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277500000001

第1章 我们回来了

江南的梅雨天闷热而潮湿,电影院没有复工,百无聊赖的周末。刚下过一场雨,预计待会儿还有一轮降水。醒来时已经是中午十二点,林子归坐在床上揉了揉惺忪的睡眼,玩了会手机游戏,起来煮东西,对付着又是一餐。

打开冰箱,储备粮已是不多,林子归又想吃水饺又想吃面条,干脆煮碗饺子面条。她是个爱纠结的人,孩子喜欢做选择,成年人倾向于什么都要。待水煮开后先下饺子,浮至表面后捞起再下面条。一勺豆瓣酱、一勺黄豆酱、一勺辣椒,几滴酱油和醋,搅拌均匀。这就是林子归的午饭了。疫情让很多人变成大厨,朋友圈每天轮番上演厨艺秀,而林子归光涨了体重没涨脑子。起初她会给自己立下目标,今天要学会做蛋黄酥,明天要学会做吐司,可是所有伟大的征程都死于购买食材这第一步。每次逛超市的时候她都喜欢去买半成品,张小明打趣她说,林子归是工厂流水线复制下的人类。

林子归步行去超市购买下一周的食材,超市旁边是特产店,她从来没有进去过。挑了几样特色小吃和茶叶准备往家里寄去,店员是个五十来岁的大叔,待人接物笑脸盈盈的。他把纸和笔递给林子归,林子归写好了家里的地址,店员大叔看了一眼。

“你家在芙蓉镇?”

“是啊?”

“是谢晋电影里的芙蓉镇吗?”

林子归愣了一下,摇摇头说不是。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有人这样问她。

她是个不太快乐的年轻人,毕业的时候写实习手册,她在报告的最后一行写下自己的理想是退休。少年意气被海冲走,少年锋芒被风磨平。生活就像一杯冰镇苏打水,没有什么其它的滋味。起码林子归是这样想的。当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好友张小明后,对方淡然一笑,没有回答。

比起林子归的孤单,张小明是个热爱冒险的年轻人。他曾经开着改装过的车只深驶往边疆腹地。在帕米尔高原的东边听柯尔克孜族唱歌,在极北之地看晚上十点的日落。穿过无人区,在夜空下宿营。林子归和张小明约好有空一起去中国的最北端看极光。当然,这只是句客套话,效力等同于下次一起吃饭。

林子归最大的爱好就是独处,如果把她丢到荒岛上,只要给予足够的补给和一部手机,她可以活到地老天荒。所以尽管张小明是林子归最好的朋友,若非是有事,否则他们绝不会聚在一起。

两人是小学和初中同学,家里也挨在一起。他们的家在芙蓉镇,从来没有人问过林子归,是不是谢晋电影里的芙蓉镇。他们听说一些事情,连夜开车往家赶,赶回记忆里的芙蓉镇。

十八岁以前的林子归几乎没有离开过芙蓉镇,她跟我说是这么说的。小镇青年是文艺片中常有的主题。文艺片的压抑让本就苦闷的生活更加压抑,经典片让本就困乏的日子更加犯瞌睡,所以林子归已经很少看电影了,几本厚厚的影史在书架上蒙尘。

芙蓉镇,位于南方中部地区某省份的最南边。林子归从小在县城里长大,这是她生活的小镇。我认识林子归的时候,林子归的家乡已经通了高铁。跨过绿皮火车时代,直接来到高铁岁月,一步到位。林子归的生活半径,以镇上唯一的公办初中为圆心,半径两公里画一个圆。上学以外的大多数时候,林子归都呆在国企生活小区里。准备来说是央企,但是无所谓了。父辈都在水电厂工作,每天单位的班车就停在生活小区里,径直开大约两公里就到了厂房。水电厂南门的入口处左手边是一家超市,右手边是一个星级酒店。小时候每到暑假大家都在酒店的泳池里游泳,游泳券是发的。不想做饭的时候就拿着饭票去食堂打饭,十几年前的水电厂用的是饭票,现在换成了卡。林子归最常做的事情是和小伙伴们在电厂里玩过家家。芙蓉镇的水电厂很大,有深山有河流有桥,也有他们的童年。偶尔她也想过,水电厂里面就像个小型的完整世界,人生十有八九的事情都可以在里面完成,或许是基于这点,林子归的妈妈最长有四五年的时间没踏出过水电厂一步。

他们急着开车回家,明天是同学羽三的头七。消息知道的有些晚,惊讶、难过、沉痛,更多的是成年人惯常的平静。林子归是个不太成熟的人,张小明最近生活一团乱,他们年轻到来不及去思考死亡是什么,只是被动地接受了友人的离去。

记忆中家乡的夏天很热,有时经常下雨,有时连日干旱。雨水充沛的时节若是赶上了大坝开闸泄洪,小孩子们就站在江边远远地看着。后来林子归去上海念书,又在苏南地区工作,那边好吃河鲜,菜式和做法与芙蓉镇大不相同。芙蓉镇的鱼远近闻名,小炒草鱼、鱼头豆腐汤是最有名的两道菜。林子归不爱吃河鲜,因为小时候被鱼刺卡住过喉咙,还因此错过了一场盛大的喷泉表演。说到吃,让林子归奇怪的是,同样是江南,却不是处处都吃米粉。她以为一碗米粉,才是早晨的正确打开方式。

在车上,林子归和张小明聊起家乡。

时间拨回1996年11月,离香港回归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月的某天张小明出生,半个月后林子归出生。两人相差只有十五天,而相识是在五岁。刚出生时的林子归住在筒子楼里,没有独立的厨房,牛奶是奢侈品。在父母叙述的版本里,林子归是喝米汤长大的。林子归在电厂里念完了托儿所。转眼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她背着皮卡丘的书包,口袋里揣着手帕哭哭啼啼去了保育院。保育院的午睡是所有人不分性别睡在大房间里,床挨着床。那时林子归最羡慕的就是班主任的儿子,因为他每天中午在大家躺下以后,踩在床边沿上绕场一周。林子归觉得可酷了,那时她的理想是长大以后当一名保育院老师,这样她就可以多吃几块小饼干了。

2002年,小学一年级。入学第一天是她整个小学生涯中最光辉灿烂的一天——她当上了班长。刚开学老师谁也不认识,都是可爱的小朋友,所以从中选了个子最高的林子归。没有老师在教室的时候,班长拿着棍子站在讲台上管理班级,其实就是盯着大家,说悄悄话的就点名。林子归的班长生涯只持续了一天,因为她的胆子太小了。老师很快就发现这是个傻帽,所以取消了她的班长身份。这件事林子归读大学时没有跟室友讲过,因为她室友是个身高1米83的山东大妞。《铁甲小宝》和动画片占据了小学一年级的课余生活。林子归还记得,某天放学后的傍晚,早早写完了作业的林子归坐在沙发上看《铁甲小宝》,蜻蜓队长刚出现,咣当,一颗牙掉了。

普普通通还有点差的成绩贯穿了林子归的整个学生时代,所以她一点都不期待上学。她最喜欢周五和周六,因为周五下午可以出门玩过家家,周六可以在水电厂的桥洞里烤红薯。周天在家玩电脑游戏,那个年代泡泡糖风靡全国,网吧里一排排的人都在喷泡泡。

转盘播到2005年,小学的林子归把业余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于是在课堂上就成了老师口中典型的多动症儿童。然而尽管这样,她还是得去上一堂又一堂的兴趣班。从画画到舞蹈,每一样都努力地无法及格。家长放弃了艺术方面的培养,把视线转向了补习班。语文补习班、数学补习班、英语补习班。小学三年级以后林子归的周末不是在去补习班,就是在去补习班的路上。幸好寒暑假足够漫长,所以每到期末,比拼寒暑假作业成了小学生们私下里的保留节目。为了能够有足够多的时间玩,林子归每次都在期末考试前把大头的作业给完成。

林子归就是在补习班认识了羽三,她是楼下3班的班长,也是后来林子归初中的班长。那是个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就像一道耀眼的光芒,北京奥运会圣火传递那年,小学的校长有圣火传递资格。为了庆祝此等百年盛世,学校特地举行了全校的集会,会上高潮部分就是两个学生举着火炬上台,供所有人观瞻,她是其中之一。小镇的小不光是字面意义的小,羽三离开那天,镇上很快就传开了。对于小地方的人来说,以这样的方式去到另外一个世界虽是痛苦的释放,却也难免成为饭后谈资。林子归和羽三并不熟,但是羽三的离开,让林子归开始思考生存与死亡。在林子归的眼里,羽三去了小王子的星球,那里四季鲜花盛开,永远被祝福包围。生者对于亡者的追思,便是祝福她来世能够一生快乐。

水电厂里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场游戏就能交一个朋友,所以很快地形成了水电厂95后的头号小团伙作战势力。林子归和张小明生日差了十五天,身高差了半个头。他们经常在一起瞎捣鼓,摔成狗啃泥是家常便饭。林子归的小伙伴里有个爱打游戏的斜视眼宋方然,小宋每天的任务就是和家长斗智斗勇以争取更多的游戏时间。可惜那时还没有电子竞技,否则宋方然一定是种子选手。听说后来宋方然去学了美术,林子归也不知道他有没有从事游戏行业。95后的童年里,爱玩游戏等于不务正业,那时谁也没想到,游戏玩的好也能躺着数钱。

没有数钱的命,倒是天天数星星。芙蓉镇背靠青山,好山好水好空气养出了天真无忧的少年,他们不知道什么是高楼大厦,没有做过飞机。林子归小学时最大的愿望就是家长去外地出差,这样她就能吃到汉堡包,但是吃汉堡的机会也不是每次都有。十七岁以前的林子归只有一次出省经历,托她爸去上海出差的福气,坐了两天两夜的绿皮火车到达上海。那是林子归她妈第一次带她出去玩,也是十七岁以前的最后一次。林子归跟我说,当年他们一家三口在上海玩的时候,每天傍晚就坐在外滩看黄浦江,她记得附近有个很大的钟楼。后来去上海念书,没少来过外滩,却没有了当年的感觉。

芙蓉镇的夜空璀璨,芙蓉镇的少年调皮,玩打火机点着了足球场的草地,在公共厕所房顶做游戏。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晚上,鬼屋的故事悄悄传遍了芙蓉镇。少年们以勇闯鬼屋为荣,鬼屋有八个关卡,一般人只能走到第三关。这等刺激的事情很快传到了林子归的耳朵里,据说鬼屋就在水电厂里面。水电厂那么多神山老林,还有条让古人惶恐的江,谁知道具体方位在哪。经过好一番擘划,林子归和她的战斗小分队带着武器走上了探险之路,跟他一起的除了张小明和宋方然以外还有个爱吃零食的胖子小四眼。小四眼走起路来肚子鼓鼓的,像一只青蛙。这四位小朋友跟着一个读初中的邻居组建了临时队伍。在小学生眼里,初中生是大朋友了。初中的小哥拿着手电筒打头阵,他带着几个傻里傻气的小朋友走上了去往鬼屋的路。

鬼屋就在去大坝路上的半山腰里,大家排成一个纵队挨着前进。推开鬼屋的门是漆黑的上坡楼梯,人只能猫着腰前进,这就是鬼屋的第一关。第一关没有任何难度,第二关黢黑的洞,里面都是蝙蝠的尸体和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羽毛球拍。林子归的武器是一把塑料剑。打头阵的队长说这是前人留下的战斗痕迹,因为早就有一拨又一拨人来过鬼屋,往前走就对了。队长一边给大家加油打气一边吹牛批,这种鬼屋通关小意思啦。

通过第二关后大家就傻眼了,眼前是一块凹进去的泥土地,右边是悉悉簌簌的树林,从左边可以看到楼房。林子归知道这里是电厂,但是她不知道确切的方位。在场的谁都没有通过第三关,压根不知道怎么走,于是只好乱走。穿过树林又走了一小段山路,莫名其妙地来到了宝塔山。宝塔山也是水电厂的坐标之一,张小明不知道带着林子归爬过多少回了。他们来到了宝塔山的背阴面,一般人都是从阳面上山再原路返回,很少有人知道阴面还有条小道,只要从一米多高的小坡上跳下去,再沿着山坡走一小段路,能绕到车队所在地。于是林子归他们意气风发的鬼屋探险莫名其妙地变成了寻常的宝塔山之旅。原本这只是小朋友之间流传的游戏,可是不知为何突然传到大人耳中。鬼屋的故事最后以家庭思想教育课告终,因为压根就没有什么鬼屋,那只不过是个废弃的变压器房。小朋友的兴趣就像夏天的雨,一阵一阵的。

车停在了芙蓉镇,已是凌晨,米粉店刚开门不多久。

“吃碗粉?”

“下车吧。”

林子归点了碗肉丝粉,张小明点了碗牛肉粉。

“好几年没回来了,这里的老板娘好像换人了。”

“我记得我们小时候每星期都要来这吃碗粉。”

他们都很久没回到家乡了,成长的地方变成了遥远的记忆。时间拨回十几年前,林子归和张小明还有宋方然来吃米粉,他们迎来了五年级的暑假,成为六年级的预备队。2007年的南方小县城,qq堂和冒险岛还有梦幻西游三局鼎力,再加上一个疯狂赛车。这四个游戏是男孩们的热门话题,伴随着童年的远去,他们也消失了。后来林子归也曾想过重温一下梦幻西游,可是由于电脑版本不兼容只好作罢。

“等下去网吧吗?”小四眼嗦了一口粉,还没咽下去。

宋方然看了下手表,“我可以玩一个半小时。”

“你要去干嘛?”张小明问。

“上午有作文补习班,”宋方然回答。

“我也是,”林子归说。

四个人正好凑了盘qq堂,顶包子模式。

宋方然嘴里叼着辣条,飞快地放出一个泡泡然后右手操控键盘,左手去拿可乐,一个不留神把自己炸了。

“救我,”宋方然冲着坐在旁边的小四眼说,可是小四眼没听清。

“你怎么死啦?”等小四眼反应过来时,宋方然已经once again了。

走在回去的路上,小四眼请每个人喝了包冰袋。一毛钱一包,说白了就是掺了糖精的劣质饮料,小学附近的摊子上都有卖。那个年代的小镇孩子平时兜里只有几毛零花钱,赶上暑假能得个五块十块的。

仙剑奇侠传3电视剧还没有上,单机游戏在小镇上流行了一会儿。晚上,他们坐在宋方然家里看电视,湖南台放着还珠格格,这大概是90后接触的第一部琼瑶剧。那时林子归不知道琼瑶是个老奶奶,正如同她不知道小镇以外还有更大的世界。

没有智能手机的2007年,电脑很笨重,光盘里的动画片不是每天都能看。小学附近有家借书店,30块钱办一张卡,借一本书一毛钱一天。很多书已经破烂不堪,缺了角的封面贴着胶布,大家私底下传阅着皮皮鲁和马小跳,还有各式各样的漫画。小四眼坐在地板上看七龙珠,张小明翻阅着老夫子。宋方然家有很多漫画书,他不常去店里借。国企大院里的孩子多数都是双职工子女,宋方然除了是双职工家庭以外,他父母也拿着单位的退休工资,这在当时算是不错了,所以他经常有更多的零花钱,出手也更大方。没有4g的2007年,大人们不再写信,按键手机打通电话也很快。那时没有多少人会相信,仅仅是十年之后,人们出门可以不带现金,一切都online。

他们在一起打篮球,大家打的都不好。

他们左手冰淇淋右手热狗。

他们坐在岸边看大坝安静伫立。

那是他们最后的夏天。

六年级很快就过去了,他们都考上了镇上唯一的初中,但是分去了不同的班级。六年级的暑假开始了学习初一的课程,在补习班里张小明认识了羽三。

很多年以后,当张小明再次提起那个女孩时,他会仰望天空,沉默很久,然后微微一笑。

羽三没有举行葬礼,没有立碑。她父母把骨灰洒进了江里,在江边长大的孩子,也许会顺着水流步入下一次轮回。

林子归和羽三没有去羽三的家里,他们放了盏孔明灯。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看见她的时候吗?”张小明问。

林子归和张小明还有小四眼、宋方然是初中同学,骑自行车半小时能逛完的小镇上,绕一圈谁和谁都沾亲带故,更何况都在水电厂长大。

“记得,”小四眼推推眼镜,大学毕业后他成了一名漫画编辑。

补习班是大班制教学,差不多四五十号人,后来由于种种缘故,他们当中的大多数都被编在了一个班级里。羽三坐在张小明的前面。张小明每天都在研究怎么让纸飞机飞得更远。

折了一个暑假的纸飞机,开学后羽三终于受不了了。

“你是张小明对吧?”

“认识还问。”

羽三说张小明没有开飞机的天赋,倒是可以考虑一下海军。因为他有一次在补习班课上把纸飞机飞进了羽三的水杯里。

张小明很尴尬,赶紧换了个话题。

羽三是初一的班长,当然后面两年她也是班长。她成绩还不错,各门课都很均衡,不过她最喜欢做的事情是在语文课上讨论别的事。

语文老师是个身高不知道有没有1米6的小矮人,上课时羽三把课本立起来,悄悄在底下画红楼梦的人物关系谱,她聊了三年红楼梦,但是林子归直到大学毕业也没有把完整版看完。最让她兴奋的还是犬夜叉,她最高记录是从下午第一堂课聊犬夜叉一直聊到了放学,有时也没有人回应她,她就那么说着,很开心的样子。

“她就是那样一个人啊,很阳光很善良,让大家很开心,”这是羽三留给小四眼的印象。

“我记得有段时间班主任总批评她,因为班主任家和她家是邻居,两位中年妇女经常凑一起打麻将,她是麻将桌上共同的话题。”

羽三耷拉着一张脸在讲台上早读,今天轮到她当值。她今天的早饭是一个蛋糕,门口朝阳面包房买的,九块钱一个。张小明看着讲台发呆,宋方然在底下偷偷吃早饭。座位旁边的窗户被报纸蒙住了,以防老师突击检查。

张子归把学习机垫在书底下追剧。

早读结束后小四眼拉着宋方然去小卖部买饮料,初中的小屁孩们把早恋当成时尚。宋方然的哥哥读初三,他和隔壁班一个练舞蹈的学姐刚刚在一起,宋方然充当了信使的功能。买完可乐出来与站在门口的一个女生擦肩而过,宋方然把纸条塞给他,连小四眼都没有发现。那是他哥哥早上给他的纸条,一瓶可乐传一次纸条,很划算的买卖。一来二去宋方然就不干了,嫌麻烦。

“表哥。”

宋方然在他表哥江子扬房间里打游戏,“你说你早恋怎么成绩还那么好。”

江子扬朝宋方然丢了块橡皮,“找死啊你。”

进入二中的第一次期中考试结束了,林子归这帮人的成绩都一般般,属于蹭着边考入县城公办高中的程度,成绩最好的是羽三,每次都是年纪前几十名。芙蓉镇有个不成文的规定,镇上有四所高中,两所民办都是专科量产大户,唯一的一所公办每年除了正常录取分数考入以外,给了二中额外的优惠——拨了一百个降分录取名额,二中的学生只要比录取分低十来分都可以视为正常录取。

初中生聊八卦比做物理题还来劲,宋方然说自己的表哥和她女朋友分手了。

“是不是那个披着头发,跳舞特长生谁谁谁?”

“我妈妈认识她妈妈,听上一届的人说她有点混。”

小四眼问有点混是什么意思,羽三说就是在外面认识很多人的意思。

张小明问羽三放学后去不去奶茶店,芙蓉镇没有电影院,初中生放课后最大的娱乐大概就是去买杯双皮奶了。

“你一个男生这么爱喝奶茶,”羽三打趣道。

张小明指了指小四眼,“他更爱喝。”

“我是妇女之友,”小四眼显然是听见了。

待会儿是语文课,对羽三来说翠花的课等于可以搞小动作。羽三打算待会儿讲解名侦探柯南,她是日漫迷。林子归抗议了,上次的犬夜叉还没有讲完。

张小明喜欢听羽三讲故事,她写的小说发表在qq空间里,文风是当时流行的青春伤痛文学。纸质书还没有衰亡,初中生把郭敬明和最世旗下一众人视为心灵导师。还有一拨人喜欢看韩寒,只是最小说在芙蓉镇更为流行。后来谁也不愿意回想这段时光,当年看青春伤痛文学的这帮人成年后无不痛骂郭敬明的商人本色和抄袭矫情,然而大家心里明白,他们排斥的可能是当初幼稚的自己,没见过什么世面却妄谈伤痛。

翠花老师说70后这代人是看武侠小说长大的,金庸古龙梁羽生就是他们少年时的星空。林子归第一次看武侠已经是大学的事情了,她喜欢程灵素,精通药理、相貌普通,程灵素为了心之所爱付出生命,胡一刀却在另一本书里和苗人凤一见钟情。林子归不喜欢胡一刀,她有时也不喜欢程灵素,为了一个人而牺牲自我再林子归看来是件很傻的事情。

“就像你去店里吃米粉,最后只喝了汤,太亏了,”林子归是这样形容的。在他们那帮人里面,林子归是个倾听者,她开心的时候像关不住话匣子的鹦鹉,不开心的时候像打霜的茄子。她可以聊个没完,但她更喜欢一言不发地听大家聊。

张小明戳戳羽三,递给她物理笔记,“你去米粉店不会光喝汤的,两碗粉你都能吃完。”

林子归白了张小明一眼,“看破别说破,懂不懂。”

张小明是个很细致的人,他记忆力很好,小学一年级刚开学的那天他在武装部对面的早餐店吃了碗素汤粉和一笼小笼包,他们坐在靠门的桌子上,老板娘穿了件绿色短袖。

林子归脾气不是很好,校门口十块钱买来的魔方拼了一学期也没有复原。她深吸一口气,把魔方往墙上砸。

“喂,给我。”小四眼说,“拼魔方找我就对了,小哥我别的不会,玩魔方溜溜的”。

小四眼把拼好的魔方还给林子归,一堂课结束了,乱序的魔方摆在小四眼桌子上,林子归收获了一个白眼。

羽三把纸条传过来,她坐在前排,林子归和张小明还有宋方然是同桌,小四眼和羽三隔了一排。

下礼拜五是张小明的生日,羽三问他有没有什么打算。张小明写了“随便”二字,这是他的口头禅。林子归没什么想法,把纸条递给小四眼,小四眼注意最多,那就吃火锅吧。

这是他们第一次聚在一起吃火锅,也是最后一次。人生很多的第一次都是最后一次,只是当时并不知道。

小四眼没有来吃火锅,他在张小明生日的前一天转学去了外地,大家都不太清楚是什么原因。火锅吃的有点伤感,锅中沸腾后没有人动筷子,张小明看着空位置。羽三看穿了他眼底的难过,率先打破沉默,她就是这么善解人意。她把微笑留给了所有人,将深不见底的苦楚赠予自己,离开前对世界说的最后一句话仅仅只有“再见”二字。后来林子归很少再和人一起吃火锅,因为每次她都能想起羽三。她的朋友,说不上是好朋友的朋友,悄悄离开的朋友。

“今天是张小明的生日,我们一起给他唱首歌吧,”羽三举起杯站起来说。在场的所有人应声站立,张小明看着她,他记得那天晚上喝的是花生牛奶和可乐。羽三没有吃多少菜,段子讲了一个又一个。

张小明和林子归聊起这些时,林子归把头摇成拨浪鼓,“你说你记性这么好,高考怎么会漏写两道选择题呢。”

“那晚我把她送回家,她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短短的路,骑了好久。”张小明每次提起羽三的时候都喜欢仰头看天。芙蓉镇背靠青山,面朝江水,冬天却不是太冷,张小明一年四季都喝冰镇可乐。

同类推荐
  • 往昔峥嵘岁月愁

    往昔峥嵘岁月愁

    峥嵘岁月,坎坷泥泞,俱往矣!潦草几笔,权当回忆!
  • 暴走的旺财

    暴走的旺财

    讲述一条憨厚朴实的土狗旺财与人类、与同类的生活百态。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旺财人类的思想和视角,描写现实社会中每一分每一秒发生的故事。黑色幽默,有时候沉重有时轻松,让人欲哭无泪。
  • 风吹柒里

    风吹柒里

    风里有每个人的故事,我们站在风里,我们行在风里,我们是风里一粒渺小的尘埃,愿风里有你的故事。
  • 番外篇之保护龙蛋

    番外篇之保护龙蛋

    奎源的姐姐李蓬在门外发现老人,老人其实是神仙,送给了个龙蛋,于是一场龙蛋保卫战将爆发。
  • 早安梦想

    早安梦想

    青春的主旋律一定少不了梦想,也许你的梦想是爱情,也许你的梦想是事业,也许是爱情和事业。李辛东也不例外,他经历了和初恋的刻骨铭心,也找寻了可以依托的唯一港湾;经历了工作的一步一脚印,也憧憬着事业的新高峰。也许他就是你,你也就是他。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道力天下

    道力天下

    二十年前的不明结晶降落地球,险些让全人类被天域异种灭亡,关键时刻,道法的突然出现让人类得到了生机,从此,道法盛行的时代大帷幕被拉开。二十年后,主角为了寻找仇人的真相而选择入世,周旋于各家族势力,且看主角如何应对这俗世的金钱,美人和权利。
  • 快穿拯救:病娇BOSS,吃药吗

    快穿拯救:病娇BOSS,吃药吗

    【病娇暗黑系】安静堂堂一个神医,竟被一个路人甲给捅死了,然而,这是一场阴谋!阴谋!就这样,安静踏上了拯救又刺杀男主的不归路。安静看着眼前俊美无涛的男子,又看了看绑在手上的皮带,一怂:“我不要了,行吗?”男子欺身而上,一只手捏着她的下巴,一只手握着刀,抵在她的心脏处,冰凉的薄唇微启:“我得不到,毁灭。”他的声音很慢,低沉蛊惑又冰冷,危险十足。安静:“……妈的,这个男主有病!
  • 解密中国大案叁

    解密中国大案叁

    丁一鹤用纪实文学的方式记录中国法制进程的一些片段,本书所展示的案件都在北京和全国产生过一定影响,有的案情也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为广大读者所知。但与其他媒体报道不同的是,本书的内容全部来自丁一鹤对案件当事人的亲自采访和他所接触的相关案卷。而且是对案件鲜为人知的内幕进行原汁原味的展示和披露。因为作者的采访和掌握的资料是一手的、真实的、独家的,所以本书对于案件的报道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而且大多内容是读者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本书除了重点展示北京法院审理的“中国人肉搜索第一案”之外,还对“中国房号诈骗第一案”、“北京大学博士驱逐岳母案”等轰动全国的大要案进行了解读。
  • 功名

    功名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男儿担当生前事,何须计较身后评。功名恰似草上露,佳人好比昨夜灯。在这风云繁嚣之地,龙争虎斗的大闹一场!历史是已经发生的现实,现实是即将过去的历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作者已有《过关》《夺标》等完本作品。
  • 高冷校草与蛮横丫头的战争

    高冷校草与蛮横丫头的战争

    天一中学,这个富有传奇性的名字,不论是学霸,俊男美女都无处不在,刚转来的丫头片子,就入了校草的法眼。这姑娘偏偏就有心上人了,他会怎么样呢?(简介写的不好,文一定争取入的了大家的法眼)她进入了甜甜的梦乡……梦里,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原,充满了花香鸟语,她就坐在草原的中央,欣赏着日落,忽然间,不知从哪里蹦出来一只大灰狼,晓静定睛一看,竟然还是……陈洋的样子?!纳尼?大灰狼陈洋得意地看着自己的新猎物,伸出自己的爪,向晓静扑过去。梦里的晓静大叫了一声,漫无目的地胡乱跑着,突然,“彭”,梦里的晓静撞到了一棵树上。然后便昏过去了,只隐隐约约听到大灰狼陈洋的呢喃声:“死丫头,你逃不出我的手掌心。”
  • 教海点滴

    教海点滴

    本书既是“教学相长”,朝夕磨研的经验总结,也是长期教学实践中开拓创新的追求与探索,分为六辑,内容包括管理初探、教改管窥、《手工艺报》、电教实验、乡土地理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追彩虹的稻草人

    追彩虹的稻草人

    一场不见硝烟的商战让古老的柳镇失去了往日的宁静,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场暗战竟然发生在曾经的两个恋人、现在已是两家大型童装企业——稻草人掌舵人柳笛和跳蛋龙总经理何天龙之间,故事由此展开,爱恨情仇跌宕起伏,小镇的变革暗潮涌动。在创业的路上,一群80后、90年后年轻人,不停地织梦、造梦和圆梦……春妮、杜兰、安雅三个小姐妹和外来打工者李少阳、范海洋、罗华之间的情感纠葛,剪不断理还乱……
  • 元素符

    元素符

    宇宙本是虚无空洞的,但是就在一百万光年前一场前所未见的大爆炸将这个本来是混沌的宇宙剥离了出来。许许多多的源石散落在宇宙的空间里形成了许许多多的星球。而我们的故事就要在这些星球上诉说。这是一个美丽的星球。名字叫元素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