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31200000030

第30章 文学作品的构成(1)

创作过程的结束,就产生了文艺作品。文艺作品一旦形成,便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它属于意识形态性的东西,但本身又是客观存在,无论是书本、舞台演出,或者是雕塑、绘画,都是观念的物化。我们不赞成割断作品与作家的联系,因为作家毕竟是作品的母体,作品里融注着作家的思想感情;但作品既然是一种物化了的实在,它当然应该成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作品论的任务就是研究文学作品的构成、体裁等等。

文学作品的内容因素

文学作品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因素组成。世界上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不同的内容和形式,构成了不同的事物。

文学作品的内容包括题材、主题、感情、人物诸因素。人物和感情,前面已经论及,这里着重谈题材和主题思想。

一、题材

艺术作品要反映现实生活,而现实生活却是无限广阔的,无论是多么大规模的作品都无法囊括全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气象万千,想从各个角度去反映整个时代,但也不可能将王政复辟时期的一切都写尽,只是选择了一些场景,如“巴黎生活场景冶、“外省生活场景冶、“军事生活场景冶来进行透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气势磅礴,对1812年俄法战争前后的俄国社会作了长卷式的描写,但也无法巨细悉收,而只能选取几个世家大族为核心,以个别反映一般。这些经过作家选择,直接成为作品写作材料的生活现象,就是题材。

作为艺术作品内容要素的题材,是建筑作品的具体材料,而不是指选材的范围,是建造房屋的木材,而不是指哪一片原始森林。报刊上通常所谈的农业题材、工业题材、军事题材等等,只是题材这个概念的广义的运用,并非严格意义上的题材。因为这里所指,其实只是作品所写的生活范围,而不是直接构成作品内容的具体生活材料。而且,题材也不同于素材。素材是未经加工的原始材料,题材则是在素材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作品的内容。作家总是先积累素材,而当进入艺术构思的过程之后,才把它加工成作品的题材。

题材在作品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切命意、造型、情趣、技巧的依托物,没有题材,其他一切当然无从谈起了,题材选择得不恰当,则无论是思想和技巧都不可能获得充分的表现。所以鲁迅告诫作家道:“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冶淤那么,作家应该选取什么样的题材来写作呢?就整个文学领域来说,题材应该多样化,不能划这样那样的框框。因为生活领域是宽广的,文学作品应该从各个方面加以反映。既可写重大的社会斗争,也可写日常的生活细事;既可写外部的客观世界,也可写内部的心灵世界。但从作家个人而言,则只能写自己熟悉的题材。因为只有经过深入研究和体察的材料,才能驾驭驯化,运用自如。有些题材尽管很重要,但如果不熟悉,硬要去写,必然写不好。过去,革命的理论家们总是号召作家要写重大题材,而作家们在革命热情的支配下,也热衷于写重大题材,但往往写得干巴巴没有血肉,原因即在于不熟悉之故。当然,也并非凡是自己熟悉的生活都值得写,还要看有没有意义。没有意义的题材,是写不出好作品的。这方面的辩证关系,鲁迅在《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里说得很清楚。鲁迅这封信,是回答当时的青年作家艾芜与沙汀的询问的。沙汀喜欢描写小资产阶级青年的弱点,加以讽刺,艾芜则熟悉时代大潮流冲击圈外的下层人物,善于描写他们在生活重压下强烈求生的欲望和朦胧的反抗冲击,但在当时的“革命文学冶热潮中,他们对自己所写的小说有无社会价值产生了怀疑。鲁迅回答道:“我的意思是:现在能写什么,就写什么,不必趋时,自然更不必硬造一个突变式的革命英雄,自称‘革命文学爷;但也不可苟安于这一点,没有改革,以致沉没了自己———也就是消灭了对于时代的助力和贡献。冶各种题材之间的意义和容量是不同的。所谓“选材要严冶,就是选取具有一定社会意义,能够体现一定社会思想或表现一定生活情趣的题材。

但选材要严,也并非专选重大的社会事件来做作品的题材。题材的大小,并不与事件和场面的大小等同,主要是指题材所包含的社会容量的大小淤《二心集·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

而言。有些作品,写的是重大社会事件,看起来是大题材,但实际上是空架子,除了记述这一事件本身之外,并没有反映出更多的社会内容;有些作品,写的是日常生活事件,看似小题材,但却反映了较大的社会问题;还有些作品,触及大事件,但并不正面去写,而是从某一侧面去反映,或专写它在日常生活中的某种反响,而意义却很深远。如鲁迅的作品,就从不正面去写大事件,《阿Q正传》写到辛亥革命,但没有正面去写起义和战斗,而只写这个革命在县城和乡村(未庄)引起的反响;《药》也没有正面写革命者在狱中的英勇斗争,而写茶馆里的群众对革命者牺牲的反应;《风波》写的则是张勋复辟事件给江南水乡的农民带来的影响,而不去描写更为惊心动魄的复辟事件本身。鲁迅的取材角度,与他的写作意图有关,———他的目的不在于表现某些历史大事件本身,而在于通过这些事件,写出农民的麻木状态,他们思想上的不觉悟;也与作品的风格有关,———他的作品,从不追求大场面和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而是从平淡中见深刻。

题材是具有历史性的。在一个时期内很有意义的题材,在另一个时期内却会失去原有的魅力。后来的人即使继续写这类题材,也需要变换角度,另具眼光。例如,对于神话传说中的人物,过去是以虔诚的态度去描写的,现在则每每用人类学的观点加以剖析。又如所谓军事题材,虽然具有长远意义,但在各个历史时期,写法也不一样。如果说在战争年代和战后一段时期,人们曾经热衷于战斗故事,那么,现在的读者就不能满足于此了。有些作品试图通过军事题材来写新的社会矛盾,写人性美、人情美,并从美的毁灭来揭露侵略战争的罪恶性,这就使军事题材有所突破。对于其他题材的选取和处理也是这样,要时时更新,赋予新的时代意义。

二、主题

题材固然是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但题材并不能决定一切。因为题材只是经过选择的写作材料,至于通过这些材料要说明什么问题,表达什么思想,关键还在于立意。古人所说的“文以立意为主冶、“意在笔先冶、“工于命意冶、“立主脑冶等等,强调的就是这一点。王夫之说:“意犹帅也冶,它是统率全篇的主旨,一切情节结构、辞采章句,都由它调遣。“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冶,纵使有好的题材、好的辞章,也如一盘散沙,合不拢来。所以立意是作文最要紧的事。

所谓立意,也就是确立主题。主题是作者通过题材所表达出来的主要思想。一部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可以是多方面的,但有一个贯穿的中心思想,这就是主题。作品总有命意,也必有主题。只是主题的表现形式并不一样,有些比较明确,一眼就可看出;有些则比较隐晦,需费一番工夫来捉摸;有些作品似乎没有主题,也说不清表达的是什么思想,可谓“无主题变奏曲冶,留给读者一团迷雾,———但是,它总还表现出一种情绪、意味,所以实际上并非没有主题思想,只不过表现得比较朦胧,有时这种思想、意绪连作者自己也比较模糊罢了。这种主题不明确的作品,不但现代有,而且古代也有。王夫之在强调立意时说:“李、杜所以称大家者,无意之诗十不得一二也。冶淤可见就是善于立意的大家李白、杜甫,也有少数主题不明确的作品,何况那些“小家数冶呢!

主题的不明确性,大抵出于作家思想的模糊性,———他有一种朦胧的意绪要表现,但对这种意绪却又缺乏明确的、深入的认识。而在艺术作品中,明确的主题却又不能明确地说出,否则,便犯了直露的毛病。形象、比兴、隐喻等,成为表达主题的必要手段。然而这样一来,又将主题隐蔽起来,有时很难捉摸。这就产生了“诗无达诂冶的说法。中国诗人,自屈原以来多用香草美人来比喻圣君贤臣,以表达自己的政治情怀,但诗人多情,难免还要直接去歌颂香草美人,于是有些诗篇到底主旨何在,就颇费猜测了。李商隐几首《无题》诗,研究者争论不休,也就为此。“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冶“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冶这两首诗表面的意思都并不难懂,是写与所爱女子的离别与思念,在无可奈何的绝望中寄托着希望,现实中不能达到的企求在梦境中实现。问题是,这到底是爱情诗还是政治诗?表达的是爱情的追求还是对政治的追求?这就难以确定了。

主题要新,作品才能吸引人。韩愈云:“惟陈言之务去冶于,就是要求作家不要去重复别人的意思,作品不落前人之窠臼。所谓“去陈言冶,当然不只是字句,首先要去熟意、熟境,所以应把主题命意的创新放在第一位。过去有所谓“永恒的主题冶的说法,其实,主题的永恒性是不值得提倡的。如果老是重复旧主题,还有什么创新可言呢?高尔基说得好:“有一些所谓‘永恒的爷主题,如死亡、爱情,以及其他建筑在个人主义基础上的社会所产生的主题,如嫉妒、复仇和吝啬等等。然而在古代,就有人说过:‘万物是在变化着的爷,‘月光下没有永恒的东西爷,如同在阳光下一样在无阶级的淤《薑斋诗话》,《薑斋诗话笺注》,第44页。

于《答李翊书》,《中国历代文论选》第二册,第115页。

社会主义所产生的条件下,文学的‘永恒的爷主题,一部分正在衰亡、消逝,另一部分正在改变它们原来的意义。冶淤其实,无论在哪一种社会形态下,“永恒冶的东西总是不永恒的。尽管历代文学中,不乏死亡与恋爱等内容,但命意却并不相同。中世纪的骑士小说写骑士们为自己的情人而战斗和牺牲,具有悲壮的意义,而《堂·吉诃德》中写这位愁容骑士的类似行径,就显得滑稽可笑;易卜生的《玩偶之家》,写娜拉与她丈夫爱情破裂,离家出走,歌颂了个性的觉醒,而鲁迅的《伤逝》,写子君为追求自由婚姻,离家出走,与涓生结合而又破裂,终于又回到父亲家中,在父亲烈日般的严威和路人赛过冰霜的冷眼中死亡,从而指出了单纯追求个性解放的不足。正因为这些作品有着完全新颖的主题,反映了对问题的新认识,所以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是那些重复旧主题的作品所可比拟的。刘勰说:“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其久,通则不乏。冶于这种通变的要求,首先就要在作品的主题中表现出来。

主题不但要新,而且要深;只有深刻,才能震撼读者的心灵。而作品主题的深度,则取决于作家的思想深度;作家对生活要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开掘深刻的主题。过去常有抢题材和主题撞车的事发生,这都是因为作家对生活缺乏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囿于流行观念之故。如果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就不必去抢题材,也不会发生主题撞车的现象。即使写同样的题材,不同见解的作家也会开掘出不同的主题的。文学史上有多少描写农民疾苦的作品,可是有哪一篇能像《阿Q正传》这样对农民的精神创伤揭露得那么深刻呢?主题是作者感受最深的东西,是他直接从生活经验中获得、别人所无法代替的。正如高尔基所说:“主题是从作者的经验中产生,由生活暗示给他的一种思想,可是它蓄积在他的印象里还未形成,当它要求用形象来体现时,它会在作者心中唤起一种欲望———赋予它一种形式。冶盂有些作品的主题,是作者经过长期探索所获得的。如《阿Q正传》的主题,就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形成。《阿Q正传》写于1921年底—1922年初,但在1903年间,鲁迅就有感于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而提出改造国民劣根性的问题了,后来他不断地研究这个问题,又在许多杂文和小说里对这个主题进行开掘。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阿Q正传》对国民性问题才能揭露得那么深刻。当然,我们不能要求作家对每篇作品都酝酿那么久,但对主题的深入开淤《和青年作家谈话》,《论文学》,第334—335页。

于《文心雕龙·通变》,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下册,第521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版。

盂《和青年作家谈话》,《论文学》,第334页。

掘,却是必不可少的。

文学作品的形式因素

文学作品的形式因素,主要是指情节、结构和语言。文学语言问题,下面另列专章论述,这里着重谈情节和结构。

一、情节

人物的思想、性格是通过具体事件表现出来的;而这些事件之间又必须有连贯性,不是毫不相干的杂凑。这些具有连贯性的事件,就形成作品的情节。高尔基把情节称作文学的性。

同类推荐
  • 图文版中国经典历史故事

    图文版中国经典历史故事

    《中国历史故事(英文版)》是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编写而成的,它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历史故事,把一幅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呈现在读者面前。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在我国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发生过许多重大的事件,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人物。
  • 诗以载道

    诗以载道

    《诗以载道》收录了作者近年来所写的古诗体诗和自由体诗共337首,其中古诗体诗107首,分为明心篇、故乡篇、纵览篇等三个部分;自由体诗230首,分为启示篇、陶冶篇、梦回篇、触发篇等四个部分。
  • 沉默的经典: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沉默的经典: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

    1.“沉默的经典”诗歌译丛新一辑,装帧升级,诗歌爱好者收藏佳品。2.露易丝·格丽克是普利策奖、美国国家图书奖等众多文学大奖得主,享誉诗坛已久,作品首度引进。3.《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特别收录格丽克部分早期诗作,可一窥作者诗风变化。《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完整收录了格丽克的《阿弗尔诺》(新英格兰笔会奖)和《村居生活》(格林芬诗歌奖短名单)两本诗集;此外还有早期五本诗集的精选,涉及的诗集为《头生子》(美国诗歌学会诗人奖)、《沼泽地上的房屋》、《下降的形象》、《阿基里斯的胜利》(全国书评界奖)、《阿勒山》(国会图书馆丽贝卡·博比特全国诗歌奖)。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2

    人之所以活得累,一是因为太认真,二是因为太想要。佛经上说:“无常故苦。”就是让我们知道:人生是有缺陷的,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身体会生病衰老,容颜、情感会生变,金钱不能永远保有,权力有一天终会失去……有人问佛陀,你今生得到了什么呢?佛陀说:“我今生什么都没得到,我失去的只是我的无知。”没有什么比失去无知更让人安心、欢喜。如果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越早失去无知,越来越多的时候失去无知,我们就能享受得到佛陀的加持,改变“一切是常,一切都不会变”的执着,终于懂得“无常,就是无限的可能性”,从此不再盲冲瞎撞,开始勇猛精进,把无常变为奇迹,把充满缺陷的人生转为圆满。也从此,活得欢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白天不懂夜的黑)

    珍藏一生的经典散文(白天不懂夜的黑)

    “读一部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样,读名家名作就是和大师的心灵在晤谈。通过阅读本书,可以让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阔文学视野,提高审美意识,触动写作灵感,陶冶思想情操,提升人生品位,徜徉经典,收获无限。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热门推荐
  • 青春:坎坷生长

    青春:坎坷生长

    谁的青春期都会伴随着中考的来临,父母又将怎样劝阻你,让你收心?顾琉熙的成长将会有她怎样的坎坷?她的青春究竟是什么样的模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回都市有任务

    我回都市有任务

    人人都想长寿,我的任务是劝人去死。我能完成这逆天的任务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蔚蓝的海洋世界

    蔚蓝的海洋世界

    类有多少好奇,世界就有多少奥秘。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有多少想象,世界就有多少精彩。来吧!让我们一起去解读大自然的神秘物语。翻开《蔚蓝的海洋世界》一书,它将带领我们去探索辽阔神秘的海洋世界。
  • 妆半乱世歌

    妆半乱世歌

    颜如舜华,音如清歌。一靥妆半,便倾天下。——我姓颜,名如歌【不爱红妆,爱军妆】——景国箭术最精绝的弓手就是我……师父!【不爱宫斗,爱兵法】——告诉你南宫逍,我可没功夫跟她们玩这个。【不爱大叔,爱正太】——正太小王爷,我在大叔那儿受过伤……喂,天下第一妃。王妃,还是皇妃?(我是不改简介会死星人)
  • 真的不一样的西游记

    真的不一样的西游记

    真正的不一样的《西游记》,将《西游记》改成游戏,然而又不是玩游戏。
  • 梦轮:阿特拉斯

    梦轮:阿特拉斯

    阿特拉斯!英文名:Atlas。它是外骨机械的进化体。它根据人类的脑电波来操控!不过由于人类的过多开发导致,环境越来越恶劣。人类的身体开始变异!男子的脑电波开始变弱,由于阿特拉斯的开发导致女性在社会地位的攀升。我们的主人公绫濑修由于一场了离奇车祸死亡!继而脑电波失控的苏晨则占据了绫濑修的身体!从此绫濑修变为操控阿特拉斯之中的稀有种!从此绫濑修的苦逼生活由此开始.............!
  • 行止绾

    行止绾

    绾绾平淡的一生,感受过亲情,也感受过爱情。
  • 如蝼蚁

    如蝼蚁

    不可名状的恐惧会吞没你的精神,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多,你的理智也会逐渐丧失,感受背脊发凉细思极恐的恐惧,以及生而为人就是渺小也要去战斗的勇气。这芸芸众生在它眼里不过蝼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