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6445100000030

第30章 闻仲之败

军旗残破,士气低迷,人人垂头丧气,拖腿缠足,枪戟曳地。

有的人连甲胄都已丢掉,兵器也只剩下半截,很难想象,这样一支训练有素的精兵队伍,会被打击成这个样子。

闻太师走在最前面,连他座下向来傲气的墨麒麟都有些灰头土面,踉踉跄跄。

李元骑上夔牛,慢慢朝着闻仲而去。

夔牛虽然只有单足,但颇有法力,善用风雨云雾,使了一阵风在足下,看似着地,实则凌空,倒是不太费力。

“太师,太师!”

李元骑来夔牛,立于山头,举臂高呼,问道:“我在此处!”

过了半晌,闻仲像是才回过神来一般,定了定睛,朝着李元看去:“李道兄,原来你在这里。”

李元催促夔牛快来,落在闻仲面前。

闻仲见李元已经降伏了夔牛,倒是一拱手,说道:“恭喜李元道兄,得一异兽坐骑,日后吞气纳精,进阶之后,必然不可限量。”

李元拱手谢过,又问道:“不知太师此去,是遇见何等阻碍,怎会如此归来?莫非是那六耳猕猴还有后手?”

“唉!”闻仲长叹一声,道:“敌情不明,率兵冒进,本是兵家大忌。今日之败,全在我手,实在愧对先王!”

他接着说道:“我带兵行至北海,本欲将七十二路诸侯一网打尽,不曾料到战至中途,北海边上忽有一只大鲲跃出,化而为鹏,其翼不知数千数万里,竟将北海之水倾在我军之中,我军一触即败......”

不用闻仲再继续说下去,李元已经知道结果。

虽然闻仲和他排演的五行军阵不算平庸,然而一来是李元不在,阵法威力本就削弱;二是阵法之力虽强,又怎可抵挡浩大的北海之倾?

闻仲有此一败,也是必然了。

李元安慰他道:“太师不必自责,换作任何一位将军来,都不可能比太师做的更好了。”

闻仲下了坐骑,一边命人安营扎寨,生火造饭,一边亲自去山中拾捡柴火。

山色苍郁,雾色悠悠,空中是白茫茫的一片,似乎随时都会下起雨来。

两人渐渐步入远山中去。

而夔牛哼着一阵阵怪声,留在原地,跟着闻仲的墨麒麟互相对眼。

李元也陪着闻仲慢慢走去,一言不发,跟在他后边捡拾柴火。

以他们二人的法力本不必如此费事,只需施展术法,自然就能生火;然而李元明白,闻仲这是想与将士们一起做些事情,表示元帅与他们同在,以此稳定军心。

连闻仲都心情颇为郁闷,又何况是三军将士。

李元思至此处,闻仲忽然问道:“李道兄,你见多识广,可曾知道那北海之鲲,究竟是何物?我观其势,比我师尊也还胜过半分,根本非我能敌!”

闻仲的师尊是截教四大弟子中的金灵圣母,法力之高,已是犹在金仙之上,到了大罗金仙的境地了。

全世间也找不出多少比她还强的大能。

而闻仲如今却认为,他在北海遇见的妖怪,比金灵圣母还要强悍,由不得他不畏惧。

李元道:“我以往曾见古籍记载云: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闻仲未听过李元所说的古籍之语,但他的嘴中却不住地念叨这个词:“鲲鹏...鲲鹏...鲲鹏......”

李元道:“那大抵是远古时期的大能者了,我二人比之起来,不过是沧海一粟,不值一提的。所以太师,你纵然败在他的手中,倒也不算什么了。”

闻仲捡了柴火,用绳索捆作一大堆,又将之全部负在背上,垂头顾首而道:“只是我不知,这等大能,为何会降罪于我等!”

李元道:“他可曾说过什么?”

闻仲摇头:“他什么也没说。”

两人往军营中走去,谁也不再开口说话。

这种因素导致的后果,往往会让人感觉到无能为力。

但李元心中却隐隐有所感受,也许这就是“商朝”的命运;商朝将亡,天命在周,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

——闻仲能在自己的帮助下,胜过一时,却无法真正地力挽狂澜。

李元望了望闻仲头上的气运,呈一片贵紫色,笼罩成云,形成麒麟形状,甚至隐隐麒麟的额头上有一天星闪现。

他虽经一大败,气运却仍然相当旺盛,不愧是当朝掌管大权的太师。

毋庸置疑,闻仲的商朝气运是相当之多的;至少在目前西周未起之时,是这样的。

李元见此,暗叹一声,心下定计,已作了个新的打算。

········

三军整顿一日,安定下来。

大营之中,闻仲仍然愁眉不展,李元询问闻仲道:“太师日后有何打算,还要再去征讨北海么?”

闻仲望了望军营,叹道:“我无功而返,又怎有脸面对君上?”

李元却道:“只是我来之时,东、南两路四百诸侯已反,朝廷动荡,后宫又有妲己扰乱,局势十分不妙,若是太师久久不回.......”

闻仲额上第三只眼突然暴睁,又惊又怒,说道:“昏君啊昏君,如今外忧内患,四面战起,他尚且不知纳言广听,清理小人,反而要沉迷美色,气煞我也!”

李元劝道:“太师不若班师回朝,先除内忧,再抵外患。”

闻仲摇头说道:“不可。我若退去,岂不是承认战败?那么若是天下以为北海七十二路诸侯战而胜之,纷纷效仿,局势便更不可收拾了!”

李元不再多言。

两人沉默一阵,闻仲忽道:“不如我修书一封,向陛下推荐李道兄去统率大军,肃清朝歌,治理政务!”

他此言一出,却是正合了李元的心意;李元特意提及此事,也正是想让他说出此言。

李元想要速速聚集气运,加紧修行,然后再急流勇退,归隐山林,不去惹那“封神榜”的因果,成个自在神仙,才是正计。

如果陪着闻仲在这里枉费时间,那才是白磨工夫。

李元立即道:“如此甚好!只是我才入朝歌不久,未曾立威,难免不能服众。又该如何?”

“我将我金鞭与你一只,你持此鞭,如我亲至,上谏天子,下打奸臣,谁若不服,全凭你处置!”

闻仲说罢,果真抽出左边的金鞭重重放在李元面前。

“同是为国,你不必多虑。若有人阻你,朝内你可寻亚相比干,朝外可寻武成王黄飞虎,二人俱是贤臣良将,皆能助你!”

同类推荐
  • 天尽问仙

    天尽问仙

    天路不知尽头,万古不见仙踪。九州每至一个大世,便有一场劫难,而每个劫难背后,都只为了一个目的--成仙。身世离奇的李天璟误入九州,从此是鱼跃龙门,还是泯然众人?是登峰成仙,亦或难见仙途?
  • 趣致仙游录

    趣致仙游录

    “锤子,若是我女儿没有元灵根,嫁给你可好?”“好!”“锤子,我警告你,别打我女儿的主意!”“……,我没有。”“还敢说没有!那你和她拉勾做什么?”“我在和她打赌!”
  • 纯阳传人都市修仙记

    纯阳传人都市修仙记

    江湖是否还存在?妖魔鬼怪的传说是真是假?满天神佛如今又在哪里?作为一个现代大学生,原本跟这些毫无关系。自从得了纯阳祖师吕洞宾的传承,一扇崭新的大门为王岩而开。
  • 修仙智能套装

    修仙智能套装

    要修仙?看装备!仙葫?仙炉?仙鼎?仙丹?仙剑?仙符?一切,尽在修仙智能套装!一套修仙史上最全最强智能套装,一出修仙界中少年另类成长史。丹药符阵,神兵仙器,吸纳灵气,上天入地,都是浮云。易剑在手,鼎丹在心,便看我如何啸傲四方,横扫宇内!“倚天把剑,以观沧海;斜插芙蓉,而醉瑶台。吾志已定,何人可挡?前方之路,唯勇往而直前!阻我,必斩!”立于雪峰之巅,少年剑指苍穹,凝成永恒之势!
  • 我的十指有神魔

    我的十指有神魔

    叶溟发现自己十指上有十座仙宫。十座仙宫内都住着一尊神魔。可以改变性格的功法,能炼出灵液的神秘小鼎,能修复法宝的秘术……各种机缘从仙宫中一一飞出。灵虚十三州,妖族九郡,万灵争雄!远古谜团,神阳劫数,逆天之局!叶溟:“这一世我只要大逍遥,大自在!”
热门推荐
  • 故人重逢

    故人重逢

    沈小七反应慢半拍,回过神来的时候就成剩女了!“小七,好巧!”“额……”某女呆滞中。“诶,好巧!”“又是你……”沈小七无语。这个遇见的频率有些吓人啦!“哎,周西川我怎么感觉遇见你之后就没好事呢?”某女沉思状。“之前也没见你多走运,那是你的错觉,错觉!”某男掩唇偷笑。什么叫没有最倒霉只有更倒霉!相亲遇奇葩就算了,怎么还是成群结队,没完没了啦!
  • 谁的人生不坎坷

    谁的人生不坎坷

    不管你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不管你有什么样的父母,光鲜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酸楚,也许努力过后有所改变,却还是会留下抹不去的阴影。
  • 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施公案(下)

    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施公案(下)

    《施公案》又名《百断奇观》、《施案奇闻》,是以清人施世纶(小说为施仕伦)生平为原型,敷演而成的一部公案侠义小说。施世纶,字文贤,清康熙年代人。
  • 君慕于尔

    君慕于尔

    “余尓,你消失在我世界里的三年已经是我人生的极限,现在我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允许你离开我的世界。”慕君言这样说。爱慕君言,无可厚非,答案是肯定的。越想得到却又害怕再失去。余尓是慕君言的,这是慕君言始终坚守的
  • 诸天万界扮演

    诸天万界扮演

    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一只猪,我是谁?我在哪?
  • 倒数开始

    倒数开始

    当代表自己的生命计时器,血淋淋地在自己眼前默默倒数计时,你会如何去面对?想寻求死亡的解脱,却怎麽也死不了....这种心情有谁能够理解?吃了别人的灵魂能增加计时器的数字,这等同於杀人凶手,如果是你,你会去做吗?在面对生命中种种无奈的抉择,跟着书中离儿的脚步一同去了解......<封面图片为网路下载,若有侵权烦请告知,将立刻移除>
  • 天武神

    天武神

    洛宇被家族认定为废柴,机缘下却觉醒了世间最罕见的体质——天魔之体!修炼缓慢?那我便直接吞噬魔核,取狂暴灵气为己用;越阶挑战?我肉身堪比神器,高我数阶又能奈我何!脚踏大地,拳碎星空,这便是天武神之道!
  • 热血狂徒

    热血狂徒

    手握长剑,则热血沸腾,神挡杀神,佛挡斩佛;天若不平,与天相争。
  • 通神剑道

    通神剑道

    一个穿越者征服异界的故事。掌握星河,一剑,通神!!!
  • 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不忍细看的大明史

    明朝,是一个极具诱惑力又欲望膨胀的年代。不仅皇帝们如此,大臣们也是如此:李善长外表温和,但待人苛刻,以营党欲;朱高煦恃功骄恣,凶悍不法,以篡夺欲;王振善于伺察人意,以虚荣欲;刘瑾欺上瞒下,以把持欲;严嵩、张居正很不廉洁,以求权欲;魏忠贤见风使舵,以变态欲;李自成勇猛有识略,以残虐欲;吴三桂勇冠三军,以私情欲。权倾一时的大臣、不可一世的佞幸,有正人君子,也有宵小之徒;有忠臣的死谏,也有阉人的疯狂……正是这个偏执家族,揭开了明朝近三百年的重重迷雾,为后人们留下了一个捉摸不透、无限遐想的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