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747400000012

第12章

三宝十年三月,时太平军各部余孽已相继覆灭,为防地方藩镇趁机坐大,少英决意削藩。于是诏令各镇州牧、刺史,以一年为限,除留本部治所职权,悉数交还所辖各郡兵政,怠慢或逾期者,概以谋逆论处。令下之日,旋即委派御史赶赴各镇督导。一时朝堂轰然,内外纷纷上书陈情,皆不允,贬黜者逾百人。

五月,徐州刺史唐顺上表朝廷,告兖州刺史王华囚禁御史,图谋攻袭琅邪。少英急下诏问责,又令大将军韩高陈兵官渡,以为震慑。王华托以调军削藩,不日乃罢兵。少英旋令其撤军,王华假意接诏,却几番拖延,二藩由此交恶。

六月,幽州牧周圭驱逐御史,自立为燕王,改元,置百官。少英尽削其爵,令冀并都督明语先东出定襄讨之。孰料明语先托以北庭未平,按兵不动。少英大怒,召其回京述职。周圭信以为真,渐疏于边防。明语先因使人诣蓟县,诈请会盟,周圭纳之,遂临高邑。席间大饮,明语先忽宣天子诏,历数周圭罪,伏兵因起,诛杀贼众三百余人。官军趁机出定襄,大败之,旋即重兵围困高柳。贼急率大军来援,又不幸中伏,兵卒十损七八,代郡乃破,诸县因慕明语先威名,多举城邑降者。七月,官军又连破上谷、蓟县。八月初,再破渔阳、右北平,幽州平定。

同年七月,荆州牧孟玉勾结扬州刺史元公谋,驱逐御史,大举攻袭汝南。少英令大将军韩高、豫州刺史卓不颖迎敌。因叛军有备而来,官军仓促调动,是以初战不利。不日,叛军上书请和,少英不允。

八月,少英复调冀并都督明语先、雍凉都督少光进剿。明语先以为贼军势大,不宜力战,当以逸待劳,诱敌深入,分而治之,逐个击破,少英纳之。奈何官军久战不克,屡屡丢城失地,舆论不禁为之纷纷。少英因之下旨,诏告前线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官兵闻之,上下莫不振奋,士卒争相效死,齐呼曰:“不破贼军,誓不还朝!”复一月,始挽回颓势。

九月,兖州刺史王华谋反事泄,旋诛杀御史,谓之“清君侧”,率军进犯司隶。少英令豫、徐官军切断驿道,以防南北叛军勾结,又令雍凉都督少光回军司隶,与徐州刺史唐顺呈东西夹击之势。不日,少光败叛军于河南,王华因之退守陈留。后,少光以副将率师东进,佯作攻势,自率精兵绕道豫州,直袭昌邑。王华急率军回救,中伏战死,旋克之。

十月,荆、扬叛军累战渐疲,损兵折将。豫州官军趁势大举反攻,旋入荆州界。孰料叛军依托荆州山林,处处设防,且战且退,官军鏖战一月而不克,战事再度陷入胶着。

十一月,大将军韩高纳冀并都督明语先之策,命人秘密散谣,以离间荆、扬叛军。后,扬州刺史元公谋意外截获荆州牧孟玉密通官军之亲笔书信。元公谋不知是计,始对孟玉心生猜忌。不久,叛军果然内讧,官军趁势击之,火烧敌营,大捷。其时,交州刺史祁颜上书请以领兵助剿,少英未准,然仍予以嘉奖,兼之安抚岭南部众。

十二月,官军得线报,闻知荆、扬叛军粮草所在,大将军韩高旋命雍凉都督少光偷袭之。少光引军昼伏夜行,暗渡南阳,迂回敌后,乃尽焚江夏大营,大火绵延两日之久。叛军闻讯,不战而退,官军顺势围困襄阳。不日,荆州牧孟玉开城乞降,少英贬其为庶人,流徙西北三千里,荆州平定。

翌年正月,官军兵分四路,东进扬州。不日,又连下数镇,直逼历阳。二月,雍凉都督少光涉险经山涧小道,绕开叛军防线,率先抵达历阳。守城叛军始料未及,乃坚守不出。孰料少光掘开河堤,水淹历阳。扬州刺史元公谋突围不成,死于乱军之中,扬州平定。

三月,朝廷察青州刺史韦范撤藩不力。少英旋即遣钦差入临淄问罪,又令大将军韩高、冀并都督明语先进军平原,令徐州刺史唐顺进军齐郡,以作夹击之势。不日,韦范上书告罪,少英尽免其职,旋即押赴京师。

四月,徐州兵变。叛将蔡达杀刺史唐顺,起兵造反,守军危急。少英急令大将军韩高东出兖州,进军戡乱,又令冀并都督明语先出青州、豫州刺史卓不颖出豫州,以为侧翼,三面进剿叛军。不日,韩高与徐州守军会师于郯城,待明语先、卓不颖相继到达,乃呈合围之势。后,蔡达自刎,明语先只身入敌营说降叛军,徐州平定。

却说官军重兵围郯城,分六路军坚守隘口,不放叛军走。叛军数度突围不得,无计可施,会粮草将绝,士气尽丧。

明语先谓韩高曰:今贼正四面楚歌之际,不过负隅顽抗尔。语先愿凭三寸不烂之舌,亲往城中,说之来降。

韩高拂手曰:贼势已尽,不能久矣,何须多此一举?

明语先曰:今强敌环视,兵祸连年,上欲你我速平徐州,不宜久战。况两军厮杀,刀枪无眼,城破之时,必然生灵涂炭,人畜不存。你我身负王命,焉能不虑邪?

韩高笑曰:兵者,存亡之道。为将者临敌用兵,何揣妇人之仁?

明语先复劝曰:攻城,你我故能得胜,然不过逞一时之快,而遗大患于后也。来日兵戈息止,马放南山,时若有小人进谗,攻讦你我放纵兵马,残害百姓,届时事过境迁,物是人非,言官御史,必口诛笔伐,焉有你我分辨之词?丹书青史,若秉笔直书,恐无你我容身之地。

韩高始虑之曰:可先生乃朝廷股肱心腹,倘有疏虞,如之奈何?

明语先笑曰:如此,志高便可顺势破城,剿贼建功也!

韩高再三相劝不得,于是只得放去。少光欲随行护卫,明语先亦婉拒之。

明语先于是只身行至城外,先使人通报姓名。城中见得来人,遂相商议曰:“吾知明语先乃辩士,今必来说我。”于是先唤二十刀斧手伏于堂下,嘱曰:“令汝砍,即砍作肉酱!”

须臾,明语先昂然而入。但见一将端坐堂中不动,英气杰济,姿颜甚美,直冲来人叱曰:汝来何为?

明语先豁然曰:特来作说客。

美颜将应声瞋目,怒曰:吾匣中宝剑新磨,汝试言之,其言不通,便请试剑!

明语先笑曰:将军之祸不远矣!但恐新磨之剑,不能试吾之头,将欲自试也!

美颜将闻之语塞,举目环顾四座,时面有忧色,须臾,乃曰:明公堂堂帝师,国之肱骨,何以今却只身来说,莫非朝中已无人乎?

明语先兀自就坐,不时轻拂羽扇,摇首自嘲曰:将军有所不知,钜公阁中,所倚重者有三,其一,晋国公也,其二,雍王光也,其三么,不才是下。然天下皆知,晋国公乃韩皇后嫡长兄,国戚皇亲之身,又掌帝京戍卫,焉能亲身赴险?而雍王虽勇,其性烈甚,只恐猛锐过当,惊扰地方,平白横生枝节。思来想去,亦唯有明某可当此任矣。孰令钜公仁慈,不忍生灵涂炭哉!不然凭我城外雄师,何愁不能一夜踏平城池,求个功成名就?哎,其中曲折,实在羞于启齿。

美颜将稍缓颜色,又问曰:明公只身前来,心中当真不惧?

明语先应声一直脊背,连声曰:“惧,惧!人生苦短,死生难料,焉能不惧也?”毕,忽又倚身而坐,兀自拂扇窃笑曰:“只不过嘛……”

美颜将不解,皱眉追问曰:不过何如?

明语先笑曰:将军亦尝久经沙场,当知为将者,但求个杀敌斩将,建功立业,一朝封侯拜相,隆荫子孙万世。正所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而将军此次乃是附逆作乱,不外乎悖主求荣也,为世人所不齿,更为天地所不容!若复有垓下之围,乌江之困,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今王师雄兵百万,良将千员,刀剑可破苍穹,旌旗可蔽日月,四面围城,重重密密。自起兵伊始,一路摧枯拉朽,岂曰所向披靡,莫不八方伏首?而君却在瓮中,目下四海难容,一身无主,前不能扼关隘而退强敌,后不能破重围而全下士。谅尔等腐草之萤光,焉能比天空之皓月!正是功于一役,名载千秋之良机也,试问孰能不求功心切,进而跃跃欲试?现下吾虽惧于将军虎威,然城外诸将,却未必惧也。倘若明某横遭不测,将军以为,届时会是如何一番场面?

那美颜将听毕,忧患骤起,不觉羞愧难当,一弓身,急辩曰:实不相瞒,末将原本并无反意,更曾力劝蔡将军勿反,怎奈身为副将,实在人微言轻,有心而徒劳也。更何况行伍之人,历来只知军令如山,将军命吾等作甚,吾等又岂敢忤逆分毫?及至木已成舟,更只得屈从于大流矣。而之所以顽抗至今,亦是自知罪无可恕,实在走投无路,不反犹不能矣。须知依太一律,附逆谋反者,杀无赦呀!

明语先泰然许曰:善!既如此,将军可只管率众出降,今上宽厚能容,吾保汝不死,甚者还可戴罪立功。

美颜将闻声而起,问曰:此言当真?

明语先亦起身曰:如有失信,天诛地灭!

美颜将大喜过望,将离坐拜谢,忽又疾转色,兀自落坐沉思,犹豫不决。

明语先看在眼底,始知其城府,心下一盘算,乘机又曰:将军勿虑,明某既敢许诺,则言必有信!岂不闻荆州牧孟玉、青州刺史韦范,尝意图谋反,矩公亦能念及二人及时返善,因之免其死罪,削爵流放尔。今将军既是被迫从贼,如能背暗投明,何愁不获赦?将军若还不信,吾可即时修书一封,奏请免汝等死罪,来日随军堪平诸郡县,戴罪立功。

美颜将闻之动容,暗暗环顾四座,欲言又止。时麾下众将早已按耐不住,见状,乃纷纷伏地请曰:公孙将军,切莫再迟疑矣,就此降了吧!吾等皆愿归顺朝廷,戴罪立功!

美颜将见状,长吁一声毕,当即起身迎上前,携麾下顿首谢曰:公言极善!今末将一朝得遇明公,如拨云雾而见青天也,还请务必救我!

明语先见状,兀自安坐,轻拂扇曰:将军既听吾言,堂下何故伏刀斧手?

美颜将大惭,急尽叱退。又令左右上前侍候,待以上宾之礼,更亲自奉茶请罪。

明语先心觉此人心机颇重,于是不动声色,兀自安坐品茗,不置可否曰:好茶,好茶……

顺带一提,那美颜将复姓公孙,单名符,表字文策,东海郯县人也。后因随军平乱有功,获封江夏鄂县,历江夏太守、别驾从事,即至三宝十三年,又蒙大将军韩高提携,更迁荆州牧。

为力行削藩之策,短短一年之内,少英独排众议,概以兵戈之利,一连平定幽、兖、徐、荆、扬五镇叛乱。行事之迅猛,势如泰山压顶;作风之强硬,几近铁血手腕。一时,天下皆为之震动,诸侯莫不人人自危。但凡忠于朝廷者,皆争相入朝。纵有心怀不轨者,亦不敢造次。至此,各藩镇日渐势微,再无人敢漠视朝廷诏令。

三宝十一年三月,少英又下诏复行“均田”等新政,有敢不从命者,轻则削爵贬黜,重则屠戮于市。一时天下具栗,上至权贵,下至庶民,乃无人敢言。

是年九月,北庭叛军内讧。延陀部小王阿胡儿联合其余四部,密谋偷袭王庭。不料事泄,被咄苾所败,为求自保,乃上表请以归附朝廷。

见时机成熟,斟酌再三,冀并都督明语先决议出塞。然其时,藩镇之乱初定,府库亏空,朝廷虽恩准用兵,却难支应足够钱粮。明语先旋即上书,请以向民间征粮补足,少英准之,于是复拜明语先为大都督,督幽、并、凉及北庭都护府诸军事。

晋阳城内,明语先盯着北庭全图,目不转睛。一旁凌霜却是神色焦虑,一派坐立不安。

片刻,凌霜终于忍不住开口道:主母,大军下月初便要出塞,军粮却全无着落,横竖你倒是拿个主意呀?

同类推荐
  • 汉祚龙兴

    汉祚龙兴

    21世纪的刘洪,因一次时空穿梭实验事故,穿越到西晋末年的日本,成为到日本避难的汉室后裔!身为汉高祖苗裔、帝室之胄,拯救苍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义不容辞。且看少年刘洪如何回归中原再兴大汉国祚。
  • 睡前讲的历史故事

    睡前讲的历史故事

    睡前讲的历史故事,从另一个角度带你看历史
  • 帝国异闻录

    帝国异闻录

    在帝国,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钱与权,可是林修都没有,那么他只有拿起了刀子,一步步走向钱与权的巅峰。欢迎加群346354616,提出您的意见,让我们共同进步。
  • 三国之绝世神级系统

    三国之绝世神级系统

    穿越成袁术之子袁耀,此时便宜老爸袁术已死,要啥没啥,没名望没地盘没人马,处处还召人不待见,处境艰难。没关系,我有绝世神级系统,召唤历史名将谋士,为我所用。你有虎痴许褚天下无双,我就召个冉闵,一较高下。你有诸葛亮多智近妖,我就给你召个刘伯温,比比谁的智谋更胜一筹。西府赵王李元霸,梁山好汉鲁智深,南宋第一枪高宠,巾帼不让须眉的秦良玉,……各代名将,尽入我麾下。且看无名废材,如何逆天崛起,碾压三国,北逐蛮夷,踏平整个大陆,成就传奇霸业。
  • 汉途

    汉途

    但凡穿越,无不是将历史逆流,用特别的手法去演绎一段生活在历史的朝代却不改变历史的时代。但那种架空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既‘架空’,就应该有新的尝试。我不保证我的尝试会成功,或者是本书扑的一塌糊涂,但是我觉得必须去改变架空,改变传统,在不违反历史潜规则的同时将故事的空间拓宽、改变、发展,那样才能给读者意想不到的结尾。比如说,初始的架空历史类小说应该是黄易大师的寻秦,的确风靡一时,成为架空类的祖师。但是想想,如果我们读者看书一看这段故事就知道了历史的结尾,似乎没有什么劲头。所以,我要改变,改变的同时在为自己的大胆祝福。阿门!我可以失败,但是小说的思路一定要无限扩充,读者才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热门推荐
  • 修仙穷途

    修仙穷途

    一个凡人柴邦威顽强的走上修仙证道成仙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致命追缉

    致命追缉

    凶杀、追捕,猫鼠游戏,永远要注意你的背后~
  • 仙途真尊

    仙途真尊

    在这波澜壮阔的神州浩土之上,一直有一个让世人口口相传的一段故事。曾经这片神州还是上古初期之时,世人便追寻修仙之道,也由此诸多门派门阀四起,广不胜数,这其中也不乏有些心念不坚之人沦为魔道,其中正道门派鼎盛的便有“昆仑门”、“蜀山”、以及“蓬莱阁。”随着对力量的渴望那些沦为魔道之人的修为者便也创立了众多魔宗,虽然门阀众多,但其中只有“血影魔宗。”一宗鹤立鸡群。在千载之前这景色犹如仙人居住的神州浩土之上,便由此展开一场了正魔之道的较量。自古邪不压正,宗主南宫寻的七魂七魄被松风阁后人镇压,血影魔宗也从此慢慢走向没落。而这个故事也是从千载之后镇压南宫寻七魂七魄的松风阁朗空之中突然降下来的一个孩童开始的。
  • 陌上花开:爱重来

    陌上花开:爱重来

    曾经的我们,总是能够轻易地将“永远”、“一辈子”挂在嘴边曾经,我们以为可以一直这么牵着手走下去可惜,一切不过是曾经而如今的我们是否有勇气再爱一次……
  • 神女归来:魔君大人,手下留情

    神女归来:魔君大人,手下留情

    她,冷酷无情,没有谁能走进她的心中,却让他走进了内心,却奈何也是被他所杀。回到属于自己的家才发现是受尽屈辱,废物?呵,姐让你见识一下你说的废物是多么的天才,没有灵宠?切,守护神兽都称我主人,还要你那些低级的灵宠吗?身世之谜陷入谜团,她是她的轮回,肩负起她的使命,他,是世间所有人都闻风丧胆的魔君,却独独宠爱她一人,然而,当他们兵戎相见之时,他又该怎么做?
  • 我的世界之重生大陆

    我的世界之重生大陆

    因为偶然的因素,12岁的初中少年李林意外地穿越到了“重生大陆”。从预言中走出的他决心找到一同穿越的林坤,并与他一起离开这个充满战争与危险的世界。——这是我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好还请大家多多原谅。如果有错误请告知我,我会尽快改正!
  • 你的传说之蓝螈归来

    你的传说之蓝螈归来

    一段因爱生恨的友谊,烟璃本尊使蓝螈在人世历尽数千万年轮回,变成即便进化成神,也不知自己是谁的龙劫。殊不知蓝螈在其重生前,已为自己归来做了层层准备。可是众神的命运又岂能任人摆布?亡灵异变野心勃勃,灵异魔兽突破控制,神界错综复杂,混乱无边。传说唯有蓝螈归来,才能将万物主宰,一统世间。可是,该归来的神又在哪里?人世轮回中她是否记起自己?如果归来,又是为何归来?化身龙劫的蓝螈是否还能重拾失去的友谊?曾两次舍生忘死去爱的那个神,还能否撇开诸多妨碍奋不顾身?如果凡事皆有因果,那么这些因缘又是从何而起?
  • 书中自有成神卷

    书中自有成神卷

    自从穿进《成神》这本书里,青和的命运就彻底改变了。从一个表面自闭高冷实则闷骚的宅女摇身一变成了恶毒阴狠的女配,生活就是这么玄幻。原以为只要远离男主就可以一路顺风顺水,摆脱尸骨无存的下场,谁知剧情走向随着她的到来也悄然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