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53900000018

第18章 不经历风雨,如何见彩虹(8)

于是,李书福专门来到上海向专家请教。之后又回到台州,自己试造,经过反复实验,蒸发器终于研制成功了。这种自主研发的新的蒸发器,受到了冰箱生产厂家的青睐,逐渐李书福的冰箱配件厂成为浙江省首屈一指的制冷元件供应厂家,连上海、山东几家冰箱大厂也都请他做配件。这为李书福下一个疯狂的梦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年之后,李书福就提出要独立生产电冰箱,这个想法让很多人都难以接受,但是他就是敢为人先,1986年,黄岩县北极花电冰箱厂正式成立,开始生产北极花电冰箱。他的生意十分火暴,到1989年5月,北极花电冰箱的销售额已突破4000万台,李书福成了十足的千万富翁,北极花冰箱也成为当时国内冰箱行业的名牌产品。而此时的李书福,作为北极花电冰箱厂厂长,年仅26岁。

然而正当北极花冰箱厂红红火火地发展的时候。1989年,国家调整政策,对电冰箱实行定点生产制度,而民营的“北极花”无缘国家定点生产之列。这无疑是宣布了他的冰箱厂的死刑。

伤心的李书福又一次摇身一变,成了深圳大学的学生,他带着自己的千万家产一头扎进了书堆里。放弃冰箱厂是李书福一生最为遗憾和后悔的事情,因为当时一部分同样没有拿到定点生产指标的企业并没有乖乖地见“红灯”就停,而是坚持了下来,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比如,科龙、美的等现在知名的企业。如果当时自己也坚持下来的话,那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的。每次谈及此事,李书福总会感到痛心不已。当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是因为这一次的深刻教训,对他的一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从此事中认识到这么一点,国家的产业开放政策有一个逐步到位的过程,有些“红灯”也只是暂停一段时间而已,不是永远地禁止,只要是顺应潮流的事业,就一定要坚持到底,再苦再难也不能放弃。硬闯“红灯”固然不可,但是办法还是有的,可以缓行等待时机或绕道而行,要学会变通,不能自己把自己的生存机会给扼杀掉。

吃亏是福,经过这次惨痛失败的教训,反而给李书福今后的创业道路,注入了一剂勇往直前的强心针。不管是制造摩托还是生产汽车,无论别人怎么嘲讽,无论现实情况多么的困难,他再也没有不轻易放弃,而是不屈不挠地使劲往前冲,为自己冲出了未来,冲出了成功。

二、痴人狂梦,敢想敢为险中取胜

关闭冰箱厂之后,李书福离开北极花,来到深圳大学做自修生,由厂长变成了大学学子。好了伤疤忘了痛,李书福读了几个月的经济管理,觉得天天背一些没有用的东西实在无聊,不安分的他,又开始琢磨起做生意来。

一个宿舍的同学都是来这自修的,都是有钱有势的人。一次他们想把自己的宿舍装修一下,便一起跑到装潢材料市场上去转悠。而就是这么一次不起眼的机会,却让李书福发现了商机。他发现有一种进口的装修材料市场前景很不错。于是不安分的李书福又想从事建材行业。回到寝室,几个人讨论起这个产业来,越说越激动。于是等到念完书以后,李书福回到家乡,联合几个兄弟,投资2000万,开办了装饰材料厂。李书福专门从国外买来了先进的机器设备,生产出来的装潢材料全都是高档产品。在进口的装潢材料昂贵价格的对比下,李书福生产的镁铝曲板就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就充斥了中国的大部分市场。大笔大笔的钱就这样哗哗地流入了李书福的口袋之中。

别人见这个产业如此的赚钱,都纷纷效仿,装潢材料厂也在一夜之间遍布了台州,乃至整个浙江省,也因此使浙江省变成了中国最大的装潢材料生产基地。这应该都是李书福的功劳。

但是等你跟过来的时候,先行一步的李书福早已赚足了钞票。在对市场机遇和潜在商机的把握方面,别人只能是望尘莫及。李书福身上有一种敢作敢为的冲劲,敢为人先,使他能够成功地跨出第一步。喜欢折腾的李书福自有他不怕失败的理由。他曾经说过,自己是农村出来的,本来就一无所有,所以什么事情都敢做,敢尝试,成功了固然很好,即使失败了也没有什么可怕的,大不了回家种地、养鱼,照样可以有吃有穿。他这种豁达的心态,使他在创业的道路上没有太重的心理负担。再加上他不怕吃苦和努力执着的精神,成功对于他来说似乎是一件极为简单的事情。

手握上亿资金的李书福,野心也随着他的财富的增长而变大。他又想进军其他行业了,想要实现多元化经营。

在这期间他还经历过一次大的失败,就是在海南炒房地产。1992年前后,海南房地产热潮高涨,李书福带着数千万赶赴海南,结果却是一败涂地,一下子赔进去五六千万,甚至连回来的钱都没有了。这一次惨重的失败让李书福清醒了许多,他事后总结说,我还是搞实业的好,对于资本这一块就让别人去做吧,我不懂这个东西。当然坚强的李书福是不会被打倒的,倔强的他哪里会有那么容易服输。失败是成功的基础。不能因为一次的跌倒就爬不起来了。

后来,李书福突发奇想,决定生产摩托车。说是突发奇想,其实早在深圳读书的时候,他就敏锐地意识到,摩托车行业是一个比较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他也曾到相关部门去咨询,但是得到的却是别人的质疑和否定。1993年李书福在参观某大型国有摩托车企业的时候,曾经向该企业的老总提出为他们做车轮钢圈配件。但是对方却表现出对民营企业的鄙视和不屑,他们说,这种高技术含量的配件,你们民营小厂根本做不了,还是不要痴心妄想了。这分明是看不起民营企业,李书福很是气愤,他就是不信邪,非得造出一辆自己的摩托车给他们看看。这不是一句气话,也不是随便说说,而是实打实地要付诸实践。李书福立志要自己制造摩托车整车。

但是当他大胆地提出这一设想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反对,甚至连他的亲兄弟都笑他自不量力,并嘲讽他说:“造什么车啊?车祸死了人,有你好看的。搞不好千年砍柴一夜烧。”

但是倔强的李书福既然决定要做,谁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心。除了周围人们对他的不信任,同时国家政策又一次给他亮起了“红灯”,民营企业无法得到摩托车的生产许可证。李书福也曾到处求情,四处通融,但还是碰了一鼻子灰,无功而返。

经历过生产冰箱的教训,吃一堑长一智,这回李书福变得狡猾起来。他决定“借腹生子”,他以数千万元的代价收购了浙江临海一家国有摩托车厂,从而获得了摩托车的生产权。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制造装潢材料和生产摩托车根本就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产业。要做摩托车就必须从头开始,虽然在1992年,李书福终于在历经千辛万苦之后,成立了浙江吉利摩托车厂,但是很多的难以解决的困难正在等着他。

虽然他把自己的摩托车厂取名为“吉利”,是大吉大利的意思,但是前面的路谁也无法预料。

想常人之不敢想,做常人之不敢做,李书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即使从零开始,他也会义无反顾地冲上前去。摩托车厂如愿以偿地开了,接下来就得开始生产自己的摩托车。但是事情不是想想就可以成功的,想要做自己的摩托车,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发动机的问题,自己又不懂,所以要研发自己的发动机就必须找懂行的专业技术人员。于是李书福开始四处寻找人才。经过他的苦苦寻找,终于找到了一个发动机方面的专家——余挺,出生于名牌学府,多年从事发动机的设计研究工作。李书福立即登门造访,经过促膝长谈之后,二人相见恨晚,于是余挺加盟了吉利,带领着手下的员工,开始拉开自造摩托车的攻坚战。经过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的反复试验和试制,只用了7个月的时间,吉利就开发出中国同行一直没有解决的摩托车覆盖件模具,并率先研制成功四冲程踏板式发动机。最后他们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了自己的摩托车。产品一经打入市场,就立即引起了轰动,出现了疯狂抢购的局面,李书福一举获得成功。

但是与此同时,其他各大企业也都嗅到摩托车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投资生产,来争夺市场和利润。结果到1994年,摩托车厂遍布全国,供过于求,出现市场疲软,李书福的吉利摩托车厂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产量和利润都急速下跌。在如此群雄逐鹿、烽烟四起的市场环境下,李书福没有因此失去理智而变得焦躁不安,而是对市场进行了冷静的思考和分析,他发现所有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没有一家生产豪华型踏板摩托车。这无疑是一个绝处逢生的发现。他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市场切入点,并立刻投入资金,组建队伍,开始为之日夜奋斗。不久,李书福的吉利摩托车厂成功开发出了中国第一辆豪华型踏板式摩托车,接着就开始批量生产。这种摩托车一投入市场就受到了消费者热烈的欢迎,全国各地的订单像雪片一样纷纷向吉利飘来。在危机中,李书福用冷静的头脑为吉利寻找出一个充满生机的发展方向,带领着吉利飞速向前飞奔。

很快吉利的摩托车取代了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同类摩托车的霸主地位,不仅一直占据国内踏板车销量龙头地位,还出口美国、意大利等32个国家和地区。到1999年,吉利摩托车产销43万辆,实现产值15亿元,吉利集团也因此赢得了“踏板摩托车王国”的美誉。

李书福执着于梦想、敢作敢为、勇于创新的精神,一次次地把他带向成功。在李书福的带领下,吉利就如同一匹骏马,奔腾在广阔的市场之上。

三、壮志凌云,树民族汽车品牌

1994年,正当吉利踏板摩托车狂潮还在不断掀起的时候,李书福胸中荡漾的无限豪情又一次催着他做出了一个让人震惊的决定:“我要造汽车!”这是任何一个民营企业家想都不曾想过的问题。这一想法一经提出,李书福又一次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造摩托车的时候他已经疯了一次,幸运的是他很偶然地取得了成功。这次再这么疯狂,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然而李书福还是坚持自己的梦想,他说,造汽车有什么,无非就是四个轮子,两张沙发,一个铁壳而已。当时我造摩托车的时候你们也是极力反对,但是我们还是造出来了,而且做得很好,做汽车一样的道理,现在世界汽车工业已经形成了非常成熟的技术,只要有资金,我们完全可以把技术和零配件买过来,还有设计人才也可以请到最出色的。所以我没有什么好怕的,哪怕是倾家荡产,我也要试一试。

李书福说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并不是无稽之谈,他自有自己的想法。

第一,几年来在商海的摸爬滚打,生意的做大做强,特别是摩托车项目的极大成功,使他的资本实力雄厚,他的梦想也在不断膨胀。李书福想要进一步谋取更高的利益,所以他把目光投向了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汽车领域,造轿车是李书福最大的梦想。多年来,他总在琢磨:作为国民经济“三驾马车”之一的汽车业应该有更大的文章可做,而老百姓买得起的小轿车市场上还没有。当前真正符合广大老百姓购买能力的普通家用轿车,应该是“三五”轿车——乘员5人、每百公里耗油5升、售价在5万元以内。国有汽车企业长期忽视了低端轿车的开发,致使家用车市场迟迟难以开发,这就给民营企业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普通家用轿车提供了契机。

第二,就是来自李书福对中国汽车市场独到的分析和思考。当所有的人都在为“中国将成为世界工厂”的预言而激动和狂喜的时候,李书福却乐观不起来,他的内心更加深刻地想着这样一些问题:世界工厂由谁来下订单?如果中国的汽车市场主要被外资控制,那么所谓的“世界工厂”只不过是为外国赚钱的世界加工车间,这样的话,民族品牌也就难以存在,还要我们这些企业家做什么?只不过是为外资企业服务的中国车间主任。所以李书福认为,中国必须有自己响亮的民族品牌,别人没有这样做,那么就让我来走出这一步。即使无力回天,也可以给中国的企业家带来一些值得反思的东西。在之前摩托车的制造生产上,他已经成功地杀出了一条血路,从而打破了国有企业垄断摩托车制造业的格局。而这次,李书福准备扛起民族产业的大旗,改变现在世界汽车业的格局,让中国的汽车走向世界,去占领国外的广阔市场,在国际市场中为中国的汽车行业争取一席之地。李书福坚信,只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就一定可以做出成绩。

梦想是伟大的,豪壮的,振奋人心的,但是如何去把梦想一点点地向现实推进,则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甚至冒着巨大的风险的。李书福这样决定了,不管前面的路多么曲折和艰难,他都会坚持下去,他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把自己的狂想曲演奏得十分慷慨激昂。

然而梦想的美好往往更加凸显现实的残酷,造汽车岂同儿戏,摆在面前的是汽车的生产权、生产技术、资金和市场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书福豪情满怀地跑到省里的主管部门表达了自己想要生产汽车的想法,着实把主管部门的同志给吓得够呛,瞪大了眼睛,看着李书福,以为这人是一个疯子,要不怎么会异想天开地要造汽车,开玩笑!当确定了他不是在开玩笑时,立刻警告李书福说:国务院24号令明确指出不再批准轿车项目。一盆冷水当头泼向了李书福。前面的路一下子就被堵死了。汽车生产与摩托车的生产完全是不一样的资金投入和市场风险。如果得不到汽车生产权,所有的投入都会付诸东流。

所以李书福开始四处奔走,为了拿到轿车生产权而一次次地跑到北京去请愿,一次次地向国家生产主管部门阐明自己的观点,他诚恳地说:“请允许民营企业大胆尝试,允许民营企业做轿车梦,几十亿的投资我们不要国家一分钱,不向银行贷一分钱,一切代价民营企业自负,不要国家承担风险,请国家给我们一次失败的机会!”然而他的豪情在国家的铁板政策面前毫无作用。难道就这样壮士扼腕,梦断廊桥了吗?李书福不甘心。

就在他为此事日夜心焦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李书福的梦想又有了一丝的希望。他听说四川有一所监狱下属的一家汽车厂濒临倒闭,如果可以与这家汽车厂进行私人与国营股份制合作,自己就可以再一次“借腹生子”,得到汽车的生产权。而且对于濒临破产的这家汽车厂来说,有人救火,可以起死回生,何乐而不为呢!于是经过多方努力和谈判,双方签订了合股生产汽车的协议,成立了四川吉利汽车制造厂。李书福买到了这家汽车厂30%的股份,因此也获得了汽车的生产权。

同类推荐
  • 说好难说的话

    说好难说的话

    本书总结了50多种人们在工作、生活、社交中经常遇到的说话困境和窘境,深入分析了这种情况形成的原因,探讨应对这种问题的方法,提供在这种情况下把话说好的各种对策,帮助读者提高说话能力和技巧,在困难时用语言化解矛盾,避免误会,实现目的,走向成功人生。
  • 越玩越聪明的孙子算经

    越玩越聪明的孙子算经

    本书是一本大众趣味数学读物,以中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为蓝本,用现代方式对其中的45道古代算数题目(如《鸡兔同笼》、《物不知数》、《三女归宁》等)进行层层解析,并辅以大量古今拓展题目,全面展现了中国古代算数文化的无穷魅力和古人灵巧的思维方式。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从古人那里继承思维法宝、提升脑力,还能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风采,掌握古代文化常识,提升古文水平,是一本知识性很强的休闲益智类读物。读者对象:大众读者。
  • 责任胜于能力白金版

    责任胜于能力白金版

    一个人的成功,与一个企业和公司的成功一样,都来自地他们追求卓越的精神和不断超越自身的努力。责任胜于能力,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
  • 金领手记:领导为什么不生病

    金领手记:领导为什么不生病

    这是一本金领自己写自己的杂文集,作者是美国通用电气中国公司公关传播总监。《金领手记》写商业、商务人士的生活、职场生存的秘诀,这些听来严肃的主题在作者笔下变成“成功必有怪癖”,“老板为什么不生病”,“商务人士为什么都白头发”,“你会不会雇漂亮的女秘书”这样轻松诙谐的故事,故事中又带着对职场、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让人读来时会意而笑,时怅然若失,时击节叫绝,时颌首无语。一部值得关注的职场佳作。
  • 智慧生存丛书-财富成功学

    智慧生存丛书-财富成功学

    书中所述的成功致富理论内容非常实用,阅读之后,你会认识到他所说的:所有的成就,所有的财富,其源头只是一个瞬间意念。抓住了它,用一种坚定不移的思想去付诸于行动,你就会达成拥有财富的理想。
热门推荐
  • 大剑师拉昆

    大剑师拉昆

    风起云涌的世界,阴谋重重的议会,侠义畅快的江湖,且看一位乡村普通少年如何一步步成为一代剑豪,而他的朋友们又将拥有怎样的归宿。。。。。。
  • 大罗仙图

    大罗仙图

    道言:天地若遭劫,吾辈当得缘。洛浮霄:我只愿穷尽毕生尽屠神庭叛逆!白祈幽:这诸天万界,乱了才有趣,不是吗?洛琅晨:为什么哥哥总是那么疏远我?秦青瑶:洛家妹妹好难相处啊!曹宗翰:王八犊子!把我师傅放出来,不然我踏破你这天庭!聂白藏:吃我一剑!燕七鸣:我变我变我变变变!云染:诸天与我何干?我只愿和白师兄双宿双飞。神秘三兄弟:我们很神秘吗?且看一群混账天才如何在这诸天浩劫中,闯出赫赫威名,成就无上尊位!
  • 凤回燕返

    凤回燕返

    三哥斗罗,我最难受的就是马红俊,我想给他一个不一样的结局(此篇同人,纯属个人意见,如有侵权,立删)
  • 携系统走异世

    携系统走异世

    就是想好好地打个游戏而已,结果被一个自称为“游戏系统”的那么一个玩意儿给绑定了?好吧,绑定就绑定了,又不会少块肉还是怎地,但……没想到的是,系统原来是一个根本不知道何为节操的系统!
  • 精灵狡诈真不是我教的

    精灵狡诈真不是我教的

    新书《我太喜欢雕琢天才了》“绿毛虫使用撞击。”“砰。”谜拟Q的身躯顿时如同炮弹一样向后飞去,撞碎了好几堵墙才停止。捕虫少年惊愕地捂住了嘴,眼中含着热泪。“我们成功了绿毛虫,我们的训练得到了回报!”正当一人一精相拥喜极而泣时,一只暗黑色的爪子凭空出现无情击飞绿毛虫。主持人:不愧是被称为阴险狡诈的影帝训练家李然,他的精灵果然无比狡猾。谜拟Q:刚才的表演,你给几分?李然:能不能光明正大地战斗?我的名声都被你败坏了。别名《我的精灵性格都贼独特怎么办》《兼职冠军的影后精灵》《想要演戏的精灵却成为了冠军》群号:141470020本书标签:轻松向,伪无敌,精灵文,偏二次元风。
  • 异世重生之天命轮回

    异世重生之天命轮回

    一次偶然的穿越,转动了命运的轮盘。原来一切都是因果循环。看少年如何一步一步变强,站上巅峰!揭开自己天命轮回的秘密。。。
  • 电竞

    电竞

    从庸碌迷茫渐渐觉醒的路程,将那个少年,从低谷到高峰的追求,从堕落到充实的思行写尽。
  • exo之戏子

    exo之戏子

    之前在贴吧发过,是本人,真的是原创文。都叹戏子无情,虞未央却是为情做了难逃一死的虞姬
  •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弗洛伊德文集1:癔症研究

    本卷包括中文版主编车文博所著的《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以及由弗洛伊德与约瑟夫·布洛伊尔合著的《癔症研究》三部分。《导论》和《弗洛伊德略传》是中文版主编车文博研究弗洛伊德的精髓所在,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癔症研究》最初于1895年在德国出版,书中对癔症的症状、病因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说,开始提出癔症创伤理论,是其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和正式起点的标志。
  • 古漠

    古漠

    受诅咒的炼体能否回归强者之路古漠能否开劈先河修行界大敌是否真是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