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82200000025

第25章 转变

这倒并非神话,每逢溥仪有了困惑不解的难题,周总理总会神奇般地出现在面前。正当他为侄女的去留束手无策,陷入惶遽的苦恼之际,接到了周总理约他与家族成员及嵯峨浩一行赴中南海做客的邀请。这是新生的爱新觉罗家族一次最大的聚会。

如果说,此后的溥仪能在?生去留的问题上纠正了偏颇的认识,那么,他是从这里获得裨益的。

六月十日上午十一时,溥仪与溥杰夫妇、载涛夫妇、溥任夫妇、溥仪的二妹夫妇、三妹夫妇、五妹夫妇、六妹夫妇、七妹金志坚,生、嵯峨尚子、町田干子、宫下明治等人,在西花厅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还与廖承志、徐冰、童小鹏、罗青长、孔原,以及老舍夫妇、程砚秋的夫人果素英、日本友好人士西园寺公一夫妇、日本专家庄涛等人亲切会面。

西花厅内,绿叶红实的海棠树吐露着芬香,一阵阵沁人心脾。尚子与干子正悄悄地谈着感慨,周总理走过来对尚子说:“请你坐在主座上,你是团长嘛!”原来乍坐下,溥杰夫妇坐在了主座上,周总理看到后,走来小声地说:“年轻的坐这儿不合适。”说着,请年岁最大的载涛和嵯峨尚子坐在了主座。

在洁净的汉白玉石圆桌旁,周总理颇含深情地说:“坐在这儿,图个吉利,怎么样?祝福爱新觉罗阖家团圆!听说尚子夫人同宫下先生后天要走,本来想过些日子见你们,这样就只好提前,所以很仓促,非常抱歉。尚子夫人是第一次来中国吧?”

“过去到过长春,来北京是第一次。”

“嗯,”周总理点点头,又亲手剥开了一个橘子,送到她面前。“老人家亲自把女儿送到中国和女婿团聚,实在令人敬佩。亲戚应当越处越近,国与国之间也应该这样,和则两利,两和皆友嘛!”

听到这番话,尚子与浩一起站了起来,毕恭毕敬地向周总理深深地鞠了一躬,异口同声地说:“谢谢,您真是我们全家难忘的大恩人!”说完,嵯峨浩感激地为周总理斟上了一杯茶。

“浩回到中国,大家非常欢迎你,溥仪不是也写了邀请信吗?”

溥仪听到这儿,不由抬手扶了扶眼镜——这也是他感到局促不安时的惯常动作。然而,下面对嵯峨浩说的话更使他联想到对?生去留问题的态度。

“当然,留中国,回日本,你都有权利,来去自由嘛!如果今后你觉得不习惯,还可以回去。溥杰愿意去,也可以嘛!”

感人肺腑的言语,使溥杰夫妇激动得热泪盈眶,溥仪则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他想到了?生的去留。恰好,周总理这时亲切地问起了?生和干子:“你们是第一次来吗?”?生回答说,她同干子一样,是第二次来北京。

“欢迎噢!”因为?生来中国后,曾说中国人面孔黑。周总理瞧着溥仪兄弟俩,说:

“溥仪和溥杰先生的面孔是比过去黑了一些,身体也结实了一些。”又笑着对?生说:“你看,你的姑姑们也都黑了些,黑是健康色……多劳动一些,多见些阳光,就黑一些;在屋子里工作得多,就白些。这一点我就不如溥仪先生了……”

溥仪听到这儿,本想谦虚几句,嘴巴张了几下,无奈插不上话,只好歉疚地朝周总理笑了笑。

周总理以一种自信的口吻,向大家谈到了中国和世界发展的前景。“……有无相通,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肤色,四海之内皆兄弟。到那时,世界大同了……我大概看不到了。”又看着载涛说:“你大概也看不到。老舍先生与我同岁,大概也看不到了,年轻人能看见。”说着,问?生:“你今年多大了?”

“十九岁。”

“你一定有希望看到!”

他又冲着溥仪、溥杰和那些妹妹们说:“你们这些兄妹都有希望……今天在座的有过去的皇帝、皇族,现在都生活在一起,这有一个条件就是:大家平等!”

周总理的身子转向了尚子:“从前日本也有贵族,比如西园寺公一就是公爵的后代,但他不愿意要这个爵位了。尚子夫人、浩子夫人、干子夫人都是侯爵的后代嘛。载涛是贝勒,他是光绪的弟弟、宣统的叔叔,是亲王。溥仪先生呢?是皇帝,我也曾做过他的百姓,留过辫子,十三岁时才剪掉的。‘满洲国’我们不承认,但宣统我们是承认的。溥杰是皇帝的弟弟?生是日本贵族的外甥女,又是中国贵族的女儿。”

谈到这儿,他以溥仪兄弟的转变为例说:“溥仪先生研究热带植物,还能自愿参加劳动,对劳动有兴趣。溥杰先生是在景山公园研究园艺,半天劳动。喏,你还要照顾一下你的家庭哟!”

这时,周总理手指溥仪说:

“清朝时,我们这些人要见溥仪非下跪不可呀!事实上也根本见不到的。”

当叙述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历程时,他向在座的日本客人提问:“请日本朋友想想,世界上有哪一个国家,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共和国后,以前的皇帝还能存在,还给以平等地位?例如,法国的路易十六、英国的查理士、德国的威廉、埃及的法老等等,他们哪里去了呢?可以比较一下……”

“这是世界上,有史以来从没有过的!”紧接着周总理的话,溥仪激动地说。他清楚地知道中国和世界上历朝末代皇帝的下场:不是被绞死,便是被送上断头台,再不然则是“非禁即幽”,终身失去自由。

“这是我们国家的政策,当然也要本人努力争取,大家合作。”周总理洪亮的声音,在溥仪的心内激起了翻滚的浪花。他想得很多很多,脑海里不但浮现出国家对自己实行教育改造的一幕幕,同时也追思起自己在弟媳回国前的一些舛误。周总理的话又轰鸣在他耳畔:“这是国家的政策……”他隐隐感到,在?生去留之事上,自己处理得的确有点不大对头,一时心乱如麻……

当爱新觉罗家族纷纷对周总理帮助溥杰夫妇团圆表示感谢时?生亲切地叫了一声“伯伯”,走上前,双手捧给他一件小巧的半导体收音机:“这是我的一点心意。”周总理端详着?生,意味深长地问起溥杰的长女慧生。

刹那间,大厅内变得死一般寂静。嵯峨浩始而泪流双颊,继而抱住母亲痛哭失声。她抽泣着哭诉说:“都怨我没有尽到做母亲的职责……”这时,尚子也抽泣不已,老泪纵横。

为何如此?原来,慧生从三岁起就被送回日本,在尚子身边长大成人。她容貌端秀,酷似其母。幼时,母亲便向她不断灌输:“你是爱新觉罗的后代,是个中国姑娘。”自然,嫁一个中国青年,是顺理成章之事。不幸,命运使她陷入了一场无法解脱的热恋——对方是大学里一名叫大久保的日本同学。违逆母亲心愿的恋爱,使浩大为震怒,劝说无效,她只好让女儿征询远在抚顺战犯管理所的父亲的意见。溥杰来信了,然而,在父亲谨慎的信中,她没有得到支持,相反,却要她“多听听母亲的意见”。她怀着最后一线希望,跪求母亲允准她的婚事。面对长跪不起的女儿,浩有些心软了,可是,她由于受封建宗室思想的影响,却渴望女儿有朝一日去中国与一满族青年完婚,以继承爱新觉罗家族的血统。她想到这儿,痛苦地抱住女儿,流着泪拒绝了慧生的请求。绝望的慧生,默默地淌下两行诀别的泪水……

令人心碎的悲剧发生了。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四日,正当嵯峨家为慧生筑起的新房架设大梁时,突然传来了慧生与大久保在伊豆岛天城山的寒山林道入口处,双双用手枪对射自杀殉情的噩耗!

四年后,溥杰与嵯峨浩在羊城聚首之时,首先接过的物品,就是妻子双手紧捧着的女儿的骨灰盒。慧生之死,在日本引起了反响。一些日中友好人士为此发起“慧生纪念会”,以促进日中友好往来。经过努力,在当年的一月八日,这个纪念会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认可。溥杰闻噩耗后痛不欲生,将自己七十万日元的积蓄全部捐赠为“慧生纪念会”基金,以表达对女儿的追念——同时记住这血的教训……

许是周总理没有料到,问起慧生竟会引发浩如此悲切的思女之情,便连忙安慰她,并且提起几年前的一段往事:“你死去的女儿——慧生给我写过信,要求与她父亲通信,是我同意的。她是一个很勇敢的青年人……”

“啊?”溥杰夫妻愣住了,这揭开了他们久久埋在心里的一个谜底。当初,溥杰在抚顺开始与嵯峨浩通信,竟是慧生悄悄给周总理去信的结果。

“你们还有慧生的照片吗?送给我一张作纪念吧。”

“好,我们很快送给您。”浩激动得声音有些发颤。

“浩夫人同中国公民结了婚,已经是中国人了。哪一年看不适宜了,什么时候都可以回去。如果回到日本,比较一下,觉得中国好,还可以再来。来去自由嘛!我可以保证。我相信你不要我签字的。”

听到这儿,大家——包括溥仪在内又全笑了。

“生愿意回日本,可以让她回去,”周总理以慈爱的目光瞧着她,“不要勉强留下,青年人变化多。以后要来,随时都可以申请发给护照。”

溥仪听到这并非出自客套的一段话,才意识到,自己原来的想法和做法显得多么幼稚、可笑,胸怀是何等狭隘!

“好了,时间不早喽,吃完饭再接着谈。”周总理的手向两边一摆,“不能饿着肚皮哟。”

丰盛的午餐,摆了满满一桌。溥仪被周总理让到了中间的一桌。当时,桌上的酒有两种:茅台和红葡萄。周总理专门把一盅茅台放在溥仪的面前:“今天是欢迎你的弟媳,你可要多喝点噢。”

“我听总理的。”溥仪与周总理碰杯后,一饮而尽。

“看来,你完全想通了?”周总理一语双关。

溥仪会意地笑了。他颇解其意:总理对他在弟媳归国与?生去留的态度上,了若指掌而且极为关心。

“浩夫人想致力于中日友好,其实你和中国人结婚,今天又到中国来,这就是中日友好的象征。”在西花厅合影后,周总理以亲切的口吻与浩长谈。“浩夫人,你写的书和据此拍成的电影,我都看过。我有同意的地方,也有不同意的地方。你揭露和批评日本军国主义,这是好的,很勇敢。但你对八路军理解不够,当时东北人民和军队对满洲国”的皇族是非常愤恨的,他们不了解你们之间的差别。在他们看来,你们都是一样的统治者。我当时在延安,也指示他们要争取你们,但下级官兵和人民对你们的仇恨很强烈,他们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

这一席话,说得浩频频点头,却使溥仪连连搔首,因为,他对此也有个认识过程。

事出有因。自从慧生死后,浩为了寻求精神上的慰藉,听从一位外国记者的劝告,便以自身的坎坷的经历撰写出《流浪王妃》。书成后,她寄信给远在抚顺的溥杰,请他作序。溥仪听说后,找到所方表示坚决反对。管理所负责人金源请示上级后,同意溥杰为那本未曾读过的书写了序。特赦后,溥仪见到了这本书,后来又听说《流浪王妃》在弟媳回中国前,已被日本“大映制片公司”拍摄成电影,便认定她的立场有问题,而且成为他反对浩回国的理由之一。他在弟媳回国问题上的态度固然改变了,但究竟应如何客观地评价那部书与电影,仍不知所以。这次,他聆听了周总理的教诲。

“你的著作与事实有出入。”周总理对嵯峨浩直言不讳。“等你在中国住了三年、五年之后,理解了新中国,到那时就会自愿地修改,不改也行。你的书拍成影片后,又加油加醋了,这部影片在中国不好放映,会引起中国人民的反感,即使你书里有些好东西。——我们第一次见面,这样说出我的观点,可见我这个人是很坦率的。对你那些正义的勇敢的观点,我是称赞的。你那些不了解的和误会的地方,我也不计较,以后再谈。你回来了,愿意做个中国人,愿意为促进中日两国友好,恢复邦交而努力,我很欢迎。”

周总理瞅了溥仪兄弟一眼,“关于你回来的问题,你的丈夫和你的大哥是踌躇的。”

面对周总理,溥仪内疚地憨笑着,耳边继续传来稔熟的声音。

“对中国,还会有一个‘九一八’吗?还会有一个”满洲国吗?溥仪,你也不愿意干吧?

“到那时,我去当民兵……”溥仪高声地说。

在这次会见中,最使溥仪感动的是周总理关于?生婚事的谈话。

“有朋友了吗?”周总理像慈父般地问她。

她绯红了脸,笑而未答。

嵯峨浩代她回答说:“她既然回到了中国,就想在中国给她找一个朋友……”

“怎么样啊?”周总理和蔼地问她,她仍然一声未吭。这时,干子面带迟疑地插话了:“生想和我们一起回日本……她在中国不大习惯……”

“噢,”周总理理解地点着头,然后转过身,同情地对浩说:“她在中国时只有五、六岁,给她印象很深的就是受罪,吃不饱,天天搬家。改变这个印象要慢慢来。今天你说中国好,但她到中国不到一个月,怎么能一下就改变过去的印象呢?所以不要勉强她,她要回去还是让她回去,我了解青年人的心理,不能强制。回去以后,又觉得中国好,可以再回来。一次、两次、三次不行,四次、五次也许会变,万一最后不来中国,同日本人结婚,又有什么不好?嵯峨家把女儿嫁给爱新觉罗家,现在爱新觉罗家的女儿又嫁给日本人,有什么不好呢……生回日本后,可以常来常往嘛……”

周总理赞同她与日本人结婚,不仅使溥仪感到诧异,也使?生惊喜万分。

“生,你来中国前,大概想总理是多么不懂人情的,现在你知道了吧……”

当听到周总理的最后一句问话时,她已成了一个泪人。

刚满十九岁的?生,最初呆呆地望着周总理,此时,如梦初醒似地猛然站起身,走到他面前,满怀深情地鞠了一大躬,以不熟练的中国话感激地说:“我从心底里尊敬您!”

随着?生一躬到地,溥仪的内心也完全被周总理那饱含情感的话语所折服……

接见结束,溥仪向聚往五妹家的众人不无愧疚地说:“总理的接见使我很受启发。原来我对浩和?生的态度,是有些片面,而看到周总理的一系列做法,感到国家的政策本来就是合乎人情的!”

囿于种种原因,不多日后?生仍决定返日。行前,她特意去王府井买了一幅周总理的绣像。廖承志在送行时问她:“生,你把周总理的绣像带回日本,不怕人说你被‘洗脑’了吗?”

“我不怕!”她的话斩钉截铁。

九月二十二日,她在东京亲笔给周总理写了一封信。信中,她反复把中国骄傲地称作“祖国”!

这封热情洋溢的日文信,由老万译成中文,交溥杰看过后,又高兴地带给了溥仪。他急巴巴地阅读后,轻松而又发自内心地笑了。

溥仪再一次为侄女自豪地开怀大笑,是在两个多月之后。

谁也没想到?生返日后,忽然接到一封署名“溥儒”的台湾来信(按宗谱论,溥儒是她的伯父,解放十几年来一直音讯杳无),邀她赴台寻求前途。

生吾侄女知悉,闻汝母已从汝父离东京,汝一人在外祖母家又无兄弟,余尤悬念。若有机会能来台湾以便抚育,最好。但言语一节必须熟习为要。学业方面若能来此方,可得余亲为教授,或在此入学。望汝考虑。可与张公使伯谨商量必有办法。汝已渐渐长大,汝母又暂不能抚汝,唯余在台湾,关于汝之学业、婚姻,余之责任至重,理当问汝决定前途。终身大事,至为重要。汝见余示谕,必熟计之。切切此嘱。

伯父 心畲寄谕

事实最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生不仅未去台湾,也没有卷入那一小股“反华大合唱”的逆流。相反,她忠实地履行着诺言,经常来往于一衣带水的中日之间,为两国人民的友谊架设桥梁。半年后?生再次来中国探亲。在北海“仿膳”,溥仪提起?生拒绝台湾邀其赴台之事,握着她的手,一语双关地称赞说:

“好样的,伯父喜欢你这样的侄女……”

同类推荐
  • 井冈英豪

    井冈英豪

    为了弘扬伟大的井冈山精神,继承井冈山的优良革命传统,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将革命先烈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使广大青年特别是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组织编写了本书。本书中记写的英烈,是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的优秀代表,他们多数是共青团员,他们的事迹生动而又壮烈。本书的出版,不仅能充实井冈山斗争历史读物的内容,而且成为广大青年特别是广大学生的一份精神食粮。
  • 红帮裁缝评传

    红帮裁缝评传

    红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历史性贡献的创业群体。红帮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浙江宁波地区。随着服装改革的深入,近现代服装业的迅猛发展,这个群体迅速扩大,遂成中国从事近现代服装业人士的总称。
  • 广告大王大卫·奥格威传奇

    广告大王大卫·奥格威传奇

    本书通过介绍大卫·奥格威一生的传奇故事,告诉人们,只有忠实·勤奋努力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同时为社会作出贡献。
  •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文集)

    如果种子不死(纪德文集)

    《如果种子不死》是纪德享誉世界的自传作品,书名典出《圣经约翰福音》:“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掉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纪德取其作为书名,是反其道而用之,坚持做“仍旧是一粒”的那颗独一无二的种子。纪德的自传是一部艺术品,或者说是一位青年艺术家的真实画像。他以令人震惊的真诚、坦率以及激情,毫无遮掩地描绘出一位空前敏感、矛盾而又多变的作家和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心路历程,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自传之一。
  • 十全天子——乾隆

    十全天子——乾隆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十全天子:乾隆》就是该丛书之一。它图文并茂地介绍了乾隆皇帝。《十全天子:乾隆》文字优美生动,语言简明通俗,适合广大读者阅读使用。
热门推荐
  • 英雄归

    英雄归

    无忧无虑的山村小孩,因为战乱家破人亡,颠沛流离,却一路奇遇,相识当朝皇子,一起征战天下。然而儿女情长,钩心斗角之后,英雄所归何处!
  • 完美校花你爱谁

    完美校花你爱谁

    每个人都梦想着自己暑假一定要按着自己的安排来度过,可是现实却是十分的残酷.在这无了却又享受的暑假她从一个萌妹蜕变成了完美腹黑笑话,迷倒了万千美男,可是她却独独只愿饮那一泉甘露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每年失一次火

    每年失一次火

    这是一篇贴近生活的短文,是作者老家发生的事件,并没造成人员伤害也没造成财产损失,希望大家在这篇包含吐槽的文章中了解防火的重要。
  • 丞相府的草包大小姐

    丞相府的草包大小姐

    现代21世纪的杀手叶菲菲因为在执行一次任务中,突然爆炸身亡。从而穿越到草包大小姐叶菲菲的身上,了解原身情况后打算帮原身报仇,把欺负原身的人一个都不留余地的报复,最大的罪魁祸首就是九皇子轩辕禹。且看异世灵魂如何在异世混的风生水起,最后获得真爱。
  • 武侠之图鉴收集者

    武侠之图鉴收集者

    集百家之所长,成万世之基业。同绝世之红颜,游无尽之位面。
  • 牧民政要

    牧民政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盘龙血族

    盘龙血族

    柳无情原是大世家之子,幼年遭逢巨变,在他14岁那年他遇到了她,一个落魄的贵族--轻雅,轻雅再次改变了他的人生!24岁那年因为一个阴差阳错的报复,他遇到了一个9岁的弃儿—思语,彼此几乎相近的身世,让他收养了她,随着思语的成长,他和她会发生什么?10年前那次命运的交叉,10年后那次偶然的相遇,思语、轻雅、柳无情他们又会发生什么?荡气回肠、至死不渝的爱情,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阴谋……这一切是爱情,还是阴谋,是掌控全局的棋手,还是棋局上的一颗棋子……
  • 吞噬帝魔

    吞噬帝魔

    成神之路万骨枯,入魔之门血红尘,立血誓,踏亿万生灵,筑无上帝城,吾唯尊,吾为魔!
  • 银河猎手

    银河猎手

    且看这末世挣扎求生的小子,又如何驰骋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