还好遇见他,一切都不再是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