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2200000055

第55章 劫难

“万岁!万岁……”天安门广场,旗帜飞舞,人海如潮。百万群众的欢呼、口号声汇成巨大的声浪,震耳欲聩。

“八一八”,溥仪和专员们屏声静气地在全国政协办公室,倾听着收音机现场转播毛泽东接见红卫兵的实况。

“我们坚决地支持你们敢闯、敢干、敢革命、敢造反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我们要打倒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要打倒资产阶级反动权威,要打倒一切资产阶级保皇派,要反对形形色色的压制革命的行为,要打倒一切牛鬼蛇神……”

当天安门城楼上,传来那个面无血色的“副统帅”声嘶力竭的叫喊时,溥仪的心情是万分惊恐的。他不理解“造反”的含义,也闹不明白“牛鬼蛇神”的范畴,但他知道,政协机关内的老干部几乎统统被打倒,《文史资料选辑》被说成“为封资修树碑立传”。——溥仪与溥杰专门负责第五十五辑,逐页逐句地寻找“毒素”。偏巧,政协办公楼的西邻是所小学校,“斗倒斗臭”的呐喊,常常从那里飘然而至。溥仪在楼上,抬眼就可以望见学校操场上武斗“黑帮”的惨景。

一夜之间,北京大街小巷突然冒出无数佩戴红袖章的红卫兵,连政协前面的大街路标——“太平桥”,也被改成了“红卫兵路”。令人吃惊的消息似雪片飞来:王府井的霓虹灯砸了个粉碎,商店的老字号牌匾摔成几截,旧地名的牌子被摘下,梳辫子的姑娘和穿尖皮鞋的小伙子吓得不敢出门,怕被铰掉……

溥仪惊讶地看到,八月二十三日的《人民日报》社论《好得很》,竟以醒目的标题为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大声叫好。社论的第一句话就是:“我们为北京市‘红卫兵’小将们的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欢呼!”

他所日夜恐惧之事,果然不期而至。八月二十四日午后,溥仪一走进政协大门,迎面糊满墙壁的大字报,刺入眼帘:“溥仪等特赦战犯是一批牛鬼蛇神,必须低头认罪,降低工资……”当天,专员组讨论的结果,溥仪与其他人联名贴出大字报,表示接受“革命群众”的监督:

一、停止文史工作,加强学习改造;

二、请求安排劳动;

三、请求降低工资……

“哗啦……”下班前,正在办公室的溥仪又被吓了一跳。原来,巨大的声响是屋脊上的鸱吻作为“四旧”被砸了下来,碎片扔了满地。当他奉命在政协机关大院,弯着腰打扫“破四旧”的战果时,哪知,家中也发生了相似的一幕。

“砰砰砰,砰砰砰……”雨点似的拳头,猛烈地敲击在街门上。“你们这儿住的是‘皇上’吗?”没等前来开门的戴大嫂回答,一群红卫兵蜂拥而入。

顷刻间,“破四旧”的男男女女红卫兵站满廊下,连同来看热闹的群众,足足挤了半院子。有的红卫兵,居然还攀上了院内的铁梨树和桑椹树。

“你是不是‘皇上’的使唤人?”几个红卫兵大声地斥问戴大嫂。

“我不是他的使唤人,是院内住的街坊,原来谁也不认识谁……”她心里有点害怕,勉强壮着胆。

“这个院儿的房产是谁的?”

“是国家的。”戴大嫂忙又补充说,“连‘皇上’的家具都是机关给的,他来时什么东西都没有。”

“是吗……”那些红卫兵不相信,叽叽喳喳地交头接耳议论开了。

趁此机会,泼辣的戴大嫂赶紧说:“你们找的‘皇上’去上班了,有事可以到政协机关去找……”

“‘皇上’没在家,也得‘破四旧’。”一个头扎冲天辫的女红卫兵,气势汹汹地指着房脊的一对石狮子:“这就是‘四旧’,必须拆掉!”说着,攀上去了几个小伙子。

“轰隆”,两只龇牙咧嘴的石狮仰面朝天地扔倒在院内的地上。临走,“威风凛凛”的红卫兵还下了一道命令:“听见没有,不许老关着大门!”

当天,地上的碎瓦片还没打扫净,院内又冲进了红卫兵,肆无忌惮地闯进客厅。当看到床前悬挂的一幅毛主席与溥仪的合影时,气愤地斥责刚刚到家的溥仪:“你这个战犯哪儿有资格和毛主席一起照相?”说着,不问青红皂白,就要抄走照片。溥仪苦苦哀求,好说歹说,那些红卫兵才应允由他将照片上交全国政协。

“你家里为什么没有毛主席的标准像?”一个红卫兵检查了屋里,大声地质问他。

“我尽快就去买。”溥仪顺从地应声答道。其他红卫兵这儿掀掀,那儿按按,四处乱翻。忽然,另一个红卫兵叉着腰,把溥仪叫到了面前:“你现在还这么享受,这么讲究?又睡软床,又坐沙发,不是资产阶级思想是什么!”

“这,这……”溥仪无言以对,只是唯唯点头。

闻讯赶来的街道办事处人员向红卫兵解释说:“这是国家安排的,为了接待外宾的需要……”没等说完,红卫兵已怒目横视:“现在有外宾吗?没有来就得撤掉。溥仪不能再享受这些人民的血汗!”

红卫兵走了,留下的最后“通牒”,使溥仪失魂落魄。他慌忙跑到董益三家,诉说了内心的恐惧。次日,老董的日记上出现了溥仪家遭劫的简明记载:

八月二十五日……大溥家昨日红卫兵去两次。

翌晨,专员齐聚办公室,继续小心翼翼地讨论如何“自我革命”。开始,大家提出政协委员一律降低50%的工资。溥仪因夫妇疾病缠身,恳请保留一百五十元用作医病。后来,写在大字报上时,他怕受到批判又主动减为一百三十元,其他专员则一律认定“自愿”减薪至七十元。

当天,几乎每个专员都心惊胆颤地接到了红卫兵的“最后通牒”。杜聿明、王耀武、宋希濂……差不多都被贴了大字报,甚至家门口也被糊上了“勒令”。政协机关内的墙上已无半点空白。有人搞了个新发明:拽上绳子挂大字报。院内成了大字报的世界。

当夜,溥仪与其他专员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的,许多人通宵未眠。清早,当他们睁开惺忪的双眼来到政协,只见红旗招展,人声鼎沸,连成年人也戴上了红袖章。原来,机关内也成立了“红卫兵”。惶恐中,他们公推董益三又一次写出联名大字报,违心地向这些矛头对着自己的红卫兵表示“欢迎”。

墨迹未干,沈德纯召集专员开会,宣布:“从即日起,政协停止办公,一律回家自学文化大革命文件”,还强调,要帮助爱人学。后来,他才听说,这是周总理为保护他们免受冲击所采取的特别措施。当天,将近晚七点了,他才独自沉默地走回家。这是八月二十七日。

不上班,照理说,他该清闲了。实际却不然,他感到异常烦闷。第一天早晨,他忘了是星期日,依然起得很早,但不是去上班,而是去医院。四天后,他又木然地来到人民医院挂号处窗前。忽然,仅留一道缝的小窗内传出一声尖厉的喝问:“什么成分?”

“我,我……”他愣住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踌躇间,又听到那个声音喊道:“不报成分一律不准看病!”

他怏怏地跑去政协机关,想问一下如何回答自己的成分。谁知,走到门口一看,政协大门已被封闭!他站在那儿,呆呆地发了一会儿愣,想起老董家距此不远,打算向他讨教一二。岂料,敲开门看到的是老董惊恐不安的面孔,一问方知,他家也不妙,一群红卫兵来过多次,爱人宋伯兰昨天刚被红卫兵剪了头。溥仪看与老董商量不出什么结果,只好相约第二天一早同去政协汇报。

结果,大失所望。值班的文史办公室副主任张刃先好言抚慰:“你们就在家里等着,静候安排。政协现在停止办公了,你们有什么事,可以直接与派出所联系……”二人只好沮丧地走出了政协那个惟一未被贴上封条的西后门。之后呢?可以看一看老董当天的日记:

出机关,和大溥一道到锦什坊北口一家理发馆理发。和大溥分手。他到人民医院取药。理完发,到白塔寺,看了首都红卫兵纠察队西城区分队×号通告后,沿红卫兵路步行回家……

自然,贴在人民医院门口的通告,溥仪也看到了。此后的那些日子里,溥仪在家里就像着了魔似地反复念叨:“屋里的摆设一样也不能留……”他清楚,在红卫兵看来,稍微像点样儿的家具都属于奢侈品,是资产阶级的温床。他发疯似地给政协机关打电话,请求尽快派人拉走那些东西。

电话,他一天连续打了多次。刚放下话筒一会儿,等得不耐烦了,就又拿起来。家具拉走之前,他饭吃不进,水也喝不下。当政协机关来人把沙发、软床运走,他倚在门口,望着大卡车在远处扬起的尘土中消失,才如释重负地回到屋里,一屁股坐在椅子上,长出了口气。

他久久地凝望着床边悬挂的那幅毛泽东与自己的合影,多么渴望再见一见毛泽东,倾诉心中的惶惑与不解啊!他不想交出这幅自己视作比生命还珍贵的照片,怎奈风声一天紧似一天,他惟恐招致更大麻烦,只好心疼地捧着交给了政协。代之的是,屋子正中端端正正地挂着的毛主席像,那是他专程去王府井买来的。归途中,他还顺路去张述孔家汇报了此事。后来,一个红卫兵到他家,问他:“你就是溥仪皇帝吗?”他的回答很有趣:“过去的溥仪已经死去了,我是新生的溥仪。”然后,指着毛主席像说:“我愿做毛主席的好学生。”

美好的愿望,并不能阻止黑涛浊流对他的威胁。

“铃……”空荡的客厅里,仅剩的那台孤独的电话响了。他拿起话筒,里面传出傲慢而骄横的声音:“你是溥仪吗?”

“我是……”

“找的就是你!过去,你欠了人民多少血债?我们这就去让你偿还血债!”

还没弄清对方是谁,那边“哐”地一声挂断了。匿名电话,吓得他六神无主。“这可怎么好?”他焦虑万分,又跑到了老戴夫妇屋里。

“咳!你不会说,接电话的不是你吗?”连妻子都埋怨他不会随机应变。结果闹腾半天,不见一个人来,他却为此吓出了一身冷汗。

第二天,电话铃又响了,他硬着头皮去接。话筒中仍旧传来了粗暴的问话:“你是溥仪吗?”

按照事先想好的主意,他镇定地回答对方:“我就是。”然后,又立刻反问对方,“您是哪儿?”

“我是政协。”

“您是政协哪个部门的?”

对方支吾未答,又猛然挂上了电话。九月初,连续几个晚上,溥仪都接到了这种匿名的“怪电话”。

他被吓破了胆。一天早上,他惊恐不安地跑到距他家只有二三百米远的福绥境派出所“请罪”,实则恳求保护。派出所的王指导员接待了他,与他并排坐在院内的葡萄架下。

“溥仪的新生,体现了改造战犯的伟大政策。我来这里,决不是怕死,而是怕在家里出现意外,给国家的政策带来不好的影响……”他提出,请派出所的民警或红卫兵驻在家里。

王指导员听完这番话,拍了拍他的肩头,温和相劝:“情况嘛,我们都了解,你先回去,我们研究研究再答复你,好不好……”

溥仪坚持在所内静候回音,不肯回家。在葡萄架下,他从清晨坐到中午,又从中午坐到夕阳西下,直到夜幕降临。饭给他端去,只吃了几口,他就又心事重重地撂下了筷子。

不远处的屋内,王指导员、史所长等人经反复研究,决定请示上级。电话拨了一个又一个,回音却没有。西城区公安分局领导已被揪斗,市局、公安部也无明确指示。最后,他们大着胆,将电话直接打到了周总理办公室。周总理的秘书指示很明确:

“溥仪是末代皇帝,已经改造好了,应该加以保护。”

这鼓舞了派出所的民警,也像数九隆冬的炉火,给溥仪以无限的暖意!

夜深了,史所长和王指导员送溥仪走出门时,充满信心地说:“你放心吧,我们保护你!”史所长还把派出所对外对内的两个电话号码都告诉了溥仪,嘱咐道:“只要有事情,马上打电话来。”

溥仪看着:“66.6807”、“66.6723”这两个犹如护身符的电话号码,笑了。为防不测,史所长叫上三个红卫兵一起送他回了家。

当时,对红卫兵的“革命行动”,派出所的民警也不敢擅自干涉。于是,他们煞费苦心地拟定了一个“以红卫兵对付红卫兵”的特殊策略。

一支红卫兵当时被派出所请来驻扎在所内。七八个人中有男有女,大多不过十七八岁,为首的是一位叫陈闯的女红卫兵,她头扎冲天辫,身着一身褪了色的黄军装,腰扎武装带,神气得不得了。

盛夏,树上的绿叶纹丝不动,派出所内一点凉风都不透。晚上将近十点钟,值班室传出了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

“喂……我是溥仪。现在家里来了一些红卫兵客人……”他按照事先约定好的方式通知了派出所。

“好,我们马上去。”史所长放下电话,立即发出命令:“马上集合出发!”但去的不是民警,而是红卫兵。

三分钟不到,史所长带着以陈闯为首的红卫兵来到了位于胡同西口的溥仪宅前。嗬!几十名大专院校红卫兵将溥仪的住处团团围住,再加上一些乘凉的人们围观,黑压压一大片。

“我是派出所所长,他们是驻所的红卫兵。”

史所长跳下自行车,向那些外来的红卫兵严肃地问道:“谁是你们的领导……”听说红卫兵头头进了院,他不由分说,拨开众人就往里走。路上,他们已商量妥,以公安派出所和当地红卫兵的名义,尽量说服这些红卫兵:第一、不准对溥仪抄家;第二、不许把溥仪带走。为防止万一,史所长把陈闯等人留在院外,只带了两三个红卫兵挤进了院子。

客厅里,史所长唤出溥仪夫妇,与前来的几个红卫兵头头开始了“谈判”。

“你们来溥仪家,为什么不与当地派出所联系?”史所长先发制人。接着,又盘诘他们前来的目的。那些大专院校红卫兵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是来清算溥仪的反动罪行。

“他的罪行是过去的,现在他已经改造好了。”

一个红卫兵反问说:“怎么能证明这个问题呢?”

史所长急中生智地将当时最时髦的“最高指示”搬了出来:

“毛主席教导我们说:我们国家把皇帝改造好了。这就是证据!”

其实,史所长又哪儿去找这段语录的根据呢?但红卫兵居然被唬住了,一时无语。

“他现在还有客厅、卧室、浴室,住这么些房子,吃着大米白面,就是资产阶级,享受本性不改……”一个红卫兵站起身,叉着腰。

“统一战线政策是毛主席亲自制定的。溥仪属于历史人物,这些设施都是国家按政策配予的,怎么能说是他的罪行呢?”

史所长有理有利地搬出了统一战线政策的“法宝”。

激烈的辩论中,史所长始终掌握着主动权。谈判的最终结果是,那些红卫兵不得不遵从了史所长提出的折衷方案:“对溥仪过去罪恶的批判,你们可以进行,我们不干涉。但是,溥仪不能带走批斗,由驻派出所的红卫兵接管。”

经过一场唇枪舌剑,大专院校红卫兵终于撤走了。

“谢谢你们!”溥仪感激地将史所长和红卫兵送出门外。

刚才被乌云遮住面庞的月亮,又露出了笑脸。皎洁的月光像一泓水银泻向大地……

同类推荐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栾茀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栾茀的故事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仆后继,长期英勇奋斗的结果。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在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无数的革命先烈、无数杰出的英雄模范人物奉献了他们宝贵的青春和生命,他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后人留下了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革命斗志和英雄气概,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当今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仍需要这种强大的革命精神,把人们感奋起来,凝聚起来,尤其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以英雄模范人物为榜样,把自己锻炼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同,努力学习、奋发向上。
  •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弗洛伊德

    世界历史名人丛书:弗洛伊德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精神分析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产生的一种以研究无意识心理现象为出发点和核心的心理学说。
  • 华罗庚

    华罗庚

    《世界名人非常之路:华罗庚》深刻地描述了他坎坷和奋进的一生,及近代中国数学发展的沧桑。
  • 何澄(下)

    何澄(下)

    《何澄(下)》历述何澄留日学生活、辛亥革命、军阀混战、抗日战争几个时期中何澄的作为。何澄坚持共和,主张统一,反对日寇,抨击汪伪,这是他一生的大节。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何澄的一生。本书是一本关于民国史的人物传记。作者苏华、张济用自然流畅、真实深沉的笔调记录了山西省灵石两渡村何家的代表人物何澄的一生。《何澄(下)》中几乎涵盖了晚清和民国众多名人,可以说每一章都是一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部超具史料价值的图书。
  • 中国十大文豪——杜甫

    中国十大文豪——杜甫

    杜甫(712—770),我国唐代伟大诗人。他出生在河南巩县一个叫瑶湾的地方。杜甫从小体弱多病,但勤奋读书,十四五岁时便显露了非凡的文学才能。从20岁起,他先是游历了江南各地,后又漫游了山东河北一带。这为他日后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从相遇到相遇

    从相遇到相遇

    大集团的千金小姐,不顾家人的阻挠独自寻梦到北京。在这个繁华的城市里,命运为她安排了一次次奇迹般的相遇。初次与他相遇时,他执着冷漠的侧脸是她欣赏的美景;而初次见到他时,他的玩世不恭却成为她排斥他的原因。他只是瞬间的风景,而他还是她的同班同学。他从小被母亲抛弃,父亲也早年离世,姐姐变卖自己的身体养大他;他是大集团的公子,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他和他完全生活在不同世界里,注定了他们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只是这样不同的他们却是同母的兄弟;只是这样的兄弟都爱上了她。她再次遇见他,他们相爱;他也爱她,却被她一次次拒绝。笑容、泪水、误会、拥有、离别……迹遇让所有的爱恨情仇在他们的青春里演绎。辗转之后又回到了起点的相遇,起点却成了终点,原来碾过生命的只有伤痛……
  • 万剑独宗

    万剑独宗

    武道盛世。有拳法强者,拳破九天,移山填海。有暗器大能,摘叶飞花,杀人无形。有枪术高手,枪挑千军,无往不胜。有剑道宗师,以一挡千,一步一杀。天骄并起的时代,少年从深渊走出,怀抱一把古剑,斩尽一切敌。
  • 带着系统当非酋

    带着系统当非酋

    给你个系统让你回非洲当个酋长建立个大非洲帝国玩玩――不不不,我是要攻城掠地,要教四海之内的国王匍匐在我脚下。════════════════════════企鹅群:1019010030
  • 喻少专宠:恶魔小娇妻

    喻少专宠:恶魔小娇妻

    喻邪曾经对她说:“等你长大了我就娶你好不好。”江卿目光炯炯,红了脸望向他,“好啊好啊。”可是,到了他们大婚那天,他却丢下她一人独守空房,“你若心已向着她人,又何苦来娶我。”江卿看着身旁的红盖头,咬着嘴唇不让自己流泪……《日更√坑品有保障√》
  • 重生空间之神医农女

    重生空间之神医农女

    夏芸芯穿越到一个同名同姓,命运悲惨的少女身上。又被无良家人,卖给一个身染重病、濒临死亡的落魄家族少年冲喜。嫁过去的第一天,夏芸芯欲爬墙逃跑,计划失败……嫁过去的第二天,借着上茅厕的时间,只有一个丫鬟看守的空隙,夏芸芯抡起木棍,想把看护丫鬟打晕,结果反被看护丫鬟打晕带了回去。花样作死,半月有余。终于,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夏芸芯成功用迷魂药,把所有看护人员弄倒,正当她拍拍屁股,准备溜之大吉的时候……她碰见了那位,嫁过来差不多一个月,都没见过一面的丈夫。那是一名,看一眼,这辈子都不会忘掉的少年。
  • 忘忧酒馆之老板爱坑钱

    忘忧酒馆之老板爱坑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要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此文女主无cp。)张小红是个写书扑街了七年的扑街王,她一般写书都很认认真真诚诚恳恳,但是她有个毛病,她从来不完结。某一天,忽然成为忘忧酒馆的老板。张小红每天只做两件事。“挣钱挣钱,继续挣钱。”“扣员工薪水,扣薪水!”店小二:“老板,呜呜呜呜别扣钱了!”
  • 雁荡诛魔记

    雁荡诛魔记

    一名被判师门的道教弟子和一名身怀纯阴血脉的猎户之子结下不解之缘。在这乱世之中用手中的剑将那邪魔歪道逐一铲除,那恩恩怨怨、爱恨情仇荡气回肠。
  •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龙应台是一位富有情感的作家,她与儿子安德烈往来的书信,深深打动了我,所以我写下了这些读后感,勉励自己,让自己在未来的路上更好的学习和工作。
  • 三只说我爱你

    三只说我爱你

    这本写的好烂,因为这本错别字很多,我会修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