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7216600000150

第150章 范睢的谋划

转眼9个月时间过去了,真可谓此一时彼一时。这9个月的时间,赵王将邯郸的防务交给了廉颇全权负责。而这一次,大秦武安君白起却没有出马,由此构成了一个不平衡的战争。

秦昭襄王听说武安君生病了,也许是故意称病,也许是因为秦军这次攻打邯郸的将领不是别人,正是五大夫王陵。这次,秦军只率领了10万兵马,在秋收过后,便信心百倍地兵临赵国。

秦昭襄王和范雎可是经过充分的思考,这王陵虽然官职低微,甚至比起左庶长还低上一级,但是对付赵国的老弱残兵,已经是绰绰有余了。秦军历来名将辈出,秦王认为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培养一下王陵,让秦军对白起的依赖不断降低。白起太过桀骜不驯,很多时候竟然不听从秦王的号令,这令秦王心生不满。

然而,后来的事实证明了白起的桀骜不驯不是没有道理的,王陵很顺利地就到达邯郸城外,却一直无法进入城内。

原来,赵国经历长平大战之后,其精锐力量已经所剩无几,如果和秦军硬抗,无异于是在自掘坟墓。于是,赵军干脆实施坚壁清野的政策,将秦军到邯郸的进军路线上的城池都放弃,迁其人口,扫其粮草兵马。如此,秦军一直走过的是一条无人之境,到达邯郸后才发现几乎整个赵国的力量都集中到了邯郸。看来赵国是准备和秦军死战到底了。

整个邯郸城的赵军起码有20万人马,他们是一群特殊的群体,大多数人都是超过40岁的老者和小于18岁的少年。这些人的亲人,大多死在长平一战中,因此他们都把秦国的士兵看做自己不共戴天的仇敌,刻骨铭心的仇恨比任何凌厉的士气和杀气都可怕。

而让王陵更加恐惧的是,这次守备邯郸的竟然是和白起实力相当的大将——廉颇。整个赵国邯郸城内,都弥漫着一种哀伤之气。长平之战,白起一举坑杀了赵军士卒40万,让赵人在心有余悸的同时对秦军充满仇恨。此次守城之战,他们都心存必死的决心。

由此可知,秦军攻打邯郸,比起当初对阵长平还要艰难。廉颇再一次展现了他防守的严密性,整个邯郸简直是固若金汤。任凭秦军如何猛攻,就是攻不下来,三个月过去,秦军损兵折将不说,战事还没有丝毫的进展。

如今秦军可谓骑虎难下,赵国都成这样了,要是还攻不下来,显得秦国太不济事,秦军太过无能,秦王也太过昏庸了。撤军倒是一个好方法,可是秦昭襄王怎么能够咽得下这口气。秦军好不容易才有今时今日的成就,不可能因为区区20万老弱残兵,就让这群虎狼之师无功而返。于是,秦国给王陵增兵20万,还给他下了死命令:务必攻克邯郸,否则就地免职。

公元前258年,嬴政一岁了。他在邯郸和其父亲一起焦灼地等待着秦军攻打赵国的结果。此时的嬴政已经能够走路了,而且还能勉强说一些话语。

可是,这一个春节,秦军王陵再一次让他们失望了。秦军冒着严寒,昼夜不停地攻打着坚固的邯郸城,始终没有任何结果。而廉颇依然深得赵王信任,白天坚守不出,夜晚则派遣赵军北军的精锐骑兵,前去袭扰。不及两个月,王陵便损失了5座军营,更是死伤了数万士兵。

秦王这下再也沉不住气了,他知道如果秦国再不派遣有智谋的大将过去,不仅攻克不了邯郸,秦军也会受到更大的打击。

恰在此时,白起也听说了前方的战事,他认为自己扳倒范雎的机会到了。不是他容不下一个丞相,而是不能容忍一个在战场上呼风唤雨之人,还需要时刻堤防范雎在背后暗算,而且这种暗算比起战场上的血肉拼杀,更加难以防备。这就是所谓的“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为了能够放心大胆地攻伐六国,白起决定先将范雎扳倒。

所以第一次,秦王前去请白起出山时,白起直接拒绝了。

秦王自然不会死心,遂问起因由,白起毫无顾忌地回答道:“邯郸实未易攻也,且诸侯之救日至。彼诸侯怨秦之日久矣,秦虽胜于长平,士卒死者过半,国内空,远绝河山而争人国都;赵应其内,诸侯攻其外,破秦军必矣。”(《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白起如此说话,聪明的秦王自然听得出来,白起很明显是在推脱。想当年白起以7万孤军攻楚,拔鄢夺郢也只在弹指之间,楚国因此而痛失半壁江山。现在的邯郸确很坚固,而且还有名将廉颇做守将,但是以白起的才能,要攻克邯郸其实也并不是什么天大的难事。而诸侯即将来救云云,秦王就更不会相信了,当年长平之战诸侯还不是坐观成败?如今赵国之危更胜当初,各国只会作壁上观,有甚者说不定还会趁火打劫,不久之前在赵国北境屡屡袭扰的燕国,就是个活生生的例子。当然,一旦诸侯意识到秦军攻克邯郸的后果,来援救一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但是以往的例子都无比鲜明地指出一个事实,诸侯联盟不过是个纸老虎,一旦秦国稍稍动手动脑,则会树倒猢狲散。最后白起说,“士卒死者过半”,这还算是一个事实。可是眼下围困邯郸的秦军,可是整整30万军马,只要白起一出手,就能立刻化作50万、100万,实在不构成任何具备实质性的问题。

想到这些,秦昭襄王立马觉得白起实在是不识抬举,但是现在要以大局为重,所以必须找出问题的症结。这解铃还须系铃人,白起的态度与范雎有很大的关系,他既然容不下范雎,就让这范雎去解决这一问题。

岂料白起非但没有来和范雎唱出一段将相和,反而给范雎煮了一锅闭门羹。范雎本来就不是心甘情愿地前去请白起的,于是,范雎回到秦昭襄王处,直接告状说:“武安君假称有病,不肯为将。”

白起终归是一个单纯的军人,这使得他能够在战场上不顾一切,却也使他在政治上不谙一切。他以为,凭借自己的盖世功勋,无论如何也不会比不过一个依靠嘴皮子,从茅厕爬上朝堂的外人。所以他选择了和范雎直接对抗,他不明白,范雎此时所代表的已经不是单纯的丞相,还代表着秦昭襄王的颜面以及秦国的利益。

果然,秦昭襄王在听闻了范雎的报告之后马上龙颜大怒。这时候,秦王想到了另一个在长平大战中表现出色的人,那个人就是王龁。秦王不相信,秦国除了白起就没有了将才可用。

于是,秦国以王龁为将,再增援10万大军,星夜兼程赶到邯郸。秦军有雄踞天下的威势,猛虎下山的悍勇。秦王相信,只要这一股大军到达邯郸,邯郸守军必然丢盔弃甲。秦军要占据邯郸,平定赵国,如同探囊取物一般。

王龁到达邯郸之后,立马撤掉王陵的主帅大权。至此,秦军先后已经派遣了40万大军进攻邯郸,是邯郸20万老弱残兵的两倍之多。在如此人多势众的优势下,从公元前258年秋到第二年春天,足足5个月的时间,秦军硬是没有半分推进。

这一幕在王龁和廉颇的眼中很是熟悉,和当初二人在长平之战的立场一样,廉颇依然处于守势,王龁依旧处于攻势,不同的是,秦国日益强大,而赵国则渐渐衰弱。但是最终的结果还是和三年前一样,秦军依旧拿岿然不动的赵军没有半点办法。

对于这一切,范雎有着他自己的想法,最开始秦军只有十万大军,攻不下邯郸还可以说是数量上的差距,如今秦军无论是在单兵素质上还是在军队数量、装备上,比之赵国强盛了许多倍。秦军过去可是无往不胜,面对邯郸只要不顾一切地攻击就可以了,和赵国拼伤亡也无所畏惧吧。

因此,范雎得出一个结论:不是秦军攻不下邯郸,而是不愿意攻下邯郸,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无非是用无声的示威来支持他们心中的战神白起。并且让秦王知道,只有白起才是天下无敌的,秦国除了白起之外,无人可以攻得下邯郸。

范雎将这个猜测告知了秦王,秦王顿时吓了一大跳,这不是逼宫吗?如此下去,白起必然会威胁到自己军权的稳定。秦王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哪怕是自毁长城,不惜让秦国的军力一落千丈,他也要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范雎意识到以白起为首的军事集团,虽然客观上威胁了秦王的大权,但是其剑锋真正所指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此次作战无论白起去还是不去,范雎都不会被他们赦免。与其坐等成败,不如绝地反击。

这时候,范雎想到了两个人,一个是自己的结拜兄弟郑安平,另一个则是帮助自己来到秦国,并向秦王举荐自己的王稽。这二人自范雎发迹之后,都得到了重用。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范雎于是决定让郑安平出马,只要他能够攻克邯郸,则不仅白起危机化解,自己的地位也会日益巩固。

同类推荐
  •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2

    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帝国和伟大历史人物,从政界领袖到军事强人,从历史学者到商界精英,持续地受到世界范围的关注、研究和阅读。蒙古帝国和成吉思汗所引领的法则,至今仍在深刻地塑造着我们今天的现状。《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中,著名元史专家孙钥洋在新近权威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基础上,以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权威、全面、立体地再现了历史上最庞沛的帝国--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的历史,也即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兴衰史。
  • 宋朝原来是这样

    宋朝原来是这样

    《宋朝原来是这样》以纵横捭阖的笔法,书写了宋朝三百年波澜壮阔而又充满矛盾与纠结的历史。有对宋朝高度文明的政治、文化生态的褒扬,也有对其军事、外交败笔的解读、抨击,更有对大宋民富国弱的历史吊诡的深思。
  • 三大黑道帮主

    三大黑道帮主

    本书叙述了十里洋场是冒险家的乐园,角斗士的竞技场,作为社会底层出生的杜月笙、黄金荣、张啸林,以不同的方式聚集租界,以“拜四方”的手段,将帮会、租界、军阀,融为三位一体的鸦片走私联盟,在波诡云谲的上海滩呼风唤雨,称霸一时,不可一世……
  • 我不是太子李

    我不是太子李

    一个有时舌灿莲花,有时杀人如麻的杀手突然穿越到大唐太子李的身上。他会怎么在大唐掀起阵阵波澜呢……
  • 《蒙曼说唐·长恨歌》上下册

    《蒙曼说唐·长恨歌》上下册

    从一个普通的王子到君临天下的帝王,唐玄宗李隆基走向皇位的过程,充满了坎坷和曲折,也让他尝尽了人间的辛酸。可以说唐玄宗李隆基的皇位是好不容易才得到的。而在谋取皇位的过程中,李隆基身边聚集了不少的人才,这些人才是他政变过程中的功臣。现在李隆基当上皇帝了,他会怎样对待这些功臣呢?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鱼九的周合德

    王鱼九的周合德

    这我一个人回去,哪有这么办事的,我委不委屈周合德我喜欢你,处对象的那种喜欢相信我,我要娶你
  • 群魔落舞

    群魔落舞

    第一个爬上陆地上的鱼拥有全世界。(这世上能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壮,也非最聪明的,而是最能够适应改变的。)
  • 当芋头拌上稀饭

    当芋头拌上稀饭

    蓝郁,花名芋头,身高180cm,长相冷俊,学习成绩优异但性格高冷且喜欢独处,陈稀儿,花名稀饭,留着中分刘海加长直发元气少女,性格俏皮可爱。两人皆是平夏高中高一学生,同为一个班级的学生,在上学第一天途中偶然遇到发生不愉快的事,因这件事两人成为了冤家,常常互怼,互相捉弄,久而久之,互生情愫,其中蓝郁的儿时玩伴项紫芯的介入,让他们变得忽近忽远,明明在乎,然而有缘无分,剩下的是遗憾告别......
  • 月亮归你爱归山

    月亮归你爱归山

    那年,桃花开满山间,两情相悦时,无需多言,两情不悦时,又奈何,,,,奈何。
  • 万事屋之汐江奇才篇

    万事屋之汐江奇才篇

    走无常,伴鬼差,茅山术,分黑白。八卦玄,五行妙,阴阳诀,如律令。奎星郎,下凡间,几十载,又转世。张彼德,好儿郎,董向南,晓万事,两人遇,再续缘。张小子,有灵骨,学法术,乃奇才,汐江城,奇闻多,且听我,先讲这汐江奇才张彼德。(我的第一个脑洞,写一个可以成为修道学法奇才的青年不停历练,见识各种奇异法术,妖魔鬼怪并结识朋友,成长的小说,更新缓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启奇变录

    天启奇变录

    天启六年五月初六,大明皇都发生离奇事故,房屋倒塌、人员伤亡过万,连皇宫亦未能幸免,朱由校的贴身太监亦被震落的瓦片砸死……此后人心惶惶,各种传说流传于大街小巷……东厂番子、锦衣卫倾巢而出,挖地三尺却一无所获。连魏忠贤亦惊慌失措……无名小卒田一成临危受命彻查起因,却不知不觉卷入惊天阴谋中……随着一代枭雄崛起,他又将何去何从呢?
  • 不翼而飞的两万

    不翼而飞的两万

    孑然一身的小伙终于攒足了成人高校的两万元学费,取款时发现了两万块不翼而飞,世界的昏暗彻底笼罩住小伙本就无光的天空,从此开启了追寻世界真相的旅程
  • 平地清秋

    平地清秋

    寰宇安好时,我爱炼丹、爱阵法,爱我所喜爱的一切;寰宇众生危急时,我的鲜血,便只为众生而流淌。书名取自:“少年恃险若平地,独倚长剑,凌清秋。”(顾况《行路难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