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21500000096

第96章 海峡西岸旖旎风光(三)

第105节

中午赶到福州的途中,其他人都在直升机上小憩,而秦朗天和钟意则要看解说词,了解福州的基本情况。

福州,别称榕城,简称“榕”,福建省省会,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建城于公元前202年,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的政治中心。

福州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科研中心以及现代金融服务业中心,首批14个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之一,海上丝绸之路门户以及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三片区之一;福州也是近代中国最早开放的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福州马尾是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曾获“综合实力五十强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宜居城市”、“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商业城市百强城市”等称号。

福州现辖5区2县级市6县,全市陆地总面积11968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786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54平方公里,城镇化率64.8%。全市海域总面积11.09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137公里,占福建省的1/3。全市常住人口为728万人,当地居民以汉族的闽海系族群为主,通行闽东语福州方言。

福州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东临太平洋,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中东部的闽江口,与台湾省隔海相望。位于北纬25°15′~26°39′,东经118°08′~120°31′,东濒东海,西邻南平、三明,北接宁德,南接莆田,居于亚太经济圈中国东南的黄金海岸。

民间习俗

福州民间习俗可分为节俗、婚丧寿事俗、乡俗、食俗、穿戴俗五大类别,主要有闹花灯、踩高跷、舞龙灯、舞狮子、赛龙舟、登高等民俗活动。

节俗

福州的生活习尚中,也受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影响。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等反映了福州人又善于吸收外来文化习尚的传统。

所有的民俗,“都是前人做后人传”(福州俗语),因鸭蛋与福州话发音“压浪”谐音,渔民出海祈求没有风浪,也有“压乱”的意思,故福州人称它为“太平蛋”。遇喜宴、生日、饯行、过九(虚龄遇九者)等,都要吃太平面。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胃口越来越小,厨师们以鹌鹑蛋、鸽蛋代之,这样既细雅,又有原意,逐渐成为一种新俗。况且鹌鹑与安全谐音,颇有意义,很快被群众接受。

福州传统有个“拗九节”,已出嫁的女儿都要在正月廿九煮“拗九粥”,趁早送回娘家孝敬父母。迄今福州郊县仍保持此俗,但城区的“拗九节”却渐渐被“母亲节”所代替,一到这个节,花店生意就格外的好。在酒楼里也可以看到为父母亲而设的宴席。

地方文化

昙石山文化:昙石山文化因昙石山古人类遗址而得名。遗址位于福州市闽侯县甘蔗镇昙石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实物最多的史前古人类文化遗址。距今5000多年的昙石山文化,堪与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相媲美,并具有海洋文明独特而鲜明的特征。1954年发现昙石山文化遗址以来,已先后进行了8次考古挖掘,出土了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陶灯等一批重要文物。

船政文化:指晚清福建船政兴办时期所形成的思想文化成果。1866年创办于福州马尾的福建船政,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和中国近代工业、科技、高等教育的发源地。在其兴办的40多年里,福建船政轰轰烈烈地开展了建船厂、造兵舰、制飞机、办学堂、引人才、派学童出洋留学等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活动,推动了近代中国造船、冶金、电信、铁路、飞机制造等新式工业的诞生与发展,并在中西文化交流等方面留下了丰硕的思想文化成果。

“三坊七巷”文化:“三坊七巷”文化源于福州历史文化街区“三坊七巷”。“三坊七巷”坐落于福州市中心城区(鼓楼区),是从南后街两旁从北至南依次排列的坊巷总称。

“三坊”即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即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基本格局形成于唐代后叶,到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中叶发展到了鼎盛,总占地约45公顷,现存古建筑200多座,坊坊相连、巷巷相通,粉墙黛瓦、布局严谨、房屋精致、匠艺奇巧,被誉为“明清古建筑博物馆”、“中国城市里坊制度的活化石”。福州许多名垂青史的名人,也都出自“三坊七巷”或与之密切相关,其间蕴涵的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集中展示了福州闽都文化博大精深、沉潜冲和的底蕴。

寿山石文化:寿山石文化以寿山石雕为载体。出产于福州晋安区寿山乡的寿山石是上等雕刻彩石,因其色彩斑斓、温润如玉、晶莹剔透,素有“石之君子”、“国之瑰宝”的美誉,寿山田黄石更是被誉为“石帝”、“石中之王”。

传统艺术

闽剧:闽剧又称“福州戏”。明代,昆山腔、弋阳腔等传入福州,福州方言戏曲逐渐兴起。清光绪初到辛亥革命前后,称“闽班”。1924年,郑振铎出版传统剧目《紫玉钗》等,正式以“闽剧”取代了“闽班”的称号。

评话:评话是福州地区主要曲艺品种,讲究唱、说、做、表,有“人文活化石”之美誉。

十番:十番原名“协欢”,意为声协和而成欢,是福州主要地方乐曲之一,由民间龙灯舞演变发展而来,曲调悠扬动听。

宗教文化

福州宗教文化丰富,有“佛国”之称,重点佛教寺院有6座(涌泉寺、西禅寺、林阳寺、地藏寺、万福寺、雪峰寺),为全国城市之最,福州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最多的城市。

福州的外来宗教文化历史悠久,而且这些宗教几乎都是在传入中国之初就在福州建立了据点,这与福州自古以来就是海外贸易的港口密切相关。早在东汉时期,福州就与东南亚国家有贸易往来。唐宋时期,福州已成为“百货随潮船入市,万家沽酒户垂帘”的繁华国际贸易港口。明代,福州对外贸易进入鼎盛时期。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都是在福州太平港(马尾、长乐一带)增加给养后扬帆出海,福州港正式成为国家港口。清代自康熙、雍正之后开禁设关,福州对外贸易又趋繁荣,“使西南洋诸口咸来互市”。鸦片战争后,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长期以来,外国使节、商人等纷至沓来,使福州的外来宗教文化丰富多样。

福州保留着佛教、***教、基督教等宗教文化遗存。三国时期,佛教就已传入福州。五代,福州有了“佛国”之称。福州开元寺是福州市现存最古老的寺院,始建于南朝梁太清三年(公元549年),距今有近1500年的历史。福州另一佛教寺院--鼓山涌泉寺的历史亦可追溯至五代后梁开平二年(公元908年)。福州南门兜有一座清真寺,其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从清真寺内保存的明、清碑记大致可以了解当时福州***教传播、发展的状况。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意大利耶稣会传教士艾儒略来到福州传教。10年后,福州城内已有教徒百人。福州现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堂是南台岛的泛船浦天主教堂(建于公元1868年)。

福州的另一宗教文化是其带有海洋性特征的民间信仰,这与其地里环境相关。福州地处闽江下游,濒临东海,本是水国之乡,江河、湖塘、河浦、沙洲极多。城区有白马河、东西河、晋安河、光明港4条主河道,另外还有安泰河、打铁港、五四河、瀛洲河、达道河、茶亭河、洋洽河、龙津河等10多条内河。江海内河相连,海潮江水相通,使福州文化中烙下了海洋性特征。福州文化的海洋性特征体现在其民间信仰上,即福州人对河神、海神的崇拜。

风景名胜

福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名山、名寺、名园、名居繁多,独具滨江滨海和山水园林旅游城市风貌。拥有三坊七巷、平潭海坛、鼓山、青云山、十八重溪等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尤其是鼓山,人说“到了福州没上鼓山等于没来福州”。

福州市著名的历史古迹有150多处,其中三坊七巷、林则徐墓、福州华林寺、乌塔、马尾船政遗址、福清弥勒岩、昙石山文化遗址、罗源陈太尉宫等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福州碑林”的鼓山摩崖石刻、江南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华林寺、“天下四大名碑”之一的“恩赐琅琊王德政碑”、被称为书法艺术瑰宝的李阳冰乌山摩崖石刻、记载明代郑和航海史料的“天妃灵应之记碑”、被誉为中国金石史上奇迹的雪峰寺“树腹碑”等也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

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地段分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风貌区、历史建筑群三种类型,分类进行保护。主要历史地段包括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3片历史文化街区,烟台山、乌山、屏山、于山、冶山、西湖、马尾、林浦、螺洲、洪塘、阳岐、闽安、南屿等13片历史风貌区,大桥头台江汛、泛船浦、马厂街、公园路、禅臣花园、福建协和大学、鼓岭等7片历史建筑群。

秦朗天他们乘坐直升机直接飞到达三坊七巷,当秦朗天他们刚下飞机,就跑过来一个女孩,急切地问道:

“偶像,可以合个影吗?”

“要是不急的话,拍完宣传片后,再和你合影,好吗?”秦朗天微笑道。

“有点急,在上班呢?刚才偷偷溜出来的。”女孩有点尴尬道。

“那就抓紧时间,拍完了赶快回去上班。”秦朗天依然微笑道。

从这里可以看出,秦朗天这位超级大牌,是多么的平易近人。他和游客和粉丝聊天总是露出他那独有的招牌式微笑,给人的感觉就像和自家哥哥聊天一样,难怪走到哪个景区,哪个景区就会伙呢?

和女孩合影完后,秦朗天又一群游客及粉丝围住了。秦朗天一如既往地和游客及粉丝击掌、拥抱、签名、合影。这还不算完,大家又让秦朗天唱了《征服》和《传奇》两首歌才算完事。

接下来秦朗天就投入到紧张的拍摄工作中了。

秦朗天拉着钟意的手,走近镜头微笑道:

“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粉丝,您们好!我是鹏城旅游形像大使秦朗天,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游览国家级5A景区--福州三坊七巷。”

接着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粉丝,您们好!我是鹏城旅游形像大使钟意,今天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游览国家级5A景区--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福州老城区经历了建国后的拆迁建设后仅存下来的一部分。是福州的历史之源、文化之根,自晋、唐形成起,便是贵族和士大夫的聚居地,清至民国走向辉煌。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有159处被列入保护建筑。以沈葆桢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9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福州中心城区(老城区)的三坊七巷拥有38公顷的完整保护范围。三坊七巷为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保护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建筑遗存之一,有“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的美称。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先后获得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荣誉称号。

三坊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都在东街口附近而已,南后街是其主干道。

福州自汉始,先后建成了冶城、子城等六次城垣,城市由北向南扩展,整个布局,以屏山为屏障,于山、乌山相对峙,以南街(八一七路)为中轴,两侧成坊成巷,讲究对称,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街”指南后街)。

“三坊七巷”形成于唐王审知罗城,罗城南面以安泰河为界,政治中心在贵族居城北,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居城南,同时强调中轴对称,城南中轴两边,分段围墙,这些民居成为坊、巷之始,也就是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在这个街区内,坊巷纵横,石板铺地;白墙瓦屋,曲线山墙、布局严谨,匠艺奇巧;不少还缀以亭、台、楼、阁、花草、假山,融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正房、后房窗以双层通长排窗为多,底层为固定式,上层为撑开式或双开式。正房的主门朝大厅敞廊,多为4开式,门上雕有丰富的图案花饰,以增添大厅的气派。“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福州市三坊七巷,作为中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

地理位置

三坊七巷位于福州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路。

自然气候

福州位于欧亚大陆东南边缘,东临太平洋,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福州气候资源丰富,气温适宜,温暖湿润,四季常青,雨量充沛,霜少无雪,夏长冬短,无霜期达326天。

旅游景区

习惯上讲,我们都先说三坊后讲七巷,其实,从建筑位置来分析应该是先有七巷后有三坊。唐代的先民们先是沿着城市的轴线--南街,建起了一组排列工整的“新村”。然后,再隔一条南后街,向西发展,建起一组坊巷,成为以南后街为中心轴线的“非”字形结构的街区。经过千百年的风雨变迁,大多于宋代定下坊巷之名,于明清时代形成今天建筑格局,成为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标志性建筑。

三坊七巷图“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有的坊名、巷名就可看出当年的风姿和荣耀。

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我国目前在都市中心保留的规模最大、最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街区---福州市三坊七巷,以高票获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

“钟妹妹就从衣锦坊景观处开始介绍吧?”秦朗天走进衣锦坊,提议道。

“好的。”接着,钟意就开始介绍道:

“衣锦坊衣锦坊是三坊的第一坊,旧名通潮巷。据清《榕城考古略》记载:宋朝的‘陆蕴、陆藻兄弟典乡郡居此,名禄锦,后王益祥致江东提刑任,更名衣锦。’宋时称‘禄锦’,明朝更为‘衣锦’,其实都是说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现在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过去称‘通潮’,则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去。坊中16号为清嘉庆进士郑鹏程居宅,其中的衣锦坊水榭戏台最具特色。这是一个木构单层平台,四柱单开间,下建清水池塘,中隔天井,正面为阁楼。于此观看戏剧演出,水清、风清、音清,具有声学原理和美学价值,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现存的水榭戏台。”

一路游玩,一路欣赏,秦朗天和钟意又来到了文儒坊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三坊中的第二坊为文儒坊。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据《榕城考古略》载此巷‘初名儒林,以宋祭酒郑穆居此,改今名’。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的官附。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清代饮誉全国的‘民进士’之家(五代都中进士)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陈承裘的长子就是清宣统皇帝老师陈宝琛。清代的著名诗人、《石遗室诗话》作者陈衍的故居也在坊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大宅,内有光华阁是为入室弟子课业的地主。陈寓隔壁是现代著名法学家柯凌汉教授的住宅,这条坊就因历代文儒辈出而闻名。”

当来到光禄坊景观处,钟意接着介绍道:

“光禄坊是‘三坊’中的第三坊。光禄坊原名玉尺山,又名闽山,是福州“三山藏”之一。历史上,光禄坊内有一座法祥院,俗称‘闽山保福寺’(在今光禄坊公园内)。当时曾任过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时常到此吟诗游览,僧人就刻了‘光禄吟台’四字于石上。为了感谢僧人,他吟了一首诗:‘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的名字就从此而来的。”

光禄坊也是名人聚居的地方。明末有万历间举人、画家林有台,提学孙昌裔,以及学政许豸,其子许友、许宾,孙许遇,曾孙许鼎、许均,玄孙许良臣、许荩臣,都是诗人、书画家。清康熙年间有林侗、林佶兄弟。林侗是考古学家,著有《来斋选古》、《来斋金石考》等。林佶精诗文,著有《朴学斋诗文集》,又善书法,他手写的刻本《渔洋山人精华录》、《尧峰文抄》、《古夫于亭杂录》、《午亭文编》非常有名,被称为‘林佶四刻’,在中国印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还有诗人、著名藏砚家黄任,琉球国册封使齐鲲、同榜兄弟两进士--刘齐衢和刘齐衔、博物学家郭柏苍、近代小说翻译家林纾、著名作家郁达夫等等。还出过不少才女,如黄任之女黄淑宨和黄淑畹,齐鲲之女齐祥棣,郭柏苍之女郭拾珠姐妹,她们或精书画,或工诗文。

光禄坊名胜以光禄吟台最为有名,擅池、台、亭、石、花、木之胜,以及宋至清摩崖题刻多处,1961年被列入福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光禄吟台西荔枝树下,原有石刻‘鹤’,是纪念林则徐晚年放鹤处。还有清代大木构造、宽敞明亮的刘家大院(今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末古朴木构房的黄任故居,高墙窄道的早题巷,明代石板铺设的老佛亭桥,都保存了明清建筑的特色。

因原来光禄坊旁的房屋都比较老旧,曾进行过整体大修,现已基本完工。

介绍完坊后,秦朗天又拉着钟意走进了“巷”。

当来到杨桥巷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杨桥巷是七巷中最北面的一条巷。杨桥巷古名登俊坊,因西能通杨桥而改名。民国时因城市建设需要,已被扩建为马路,所以后来便更名为“杨桥路”。在杨桥路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这一烈士故居,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冰心小时候在这里居住过,《我的故乡》中,亦对故居有生动的描述。巷道扩大为道路后,林觉民烈士和女作家冰心的故居(可参见词条“福州冰心故居”),有相当部份被保存下来。”杨桥巷(南)有座“双抛桥”,规模不大但传奇多。一是此桥所处内河沟道,是东西两水“合潮”的地方,“万里潮来一呼吸”的内河奇观,在此感受得最为真切。二是双抛桥边两岸相向而长的一对榕树,在空中竟枝叶连理,相拥成阴,于是就有个青年男女殉爱的凄美故事,传之久远,以至后人已说不清先有爱后有树、先有树后有桥,还是相反。近闻有海外作家将之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绝唱相提并论,更添了几分悲情。不过,由于河道改造和城市建设的缘故,双抛桥已经由“桥”慢慢变成了一座街边的“亭”,成为路人歇脚品茶的场所。

继续前行,便来到了郎官巷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郎官巷在杨桥巷南,南后街的东侧,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市区八一七北路东街口。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据清《榕城考古略》载: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宋代诗人陈烈原籍长乐,迁居福州时也住在郎官巷。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当来到塔巷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塔巷在郎官巷之南,东达八一七北路闹市区,西通南后街。据《榕城考古略》载:‘旧名修文,宋知县陈肃改名兴文,后改文兴。今呼塔巷,以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也。’此大塔位于巷北,并有塔院看管,被视为福州文运兴盛的象征。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塔还在,以后未见记载。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片的小塔,作为古迹纪念。50年代,小塔移置巷口坊门之上。塔巷旧有旌孝坊,为明代孝子高惟一立,流传有一首赞誉他诗曰:‘三年流水如君少,一片天然孝子心。昨夜三山明月照,不知甘露洒幽人。’至今仍传为美谈。”

当来到黄巷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黄巷在塔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衣锦坊东西相联。据志载,晋永嘉年间(307-312的)中原黄姓人家避乱入闽,落户在此,故称黄巷。到了唐朝末年,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退隐归居这里。黄巢军入福州,因闻黄璞的大名,命令兵士夜过黄巷‘灭烛而过’,勿扰其家,从此黄巷名声大振。巷内历代多住儒林学士人文荟萃,成为文化名人和社会名流的集居地。清代知府林文英、榜眼林枝春、巡抚李馥、楹联大师梁章钜、进士陈寿棋、赵新等,都曾居巷内。曾一度改名新美坊,后称新美里。巷内有一“唐黄璞居”石碥,50年代初期还有人见过。黄巷中有一庭院名曰‘小黄楼’,属于文物保护单位。”

继续前行,便来到了安民巷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安民巷位于黄巷之南,隔着南后街与文儒坊相对,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据《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旧有锡类坊,以宋刘藻以孝闻,后太宰余深居此改曰:‘元台育德’。历史上巷内人家多为社会贤达。元行省都事贾讷居之。巷西侧民居旧宅仍保留匀称格局和古朴风韵。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驻闽办事处设在其间。今此老宅列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当来到宫巷景观处,钟意微笑地介绍道:

“宫巷在安民巷之南,东西两端分别是八一七北路和南后街相接。据清《榕场面考古略》载:‘旧名仙居,以中有紫极宫得名。后崔、李二姓贵显,更名聚英达,明得改英达。’宫巷里的豪门住宅结构精巧,单是室内的木雕石刻构件就今人叹为观止。如漏花窗户采用缕空精雕,榫接而成,而且通过木格骨骼的各种精心编排构成了丰富的图案装饰。在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常饰以重点雕刻。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随处可见。可以说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

继续前行,便来到了吉庇巷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吉庇巷,福州三坊七巷之一,俗称‘吉避巷’。宋郑性之中状元衣锦还乡时,巷中居民因凌辱过他而赶紧回避,遂称‘急避巷’。明代以谐音改名为‘吉庇巷’,取吉祥如意。福州著名的“安泰楼”酒楼也就位于吉庇巷口。”“秦哥哥,三坊七巷介绍完了,是不是可以带我去南后街玩玩了。”听说南后街是一条商业街,钟意就想起秦朗天上次答应送礼物给自己的事了。

“钟妹妹,这次不用你提醒,我也知道怎么做的?”秦朗天很是暧昧道。

福州三坊七巷不仅仅是三条“坊”和七条“巷”,还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南后街。福州南后街西起杨桥路口,南至吉庇路达澳门桥,全长1000米左右,是福州城内“三坊七巷”的中轴。它的东侧有七巷,西侧有三坊,是从福州三坊七巷兴起至民国期间主要的商业街,由北到南路面商贾云集。

从建筑空间的处理来看,三坊七巷在中轴线上的主厅堂,比北方的厅堂明显高、大、宽,与其他廊、榭等建筑形成高低错落,活泼而又极富变化的空间格局。厅堂一般是开敞式的,与天井融为一体。特别要指出的是,为了使厅堂显得高大、宽敞、开放,一般在廊轩的处理上着力,承檐的檩木,或再加一根协助承檐的檩木,都特意采用粗大的而长的优质硬木材,并用减柱造的办法,使的厅堂前无任何障碍,这在北方建筑及其他南方建筑中,都极少见到。例如宫巷林聪彝故居之轿厅以及祠庙的戏台,均是如此处理。这是福州古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三坊七巷除了在布局结构上与众不同之外,在围墙、雕饰、门面上都很有特色。

当走进一间珠宝行后,秦朗天问道:

“你想要什么礼物?”

“只要是你送的,什么礼物都成。”钟意兴奋道。

“这要求也不高呀?”秦朗天表扬道。

得到表扬后,钟意就更不好意思要贵重礼物了,于是提议道:

“要不我们去手工店看看,要是有捏泥人的,我想让师傅把我们两个捏成泥人。”

“这个想法好。”于是,秦朗天拉着钟意来到了泥人店,让师傅把他们两个捏成泥人。

不多时,一幅维妙维肖的“秦朗天”呵护“钟意”的泥人作品就诞生了。

当秦朗天要付款时,泥人师傅拒绝了:

“这点小玩艺就送给你们了。”

“那怎么好意思呢?”秦朗天微笑道。

“这有什么不好意思,不就是个小玩艺吗?”泥人师傅轻描淡写道,接着话锋一转道:“你要是实在觉得不好意思,那就在我店里坐坐,喝杯茶,然后再合个影什么的。其实我也是你的粉丝来的。”

“坐就不必了,直接合影吧?”因为要赶时间,所以秦朗天直接提出合影了。

“那就谢谢了。”泥人师傅边说,边换上干净衣服与秦朗天、钟意还有那个泥人作品一起合影,并在照片上签了两人的名。

出门的时候,钟意又看着手上的泥人道:

“好像这个你也没花钱?”

“想要花钱,可别人不收呀?”秦朗天得意地笑道:“要不还是欠着,下次找个地方,花钱买东西送你。”

“算了。”钟意拉着秦朗天又来到马鞍墙景观处介绍道:

“三坊七巷民宅沿袭唐末分段筑墙传统,都有高、厚砖或土筑的围墙。墙体随着木屋架的起伏做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状似马鞍,俗称马鞍墙。墙只作外围,起承重作用全在于柱。江南建筑中,绝大多数是成90度角的直线构成的阶梯形的山墙,福州仅个别建筑有,包括福建的闽北、闽南、闽东也有存在,惟独福州三坊七巷民居的马鞍墙是曲线形的马鞍墙。一般是两侧对称,墙头和翘角皆泥塑彩绘,形成了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

看完马鞍墙后,他们又来到雕饰景观处,秦朗天介绍道:

“三坊七巷在建筑装饰方面最有特色的要数对门窗扇的雕饰。普通居民梁柱多不加修饰,简洁朴实,而在门窗扇雕饰上则煞费苦心。其窗棂制作之精致,镶嵌的木雕之华美,是其他省份居民难以企及的。窗饰的类型特别丰富,有卡榫式图案漏花,有纯木雕式窗扇,也有两者相间使用。可以说是江南艺术的集大成者。在卡榫式漏花中,工匠通过精心编排,构成不同的装饰效果,有直线型、曲线型、混合型--直线型疏密有致,曲线型富有动感,混合型变化多端,且各有吉祥寓意。在木雕式窗扇中,有透雕,有浮雕,题材有飞禽走兽,人物花卉,整个窗扇雕饰有对称式有不对称式。如文儒坊尤恒盛的明代古宅,在二进厢房的门窗隔扇上,透雕了较复杂的瓶花图案,花瓶寓意住居平安。涤环板上是浅浮雕的花开富贵.这些用卡榫斗拼或木材镂空精雕而成的花窗雕饰,充分显示了福建民间工匠的高超技艺。”

当他们来到建筑门景观处,钟意介绍道:

“三坊七巷建筑门的处理也极具特色,约有四种。一种是在前院墙正中,由石框构成的与墙同一平面的矩形师门,另一种则是两侧马鞍墙延伸作飞起的牌堵,马鞍墙夹着两面坡的屋盖形成较大的楼,像沈葆桢故居、陈承裘故居、林聪彝故居都是这种门楼。”

看完了建筑,秦朗天提议道:

“我们去看看主题展馆选址好不好?”

钟意点点头,便跟着秦朗天一起来到各个主题展馆地址。

主题展馆用于展示三坊七巷文化价值的博物馆拟选地址现已基本确定,将开辟8个博物馆和3个展示区:

1.三坊七巷历史人物博物馆,拟选址刘家大院。理由是刘家大院是福州乃至全国领先的城市公共事业的先驱,又临近光禄坊,是三坊七巷的“客厅”。

2.福州艺术中心(闽都文化大观园),选址蓝建枢故居。理由这里紧贴光禄坊公园,对带动人流,提高知名度,方便参观都极为有利。

3.当代漆艺博物馆,拟选址南后街中心地段的叶氏民居。理由是这里是福州百年老店与老行当和现代生活嫁接的中转平台。

4.福州民俗展示与演艺中心,拟选址郭柏荫故居。

5.戏剧戏曲演艺中心,拟选址水榭戏台。

6.茶文化世术馆和国宾级接待中心,拟选址林聪彝故居。

7.福建民俗博物馆,选址二梅书屋。是福建省内唯一一家省级民俗博物馆,展出福建民俗文物近千件,场景式陈列,还原明清时期闽都人生活场景,弘扬福建优秀传统文化。

8.楹联博物馆拟选址梁章钜故居(梁章钜是福州先贤楹联学鼻祖)。

拟开辟的3个展示区为:“一个专项展示区”,即“七巷”中自郎官巷至黄巷之间的展示区,主要展示闽台亲缘关系;“第一综合展示区”为黄巷至吉庇路之间的展示区,主要展示林氏价值的各种文化和船政文化;“第二综合展示区”即“三坊”中各展示点有机结合形成的展示区,主要展示文人墨客的相关文化。

此外,三坊七巷还将借助“一水一节点两街两片区”的结构,构建不同功能区。其中“一水”即安泰河的滨水休闲风情带。“一节点”规划是拟将光禄坊的“光禄吟台”作为三坊七巷南节点。“两街”为南后街传统特色商业带和南街商业更新发展带,“两片区”规划是结合北入口,将郎官巷、塔巷及水榭戏台部分作为旅游集中展示区。宫巷-安民巷有大量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保护建筑,将作为博物馆建筑集中区;文儒坊南北段两侧作为会馆会所片区,以创意和休闲为主。

“实物及虚拟的都介绍完了,下面我们再介绍一下人物吧?”秦朗天微笑地问道。

“好的。”钟意边回答,边牵着秦朗天的手介绍道:

“近代以后的重要历史事件,如虎门销烟、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卢沟桥事变等等,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关节点。从三坊七巷中走出的人物都在这些事件中扮演了时代推手的角色。”

当介绍完所有景点,这时天色也暗下来了,正当秦朗天准备说结束语时,围着的粉丝就拿着笔让秦朗天签名。

没办法,这结束语只能由钟意一人来完成。

这时,蒋局长也走过来了,他对秦朗天道:“看来又到你自娱自乐的时间了,我先和钟意一起去签合同,你们的盒饭呆会就会送来。”

……

同类推荐
  • 新女性生活

    新女性生活

    14岁的初恋,影响了这个女人的一生。
  • 我弄丢了曾经的自己

    我弄丢了曾经的自己

    这是我创作的第一本书,其实之前一直打算写的的但是一直都没有时间来安心去创造去写,但是最近有一个新型肺炎,让我有了大把时间来去想。
  • 张晓东的燃情岁月

    张晓东的燃情岁月

    一觉醒来,张晓东发现自己眼前的一切都变了。他很快就知道自己这算是穿越了,但穿越的不是很远,他穿越到一九七七年,不一样的地盘,不一样的人生,张晓东会过得怎么样呢?
  • 50后的我那些难忘岁月

    50后的我那些难忘岁月

    通过讲述一个50后富农子弟的坎坷人生奋斗和成长历程的故事,反映中国社会一个时代的伟大变迁。
  • 单神成长记

    单神成长记

    创业失利后,曾一度消沉,精神备受打击;但生活必须继续,上对年迈老母,下对待哺妻儿;无论是担当,还是责任,强制我们不能倒下,不能懦弱,不能退缩;只有向前,不断向前,接受生活给与的所有!为了最快的速度,再次融入到那个失意之地,我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手中把握着命运的方向盘~~~~~~
热门推荐
  • 甜心宝贝今天又调皮了

    甜心宝贝今天又调皮了

    【传闻中的校草&新来的“小奶猫”】第一次写书别喷以校园为主从校服到婚纱
  • 乱界奇泱

    乱界奇泱

    元泱初年,天地混沌,异兽横行,元泱仙人为感神州不定,化身平乱,遂元泱平,成五界。数千万年后,十三岁的少年风一鸣,为解身世之谜,背负父仇族命,偶然踏入界宗,却意外地揭开了元泱境界最原始的惊天大秘。每天至少一章,字数大约3000—6000左右。新人新书需要人气,求收藏,求点击,求推荐,求评论,各种求。。。
  • 玲珑殇

    玲珑殇

    当代穿越小说迷慕玲珑总在幻想着如果哪天自己有幸穿越,那么要怎样怎样或者不要怎样怎样,可谁知真的有那么一天,狗屎的不行的穿越了,这才发现现实和想象之间的差距实在不是一般大。不入皇室,不嫁帝王,是慕玲珑的第一大准则,可谁知在自己穿越的那一刻,命运的轮盘就早已刻下了她的宿命。既然无法抗争,那么就坦然面对好了,慕玲珑如是想着,便是扑入了上官浩闵的怀里。那一刻,确定自己的心意,慕玲珑在心中暗暗决定:至此之后,群男荟萃,无视,有你就好。阴谋诡计,没关系,我必相伴。你想君临天下,没问题,倾力相助!你若不离不弃,我必生死相依!
  • 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

    抗日战争期间,军人孙志坚上前线前托好友江洪护送其妻薛冰如去武汉。后南京陷落,志坚生死不明,冰如逐渐对江洪产生感情,欲与他结婚。江洪义重如山,婉言谢绝。
  • 论“京派”

    论“京派”

    《论“京派”》共20章,是作者“京派”研究20余年的一个论文集。在书中,作者选取了“京派”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如废名、冯至、卞之琳等人的现代诗歌,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析。同时,改选取了一些与“京派”有关的文学论争,在再现这些文学论争的时候,对事件的起因并没有因循传统研究观点,而是结合当时的论争情况,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如,高恒文认为,梁实秋与“京派”的论争,除了文学观点的差异,人事上的分歧也是引发论争的重要原因。民国时期,几乎每一个文学群体都有自己的文艺刊物,“京派”也不例外。高恒文相信论述了《大公报》文艺副刊在“京派”发展史上作用,这一点很少有研究者关注到。《论“京派”》对“京派”代表作家、代表作品、刊物、文学论争等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对“京派”的一次全方位呈现。
  • 从天而降的女孩

    从天而降的女孩

    与从天上掉下来的女孩发生的故事是什么呢?
  • 龙珠之最强选择

    龙珠之最强选择

    萧辰意外穿越龙珠位面,意外得到升级选择系统。“选择一:击败宇宙帝王弗利萨,奖励:瞬间移动。选择二:击败破坏神比鲁斯,奖励:破坏之力。选择三:击败全王,奖励:清除之力。”我就是个战五渣,怎么完成任务呢?萧辰为完成任务,开始无限选择。
  • 斗破苍穹之水源尊者

    斗破苍穹之水源尊者

    萧生,原来生活在一个灵气复苏的平行世界,是一个高级觉醒者,身怀玄元重水体,再一次与异界入侵者战斗之时,牺牲了,于是……穿越了。
  • 蟾

    一个女孩,她拼劲全力,想得到家人。一个女孩,她拼劲全力,想得到朋友。她们变得懦弱、变得坚强、变得残忍。她们在世间兜兜转转,直到遇见了彼此。
  • 我的师父不可能是反派

    我的师父不可能是反派

    物理系高材生萧悦穿进了一本垃圾修仙文,发现自己竟然是--恶毒女配!抛开既定的剧情,改掉炮灰早挂的命运,托了牛掰爹爹的福拜入了修仙界第一大佬羲辞的门下,从此娇蛮智障大小姐改邪归正,女主挂机,为了此书顺利完结,顺带以保护男主为己任,努力修行,现代学霸终于在修仙界有了一席之地。终于活到了神魔大战的大结局,要松了一口气,站在气氛紧张的战场上,萧悦只觉得身心愉悦……But!谁能告诉她统领十万魔兵的魔君……为啥是她师父!?萧月生拿着悯月剑站在灵云派各长老身后,欲哭无泪,只听见自己师父熟悉的声音带着威压隔着老远道:“月儿,到为师身边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