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25300000004

第4章 谋攻篇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距闉,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之,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题解

本篇主要说明了作战筹划应当注意的几个重要原则,即追求至善的全胜原则、“将能而君不御”的统御原则、知彼知己的认识论原则。“全胜”是孙武所追求的战争理想境界,即在尽可能不动用武力的情况下,迫使敌国、敌军屈服于我们的意志,达到“兵不顿而利可全”的目的。“全胜”的实现手段主要有伐谋、伐交,即通过挫败敌人的计谋,分化瓦解敌人的联盟来削弱、打击敌人,“不战而屈人之兵”。在上述办法都不能奏效的情况下,才选择伐兵、攻城的下策。在将帅与国君的关系上,作者一方面强调将帅在指挥上的重要性,强调将帅要有健全的素质和良好的才能,以便担当起辅佐国君、统率千军万马的重任;另一方面也强调国君要对将帅予以充分信任,不可越级掣肘,不可瞎指挥,要让将帅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根据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实际情况灵活用兵,获得胜利。当然,最重要的是要使战争决策者的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符合。因此,本篇提出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重要观点,要求国君、将帅都要全面认识敌我双方的真实情况,切不可知彼而不知己,知己而不知彼,甚至既不知彼又不知己,闭着眼睛打糊涂仗。

逐句注释详解

【3.1】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1];全军[2]为上,破军次之;全旅为上,破旅次之;全卒为上,破卒次之;全伍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3];不战而屈人之兵[4],善之善者也。

孙子说:通常的用兵法则是,使敌人举国屈服为上策,以武力击破敌国就略逊一筹;不通过交战就使敌人全军降服为上策,以武力击破敌人全军就略逊一筹;不通过交战就使敌人全旅降服为上策,以武力击破敌人全旅就略逊一筹;不通过交战就使敌人全卒降服为上策,以武力击破敌人全卒就略逊一筹;不通过交战就使敌人全伍降服为上策,以武力击破敌人全伍就略逊一筹。因此说,百战百胜,还不算是高明的用兵之举中最高明的;不通过交战就能迫使敌人屈服,才算是高明的用兵之举中最高明的。

[1]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完整,使全部。国:春秋时期的国主要指国都而言,后世则指整个国家。破,击破,攻破。

[2]军:这里的“军”与下文中的“旅”“卒”“伍”均为古代军队的编制单位。(以春秋军队为例,最高编制单位为军,其下依次为师、旅、卒、两、伍。)据《周礼·地官·小司徒》郑玄注,每军一万二千五百人,师二千五百人,旅五百人,卒百人,两二十五人,伍五人。不过春秋以后各诸侯国军队编制实际上并不完全一致。

[3]善之善者:好中最好的。

[4]不战而屈人之兵:不使用武力直接交战就迫使对方屈服。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烽火频仍,一些诸侯国从保全自己的目的出发,联合中小诸侯,造成政治或战略上的优势,用避免直接交战的方式迫使敌国退让或屈服,这种行为被称为“全胜”。《孙子兵法》对此思想作了全面论述:第一,以“全胜”为用兵的理想追求和最高境界,认为最好的方法是采用非暴力手段达成预期目的,而条件是要以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后盾。不战而胜为“全”,战而胜之为“破”,无论国、军、旅、卒、伍,“全”都是放在第一位的,“破”则是必要的辅助手段。第二,以伐谋、伐交为达成保全自己目的的重要手段,把伐兵、攻城作为下策和不得已的选择。而其最经典的表述,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它在中国和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3.2】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修橹轒辒[5],具器械[6],三月而后成,距闉[7],又三月而后已。将不胜其忿而蚁附[8]之,杀士[9]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

用兵的上策是挫败敌人的战略计谋,其次是扰乱敌人的外交行动,再次是排兵布阵震慑敌人,下策才是攻打敌人的城池。选择攻城已经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了。因为制造攻城用的大盾和四轮战车,准备各种器械,需要几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堆起足以瞰制敌人城池的土山,又要几个月的时间。将帅控制不住愤怒的情绪,驱赶士卒像蚂蚁一样爬梯攻城,士卒损伤了三分之一,城池仍然没有攻破。这便是攻城所造成的灾难。

[5]橹轒辒:橹,大盾。轒辒(fén wēn),用以攻城的战车。唐人杜佑《通典·兵典》言其制为“作四轮车,上以绳为脊,生牛皮蒙之,下可藏十人”。作战时推行抵近敌方城垣。

[6]具器械:准备各种攻城用的器械。具,准备。

[7]距闉:距,通“拒”,有治、备的意思;闉(yīn),通“堙”,土山。距闉意为堆起用以攻城的高出城墙的土山,攻城一方可凭借土山制高点向城内射箭,掩护士卒攻城。

[8]蚁附:形容众多士兵像蚂蚁一样爬梯攻城。

[9]杀士:(使)士卒减少。“杀士”一词也见于《孙膑兵法·杀士》和《尉缭子·兵令下》,有学者解释说这是让士卒们拼命,自动送死(见《新注新译兵家宝鉴》,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6页、第595页)。

【3.3】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也,拔人之城而非攻也,毁人之国而非久也,必以全争于天下,故兵不顿[10]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善于用兵的人,使敌人屈服而不必通过武力交锋,占领敌人的城池而不必依靠强攻,灭亡敌对国家而不必长期征战。一定要依据“全胜”的方略争胜于天下,这样自己的军队就不会遭受损失,却可以圆满地获得权益。这就是以智谋克敌制胜的方法。

[10]顿:通“钝”。此处指军队遭受损失和挫折,士气低落。

【3.4】

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11]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12]。

用兵的通常办法是兵力十倍于敌就包围他,兵力五倍于敌就进攻他,兵力两倍于敌就设法分散他,兵力与敌人相当就要努力抗击他,兵力少于敌人就要想方设法摆脱他,兵力比敌人弱就不要与他接触。所以说,兵力过于弱小的军队,即使战斗力很强,硬打硬拼也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

[11]敌:匹敌,即敌我双方力量大体相当。

[12]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兵力过于弱小的军队,虽然有坚强的战斗力,也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还有一说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弱小一方如果能集中优势兵力,虽小而坚,那么强大的一方也可以擒获。

【3.5】

夫将者,国之辅[13]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

将帅就好比是支撑国家建筑的辅木。他们辅佐国君时严密周详,国家就强盛;辅佐中出现疏漏缺陷,国家就衰弱。

[13]辅:原意为辅木,后引申为辅助、佐辅。下文的“辅周”就是辅佐严密周详,“辅隙”就是辅佐不周密,有疏漏。

【3.6】

故君之所以患[14]于军者三: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15]。不知三军[16]之事而同[17]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18],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19]。

国君危害军事行动的情况有三种:不了解军队可不可以进攻而硬要军队进攻,不了解军队可不可以退却而硬要军队退却,这就是牵制军队的行动。不懂得军队的内部事务却要干涉军队的行政管理,将士就会感到困惑;不通晓军事上的机宜权变却要参与作战指挥,将士就会感到疑虑。军队既困惑又疑虑,各诸侯国乘机进犯的灾难也随之降临了。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自乱其军,自取灭亡。

[14]患:危害。

[15]縻军:牵制、束缚军队。縻(mí),羁縻,束缚之意。

[16]三军:春秋时,诸侯大国多设三军,或称上军、中军、下军,或称左军、中军、右军。这里泛指整个军队。

[17]同:原为共的意思,这里是指参与,干预,干涉。

[18]任:指挥。

[19]乱军引胜:扰乱军队,致使军队失去获胜的机会。引,原意为避开、退却,引申为失去、失却。

【3.7】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20]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21]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22]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判断并预知会取得胜利的情形有五种:知道什么情况下可以与敌人打仗,什么情况下不可以与敌人打仗的,能获胜;懂得依据兵力多少而采取不同战法的,能获胜;全军上下意愿一致的,能获胜;以有准备以对付无准备之敌的,能获胜;将帅才能卓著而君主又不加牵制的,能获胜。这五条,是判断并预知胜利的重要根据。

[20]众寡:军队兵力的多或少。《孙子兵法》关于“众寡”的用兵原则,揭示了战争中兵力运用的基本规律。它包括如何“识众寡之用”的作战指挥原则和“以众击寡”的转化兵力对比的指挥艺术等丰富内容。根据《孙子兵法》及其他古代兵书如《吴子·应变》《六韬·豹韬·少众》《百战奇法·众战》《阵纪·众寡》等的解释,众寡运用的一般原则是,“用众,宜整、宜治、宜分,则利于平易,便于正守,妙在进止抽移”,“用寡,宜固、宜轻、宜锐,则务于隘厄,避之于易,变化不厌烦数”(《阵纪·众寡》)。其思想核心是强调以众击寡,而以众击寡又是靠指挥的灵活、兵力运用的巧妙来实现的,并不是单纯强调兵力多多益善。客观上具备优势兵力,当然是制胜的有利条件,但如果全局上不具备优势兵力,就要以灵活的指挥在关键的方向和地点上,形成局部的优势,以创造制胜的条件。

[21]虞(yú):预料,准备。

[22]御:本义为驾驭,引申为牵制、控制、制约的意思。“将能而君不御”的意思是说将帅有良好的治军、指挥才能,国君又不妄加干预,定能取得胜利。君主与将帅的关系,直接涉及战争指挥体制能否顺畅和有效运行的大问题。所以《孙子兵法》主张:第一,国君与将帅是主与辅的紧密关系,“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将帅地位十分重要。第二,“知兵之将,生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因此将帅要具备“智、信、仁、勇、严”的将德,要有把握战争全局、克敌制胜的能力,要能够“料敌制胜,计险厄、远近”(《地形篇》),通“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九地篇》),等等。第三,国君应充分信任将帅,在将帅出征在外时,要使其掌三军之权,理三军之事,大胆放手让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战场实际临机处置,而不是越权干预瞎指挥。第四,将帅要勇于拒绝国君的错误指挥。将帅应该在“唯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地形篇》)的前提条件下,以“安国全军”为目标指挥战事,要有“进不求名,退不避罪”的思想追求,要有勇气不屈从于君主的错误命令,不一味机械服从,这样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将能而君不御”后来在民间演变成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广大百姓所熟知。但在封建社会中,君主有绝对的权威,要想真正实现“将能而君不御”的原则,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难以具体贯彻实施的。

【3.8】

故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23];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所以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打上百次仗也不会遇到危险;不了解敌人而了解自己,就会有胜有负;既不了解敌人,也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用兵都会遇到危险。

[23]殆(dài):危险的意思。

同类推荐
  • 无限征途

    无限征途

    蜗牛回归新书《美女出没》欢迎大家光临!首次尝试都市题材,望给予更多的宽容和支持!
  • 热血虎贲

    热血虎贲

    “武王伐纣时,有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虎贲”,从此成为历代军队的最高荣誉。
  • 重生:军魂永驻

    重生:军魂永驻

    他是一个孤儿,四岁被领养后就被扔进了残酷的训练营,哪里除了为了活着就是战斗,可是当他成了最后一个活着的人的时候,却也成了生命结束的时候,领养他的人将他派去完成一个根本不能完成的任务,而他也在那次任务中死了,明明他就已经死了,可是却活在了世界的另一端,他成了一个小小的养猪兵,憨厚热情的一个小伙子,开始了他从未经历过的军旅生涯,结识了一个又一个以命换命兄弟,收获了完美爱情,完整了他的亲情梦
  • 抗日之铁血团长

    抗日之铁血团长

    老常新书《佣兵的生涯》已经发表,欢迎希望各位兄弟多多支持啊!兄弟情,比天重;家国恨,锥心痛!带着使命,奔赴战场;打得鬼子,哭爹喊娘!我们的口号是:打到小鬼子本土去!我们的原则是:不要一个俘虏!
  • 抗日风云录

    抗日风云录

    该书重点记述了从七七事变到日本投降,这八年抗日战争中,中共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日敌后战场,所进行的英勇顽强、机智灵活的游击战争,给侵华日军以重大打击,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同时记述了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所进行的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最为激烈的淞沪、徐州、武汉、长沙、太原、滇缅等会战的主要战斗情景,及苏联红军150万人出兵远东,对中国东北境内日本关东军展开出其不意的猛烈进攻,彻底消灭了80万日本精锐,取得了我东三省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的过程。国共两党两军和全国人民,团结御侮、共赴国难,在苏联和其他盟国支援下,经过八年浴血苦战,终于取得了抗日战争最后胜利!
热门推荐
  • 古老的情思

    古老的情思

    古代信息不发达,千辛万苦的思念与寻找,悲苦离愁。古代的能工巧匠雕刻镶嵌的楼台亭阁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 龙族的崛起之路

    龙族的崛起之路

    故事主要以主角傲灭重生成龙之后,为了龙族可以再次成为天地之主的故事。
  • Locrine-Mucedorus

    Locrine-Mucedoru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木叶二鸣惊人

    木叶二鸣惊人

    红毛漩涡鸣人:主角携带萌妹通过龙脉重生变性,包含如此多的主角要素,主角非我莫属。第二个黄毛波风鸣人笑而不语:我会告诉你后来我才知道穿越重生转世我都经历过,已经是第三世了吗?我会告诉你我的金手指是前世的自己作为老爷爷吗?很明显,我才是主角。(书友群:700278596)
  • 这一世只对你情有独钟

    这一世只对你情有独钟

    上一世泽洛言宠她爱她护她,顾晗却恨透了他,一心想要逃跑,最后亲眼看着泽洛言死在自己眼前。重生后的顾晗行为改变,居然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 万宇劫

    万宇劫

    无尽岁月乃是匆匆一瞥,是过去支配着现在,还是现在左右着未来,万个宇宙内,孕育出各种天材地宝,奇珍异兽……科技承载梦想,未来从这里起航,有什么理由能阻止男人奔向宇宙呢!
  • 家有娇妻:校草大大太傲娇

    家有娇妻:校草大大太傲娇

    ‘妈呀,不过就是跳个级嘛。居然招惹上他了。整天被他的花痴团围攻。’某女哀嚎着。某男却妖娆一笑。当某女要远离某男时,某男却不乐意了。直接一个帅气的公主抱,把某女抱回家当老婆。
  • 作文素材大全

    作文素材大全

    所谓“集思广益”,指的是积累“素材”。“素材”,指的是我们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当然,这些材料并不能都写入文章之中。但是,这种生活“素材”,如果经过我们的集中、提炼、加工和改造,就可以成为文章的“题材”,为我们的文章增辉添彩。
  • 天后归来:爵少追妻忙

    天后归来:爵少追妻忙

    人气天后突然来到A国?她,与安城小公主长得几乎都一模一样,她的出现立刻引起了安城三少的注意。身世等资料被人加密?安城小公主的闺蜜竟是她的经纪人?……安城三少中的爵少,有着不同于平常人的头脑,“邶烨”他一手打造的集团,是国际排名前三的庞大集团,他,掌握了亚洲将近一半的经济脉路!传言他不好女色有断袖之癖,可唯有安城三少知道。他,心里早已住下了一个人!随着她身份的揭晓,昔日的阴谋、真相渐渐浮出水面!而他,也开启了漫漫的追妻之路!
  • 爱妃太过销魂:霸皇艳妃

    爱妃太过销魂:霸皇艳妃

    她是谁?是皇帝最宠爱的妃子?是王爷手里的玩宠?还是阎宫宫主的心魔?一场变故,让她忘却一切,遗失了最初的悸动,当千帆过尽,人生不如初见,面对眼前惊才艳艳的几位男子,她该如何选择?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