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80200000011

第11章 自我保护的心理防线——避免被人伤害的心理防身术(2)

不是教你诈

“酸葡萄效应”和“甜柠檬效应”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因自己遇到了挫折和失败,其真正的需要无法得到满足,编造理由来消除或减轻内心的不安。但是它只能止痛,不能除痛,因此不可上瘾,自欺欺人。

《世说新语·假谲》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当时正是七八月间,骄阳似火,万里无云,士兵们口渴难忍,行军速度明显变慢,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因体力不支晕倒在道旁。曹操见状,非常着急,心想如果再这样下去,部队根本无法如期到达。于是他叫来向导,询问附近有没有水源。向导说最近的水源在山谷的另一边,还有很远的距离。

曹操沉思一会儿,便快速赶到队伍前面,高兴地转过马头,对士兵说:“诸位将士,前边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红红的,肯定很好吃。我们加快脚步,过了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不禁口舌生津,精神大振,步伐加快了很多,顺利赶到了前面的水源所在地。

这就是“望梅止渴”的故事,没有吃到梅子,只是想到,就可以起到口舌生津、润喉止渴的作用。其实梅子就像是一种安慰剂,使人们的心灵得到了一定的满足,进而有了信心和力量。

而心理学家通过实验也证明,用没有任何药物活性物质的淀粉制成的“假药”,给不知情的受试者或病人服用,居然也可以起到治病的功效。心理学家把这种心理反应叫作“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的产生原因大体有两种:首先,患者期待药物起作用的心理激发了生理反应;其次,患者对所处的医疗环境引起了生理上的条件反射。而“安慰剂”之所以能够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对人们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从中获得安慰和支持。

在现实生活中,“安慰剂效应”是较为普遍的。

例如,美国牙医约翰·杜斯说:“一些牙痛患者来到我的诊所后便说:‘一来这里我的感觉就好多了。’其实他们并未说假话——可能他们觉得马上会有人来处理他们的牙病了,从而情绪便放松了下来;也可能像参加了宗教仪式一样,当他们接触到医生的手时,病痛便得到缓解了。”

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安慰剂效应”的实施者在进行“欺骗”,其接受者“上当”了。但是,在某些时候,用善意的谎言安慰人的心灵,也是值得肯定的。例如,某人得了绝症,亲友告诉他只是普通的疾病,可以避免患者得知真相后感到恐惧进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脆弱的时候,总会需要精神的安慰。而用“安慰剂效应”缓和一下情绪,总比没有“缓冲”,直接面对严酷的现实要好。

所以,在生活中适当地使用“安慰剂效应”,适时地装“糊涂”,也未尝不可。这是审时度势后采取的权宜之计,而非一味逃避的自欺欺人的“鸵鸟政策”。如果是对别人,我们这样做是出于对对方的爱;如果是对自己,我们要在“欺骗”过自己之后,重新鼓起勇气,认真面对问题并积极加以解决。

对自己或者是对别人的善意的欺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人们免受重大的打击,而在保持积极的态度的同时,使自己的现状获得转机。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安慰剂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个体所接受的心理暗示的强度,类似于我们常听到的“心诚则灵”的说法。所以,尽管产生“安慰剂效应”的心理和生理机制都相当复杂,如果想对别人施以“安慰剂效应”,通过利用现实中的权威,或是宗教中的神,就有利于加强对对方的心理暗示,使“安慰剂效应”达到预期的效果。

不是教你诈

产生“安慰剂效应”的心理和生理机制相当复杂,但不论其产生机制是哪一种,精神作用无疑是起着关键作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装“糊涂”,对自己或别人进行适当的善意的“欺骗”。

有两个素不相识的酒鬼,因为喝醉了酒,在同一辆电车上睡着了,他们都坐过了站,一直坐到郊外的终点站,而此时已经没有返程的电车,两个陌生人谨慎地交谈几句之后,似乎就一拍即合,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于是这两个酒鬼在一起十分愉快地畅谈起来,逐渐产生了友情,他们一起寻找出租汽车,共同分担车费,一路上的谈话都兴致盎然,并且在以后也经常联系,偶尔还一起喝点小酒。他们都感谢那次坐过站,让自己找到了知己。

为什么两个陌生人会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一拍即合,结下深厚的感情?首先,这两个酒鬼都喜欢喝酒,彼此趣味相投;其次,都因喝醉,在车上睡着,最终坐过站,可谓是同病相怜。因此他们产生了情感共鸣,彼此轻易地认同并接受了对方,促进了感情的升华。

由此可见,相似性往往会让人们产生容易接受对方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于那些态度、信念、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等与自己相同或相似的人,都是比较容易接受的。而心理学家通过调查也发现同年龄、同性别、同学历和有相同经历的人更容易相处;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世态度、追求的目标一致的人也更容易相互扶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于与自身有诸多相似性的人的警惕心和抵触心是比较弱的。

因为跟自己相似的人在一起,人们更容易有共同语言,相互间发生争辩的机会比较少,更容易获得彼此的支持,获得内心的一种稳定感。同时,相似的人组成的群体,可以更好地共同应对来自其他群体的阻力和压力。因此,与相似的人相处,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自我防御的心理,即害怕遭到反对和伤害,寻求认同和帮助。这种心理防御有其一定的必要性,可使自己免受伤害,而在最大限度上获得心理认同和满足。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臭味相投”,其实就是受这种心理在人际交往中造成的影响。在社交中,如果交往双方有较多类似的地方,那么他们之间就比较容易相互吸引,能促进双方关系的发展。

心理学家的试验也证明了这一观点。他们对大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然后把一部分特征相似的大学生安排在一起居住,而把另一部分特征相异的学生也安排在一起居住。一段时间后发现,特征相似的学生大多彼此接受和喜欢,并且成为好朋友。而特征相异的那些学生尽管朝夕相处,但仍然很难建立友谊。

这就是因为特质相似的学生们,因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宗教信仰,对社会时势看法比较一致,更容易谈得来,感情也更融洽,因此彼此之间的戒备和隔膜很少,有利于做深入的交往;而特质相异的学生们,因为害怕受到伤害,戒备心和防范意识很强,彼此缺少共同的语言,很难融合在一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说:“道不同,不相为谋”、“话不投机半句多”,这也体现出了相似与相异给人们心理造成的巨大的差别。不可否认,相似的人们聚在一块,能够增强群体的安全感和行动力量,但是因为缺少不一样的声音和意见,又容易缺少活力,限制发展。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除了要大量结识与自己有相似特质的人外,也要善于和与自己相异的人交往,这样则会发现自身没有的东西,使自己得到补充和提高。

不是教你诈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相似的人更容易相处,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相似吸引的心理效应,同时也是人们自我防御心理的一种体现,因为人们能够从中得到认同和支持,获得安全感。

美国的心理学家黑伯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心理实验,叫做感觉剥夺实验,是指控制或去除对人的感觉刺激,将人和外界环境刺激高度地隔绝。

在实验中,被试者处在完全静谧孤独的空间里,并且要求躺在床上,只有吃饭或上厕所才能起来。此外,被试者还戴着一副半透明的护目镜,手上戴着厚厚的棉手套,耳朵里塞着棉花,这使被试者几乎什么也看不到,手也没有感觉,也几乎听不到任何声响。总之,被试者与外界几乎没有交流。

实验结果表明,几乎没有人能够忍受三天以上,即便勉强为之,实验结束后,让他做一些简单的事情都会频频出错,精神难以集中,情绪易激动,对刺激过敏,紧张焦虑,思维迟钝,一般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若实验结束后的状态持续的时间长,那么人还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幻觉。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的正常生活需要尽可能多地与外界接触,需要接受各种刺激,由此形成各种感觉。与外界交流得越充分,那么对社会、人生才有更丰富的体验,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而感觉剥夺状态对人的心理和生理都有害,甚至会带来一些危险。比如生活中的雷达监测员、长途司机都处于轻微的感觉剥夺状态。有时候他们会产生轻微的幻觉,看到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东西,结果引起一些不该有的事故。高层住宅里的主妇,常独处于毫无声响的房间,会突然感觉到强烈的不安,这也是感觉剥夺状态下的孤独感造成的。

同类推荐
  • 全世界最贵的总裁情商课

    全世界最贵的总裁情商课

    全世界上最高端的总裁情商课,10节课价值100万美金,课程起源于哈佛,延展于世界,只针对上市公司总裁培训服务,硅谷首富拉里.埃里森、谷歌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以及比尔.盖茨、巴菲特、奥巴马、克林顿、奥普拉等政治精英与商业精英都曾接触、推荐或接受过的全球最高端的总裁课程——他们占领了世96%的财富与无上的话语权,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情商高于智商。如何才能拥有上市公司总裁的超级情商?如何运用情商提高自我领导力,提升影响力与交际圈?如何运用高情商进行高效沟通、团队管控、团队激励,以及运用高情商处理生活中、公司日常管理中容易遇到的各种问题。
  • 决定你一生的行为

    决定你一生的行为

    成功的路有千条万条,但是有一条却是每一个成功者的必经之路,那就是“付诸行动”。行动胜于一切,没有行动,一切言辞都是空洞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永远都不要指望别人来改造我们的命运。改造命运,唯有靠自己积极行动、主动争取。本书将教你从日常行为抓起,做好人生规划,学会灵活转变思路,懂得放松心态、修养性情,为成功早打基础,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等。本书旨在帮你走向成功之路,带你步入幸福人生。
  • 创造未来的一千种可能

    创造未来的一千种可能

    本书共分五章,介绍了60余位名人的生平事迹。其中包括:“投笔从戎觅封侯”,“卖报歌”和“仁者无敌”等。
  • 迈过心理那些坎儿

    迈过心理那些坎儿

    本书从职场实际情况出发,主要介绍了七部分内容,即职场人士自我心理诊断、职场人士人际关系心理诊断、职场人士压力心理诊断、职场人士跳槽心理诊断、职场人士非常时期心理诊断、职场人士常见心理障碍诊断、职场职业病心理诊断。
  • 影响力的本质

    影响力的本质

    本书的唯一目的就是帮助你发现、发展和利用自己的那些潜伏未用的才能。经常参考这本书,将本书作为人际关系的一本工作手册,会使你成为人际交往的高手。
热门推荐
  • 霸道总裁追妻计

    霸道总裁追妻计

    他是军界有半边天之称的君家继承人,冷漠高傲的贵公子,却独独看上她。雨夜他掐着她的脖子,“杨沫,你逃不掉的!”可她还是逃了,因为他的爱太过决绝。再次相遇,男人手上有一道疤痕,他说,“杨沫,知道吗?我曾经把我的命,给过你!”她这才知道,原来她是他的心,他的命!
  • 东方之春

    东方之春

    【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致敬改革开放】1977年,改革春风扬起。身处南方贫困山区的董家,亦惊起波澜。董家大女儿董芳,摆脱了家庭出身的束缚,通过高考上大学,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偶然间,胆大心细的董芳因自制音箱赚得了第一桶金,而后辞职下海做个体户,开启了正式的创业之路。从承办良种场到进军饲料行业,债务危机、嫉妒猜忌、场地被困、亲信背叛,乃至是对手的抹黑与嫁祸等等,波折始终不断。可是董芳凭借着自身的魄力与惊人的毅力,一肩扛下了所有的重压,反将重重危机转变成了机遇,并带领贫困山区的乡邻们共同致富。几度沉浮数十载,董芳用永不言弃的中国精神,书写下了属于自己的时代篇章!
  • 嚣张小宠妃

    嚣张小宠妃

    什么!居然穿越了!穿越也就算了,至少给我一个什么公主小姐啊!再不济也给我一个正常人的身份!这个太监是怎么回事啊!
  • 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幽处满茶烟(上下册)

    品茶,是一种生活方式,爱茶的人,内心都不会太浮躁,当你推开茶馆的门,你就开始了修炼。从古今茶人到名茶轶闻,从茶馆风貌到人生百态,本书是茶友了解茶文化的绝佳读本。
  • 烟波浩渺之石破天惊

    烟波浩渺之石破天惊

    本书是《烟波浩渺》的第三部,描写沙破天声震南海后返回中土辅助以沙净烟、金巧莲为首的江湖豪侠击退北元及江湖异类的挑衅!
  • 修仙四季录

    修仙四季录

    生,当如春草之顽强,夏花之灿烂;杀,则如秋风之无情,冬雪之凛冽;予吾三丈无名黑枪,夺天地轮回无常。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王爷宠妻路漫漫

    王爷宠妻路漫漫

    她是户部尚书的独女,只想坐拥万贯,吃尽人间美食。却怎么都没有想到,名震天下,英姿无双的七王爷,竟然在选妃中选了她。一夜之间摇身一变,成了他的王妃,也成了京中少女羡慕的对象。虽然王爷绝代风华,只可惜是个面瘫脸,经常端着高冷的架子。“你怎么这么能吃,不知道的还以为本王虐待你了,还好王府的米缸厚,不然非得被你吃穷了不可。”某王一脸嫌弃。『真香现场』“多吃点你看看你这几天都瘦了。”某王疯狂的夹菜。“娘子,过来让为夫抱抱你。”某王张开双臂。“……”王爷,你的高冷呢?世人皆叹:王妃娘娘好手段,竟将王爷调教成了妻管严。这话传到王府中,某王将她抱在怀中,低下头埋于她的发间,轻轻道:“我是自愿的。”
  • 微光深处的你

    微光深处的你

    我爱你……有的时候我觉得我像一支蜡烛,风一吹我就灭了,油一尽世界上就没我这个人了。————浅简介与正文无关
  • 逃婚少奶奶你别跑

    逃婚少奶奶你别跑

    这是一篇宠文,三位公主为了不想定婚,而逃婚,逃到了莱伊学院遇到了和她们订婚的三位王子们,三位王子们一见到她们就对她们一见钟情,他们的爱情就在这所学院展开,她们将会遇到什么困难呢?让我们一起来见证他们的爱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