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96500000020

第20章 个人收入分配

本章你将学到以下知识:

1.个人收入两大分配机制: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

2.个人收入分配基本方式及政策

3.个人消费结构、消费的重要性、合理的消费观念

4.我国现行个人储蓄基本状况

5.投资的理念与方式

王老师家每月的收入与支出

王老师是大学教师,每月工资收入约6000元,稿费等其他收入平均为2000元。妻子正在读博士,没有固定收入。女儿上幼儿园。家庭总收入为8000元。

王老师家每个月支出:住房支出没有,因为王老师家现在住的房子由学校免费提供。吃饭支出1000元,买书400元,订阅报刊200元,购买唱片100元,去影院看电影200元。妻子购买化妆品和服装以及做美容等800元。去体育馆健身平均每月100元。夫妻两个人还一起办了游泳卡,每月100元。每周打两次网球,一个月消费300元。每月给孩子买书200元,玩具100元。孩子上幼儿园每月1000元。其他支出500元。每月交纳个人所得税约400元。

互动讨论题

1.你认为王老师家每月收入与可支配收入分别是多少?

2.你认为王老师家每月消费结构如何?剩余部分王老师可以怎样安排?

什么是个人收入?什么是个人可支配收入?什么是消费?怎样的消费才是合理的?收入扣除消费后的那部分剩余哪里去了?本章将通过实例分析与训练为大家解答这些问题。

在商品经济社会里,人们从事生产劳动以后,就要求按照一定的方式获得报酬,这就是个人收入。其实更科学地讲,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PI)是指个人从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收入的总和,包括工资、租金收入、股利股息及社会福利等收入。该指标是预测个人的消费能力、未来消费者的购买动向及评估经济状况好坏的一个有效指标。而个人可支配收入(Disposable Personal Income,DPI/PDI),是指个人在一年内实际得到的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收入总和,等于个人收入扣除向政府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和赠与税、不动产税、人头税、汽车使用税以及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费用等以后的余额。个人可支配收入是从个人收入派生出来的一项指标,被认为是消费开支的最重要的决定性因素。因而,常被用来衡量一国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个人可支配收入构成实际购买力,那么个人收入的分配有哪些方式?个人获得收入以后,将会如何使用?其实,个人收入的支配,不外乎消费支出、储蓄、投资等几个大类。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消费和理财,也是本章将要学习的内容。

一、个人收入分配机制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体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伴随着个人收入水平的迅速提高,收入的来源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单一的以工资收入为主的分配体制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多元化分配格局。相应的,国家对个人收入分配的指导方针也由“坚持按劳分配”调整为“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形式为补充”,并进而在“十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显然,传统的社会主义分配理论已经不能解释当前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现实状况,因此需要新的理论来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个人收入分配机制。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被认为是进入社会化大生产阶段后,人类社会付诸于实践的两种个人收入分配机制。按劳分配被视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而按生产要素分配则长期以来被看做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

(一)按劳分配

对于按劳分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定义是指“以每个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大小作为进行收入分配的依据”。也就是以劳动为尺度,等量劳动获取等量报酬,实行多劳多得,少劳少得,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者不得食。按劳分配是人类分配制度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事实上,社会主义社会实行的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紧密联系的,是由社会主义实践中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直接决定的。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中,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除劳动力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都是由国家通过计划来投入,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产品经济。个人不拥有任何生产资料,但由于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劳动力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由于生产力还不发达,还不能取消分工以及由此决定的一定范围的特别是消费资料的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因而还不是完全的产品经济,个人所能得到的消费品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以工资收入为主要形式的货币收入(几乎是唯一的收入)的多少。因此,为了激励社会主义劳动者,提高经济效率,在个人消费品的分配上就不能不与劳动者所提供的劳动的质量和数量挂钩,实行按劳分配,而不是按需分配。但是,由于劳动者提供的劳动的质量和数量,或者说劳动者的劳动贡献很难找到客观的可操作的尺度来进行衡量和比较,所以只能采取更具平均主义色彩的分配办法,即主要是以劳动时间来作为确定劳动者个人收入的依据。举例来说,相同时间的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由于没有一个可操作的尺度来区分其贡献的大小也许只获得几乎相同的劳动收入。所以,实行按劳分配不仅没有完全消除分配的不公,还加剧了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其结果是对个人而言“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劳动者缺乏激励,劳动力要素的配置处于低效率。这种平均主义的对个人缺乏激励的分配机制,事实上成为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一个主要弊端。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个案例:某水表厂厂长月工资为2400元,其中,基本工资1500元,各种补贴500元,效益工资400元,效益工资随产品销售情况而浮动。从该厂长的工资情况来看,是同市场经济相联系的按劳分配,它具有以下特征:

①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是企业中提供劳动要素的劳动者。该厂长是水表厂的劳动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工资在该厂支付,并依据该厂的生产情况决定分配原则,因此按劳分配主要在企业内部实行。

②按劳分配是按实现的价值进行分配的。该厂生产水表是个别劳动,而个别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取决于它们的产品,即水表能否在市场上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出售,该厂长的效益工资就体现了按价值分配的道理。

③按劳分配是通过商品货币形式实现的。该厂长得到的不是水表,而是2400元人民币,也就是劳动者向社会和企业提供劳动后,得到的劳动报酬是一定量的货币工资,然后他们再用这些货币从市场上购买自己需要的消费品,这只有通过商品的货币形式实现。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

按生产要素分配(简称按要素分配)是指经济活动主体凭借对生产要素的产权,根据其投入生产过程的要素的多少以及生产要素的市场价格,来获取报酬的收入分配机制。因此,在按要素分配的机制中,个人收入的水平取决于两个因素,即个人所能提供的各种要素的数量以及这些要素的价格。

现阶段在我国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具有客观必然性。这是因为:

①多种所有制经济关系决定了必然实行按要素分配的制度。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比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生产社会化程度不高。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要求在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积极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发展。由于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关系,就必然存在着与之相适应的多种分配方式。

②同一所有制多样的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也决定了必然实行按要素分配的制度。在公有制经济中,由于采取灵活多样的实现形式和经营方式,如租赁制、股份制、承包制等,也需要实行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分配方式。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现阶段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下面我们来举个例子:某水表厂厂长除月工资2400元外,因承包该厂,年终可得到完成利润指标后的奖金15000元。为解决该厂生产远程抄表型水表的实验和试生产,每个员工集资5000元,厂长集资10000元,得到年终分红3000元。从该厂长的个人收入情况来看,不仅有按劳分配得到的工资收入,还有管理才能的报酬、投资者的报酬,这两方面的报酬共18000元,月均1500元,这是对按劳分配的必要补充。它体现了如下特征:

①实行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该厂长是水表厂的劳动者,是实行按劳分配的主体,但是,作为按要素分配的投资和管理收入是必要的补充。

②按要素分配不能替代按劳分配。该厂长的工资收入仍然是个人收入的主体,要素收入不能代替工资收入。

二、个人收入分配方式

在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式下,个人收入的分配可以分成三种类型:劳动收入、资本收入和经营收入。

1.劳动收入

劳动收入是指劳动者按照提供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所获得的个人收入。主要包括公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各级行政机关中的工资、奖金和津贴,在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中工作的雇佣工人获得的工资,以及农村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农民获得的承包收入。

2.资本收入

资本收入是指资本所有者按照投入资本的数量所获得的个人收入。包括私营企业主和“三资”企业的雇主按照投入资本的多少占有的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个人投资于银行储蓄、股票、债券、期货、房地产、收藏品等,按投入资本的多少获得的利息、股息、分红以及个人对投资品的判断或者预期收益等;新技术发明者或者专利人将自己的发明或专利技术投资入股获得的收入。

3.经营收入

经营收入是指经营者依靠自己经营所获得的个人收入。包括承包或租赁企业的经营者通过管理、承担风险获得的报酬;个体劳动者依靠自己及其家庭成员的劳动和经营取得的收入。

在个人收入分配中,通过劳动取得的个人收入是全部收入的主体。国家依法保护居民的一切合法收入和财产,鼓励城乡居民将一部分个人收入转换为股票、债券等资本形态,进行储蓄和其他投资,允许个人凭借对资本的所有权参与收入分配和取得相应的收益。

三、个人收入分配政策

在“十五”计划纲要里,有关“增加居民收入,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关系,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条文,决定了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与个人收入的分配关系是总体与局部的关系,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因此要正确认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政策,首先必须要认清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一)我国个人收入分配政策的原则

现阶段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社会体制下,且是运行在市场经济机制规则下的。因此,个人收入分配的原则既体现了社会制度的最终利益代表面,又体现了市场经济对个人资源的使用效果。概括起来有以下三个原则:

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

按劳分配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之一,也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要求。按劳分配作为分配方式的主体,是市场经济最大限度发挥劳动者生产积极性的最佳形式,因为按劳分配为社会成员在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过程中提供了基本的原则和前提,更为提高经济活动的效益提供了内在动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个人收入分配形式并存,多元化、多渠道的分配形式大体上可以分为按劳分配和非按劳分配,其中按劳分配是主体。而由于所有制形式在市场经济过渡中可以并存,致使个人分配在形式上出现合法的多样性。前提为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的非劳动收入,也成为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可以采取的分配方式,如按生产要素分配等。由于分配激励的内在原因是一致的,因而,按劳分配是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是一个重要的原则。

2.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经济上的效率,不仅可以采用经济活动中所耗费的劳动量与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来衡量,更应该用生产要素的结构性耗费与产出的劳动成果的份额来衡量。在我国,公平的内涵包括:

①机会均等。这是指每个人都有同样的付出劳动的机会和发挥自己才干的机会。

②规则平等。这是指劳动者在收入分配过程中遵守同样标准的规则,在规则面前人人平等。

③差距适度、兼顾平等和兼容责任。在承认人的能力、才智、积极性的差距以及由此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差别的基础上,财产和收入可以有适度差异。

我国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得到充分体现。个人工资收入所得税税率,它实行的是累进所得税制,即在扣除免税额基础上,个人工资收入越高,征收的税率越高。例如:工资收入为3200元,免税额为2000元,则个人所得税为:500×5%+700×10%95元,即应缴纳个人所得税95元。

3.处理好社会成员个人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原则

收入的刚性特征,决定了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重点只能放在增量调节上,因此,不能为了公平而牺牲效率。在努力促进共同富裕的同时,仍然要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缩小收入差距,仍要提倡通过竞争来提高效率,在一次分配上强调竞争,在二次分配上注重公平,以此解决社会成员个人收入分配两极分化问题。

(二)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管理的政策

1.初次分配领域的政策

必须有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保证劳动力资源和资本正常自由流动等的法律和政策,包括初次分配政策及相关的配套政策。如为了保证初次分配领域的公平、合理,必须防范和纠正不正当竞争、制止垄断、创造公平的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并保证劳动者的身份自由和择业自由等。

2.分配领域的税收政策

以税收政策为主要内容的再分配政策,能够有效地发挥政府对社会成员收入的再调节功能。税收是政府运用国家力量进行的强制性的“重要的重新分配收入的手段”,其目标是公平、合理,以保证社会生活的健康、稳定,其基本内容是“损有余而补不足”,实现全社会尽可能多的人都能够过上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保障的生活。从全社会共同和长远利益的角度,平抑收入差距,缩小贫富分化,建立和鼓励全社会所有成员依靠自己劳动获得财富的制度,使社会财富在尽可能多的社会成员之间得到尽可能公平、合理的分配。

3.社会保障政策

政府还必须制定一系列社会保障政策来保障在分配领域所无法解决的分配死角,如老年人与病残人的社会保障问题、离退休人员保障问题等。社会保障政策实际上是政府运用社会成员之间和同一社会成员不同时期之内的收入所得而进行的转移支付方式,即“在不同代的人之间和不同代的人内部进行再分配的计划”,来强制性地安排和保障那些无收入或低收入的社会成员,仍然能够获得基本的生活条件,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政策体系,宏观协调所有社会成员的收入。

同类推荐
  • 保教知识与能力辅导用书

    保教知识与能力辅导用书

    本书根据教育部对幼儿教师的最新要求编著,以吻合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的最新大纲,主要内容涉及:学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原理、生活指导、环境创设、游戏活动的指导、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七大模块。体例上先梳理相关的知识点,然后结合案例对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运用,最后辅以模拟题或真题来帮助考生寻找解题思路。
  • 让青少年知道热爱科学的150个故事

    让青少年知道热爱科学的150个故事

    本书精选了古今中外有关热爱科学的150个故事,力图开阔学生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热爱科学、学好科学、掌握更多科技知识的信心和决心,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基础。
  •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沙丘的故事

    新课标英语学习资源库-沙丘的故事

    课标是常新的,经典却是永恒的,走进经典的选择,学习兴趣的提高离你只有一步之遥。本套丛书包括奥林匹斯山众神、白雪公主、百万英镑、包打听、财神与爱神、打火匣、带家具出租的房子、公主与美洲狮、好孩子的故事、荷马墓上的一朵玫瑰、黄缘奇遇、灰姑娘、井边的牧鹅女、警察与赞美诗、两个勇敢的伊洛特人、母亲的故事、牧羊女和扫烟囱的人、女巫的面包、青蛙王子、三万元遗产、沙丘的故事、忒修斯历险记、特洛伊战争、天国花园、小爱达的花、小红帽、幸福的家庭、雪人、一本不说话的书、勇敢的小裁缝。
  •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智慧故事

    影响青少年一生的中华典故——智慧故事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史文化典籍中的典故也是数不胜数。本书编者在先秦到晚清的文化典籍中穿梭往来,精选出数千则典故,并对每则典故的出处、故事、含义、用法进行了详解。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根据含义的异同对这些典故进行了分类,使读者用起来方便快捷、得心应手。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

    《阅读中华国粹》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为其中一册,内容包括认识中国象棋、中国象棋的起源与发展演变、中国象棋常识、著名棋人、中国象棋的文化内涵等。《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中国象棋》可以说是图文并茂,极有吸引力。同时文字流畅,饶有情趣。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为人仙师

    为人仙师

    苏生本是凡俗中一流落他乡的书生,因意外获得一诡异空间从而踏上了修仙之路。
  • 妖殇

    妖殇

    我想过蓝小羽住的清羽官如何富丽堂皇,如何美轮美奂,可唯独没想过居然会在清羽宫遇见故人——那个说要到湮痕谷有事——那个时常与我生气别扭的——那个妖力徽薄,我恐他被其他小妖欺负了的——轻辞!他竟是仙!推荐梨大魄新书:《与暴君同眠:蜜糖小皇后》
  • 腹黑王爷养妃成瘾

    腹黑王爷养妃成瘾

    从二十一世纪穿越入异世大陆的苏羽墨与南宫璟既是青梅竹马又是一见钟情,因为一些意外,苏羽墨暂时失去了关于南宫璟的一切记忆,于是就开始了南宫璟的追妻养妻道路……
  • 时光记忆全是你

    时光记忆全是你

    他是人人敬畏的江少,却在念念眼里很闷骚~她是全球最狠的杀手阁木兮阁阁主,更是医学院大佬……(快来入坑,快来入坑,快来入坑。超级甜)
  • 一吻忠情

    一吻忠情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那年遇到海云笙,许是青春里的荷尔蒙作祟,却还是那么执着的爱着。出于渴望父爱,单亲家庭的我情不自禁的喜欢上了成熟儒雅的海云笙。月下海棠花院里,海棠娇艳得红遍了满园。海云笙拿着画笔细心的描绘着海棠月。
  • 绝迹之名

    绝迹之名

    我从郊外醒来,却发现自己失去了记忆。平静的星城暗流涌动,古老的地下墓葬也对人打开了大门,远古的秘密浮上水面...而我也该踏上行程,寻找自己失去的记忆...
  • 天道神印

    天道神印

    一念惊世,身化万千;炼世尘心,悟千万道;万族林立,诸圣争霸;武踏乾坤,君临天下,劫难千万,终成无上,血染九霄,谁与争锋!
  • 龙吾大陆

    龙吾大陆

    这是一个神奇的大陆名叫,龙吾大陆,在这个大陆上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叫做鸿龙灵,在这个世界上,鸿龙灵境界分为六个境界:初地,镇地,破山,天幽,令天,天龙,天龙之上为鸿龙。还有一些人则修炼不了鸿龙灵而选择武境,武境界分为:武士,武者,武师,宗师。武士可以和初地对抗,武者则可以与镇山抗衡,武师开和天幽和破山相比,宗师可和令天相比。除圣龙境外,每次境界分为下品、中品、上品,巅峰。
  • 我之奥特曼

    我之奥特曼

    来自奥特曼,戏说奥特曼带给我们的,填不平的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