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62000000009

第9章 赤裸相见 vs 隐私

在 2011 年 3 月召开的西南偏南(South By Southwest)大会上,杰夫·贾维斯在其名为“赤裸相见吧:公共性的好处 vs隐私”的演讲中指出,社交媒体革命正在让我们回到工业化以前的“口头文化”时代——所有人将分享越来越多关于真实自我的信息。在贾维斯看来,这种“公共性”将打造一个更为宽容的社会,因为每个人的每件事都将被知晓,故而像同性恋这样的传统社会禁忌将被摧毁。贾维斯认为,通过在社交媒体时代公开表示自己的性取向,同性恋者摆出“太糟了,我和你们一样出名”23 的姿态。

因此,在他演讲之前发布的一篇博客日志上,贾维斯写道:“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你自己。”他认为,“我们的声望取决于与全球网民分享自我身份中越来越多的特征”。贾维斯引用了哈佛大学伯克曼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哲学家大卫·温柏格(David Weinberger)的一句话:“透明化行为必须是一项宽恕行为。”24

杰夫·贾维斯还援引了德国社会思想家尤尔根·哈贝马斯(Jurgen Habermas)的社群主义理论,指出社交媒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打造十八世纪咖啡屋之“公共领域”的机会。但是,哈贝马斯的理论太过晦涩,而十九世纪的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Nathaniel Hawthorne)更能帮助我们了解工业化以前生活中的“公共领域”;他关于新英格兰清教徒生活的《红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极度拘谨的小镇社会,而希望做真实自我的个人在这个不宽容集体的睽睽下难有隐私。

我们不需要回到十七世纪的波士顿去把《红字》挖出来。

今天,这本书在互联网上已随处可见,比如在 Topix 这样的社交论坛上,行私刑的暴民已经公开将那些尚未被证实有任何罪行的个人描述成恶魔。《纽约时报》指出:美国农村对社交媒体的使用通常以“流言蜚语的中心,在关系缔固、思想老旧以及匿名尚属新概念的社区里掀起广泛的愤恨”为特点。25 例如,在密苏里州 Mountain Grove 这个小镇里,一位养育着两个孩子的母亲在 Topix 论坛上被称为“怪物”和“有艾滋病的吸毒婊子”。26 美国农村和互联网的问题由来已久。“在一个小城镇,” 一位来自 Mountain Grove 的网上流言受害者解释道,“谣言永远不会灭去。”27

又如《时代》杂志所述的“社交媒体世纪大审判”——位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对一位被指控谋杀其两岁女儿凯莉(Caylee)的年轻母亲凯西·安东尼(Casey Anthony)进行的审判。《时代》称这个案件“极度缺乏说服力”,但这并不能阻止网络暴民们将社交媒体转变成“大量舔着嘴唇的嗜血者的舞台”,并充斥着这样的 Facebook 评论:“如果陪审团无罪开释她,我就要向他们呸呸呸……她是有罪的!有罪的!有罪的!将凯西绳之以法!”28

悲剧的是,这个集体宿舍的理想以及贾维斯的“赤裸”建议远远超出了“数字网络生活”这个愚蠢比喻的范畴。在 Web3.0 的世界里,透明化不一定能给诚实之人带来回报。实际情况是,社交媒体的开放式架构经常会鼓励那些完全不诚实的人去破坏无辜人士的名誉。在我们的超知名度时代,一个摄像头和一个 Skype 账号就足以完全毁掉一个人的生活。

2010 年 9 月 19 日, 一 位 叫 做 达 伦· 拉 维(Dharun Ravi)的罗格斯大学学生在推文中称他的十八岁舍友泰勒·克莱门迪(Tyler Clementi)“要求占用宿舍到午夜;我去了莫莉(Molly)的房间并打开我的网络摄像头;我看到他与一个男性搞基”。几天之后,在拉维通过 Skype 发布了克莱门迪“与一位男性搞基”的实时影像之后,这位年轻人在他的 Facebook 页面上留言“准备跳华盛顿大桥自杀,抱歉”。警方于 9 月 29 日在华盛顿大桥下的赫德森河上找到这位优秀小提琴手的尸体。沃尔特·基恩称其是“通过摄像头偷窥的舍友小老弟”29 的受害者。

这里面还有乌迈尔·哈克所描述的我们这个超知名度时代“更深厚、更强大以及更有意义的关系”。当然,像哈克、泰普史考特和贾维斯这样的社交理想主义者都是错误的。智能互联时代并不是那么聪明,而一个可悲的事实是,在当今数字网络的众目睽睽之下“赤裸相见式”的做真实的自我并不一定能打破传统禁忌。鲜有证据表明像 Facebook、Skype 和 Twitter 这样的社交网络能让我们更为宽容。实际上,这些病毒式的大暴露工具不仅让整个社会更加淫秽不堪,同时还加深了以不宽容、幸灾乐祸以及报复为特点的暴民文化。

不可避免的是,大部分这种好色都集中于实际的裸露行为。

一个极为知名的美国政治家、来自纽约的民主党国会议员安东尼·韦纳(Anthony Weiner)曾将自己的艳照发布到 Twitter 上,并与他在 Facebook 和 Twitter 上相识的女性进行色情聊天(某些女性是其共和党对手创建的虚假身份)。30 哪怕是最谨小慎微的《纽约时报》也以“裸体的傲慢”31 为头条大肆报道这个事件。

另一位纽约共和党国会议员克里斯托弗·李(Christopher Lee)也曾将其本人的艳照发送给一位在 Craigslist 上相识的女性。在这些照片被公布到网络上之后,社交媒体对这种不恰当但并非不合法的行为的狂热彻底毁掉了这两位政治人物的名誉,并落下了一种恶意般沾沾自喜的集体臭名。一位名为瑞恩·吉格斯(Ryan Giggs)的威尔士足球运动员被传与“老大哥”真人电视明星伊莫金·托马斯(Imogen Thomas)有婚外情。尽管英国最高法院下达了禁止传播此事件的“超级禁令”,但仍有 75,000多人在 Twitter 上谈论吉格斯——这是一群明确打算羞辱一位杰出运动员的网络暴民,尽管他对这些暴民没有造成任何人身伤害或违背任何法律。

这个问题不是技术问题,它更像是一个文化问题。国家公共广播公司的编辑主任德克·梅耶(Dick Meyer)在其 2008 年出版的《为什么我们讨厌自己》一书中表示:我们生活在一个“自我嫌恶的时代”,而“每个人都是反主流文化的一分子”。32当今的时代思潮对各种权威都充满毁灭性的敌意——从诸如克里斯托弗·李和安东尼·韦纳这样的政治人物,到瑞恩·吉格斯和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33 这样的体育明星,再到伊莫金·托马斯这样的真人电视偶像。因此,在杰夫·贾维斯眼里理应显得宽容的社交网络实际上正在助长这种毁灭性的敌意,更已感染了当代社会中的大部分尖酸刻薄、揭疮疤式的公共谈论。

这种冷嘲热讽不仅丑陋,有时还会造成自我毁灭。在一种维基解密式的文化氛围中,我们所有人都拥有一个 Twitter 账号和 Facebook 账号,很多人都被驱使着成为小一号的朱利安·阿桑奇,并公开告发我们的老板、我们的公司,有时甚至是我们的客户或我们的学生。但问题是我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阿桑奇,没有人可以逃过国际审判,没有人可以避免当前所作所为的后果。

“Twitter 是一个危险的地方,”《时代》专栏作家詹姆斯·波尼 沃 泽(James Poniewozik) 警 告 称,“ 特 别 是 对 于 那 些 最 资深的用户。”34 比如,2010 年 8 月,几名加拿大汽车工人因在Facebook 上批评其经销商的安全记录而遭到解雇;35 2009 年 2月,一位英国年轻人因在 Facebook 上称她的老板“无趣”而被解雇;36 2010 年 2 月,一位纽约市数学老师因在 Facebook 上表示很讨厌她的学生并希望他们淹死而被辞退;37 Aflac(美国家庭人寿保险公司)小鸭的配音人因为在 Twitter 上拿 2011 年的日本海啸开玩笑而被炒了鱿鱼;38 英国一位管道工人因写了怀疑他妻子有婚外情的推文而被告上法庭;39 英国南部的一位 11 岁女孩在其 10 岁好友的 Facebook 页面上发布了一些性侮辱的留言;4011,000 条威胁性推文大肆攻击马里兰州的佛教领袖 41……我们发现杰夫·贾维斯关于“赤裸相见”以及将我们诚实看法发布到网络上的呐喊并没有带来宽容或更高层次的个人操守,相反,它带来了刑事指控和公开受辱。

1940 年,在《一九八四》一书出版的八年前,乔治·奥威尔写了一篇名为《鲸内》的文章,指出“普通人”是“被动的”。他认为职业作家应积极参与社会时事。奥威尔写道:“鲸鱼的腹中只不过是一个大到可放下一位成年人的子宫。而你正身处其中,一个刚好能容下你的黑暗而柔软的空间;你和现实世界之间隔着几码的鲸脂;无论外面发生什么情况,你都能保持一种彻彻底底的漠然态度。”42

但是,随着一群二十一世纪小老弟的网络暴民替代了奥威尔笔下孤独的二十世纪老大哥,居于鲸腹之内的被动性已在社交媒体时代被诸多所谓的公共言论中的粗鲁无脑所替代。在1940 年,奥威尔对于退居鲸腹之内人士的批评无疑是正确的;但如果他活到现在,看到 75,000 多人在 Twitter 非法传播陌生人性生活中的亲密细节,以及数以万计的网民要置一位尚未被证实有罪的年轻女性于死地时,不知奥威尔是否还会如此批判那个将我们从他所谓的“现实世界”隔离起来的“几码的鲸脂”以及“黑暗而柔软的空间”。

同类推荐
  •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保护与迷失:中国动画荧屏配额政策研究

    近年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制定的以“黄金时间禁播外国动画片”为代表的荧屏配额政策,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发展影响巨大,也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烈争论。本书通过建立全新的产业链分析模型,对“禁播”政策发挥作用的机理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对其效果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对其引发的争论进行了深刻的评析,并在世界其他国家颁布荧屏配额政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动画产业政策的第一本正式的研究专著。
  • 行业不能告诉你的秘密!

    行业不能告诉你的秘密!

    毒奶粉、毒胶囊,生活中的消费陷阱无处不在,触目惊心,而我们却经常忽视,而且了解得也不全面。这本书就是专门为消费者打造,以规避生活中的消费陷阱。本书共分9大章节,分别以消费里的秘密、商场内幕、超市的“道道”、“美丽”的谎言、家电里虚招、房子里的“水”、旅游中被宰的那些事儿、酒店中的潜规则、机票里不得不说的真相几大生活中常见问题为出发点,为读者解密消费陷阱,提高生活中消费的警惕性。
  • 让课堂充满幽默

    让课堂充满幽默

    本书较全面地介绍了幽默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包括从幽默教育的理论修养到各具体学科课堂教学的机智应变,并提供了许多可供直接引用的幽默素材撷英。本书案例丰富、幽默风趣,可悦读,可操作,可模仿,可会心一笑,可掩卷深思,是新教师自我提升的案头书、教学艺术培训的参考书。
  • 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背景研究

    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背景研究

    斯皮瓦克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翻译领域,她提出了非凡的翻译思想和策略。但在我国,因其作品理论晦涩难懂,把她作为翻译理论代表人物的研究更是如凤毛麟角。本研究将从她复杂的学术背景入手,研究她翻译理论的观点,希望推进翻译理论的纵深发展。
  •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新课程下的学习方式变革、新课程下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学生探究学习方式、学生合作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中的学习方式运用。
热门推荐
  • 生存狂潮——死亡游戏

    生存狂潮——死亡游戏

    好玩的游戏,每个人都喜欢玩。而不好玩游戏每个人,都会反感,然而当你的生命被一款游戏而掌控的时候,你还敢去反感吗?
  • 商末志

    商末志

    商末周初,一行踪诡异的少年修士混迹在仙、人二界,不断与人结缘、解缘,并进入了封神的大战场,助周伐纣,而帝辛却是他的好友。
  • 无敌从带妹修仙开始

    无敌从带妹修仙开始

    带妹修仙,法力无边!王天带妹踏上修仙一途,一开始就定了宏远的目标,他要当最强的仙人!
  • 诡生日记

    诡生日记

    我把自己所经历的一切事情都写在这本书里莫名其妙我对死人和这些人死的原因很感兴趣我究竟是个怪胎还是对这个社会做出贡献的英雄………
  • 我夺舍了巫师

    我夺舍了巫师

    平凡伟大都会逝去,唯真理永存。重生在巫师的世界,与诡异为伍。安东尼带着具有献祭能力的怀表踏上了追求真理之路。永恒的深渊,高高在上的诸神,追逐真理的巫师。旧日的时代终将过去…
  •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扫除成长心理障碍(学生心理健康悦读)

    居住的房间需要经常打扫,以保持它的整洁,供我们更好地居住。殊不知,心理空间也是需要经常整理的,以扫除层层灰网和尘雾,供青少年快乐地成长。当你心理的房间清理干净后,你就可以驾驭情绪并学会做它的主人、你就可以交到真心知己朋友,那些阻碍你成长的心理障碍都会灰飞烟灭。
  • 每天感悟一点点

    每天感悟一点点

    不要让自己长期生活在紧张压抑之中,不要让自己心态的琴弦绷得太紧,也就是别活得那么累。必要的时候,放松一下自己,轻松地活着……
  • 神剑道之万剑归宗

    神剑道之万剑归宗

    天地间一阵风起云涌,随后叶天驰纵身一跃悬于半空中,因身上强大的真气,全身周围,被一团金色的光圈包围住,叶天驰凝聚身体所有的真气于右手两指之间,片刻间两指间悬出一团紫色的光圈,而后叶天驰口中默默地念道:“无形,无气,天降神剑,万剑归宗……
  • 风云之乐乐

    风云之乐乐

    学校的爱情故事,社会的复杂关系,不测的事情变化,在校园里发生,在社会里蔓延。人生就是风起云涌!
  • 孤独的尽头是自由:李国文经典散文

    孤独的尽头是自由:李国文经典散文

    本书是著名作家李国文先生的散文集,收录了李国文四十余篇代表性作品,如《我心匪石》《一条悲哀的狗》《他为什么迷上巴黎》《人的半径有多大》等名篇,包含对生活的见解、对历史的追问、对社会的思考、对时事的反思等,李国文的散文有学问,具真性情,也有一种洞明世事的敏锐的观察力,尤难能可贵的是拥有一颗超然的自由的心,唯其如此,方能获得从容和自信。那些恣肆放言、散淡自在的文字,都是他的“尽意”之作,许多篇章,气势一直环绕于历史和现实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