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6500000023

第23章 国内生产总值

本章你将学到以下知识:

1.重要的国民经济总量指标GDP、GNP、NI及其关系

2.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3.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4.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学天才的GDP故事

有两个非常聪明的经济学天才青年,他们经常为一些高深的经济学理论争辩不休。一天饭后去散步,为了某个数学模型的证明两位杰出青年又争了起来,正在难分高下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的草地上有一堆狗屎。甲就对乙说,如果你能把它吃下去,我愿意出五千万。五千万的诱惑可真不小,吃还是不吃呢?乙掏出纸笔,进行了精确的数学计算,很快得出了经济学上的最优解:吃!于是甲损失了五千万,当然,乙的这顿加餐吃得也并不轻松。

两个人继续散步,突然又发现一堆狗屎,这时候乙开始剧烈地反胃,而甲也有点心疼刚才花掉的五千万了。于是乙说,你把它吃下去,我也给你五千万。于是,不同的计算方法,相同的计算结果――吃!甲心满意足地收回了五千万,而乙似乎也找到了一点心理平衡。

可突然,天才们同时号啕大哭:闹了半天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却白白地吃了两堆狗屎!他们怎么也想不通,只好去请他们的导师,一位著名的经济学泰斗给出解释。

听了两位高足的故事,没想到泰斗也号啕大哭起来。好容易等情绪稳定了一点,只见泰斗颤巍巍地举起一根手指头,无比激动地说:“1个亿啊!1个亿啊!我亲爱的同学,我代表祖国和人民感谢你们,你们仅仅吃了两堆狗屎,就为国家的GDP贡献了1个亿的产值!”

互动讨论题

1.你认为这两个聪明的经济学天才青年为什么要吃狗屎?

2.他们的这种看似无益的行为为什么说为国家的GDP贡献了1个亿的产值?

3.这说明GDP是怎么求得的?

本章我们将学习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社会保障等基本概念和原理。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通过一些指标来分析,从而学会用科学的态度来看待经济发展。

一、国民经济

国民经济是指一个国家范围内各社会生产部门、流通部门和其他经济部门所构成的互相联系的总体。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业、邮电业、商业、对外贸易、服务业、城市公用事业等,都是国民经济的组成部分。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国民经济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科学技术事业、文化事业、教育事业、卫生保健事业等,虽然本身不是经济部门,但是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同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社会主义国家往往也将它们包括在国民经济计划的范围之内。

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存在着生产者、消费者和调节者三个主体。在国民经济的循环流动中,生产者(一般指的是企业)利用自身的或通过各种途径取得的资源,再向劳动者购入生产要素生产出商品,最后卖给消费者,获得收入,但要支付费用给投资者或劳动者。消费者利用自身的资源――比如劳动、资本、技术等――获得报酬,然后用所获报酬去购买消费品,满足自身的需要。调节者(一般指的是国家)一方面向生产者购买商品,从而增加消费,促进生产者生产;另一面又通过收税等手段,减少生产者的收入,从而减少消费,抑制生产者生产。这种周而复始的国民经济的循环流动,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内在联系,反映了国民经济的运行机制。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

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衡量标准,就是GDP的持续增长。人们只要谈到中国的经济,就会谈到GDP。那么,GDP到底是什么呢?

(一)GDP的含义

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英文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首字母组合。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的市场价格的总和,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它不但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所以说,要成为强大富裕的国家,就必须要有足够大的GDP,我们中国要成为世界强国,也必须要靠足够大的GDP来支撑。

在理解GDP的含义时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GDP是一个价格概念,是市场价格的总和

市场价格就是计算当时的产品的价格。为什么用价格而不用实物来表示一个国家的总产量呢?因为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的种类成千上万,从衣服、食品、住房到汽车,从黄油到大炮,从教育、医疗到心理咨询、保险单,无所不包。这些产品的单位都不同,显然不能把它们直接加起来,这样做毫无意义。比如“100万件衬衣”,加上“100万吨苹果”,再加上“1000万平方米住房”,再加上“10万元保险单”,这样加起来有什么意义呢?跟没加一样。

但不加起来就得不到总产量,必须想另外的办法。要把不同的东西加起来,就得找到共同的单位。幸好,虽然产品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价格,这是个共同的单位,在这一点上,它们是可以相加的,而且加起来也有意义。这也是把不同单位的产品加起来的唯一办法,经济学家就采用了这一手段。GDP是价格的总和,没有价格的产品不能算进GDP里。比如,你请一个小时工给你做家务,每小时要付给其10元钱,这10元钱是可以计入GDP的,因为它有价格。但是,如果是你自己做家务,你不会给自己发工资,这时就没有价格。虽然自己做家务跟小时工做家务的结果是一样的,都可以让你的房子整洁、舒适,可是因为自己做家务没有价格,所以不能算作是GDP的一部分。

但是市场价格是经常在变动的,所以我们在计算GDP时还要考虑到市场价格变动的影响,要用当年的市场价格来计算GDP,而不应按以前的价格。

例如,某家服装厂生产的西装,去年平均每套卖500元,今年由于市场价格水平上涨,平均每套卖800元,去年10000套按5000000元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今年10000套则应按8000000元计算国内生产总值,从而体现了物价上涨60%的现状。

2.GDP是最终产品的市场价格的总和

“最终产品”就是用于最后消费而不再投入到生产中去的产品。最终产品是和中间产品相对的一个概念。生产出来后没有用于消费,而是继续投入到下一生产阶段的产品,叫做“中间产品”。

GDP只统计最终产品,不统计中间产品,说到底,这是因为GDP表示的是一个国家的人民所能享有的福利的可能性。能增加福利的产品,只能是那些用于消费的产品,即最终产品,而不可能是中间产品。这些中间产品,只有当它们最后变为最终产品时,才能增进实际的福利。如果把中间产品也加进去,就会发生重复计算,夸大一个国家的产量。

举个例子。假如面包是最终产品,它最后的价格是100元,应该被计入到GDP中。但是生产这个面包,经过了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农民把小麦生产出来,卖给粮食加工厂,价格是30元;

第二个环节,粮食加工厂把小麦磨成面粉,卖给面粉加工厂,价格是50元;

第三个环节,面粉加工厂把面粉加工成面包坯,卖给面包厂,价格是80元;

第四个环节,面包厂把面包坯加工成面包,卖给消费者,价格是100元。

虽然经过四个环节,但经济中新增加的东西,只是价值100元的面包。因此只应该把这100元计入到GDP中,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只要有价格就计入,把中间产品也算进去,那么GDP增加的就不是100元,而是260元了。这样就多算了160元,这是重复计算导致的GDP的“虚胖”。

那么多算的160元,是怎么回事呢?小麦的30元被计算了4次,多算了3次,即90元;面粉一共卖了50元,其中30元是原来小麦的价格,面粉这个环节增加的价格只有20元,这20元被算了3次,多算了两次,即40元;面包坯这个环节增加的价格只有30元,被算了两次,多算了一次,即30元;面包这个环节增加的价格是20元,只计算了一次,没有重复计算。

于是重复计算的价格就是:90元+40元+30元160元。

如果大家销售的产品都是最终产品,那么只要把销售价格告诉统计局,统计局就可以把它们简单加起来,得到一个国家的GDP了。

但问题是,销售产品的人,比如出售小麦的农民,出售面粉的人,出售面包坯的人等,根本不知道自己销售出去的产品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而且他们也没有义务为统计局来区分这些产品。怎么办?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采用了一个计算“增加值”的办法,巧妙地解决了这个难题。

每个环节的增加值,就是出售价格减去购进价格后的差额(计算公式:增加值卖价-进价)。只要每个人都计算这个增加值,把这些增加值加起来,就是最终产品的价格。

上述例子中,面包这个最终产品的价格是100元,它正好就是以前四个环节增加值的和:

第一个环节的增加值是30元,我们假定农民生产粮食没有投入;第二个环节的增加值是20元(50-30);第三个环节的增加值是30元(80-50);第四个环节的增加值是20元(100-80)。把它们加起来正好就是100元。

3.GDP是个生产概念,不是消费概念

只要是新生产的产品,都可以算进去,不管是否卖出去。比如生产了100元的产品,只卖出去80元,GDP是100元而不是80元。如果生产了100元,卖出了120元,GDP还是100元,而不是120元。

股票买卖等金融市场交易的金额,不能算进GDP。因为金融交易本身跟生产没有直接的对应关系,只有跟生产有关的交易才能算到GDP里。

4.GDP是个流量概念,不是存量概念

流量是一段时间内的量,因为GDP是“一年内”的产量,所以是流量。存量是一个时点上的量,比如财富就是个存量概念。

“一年内”的意思是,GDP统计的产品必须是这一年新生产出来的。比如,2008年的某一天,你在街上买了一幅宋徽宗的画,花了很多钱。可是这个价格不能算进2008年的GDP中。因为这幅画不是2008年生产的,只有2008年生产的产品才能算进2008年的GDP中,实际上,它应该算在宋徽宗做这幅画的那一年的GDP中。

不单是非本年度生产的产品不能算进去,即使是本年度生产的产品,如果不是第一次买卖,也不能算。比如一幢房子,是2008年建造的,你买了过来,花了100万元,但这幢房子是第二次交易,那么这100万元不能算进去。这样做是为了避免重复计算,房子只有一套,只生产了一次,不能算两次。

5.GDP是个地理概念。

中国的GDP是指在中国境内(暂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的GDP),即大陆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只要是在大陆境内生产的产品,都算作中国的GDP,即使是外资企业生产的;而所有在大陆以外生产的产品,即使是中国人生产的都不算作中国的GDP。比如诺基亚公司在中国境内生产的手机,就是中国的GDP,而不是芬兰的GDP。相反,中国的海尔集团在美国生产的产值,就不是中国的GDP,而是美国的GDP。

到目前为止,GDP是经济学家找到的表示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最好指标。比如我们说美国是世界上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指的主要是其GDP是世界上最大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2008年我国GDP总量已经超过德国排在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日本,那么能不能说我国已经是世界发达国家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GDP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我国的GDP总量虽然排在世界第三位,但我国的人口基数过大,所以我国人均GDP排在世界百名左右,属于不富裕的发展中国家。因此,人均GDP更能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富裕程度,它比GDP总量更具有经济意义。

(二)GDP的局限性

GDP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逐渐被世界各国所采用。我国自1985年建立GDP核算制度,1992年之后逐步建立起一套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GDP成为核心指标。作为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社会经济活动成果的集中体现,目前,这一指标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制订经济发展计划和战略目标的重要依据,并成为家喻户晓、世人关注的经济“晴雨表”。

GDP的重要作用我们已经知道,那它是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指标呢?换句话来讲,我们知道GDP的积极作用可以体现在很多方面,那它是否有其局限性呢?应该说它也有一定的局限性。GDP的局限性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准确情况。现行GDP只计算经济总量,那些没有效益的经济活动在统计GDP时也照算不误。比如2008年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给受灾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灾区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但是,GDP却增长上去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救灾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要花费大量的物资,所以GDP增长上去了。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看,比如早上开车去上班,如果开车很顺利,很快就到了工作单位;如果出了车祸,人要送到医院去治病,车要送到车行去修理,这样GDP就上去了。本来出车祸是件不好的事情,也不会产生效益,但却使GDP增长了。这种GDP的增长,其财富积累的效率是非常低的。

其二,GDP不能反映经济增长的成本。比方说,有些地方经济增长虽然比较快,但是资源消耗非常厉害,造成了很大的环境污染,GDP是上去了,但是成本很大,破坏了生态平衡,这是非常不划算的。

因此,我们要正确地认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既不要忽视它的重要作用,也不要把它作为唯一的衡量指标。

(三)GDP的计算方法

传统的GDP计算方法有三种,分别为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第一,生产法。生产法是从生产的角度来衡量所有常住单位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是国民经济各行业在核算期内新创造的价值和固定资产转移价值的总和,也即国民经济各行业增加值的总和。用公式表示如下:

步骤一: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步骤二:GDP∑各行业增加值

第二,收入法。收入法也称分配法,是从生产过程创造收入的角度,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的收入份额以及因从事生产活动向政府支付的份额的角度来反映最终成果的一种计算方法。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全国各行业汇总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生产税――生产补贴)、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组成。其计算公式为:

GDP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第三,支出法。支出法也称使用法,顾名思义,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来衡量核算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去向。按照这种计算方法,GDP由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出口减进口后的差额)五项组成。其计算公式为:

GDP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增加+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

以上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例如:芯片生产商为电脑生产商提供芯片,为简化问题起见,假设芯片生产商没有原料投入,也没有设备、土地投入,只有劳动投入(不考虑合理性,只是为了说明问题),在GDP核算的会计期间生产了6个芯片,其中每个芯片的劳动成本为2元。电脑生产商以4元一个的芯片价格购买了8个芯片(注意,购买量大于生产量,说明芯片生产商动用了往年的存货)。为简化问题,假设芯片是电脑生产商的唯一原料投入,同时假设电脑生产商也只有劳动投入,没有设备、土地等投入。电脑生产商购买8个芯片只生产出3个完工的电脑,一个被家庭购买,一个被政府购买,剩下的一个没有卖出去。每个完工电脑的成本为10元(芯片4元,劳动成本6元),售价12元。另外5个芯片生产了5个半成品电脑,每个半成品电脑的成本为5元(芯片4元,劳动成本1元)。

1.用生产法计算。芯片生产商的增加值=12+16=28元(或8×4-2×2=28元);电脑生产商的增加值=23+4=27元(或=2×12+1×10+5×5-8×4=27元)

因此,GDP消费12+投资31+政府购买12=55元。

2.用收入法计算。芯片生产商的工资=6×2=12元,利润8×(4-2)=16元;电脑生产商的工资=3×(10-4)+5×(5-4)=23元,利润=2×(12-10)=4元。

因此,GDP工资(12+23)+利润(16+4)=55元

3.用支出法计算。先看消费,家庭消费了1台电脑12元;再看投资,这里只有存货投资。芯片生产商的存货投资是――4元(当期生产6个,卖出去8个,每个成本为2元,因此芯片生产商在本期期末的存货比期初减少了4元)。而电脑生产商的存货投资,包括1台没有卖出去的电脑10元,5台半成品电脑25元,共计35元。芯片生产商和电脑生产商总的存货投资=-4+35=31元;最后看政府购买,政府购买了1台电脑12元。

因此,GDP=28+27=55元。

从理论上讲,上述三种方法计算得到的GDP应该是一致的,因为它们是使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事物进行核算。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如此,因为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基础数据质量上的差异,应用这三种方法计算的GDP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计算误差。我国目前应用生产法计算GDP。

由于GDP涵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各个部门,所以其计算是建立在专业统计及部门统计与会计核算的基础之上的。在统计局内部,GDP核算的资料来源于统计局内部各专业司常规统计报表、全国普查资料以及各种抽样调查资料。在统计局外部,则需要财政、税务、金融、保险等各相关部门的统计及财务资料。除此以外,对于未能纳入常规统计报表和不易取得的资料,还要到相关的系统、行业处搜集替代指标进行补算和估算。由此可见,GDP核算是一个各方面数据全方位相互印证、相互平衡的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技术性,是一个国家在核算期内总活动成果的综合反映。

我国的官方统计机构负责GDP核算,实行分级核算,国家和地区各自核算本辖区范围内的数据。即,全国的GDP由国家统计局负责核算,地区GDP则由各省、市、自治区统计局负责核算。在这种体制下,各地区的GDP汇总之和与国家的GDP数据并不相等,这主要是由资料来源方面的差异造成的。这种情况并不是中国特有的,所有存在地区核算的国家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只不过有的国家通过特定的核算程序和技术处理人为地使国家和地区数据汇总之和保持一致,而我国则未做进一步的要求,只是由国家对地区数据定期进行评估。

三、与国内生产总值相关的其他经济总量

国民经济总量最重要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但国内生产总值并不是反映国民经济总量的唯一指标。除国内生产总值外,还有许多与之相关又相对具有独立意义的其他总量指标。

1.国民生产总值――GNP

GNP即国民生产总值,其英文全称是Gross National Product。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指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等)价值总和。本国常住者通过在国外投资或到国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应计入本国国民生产总值。而非本国国民通过在本国领土范围内投资或工作所获得的收入(称之为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则不应计入本国国民生产总值。例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诺基亚在中国的分公司所获得的利润应该计入芬兰的GNP而不应计入中国的GNP;海尔在美国的分公司所获得的利润就应该计入中国的GNP而不应计入美国的GNP。这里强调的是一国的国民,就是有本国国籍的人,无论他身在何地,所创造的价值都计入本国的GNP。这和GDP所强调的地域性有很大的区别。

GDP和GNP只差一个字,所以很容易混在一起。很多人在刚开始接触GDP的时候,都会误以为它就是GNP。为了让大家更容易区分它们,我们在这里举个例子。例如有一家庭,妻子在家里种地,一年的产值是9000元,丈夫在外地务工,一年的产值是23000元。他们还有一层空房子出租给一家商场在当地开了个小超市,一年的产值是50000元,房屋的租金一年是8000元。那么,这个家庭的GNP就是丈夫和妻子的生产总值,再加上房租,总共为40000元(9000+23000+8000);而这个家庭的GDP应该是在家的妻子和那个小超市的生产总值,再加上房租,总共为67000元(9000+50000+8000)。

因此,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用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本国常住单位从国外得到的净要素收入(从国外得到的要素收入-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计算。更直观地讲,国民生产总值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从国外获得的劳动报酬、投资收益(包括红利、股息和利息等)的净额。即: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外净要素收入。在上例中,那个家庭的GNP67000+(23000-50000)40000元。

认识了GDP和GNP后,我们再来比较一下这两个指标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根本上而言,两者并不存在本质的区别,它们都是对一国一定时期内产出水平的衡量。但从GDP和GNP的含义仍然可以看出,它们之间存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前者是根据属地原则来衡量一国财富的,后者则是根据属人原则来衡量一国财富的。

一般情况下,当一国处于资本流入大于流出的发展阶段时,它的GDP会大于GNP;反之,当一国处于资本流出大于流入的阶段时,GDP则会小于GNP。就当前世界的主要资本流动方向来看,欧美日发达国家是主要的资本净流出国,而发展中国家则是主要的资本净流入国。这意味着,对于大部分发展中国家而言,用GDP统计出来的产出水平,会大于用GNP统计出来的产出水平。但这是否就表明,用GDP统计出来的发展中国家产出水平,无法真正反映该国的实际产出效率呢?

实际上,与GDP相比,GNP的统计指标能比较真实地反映一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因为外资的产值再大也不是本国的,本国国民享受不到;而与GNP相比,GDP的统计指标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所具备的生产效率和竞争能力。如上所言,GDP是由属地原则决定的产出指标,也就是所有由GDP统计出来的产出,必须依附于一国国土之上。这意味着任何产出――无论是本国居民生产投资所带来的,还是由外国居民生产投资所带来的――的实现,都必须和这个国家的各种要素相结合,包括这个国家的劳动力、土地、资源、市场以及制度,从而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推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

与GNP相比,GDP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较好地体现了一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

首先,与GNP相比,GDP的规模体现了一国经济对资本的吸收能力。一国要将资本投入转化为有效的最大产出,必须在软硬件上具备相当的基础。具体而言,硬件包括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人才队伍的培养、消费能力的积累等;软件则包括社会文化制度的健全、市场机制的完备、消费意识的转变、产品品牌的建立等。所以无论是派生于国内自有资本,还是派生于外国直接投资,GDP增长都是和一国的投资环境息息相关的。只有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带来GDP的不断增长。

其次,与GNP相比,GDP的质量体现了一国各种生产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程度。要素禀赋优势的比较,是当前全球资本流动配置的依据所在。资本只有在和国家的优势资源相结合的情况下,才能产生最大的产出。在一定发展阶段,大量引进外资,并将它与本国的优势资源相结合,无疑可以较大地提高本国资源的利用效率,包括解决就业、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管理能力、减少能源消耗等。因此,GDP的有效增长,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本国各种要素资源的利用程度和利用效率。

最后,与GNP相比,GDP的结构体现了一国的真实社会福利水平。一般而言,在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会对生态环境、社会保障、公平正义等福利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将促进经济重心从“物”到“人”的逐步转变,促使产业结构从以制造业为主向以服务业为主的逐步转变。如何更好地改善国民的生存环境,提供更多的公共品,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公平发展等,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这些都需要进一步优化GDP的结构才能得以实现,包括单位GDP能耗的降低、产业结构的调整、再分配机制的构建等。GDP结构的合理变迁,无疑可以较好地推动本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国内生产净值――NDP

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NDP)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领土上,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净值,即新增加的产值(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以后的产值)。国内生产净值不同于国内生产总值,它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在当年扣除消耗掉的折旧之后的国民经济活动水平,同时也影响到当年新创造出来的财富的计算。国内生产净值的计算公式为: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

例如: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50000亿元,折旧为120000亿元,问当年国内生产净值为多少?

国内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250000-120000130000(亿元)

3.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民生产净值(National Net Product,NN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净值。一般以市场价格计算。它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表示经济社会在补偿了资本存量损耗以后所生产的净产品总值。国民生产净值的计算公式为:

国民生产净值国民生产总值-折旧

或国民生产净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国外要素净收入

例如: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50000亿元,折旧为120000亿元,国外要素净收入为-30000亿元,问当年国民生产净值为多少?

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折旧+国外要素净收入

250000-120000+(-30000)

100000(亿元)

4.国民收入――NI

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NI)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扣除用于补偿消耗掉的生产资料价值后的余额。在使用价值上,国民收入是由体现新创造价值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所构成。创造国民收入的物质资料生产部门有农业、工业、建筑业和作为生产过程在流通过程内继续的运输业、邮电业以及商业等。国民收入是反映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它可以反映社会再生产及其最终结果;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国民收入反映不同的社会经济关系。例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收入所体现的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反映的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经济利益对抗的关系;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国民收入所体现的积累与消费的关系,反映的则是劳动人民长远利益与目前利益之间的经济关系。国民收入作为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这个国家新增加的物质财富,因而也是反映宏观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国民收入计算公式为:

国民收入国民生产净值-间接税

或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国外要素净收入

例如:2008年国内生产净值为66620亿元,间接税为9458亿元,国外要素净收入为-1488亿元,问当年国民收入为多少?

国民收入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国外要素净收入

66620-9458+(-1488)

55674(亿元)

同类推荐
  •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追溯物理发展

    中学理科课程资源-追溯物理发展

    追溯数理化的演变历程,对话最新颖权威的方法,探索最成功的课程教学,感受最前沿的科技动态,理科教育的全程解码,数理化的直面写真。
  • 俄罗斯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俄罗斯中小学教育特色与借鉴

    本书内容包括:俄罗斯中小学教育概况,俄罗斯中小学的教育管理,继承与发展——俄罗斯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等。
  • 图书与报刊(和谐教育丛书)

    图书与报刊(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 理论现实文化:高校“去行政化”路径研究

    理论现实文化:高校“去行政化”路径研究

    本研究从逻辑假设、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出发,对高校行政化的内涵、起因、过程及后果进行解析,明确了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内容、性质和意义。随后规划总体目标和改革的驱动模式,设计的总体方案包括改革主体、基本思路、战略模式与制度变迁方式。根据多元综合方法论和新制度主义思想,以多视角、多领域、多层次、多方法和多元操作变量,重点探讨了改革进路:政治进路、预算改革、人事改革、组织变革、伦理途径与问责制去行政化。最后探讨后改革时代高校治理模式和行政责任实行机制。
  • 教你学打击乐器

    教你学打击乐器

    音乐是有节奏、旋律或和声的人声或乐器音响等配合所构成的一种艺术。其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情趣、审美情趣、言语行为、人际关系等有一定关联,是我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或奏或听,都内涵着及关联着我们千丝万缕的情感因素,因为音乐与我们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有一定的关联。特别对我们的心理,会起着不能用言语所能表达的影响作用。
热门推荐
  •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

    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德兰修女传奇而伟大的一生。德兰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被誉为继1952年史怀泽博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以来最没有争议的一位得奖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最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世界上最有钱的公司都乐意无偿捐钱给他,她赢得了全世界人民的爱戴。然而,当他去世时,她全部的个人财产,就是一张耶稣受难像,一双凉鞋和三件旧衣服。
  • 农家小女:穿越发家致富记

    农家小女:穿越发家致富记

    在家睡觉,不小心魂穿架空古代。从此走上了狗血的发家之路。穿越在大街,迷茫路途。艹,好歹她也是穿越人士,上帝怎么比眷顾她一下?居然把她丢在大街上。竖起中指暗暗徘腹。出于21世纪新蚁族,无意中救了一个溺水者,却不曾想,与此人命运相连。唉,身为农家女,当然是学养家。当然,其中也少不了乐趣。看她如何玩转商业道路的精髓,毋庸置疑。投票,分享,推荐,评论农家小女:穿越发家致富记
  • 末日拯救游戏

    末日拯救游戏

    最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和每个人息息相关。2380年,社会在各种天灾的折腾下科级越发发达,但是没有人曾真正预料到末日会在这个时候到来。不幸的是末日悄然来临,幸运的是宁麟有了一个能够改变末日的机会,参与拯救游戏获得改变的机会。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拜托不要过来

    拜托不要过来

    凛天只想好好的学习奈何愈来愈多的女生走入了他的生活,他只想表示你们不要过来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老师,请别过来

    老师,请别过来

    “啊,你别过来!”某知嘟起小嘴,“你不是说不碰我的吗?”“你要知道,碰和亲不是一个意思。”他却饶有趣味调戏道。她还是黄瓜大闺女,一个纯洁天真活泼可爱开朗的女孩,想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的女孩,怎么就被爷爷给“卖”出去了?被踢出了自家门。而未婚夫刚好是新学校的班主任!一夜之间,自己和班主任同居了,天天被调戏。要记住,碰和亲是不一样的。
  • 宁远殿

    宁远殿

    宫里来了一个蕴才人,致力于解决大明宫平均寿命不高的历史遗留问题
  • 大时代之财运亨通

    大时代之财运亨通

    看小人物自2005年白手兴家,在大时代中扑腾沉浮,亲情爱情双丰收,发家致富两不误!
  • 苟且之路

    苟且之路

    格雷一直以为自己会像正常的穿越小说主角一样过上奢华的生活...特别是得知自己有金手指的时候...一直以为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