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8500000019

第19章 病人常见心理问题

一、焦虑

焦虑是预期要发生不良后果时的一种复杂情绪反应,其主要特征是恐惧和担心。焦虑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亢进。急性焦虑的症状为:烦躁不安、神经过敏、震颤、心悸、出汗、呼吸困难、厌食恶心、腹部不适等。体征为皮肤湿冷、苍白、瞳孔扩大、心动过速、气促、呼吸深大、血压升高等,一步发展也可能使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增强,出现胃肠活动过频而腹泻。

焦虑反应的心理状态很复杂,一般说来会导致心理活动增强,以致忐忑不安,出现失眠,并伴有头痛。言语变化方面,有人变得越说越快,而不间断;有人声音提高;有人变得吞吐犹豫,因难用适当的词汇而口吃;注意不集中,对简单的问题也难回答。他们对医护人员,有的坦白承认恐惧;有的则极力否认焦虑的存在,他们不提任何问题,也避免谈论自己的病情;有人故作姿态来掩饰自己的焦虑;有的人则以敌意和攻击来反应自己所感受到的威胁;有人则提出不合理的特殊照顾;等等。医护人员要以同情的态度和足够的耐心进行有效的引导,给病人以哭泣和倾诉的机会,有助于疏泄积累的紧张和焦虑,对此,医护人员需作细微观察和分析。病人的焦虑一般说来可分三类:

1.期待性焦虑

即面临行将发生的但又未能确定的重大事件时的焦虑反应。常见于尚未明确诊断或初次住院的病人,不了解自己疾病性质和预后的病人等等。

2.分离性焦虑

病人住院,不得不和他所熟悉的或心爱的环境和人分离,包括配偶、子女、亲朋、同事、家庭和单位等。这些原来的心理生活的支柱和环境一旦分离,便会产生分离感而伴随情绪反应。特别是依赖性较强的儿童和老年人,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3.阉割性焦虑

这是一种针对自我完整性的破坏或威胁所造成的心理反应,也属一种分离性焦虑。从自我的心理发展来看,躯体的完整性是自我完整性的一个重要部分。最易产生这类反应的是要行手术切除某脏器或肢体的病人,他们的阉割性焦虑十分强烈。但有人对即使是抽血、引流、胸透等各种治疗、检查也认为是对躯体完整性的破坏。

二、退化

退化或称幼稚化,即其行为表现与年龄、社会角色不相称,退回到婴儿时期的模式。

1.自我中心加强

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以一切事物和人际关系是否有利于自我存在为行事前提,过去他考虑并照顾到他人的需要,现在则主要为了自己,常被指为自私自利。随病情好转有可能去关心邻近病人和周围事物,自我中心减轻是病情好转的一个信息。

2.依赖性加强

病人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和降低,需要依赖医护帮助,需要家人照料,这是正常现象。依赖不足,容易造成新创伤或不良后果;依赖过分,不利于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依赖性加强常伴随有自我感觉异常,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无所适从。特别是接受暗示性和自我暗示加强,容易接受医护人员的指示行事,但又可能在内心产生矛盾,情绪波动。

3.兴趣狭窄

关注自身机体,而对以往感兴趣的事物表现冷漠。不但对病前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而且对兴趣的领域会收缩变小。应采取措施吸引病人对事物的广泛兴趣,转移他对自身的注意,这是一种良好的调节。

退化并不完全是有害的反应。通过退化,病人可以重新分配其能量,以促进痊愈和康复。适度的退化是一种重新整合过程,有利于痊愈和康复。值得注意的是,医护人员要根据病情好转情况,吸引他自己动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逐步为病人角色转化为原有社会角色准备条件。

三、主观感觉异常

主观感觉异常,就是指人患病之后,主观感受和体验与正常时有了差异。除病体反应外,主要因为病人患病之前集中精力忙于工作和学习,心理活动经常指向外界客观事物,对自己的躯体状况不太留意;病人一旦患了病,就会把注意力及时转向自身,感觉异常敏锐,甚至对自己的呼吸、心跳、胃肠蠕动的声音都能觉察到。由于躯体活动少,环境又安静,感受性也提高了。不仅对声、光、温度等外界剌激很敏感,就连自己的体位、姿势也觉察得很清楚。比如,一会觉得枕头低,一会觉得被子沉,一会埋怨床单不平展,不时翻身。缺乏经验的医务人员往往指出病人“事多”,实际上这是病人合乎规律的心理反应。

同时,由于主观感觉异常,病人还会出现对客观事物错误的知觉。比如时间知觉,住院病人,总感到时间过的慢,特别是对于病情迁延、治疗效果不佳的病人,有度日如年之感。久病卧床者会出现空间知觉的异常,躺在床上会感觉房间或床铺在摇晃或转动等。也有这种可能,正常人认为鲜美的味道,却可能引起病人的反感;正常人认为美丽的颜色,病人看到后会感到心烦;正常人认为悦耳的声音,病人可能会感到刺耳。有的病人因病情需要住进隔离室或重症室,由于感知觉剌激单调,会使病人感到孤独、无聊和不安,甚至出现思维混乱、幻觉等。对于病人出现的感觉异常,应寄于同情,从心理上给予支持和疏导,并辅以必要的治疗。应当指出的是,病人有些异常感觉,很可能是躯体疾病的心理反应,不应与感觉异常混为一谈。

四、猜疑

猜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它是缺乏根据的猜测,会影响人对客观事物正确的判断。一些病人对诊断表示疑问,主观上不情愿得病,常有“我实际上没有病”、“我怎么会得这种病”等想法。猜疑还可以泛化涉及整个医疗过程,对治疗、用药、检验等都作猜疑反应。听到别人低声细语,就以为是在议论自己的病情,觉着自己的病情加重,甚至没救了;对别人的好言相劝也半信半疑,甚至曲解别人的意思;总担心误诊,怕吃错药、打错针等等。由于缺乏医药常识和主观感觉异常,胡乱猜疑,胡思乱想,惶惶不安。于是产生种种质问要求解答,诸如:“我为什么该得这种病?”“为什么同样的手术他是良性我是恶性?”等等。一些文化落后的人群里还会有种种迷信色彩的认识。这种要求医护人员作耐心的解释,并以严谨的态度进行医疗处置,特别是要防止那些对医学似懂非懂、道听途说的一些解释的影响。

五、愤怒

病人常感到愤怒。他可以为一些小事而发火,也可能为自己不能自理而恼怒。这种愤怒常伴随着认为自己患病是不公平的,是倒霉的。这种莫名的怒火,可能是潜意识的,他可向周围的人,如亲友、病友甚至医生、护士,毫无理智地发泄。应当认识这种受疾病折磨的易激惹状态是患者的心理反应,要有足够的容忍力来应对。

愤怒还有可能转化为自戕和抑郁。可以自戕是拒绝正当治疗、逃避服药、甚至破坏正在采取的措施和已经取得的疗效。自戕和抑郁是攻击性情绪转而攻击自身的表现。同时,抑郁也可能有助于保存能量,对人有保护意义,但从总体来看,是不利于病情转归和身体康复的。

六、孤独感

与分离感相联系,病人易感孤独。一个人生病而离开了家庭和工作单位,住进病房,周围接触的都是陌生人。病人恢复健康的希望落在医护人员身上,而医生每天仅在查房时和病人说几句话,护士定时打针送药,又极少言谈。这样病人自然产生一种孤独感,特别是小病室的病人,更易产生孤独感。老年病人也容易产生孤独感。值夜班护士经常可以发现,有的病人睡不着觉就打信号灯找护士,也有些病人莫名其妙地在值班室门口站着。除了其他原因外,就是他们有孤独感,希望别人陪伴,说几句话,以得到心理上的宽慰。

训练有素的护理人员能充分理解病人的这种心理。例如遇到病人总打信号灯,决不训斥病人说:“你怎么这么多事!”而是轻声问病人,是不是需要喝水。如果什么事也没有,就去给他盖一盖被子,理一理枕头,使病人带着安慰、进入梦乡。同时也应看到护理人员的这些行动,得到安慰的不止是一个病人,而整个病室的人都会感到温暖。

与孤独感相联系,还会有被遗弃的焦虑。由于暂时或不同程度地丧失生活能力而自杀,自感无助于家庭和社会,反而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感到孤独和被遗弃,甚至情绪忧郁而萌发轻生意念,必须组织其亲属朋友和同事进行探望、照顾,使病人与亲友、同事间保持亲近的关系。

七、失助感和自怜

当一个人认为自己对所处情境没有控制力并无力改变它的时候,就会产生失助感。这是一种无能为力、无所适从、听之任之、被动挨打的情绪反应。这种失助感还可以泛化而导致失望和抑郁等临床表现。这是由于感到生命受到威胁的心理应激,自我价值感的丧失,自信心降低所造成的。

与失助感相联系,病人往往会出现自怜自悲情绪,“为什么我偏偏生这种病?”“老天爷为什么和我过不去?”可能表现为大发脾气,以发泄内心的怨与恨;甚至表现为类休克状态麻木不仁,感到处于梦样状态,或不能活动,或做些对人对己都毫无意义的活动;也有的病人面对镜中的自己告别,回首往事,留恋人生。这种消极情绪极不利于治疗康复,要给以心理支持激发其能动性,转化不良心境。使之感到能有所期待。

八、期待

病人的期待心理乃是指向未来的美好想象的追求一个人生病之后,不但躯体上发生变化,心理上也经受着折磨。因此不论急性或慢性病人都希望获得同情和支持,得到认真的诊治和护理,急盼早日康复。这种期待心理促使病人四处求药,八方投医。他们寄托于医术高超的医生,寄托于护理工作的创新,寄托于新方、妙药的发明,幻想着医疗奇迹的出现。总之,就是期待着康复、期待着生存。那些期望水准较高的病人,往往把家属的安慰、医生护士的鼓励视为病情减轻,甚至是即将痊愈的征兆;当病情加重时,又期待着高峰过后即将出现好转;当已进入危险期,也期待着有起死回生、转危为安的可能。这种心理对病人是一个渴望生存的精神支柱,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客观上对治疗是有益的。当病人看到医护人员以实际行动向病人所期待的方向努力,病情果真向既定目标转化,更加鼓舞他们与疾病作斗争。但有的病人所期待的目标是无事实根据的,所以往往会落空。一旦落空,病人会陷人迷惘之中,情绪消沉、精神崩溃,导致失助感和自怜,这是要预防的。从心理学的观点讲,医务人员应当引导病人总往好的方向想,总是有期望,这是少受精神折磨而且有助于康复的巨大力量。即使预后不佳,也应当让病人有盼头,感到生命有希望。

同类推荐
  • 降低血黏度有高招

    降低血黏度有高招

    本书内容包括:警惕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血黏度高是众病之源、有效控制血黏度的生活方式、有效控制血黏度的饮食法则等。
  • 陪你度过抑郁期

    陪你度过抑郁期

    本书的内容从了解内心深处开始,主要希望大家不要抱有“抑郁症原来就是这样一种疾病”或“抑郁症是非常可怕的疾病”等先入为主的看法。抑郁症是一种“精神感冒”。感冒如果不治疗的话有可能发展成肺炎。“精神感冒”也是一样,如果放任自流,也会逐渐加重,甚至有可能发展到最坏的结果--自杀。希望大家能够充分认识这一点。本书先介绍了抑郁症各种时期的特点,紧接着讲述了抑郁症的三大疗法,最后讲述了抑郁症的预防及家人的配合治疗。希望这本书能对读者抗击抑郁有帮助。
  • 宅女速变麻豆

    宅女速变麻豆

    本书介绍了有效的护肤法则、化妆技巧以及搭配方法,内容翔实并配以图片,具体包括:全面掌握自身肤质、美肤达人课堂、无懈可击的陶瓷感底妆、卸妆过程全攻略等。
  • 中国养生粥膳精选

    中国养生粥膳精选

    本书阐述了粥膳的养生保健作用、制作与服用方法,常用粥膳的配方、制法及功效,常见病症的粥膳治疗等内容。
  • 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

    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

    本书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普通大众的实际,用通俗的语言介绍了松针以及松树提取物的作用和简单的使用方法《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倡导了21世纪抗氧化健康长寿的新理念;其次是实用,书中重点介绍了一种简便、有效、不花钱的自助健康方法:煮松针茶,喝松针茶,只要照着书中的指导去做,许多亚建康病症都可以得到缓解或治愈,省钱、省力、又省心。书中介绍了46种常见病、慢性病的松针疗法,22种松针的使用方法,为心脑血管病患者和其他病症患者提供一种全新的选择。《松针革命:健康长寿启示录》是中老年人、亚健康人群不可多得的科普读物。
热门推荐
  • 工人与赞美诗(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工人与赞美诗(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世间态)

    作品讲述了作者作为一名颇具文艺情怀的石油工人的生活。作者是一名奋战在新疆石化一线的普通石油工人,同时也是个狂热痴迷诗歌的文艺青年,作品详细记载了作者两年来在油田的工作点滴、生活爱情和身边的师友,抒发了自己对诗歌、对生活、对脚下土地的感悟和热爱。作者用蒙太奇写作手法展现工作、诗歌、爱情等生活的不同面向,文字空间跳出了地理的拘束,正如作者喜欢表现主义和抽象画一样,作品中诗歌和散记相互糅合,工作场景和自己的生活、爱好来回穿梭,独具风格。阿帆,穿梭在散文与诗歌间,文字爱好者。盛开在寒秋里的棉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孤岛风云

    孤岛风云

    续作新书《孤岛喋血》已经上传!会有全新的人物出场和剧情设置,感谢大家的支持!
  • 废女重生之神官不好当

    废女重生之神官不好当

    【爽文,不虐,微甜】对于陆三通来说,重生后的生活很自在:神官的任务就是吃好喝好睡得香,还偏偏得到了不死之身!说她杀人不眨眼?她甘愿做是战斗力只有五的渣渣;说她是祸国殃民?任性君王愿意为她与世界为敌,与她无关;说她是救世主?她动动手指头,秒秒钟灭了一个家族!命运宿敌?明争暗斗?通通与自己无关!万能“奶妈”伴身侧,自己只要舒舒服服晒太阳就好。
  • 穿越之萱萱来染

    穿越之萱萱来染

    原本是孤儿的顾萱,以为自己会和21世纪其他的姑娘一样,结婚生子最后老死。谁知净一不留神的穿越在架空世界。看她是翻云覆雨改变这个世界,还是平平淡淡了却自己的一生。
  • 殿下,太子妃要爬墙

    殿下,太子妃要爬墙

    太子殿下不好惹。得罪了,要亲亲。生气了,要抱抱。吃醋了,要睡觉。贴身侍女,一没前途,二没银子,三还动不动需要壁咚贴。唐洛洛愤恨表示,不约,再也不约!“想走?”案桌旁,男人倾身逼近,危险地眯起眼,“在外面造谣喜男风,好男色,就想始乱终弃了?嗯?”“没、没有呀!”她口不对心的答,“我是想来看看你睡了没啊!”--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戒不掉的溺爱

    戒不掉的溺爱

    你的出现,惊艳了我的整个时光。“可可爱爱,没有脑袋”“宝贝,你怎么可以没有脑袋,不可以这样说,快呸呸呸。”顾少的高冷人设呢???小小的眼睛,大大的疑惑?古人云:自古逃不过真香定律顾某“一群单身狗懂什么”......我不配拥有爱情。
  • 扑火的飞蛾:丁玲情感往事

    扑火的飞蛾:丁玲情感往事

    本书由中国现代文学史学者陈漱渝亲笔撰写。女作家的情感世界,总是伴随着她们的创作。作为一个感情强烈而复杂的女作家,丁玲的情感世界与其创作关系紧密,从中也可透视那一时代知识女性的精神世界。她身上,更连接着那个激情洋溢、风起云涌的时代。丁玲一生既获得过巨大荣誉,也遭遇过巨大挫折。从她的情感生活里,可以看到她真实的本性。本书资料翔实,论述严谨,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
  • 与你依生羁绊

    与你依生羁绊

    林依生:钟泽楠再见时我不要再爱你了钟泽楠:林依生再见时我不会放开你陈苏久:林依生我喜欢你那么久,你就不能爱上我一点点沫菲菲:陈苏久因为爱你所以我打算放弃了
  • 那谷山庄

    那谷山庄

    一个厌倦都市生活的发型师,一个神秘的空间,造就一个神奇的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