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70500000034

第34章 阿巴亥(2)

不久之后,努尔哈赤又攻打沈阳。后来,他便把都城迁到了沈阳,并且称沈阳为“形胜之地”。从此,沈阳便开始被命名为盛京。同时,阿巴亥等众福晋及众贝勒又被接到了这里。天命十年(1625年),沈阳城开始修建宫殿,不久后便已初具规模,并经不断的扩建,宫殿越来越壮观。这一切,阿巴亥都看在眼里,她非常高兴努尔哈赤有这样的成就,而且她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后金必然会打倒大明,从而统一江山。也正是在这样的逐渐转变中,阿巴亥的命运便仿佛在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天命十一年(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在宁远(今辽宁兴城)城下与明将袁崇焕进行殊死决斗。打了一生胜仗的努尔哈赤毕竟是老了,在明军猛烈炮火的攻击下,努尔哈赤身负重伤,自己的军队也遭到了罕见的惨败!努尔哈赤打胜仗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如今却在一个青年将军的手下败得如此之惨,心中十分沮丧,他反复思考着失败的原因,可是却百思不得其解。他的自尊心不断地受着煎熬,日子一久,终于积愤成疾。后来,他转到清河汤泉疗养,却毫无效果,心中知道大限已到,便想回沈阳,希望能再见到自己喜欢的大福晋阿巴亥。

到了距离沈阳四十里的福陵隆恩门时,阿巴亥终于与努尔哈赤相见了。阿巴亥痛哭不止,努尔哈赤也万分留恋自己戎马半生的尘世,可是却终究敌不过天命。这一年的八月,努尔哈赤永远地离开了人世。这一年,他六十八岁。

保护伞最终消失了!阿巴亥与皇太极的斗争也到了最后的时刻!

权控与阴谋的最后决战

当努尔哈赤去世后,阿巴亥悲恸欲绝。她不但因为失去了心爱的大汗,同时也感到自己少了一个大的靠山,自己的处境也开始显得危急起来,心中更是痛苦。当努尔哈赤的灵柩被运回沈阳后,一场争夺汗位的斗争便在众贝勒之间正式展开了。阿巴亥知道现在已经没有了努尔哈赤的直接保护,她只能积极地投入权力控制,这样才能保证汗位落到自己儿子的手里。

代善因那次风流案后,再也没有了争夺汗位的能力,于是汗位之争便正式在阿巴亥的儿子跟皇太极之间展开了。阿巴亥认为现在自己的三个儿子各掌一旗,多尔衮又立过战功,她知道只要自己把握好局面,控制住形势,自己的儿子很可能继承汗位,其中最有可能继承的便是多尔衮。精明的阿巴亥在心中已经算计好了一切,因为努尔哈赤去世时她就陪在他的身边,所以可以任意伪造他的遗命。她认为已经胜券在握,皇太极已经完全处于下风。

可是她却仿佛忘了上一次的教训,皇太极的阴险与心计是远在她的想象之上的。她虽然策划完备,仿佛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可是皇太极却不走常规的路子,而是直接以毁灭她为目的。上一次如此,这一次亦然,阿巴亥焉能有机会获胜?皇太极明白阿巴亥现在所处的位置以及所拥有的权力,于是,他仔细地分析着目前的局势。

这时,阿巴亥正式宣布了努尔哈赤的临终遗命,即“多尔衮嗣位,代善辅政”。四大贝勒并没有承认她宣布的遗命,因为这份所谓的“遗命”除了阿巴亥外并无一人能够证明,所以他们无法接受。而这份“遗命”虽然未被承认,却也引起了几个贝勒的不满。于是,皇太极终于有了主意。

皇太极明白,虽然与他争位的是力量已经超过四大贝勒的阿巴亥的几个儿子,但真正威胁他权位的,其实正是阿巴亥本人。只要除去了阿巴亥,他就有能力分散她几个儿子的势力,使之无法联合成一股力量。这样一来,自己才能顺利夺到汗位。经过仔细的筹划,皇太极买通了代善、阿拜以及莽古尔泰三个兄弟,四大贝勒同时进行了计划安排,然后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的第二天,皇太极、代善跟莽古尔泰三人共同来到后宫,由莽古尔泰向阿巴亥宣读努尔哈赤的“遗诏”。

“遗诏”里称,阿巴亥心怀妒忌,如果留之,则国必生乱,待自己去世后,必令其陪葬。

阿巴亥大惊失色,她万万没料到皇太极居然能走出这样一步棋。她当然不想就此屈服丧命,便抗辩说先皇在世之日对自己喜爱有加,从未对自己有过什么异想,而且临终的所有遗言自己都听得很清楚,并没有让自己陪葬一说,同时她直斥这是皇太极编造的谎言。

皇太极不为所动,只是心平气和地表示这确实是先皇的遗言。阿巴亥怒斥皇太极,说这完全是他的阴谋,为了自己争夺汗位,不惜如此陷害他人。她虽然知道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可又不愿轻易束手待毙,她不断地申辩先皇不可能有如此遗命,这只是皇太极的诡计而已。

皇太极当然不可能松口放她一条活路,他以强硬的语气称这是遗命,必须执行。莽古尔泰也从旁说,先皇让阿巴亥陪葬,是舍不得离开她,归天后也希望她来陪伴自己,所以希望她不要再拒绝,她可以因此永远跟先皇在一起。

还剩下一个代善未说话了。阿巴亥曾经跟代善的关系非常不错,不然也不会出现当年的风流案。于是,她把唯一生存的希望放在了代善身上。可惜代善却始终低着头,任两个兄弟不断地软硬兼施,自己却并不发言。而在后金政权时有这样一个规定,如果殉者不肯殉,则要被众人群起扼死。阿巴亥知道自己已无生路,终于准备面对现实了。

阿巴亥知道,如果自己一死,自己的几个孩子立即会成为众矢之的,不久之后必会遭到皇太极的迫害。她便说,她一生追随先皇,获得了许多其他人都没有获得的权力与光荣,所以自己也满足了,可以接受陪葬。可是她最不放心的是自己的几个儿子,希望他们在自己死后能够平安地活在世上。她要几个贝勒发誓,在她死后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的儿子。

代善首先发誓,他一定会保护并照顾好她的儿子。阿巴亥虽恼他不念旧情,不救她的性命,但此时代善有如此保证,倒也让她心里宽慰了几分。她又将眼睛盯向另两个贝勒,皇太极便与莽古尔泰同时发誓,表示一定会保护她的儿子。

阿巴亥心中已没有了顾虑,便终于一咬牙,待沐浴盛装并佩戴上努尔哈赤赏赐的珠玉后,于努尔哈赤去世的同年同月的十二日辰时自缢而亡,终年仅三十七岁。

终于以完败告终!阿巴亥不算一个平庸的女子,但她碰到了皇太极,心思总是逊了一筹。争储之战就此告一段落,局势终于稳定了下来。可惜这稳定的背后却有着那么大的牺牲。惜哉!

阿巴亥一死,皇太极再无障碍,在所有贝勒的拥戴下,他顺利地登上了大汗之位。他登位后,遵守了自己的承诺,没有为难阿巴亥的儿子,甚至于后来还把多尔衮当成了自己的心腹之臣。但他对外所称阿巴亥的死因却与他编造的遗诏略有不同,只说阿巴亥是心念先皇,以身相殉,自愿陪同先皇共葬于沈阳的福陵。他这样说,大概是想掩盖他阴谋里折射出的罪行吧!而皇太极并没打算就此罢休,因当年帮她告发阿巴亥及代善风流案的妃子德因泽知其曾设的阴谋,便也一同令其殉葬了,同时殉葬的还有另一位庶妃阿济根。德因泽落得如此下场,不知她是不是后悔自己当年的种种举动。由此可见皇太极手段之狠,令人心惊。

直到顺治七年(1650年)时,多尔衮总摄朝政,便将其母追谥为“孝烈恭敏献哲仁和赞天俪圣武皇后”。一年后,多尔衮病故,孝庄太后与顺治立即将其列为罪人,同时,其母阿巴亥也被除去了谥号,其牌位也被从太庙中移了出来。

阿巴亥本可以成为受后人纪念的大妃,可惜其子却偏偏做了大清的罪人角色,连累她屈死后也终不能受后世皇族人尊重。只能说其时运不济也!

★人物点评

阿巴亥的结局是悲剧性的。但是,她的悲剧恰恰又是因为享有无比的幸福而导致的。如果没有此前的幸福,她的悲剧也许不会出现。可是,为什么会出现这么矛盾的情况呢?

阿巴亥的大半生都是伴随努尔哈赤在金戈铁马中度过的。阿巴亥跟随他四处征战时,虽然她在努尔哈赤的身边显得比较突出,但却并没有显示出她非常出众的一面。不过也并不奇怪,有努尔哈赤这样的男人,即使有实力的女人恐怕也乐得去图一份轻闲,不去更多地操一些心了。阿巴亥嫁给这样的男人,可谓是极为有福了。但这福也有限度,因为她有几个对汗位非常有竞争力的儿子,而恰恰皇太极又是一个心机深沉,对储位志在必得的野心家。所以,她与皇太极之间便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冲突。努尔哈赤在世时,有努尔哈赤为她提供庇护,而努尔哈赤一死,她的屏障消失了,加之她在朝廷里并没有更加根深蒂固的基础,所以,在与皇太极的较量中,她不仅输掉了权力,甚至输掉了性命。实际上,她是输在了追求权控与施展阴谋的较量之中。因为她只是在权力上打主意,而皇太极却施展诡计,在遗诏上做手脚,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正大光明之道好像总是斗不过阴险卑劣之途。这种例子其实也不仅仅发生在阿巴亥的身上,在我国封建史上这样的事情也比比皆是。

从阿巴亥被努尔哈赤弃后又被召回的过程来看,颇像杨玉环两次被驱又两次被请回的过程。二人都有着非凡的魅力,只是杨玉环凭借的完全是自己的美丽,而阿巴亥或多或少还因为她的能力也为努尔哈赤所欣赏。但两个人的这种“召回”却有了同一种效果,就是最终因为她们过于受宠而成了政治斗争中的牺牲品。杨玉环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死在了太子李亨之手,而阿巴亥则死在了皇太极之手。看来红颜多薄命,倒不是什么偶然的事了。

阿巴亥只是一个牺牲品,她不幸成为了汗位争夺战中的突出人物,所以才有此一劫。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她真的在这场较量中胜出了,即她的儿子多尔衮继承了汗位也未必是好事。皇太极何许人也,他必然不会甘心屈服于别人的统治,仍然会图谋夺权,造成国家的混乱。而由皇太极执政,多尔衮一时之间却无力与他抗衡,他只是在许多年后当顺治登上帝位后才做上摄政王,那时江山已经趋于稳定,没有大的外患。所以从这个角度看,皇太极的胜利也属于历史的选择,而阿巴亥却不幸地出生在了这个时代,所以她的去世便也显得有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同类推荐
  • 东方隆美尔:蒋氏父子为何置孙立人于死地

    东方隆美尔:蒋氏父子为何置孙立人于死地

    20世纪50年代初,台湾突然传出消息:陆军总司令孙立人被蒋介石软禁。其深层的背景和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是个谜。作者用纪实文学的形式,表现了曾被国际社会誉为“东方隆美尔”的孙立人,于抗战期间超凡脱俗、豪气冲天的丰功伟绩:参加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期间,率新新38师在仁安羌,一战救出七千多名被日军包围的英美溃军与新闻记者;蓝姆迦练兵,将当年在日军面前一战即溃的中国军队,练成了一支脱胎换骨的精锐之师;随即展开的反攻缅甸作战中,率新一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痛歼日寇。国民党丢掉大陆后,作者又浓墨重彩地表现了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与美国的矛盾,以及国民党内部的矛盾、冲突。而孙立人,正是这两种矛盾的牺牲品。
  •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

    《强秦弱楚:张仪》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毛泽东与郭沫若

    毛泽东与郭沫若

    本书以历史为经,人物交往为纬,采取“分镜头”写真的手法,全面表现了毛泽东与郭沫若两个现代中国历史上重要人物的交往活动和友情发展。
  •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名人传记丛书——李白

    李白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青年时成就诗名,壮志凌云,心怀匡扶社稷的政治热忱,却终因不能见容于权贵而落魄终老。他的一生既饱含着悲愁,也闪耀着不朽,确切地说,正是他对国家前途和人民疾苦的忧愁成就了他的不朽。该书讲述了李白从富商子弟成为一代诗仙的淬炼历程,有助于青少年读者认识这位并不完美,但却有血有肉的伟大诗人。
热门推荐
  • 蓝莓果糖

    蓝莓果糖

    放过你了,如果可以重来,我希望你可以先遇到我,这辈子是我输了,不是输给了别人,只是输给了时间
  • 末世明天

    末世明天

    恐惧充斥着上空,世间的一切都变成了废墟,这也许就是末世的写照吧!田明会一手开锁的功夫,没想到这个手艺在末世混得很香,看田明如何从一个普通人变成末世里的霸主,带领众人创造美好的明天。
  • 假面骑士在斗破

    假面骑士在斗破

    来自地球的假面迷带着假面骑士ghost驱动器穿越斗破。(简介就这样写,懒得写。)
  • 数码宝贝之神圣之光

    数码宝贝之神圣之光

    男主因为车祸死亡后,和世界树达成协议变成了数码世界的神圣之光。
  • 回梦仙界

    回梦仙界

    无论是神或是人,都有走到终点的那一天,但是我不同,我会在无尽的轮回中,一次一次的与你们相遇,这是我所追求的幸福。
  • 斗罗之魔影师

    斗罗之魔影师

    新书《斗罗之符道通天》已上传,请多多支持。穿越到斗罗大陆世界,在觉醒仪式上,获得与‘疾风之刃’里一般的影子武魂,有形与无形之间,且看他如何踏上斗罗大陆之巅。
  • 玄天封神传

    玄天封神传

    苍茫宇宙,万族林立。或为生存,或为欲望。征战不休!仙道至尊,降临凡尘,广播圣道。为了至尊的赌局,王钰和他的小伙伴走上了修真之路。与强国争霸,纵横宇内,逍遥成仙……“这是属于强者的银河!”江梵宇轻蔑一笑。“呵,若是没有弱者的衬托,哪里又有强者,众生皆平等,只是些力量的差距罢了。”王钰皱眉。
  • 名人格言对联(上)

    名人格言对联(上)

    对联,汉族传统文化之一,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它是中国汉民族的文化瑰宝。本书介绍了一些名人写的对联,以及处世格言。
  • 召唤世界之蛋蛋召唤

    召唤世界之蛋蛋召唤

    一科学家实验失败死亡后,来到了召唤世界,在这里没有那些所谓的科技或魔法,只有召唤书。召唤书5岁时每个人都会觉醒体内的书,如果你有法杖那你就是魔法师,如果你有....在这里她是一名....大家好,我是小懒猫,我呢小学还没毕业,所以呢请大家多多支持我。
  • 思维改写

    思维改写

    王博,一个拥有超能力的人。超能力在这个社会已经存在了几百年,但并不代表它不稀有。能力者天生享受着更加好的待遇,哪怕你的能力不过是割草,那也是万里挑一的对象。而就是这样一个拥有美好未来的人,却因为好友卷进了一场巨大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