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671200000014

第14章

却说王后听说朝中有了大司后这一职位,便知自己主宰后宫的威权已被架空。原先的中官署,那些公公都只是办事的,哪个有权作什么主!现在可不一样了,大司后是大王给的官职,手中定然握有大王赋予的权力。

王后心中颇为不服,凭什么一朝醒来,我便成了摆设?

王后叫公公暗地里观察大司后的行为,以便发现什么样的把柄。

中官署那些公公却是为难了,若是依了王后的,找了我的槎,告到大王处,或许能够扳倒这个大司后;又或者大王一怒之下,找王后的麻烦,并让找事的公公下课。若是不依王后的,又怕王后给大王吹耳边风,到时便会吃不了兜着走。

中官署那些公公毕竟心虚,为大司后遮掩“自宫”一事如若穿帮,那些公公全都是死罪,一个都跑不脱。

黄公公颇为老辣,便叫手下的公公寻了些鸡毛蒜皮的事,去报告王后。王后听了公公的诉说,哑然一笑,这些不关痛痒的事,说他则甚?

王后想要找回她的威权,一门心思钻到里面,成天忧心忡忡。这一天,她忽地想到,这个大司后,为何眼神中透露出男儿的锋芒?一般男子经过“自宫”后,男子汉的精芒顿失,而且男性的特征逐渐消失,包括声音也都大变。眼前的这个大司后,不但男儿的特征依然存在,而且声音仍是带有男子汉特有的磁性!

王后颇为聪明,她要黄公公前来问话。

黄公公到了壹宁宫前,感到心神不宁,便在宫门外徘徊。

壹宁宫中的侍女看到后,便报给王后。

王后颇感诧异,这个黄公公,往回不是这样啊!

黄公公进了宫门,到得王后前面,便跪下请安。黄公公口里说着:“王后万福,万福,万福。”

王后笑道:“公公请起!”

黄公公起立,侧身而站。

王后笑道:“公公今儿个有什么心事,平素口里只是一个‘万福’,今天却连说了三个?”

黄公公额上见汗,他镇定道:“回王后的话,臣子今晨起来,听到屋檐下燕子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俗话道,燕子叫,喜事到。臣子忽地想起,这日子很快就要进入冬月。王后娘娘的华诞便在冬月------因此之上,多说了两个万福,以示庆贺!”

王后心里暗道,这个老油条,说出话来真是滴水不漏!脸上却笑开了花,她说:“哦,公公这般有心思!我这里要说,多谢惦记了。”言罢,王后话锋一转,问道:“张仲张大夫是如何升为大司后的,黄公公可有耳闻?”

王后这话刚一出口,她心里就后悔了,哪有这样问话的,一点水平都没有!

黄公公聪明至极,听了王后这样问话,大喜,即刻回道:“王后在上,我是一个公公呐,自古宦官不得干预国政。对朝堂之事,我是充耳不闻,什么也不知道!”

王后在心里自己打了两个耳聒子,让这小子抓住机会,推卸得一干二净,下面就不好问话了。

王后又笑道:“我不是问朝堂之事,那大司后是你们的顶头上司,对他本人,你们总有一些了解吧?”

王后这句问话又给了黄公公机会,黄公公便道:“下臣眼里,大司后一身正直,循规蹈矩,没有半点私心,这样的朝臣,更多些才是!”黄公公这话,封住了王后要找寻大司后过失的话头,王后一时气馁。

王后想了想,便摆摆手道:“你去吧!”

黄公公退后便走,走了两步,忽听王后道:“公公且慢行!”

黄公公心里一惊,身子却是僵在那儿。

黄公公慢慢地转过身子,他面对王后,低下了头。

王后道:“我正有一事忘了,我那生辰之前,想要找个相面的,给我相一相面相呢。”

黄公公心道,你已位极人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相什么面?嘴里却道:“王后在上,依下臣之见,此事有一好一不好,尚请王后斟酌。”

王后道:“你且道来,我不怪罪与你。”

黄公公道:“一好者,相面知祸福,王后洪福齐天,定是最好的面相了……”言及此,黄公公再无言语。

王后道:“那不好又是什么?”

黄公公嗫嚅了半天,乃道:“相面之人,皆江湖术士,信口雌黄者有,言之敦敦者有,更有一类人,善于投机。下臣不敢保证所找相面之人都属真人,若是说出什么犯忌讳的话来,又传到大王耳中,下官领罪事小,若是牵连到王后,下官便是下到十八层地狱,那也获罪不起啊!”

王后忽地盈盈一笑,她脸绽桃花道:“哪是给我相面,我是说,给大司后相面呢!”

黄公公心道,王后这般心深,在她面前,只除是装聋卖傻,别无他法。心念至此,便说道:“回王后的话,下官愚顿,没有领会王后的意思。”

王后挥挥手,叫黄公公退去。

等黄公公走后,王后便叫侍女请太子姬公湦进宫。

姬公湦进得壹宁宫,给王后请安。

王后道:“我儿今已十八有余,已到了论婚说嫁的年龄,为母的寻得一门好亲事,不知我儿心下是否愿意?”

姬公湦回道:“此事全凭父王与母后主持。”

王后又道:“如今你的父王设了一个大司后的职司,后宫中多有议论,我儿如何看待这事?”

姬公湦忽然醒悟,原来唤我进宫,是问这个事!

姬公湦道:“回母后的话,父王是怕劳累了母后,疼爱有加,便叫张仲大夫兼了大司后一职,原中官署诸位公公不变,只是增加一人统理后宫之事,母后可以宽养身子。”

王后自言自语道:“可是,张仲大夫是个男儿之身呐!”王后明明知道,宣王已经赐令我“自宫”,此处故作不知。

姬公湦道:“母后有所不知,父王任命张仲大夫为大司后时,已要其自宫,以防其淫乱后宫。”

王后显出惊讶的神态,似是回忆什么,忽道:“我看那大司后,神情中仍是透露出男儿的精芒,真个‘自宫’了的么?”

姬公湦笑道:“放着中官署那些公公,还有刀儿匠一班人在那儿,谁敢徇私?依儿臣之见,张大人‘自宫’后,一段时间内仍有男子汉的气质,过后便会男腔女变,成了那些公公的样子。”

王后又道:“我儿,若母后想试这个大司后一试,该当如何?”

听母亲说出此语,姬公湦骇得身子矮了一寸:男女之事,如何试得?

王后见姬公湦骇成这样,心想,必定是误会了我的意思。便笑着解释道:“不是我亲自要与大司后试什么,而是说让一个长得齐整的宫女,与大司后独处一晚,然后再询问宫女,发没发生那事。”

姬公湦心里笑母亲这个见识有些短浅,大司后若然真是男儿之身,他明知这是担着血海也似的干系,如何肯与那个宫女苛合?若然不是人,是畜生,便会不顾忌什么,趁了那机会,犯下那事。

姬公湦笑对母亲道:“中官署曾传出笑话:那些公公在场,见证张大人的‘自宫’。当时,刀儿匠也在场,按了父王的意思,张大人下不了手,刀儿匠便要强行施为。张大人眼睛一闭,那刀子飞快地下挥,众人惊叫一声,张大人手中的刀却停留在命根之上,没有砍下去……

如是者三番五次,仍是没有成功。公公劝说道,大王已有令在此,作得做,不作也得做。张大人忽道,我那零件割是割了,如要用时,可否安回原位?”

王后听到此语,忍不住大笑。

姬公湦对王后道:“由此观之,张仲大人目前已是一个阉人,母亲大人尽可以放心。”

王后点头,她叹了一口气,眼睛看向姬公湦,口里说:“母后先前给你说的那事,原是方叔的独女,名叫方媛媛:此女姿容绝世,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品行娴淑,又温婉可人-----我已见过多次,我儿可有印象?”

姬公湦点头道:“是有印象:年前那次祭天,忽有刺客到来,是方媛媛及时发现了刺客的踪迹,才保得父王的安全。”

王后笑眯了两眼,问道:“既已见过,可是满意?”

姬公湦说出一句话来,差点把王后气死。姬公湦这话是:方媛媛是很漂亮,可是不会笑,属冷美人那样的,我如何可以与这样的女子生活在一起!

英妃有了身孕的消息,传遍了后宫。

英妃眼巴巴地等着宣王册封自己为夫人,却没等来这样的消息。

自己什么地方不如玲妃?英妃想了半天,没有想明白。

妃子一旦有了身孕,大王一般就难得宠幸了。英妃想到宣王的议事宫去,当了宣王撒撒娇,说不定册封的事或有转机。

后来一想,这样作未必便能如愿。大王在议事宫,必是处理军国大事,心里正烦恼着呢,你这般前去,扰了他的心境,很可能事与愿违。

英妃这般左思右想,不得结果,忽然泪珠滚落,于是写无题诗一首:

此情已是缱绻

难解心底缠绵

从此谁能与共

对月起舞翩跹

这诗本是女孩子拆衷肠之作,表达心中的情感缠绵无期。不知谁,把这诗改了,又传到了宣王那里,其改诗为:

此情已成缱绻

难解心底幽怨

佳期恍然如梦

何当共语昵喃

宣王见了这诗,大怒,叫把英妃打入冷宫。

你道宣王如何这般动怒?原来,改诗的意境完全变了:幽怨二字已是大不敬,宣王临幸于你,是对你的大恩宠,荣幸之极。宣王一日未曾临幸,便心生怨恨,这还得了!

再有,佳期如梦,什么佳期?是未进宫之前,已有心上人,已定下佳期么?既是我宣王的人了,如何还思念外人?

英妃知道被冷落的原因后,大喊冤枉。

有公公把英妃冤枉的事报告给宣王,宣王大怒,立即把这个公公赶出王宫。之后,宣王猛然想起,事起必有缘由。英妃喊冤,必不是无厘头,这其间恐有幕后黑手?

宣王吩咐公公,英妃虽在冷宫,不得克扣其饮食,待查出实情后,再行处理。这是宣王顾念英妃的柔情,心生的一点怜悯。一般打入冷宫之人,缺衣少食,无人敢去探视,独处深宫,与孤独作伴。久而久之,没有病,也要弄出一身病了。

宣王问,那个巫毒娃娃的事,查处得如何了?

有公公大着胆子说:“回大王的话,大司后这几天正在处理这事,已有眉目了,是李公公受人指使,弄那样一个布娃娃来害人。”

宣王道:“后宫中竟然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再不整治,以后不知还会出现什么样的事呢!”言罢,宣王怒犹未消,他对那公公道:“传我的旨意,着令大司后并处英妃喊冤这事!”

那公公连忙声喏。

英妃这边的事情刚告一段落,玲妃那边又出事了。

玲妃连着吃了一段时间人参,身子出现了状况:失眠、胸闷憋气、腹胀、玫瑰疹、瘙痒、鼻血等症状都找上门来。郎德海等御医把脉后,告诉宣王以实情:玲贵人本是虚寒体质,近日又受了风寒,最是忌讳寒性的补品。人参虽是百草之王,补品中的上上之选,但药性偏寒,虚寒体质须当慎用。

另一御医乐笑天平素最是嫉妒郎德海,听了此话,便摇头道:“郎医官的话,应加详察:药理诸书,从未曾提及孕者不可食补人参的。《神农本草经》道,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何曾提到孕者慎服?”

郎德海听了乐笑天的话,大为惊讶,你我二人同是御医,应帮护着说话才是,怎么可以抽底火,拆我的台呢!

郎德海道:“药理云,虚不受补。玲贵人本是虚寒体质,又受了风寒,再进补性凉的人参,身子出现那些状况,正是虚不受补的反应。”

乐笑天止住郎德海的话道:“以吾观之,玲贵人体质非虚而微燥,食用人参进补,正当其时。”

郎德海大惊,他道:“脉象如此,你如何嚼了舌头信口开河?”

乐笑天道:“何脉主虚?”

郎德海晕惨了,你乐笑天不知道何脉主虚,是怎么进到宫里,当上御医的?

朗德海大声道:“《药理》云,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医理如此,玲贵人之脉象,正与此理一致,诸君若是不信,可多叫医官来印证。”

乐笑天呐呐不能言。

宣王听到此处,大怒,叫赶了乐笑天出宫。

宣王叫人通知,让大司后查处,是谁送人参给玲妃的。言罢,宣王问郎德海,眼下玲妃的身孕,可有影响?

郎德海极为聪明,心想,此事不能说没有影响,须当留下退路。便道:“回大王的话,玲贵人食用人参后,身子已出现多种症状,目前当以保胎为主,为臣的竭心尽力便是!”

宣王注视了郎德海,问道:“保胎多用何药?”

郎德海道:“若是燥热不安,当以黄苓为主。古方黄芩汤用黄芩配芍药、甘草、大枣,最是清热降燥;若是脾胃不和,恶心呕吐,则以白术为主,香砂六君子丸多有良效;似玲贵人虚寒体质,若要保住龙胎,应首选黄芪,辅佐白术、紫苏等药。”

宣王点头,对郎德海道:“若是应了你言,保住龙胎,产下龙子,重重有赏;若其不然,小命不保!”

郎德海吓得面如土色,我的天,那孩子在玲贵人肚里,究竟能否保得住,那全在玲贵人自己啊!

我这边清查巫毒娃娃一事,却不是公公给宣王说的,已有了眉目。

李公公说那是在草丛中拣到的布娃娃,这也合符情理。一般情况下,巫毒娃娃只要施了法,便具有了灵性,至于放到何处,没有强制的说明,一般以放得越近越好。据说有这样的恶人,巫毒娃娃制作好后,放于被咀咒人枕头下的。

我之所以保护好巫毒娃娃,不要过多的人来经手,是早年看过《福尔摩斯探案集》的侦探小说,受到启发。人在拿捏过物品后,手纹必定会遗留在上面。若是手纹保存得当,最后破案便有希望。

从公公中传出,玲妃近来老是出状况:先是失眠,体息不好,人看着消瘦下去,已没了人形。过后不久,又面红燥热,胸闷憋气……诸般迹象显示,这个巫毒娃娃的毒咒已开始显现,而郎德海却把玲妃的诸般症状归于进补人参的缘故。

我原先想到,这必是李公公为难玲妃,许是玲妃有什么事,让李公公难堪过。李公公明里不敢与玲妃作对,暗里却可以作手脚。一般地,公公最是小气之人,什么事,必要睚眦必报。

我从李公公身上着手,查了好长的时候,却发现自己走进了一个死胡同。

那天,我在中官署唉声叹气,说老天不公,把这样一个无头案交由我来侦破,我哪有案侦方面的天赋啊!

黄公公听了我的叹息,吓了一跳,慌忙道:“司后大人,你这话可吓得人两脚发抖!”我眨巴了眼睛问:“什么话?”

黄公公道:“什么老天不公,这话可不许乱说。大王交待给你的事情,这般怨天尤人,若是嘴快的传到大王处,只怕是身家性命也没有了呢!”

我手心里捏了一把汗,黄公公这话,可说是发自肺腑。

黄公公见我百思无计的样子,眼珠一转,忽然叹口气道:“别总是从现象中去寻找蛛丝马迹,有时候,直接看到的,更能说明问题。”

黄公公一句话,点醒了我,我脑洞大开。

巫毒娃娃既然由人制作,必定经过人手。经了人手,便必定会留下印迹。虽然,巫毒娃娃已经过多人之手,分析起来,却只有那么几人:一是制作之人,二是传播之人,三是宣王之手,四则是我自己的印迹。

宣王和我自己的印迹可以忽略不记。

这样看来,巫毒娃娃身上残留的指印有可能只有三个人的,它们分别是制作人的,侍卫的,李公公的。

从接触的时间来推测,侍卫当时只是转手了一下,指印最少,制作人因为制作的关系,指印应是最多的。而由用力的程度来推测,则侍卫的指印应是最重,因为功夫的原因,劲力常常贯穿到指尖。

想到这里,我为自己的思路大感兴奋:顺了这思路走下去,这案子很快就将侦破----在我还没有来得高兴的时候,现实中一个无情棒劈头砸下来,我差了晕了!

原来,我想得很好,实现却是难上又难。

首先,巫毒娃娃身上的指印,如何才能分辩?其次,指印分辩出来了,如何拓印下来,以便进行指纹的比对。

我想起电影电视中,那些刑侦人员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镜头。要显现犯罪嫌疑人的指纹,有许多的方法,如哈气法、粉末法、碘熏法、宁海得宁试剂、硝酸银法、萤光试剂法等。我眼前的却是一个绸布娃娃,哪种方法适用啊?

哈气法不适用,据说哈气法比较适用玻璃等介质上面。其他方法又没有条件实施,我郁闷了。

我这人有个习惯,思考问题时,喜欢把手插到裤篼里-----记得小时候稀奇坝坝电影(那时是20世纪6、7十年代),有一回看电影《列宁在十月》,列宁思考问题好象便是这样。

当我把手插进裤篼,手指触摸到了一个东西,拿出来一看,是折叠在一起的什么工具。我把折叠臂拉出来,却是一个直柄放大镜!

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有了放大镜,我便可以清皙地看到绸布上的指纹。

我选了一个光线非常好的房间,屏退了身边的公公,一个人伏在桌前,把巫毒娃娃平放在桌面上。然后平心静气,把放大镜移到巫毒娃娃的上方,慢慢地调整放大镜与巫毒娃娃之间的距离,到了某一个位置,巫毒娃娃身上显现出了较为清皙的指纹。

指纹不十分清皙,我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不够,二是绸布上本来就不容易留下清皙的汗渍。不过,用于比对指纹,不是分析指纹的纹理,这已经够了。

与我的分析不一样,在巫毒娃娃身上,我发现了四个人的指纹。

我的头都大了,这第四个人的指纹,会是谁呢?

当下最要紧的,是如何把指纹完整地拓下来。

我知道,公安案侦人员拓脚印,一般都用石膏。拓指纹,最简单的便是用印泥,手指在上面按一下,然后按在白纸上,一个清皙的指纹便拓印出来。隐含在绸布上的指印,如何拓下来呢?

想破脑袋,我也没有想到妥当的办法。

现在唯一的方法,只有直接比对指纹了:巫毒娃娃身上的指纹,可以借助放大镜直接观察,再取一组真人的指纹,用以比对。

要取得真人的指纹,其实非常简单,我们每个人都会:用手指印在玻璃或镜面上,移开手指后,玻璃或镜面上便会留下清皙的指纹。可这是远古时候,哪里有玻璃与镜面呢?

我想到了贿赂给黄公公的那个圆镜片,在文明社会里,它的工程名字叫做银镜。上中学的时候,化学老师教过大家做“银镜试验”,就是含银的溶液被还原为金属银的化学反应:生成的金属银附着在容器内壁上,光亮如镜,故称为银镜反应。

银是珍贵的金属,大量用来制作镜子,比较浪费,科学家又找到了代替银的物质,制作出来的“银镜”具有同样的效果,这便是铝镜-----在镜片背面镀铝。

当时贿赂给黄公公小圆镜时,黄公公自谦道,说是暂时存放于彼。你黄公公要在我面前自谦,那算是你倒了八辈子的血霉!我心里这样暗自想着,有什么法子把小圆镜从黄公公那儿体面地取回来?

心里这样想着,额头上却是汗湿津津。从黄公公手中取回小圆镜,是不是不地道?明明是贿赂出手了的,却又想着法子要取回,不是过河拆桥,那是什么!

也罢,我张仲不做这等阴损之人!

我想到那些宫女与嫔妃梳妆时的情景(在古时,女孩子梳妆的情景,如何可以让外人看到?),因为我是“公公”呐,是无能之人,那些女孩子梳妆打扮时也不避讳。当时梳妆打扮,用以照面的是铜镜。铜面打磨得光亮如镜,人象映照在上面,还算清皙。

我叫公公取来一面铜镜,试着把手指按在上面,撤开手指后,铜镜上果真留下了清皙的指纹。我大喜,打了响指,不自觉地哼出“欧也!”

当我口里哼出欧也时,我当即傻了:因为欧也二字让我想起了十多岁时看过的一本小说,那书是《欧也妮.葛郎台》,在我心里,欧也妮是那样那样好的女孩子,而他的父亲葛郎台却是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这书的作者是谁,不知道了,这书的故事情节,也非常模糊了,心中唯一存下的记忆,便是欧也妮非常非常好,葛郎台吝啬到家了。

上世纪6、7十年代,那是什么样的时代?当时我只是十多岁,与大多数人家的孩子一样,愚昧而无知。而那时,与自己形影不离的伙伴丙力,已是懂得了许多事。

那时的精神榜样是什么,是样板戏中的英雄。那时真想,自己便是洪长青、郭建光、***、李玉和。当然,除了心中有了偶象,另外还喜欢看书。因为喜欢看书,又牵出同样喜欢看书的许多同学,包括带敏字带英字的班上女孩子,一本本小说在男女生中流转,又可以写出一个个让人潸然泪下的故事……有人说,你这小子太多情了吧,到现在,那些妙人儿都应是人老珠黄,不堪回首了!我却苦笑道,人的记忆,那也会“人老珠黄”么?

指纹比对的法子有了,如何实施,如何让宣王相信,这又是一个问题。因为有第四人的指纹在巫毒娃娃身上,巫毒娃娃究竟是谁制作的,这些问题如何解决,恐怕要大费周章了……

同类推荐
  • 唐末英雄传奇

    唐末英雄传奇

    唐朝末年,黄巢带领的农民起义军给当时的唐朝末年致命打击,以至于后期被朱温夺得了皇位。从而发生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传奇。
  • 魂穿吹剑录

    魂穿吹剑录

    这是一个现代人魂穿异世成为侠客的故事。。。当一个普通人,在没有外挂的情况下来到一个武侠的世界,会发生什么?道义和性命该如何选择,前世的情与现在的恨应该何如?侠客的江湖才是江湖!
  • 武侠不武

    武侠不武

    当仙侠入侵以后,飞檐走壁成了一个笑话,武侠梦随之破灭,余辜独自守候着武侠的梦想,独创的全新修炼方式注定改变大陆。
  • 创世伏羲最终圣战

    创世伏羲最终圣战

    伏羲传人和四大神兽将追逐伏羲弓和女娲展开最终圣战...................命运;别忘了还有我........
  • 大唐之无双天策

    大唐之无双天策

    他是大唐世袭奕王李清言,玄宗皇帝同宗兄弟。是天策府上将军,统领洛阳数万将领……朝内奸臣祸乱,安禄山密谋造反,他却遭皇帝猜忌屡次暗杀……大唐江山风雨欲摇,他到底该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逆天大土豪

    重生之逆天大土豪

    其实我做网文大神,我做漫画巨匠,我做音乐大师,我做导演之王,我做游戏开发商,甚至于我做大发明家……只是为了将赚到的钱源源不断的投入到逆天大搜索系统之中,从而搜出地球上更多的大神网文、精典歌曲、火爆漫画、电视电影、热门游戏、发明原理……然后赚更多的钱!其实,我只是想做一个土豪!
  • 拽公主的驸马

    拽公主的驸马

    她身为一国之长公主,参与过数件后宫杀人事件,皇上虽知道,但也没有怪罪,后来她离开皇宫,女扮男装,在做任务险些丧命,一位男子救了她,便住在了他家,后皇上派人找回她,她得知皇上其实喜欢的是她,她面临许多的追求者,该何去何从?
  • 杂毛小道

    杂毛小道

    如果不是身上的这件道袍,打死我,都不会相信这辈子竟然混成了一个道士。仰望着漫天星辰,我喜滋滋的想到自己好歹也算是个掌门了,却突兀的听到一声娇诧!师兄,你欠我两百块,啥时候还?师妹!兄最近手头紧!那就肉偿!
  • 凉城暖夏

    凉城暖夏

    她,本是天之骄女,奈何身边之人皆是待她心。一场蓄谋已久的车祸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灵魂堕入异时空。凤眸微睁,她将要创造属于她的奇迹!
  • 小时候那些逗比事儿

    小时候那些逗比事儿

    “别碰我的耳朵,它是我五角钱买的”“定娃娃亲”“偷黄瓜”“掏鸟蛋”“河边游泳”……这些小时候做过的事情,你还记得吗?
  • 友谊联线

    友谊联线

    当她遇到TFBOYS后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事。某女:“我就这样子出道了!!!出道有什么好处?”某经纪人:“好处就多着了,你可以近距离的靠近你喜欢的明星要签名!怎样?"某女瞥了某经纪人一眼:“不好意思,偶不追星!”某经纪人:“有钱赚!”某女双眼发光:“钱!!!好呀好呀!我签约,我出道!我要钱钱!”源:“你丫的掉钱眼儿你去了!”某女:“我喜欢!”某经济人奸笑心想:又捡到了一个宝呀!宝呀!“(某瑶:“为啥是“又”?还有谁?”某经纪人:”嘻嘻当然还有凯皇他们呀!难道他们不是宝?“某瑶:”呵呵,呵呵,是是是,他们当然是宝呀!“)欲知后事如何,请看内容!!!
  • 零点温度

    零点温度

    她是图书馆的管理员,却在搬到了退休警官家隔壁,无意中发现了他的秘密,于是生活整个都变了样,警官英俊漂亮的儿子要追求她,而一直疼爱她的丈夫出轨出意外。。。。生活似乎再也不能清静。。。。。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 忘忧浅忆

    忘忧浅忆

    《忘忧浅忆之时光钟》是一段虐恋故事,讲述身世悲惨的安以笙在一场车祸后重返高中生活,那里时光依旧,只有经历了高中那段紧张却又难以忘怀的日子,我们才恍然大悟曾经也被世界温柔以待过,在这个特殊的毕业季,致敬我们曾经逝去的青春。
  • 永夜之从零开始

    永夜之从零开始

    灰烬中诞生的王国,各怀鬼胎的十六个棋子,勾心斗角步履瞒珊,赌上生命奏响神的乐章。厌倦了生活压迫的高中生“提督”无意间打开了穿越异世界的大门,来到一个魔法文明的世界,在一切未知的未知中,他究竟是『救世主』,还是『破坏者』?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