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775400000009

第9章 九.兴墨

众人之喜恶不同于君子之喜恶。君子之喜恶,在于德行;众人之喜恶,在于自我。昔陆王以为程朱理学难成,自以为心学易成,然其亦偏真理,虽倡知行合一,不能致之,盖以自我之喜恶行之,纵力以行之,亦悖之真理,孰敢言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然以迂学行之,久厌学,不能行效,何以致之正理?故李贽曰:“孔子之是未必是,孔子之非未必非。”夫以孔子之威,威及全球,千古未有逾之之人,类之亦极鲜矣,其是非亦不可以为是非,孰众人之是非可谓是非乎?愈近真学德愈进,在真学之多而不在其少,若众人之真学远甚于其之父母,则是非可劣于父母乎?己不能而父母正之,则可为;无辨是非,亦皆以先人之道行之,孰可用父母之喜恶行之,则己之喜恶何在?若以君子之喜恶为之,亦不知孰为君子?故在守己,在护己,在长远,非图一时一己之私利也。

儒学迂而不实、不事生产、鼓吹礼教,所鉴者其教法、其典籍《诗》、《论语》,其气节盛,其人气旺,然重丧重敛重等级,多难以批判继承,墨自善改,以非攻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以兼爱易等级之仁爱,以重利易轻利,以尚贤易世袭,以尚同易等级之同,以非乐易礼乐,以非命易天命,以节葬易厚葬,以三日丧易三年丧,以节用易礼用,种种皆改儒之迂腐,并继儒之长处,重修身养性及君子之道,亦富气节和不息之精神,却因狭义功利而趋于亡,岂不惜哉?

韩非曰:“今之显学,儒墨也。”儒墨之争亦烈矣,然法、阴阳等诸家与治者皆诋毁墨,使渐湮没。其又有三表、类、故、力学、光学、守城之学,较儒学更备,更为实用之学,竟鲜有人察之,而多以习儒却不知益儒之墨也,故夫名者不可盲学也,真学者亦未必名哉!以众人之所学定己之所学未必佳,庄子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迂名化为芳名,而不究其迂者,则孔子方可为圣人乎?其亦不以为然也,焉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乎?封建礼教,固王治而已,专制必矣,则必害捍民权之墨,而今却多习儒而不习墨,其以儒之根本为正乎?根本在于捍专制之权,捍贵族之名分,捍民权已在次,根本不正,则其学何可正乎?《墨子·修身》曰:“本不固者末必几。”根本不正,则其利亦难借也,故宜振根本之学,墨学不宜没也。

《非攻》篇,其学重在其度。恶度如何,罚度则如何;善度恶如何,赏度则如何。如恶多者之刑反轻于恶少者,善多者之赏反轻于善少者,则赏罚不分明也。

故言,“最”字不可滥用,凡道善恶皆得以其度论之,重在分寸,分分寸寸,以为不必争,若在理上,则必争也。

安徒霖问沈消灾曰:“儒者之益颇多,之损亦颇多,不可全肯,亦不可全否,学其益则易被其损洗脑,丢其损又恐不能多识其益,则奈何?”沈消灾曰:“盖缘其非今之根本之学,以吾度之,以墨学为百家之首,而引儒学等长处入之。”

见侮不辱,而自省其身,以防再犯,而视其所言无轻重。彼武则避,无论对错,如孤立则不发,而速告上。面者不同,则应不同,亦察其所为以判。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以判可友否,可往否。非可友者,远而避之。势众而不傲,势孤而内敛,可以避祸也。谨而处之,知烙印难改,贵在持之久也。

不为仇者,而为己欢,挑拨离间而作壁上观者,其德鲜矣!见侮不辱,而明挑拨者所为,不必言说,则挑拨者之意不图也。

过劳则衰,其损者逾之其先逸者,过劳短利可图,长利必耗也,以求复同则耗时愈长,其的不达也。但凡图短利者需虑长利,贵长远而不在苟安,此可为养生之道也。

凡为人者,不因貌高而过袒,不因貌低而过贬。凡为禽兽者无貌高者也。为人者,亦有好坏,其质亦不齐,其度亦不齐,多等划分。为禽兽者亦可划多级列。亦有作为不如禽兽者,其貌必劣至不堪也。

奴隶社会无明主,文、武废殉、揽民强于纣不多,且其各得周、商之戴,文、武之史必戴周者撰,必有过誉文、武而诋纣之处,至孔子已五百余载,且无纸,帛、竹不易载,亦非全首者撰,定有后人多次删改,更不可信,而孔子自幼居礼仪之邦,受之熏陶甚深,为之洗脑,以为文、武之时必大同,且忽其时多有商乱。其尊晏、老而敢与之陌路,何不敢质之文、武,以为文、武必十全十美,必为圣人,以为大同惟有安等级之分方可,何其迂乎?且名为贵族,实为庶民,自不甘其后。其不解奴隶之情,不晓奴隶之苦,以为奴隶制天然合理,纵其淡泊名利,不欲依附权贵,亦不愚忠,然性亦缺失矣,其德合以见之?其之主和、主谨及其学多有先进之处,然其道不行矣,而众人批之其道而忽之学也。

孔子之孝,乐亲;墨子之孝,利亲;朱熹之孝,守礼。三子者,墨子最佳,朱熹最劣。夫乐未必利。守礼,为社稷死,故不能孝也。

夫儒道法之学,用之善者可利人,用之不善者可害人。而墨学,弗善者弗用之;善者少闻其名,用之益少。此盖墨学为根本之学。而佛、基督之学,实利人者吾未见也。

老子之“以德报怨”,言于治者而非民也。墨子并无以爱待敌之意,若待之,是常损民甚。其敌,违道法者也。不然,何倡正义之战?其之非攻击不义之战,而非指义战,故必除敌以存义。

儒之所以盛于诸家者,盖其重先代典籍也。

孔子之则,片而不全,化两极而罕距中,于此远逊于墨子。评人之准,宜全宜面,善之多少、不善之多少极其分明,并屡较全之,方以判名。

儒之所谓圣人,以百姓为刍狗而重社稷,是偏圣本意,不可为圣人,墨之所谓圣人,一心为百姓谋福利以至其死,真圣人也。夫治者为民着想,实利者治者也,因百姓作而财积。而平民为人着想,亦应寻人,助报恩者强于弗报恩者,助德高者强于助德罕者,不但利己,且利匡义。若人德罕而己德高,助己亦有利匡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何处为仙

    何处为仙

    天下之大,为何竟无我容身之所,我不信,我偏要去试一试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街道上,一个失魂落魄的狼狈少年猛地抬起头。这就是仙人吗,对了,仙人,只要我成了仙人就可以了吧。少年握紧了拳头,看着天上的身影,暗自发誓道:看着吧,总有一天,我也会是仙人的。
  • 脑洞奇谈外星人奇遇记

    脑洞奇谈外星人奇遇记

    哎,朗朗晴空,作者不禁扪心自问,我是不是太悲哀啦?哦不,只不过是生命太多奇迹罢了。哎,落日余晖,作者又一次不禁扪心自问,我是不是太孤单啦?哦不,只不过是人生本该如此罢了。哎,夜黑风高,作者再一次不禁扪心自问,我是不是太多幻想啦?哦不,只不过是……与外星人的不约而遇而我……
  • 她不是阿里芭芭

    她不是阿里芭芭

    一本名叫《五湖四海》的仙侠小说火了起来,原因居然是女主和男主的名字太长?!而她这个读者,居然穿成了里面的女配阿里芭芭!在这个奇葩的仙侠世界里,各种门派无敌的修仙之路,她又该怎么混下去呢?
  • 穿进小说后的网游生活

    穿进小说后的网游生活

    作为一名三十多岁的老剩女,苏柠表示:男人那是什么鬼?但架不住自家老妈的魔鬼催婚大法,一不留心,穿越了,好家伙,耳朵终于清净了,但是!!!瓦特?什么,我现在在一本小说里,天呐!天要亡我啊!!唉,还能咋办,凉拌呗,日子还要继续……
  • 月色真美续篇

    月色真美续篇

    小太郎与茜相恋于初中因为升学他们一起努力虽然最终还是分隔两地但他们坚信彼此的爱情生活从来不是一帆风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色真美》结合个人经历同人续写,祝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挚爱一生白头偕老!)
  • 剑皇威武

    剑皇威武

    林明得罪了一个不该得罪的人,被逐出师门,一心想要复仇的他,也没有忘了自己与她的约定,林明的路,注定不会平静,他,能成功吗?
  • 酒窝姑娘与他的男孩儿

    酒窝姑娘与他的男孩儿

    这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故事,也没有什么狗血剧情,就是简简单单的青葱校园的回忆,但又很真实,相信每个人都能从中找到自己曾经的身影。
  • 洛水神

    洛水神

    公元204年,曹操带领三子,和大将许褚等人攻破邺城。曹操进殿,权臣为献殷勤,强逼甄宓献舞。不料曹丕对甄宓一见倾心,曹操面子有损,一怒之下,将曹丕派驻南皮。甄宓已知袁家之事,上吊保洁被曹植救下。曹植见甄宓妩媚动人,俩人日久生情。曹丕建功回邺城,必然入甄宓为妻。甄宓为助曹植,以曹丕抛弃与曹植世子之夺为交换条件,容许嫁给曹丕。曹植不明缘由,悲伤不已。曹丕在郭笑等权臣献策下违背约约,再夺世子之位,终得承继魏王之位,篡汉称帝。曹丕三次封甄宓为后,甄宓不从。曹丕怒封郭笑得为后。郭笑得权后,假传圣旨刺死甄宓。甄宓身后,曹植悲伤不已。面临曹丕的同室操戈,曹植留下七步诗,归隐洛水。
  • 穿越异界女王

    穿越异界女王

    第一点,本小说结合变身,异界,穿越等因素第二点,每天至少一更,但是,章章都是精品第三点,保证完毕
  • 北梦之城

    北梦之城

    苏言为了寻找伙伴映青,只身搬入陌生城市。自从来到这里,她总会梦见奇幻的梦。而结识的朋友中,又与梦似曾相识。她所不知道的梦究竟来源何方?昔日伙伴又从何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