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314100000013

第13章 汉家风骨

不消一炷香的时间,张士诚便跟着刘伯温一同来到了一间大院落前。

院落中几十间正房厢房连立,青壮玉瓦,很是气派豪华。

“张道长请。”刘伯温有意试探试探张士诚的底细,见他看着此宅院眼神平淡,波澜不惊,便也收起了几分轻视。

若是一般平头百姓见了这种大户宅院,不说害怕,至少也会变几分脸色。

此人绝不简单,刘伯温暗自考量。

“哎。”张士诚摆手,不肯显露出一点破绽,“我是客你是主,哪有我先走的道理?”

“那咱们一同进去罢了。”两人说完,并肩走进了宅院内。

“今日有要客前来,去醉仙楼点一桌好酒菜。”刘伯温转头吩咐下人道,“再泡一壶龙井。”

“茂林修竹,青石流水,亭台楼阁,先生好雅致啊。”张士诚平视四周,心中思考着怎么将这旷世奇才收入麾下。

刘伯温和常遇春大不相同,他家境颇为殷实,自己与之又无旧交,绝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打动的。

“道长说笑了。”刘伯温微微一笑,“在乱世之中,哪还有那么多风雅之物可以追求,无非是先祖留下的一点古迹,保存的比较完好罢了。”

“哈哈,那是一般的凡人。”张士诚伸手抚摸一枝翠竹,“刘先生大才,自然不可同那些人对比。”

“刘某平生不过一八品小吏,道长可是太上老君他老人家的神使呢。”刘伯温似笑非笑,“我命下人备好了茶水,可否进内室详谈?”

“求之不得。”张士诚撇了撇嘴,他自然知道那些装神弄鬼的把戏瞒不过刘伯温,但也没想到他会这么直接的指出来。

怪不得以才高八斗之资,在原先的历史轨迹中却不得善终……

内室中,两个打着官腔的老狐狸面对而坐……

“道长的三清教会布施百姓,造福黎民,着实令刘某钦佩。”刘伯温点亮了烛灯,“只是张道长这三清教会,纳民数千,钱粮无数,着实有豪杰之资啊。”

“先生说笑了。”张士诚见刘伯温毫不露底,无奈之下决定先开口。

“小民不过是蒙了祖上的阴德,家中攒了些余粮,看百姓困顿不堪,心有不忍,故创立三清教会。”

“若是有意布施百姓,何不捐献官府,交由官办?”刘伯温不露声色,悄悄抿了一口茶。

“如今的朝廷,也配得上我们的信任吗?”张士诚脱口而出。

刘伯温眼皮一抬,深邃的眼眸直直地盯着张士诚,彷佛直接看穿他的心底一般。

“逆反之事可是诛九族的重罪。”刘伯温从牙缝中挤出这几个字。

“当朝至今八十余载,皇帝换了十一个。然而刘先生认真想想,百姓又过上了几天好日子?”

张士诚自知刚才激动失言,无奈之下只能一条路走到黑,尽力说服刘伯温。

“那些蒙古人,色目人,如今可以随意骑在汉人的头颅上肆意妄为,或许您能过上几天好日子,可那些平头百姓呢?那些奴隶苦工呢?难道咱们还要尽心尽力的保他蒙古人的朝廷不成?!”

刘伯温没有说话,眼睛冷冷地看着张士诚。

“是,先生说得不错,造反是诛九族的大罪。”

张士诚撑着桌子,一字一句地说道,“我此前路过的每一座城池中,蒙古人不愁吃穿,享福享乐。可是他们做了什么?!多少汉人的妻女被他们霸占?多少粮食被军队抢走?他们凭什么骑在我们的头上?!”

“汉人,不是没有风骨,而是缺少付出鲜血的人。”

刘伯温的脸色一变再变,由原来的冷眼相看再到惊愕,随即变得惘然。

自从张士诚来到这里,所见所感之景皆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太久的压抑在他心中淤积,趁着这个机会一起爆发了出来。

他赌了一把,就赌刘伯温心怀天下,敢为天下之不敢为。

“如果天下没有人愿意出头打破这世间的黑暗,我张士诚,愿意做第一个。”

“所以,我才会选择创立三清教会,目的就是为了反元,推翻这异族的伪朝,光复,汉统!”

“光复……汉统……”刘伯温摸了摸自己的脸,他竟然被一个只有二十几岁的青年在道义上压得喘不过气来。

“汉统”这个词不知何时竟已变得如此遥远。

檀渊之盟,海上之盟,靖康之耻,岳飞被杀,绍兴议和,襄阳城破……

不知不觉中,汉人已经被少数民族压制了数百年之久,以至于竟然认异族为正统,为胡马跪下膝盖。

是不是该改变了……?汉家天下还有得救吗?刘伯温的心中不停地翻滚过这个问题。

最后,他摇了摇头。并不是否定,而是无法得到准确的答案。

“先生,如果您肯暂信我一回,咱们就静待一段时日。”张士诚见刘伯温还是犹豫不决,他便翻出了最后一张底牌,也将自己逼到了绝路:

“不出两个月,黄河必反!”

“你说什么?!”刘伯温虽然知道元廷已经岌岌可危,但未曾想过会来得这么快速。

“两个月之内,黄河十五万民夫必反!颠倒日月,进攻鞑虏。”张士诚异常肯定地说道。

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刘伯温就不得不再次审视这个装成太上老君的使者的青年人了。

他自认上知古今,下知地理,也绝对推测不出起义军什么时候开始造反。

难不成他……是其中一员?

刘伯温咽了一口唾沫,知道事情无法轻易了结了。

“今天我要说得话都放在这儿了,至于思考加入与否,先生还可自行判断。”张士诚面朝刘伯温拱了拱手,“万寿宫中已煮好了梗米饭,就不在此叨扰了,小生告退。”

“你就不怕我告官?”刘伯温见张士诚已走到密室门口,实在放不下便问道。

“先生是汉家儿郎,我愿意相信先生的为人和底线,就算先生有所顾虑,不愿加入,也断然不会去告诉元鞑的。”

说罢,张士诚再次挥了挥手,推门而出。

同类推荐
  • 浪子杜杰

    浪子杜杰

    贞元二十一年,顺宗因误食丹药病重,命太子李纯监国,朝廷上下暗流涌动,各地节度使各怀鬼胎。太子密诏好友杜杰前往罗浮山。一场巨大的阴谋已经悄悄展开。欢迎加入浪子杜杰粉丝群,群号码:596219222
  • 韩林儿夺天下

    韩林儿夺天下

    韩林儿一个街头混混,在风起云涌的元末铁流中,凭借机敏狡黠,躲过一个个必死之局,穿越时空,夺取天下!
  • 共御

    共御

    小说描写了几个主人公有着杀父和被杀的血海深仇,由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逼近家园,大敌当头,众人毅然放下私仇家恨,团结一心,同仇敌忾,保国守土的伟大壮举……
  • 二十四史—明史

    二十四史—明史

    《明史》三百三十二卷,清张廷玉等撰。明朝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以后,一二六八年(洪武元年)建立的封建政权。一六四四年(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攻佔北京,推翻了明朝的中央政权。同年,清军入关,分兵向农民起义军和明朝南方势力进攻。一六六一年(顺治十八年),明朝南方势力被消滅。明史记载了明朝自建立到滅亡将近三百年的历史。清朝在一六四五年(顺治二年)设立明史馆,一六七九年(康熙十八年)开始修史。一七三五年(雍正十三年)明史定稿,一七三九年(乾隆四年)刊行。
  • 重生古代之极品教师

    重生古代之极品教师

    千古名师,万代留名!纵使权倾朝野,杨宁也只想做一个教书先生,生门满布天下。
热门推荐
  • 少女触动校草心

    少女触动校草心

    在阳光明媚的一天,霸气十足的校草喜欢上一个很普通的少女,可是少女不怎么喜欢他,过了许久发现这个霸气十足的少爷其实蛮好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八零种田小仙女

    八零种田小仙女

    在月宫的小兔仙犯下了一个错,被大怒的玉皇大帝贬下凡,嫦娥仙子眼泪汪汪的送给小兔仙一个锦囊………小兔仙只能在人间混吃等死,没想到得罪了个大狼狗,一直紧抓着小兔仙不放,小兔仙委屈巴巴的亲了大狼狗一口,大狼狗立马被顺毛,变成小奶狗。…………1V1双洁,放心入坑本文种田文~八零年代~女主有金手指,作者亲女儿,不可能虐!甜文!!
  • 幻武真龙

    幻武真龙

    哲学家笛卡尔曾言“我思即我在!”,那么按照此种说法我还活着。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我不管他是对是错,我只知道他是我兄弟。洛仙:冷云哥哥你说嘛,你喜欢我哪一点。冷云哈哈一笑:我就喜欢你这样幽默点。洛仙娇嗔:讨厌,那你说你会爱我爱到什么时候。冷云:爱你爱到不能爱为止。洛仙:那是什么时候呀。冷云:当我生命终结的时候。
  • 愿倚竹听风雨

    愿倚竹听风雨

    前世过得凄苦,莫名穿越到从没听说过的朝代,战乱?被卖?乞丐?寄人篱下?都不怕,自能勤奋努力解决温饱,经商赚钱,看温吞闷骚女主如何在架空朝代抱得美男归!
  • 重生之往事随风了

    重生之往事随风了

    王逸重生回到了十二岁的春天,且看他如何耕种生命的春天
  • 夜闻墨竹清谈风

    夜闻墨竹清谈风

    (原名:深夜记)“你错在哪里了?”“错在没护好他。”
  • 弑神灭仙之星辰风云

    弑神灭仙之星辰风云

    原始宇宙还没有形成之前整个空间是一片混沌,后来混沌中产生了一种能量,这种能量不断的与混沌摩擦,至使混沌爆炸开来,形成了一片原始宇宙,原始宇宙中又分为几个不等的空间,分别是凡人界、仙界、神界,这些空间中又是如何的产生了高智慧的生命---凡人和众多的妖兽呢?凡人界的修真者又是什么呢?仙、神到底是怎样的存在?传说中的仙、神是否真的是宇宙的至尊!……
  • 凉城亦然

    凉城亦然

    等等,不就是倒霉一点,在家帮忙收拾背包准备出去露营吗?刚捡好,她怎么就晕了过去呢,还把背包一起带了过来,手机、充电宝、泡面……诸如此类。而且,这里面的剧情跟自己几天前看完的小说剧情一毛一样,难道自己也狗血了一把,而且自己看的小说女主角目测很惨,难道自己要和她一样吗?答案当然是——不!呵呵,还好她有先天优势,手机啊,看一看剧情就知道了,这算开挂吗?没讲过不能用手机啊,而且有人知道这是手机吗?当然没有啊!于是乎,史上装备最全的女主角,嗯……诞生了。
  • 泥巴墙的记忆

    泥巴墙的记忆

    作品从黄茅尖住的楚国谏议大夫写起,以回忆黄茅尖的泥巴墙为主线,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展现黄茅尖的山、田、土以及丰富的木材资源、药材资源和林业特产,读后让你身临其境,对黄茅尖这片土地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