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5043500000041

第41章 新41章 新黄金台:圣人秀

【典故卡】

黄金台

据《战国策·燕策一》记载,燕昭王高筑“黄金台”以招贤纳士,包括魏国军事家乐(yuè)毅在内的各国人才闻讯纷纷前来投奔,形成了“士争凑燕”的局面。燕国从一个内乱外祸、满目疮痍的弱国,逐渐发展为富裕兴旺的强国,跻身“战国七雄”。后来,乐毅率军联合各国攻齐,占领七十余城,一雪燕国在“子之之乱”后被齐国打得险些亡国的耻辱,而齐国从此一蹶不振。唐代诗人陈子昂有诗云:“南登碣(jié)石馆,遥望黄金台,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

一个装潢奢华的大房间里,摆满了各式各样木质的桶状物,有饭桶、洗面桶、洗脚桶、马桶,还有许多大小不一五花八门的玩意儿。

初踏入这间房,不少人误以为来到了五谷轮回之所——茅厕,可当他张大眼睛一瞧,撑起鼻孔一嗅,会发现另有玄机。屋子的墙壁和地板竟然都是黄金铺的,金光灿灿,富贵逼人,空气中也没有沼气味和掏粪工人身上的臭汗味,反倒是芳香清幽,那是名贵香料麝(shè)香的味道。

屋内常常传出一种与黄金和麝香极不协调的锯木头的声音,尖锐又刺耳,挠得人心痒痒,恨不得把里面的人揪出来暴打一顿。可是,听到的人都这样想,却没人敢这样做,因为在屋里锯木头的那个老头,不是别人,正是这个国家的一把手——燕国国君燕易王。

这日,一位扮相尊贵的客人由宦官引路,迈进了这间屋子。

“齐国使臣苏代参见大王。”客人行罢礼,自我介绍道。他的话音马上被“刺啦刺啦”锯木头的声音给掩盖了。他朝国君所在的位置看去,只见漫天飞舞的木屑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饶有兴致地锯木头,一脸沉醉的表情,好像他正在拉扯的不是锯子,而是小提琴弓。

“齐国使臣苏代参见大王!”来人憋足便秘时上大号的力气,大喊一声,燕易王那双迷蒙的眼珠子总算有了反应,转向这边。

“给贵宾赐座。”燕易王的声音听起来沧桑无力,他表情淡漠地对着宦官做了个手势,那人心领神会,给苏代端来个马桶:“大人请坐。”

苏代目瞪口呆,但又无可奈何,只得坐到那个做工粗糙的马桶上,屁股还被打磨得不够光滑的坐垫给扎了一下。他拼命掩饰住脸上嫌弃的神色,换成一种崇拜的表情,望着燕易王说:“东周乱世,诸侯纷争,战火频仍,民不聊生。只有傲立北方的大燕国独善其身、与世无争,百姓不受战乱侵扰,生活安宁幸福,这都拜大王所赐。今日一见,果然惊为天人,大王一身仙气,气度非凡,堪比尧舜!”

“哎,先生谬赞了!寡人岂敢与圣人比肩?”燕易王的眼神越发有了光彩,他哈哈大笑,谦虚地说道,示意宦官将另一个马桶抬到苏代跟前,自己走过去坐下。

“贵国民风淳朴,宫里的规矩也十分亲民哪!”苏代瞥了一眼马桶,感叹道。

“先生见笑了。寡人一不贪恋权势,二不贪图美色,只是喜欢自己打造点生活用品,一来可以怡情,二来也为国家节约点开支嘛。”

“那是,那是……”苏代感觉眼睛猛然被墙上射来的一道金色光芒刺了一下。

“久闻苏先生大名,还请不吝赐教。”燕易王拱手行礼,没有一点君王的架子。

“指教不敢当,只有一点小建议,”苏代说,“人们称道唐尧贤圣,因为他要将天下禅让给许由,许由不接受,于是唐尧既有让天下的美名而实际上没有失去天下。贵国相国子之是位百年一遇的贤人,若大王将国家让给子之,子之必然不敢接受,这样,大王与唐尧就具有同样的德行了。”

燕易王一听,连连称“善”。做个秀而已,轻轻松松便能获得圣人的美名,何乐而不为呢?于是重重地犒赏了苏代,送了他一马车马桶。不过苏代也不亏,相国子之也送了他一马车黄金。

谁知道,接下来的事情发展远远超出燕易王预料:

当他在朝堂上假惺惺地提出禅让的想法,子之一点不客气,叩头拜谢,随后郊天祭地,服衮冕(gǔn miǎn),执圭(guī),南面称王,略无惭色。燕易王反而北面列于臣位,搬到别宫居住。太子姬平被废。

子之执政三年,燕国大乱,百姓离心。将军市被与姬平密谋,暗中取得齐国支持,攻打子之。两方势力对战,造成数月灾难,死者达数万人,史称“子之之乱”。齐国以讨伐子之匡扶正义的旗号发兵攻燕,很快攻占燕国都城。燕易王自缢身亡,子之被擒获后押解到齐国处以醢(hǎi)刑,被剁成了肉酱。齐军在燕国烧杀抢掠,毁其宗庙,迁其重器,中山国也乘机攻占燕国城池数十座,燕几乎亡国。

赵武灵王想吞并中山,不愿燕国就此灭亡,于是把流亡在外的公子职护送回燕,立为燕王,这就是燕昭王。昭王继位后,内抚国政、外御强敌,终于赶跑了趁火打劫的齐国和中山国侵略者。

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辖区),一派商业繁荣城市的奢靡自在景象。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赌博踏鞠(jū)。临淄大街,因为堵车,车轴互击,人肩互摩,举袂(mèi)成幕,挥汗成雨。

齐国宫殿内,也是歌舞升平、觥筹交错。齐湣(mǐn)王大宴群臣,为的是一个即将颁布的大喜讯。他悠然地眯缝起眼睛,越过自己肉山似的肚皮,得意洋洋地环视左右,清了清嗓,大声宣布:“寡人已经决定接受秦王邀请,与秦国东西称帝,紧跟上古五帝的光辉足迹。如今,连周天子也得向咱们大齐国俯首称臣了。”

听闻此言,堂下先是一片寂静,紧接着像忽然有人点燃了炮竹,一阵尖锐的叫好声和掌声噼里啪啦燃爆全场。齐湣王大笑不止,脸上和身上的肥肉都在兴奋地抖动着,使他远远看去就像一只正在蠕动的巨大的癞蛤蟆。

堂下,一个臣子的脸上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坏笑。

几日后,这位名叫苏秦的臣子来向齐湣王进谏:“大王听取小臣建议,接受了东帝封号,如今在诸侯国中已是鹤立鸡群,统一天下是迟早的事。宋国是膏腴(yú)之地,得宋一里土地,相当于得他国十里,这就是野鸭和天鹅的区别了。吃掉这只天鹅,齐国就能壮大,以后要吃掉那些野鸭轻而易举。宋王自己也不争气,射天笞地、嗜杀成性。他给各诸侯都铸了人像,让它们在厕所里侍奉他,方便完以后,还拿自己的排泄物弹人像的鼻子。本国人民对他恨之入骨,将其与夏桀相比,称为‘桀宋’,各诸侯国也对他极度排斥。若齐国讨伐他,便是替天行道,可令您国重名尊,此汤武之举也!”

“好,苏子所言,正合我意!”齐湣王大悦,不日即发兵攻宋。苏秦本是打着“缔结齐燕友谊”的旗号,从燕国跑来就职的,便劝说燕昭王也派兵支援。“桀宋”在齐湣王的“汤武之举”前败下阵来,被迫割地讲和。

庆功宴刚刚办完,出状况了。这日,齐湣王召见苏秦:“秦国对我们施压,让我们放弃攻宋,怎么办?”

“假如我们能联合齐、赵、魏、韩、燕五国主力合纵攻秦,趁着天下大乱,各国无力干涉之际,齐国大举兴师灭宋,就可一鼓而得志了。”苏秦献上一计,并身体力行地开始了他穿梭五国的口舌外交征程。

“五国大兵已经开向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北),直逼函谷关(河南省灵宝市一带),大王大业将成。”数月后,苏秦回来汇报。齐湣王大喜,再次发兵攻宋,并如愿吞并宋国。

谁知,庆功宴上,又有坏消息传来:驻扎成皋的四国大兵(赵魏韩燕)全部反水,由燕国大将乐毅率领,调转枪口,东进攻齐,正向临淄杀来。更糟糕的是,秦国也加入其中。

“友军怎么成敌军了?”齐湣王大惊,慌忙中调集全国兵力,派触子为大将,达子为副将,迎击五国联军于济水以西。

触子知道,直接迎战无异于以卵击石,凭河固守,拖垮联军才是唯一生机。可齐湣王派人威胁说:“如果不出战,寡人就歼灭你的宗族,剜了你的祖坟!”触子被迫出战。两军对垒,齐军这边鼓声响起,却不是进攻的号令,而是主帅在下达撤退命令。触子独自乘车逃亡,齐军兵败如山倒,主力被歼。

副将达子收容残兵败将,退守临淄以西的壁垒——秦周,企图保守临淄。达子请求多发赏金以鼓舞士气,齐湣王不予理睬,结果一战又是大败,达子以身殉国。乐毅大兵直趋临淄城下。

齐湣王大梦方醒:苏秦口口声声说担保燕人忠于齐国,如今燕人却在城下叫嚣!他倡导的“五国伐秦”变成了“五国伐齐”,如果不是他捣鬼,还有谁?齐湣王下令:逮捕苏秦,施以车裂之刑!

齐湣王带着老母逃到卫国。卫君把自己的宫殿腾出来给他住,齐湣王不但不领情,还对其颐指气使,让卫君亲自端着餐具给他上菜,且自称“臣”。大臣们看不惯国君如此低三下四,一起嚷嚷着把齐湣王轰出了卫国。

齐湣王一行又逃到鲁国和邹国,却见两个礼仪之邦的城门上赫然挂起了“齐人和狗不得入内”的牌子。

齐湣王无奈,只好流亡到了附近的莒(jǔ)城(莒国原本是个独立小国,后被齐国吞灭成为城邑,今山东省莒县)。楚国派大将淖(nào)齿搬援军救护齐湣王。齐湣王大喜,任命淖齿为相国,指望抓住楚国这根稻草。

齐湣王的宠臣们怕淖齿抢了自己饭碗,纷纷谏言:“大王,现在国家已定,社稷已安,淖齿那些家伙,自以为是救世主,对您不恭不敬,不但闹齿,而且闹心,您何不将他们请回楚国去?”齐湣王于是故意对淖齿大呼小叫,想让他知难而退。

淖齿索性反客为主,发动政变,抓住齐湣王,命人把他的筋活生生抽出来,拿筋当绳子,把他悬吊在宗庙的房梁上。齐湣王在逃难的日子里照样胡吃海喝,腰围如今又胖了三圈,淖齿手下几乎抽光了他身上的筋,才成功吊起这个大胖子。

这位“天帝”如今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疼得欲死欲活。他听见旁边鬼魂似的声音在拷问他:

“齐国高青、博兴这两个地方,数十里的地面,下起了血雨,王你知道吗!”

齐湣王哼哼:“不知。”

“齐国另一个地方,大地开裂,直至黄泉,你知道吗?”

“不知。哎唷,疼死我啦!能长话短说吗?”

“有人在王宫殿前哭泣,王你知道吗?”

“不知。那又怎么了?”他有气无力地喘出微弱的几个字。

“天降雨血,是天在警告你;地裂至泉,是地在警告你;有人当殿而哭,是人在警告你。天地人都在警告你,而你不知,还在胡作乱为。你宠幸小人,迫害贤臣,征伐不止,暴虐无耻。你自诩汤武,实则堪比桀纣,怎能不受诛杀?”

淖齿还在滔滔不绝,齐湣王已经没有辩解的力气了,耷拉着头,身上的血一点一点地滴答着。

从傍晚到次日黎明,莒城庙堂里断断续续传来的,是齐湣王临死前的呻吟。

燕国蓟(jì)城(今北京城一带)。燕昭王正站在一个高台上,俯瞰着已被冰雪覆盖的都城。雪花落在他的头顶和胡子上,很快融为一体,因为他的头发和胡子都和雪一样白了。

一个人穿着貂皮大衣,拄着拐杖,一瘸一拐地出现在燕昭王身后。

“大王……”那人撅着屁股想跪下磕头,没留神踩着一片冰碴,生生来了个嘴啃泥。

“老师请起,何必行此五体投地之礼?”燕昭王回过身,扶起那个颤颤巍巍的身影,那人正是他的老师郭隗(wěi)。

“大王今日怎么有兴致来到寒舍?”郭隗抠了抠嘴里的烂泥说道。

“捷报传来,乐毅已经攻下齐国七十余城,仅剩莒、即墨两城负隅顽抗。我心中畅快,想来找老师叙叙旧。”

“大仇得报,恭喜大王!”

“托老师您的福。您还记得我们初次见面时的场景吗?”

“当然记得。当时你对我递交的方案策划书不满意,拒绝给我咨询费,我就编了个‘千金买马骨’的故事来开导你,说有个国君想花一千斤黄金买一匹千里马,采购员寻访多年总算找到了线索,结果宝马已死,可他还是花了五百斤黄金买来马骨交差,国君大怒:‘我要的是活马,你怎么买死的!’采购员说:‘咱们这么一作秀,天下一定认为您是真正爱马的,千里马不久就会摇着尾巴来到。’果然不出一年,千里马就买到了三匹。我把自己比作那匹死马,告诉你:‘大王如果真想找人做项目,不如把欠我的咨询费给我,天下有名的咨询师知道了,就会想:连区区一个郭隗都能受赏识,那我们这些大才岂不更能发大财了吗?人才必然蜂拥而至。’于是,你听从我的意见,用黄金筑了一个高台,又在高台上为我修建宫室曰金台,堂号‘尊贤堂’,放出话去,谁有能力做咨询项目,都尽管来吧。于是乐毅来了,苏秦也来了。”

“老师的记忆力真是一点没减退啊!”

“关于这高台的记忆,可深着呢。还记得工程竣工后,你邀请我来一起剪彩,我兴奋地踏着金灿灿的台阶往上走。谁知道你为了省钱,搞的是豆腐渣工程,用的是空心砖,我走到一半,一脚踏破了一块砖,失去重心,整个人从台阶上滚了下来,腿摔折了。好在你的话安慰了我,你说:‘无论是千里马还是瘸腿马,我都会好生待你的。’”

“老师,您不仅腿瘸,心眼也瘸,这么点小事,值当记一辈子吗?”

“大家都说你是爱才如命的圣君,是尧舜在世。只有我知道,‘黄金台纳贤’不过是一场秀,你对人才的爱,并非发自内心。人才对你而言,只是棋子罢了,只要失去了利用价值,就可以立马丢弃。”

燕昭王被说得有点生气了,问道:“此话怎讲?”

“苏秦为报你的知遇之恩,冒着生命危险远赴齐国执行卧底任务,挑唆齐王称帝、攻宋,以引起其他国家的警惕和反感,又在列国间周旋,不断离间齐国与他国的关系,其间数度遇险,曾被赵国和魏国拘留,命悬一线。他恳请组织施以援手,可你听信小人谗言,以为他已经被齐国策反了,猜忌他,冷落他,想让他自生自灭。直到他写了一封又一封求救信,晓以利害,让你知道为了燕国复仇大计,他还有利用价值,你这才派人去援救。最终大功告成之时,你又抛弃了他。苏秦同志为了组织的荣誉牺牲了自己的生命,生得伟大,死得光荣,却没有被追认为烈士。你跑到济水边慰问攻破临淄的得胜大军时,犒赏将士,半句也没提到苏秦,真是薄情寡恩哪!”

“苏秦究竟是功臣还是叛徒,这个有待查证。”

“在你手下,臣下的命运都是一样的。乐毅留下两座城没有奋力攻打,是因为他担心如果燕国像当年齐国灭燕一样,将对方赶尽杀绝,会将齐国人民彻底激怒,为燕国的未来埋下隐患,正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万事留一线,未来好相见!然而,你对他的忠谏不予理睬,反而听信小人谗言,以为乐毅故意拖延,其实是想阵前倒戈,自立为王,你这些天正在和太子商量找人取代乐毅,今天来找我,恐怕也是为了这件事吧?”

“老师,您今天的话有点多了……”

“我还有最后一句话:这沽名钓誉的黄金台、尊贤堂,我再也没脸住下去了,我立刻就告辞,后会无期。”郭隗转身朝台阶下走。

燕昭王凝视着郭隗的背影愣了半晌,忽然目露凶光,移步走向那个一瘸一拐的背影,把手伸向郭隗羸弱的后背,却不料自己下脚太猛,踩破了一块砖,身体失去重心,嚎叫一声,从台阶上滚落下去,雪地里瞬间出现一个狗熊大的人印。

***

【本章赏析】

三场“秀”背后的猫腻

苟大戈

有道是:高处不胜寒。那些高居权力顶峰的人们,犹如现今身处舆论风口浪尖的公众人物们,更要如履薄冰,在不断自省中完善自我,才不至于轻易跌下神坛。看看《新黄金台:圣人秀》里面的君王们,表面上,他们都是在向圣人看齐,努力完善自我,实际上,口是心非,假仁假义,到头来全部落得个鸡飞蛋打,一个个还搭上了身家性命。

在本章开篇,作者巧妙地设计了一个黄金铺设的豪华房间,里面放置的却是马桶,饭桶,洗脚桶……满头白发,年迈的燕易王正专心致志地做着木匠活。他对齐国使臣苏代说,自己一不贪恋权势,二不贪图美色,旨在表明自己品行高洁。于是当苏代顺水推舟建议他向唐尧学习让贤的时候,他很高兴地答应了。这段描写十分滑稽,但并非单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在暗讽燕易王妄想当圣人,披着黄金的外衣,实则满脑废料,堪比饭桶。为了得到圣贤的虚名,他轻而易举便中了苏代的套,搞了一台“禅让秀”,结果被别有用心的小人利用,招来个国破家亡的悲惨结局。这是作者设计的第一场“秀”。

子之为了篡位,和苏代狼狈为奸,轻轻松松就将王位诓到手,可仅仅嘚瑟了三年就被推翻,还被处以极刑。一个想当圣人的君王和一个想当君王的相国组成“作死队”,渔翁得利的却是隐藏在苏代背后的大齐国,真是令人哭笑不得。

那么,得了甜头的齐国又怎样呢?齐湣王同样是一位向圣人看齐的有志青年,一心想要实现统一大业,成为功盖千秋的“齐始皇”。在受了苏秦“点拨”后,他更是举起“汤武”之旗,向公认的暴君桀宋发起“正义之战”,看起来是向圣人靠拢,实则不过是给自己侵略者的身份披上一块功德袈裟,和圣人的追求八竿子打不着。正所谓盛极必衰,齐湣王如愿灭宋,结果非但没使齐国壮大,反而令祖国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自己非但没当上圣人,反而成了过街老鼠,遭到列国联合讨伐。

淖齿的总结一语见的:你自诩汤武,实则堪比桀纣。齐湣王的“汤武之举”与燕易王的“假禅让”一样,都是一场打着圣人招牌的道德秀。这是作者设计的第二场“秀”。

接着说到本章中的第四位君王——燕昭王。历史上对燕昭王的评价还是比较高的。人们对他的印象也基本停留在“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之类的好评之上。《圣人秀》却对“黄金台”的故事做了极富创意的延伸,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

本章关于燕昭王的评价,主要集中在他派遣苏秦卧底齐国这一历史事件上。让我们先来抖抖书包:《史记》中关于苏秦生存的年代和事迹的记载是存在谬误的,致使苏秦为燕昭王卖命,在齐国开展反间计的这段精彩历史被埋没。直到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好些写在帛上的书信(帛书),即所谓《战国纵横家书》,其中有十三篇就是苏秦去齐国当间谍时写的绝密信件的抄本,传阅范围很小,但历史价值不可估量。这些史料的出现,为我们还原了那段荡气回肠的历史风云。本章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浓缩,讲述得更为精炼,同时以这段历史为佐证,揭露了燕昭王“伪善”的一面。苏秦在列国间周旋,数度遇险,燕昭王却冷眼旁观的情节就出自于此。

作者将自己解读出来的这些思想,融入了郭隗对燕昭王的批评中:

“大家都说你是爱才如命的圣君,是尧舜在世。只有我知道,‘黄金台纳贤’不过是一场秀,你对人才的爱,并非发自内心。”

“这沽名钓誉的黄金台、尊贤堂,我再也没脸住下去了。”

一席话,将燕昭王设“黄金台”,办圣人秀的假仁义诠释得淋漓尽致。黄金台和尊贤堂,与开篇的黄金屋一样,都是虚有其表的“豆腐渣工程”。这样的工程正是燕昭王“心”的写照。其“圣君”形象瞬间坍塌,与燕易王、齐湣王沦为同流了。在最后,作者还以黑色幽默的笔调,给燕昭王安了个“自作孽,不可活”的悲催结局,而历史上的燕昭王其实是寿终正寝的。这便是作者设计的第三场“秀”。

当然,此乃敢于标新立异的笑李飞叨的一家之言,我们不作评价。但作为戏说,这样的演义还是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也引发了人们打破固有思维,重新审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兴趣。

有几处情节体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如历史上在“子之之乱”中与燕国结下世仇的其实是齐湣王的老爹齐宣王,燕昭王找齐湣王报仇算是“父债子还”;和乐毅有矛盾的国君其实是燕昭王的儿子燕惠王,乐毅被排挤时燕昭王已经驾鹤西去了。至于苏代和苏秦,暂称他们为哥俩吧(史书上有说苏代是弟弟,有说是哥哥,反正这血缘关系错不了),忽悠人的本事不相上下,在本章中成了立场相反的两名“间谍”,一个助齐灭燕,一个助燕灭齐,还真是一对配合“默契”的好搭档!

同类推荐
  • 来到三国谋生存

    来到三国谋生存

    白阳本是一名优秀的特种兵,莫名其妙来到东汉末年。他推行经商之道、教民农耕之术、专研利器兵甲、大肆扩军练兵。修官道利四方汇通,兴教育开众民之智,设招贤得名士相助。且看他如何剿黄巾、灭外患、杀袁绍、平蜀吴,最终完成天下一统。
  • 未想称王

    未想称王

    刘羽莫名穿到了东汉末年,本想好好种个田,练个武,当个安静的美男子。结果事不如人,忍让在这个群雄并起的时代被人当做软弱可欺。随着黄巾起义,世道更加混乱,为了保护自己和身边的人,刘羽在到来的乱世中积蓄力量拼命的生存下去。
  • 魂归断桥

    魂归断桥

    守望湖畔,苦剪不断,一个等了四十六年的承诺,花开花落,年复一年,我在断桥等着你归来,因为相信,你一定会回来。血染征袍,奋战沙场,满天乌云,天空飘起雪花,地上溅起血花,挥剑杀敌,敢问苍天?断桥是否下过雪...
  • 四品花花知府

    四品花花知府

    现代人因意外的穿越,附身到了异世大明一位刚上任不久的四品知府身上,没想到还是个新科状元。来不及高兴,却发现这知府强抢了个民女回来!汗!背了个黑锅,这可如何是好………………
  • 纪连海评点汉书(上下册)

    纪连海评点汉书(上下册)

    《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与《三国志》《史记》《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本书从《汉书》一百二十卷中,选取“纪”10篇,点评了刘邦、刘盈、吕雉、刘恭、刘弘、刘恒、刘启、刘彻、刘弗陵、刘询、刘奭、刘骜共12位人物;选取“传”41篇,点评了陈胜、韩信、季布、萧何、张良、贾谊、李广、司马相如、司马迁、东方朔、杨雄、王莽等共131位人物。
热门推荐
  • 佛说大孔雀王神咒经

    佛说大孔雀王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宿代理人

    星宿代理人

    都市失意青年,偶遇掉落人间的奎木狼,在奎木狼的帮助下,以星宿代理人的身份开始降妖除魔,顺便挣钱的奇妙之旅。
  • 剑道争锋

    剑道争锋

    青山一发,道骨相埋,山河几多颜色改,执名锋,叹胜败,剑问古今只余埃,进,也兴灾,退,也兴灾。九州烽火,妖扰魔碍,白衣数载翻波态,故人在,故心在,竭力疆场黄沙埋,生,也相待,死,也相待。
  • 幸福美阳阳

    幸福美阳阳

    本故事纯属虚构!考究党慎入!向暖是一名公司高管,真正的白富美,有颜有钱有学历,然而这样几乎完美的一位美人,还有俩月就二十九周岁了。。。。向暖心中万分热切希望能在俩月之内把自己嫁出去!
  • 问山行

    问山行

    “天生道种”陆封,在师门、天下大势下,如何成长、颠覆整个江湖。
  • 平价商店

    平价商店

    “交易商店,你敢说我敢做,只要…你给我的东西等价”
  • 永痕神武

    永痕神武

    不问天道刍狗,吾当自强不息,如若苍天不仁,吾扬烽火战歌。世间风起云涌,吾自岿然不动,人间沧海桑田,吾在永痕之间。吾为神武大帝,当败尽红尘敌手,镇压万古诸天!
  • 载梦与星河

    载梦与星河

    一个是娱乐圈中公认的男神,一个是新晋小花,喜欢你,很久了,以前把你当偶像,现在把你当家人。虽然我不会做饭,但为了你,我愿意去学,愿意放下一切去讨你的欢心。大家都说你是追星成功的典范,只有我知道我是有多幸运才能遇见你。
  • 等蔷薇花开

    等蔷薇花开

    请永远相信希望。在世界的尽头,总有那么一个人,抵住风暴,独自生活。
  • 消失的古董

    消失的古董

    一只有灵识的荷包被盗墓贼带出了古墓,自此,外界有些东西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