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421500000131

第131章 您不知道的安徽旅游(一)

第142节

第二天一早,秦朗天乘坐直升机来到安徽天柱山景区。

当秦朗天来到景区时,便受到游客及粉丝的热烈欢迎。因为最近秦朗天没怎么拍宣传片了,所以套路也不熟了。当和大家击掌后,后面是什么他真的想不起来了。站在原地,看着自己的助手胃国强,等待他提醒自己。

胃国强是何等聪明的人呀,见秦朗天看着自己,就明白秦朗天把后面的动作给忘记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好出言提示,如是灵机一动,便开始拥抱美女了。

秦朗天见胃国强拥抱美女就笑了,于是他也开始拥抱美女了,之后又给美女签名、合影留念。

“偶像,最近很少听到你的歌声了?”有游客说。

“不会吧?上周我在泛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横渡珠江口时,还为横渡珠江口的勇士们唱过《故乡——鹏城》呢?”秦朗天微笑地解释道。

“不会吧,那不是广播里放的歌曲吗?”又有粉丝说道。

“看来你没看到后面。在后面,大概是下午五时,我反复地给他们唱《故乡——鹏城》。”秦朗天道。

“我到是听过,不过那是轻唱,不过瘾。现在在这里正儿八经地给我们唱一下吧。”又有粉丝提意道。

接着音乐响起,一首《故乡--鹏城》献给大家。当歌声响起,大家很快就开始传唱这首朗朗上口的金典歌曲来。

“各位粉丝、各位游客,由于我有任务在身,今天就只给大家演唱这一首歌曲了,要是大家喜欢我的歌曲的话,可以来太别山旅游扶贫景区听我唱歌。大家知道秦朗天忙,很是理解秦朗天,便给秦朗天让出了一条路,让秦朗天离开。

“秦哥哥,你好坏哟。上次我专门去太别山去听你歌的,可是找遍了整个景区,都没找到你,后来问了一下‘社会服务’志愿者,在哪里能听到你唱歌,他们都笑我是个大傻冒。后来我才知道,你根本就没在太别山唱过歌。”有个小妹妹拦住了秦朗天。

“小妹妹,之前我很忙,可现在不一样了,太别山旅游扶贫景区已走上正轨了,以后我每月一号都会和大家一起自娱自乐的。”接着秦朗天又歉意道:“为了弥补你上次白跑了一趟太别山,我现在专门为你唱首歌,让你一饱耳福。”

“真的吗,我可不可以点一首情歌对唱?”小妹妹惊喜地问道。

“当然可以,由我们一起唱。”秦朗天微笑道。

“那就唱《我轻轻地蒙上你的眼睛》吧。”小妹妹兴奋道。

当秦朗天和小妹妹一起唱完后,总算还了这个人情,接着道:

“欢迎大家来太别山听我唱歌。”

“那我月底就赶到太别山去,你可不能失言哟。”小妹妹微笑道。

“我们也要赶去。”

“我们也要赶去。”

……

秦朗天走近镜头,微笑地介绍道:

“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位粉丝,您们好!我是鹏城旅游形像大使秦朗天,也是太别山旅游扶贫景区拓荒者。这次来安徽,是应安徽旅游局之约,为安徽拍旅游宣传片外。另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推介太别山旅游扶贫景区。那里的青山、绿水、云雾一样的美丽;那里的人们一样勤劳、勇敢、好客。来吧,太别山欢迎您!下面我将带领大家一起领略‘您不知道的安徽旅游’第一集——东南第一山--天柱山。”

安徽天柱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AAAA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天柱山,以其雄奇灵秀的山水、令人赞叹的文化、争奇斗艳的花卉和四季宜人的气候,构成了独特的自身价值,成为旅游观光的胜境,陶冶情操的圣地。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西南部,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又称皖山、皖公山、潜山,潜山县因山得名,安徽省简称“皖”亦源于此。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登临天柱,封为“南岳”,由此直至公元589年隋文帝时止,历代均有加封,备受世人仰慕。早在唐宋时期,佛、道两教视此为“洞天福地”,争相建观造刹,传道布经。当年佛教禅宗三祖僧璨在此以禅之妙义悟世,安贫乐道,传钵立化的遗迹仍依晰可见。而今三祖寺殿宇林立,香烟缭绕,已成为全国重点寺庙。天柱山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秀。“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白居易赞美天柱山的诗句;李白的“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苏东坡的“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居为终老之计”,流露出他们把天柱山选为自己归宿的愿望,足见其迷人之处非同一般。她既有充溢阳刚之气的“擎天一柱”,又有构成挺拔之躯的45峰;既有奇松怪石、流泉飞瀑,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还有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真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后人更有“一柱擎天”、“万岳归宗”的美誉。

江淮第一山——天柱山,千余年前,便已声名显赫,曾为“南岳”,名冠江南。自然风光雄奇灵秀,人文景观博大精深,摩崖石刻遍布山中。始自汉武封岳,即为道教发祥之都。

天柱山植被繁茂,物产丰富,风景多而奇,雄而秀。素以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雾潮云海知名天下。

天柱山奇峰林立,天柱、飞来、天狮、莲花、天池等大大小小45座山峰,或奇伟突起,仰摩霄汉,或比肩巍立,身遏行云。独占鳌头的天柱峰,孤身突起,石骨嶙峋,峭立如柱,群山拱卫,屹然独尊。

天柱山石崖林立,奇石众多,形态迥异。天柱山泉、瀑、溪、潭,随处可见。或飞流直下,或林间潺潺,或山鸣谷应,或清澈可鉴。深山幽林中又有洞,以宽敞可容几千人的观音洞为最。纵横交错,缠绕诡秘的峡谷中,以飞来峰下的“天柱一绝”神秘谷最为奇险。谷底54个洞穴形态各异,云集交错,洞连洞,洞套洞,洞洞相连,人游其中,狭窄处须屈身匍行。谷旁古树虬枝,谷内怪石异草,恍似仙境,引人入胜。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松竹海,构成了天柱山的隽隽秀色。危崖险峰中,交替闪现的云海、佛光、日出、晓霞、雾淞等时景,云蒸霞蔚,更使天柱山胜景常在,春颜长驻,引人折腰。

来天柱山旅游,走在古皖大地上,你还可以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家岗文化遗址”领略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可以在中国最早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合葬的孔雀坟前,体会他们那不屈的反抗精神,舒王台,留下了王安石秉烛夜读的身影;胭脂井,映照过三国美人大乔、小乔的容颜。始建于清乾隆初年的万涧古戏楼上余音绕梁,石牛古洞边的摩岩石刻,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留下的书法神韵犹存。登临觉寂塔、太平塔,心旷神怡;乘竹筏皖河漂流,则情趣无穷。天柱山的灵气还孕育出了京剧创始人程长庚、现代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新秀韩再芬等艺术精英。

当秦朗天来到天柱峰景观处,便微笑地介绍道:

“天柱峰,海拔1489.8米。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帮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之赞誉!唐代大诗人李白路过宿松长江江面时,望见天柱峰的雄奇壮丽,放声高歌:‘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白居易也曾咏叹:‘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宋朱熹大发感叹:‘屹然天一柱,雄镇翰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明李庚也赞曰:‘巍然天柱峰,峻拔插天表。登跻犹未半,身已在蓬岛。凭虚举鸾鹤,举步烟云绕。天下有奇山,争似此山好。’”

天柱峰孤峰突起,山峰险绝,很难登攀,据记载,至目前为止,作为游客登上极顶的只有两人。

当来到一线天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天柱峰下,有一峰与主峰裂有一缝,如巨斧劈开一般,下不着地,俗称小天门,又称‘一线天’。峰高不过10米,如一初开的花朵,因而峰名‘花峰’。仰望天柱峰的石壁上,有楷体横书‘顶天立地’四个大字。这是民国廿九年,国民党将领刘义纯题写的。”

当来到渡仙桥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天池峰,为天柱山的第二高峰,它稍高于飞来峰,海拔1426米。天池峰,一裂为三,由我们眼前这瘦瘦的两段石条连接在一起,这便是著名的‘渡仙桥’,有句俗语:‘人到桥头皆是仙’”。

登上天池峰顶,我们也可以领略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这里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是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的最佳方位。天晴之时,极目远眺,飞来峰、衔珠峰,五指峰,山连天际;炼丹湖如同一面银光闪闪的镜子被潜河、皖水两条银链夹在中间;大龙窝、后山、东关诸峰如同一个个土丘,尽收眼底。

小心翼翼地跨过渡仙桥,即达方圆不足10平方米的一平台,台中大小两个石坑,称“天池”。它深不盈尺,但水清冽,久雨不盈,久旱不涸。天池平台外沿是悬崖绝壁,令人望而惊心,称试心崖。试心崖是观赏“天柱山佛光”最理想的地方。若遇浓雾弥漫山谷,艳阳悬挂碧空,那白色的云雾上将会出现一个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环,光环层层相套,绚丽无比,更为奇特的是,你的身影一定映在华丽的光环之中。若遇“佛光”,将是你的福气了。

当来到神秘谷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神秘谷,在天池峰南,又称司元(玄)洞。天柱山最神秘处堪称神秘谷,一是因谷奇,二则自古就有许多神秘传奇故事。”

神秘谷石由龙宫、迷宫、逍遥宫等组成,自龙吟虎啸崖入口,穿过五指峰,紧傍飞来峰,环绕衔珠峰,直达渡仙桥,全长400多米,落差100多米。从外面上看神秘谷,一谷乱石堆而已,而近百石洞全在迭石巧堆之中,游客再多,只闻其声,难见其人。谷内洞上有洞,洞里有洞;有的相连,有的间隔;疑无路时便是路,看是道处却迷途;洞宽处容人无数,河底卵石清晰可见;洞低处人必须葡行,一人挡道全洞漆黑;洞大时数人并步,可坐石小憩;壁陡处上下相连,手足并用;阴森处凉气袭人,七弯八拐忐忑不安;明亮时泉水叮咚,松吟鸟鸣。

道家视此地为洞天福地,道书称之为第十四洞天。旧志称此洞“空邃可容万余武,下有水晶岩,直通沧海。后呼为总官洞。”

当来到蓬莱岛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花峰左侧,一峰苍秀圆润,它便是蓬莱峰。蓬莱峰海拔1350米,南眺天池峰,北依天柱峰。蓬莱峰是一单体石壁,西、南、北三面岸陡壁削,向西延伸一百多米处是万丈深渊。峰顶狭长绝险,纵长百余米,宽仅二、三米。古木护石,葛蔓绕膝,跻身往来,险象从生。今已修建石级和护栏。峰下时常云掩雾绕,峰顶在云海中若隐若显。上得蓬莱岛,只见青藤蔓蔓,人迹罕至,浓雾缭绕,如入瑶池仙境呀!你看西南北三面悬崖陡壁,古松倒挂,乱云飞渡,似海岛仙山,明代李庚有诗:‘登跻犹未半,身已在蓬莱’,故称蓬莱峰。登山峰顶可远眺湖北英山、安徽霍山、金寨,领略***诗词中“苍山如海,残阳似血”的壮美景象。”

当来到九井河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源于天柱山后宫殿,曲折宛转,绵延十余公里,汇千万溪泉而成,其间幽潭飞瀑,风清气爽,‘九井西风’为潜阳十景之一。”

九井西风可算是天柱一绝。绝就绝在一年四季,无论阴、晴、雨、雪都有股西北风吹进古口、野寨一带。特别是夏天,不管白天天气多么炎热,入夜西风一来,暑气顿消。因此谷口、野寨不光是人们听风观景的好地方,还是避暑胜地。

当来到炼丹湖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炼丹湖,水面面积近3万平方米,蓄水量8万立方米,海拔高1100米,在中国名山中可以和天山“天池”、长白山“天池”相媲美。它水质清澈、碧绿如玉,四周群山罗列,环境优雅,天晴无风,湖如明镜,蓝天白云,映入其中;四周群峰,苍崖青松倒影其中,如锦如织,给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生机;微风徐来,湖水荡漾,波光粼粼,又是一番景象,泛舟其上,如入瑶池。在‘炼丹湖’平静的水面之下,原来未修湖以前,称‘良药坪’,又叫‘上炼丹’。汉未明道左慈曾在此采药炼丹,现在‘炼丹湖’名即来源于此。左慈当年炼丹住过的‘炼丹房’与炼丹起炉的‘炼丹台’还在。在‘炼丹台’,举目四望,西关群峰,历历在目,飞来如坠,宝月如锡,衔珠欲坠,天柱在望。狮峰耸于左,青龙背横于右,登仙打鼓诸峰在其东,麟角、覆盆、迎真诸峰峙其南,远瞻近瞩,可尽天柱一山之胜。”

当来到天柱晴雪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天柱山的一道独特的景观-天柱晴雪,俗称‘六月雪’。‘天柱晴雪’位于天柱山青龙涧北面的山岗上。据志书记载:‘这里翠岭环围,松杉繁茂,万绿丛中,露出一片砂岗。常年似冰封雪压,四季如银山烂海。尤其是雨后初晴,阳光辉映,砂砾经雨水洗滤后,格外洁净无瑕,如皑皑白雪,光华耀眼。’明代诗人李匡有诗赞道:‘五月六月寒常住,千年万年雪不消。’在炎热的六月,能身临其境,一定会顿感凉意。”

天柱晴雪的成因与此处的地质、地貌形态有关。“雪山”由长石为主石英含量相对不高的混合花岗岩组成,岩石经常潮湿,日晒夜冷,岩石层面渐渐风化剥落,逐渐松散成砂,日积月累,堆积成岗,日光月色映照,晶光四射,莹然似雪。

当来到飞来峰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飞来峰在‘龙吟虎啸崖’的最西端,一峰独立入云,峰顶巨石如盖,浑身石骨,浅浅的水痕遍布全身,这就是天柱山第三高峰----飞来峰。它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长约3丈有余,围长30余丈,高丈余,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石称‘飞来石’,峰因石名,峰顶的飞来石,像一顶华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峰顶。许多游人看到飞来峰,都十分惊奇。同时又有一份担忧:万一哪天刮风,把那个飞来石刮下来,可怎么办?

传说天柱山在26亿年前是一片茫茫无际的西海,西海里许多蛇妖鳖精在兴风作浪,扰得民不聊生。后一太上老君路见不平,运用法力从东海龙王处借来一块镇妖石压在飞来峰上,用来镇妖。”

又传清朝乾隆皇帝来到天柱山,并不相信这个飞来石是从九天之外飞来的。真命天子随口吟道:“飞来未必是飞来,定是世人胡乱猜……”。话音未落,顿时电闪雷鸣,飞来峰上乌云盖日,飞来石隆隆作响,将要飞起……吓得乾隆皇帝赶紧改口道:“飞来一定是飞来,不是世人胡乱猜。既然飞来又飞去,何必当初要飞来”。言毕,天空一碧千里,详云绕腾。飞来石也稳稳当当地盖在飞来峰顶。

飞来峰,从南面看,如帽如笠;从北面看,如棋如磨;从东看,如球如拳;从西看,则如牛眠虎卧。飞来峰的西部的石壁上,由于泉水的长期侵蚀,形成一块石鳞斑斑酷似“龙鳞”的斑块。细心的游客不难发现,那外围轮廓与我们现在安徽省地图的轮廓有着惊人的相似呢!你看那是淮河,那是长江……

当来到宝月峰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

“在飞来峰南面的是‘宝月峰’。峰顶东西有两个触角状的巧石,中间平坦一块方桌状的石板,两块巧石像两位老者各自向后微微倾斜,好一幅悠闲自得的神态----‘二仙对弈’;从东向西望,似一弯新月挂在蓝天----‘宝月’;而从东南方向西北观望又变成了‘金鸡唱晚’,真可谓移步换景,妙趣横生!东边,天蛙峰、丹砂峰、飞虎峰、佛子峰、迎真峰、石纽峰、麟角峰、覆盆峰、天狮峰等,群峰起伏,清秀挺拔……。”

当来到天柱松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天池峰侧畔的悬崖之间,巍然屹立着一株高大的松树。它破顽石而生,依山崖而长;大有百折不挠、浩然磊落之气慨与风骨;只可远观、不得近亵;迎风霜而立,堪砥柱中流;颇有王者风范。莫看此松高不过5米,粗不过80公分,可据勘测它却有1500多年的历史。你看它完全生长在悬崖之上,寸土不沾,与石峥嵘。枝桠还粗壮强劲地向悬空面伸展,此势好像热情好客的天柱松。”

当来到马祖庵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此处主要景点有:马祖庵、佛光寺、霹雳石、八戒念经、天书峰、天蛙峰、猪头石等。马祖庵苍竹遍野,茶树丛生,巨石罗列,奇峰连绵,悬流曲折。香子、屏风、石龙诸峰排列在前,天门、天蛙、降丹诸峰陈列稍后。马祖庵前有马祖洞,传为马祖道人歇脚静习之处,洞内有幽涧泉。出洞蹬道而上,右边一石如柱,傲立苍穹,其上有国民党四川军阀杨森题刻‘南天一柱’四字。再右为莲花洞(又称丹房),传为汉未方士左慈练丹之地。旁有大石一尊,占地一亩,浑圆色润,一线中开,上下匀齐,如切瓜果,俗称‘雷打石’。清人李云磷刻有‘混元霞雾’四字。马祖庵南边还有雪瀑崖,飞流直泻,煞是好看,声震十里,甚为壮观。”

佛光寺:曾是唐代马祖道一禅师修行习静的山洞。五代时,当地山民就地建庵,世称马祖庵。明万历年间,神宗御赐藏经,诏赐马祖庵为佛光寺。后一度被焚,现存砖木瓦房十间,有部分佛像可供瞻仰。

霹雳石:俗称雷打石,高约10米,浑圆苍黛,中开一裂缝,断面整齐,似刀削斧劈。石的北壁刻有“混元霹雳”四个一米见方的大字。八戒念经酷似猪八戒躺在山顶之上,口里念着经书,心里则想着美味佳肴。天书峰相传是左慈当年在山上炼丹喜获“天书”的地方。天蛙峰恰似一只青蛙朝天哇哇大叫,欲上青天之势。

石刻文化

“无山不石刻,有刻皆名山。”自古以来天柱山就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骚客文人、达官显宦纷至沓来。他们面对如此美景,挥毫泼墨,抒发内心的感慨,于是便留下了众多的石刻。从石牛古洞到马祖庵,从虎头崖到天柱之巅,从九井河畔到南天门,到处都是古圣先贤们的题刻,而这其中石牛古洞内的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以其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品位之高、年代之久而列各景区石刻之冠,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着眼前的石刻,秦朗天感叹道:

“在这片不到300米长的石壁上,汇集了唐、宋、元、明、清、民国、现代共300余幅石刻,可谓是诗、词、文、图、赋形式各异,行、草、隶、楷、篆五体俱全,真正是一条艺术的长廊。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一代改革家王安石和书法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的真迹。”

当介绍到天柱山的宗教文化时,秦朗天微笑道:

“天柱山是佛道两家的‘洞天福地’。道家将此列为中国名山三十六洞天之十四,并称其为五大镇山之中镇。千百年来的膜拜和香火沉积了丰厚的宗教文化,既有可观可览的有形景观,又有可读可听的无形传说。”

自东汉方士左慈在此传教后,道教遂在此生根。萧梁时期,金陵高僧宝志来此布道,并与方士白鹤道人斗法,结果平分秋色,从此,天柱山成为佛道圣地,鼎盛时期的唐宋,寺观不下百余座,曾有“三千道士八百僧”之说。

佛教代表性建筑为凤凰山下的三祖禅寺和天柱山腰的佛光寺(马祖庵)以及县城西郊的太平塔。三祖寺于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142所重点寺庙之一,最初被梁武帝萧衍赐名“山谷寺”,后因禅宗三祖僧璨在此驻锡,故名“三祖寺”,唐玄宗之子唐肃宗即位之始改元“乾元”,即于乾元元年下诏赐名为“三祖山谷乾元禅寺”。寺内觉寂塔建于唐天宝年间,为三祖僧璨的舍利塔;另有建于唐朝的“三祖传衣洞”和建于宋朝的“摩围泉”。

史迹文化(古皖文化)

这里的史迹最早可以上溯到以“薛家岗文化遗址”为代表的5000多年前的古皖文化。薛家岗文化遗址坐落在潜山县王河镇,共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出土文物2000余件。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玉器三大类,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其中13孔石刀为国内首次发现,极其珍贵,生活用具以陶器为主。

这些器物以新石器时代物品为主,并有少量商代和唐宋年代遗物,它们风格独特、自成面貌,代表了新石器时代独树一帜的一种文化,为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活和生产活动,以及与黄河流域诸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文物资料。

当介绍到天柱山名人文化时,秦朗天微笑道:

“天柱山的名人踪迹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封岳,现在仍可探寻到当年汉武祭岳留存的‘祭岳台’、‘旌驾桥’等遗迹。后隋文帝志在南疆,移南岳封号于湖南衡山,但天柱山依然以她的钟灵毓秀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达官显宦前来造访。”

唐李白在江上看一眼天柱山就吟道“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并表示“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白居易的一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更是穿透了历史,至今仍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王安石在潜山任舒州通判时,拥火夜游石牛古洞,作诗云:“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黄庭坚在石牛古洞内筑亭读书,自号“山谷道人”,并坚称“吾家潜山”。

古皖大地,地灵人杰,早在三国时,这里就诞生了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王蕃。晚唐有诗人曹松,宋朝有宰相王珪、擅长画马的李公麟,到了近代,更有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大师张恨水、杂技皇后夏菊花。他们都是天柱山的儿女,他们都是我们潜山人的骄傲!

当介绍到戏曲文化时,秦朗天微笑道:

“发源于湖北黄梅地区的地方剧种黄梅戏——植入天柱山这片土壤后,忽然就奇葩绽放,光华万丈,先有开拓者严凤英,后有新秀韩再芬,硬是将黄梅戏唱响中华大地,《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就在这里被搬上了黄梅戏的舞台。”

当介绍完主要景点后,秦朗天再次走向镜头,微笑道:

“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位粉丝,您们好!天柱山风景区就介绍到这里,下集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九华山风景区。再会!”

第142节

第二天一早,秦朗天乘坐直升机来到安徽天柱山景区。

当秦朗天来到景区时,便受到游客及粉丝的热烈欢迎。因为最近秦朗天没怎么拍宣传片了,所以套路也不熟了。当和大家击掌后,后面是什么他真的想不起来了。站在原地,看着自己的助手胃国强,等待他提醒自己。

胃国强是何等聪明的人呀,见秦朗天看着自己,就明白秦朗天把后面的动作给忘记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好出言提示,如是灵机一动,便开始拥抱美女了。

秦朗天见胃国强拥抱美女就笑了,于是他也开始拥抱美女了,之后又给美女签名、合影留念。

“偶像,最近很少听到你的歌声了?”有游客说。

“不会吧?上周我在泛粤港澳大湾区第三届横渡珠江口时,还为横渡珠江口的勇士们唱过《故乡——鹏城》呢?”秦朗天微笑地解释道。

“不会吧,那不是广播里放的歌曲吗?”又有粉丝说道。

“看来你没看到后面。在后面,大概是下午五时,我反复地给他们唱《故乡——鹏城》。”秦朗天道。

“我到是听过,不过那是轻唱,不过瘾。现在在这里正儿八经地给我们唱一下吧。”又有粉丝提意道。

接着音乐响起,一首《故乡--鹏城》献给大家。当歌声响起,大家很快就开始传唱这首朗朗上口的金典歌曲来。

“各位粉丝、各位游客,由于我有任务在身,今天就只给大家演唱这一首歌曲了,要是大家喜欢我的歌曲的话,可以来太别山旅游扶贫景区听我唱歌。大家知道秦朗天忙,很是理解秦朗天,便给秦朗天让出了一条路,让秦朗天离开。

“秦哥哥,你好坏哟。上次我专门去太别山去听你歌的,可是找遍了整个景区,都没找到你,后来问了一下‘社会服务’志愿者,在哪里能听到你唱歌,他们都笑我是个大傻冒。后来我才知道,你根本就没在太别山唱过歌。”有个小妹妹拦住了秦朗天。

“小妹妹,之前我很忙,可现在不一样了,太别山旅游扶贫景区已走上正轨了,以后我每月一号都会和大家一起自娱自乐的。”接着秦朗天又歉意道:“为了弥补你上次白跑了一趟太别山,我现在专门为你唱首歌,让你一饱耳福。”

“真的吗,我可不可以点一首情歌对唱?”小妹妹惊喜地问道。

“当然可以,由我们一起唱。”秦朗天微笑道。

“那就唱《我轻轻地蒙上你的眼睛》吧。”小妹妹兴奋道。

当秦朗天和小妹妹一起唱完后,总算还了这个人情,接着道:

“欢迎大家来太别山听我唱歌。”

“那我月底就赶到太别山去,你可不能失言哟。”小妹妹微笑道。

“我们也要赶去。”

“我们也要赶去。”

……

秦朗天走近镜头,微笑地介绍道:

“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位粉丝,您们好!我是鹏城旅游形像大使秦朗天,也是太别山旅游扶贫景区拓荒者。这次来安徽,是应安徽旅游局之约,为安徽拍旅游宣传片外。另外还有一个任务就是推介太别山旅游扶贫景区。那里的青山、绿水、云雾一样的美丽;那里的人们一样勤劳、勇敢、好客。来吧,太别山欢迎您!下面我将带领大家一起领略‘您不知道的安徽旅游’第一集——东南第一山--天柱山。”

安徽天柱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AAAA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天柱山,以其雄奇灵秀的山水、令人赞叹的文化、争奇斗艳的花卉和四季宜人的气候,构成了独特的自身价值,成为旅游观光的胜境,陶冶情操的圣地。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西南部,景区面积82.46平方公里,又称皖山、皖公山、潜山,潜山县因山得名,安徽省简称“皖”亦源于此。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南巡,登临天柱,封为“南岳”,由此直至公元589年隋文帝时止,历代均有加封,备受世人仰慕。早在唐宋时期,佛、道两教视此为“洞天福地”,争相建观造刹,传道布经。当年佛教禅宗三祖僧璨在此以禅之妙义悟世,安贫乐道,传钵立化的遗迹仍依晰可见。而今三祖寺殿宇林立,香烟缭绕,已成为全国重点寺庙。天柱山的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秀。“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是白居易赞美天柱山的诗句;李白的“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苏东坡的“平生爱舒州风土,欲居为终老之计”,流露出他们把天柱山选为自己归宿的愿望,足见其迷人之处非同一般。她既有充溢阳刚之气的“擎天一柱”,又有构成挺拔之躯的45峰;既有奇松怪石、流泉飞瀑,又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还有全国第三大高山人工湖“炼丹湖”,真是目不暇接,美不胜收。后人更有“一柱擎天”、“万岳归宗”的美誉。

江淮第一山——天柱山,千余年前,便已声名显赫,曾为“南岳”,名冠江南。自然风光雄奇灵秀,人文景观博大精深,摩崖石刻遍布山中。始自汉武封岳,即为道教发祥之都。

天柱山植被繁茂,物产丰富,风景多而奇,雄而秀。素以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峡谷幽洞、险关古寨、雾潮云海知名天下。

天柱山奇峰林立,天柱、飞来、天狮、莲花、天池等大大小小45座山峰,或奇伟突起,仰摩霄汉,或比肩巍立,身遏行云。独占鳌头的天柱峰,孤身突起,石骨嶙峋,峭立如柱,群山拱卫,屹然独尊。

天柱山石崖林立,奇石众多,形态迥异。天柱山泉、瀑、溪、潭,随处可见。或飞流直下,或林间潺潺,或山鸣谷应,或清澈可鉴。深山幽林中又有洞,以宽敞可容几千人的观音洞为最。纵横交错,缠绕诡秘的峡谷中,以飞来峰下的“天柱一绝”神秘谷最为奇险。谷底54个洞穴形态各异,云集交错,洞连洞,洞套洞,洞洞相连,人游其中,狭窄处须屈身匍行。谷旁古树虬枝,谷内怪石异草,恍似仙境,引人入胜。

“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松竹海,构成了天柱山的隽隽秀色。危崖险峰中,交替闪现的云海、佛光、日出、晓霞、雾淞等时景,云蒸霞蔚,更使天柱山胜景常在,春颜长驻,引人折腰。

来天柱山旅游,走在古皖大地上,你还可以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薛家岗文化遗址”领略距今5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文明,可以在中国最早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的主人公焦仲卿、刘兰芝合葬的孔雀坟前,体会他们那不屈的反抗精神,舒王台,留下了王安石秉烛夜读的身影;胭脂井,映照过三国美人大乔、小乔的容颜。始建于清乾隆初年的万涧古戏楼上余音绕梁,石牛古洞边的摩岩石刻,黄庭坚等文人墨客留下的书法神韵犹存。登临觉寂塔、太平塔,心旷神怡;乘竹筏皖河漂流,则情趣无穷。天柱山的灵气还孕育出了京剧创始人程长庚、现代通俗小说大师张恨水、杂技皇后夏菊花、黄梅新秀韩再芬等艺术精英。

当秦朗天来到天柱峰景观处,便微笑地介绍道:

“天柱峰,海拔1489.8米。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浑身石骨,嶙峋奇绝,瑰伟秀丽,如柱、如锥、如炬、如剑、如楼台,又如生花妙笔,帮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天柱归来不看峰’之赞誉!唐代大诗人李白路过宿松长江江面时,望见天柱峰的雄奇壮丽,放声高歌:‘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清冥皖公山,巉绝称人意。……’白居易也曾咏叹:‘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宋朱熹大发感叹:‘屹然天一柱,雄镇翰维东。只说乾坤大,谁知立极功。’明李庚也赞曰:‘巍然天柱峰,峻拔插天表。登跻犹未半,身已在蓬岛。凭虚举鸾鹤,举步烟云绕。天下有奇山,争似此山好。’”

天柱峰孤峰突起,山峰险绝,很难登攀,据记载,至目前为止,作为游客登上极顶的只有两人。

当来到一线天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天柱峰下,有一峰与主峰裂有一缝,如巨斧劈开一般,下不着地,俗称小天门,又称‘一线天’。峰高不过10米,如一初开的花朵,因而峰名‘花峰’。仰望天柱峰的石壁上,有楷体横书‘顶天立地’四个大字。这是民国廿九年,国民党将领刘义纯题写的。”

当来到渡仙桥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天池峰,为天柱山的第二高峰,它稍高于飞来峰,海拔1426米。天池峰,一裂为三,由我们眼前这瘦瘦的两段石条连接在一起,这便是著名的‘渡仙桥’,有句俗语:‘人到桥头皆是仙’”。

登上天池峰顶,我们也可以领略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概。这里视野宽阔无比,景色十分壮丽。是观日出、云海、佛光、晚霞的最佳方位。天晴之时,极目远眺,飞来峰、衔珠峰,五指峰,山连天际;炼丹湖如同一面银光闪闪的镜子被潜河、皖水两条银链夹在中间;大龙窝、后山、东关诸峰如同一个个土丘,尽收眼底。

小心翼翼地跨过渡仙桥,即达方圆不足10平方米的一平台,台中大小两个石坑,称“天池”。它深不盈尺,但水清冽,久雨不盈,久旱不涸。天池平台外沿是悬崖绝壁,令人望而惊心,称试心崖。试心崖是观赏“天柱山佛光”最理想的地方。若遇浓雾弥漫山谷,艳阳悬挂碧空,那白色的云雾上将会出现一个赤、橙、黄、绿、青、蓝、紫的七彩光环,光环层层相套,绚丽无比,更为奇特的是,你的身影一定映在华丽的光环之中。若遇“佛光”,将是你的福气了。

当来到神秘谷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神秘谷,在天池峰南,又称司元(玄)洞。天柱山最神秘处堪称神秘谷,一是因谷奇,二则自古就有许多神秘传奇故事。”

神秘谷石由龙宫、迷宫、逍遥宫等组成,自龙吟虎啸崖入口,穿过五指峰,紧傍飞来峰,环绕衔珠峰,直达渡仙桥,全长400多米,落差100多米。从外面上看神秘谷,一谷乱石堆而已,而近百石洞全在迭石巧堆之中,游客再多,只闻其声,难见其人。谷内洞上有洞,洞里有洞;有的相连,有的间隔;疑无路时便是路,看是道处却迷途;洞宽处容人无数,河底卵石清晰可见;洞低处人必须葡行,一人挡道全洞漆黑;洞大时数人并步,可坐石小憩;壁陡处上下相连,手足并用;阴森处凉气袭人,七弯八拐忐忑不安;明亮时泉水叮咚,松吟鸟鸣。

道家视此地为洞天福地,道书称之为第十四洞天。旧志称此洞“空邃可容万余武,下有水晶岩,直通沧海。后呼为总官洞。”

当来到蓬莱岛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花峰左侧,一峰苍秀圆润,它便是蓬莱峰。蓬莱峰海拔1350米,南眺天池峰,北依天柱峰。蓬莱峰是一单体石壁,西、南、北三面岸陡壁削,向西延伸一百多米处是万丈深渊。峰顶狭长绝险,纵长百余米,宽仅二、三米。古木护石,葛蔓绕膝,跻身往来,险象从生。今已修建石级和护栏。峰下时常云掩雾绕,峰顶在云海中若隐若显。上得蓬莱岛,只见青藤蔓蔓,人迹罕至,浓雾缭绕,如入瑶池仙境呀!你看西南北三面悬崖陡壁,古松倒挂,乱云飞渡,似海岛仙山,明代李庚有诗:‘登跻犹未半,身已在蓬莱’,故称蓬莱峰。登山峰顶可远眺湖北英山、安徽霍山、金寨,领略***诗词中“苍山如海,残阳似血”的壮美景象。”

当来到九井河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源于天柱山后宫殿,曲折宛转,绵延十余公里,汇千万溪泉而成,其间幽潭飞瀑,风清气爽,‘九井西风’为潜阳十景之一。”

九井西风可算是天柱一绝。绝就绝在一年四季,无论阴、晴、雨、雪都有股西北风吹进古口、野寨一带。特别是夏天,不管白天天气多么炎热,入夜西风一来,暑气顿消。因此谷口、野寨不光是人们听风观景的好地方,还是避暑胜地。

当来到炼丹湖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炼丹湖,水面面积近3万平方米,蓄水量8万立方米,海拔高1100米,在中国名山中可以和天山“天池”、长白山“天池”相媲美。它水质清澈、碧绿如玉,四周群山罗列,环境优雅,天晴无风,湖如明镜,蓝天白云,映入其中;四周群峰,苍崖青松倒影其中,如锦如织,给这平静的水面增添了生机;微风徐来,湖水荡漾,波光粼粼,又是一番景象,泛舟其上,如入瑶池。在‘炼丹湖’平静的水面之下,原来未修湖以前,称‘良药坪’,又叫‘上炼丹’。汉未明道左慈曾在此采药炼丹,现在‘炼丹湖’名即来源于此。左慈当年炼丹住过的‘炼丹房’与炼丹起炉的‘炼丹台’还在。在‘炼丹台’,举目四望,西关群峰,历历在目,飞来如坠,宝月如锡,衔珠欲坠,天柱在望。狮峰耸于左,青龙背横于右,登仙打鼓诸峰在其东,麟角、覆盆、迎真诸峰峙其南,远瞻近瞩,可尽天柱一山之胜。”

当来到天柱晴雪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天柱山的一道独特的景观-天柱晴雪,俗称‘六月雪’。‘天柱晴雪’位于天柱山青龙涧北面的山岗上。据志书记载:‘这里翠岭环围,松杉繁茂,万绿丛中,露出一片砂岗。常年似冰封雪压,四季如银山烂海。尤其是雨后初晴,阳光辉映,砂砾经雨水洗滤后,格外洁净无瑕,如皑皑白雪,光华耀眼。’明代诗人李匡有诗赞道:‘五月六月寒常住,千年万年雪不消。’在炎热的六月,能身临其境,一定会顿感凉意。”

天柱晴雪的成因与此处的地质、地貌形态有关。“雪山”由长石为主石英含量相对不高的混合花岗岩组成,岩石经常潮湿,日晒夜冷,岩石层面渐渐风化剥落,逐渐松散成砂,日积月累,堆积成岗,日光月色映照,晶光四射,莹然似雪。

当来到飞来峰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飞来峰在‘龙吟虎啸崖’的最西端,一峰独立入云,峰顶巨石如盖,浑身石骨,浅浅的水痕遍布全身,这就是天柱山第三高峰----飞来峰。它海拔1424米,整座山峰为一整块巨石构成,顶有一石长约3丈有余,围长30余丈,高丈余,浑圆如盖压在顶峰,似从天外飞来,石称‘飞来石’,峰因石名,峰顶的飞来石,像一顶华冠端端正正地戴在峰顶。许多游人看到飞来峰,都十分惊奇。同时又有一份担忧:万一哪天刮风,把那个飞来石刮下来,可怎么办?

传说天柱山在26亿年前是一片茫茫无际的西海,西海里许多蛇妖鳖精在兴风作浪,扰得民不聊生。后一太上老君路见不平,运用法力从东海龙王处借来一块镇妖石压在飞来峰上,用来镇妖。”

又传清朝乾隆皇帝来到天柱山,并不相信这个飞来石是从九天之外飞来的。真命天子随口吟道:“飞来未必是飞来,定是世人胡乱猜……”。话音未落,顿时电闪雷鸣,飞来峰上乌云盖日,飞来石隆隆作响,将要飞起……吓得乾隆皇帝赶紧改口道:“飞来一定是飞来,不是世人胡乱猜。既然飞来又飞去,何必当初要飞来”。言毕,天空一碧千里,详云绕腾。飞来石也稳稳当当地盖在飞来峰顶。

飞来峰,从南面看,如帽如笠;从北面看,如棋如磨;从东看,如球如拳;从西看,则如牛眠虎卧。飞来峰的西部的石壁上,由于泉水的长期侵蚀,形成一块石鳞斑斑酷似“龙鳞”的斑块。细心的游客不难发现,那外围轮廓与我们现在安徽省地图的轮廓有着惊人的相似呢!你看那是淮河,那是长江……

当来到宝月峰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

“在飞来峰南面的是‘宝月峰’。峰顶东西有两个触角状的巧石,中间平坦一块方桌状的石板,两块巧石像两位老者各自向后微微倾斜,好一幅悠闲自得的神态----‘二仙对弈’;从东向西望,似一弯新月挂在蓝天----‘宝月’;而从东南方向西北观望又变成了‘金鸡唱晚’,真可谓移步换景,妙趣横生!东边,天蛙峰、丹砂峰、飞虎峰、佛子峰、迎真峰、石纽峰、麟角峰、覆盆峰、天狮峰等,群峰起伏,清秀挺拔……。”

当来到天柱松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天池峰侧畔的悬崖之间,巍然屹立着一株高大的松树。它破顽石而生,依山崖而长;大有百折不挠、浩然磊落之气慨与风骨;只可远观、不得近亵;迎风霜而立,堪砥柱中流;颇有王者风范。莫看此松高不过5米,粗不过80公分,可据勘测它却有1500多年的历史。你看它完全生长在悬崖之上,寸土不沾,与石峥嵘。枝桠还粗壮强劲地向悬空面伸展,此势好像热情好客的天柱松。”

当来到马祖庵景观处,秦朗天微笑地介绍道:

“此处主要景点有:马祖庵、佛光寺、霹雳石、八戒念经、天书峰、天蛙峰、猪头石等。马祖庵苍竹遍野,茶树丛生,巨石罗列,奇峰连绵,悬流曲折。香子、屏风、石龙诸峰排列在前,天门、天蛙、降丹诸峰陈列稍后。马祖庵前有马祖洞,传为马祖道人歇脚静习之处,洞内有幽涧泉。出洞蹬道而上,右边一石如柱,傲立苍穹,其上有国民党四川军阀杨森题刻‘南天一柱’四字。再右为莲花洞(又称丹房),传为汉未方士左慈练丹之地。旁有大石一尊,占地一亩,浑圆色润,一线中开,上下匀齐,如切瓜果,俗称‘雷打石’。清人李云磷刻有‘混元霞雾’四字。马祖庵南边还有雪瀑崖,飞流直泻,煞是好看,声震十里,甚为壮观。”

佛光寺:曾是唐代马祖道一禅师修行习静的山洞。五代时,当地山民就地建庵,世称马祖庵。明万历年间,神宗御赐藏经,诏赐马祖庵为佛光寺。后一度被焚,现存砖木瓦房十间,有部分佛像可供瞻仰。

霹雳石:俗称雷打石,高约10米,浑圆苍黛,中开一裂缝,断面整齐,似刀削斧劈。石的北壁刻有“混元霹雳”四个一米见方的大字。八戒念经酷似猪八戒躺在山顶之上,口里念着经书,心里则想着美味佳肴。天书峰相传是左慈当年在山上炼丹喜获“天书”的地方。天蛙峰恰似一只青蛙朝天哇哇大叫,欲上青天之势。

石刻文化

“无山不石刻,有刻皆名山。”自古以来天柱山就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骚客文人、达官显宦纷至沓来。他们面对如此美景,挥毫泼墨,抒发内心的感慨,于是便留下了众多的石刻。从石牛古洞到马祖庵,从虎头崖到天柱之巅,从九井河畔到南天门,到处都是古圣先贤们的题刻,而这其中石牛古洞内的山谷流泉摩崖石刻,以其数量之多、密度之大、品位之高、年代之久而列各景区石刻之冠,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看着眼前的石刻,秦朗天感叹道:

“在这片不到300米长的石壁上,汇集了唐、宋、元、明、清、民国、现代共300余幅石刻,可谓是诗、词、文、图、赋形式各异,行、草、隶、楷、篆五体俱全,真正是一条艺术的长廊。其中尤为珍贵的是一代改革家王安石和书法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的真迹。”

当介绍到天柱山的宗教文化时,秦朗天微笑道:

“天柱山是佛道两家的‘洞天福地’。道家将此列为中国名山三十六洞天之十四,并称其为五大镇山之中镇。千百年来的膜拜和香火沉积了丰厚的宗教文化,既有可观可览的有形景观,又有可读可听的无形传说。”

自东汉方士左慈在此传教后,道教遂在此生根。萧梁时期,金陵高僧宝志来此布道,并与方士白鹤道人斗法,结果平分秋色,从此,天柱山成为佛道圣地,鼎盛时期的唐宋,寺观不下百余座,曾有“三千道士八百僧”之说。

佛教代表性建筑为凤凰山下的三祖禅寺和天柱山腰的佛光寺(马祖庵)以及县城西郊的太平塔。三祖寺于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汉族地区142所重点寺庙之一,最初被梁武帝萧衍赐名“山谷寺”,后因禅宗三祖僧璨在此驻锡,故名“三祖寺”,唐玄宗之子唐肃宗即位之始改元“乾元”,即于乾元元年下诏赐名为“三祖山谷乾元禅寺”。寺内觉寂塔建于唐天宝年间,为三祖僧璨的舍利塔;另有建于唐朝的“三祖传衣洞”和建于宋朝的“摩围泉”。

史迹文化(古皖文化)

这里的史迹最早可以上溯到以“薛家岗文化遗址”为代表的5000多年前的古皖文化。薛家岗文化遗址坐落在潜山县王河镇,共发掘面积2000余平方米,出土文物2000余件。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玉器三大类,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其中13孔石刀为国内首次发现,极其珍贵,生活用具以陶器为主。

这些器物以新石器时代物品为主,并有少量商代和唐宋年代遗物,它们风格独特、自成面貌,代表了新石器时代独树一帜的一种文化,为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生活和生产活动,以及与黄河流域诸文化的关系,提供了十分珍贵的文物资料。

当介绍到天柱山名人文化时,秦朗天微笑道:

“天柱山的名人踪迹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封岳,现在仍可探寻到当年汉武祭岳留存的‘祭岳台’、‘旌驾桥’等遗迹。后隋文帝志在南疆,移南岳封号于湖南衡山,但天柱山依然以她的钟灵毓秀吸引着众多的文人墨客达官显宦前来造访。”

唐李白在江上看一眼天柱山就吟道“奇峰出奇云,秀水含秀气”,并表示“待吾还丹成,投迹归此地”,白居易的一句“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更是穿透了历史,至今仍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王安石在潜山任舒州通判时,拥火夜游石牛古洞,作诗云:“水无心而宛转,山有色而环围。穷幽深而不尽,坐石上以忘归。”黄庭坚在石牛古洞内筑亭读书,自号“山谷道人”,并坚称“吾家潜山”。

古皖大地,地灵人杰,早在三国时,这里就诞生了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王蕃。晚唐有诗人曹松,宋朝有宰相王珪、擅长画马的李公麟,到了近代,更有京剧鼻祖程长庚、章回小说大师张恨水、杂技皇后夏菊花。他们都是天柱山的儿女,他们都是我们潜山人的骄傲!

当介绍到戏曲文化时,秦朗天微笑道:

“发源于湖北黄梅地区的地方剧种黄梅戏——植入天柱山这片土壤后,忽然就奇葩绽放,光华万丈,先有开拓者严凤英,后有新秀韩再芬,硬是将黄梅戏唱响中华大地,《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就在这里被搬上了黄梅戏的舞台。”

当介绍完主要景点后,秦朗天再次走向镜头,微笑道:

“各位观众、各位游客、各位粉丝,您们好!天柱山风景区就介绍到这里,下集我们将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九华山风景区。再会!”

同类推荐
  • 老实人名录

    老实人名录

    甄强他娘莫名奇妙死了,牵连出了许多陈年往事。20世纪50年代开始,付家、甄家和戴家冥冥之中已经有了联系,只是在那些老实人的面具底下却是不堪的亲情与爱情。付松实和甄老实十岁认识,开启了不同的人生故事,他们都带着长辈的期待——好好做人,楚星子进入了付松实的生活,事业与爱情究竟是星河璀璨还是破败不堪,大概都是一次次选择促成的。在时间的长河中,他们也算见证了历史,在社会迅猛发展的同时,只有真正的珍珠才会闪闪发光。
  • 舍友求学记

    舍友求学记

    现代大学生活:沙雕透露着辛酸,愉快中反映现实。
  • 生机百态

    生机百态

    自己看作品啊!简介就是自己看作品,值得你去看。
  • 薄荷味薄荷糖

    薄荷味薄荷糖

    你喜欢吃牛奶糖吗?甜甜的,像被天使眷顾的幸福。但是,她吃腻了。突然觉得辣辣的薄荷糖更适合她。然后,薄荷糖不见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 家有仙土

    家有仙土

    花溪市有一村名曰骆驼村。村内有一座山峰酷似骆驼,因此才以骆驼村命名。骆驼峰腹部有山洞,洞内孕育一块神奇的土地。这块土地可催生植物的生长,大大缩短了植物的生长周期。且看主角如何利用这块神奇的土地,在当今世上叱咤风云,成就一个永久不衰的传奇。
热门推荐
  • 误惹腹黑99次:男神大人求放过

    误惹腹黑99次:男神大人求放过

    【本书全文免费!禁止转载抄袭!】第一次见面,她就吐了他一身,还各种花式‘撩汉’!第二次见面,她就泼了他一身的咖啡,附带一杯冰可乐,两人正式杠上;第三次见面,她毫不犹豫当着他的面为别的男生加油鼓掌,欢喜冤家序幕正式开始。“金小艾,你再也逃不出我的手掌心。”“叶洛泽,你这么腹黑霸道,你妈知道吗!”“金小艾,你的胸怎么这么小?”“有本事你来摸摸大啊!”“好啊。”某男腹黑一笑“那就来么么哒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小丑日记

    小丑日记

    一本日记,一半明媚,一半凄凉!一副面具,一半阴暗,一半阳光!一支佣兵小队,偶然间得到了一本日记,一段尘封已久的故事就此展开...
  • 小姐你又当女二了

    小姐你又当女二了

    一个天生美丽难自弃的富三代小公主,在国外读完名校回国后,不在家老实继承亿万家产,非要跑去娱乐圈演戏当恶毒女配。在清宫剧里挑拨离间,古装剧里当圣母白莲花,职场剧里出卖公司机密。直到某天,小公主的亿万家产继承人身份被曝光。不少网友疑惑,放着亿万家产不去继承,跑去娱乐圈当什么恶毒女配?对此,小公主本人表示:不想追星的演员不是好粉丝。势要做爱豆女主的小公主本人,拼命接戏,可得到的通知都是,“小姐,你又当上女二了。”某天,十八楼办公室内,“总裁,安小姐又被选上女主角了,对方还是小姐的偶像。”“把她的女一号给我撤了。”“是!”
  • 不二男配

    不二男配

    这么狗血竟然穿越到大神写的书中了?什么?这套路不对啊!他为什么只是一个小配角?主角分分钟压倒他!可能是姿势不对!能不能重新再来过啊?赵三,一个倒了十八辈子的霉的屌丝男,没想到看了本大神写的书,三天三夜不吃不喝,最后饿死,还穿越到那本书上了,作为一个小配角,他这是要被男主分分钟给压榨死的节奏啊!
  • tfboys之幸运则爱恋

    tfboys之幸运则爱恋

    性格多变的三个豪门的三女生,遇到了帅帅的三小只,会发生什么事呢?!请大家期待~~~~~~~~
  • 愿与凯一生相伴

    愿与凯一生相伴

    梦琳的初牵初抱怎么都给了王俊凯?自己怎么会这么好运和男神又牵手又抱抱的。(在网上看到好多本关于三小只的小说,但是大部分都是半途而废了,没能坚持下来的,可能是因为时间少,而且还很苦恼结果怎么办吧!放心,菲菲会坚持下去,不会放弃此文。菲菲会用十分的努力换取您三分的满意。)
  • 致青春里错过的你

    致青春里错过的你

    许里有个很爱的他,但,七年也没等回一个他……他性子热,但却和性子冷的她在一起,看似不爱,但却已入骨……
  • 朝思暮想

    朝思暮想

    实在抱歉,由于風要生宝宝了,正在产假中,文文暂停更新了,存稿还在继续,11月份之后加倍更新,不会弃坑,对不起大家,希望亲们可以谅解,再次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题记:原来,有些人的伤口是在时间中慢慢愈合的,如她。而有些人的伤口却是在时间中慢慢溃烂的,如他。这些年,他痊愈的只是外表,有一种伤,它深入骨髓,在人看不见的地方任意肆虐。*******“慕存风,我和你玩够了,现在,我们分手!再也没有瓜葛!”她这样说着,那么决绝。从此,他远走他乡。时隔五年,再次相见,他们形同陌路,他携手新欢,笑看红尘。做不成情人,连朋友也不行。然而,在她披着白纱,即将嫁做他人妇的那一刻,他又跌破所有人眼镜的将她从婚礼上直接抢走。“嘘,别说话,你知道自己没有资格和我讨价还价。”又一个春光旖旎的夜晚,叶思语看着伏在她身上的男人百般滋味上心头。“慕存风,你凭什么这样对我,我们早就没关系了!”“呵,没关系?既然当初我为你铸造天堂你不要,那我们就一起下地狱吧。”男人冷冷的笑着,眼中却有着不易察觉的痛苦。当两人的命运因他的坚持再度纠缠在一起,往事渐渐浮出水面。他命在旦夕。他说:叶思语,离开我,不用记得,但是别忘记……*****那啥,实在是简介无能,大家凑合着直接看故事吧~~~另外,推荐風的古文:《狠戾残君:弃妃休想逃》http://novel.hongxiu.com/a/365209/
  • 倾世绝恋:绝世女王

    倾世绝恋:绝世女王

    前世不能相守,今生无论什么困难都不能将我们分开“灵儿呢”某男怒瞪面前洋娃娃般的萝莉“她说她要去游玩,叫你不要找她了”说完一溜烟跑了,某男提身去追他那爱玩的小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