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9600000001

第1章 教出慈亲

作为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被后人推崇为“亚圣”,是仅次于孔子的圣人。然而造就这位圣人的,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先生,而是一个普普通通、没读过书的妇人,她就是孟子的母亲。孟母是用何种独特的方式启迪孟子的?

在中国,人们用“圣人”来称述孔子,用“亚圣”来称述孟子。儒家思想也被表述为“孔孟之道”。这些都向我们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孟子和孔子的思想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孔、孟并不是同时代人。孔子是春秋末期人,卒于公元前479年,而孟子生活在战国中期。对于孟子的生年和卒年,有很多说法,比较客观的一种说法认为他生于公元前380年左右,大约孔子去世后100年。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对于孟子的生卒年,大家的意见很不一致,但是对于孟子的寿命,却几乎一致认为是84岁。以至于孔子的73岁和孟子的84岁,成为中国人观念中关于年寿的一个“坎”。老年人一到73岁或84岁,就有一点紧张。不过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出孟子的卒年是公元前300年左右。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孔子是商人,但是他最服膺的是周文化,最推崇的人物是周公旦。孔子长年累月梦见周公旦,以至于晚年不梦见周公旦了,孔子还很紧张:是不是我的生命已经衰退了?是不是我快要死亡了?我为什么不梦见周公旦了?“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论语·述而五》)

而非常服膺孔子的孟子倒是正宗的周人,他的祖先恰恰就是周公旦。我们知道周公旦姓姬,而孟子姓孟名轲。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要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孟子生于鲁国,鲁国最初受封的君主就是周公旦,他是孟子的先祖。但是孟子的姓,却是来自于鲁桓公的一个儿子庆父。讲出这个名字,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一个成语: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庆父是一个品行很坏的人,他与他的嫂子——鲁庄公夫人哀姜私通。鲁庄公死后,他甚至想篡位,因为遭到弟弟季友的反对,没有成功。鲁庄公有三个儿子:一个叫般、一个叫申、一个叫开。鲁庄公死了以后,季友立了般为国君,但是,庆父自己想篡位,所以不到两个月,庆父就把般杀了。季友听说般被杀了,知道这个事情是庆父干的,但是自己又没有力量对付兄长,所以只得躲避到陈国去。

庆父杀了般以后,为了掩人耳目,暂时没有登上君位,而是让鲁庄公的儿子开做了国君,这就是鲁闵公。开在鲁庄公的三个儿子里面,年龄最小,只有八岁,年龄小好控制,这个国君实际上就是傀儡了。所以当时的大权,实际上是在庆父的手里。

可是庆父的如意算盘并不很如意。因为鲁闵公的舅舅是当时诸侯的霸主——齐国的国君齐桓公。齐桓公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当然支持自己的外甥开做国君,但是他并不相信庆父,所以他动用齐国的力量,帮助季友回到鲁国做了国相,辅佐鲁闵公。

闵公元年冬天,齐桓公派大夫仲孙到鲁国去访问,顺便探一探情况,因为齐桓公对庆父很不放心,这个家伙忙活了半天,什么权力也没得到,他是不是已经死心了呢?仲孙到鲁国了解情况以后发现:庆父的野心还没有死,鲁国的祸害还没有完。因此,他回国向齐桓公报告,说了有名的八个字:

不去庆父,鲁难未已。

这就是后人所讲的“庆父不死,鲁难未已”这个成语的由来。

到了第二年,鲁闵公果然又被庆父杀害了。鲁庄公三个儿子有两个都被庆父杀害,于是季友就带着鲁庄公唯一幸存的儿子申,暂时逃避到邾国。

季友走了,庆父还是没有实现他篡位的阴谋。因为鲁国人一向敬重季友,痛恨庆父,所以这时鲁国人就一致反对庆父。庆父一看形势不妙,一溜烟逃到莒国去了。

庆父一走,季友就带着公子申回国,请齐桓公来定鲁国的君位。申被立做鲁国的国君,这就是后来有名的鲁僖公。鲁僖公按照季友出的主意,派人送礼物到莒国去,请莒国的国君代为惩办庆父。庆父走投无路,终于自杀。到这时,鲁国的内乱才算平定下来。

庆父自杀之后,季友让庆父的儿子公孙敖继承庆父的禄位。因为庆父在庶子中排行老大,而“孟”字在兄弟排行次序里代表长兄;庆父后人为了避讳弑君之罪,所以改姓孟孙氏,不再姓姬了。后来孟孙氏又简化为孟氏,孟子的姓就是由此而来。

韩愈在《原道》中说:“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那么与孔子生活的时代相隔一百多年的孟子,又是如何承袭了孔子的学问与思想的呢?

孟子被称为“亚圣”,不光是因为孟子对于孔子的思想有很大的发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证据,那就是孟子实际上是孔子的嫡传。孟子自己曾经说过:

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离娄章句下》)

我没有机会做孔子的弟子,我是私下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但是司马迁在《史记》里明确告诉我们,孟子是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史记·孟轲荀卿列传》)

孟子的学问来自于子思的门人。子思是谁?子思是孔子的孙子。孔子的儿子叫伯鱼,伯鱼的儿子就是子思。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孔子之道传到孟子的一个线索:

孔子—子思—子思门人—孟子。

这条线索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子思门人是谁?当然不可考了。也有一个说法,子思的儿子叫子上,这种说法出自于《孟子外书》。这本书是伪书,所以不大可信。第二,这个线索中间还缺了一环。孔子不会直接授业子思,子思也不可能直接从孔子那得到教育,因为孔子去世时,子思才三岁。在孔子和他的孙子子思之间,一定还有另外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孔子的学生子游,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孔子的另一个学生曾参,就是曾子。我认为这中间的关键人物应该是曾子。因为我们在读《孟子》的时候,常常可以感受到曾子的精神和气度,孟子的著作里也多次提到曾子。于是我们就可以把我们刚才提到的那条线补充为:

孔子—曾子—子思—子思的门人—孟子。

我们了解了孟子的学问与思想的渊源,让我们再回过头,去追溯一下一个叫孟轲的孩子是如何成为中国思想史上的巨人孟子的吧。应该说,孟轲之所以会成为亚圣孟子,母亲的培养功不可没。孟母,一个年轻的寡妇,既没有文化根基,又没有经济实力,那么她是靠什么来培养与造就孟子的呢?

说到这,还要提另一个人,她就是孟子的母亲,我们可以把她称之为圣母。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孟子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位老师。

孟子出生以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全靠他的母亲仉氏将孟子一手带大。这一点和孔子很相似,孔子也是三岁父亲去世,靠母亲抚养长大。

孟子母亲仉氏对于孟子的教导流传了下来,成为中国传统家教的一个佳话。孟子的母亲也因此成为中国所有母亲所倾心向往的榜样。孟子的母亲到底是如何教育孟子的呢?历史上流传下来这么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孟母三迁”,这个故事出自《烈女传·母仪》:

孟轲之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也,嬉戏为墓间之事,踊跃筑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乃去市傍。其嬉戏为贾人街卖之事(计较算计,争财言利)。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也。”

复徙舍学宫之傍,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居吾子矣。”遂居之。

孟母一开始住的地方靠近墓地,所以孟子看到的都是丘墓之间安葬死人的事情:挖坑埋葬、筑坟填土。小孩子很善于模仿,也很喜欢模仿,所以孟子“踊跃筑埋”,整天高高兴兴模仿挖坑,模仿埋死人。孟子的母亲看到了这一切以后,觉得这样的生活环境不是教育孩子的好环境。于是她决定迁居。

第一次迁居到市场的旁边,新问题又出现了:市场上所看到的都是商人们来来往往、计较算计、争财言利。小孟轲也整天学着商人买、卖、算计。孟子的母亲又觉得这个地方还不能够对孩子产生好的影响,所以再一次迁居到了学校的旁边。

这个时候孟子所看到的都是学习的人了,他们学习怎么祭祀天地和祖先,学习怎么行礼,一进一退都很有规矩,孟子也就跟着这些人学。孟子的母亲终于很高兴地说,这个地方是真正可以让我儿子得到熏陶的地方了,于是终于下决心住下来了。

孟子的母亲仉氏一定没有学过什么教育学,但是她凭直觉就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什么样的环境,给人什么样的引导。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孟子后来也深有感触地说:

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告子章句上》)

丰收的年头,少年子弟多半都比较懒惰;灾荒的年头,少年子弟又多半比较横暴,不是天生的资质有不同,而是那些使人心堕落的外部环境造成的。环境对人的影响很大,这是孟子的母亲教育儿子的第一个故事。

虽然没有文化,但孟母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她三次搬家,为孟子营造了良好的成长和学习环境。除了了这些外在条件,在做人方面,孟母又是如何影响孟子的?孟母的教育方法有什么与众不同?

第二个故事,就是孟母买肉的故事。

如果说上一个故事涉及到教育的环境的话,那么这个故事实际上就涉及教育的内涵——诚信。它告诉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用什么样的为人态度来教育孩子。这个故事记载在《韩诗外传》:

东家杀豚,孟子问其母曰:“杀豚为何?”母曰:“欲啖汝”。既而悔曰:“吾怀妊是子,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胎教之也。今适有知而欺之,是教之不信也。”乃买东家豚肉以食之,明不欺也。

孟子的一个邻居,家里面杀了一头猪。孟子看到邻居家杀了一头猪,就问母亲,他们家为什么要杀猪啊?他的母亲觉得孩子问这句话问得很天真,然后跟他开了一句玩笑,说他们杀猪是把猪肉拿来让你吃。这当然是开玩笑了,邻居家杀猪怎么能是为了让孟子吃呢。孟母是随便跟孟子开了个玩笑,但是玩笑开完以后,孟子的母亲很快就开始反省后悔了。她想,我怀孕了很长时间,生下了这个儿子。我在怀孕的时候,席子不正我不坐,肉不方正我不吃,我为什么在怀孕的时候,就这样注重自己的行为举止呢?因为这是胎教。现在我把他生下来了,他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了,我却反而要欺骗他,这不是教导他不讲诚信吗?于是,她就真的跑到邻居的家,买了些猪肉回来,烧好了给孟子吃,以向孟子表明自己没有说谎。后来孟子讲了一句话:

教者必以正。(《离娄章句上》)

教育别人、教育孩子、教育弟子,一定要教导他们做正派的人,要用正当的道理来教他。孟子的母亲显然不可能成为孟子的专业老师,她教育孟子的,实际上就是教他怎么样做人。今天的家长也一样,不能仅仅教他数学,教他物理,教他化学,家长对孩子最应该进行的教育,就是教他做人。这是教育的头等大事。

孟母通过言传和身教,帮助孟子脱离了不良的成长环境,教他做身正言正行正的君子。但真正要让一个孩子成才,必须接受系统严谨的文化教育,这一点孟母无法做到。那么孟母是如何继续她的“育英”计划的呢?

在古代,一个女流之辈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知识,她只能教他做人。但是随着孟子年龄的增长,孟子必须学习一些专业知识。这个时候,孟子的母亲把他送到了远方,也就是子思的学生那里去学习了。这就引出了第三个故事,这个故事同样记载在《列女传》里。

(轲)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绩,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以刀断织。轲惧,问其故。其曰:“子之废学,若我断其织矣。君子学以立名,问以广其知,是以居以安宁,动则远害。今而废之,是不免于厮役而无以离于祸患也。何以异于织绩而食,中道废而不为,宁能衣其夫子而长不乏食哉?”轲惧,旦夕勤学不息。

孟子离开母亲到外地学习,很想家。所以在外面学了一段时间之后,逃学回来了。孟子的母亲正在家里面纺织,看到儿子回来就问他,你学得怎么样了?孟子回答:我自我感觉很好,所以我现在不用学了。孟子的母亲很明白自己的儿子学了多长时间,学到什么程度。她知道儿子肯定还没有学好,一定是因为受不了苦又想家,所以才回来了。为了对孟子进行教育,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孟子的母亲一句话也不说,拿起一把剪刀,把她正在织的布一下子就剪断了。孟子一看,既奇怪又害怕,母亲辛辛苦苦织出来的布,怎么一刀就剪了呢?他就问母亲,为什么这样啊?孟母告诉他,你学习就像我织布一样,必须一寸一寸、一丝一缕地积累。如果像你今天这样中途辍学,半途而废,就像我此时此刻将布织到一半后一刀剪断,最终不可能有任何成就。这件事情给孟子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这个故事就是孟母断织的故事。

《列女传》在这段记载之后,接着又说了一句话:

师事子思,遂成天下名儒。

从此以后孟子在母亲的督促下,向子思的门人学习,“旦夕勤学不息”,白天晚上勤苦学习,丝毫不敢休息,所以孟子最后才能成为一代名儒。

我看到过一幅古代的“断机教子”图,这个图的两侧有一幅对联,我觉得这个对联写得非常好。

上联:教出慈亲诗礼受三迁之益。

下联:学承往圣文章开百代之宗。

教出慈亲的意思,就是指孟子的教育出自于他的母亲。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能够在孟子的手中发扬光大,跟孟子的母亲有极大的关系。孟子的母亲不仅有功于她自己儿子的成长,而且有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下联讲到“学承往圣”,“往圣”指的是孔子,孟子的学问继承了以前的圣人,所以文章开百代之宗。这幅对联写得非常好,因为它把“慈亲”,也就是孟母,与“往圣”孔子并称,认为孟子是由这二位培养出来的,而孟母确实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母亲的典范。

孟母含辛茹苦,只为教育孟子做一个正派的人,但是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正派的人只有在正派的社会里面才能生存,至少这个社会能容忍正派。那么,孟子成年以后,面对的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和时代呢?这个时代能否包容他,而他在这个时代里,又能有什么样的作为呢?

同类推荐
  • 王阳明家书

    王阳明家书

    《王阳明家书》收录有阳明先生写给父亲、太叔、弟弟、儿子、从弟等人的家书,及亲戚间往来的部分诗文。家书中提到了大量王阳明对后辈在人际交往、择友、学习、人生追求等方面的建议和诀窍,一代圣贤的经验之谈,将阳明心学的精髓应用于日常生活之中。王阳明家规主张“蒙以养正”,把勤读书、早立志、学做人、做好人作为家规教育的重中之重,通过对家中子侄的谆谆教诲,充分展现了“良知教育”这一家规核心。
  • 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

    《龙文鞭影》原名《蒙养故事》,原作者是明代万历时著名学者萧良有。后经安徽人杨臣诤加以增订,改名《龙文鞭影》。全书通用四言。虽是短句,但上下对偶,以二十四史中的人物典故为主,逐联押韵,全书按韵编排,是一本重要的蒙学读物。全书故事包罗万象,从《庄子》和古代神话、小说、笔记如《搜神记》、《列仙传》、《世说新语》等书中广泛收集故事。辑录了历史上许多著名人物如孔子、诸葛亮、司马迁、李白、杜甫、朱熹等人的轶闻趣事。收辑了包括孟母断机、毛遂自荐、荆轲刺秦、鹬蚌相争、董永卖身、红叶题诗等两千多个典故,文字简练扼要,而能阐明故事梗概,可称之为一本典故大全。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宋词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代文学这个大花园中的三朵奇葩,其中“词”之上冠以“宋”字,实是因为词到两宋如赤日中天,娇花吐蕊。唐五代流传下来的词不足两千首,但两宋词却超过两万首之多。词在两宋之所以能大放异彩,繁盛至极点,一方面是因为词体已臻成熟,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宋代结束了五代纷乱,政治复归一统,进入承平享乐时期,上至帝王、官宦、名士,下至市侩、走卒、妓女,都热衷歌乐,上流社会与中下层社会对声乐的需求共同推动了词在北宋初期的普及和繁荣,及至北采动荡离乱以及南宋偏安时期,填词制曲已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风气。
  • 国学正义

    国学正义

    国学囊括中国人的精神信仰、认知方式、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它们或表现为文化,或表现为学术,或表现为典章制度,或表现为风俗习惯,国学常常寓于传统,潜移默化地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与精神,使中国人成为蔑视物质财富而钟情精神建树,主动将“天权”置于“人权”之上,但求长治久安不求一夜暴富的特立独行的民族。
热门推荐
  • 我家有座神农山

    我家有座神农山

    我家有座神农山,有花有草有河川,有五谷,有六畜,还有一群小伙伴~~“小姜老板,建民宿没钱啦~快去搞钱!”“老板,要买种子和树苗,快去搞钱!”“哥,雨果儿让俺换新装备,给点钱嘞。”“雨果儿是谁?”“俺滴粉丝儿~”。。。“姜,有个大案子,咱俩搞一搞!””姜每,结个婚先!”“学生娃,加油干,建设乡村振兴新家园!”姜美美,我看好你呦~
  • 大明奇才

    大明奇才

    生活在现代的大学生杨帆,因伸张正义被一伙犯罪集团制造事故杀害,但是机缘巧合穿越到明朝成为当朝大学士杨士奇的小公子,但是由于自己的庶出身份在自家受尽白眼,最终被自己大哥赶出家门,但是杨帆凭借自己现代人的见识和知识,在大明王朝混的风声水起,兴学讲堂,改革变法,统军作战。征蒙古,灭倭国,一举创立了大明王朝的盛世,让华夏立于民族之巅!
  •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人体知识篇》(上)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人体知识篇》(上)

    本书结合当前最新的知识理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和发展特点,向青少年即全面又具有重点的介绍了宇宙、太空、地理、数、理、化、交通、能源、微生物、人体、动物、植物等多方面、多领域、多学科、大角度、大范围的基础知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怪兽幼稚园

    怪兽幼稚园

    为了在沙漠之国培养新一批高级怪兽,诸葛校长在绿洲大陆开创了一个怪兽幼稚园。十六岁的汤小萌进入怪兽幼稚园学习基础的怪兽求生术,通过超像人类的长相引起了周围同学的注意,成为了怪兽幼稚园的新校花,结交了一大堆新朋友,发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故事。
  • 神灵山之战

    神灵山之战

    大灾变以后,勇者大陆依然暗流涌动。伟大的战士荣耀不再,睿智的巫师沉默寡言,古老的神器下落成谜。邪灵和恶魔为何重现神灵山脉?北方的谣言到底印证着什么?如何才能实现破局与救赎?
  • 快穿今天也在拆cp

    快穿今天也在拆cp

    容妩是一缕情丝,成精后被黑心系统碰瓷。黑心系统:拆了那对狗男女! 容妩:好吵。 #满级大佬出场了拆cp了!!# 替身文女主:“对不起,我跟你的白月光好上了。” 总裁文女主:“男人,这是五百万,离开我的视线。” 重生文女主:“男人哪有事业重要,打扰我走上人生巅峰。” 各路男主:“???” 黑心系统:为了女主们不被渣男虐,宿主冲鸭! 容妩的情丝不为情动,一路上斩断无数错误的红线,拯救知迷途返的女主们。 【沙雕文,女主不按套路出牌】 无cp
  • 生活化修仙

    生活化修仙

    末法时代,灵气复苏。楚默一朝穿越,赶上复苏热潮,在这精彩纷呈的仙侠世界中,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普通人!“所以说,生活就像是一根看不见的棒槌,如果你无法反抗它,就只能躺着被捅。”【叮,生活化修仙系统已激活,请宿主谨记以下几点】1:本系统自由度极高,为开放型探索模式。2:本系统将主动肩挑升级重任,宿主只需安心享受生活即可。3:由于宿主的六月人生总结令本系统不满,故而推翻第二条……
  • 月剑霎风

    月剑霎风

    潇潇月风闯梦乡,只为红颜一笑成。万古长青明月剑,今朝再出寒光新。上古四神剑——明月剑、寒光见、风月剑、秋华剑,古剑沉寂中,哗然苏醒之间,乾坤必有变数,只待弄人戏……不知后事如何度....一个个情缘相牵,命运羁绊着这些少年人,只是最终的结局又会是如何?......
  • 东京花信物语

    东京花信物语

    我宁愿不要四季的轮回,我只想见到你!四季的轮回,是因为四季精灵的掌控我曾有幸,看见过一只掌控秋天的四季精灵那年的四季是紊乱的可是,有一天他突然消失了,四季又恢复了常态我四处寻找他,比起那虚无的四季变化,我更想要的是他啊!我和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