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1900000002

第2章 积极进取、改变命运的强者心态

要想获得乐观心态,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是乐观。乐观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厄运中依然能够感受快乐的心境。乐观者通常会用快乐去感染周围的环境。心理学家对快乐的定义是,一种主观上安乐的状态——平衡而满足的内在感受。当我们拥有快乐的时候,会喜爱自己、热爱生活,能够从每一天中得到乐趣。

乐观源于自我肯定

许多看似与快乐联系在一起的因素——财富、盛名和好运——其实只是假象。研究发现,在富有的美国和欧洲,财富与乐观之间的相互联系微乎其微——事实上几乎没有联系。甚至连那些巨富也比普通人快乐不了多少。

真正的乐观心态其实与外在无关,它更多源于内心,源于对自己的自我肯定。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天,皇帝独自在花园里散步,但他惊讶地发现,花园里所有的植物都枯萎了,一片荒凉。原来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因自己不能像葡萄那样结出许多果子,也死了;葡萄哀叹自己终日匍匐在架上不能直立,不能像桃树那样开出美丽可爱的花朵,于是也死了;牵牛花也病倒了,因为它叹息自己没有紫丁香那样的芬芳;其余的植物也都垂头丧气,没精打采,只有细小的心安草依然茂盛地生长着。

皇帝问道:“小小的心安草,别的植物全都枯萎了,为什么你这么勇敢乐观、毫不沮丧呢?”

心安草回答:“皇帝啊,我一点儿也不灰心失望,因为我知道,如果皇帝您想要一棵橡树,或者一棵松树、一丛葡萄、一株桃树、一株牵牛花或一棵紫丁香,您就会叫园丁把它们种上,而我知道您希望于我的就是要我安心做小小的心安草。”

正是由于心安草不自我贬低,而是肯定自我,才能够在花园中快乐地成长。做人就应该像心安草这样,而不是像花园里的其他植物,一味地看到别人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优点而贬低自己。那种连自己都无法认清,从而失去自信的人,也就无法拥有乐观的心态。

乐观是如此简单,只要找到自己值得肯定的地方,用自信驱走那些悲观和遗憾,你就可以快乐地面对这个世界。

乐观是正视现实,不畏困境

生活就像一座陷入困境的围城,也许在这座围城中你会遇到种种麻烦:目前繁重的课业不是自己喜欢的,周围的同学可能不喜欢你,自己努力做好了每一件事但老师就是没有表扬你,而更为普遍的是对自己目前学习状态的抱怨,这个时候,想必你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很失望。这样的情绪很多人都曾体验过,即使那些现在已经拥有一番事业的成功人士也一样,他们也曾经为了自己不得不比别人更努力而抱怨,但最后他们都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把自己转换到乐观的想法中去。不要总是抱怨老师不懂得欣赏自己,同学、朋友不重视自己,家人不理解自己,要正视现实,不要畏惧,要乐观面对现实的困境。

面对种种困境和难堪,即使你的自尊受到伤害,你也没有时间去怜悯自己的不幸,更没有时间去抱怨生活、抱怨失败、抱怨别人对你的冷漠。既然你没有办法逃避,那就只能正视。你一定要打起精神,告诉自己:“既然已经来了,我就笑着迎接吧!”

《动物世界》里一头骆驼步履蹒跚,艰难地在烈日下行走。

这是一头生病的骆驼,它要独自步行40千米,去沙漠深处的水源旁采食一种植物。据说吃下这种植物,骆驼的病很快就能好转、痊愈!

生病的骆驼居然独自走这么远的路去找药,实在可怜啊!屏幕上的骆驼默默无语地走着,好像根本没有想过需要陪伴。它的4只蹄秩序井然地抬起又沉重地落下,庞大的身躯忍受着阳光的烤灼和病痛的折磨。孤苦吗?很疼吗?想哭吗?那就痛快地大哭一场吧。可是再细瞧骆驼的眼睛,全然没有一般人想象中痛苦绝望的神情,除了倦怠,骆驼的脸上是一种平静而怡然的神态。

单调的沙漠、沉闷的天空、炙热的太阳随着镜头的推进一一浮现。生病的骆驼终于走完了寂寞的路程,找到了治病的植物。几天之后,骆驼康复了,它甩开蹄子在大沙漠上快乐地奔跑游玩,充分享受着自救带来的幸福感。

沙漠、病痛对于人来说可能是生命的绝境,而骆驼却可以坦然面对,没有绝望和无助。骆驼这种乐观顽强的精神给人很大的震撼和启发。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是至关重要的。许多研究心理的专家一致认为,适应性强的人或心理健康的人,能以“正视现实”的心态和行为面对挑战,而不是逃避问题,怨天尤人。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和行为面对挫折与挑战其实并非易事。我们可以看到周围有不少同学,他们或因学业、生活中的挫折而苦恼抱怨,或因师生关系、朋友关系不和而心灰意冷,甚至有的因遭受重大打击而产生轻生的念头。他们的生命是那么脆弱。

其实,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遇到一些意外和不如意的事情,我们能否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人在心理状况最糟糕的情况下,不是走向崩溃就是走向希望和光明。有些人之所以有着不如意的遭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们个人起着决定性作用的主观意识,他们选择了逃避,而事实上逃避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善待自己、接纳自己,并不断克服自身的缺陷,克服逃避心理,那么我们就能坦然乐观地面对生活,拥有更为完美的人生。

乐观是操之在“我”的“心造幸福”

昆仑山麓,水清草美。据说这一带盛产一种快乐果,凡是得到这种果实的人,一定喜形于色、笑逐颜开,不知道烦恼为何物。

曾经有一个人,为了得到无尽的快乐,不惜跋山涉水去找这种果实。他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了昆仑山麓。在险峻的山崖上,他找到了快乐果,可是他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快乐,反而感到一种空虚和失落。

这天晚上,他在山上一位老人的屋中借宿,面对皎洁的月光,他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老人闻声而至,问他:“年轻人,什么事让你这样叹息呀?”

于是,他说出了心中的疑问:为什么已经得到快乐果的自己,却没有得到快乐呢?

老人一听就乐了,说:“其实,快乐果并非昆仑山才有,而是人人心中都有。只要你有快乐的根,无论走到天涯海角,都能够得到快乐。”

老人的话让年轻人精神一振,又问:“什么是快乐的根?”

老人说:“心就是快乐的根。”

上面的年轻人虽然找到了快乐果,却没有找到快乐的根——心。他被自己的情绪所奴役,以为找到了快乐果就可以拥有快乐,而当快乐果没有带给他快乐时,又叹息自己并不快乐。他完全被得失快乐果的心绪所主宰,而忘记了快乐由心而发的道理。

一个悲观主义者和一个乐观主义者一同在黄昏的路上散步,悲观主义者触景生情地说:太阳正在坠落;乐观主义者则说:群星正在升起。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其实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会改变,改变的是人的心境,所谓“境由心生”便是由此而发。

“乐观之境”是一种幸福境界。这种幸福不是财富、权力、地位所给予的,即使你贫穷、平凡,在别人看来一无所有,只要你能够主宰自己的情绪,让快乐做主,幸福便会由“心”制造。

即使遭遇不幸,你也可以主宰自己的快乐,用乐观驱走不幸。

米凯尔曾经是一个不幸的人。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他身上65%以上的皮肤都被烧坏了,为此他动了16次手术。手术后,他无法拿起叉子,无法拨电话,也无法一个人上厕所,但以前曾是海军陆战队成员的米凯尔从不认为他被打败了。他说:“我完全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之船,我可以选择把目前的状况看成倒退或是一个起点。”6个月之后,他又能开飞机了!

米凯尔为自己在科罗拉多州买了一幢维多利亚式的房子,另外还买了一些房产、一架飞机及一家酒吧。他和两个朋友合资开了一家公司,专门生产以木材为燃料的炉子,这家公司后来成为佛蒙特州第二大私人公司。

在米凯尔开办公司后的第4年,他开的飞机在起飞时不幸摔回跑道,他的12块脊椎骨被压得粉碎,腰部以下永远瘫痪!“我不解的是为何这些事老是发生在我身上,我到底是造了什么孽,要遭到这样的报应?”

尽管这样,米凯尔仍不屈不挠,丝毫不放弃,他日夜努力使自己能达到最高限度的“独立自主”。后来他被选为科罗拉多州孤峰顶镇的镇长,职责是保护小镇的美景及环境,使之不因矿产的开采而遭受破坏。再后来他参加竞选国会议员,他用一句“不只是另一张小白脸”的口号,将自己难看的脸转化成一项有利的资本。

尽管面貌骇人、行动不便,米凯尔仍坠入爱河,并完成终身大事。他还拿到了公共管理硕士证书,并且坚持他的飞行活动、环保运动及公共演说。

米凯尔说:“我瘫痪之前可以做1万件事,现在我只能做9 000件,我可以选择把注意力放在我无法再做的1 000件事上,或是把目光放在我还能做的9 000件事上。我的人生曾遭受过两次重大的挫折,但我选择不把挫折拿来当成放弃努力的借口。或许你也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看待一些一直让自己裹足不前的难题。退一步,想开一点,然后你就有机会说:‘或许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如果米凯尔在事故发生之初便一蹶不振,哀叹自己的不幸,那么现在的他只可能是躺在床上自怨自艾的可怜虫。人生没有假设。正是因为米凯尔选择了不被情绪所掌控,乐观面对困境,才没有被命运扼住咽喉,而是用“心”为自己制造了一个幸福的天堂。

拥有乐观,快乐前行

关于悲观和乐观,最经典的一个故事是:

有两个人,一个悲观,一个乐观。有一天,他们在一起吃葡萄。悲观者吃葡萄时,从大粒开始吃,他所吃的每一粒都比上一粒小,所以他心里充满了失望。乐观者吃葡萄时,从小的开始吃,所吃的每一粒都比上一粒大,所以他心里充满了快乐。后来,悲观者想换一种吃法,从小粒开始吃。可是在他看来,他吃到的都是最小的,他还是快乐不起来。乐观者也想换一种吃法,从大粒开始吃。在他看来,他吃到的都是最大的,他还是快乐的。

乐观的人总是能从平凡和不幸中发现美,在他们的眼中,生活里的每一处都有阳光。威廉·华兹华斯曾有一首诗道出了这份独特心境:

我曾孤独地徘徊/像一缕云/独自飘荡在峡谷小山之间/忽然一片花丛映入眼帘/一大片金黄色的水仙/我凝视着——凝视着——但从未去想/这景象给我带来了什么财富/我的心从此充满了喜悦/随那黄水仙起舞翩跹。

生活中不缺乏阳光,但阳光需要你用心去体会。伯特兰·罗素认为:“一个人感兴趣的事情越多,快乐的机会也越多,而受命运摆布的可能性便越小。”

在乐观者眼中,所有的事都可以让他们快乐,即使不幸,也只是幸福的另一种解释。

一个十分悠闲的渔者去河边钓鱼,他发现了一个在河边哭泣着要跳河的妇人。他问妇人:“你为什么要跳河?”

“我,我被丈夫抛弃了。”

“哦,你什么时候认识你丈夫的?”

“我是3年前认识他的,我们刚结婚一年他就另觅新欢不要我了。”妇人越说越伤心,真的要去跳河了。

“哦,你等等,”渔者问,“那3年前未遇见他时,你是怎么活的?没有他你就必须跳河吗?”

“3年前我没有遇见他,我生活得很好,很快乐。”

“那你完全可以从头再来啊。只不过3年时间,在你一生中只占几十分之一,干吗要为3年付出那么多呢?3年是可以用另外一个3年挽回的。而且,应该哭的是他,因为他失去了一个爱他的人;而你则应该庆幸,你失去的是一个不爱你的人。前面还有更大的幸福等着你。”

“是啊,我应该庆幸,谢谢你。”妇人谢过渔者,轻松地离开了。

同样的一件事,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我们就可以得到悲喜两种不同的结论。究竟是谁施的魔力,让被抛弃的妇人由悲转喜?是渔者的乐观劝导。在生活中,当遇到困难和不幸的时候,我们可能没有妇人幸运,她有渔者的智慧引导,但我们可以自己充当自己的渔者,怀有乐观心态,让一切不幸烟消云散。

乐观,一方面会受到客观现实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则取决于人们的认知和思维方式。如果你觉得不幸福,就会感到不幸;相反,只要心里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很多时候,快乐并不取决于你是谁、你在哪儿、你在干什么,而取决于你当时的想法。两个人从同一个窗口向外看,一个人见到的是泥土,一个人见到的是星星。莎士比亚说:“事情的好坏,多半是出自想法。”伊壁鸠鲁也说:“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扰。”如果在我们眼中,一切都可以用快乐去解释,那么人生万事万物都能够引起我们的快乐。

如果我们心怀阳光,我们就能够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也知道星星仍在闪烁。一个心境乐观的人,在生活和工作中发现快乐,制造快乐,就能自觉而坚决地摒弃悲观的想法,不与阴霾灰暗为伍。我们可能坚持悲观态度、执迷不悟,也可能相反,这都取决于我们自己。这个世界是我们创造的,因此,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而真正拥有这个世界的人,是那些热爱生活、拥有快乐的人。也就是说,那些真正拥有快乐的人才会真正拥有这个世界。

其实,在生命进程中,无论你多忙,都会有时间选择两件事:快乐还是不快乐。早上起床的时候,也许你自己并不晓得,不过你的确已经选择了让自己快乐还是不快乐。

人的一生中不见得有机会赢得大奖,更不要说诺贝尔奖或奥斯卡奖,大奖总是留给少数人的。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每个刚出生的孩子都有当上总统的机会,但实际上大多数人并不具备使这个机会存在的条件。不过我们获得小奖的机会就大得多。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一个拥抱、一个亲吻,或者只是一个微笑的欢迎!

生活中到处都有小小的喜悦,也许只是一杯柠檬茶,一碗热汤,或是一轮美丽的落日。更大一些的乐趣也不是没有,生而自由的喜悦就够我们感激一生的了。这许许多多、点点滴滴都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去咀嚼。也就是这些小小的快乐,让我们得到生命中的阳光,做一个乐观的小太阳,不仅能照亮自己,还会照亮眼前的每一个事物。

用“心”微笑,让你充满活力

乐观的人总爱用微笑来诠释自己的心灵。而微笑是一种魔力,让人充满乐观的力量,永远活力四射。

我们无法阻止岁月的流逝,却可以阻止心灵的老去。很多人在身体还没有变老之前,心却先老了。在年轻的时候,我们以为自己45岁就一定老了,到50岁就日落西山了,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忘了用“心”微笑。

奥利弗·霍尔姆斯80岁的时候,人们问他永葆活力的秘诀是什么?他回答说:“要保持愉快的心情,要对自己满意。我从来没有感到愿望得不到满足的痛苦……躁动、野心、不满、忧虑,所有的这些都会使皱纹过早地爬上额头,而皱纹不会出现在微笑的脸庞上。微笑是年轻的讯息,自我满足是年轻的源泉。”

还有一位著名的女演员说:“我永远不会变老,因为我喜欢用‘心’微笑,我在微笑中永远不会感到疲倦。当一个人幸福、充实和永不疲倦的时候,当他的精神永远年轻的时候,皱纹怎么会爬上他的额头呢?当我感到疲惫的时候,那不是我精神的疲惫,而是我身体的疲惫。”

我们不知道怎样留住自己的青春,所以我们才会变老,就像我们不知道怎么样留住健康,所以才会生病一样。无知和错误的思想导致了疾病的发生,一个思想达观、爱护身体的人怎么会轻易得病呢?如果他的思想永远是年轻的,那么即使是一个老人也能够像年轻人那样充满活力。据说长寿的人都是乐观的,如果你能够摒弃失望,用乐观的心态和真诚的微笑去面对困难,皱纹怎么会爬上你的额头呢?要知道,快乐是长寿的源泉。

要留住岁月的脚步,请你每天都快乐地微笑,请给你的生活增添一些多味的调料。《一千零一夜》中智慧的化身所罗门留给我们一颗智慧的明珠:“愉快的心情能治百病,沮丧和沉闷会使人疾病加身。”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一个情绪乐观的人往往有健康的身体。

沙伦·贝格利博士在《笑的生理学》中解释说:“一次大笑所产生的效果,相当于一次中等程度的体育锻炼,如腹部、胸部、肩部的肌肉收缩,使心率加快和血压增高。在一次爆发性的大笑以后,脉搏的频率会加倍,从每分钟60次变为120次,心脏的收缩压会从平常的16千帕升高到十分激动时的27千帕。”

泰国某公司为了保持员工们的活力和热情,安排了一个教导员工怎样开怀大笑的课程,利用大笑来提升员工的士气,让他们心情变好。

人是精神和肉体的统一体,身、心之间相互作用。一个人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他的工作、生活和身体健康。

从医学上看,笑是心理和生理健康的反应,是精神愉快的表现;笑能消除神经和精神的紧张,使大脑皮质得到休息,使肌肉放松。

笑还是一种特殊的健身运动。人一笑便引起眼、口周围的表情肌和胸腹部肌肉运动。捧腹大笑时连四肢的肌肉也一起运动,从而加快了血液循环,促进全身新陈代谢,提高抗病的能力。

笑对呼吸系统有良好的作用,随着朗朗的笑声,胸脯起伏,肺叶扩张,呼吸肌也跟着活动,好比一套欢笑呼吸操。笑是一种最有效的消化剂,愉快的心情能增加消化液的分泌,欢声笑语可促进消化道的活动,使人食欲大增。

伟大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愉快可以使你感受到生命的每一次跳动和生活的每一个印象,躯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强健。”

微笑的作用如此巨大,它也是一把打开“心窗”的钥匙。

“心窗”没有打开的时候,我们会感到窒息;“心窗”打开了,心和情绪才能够通达,心灵的视觉才更清晰。一旦窗户打开了,情绪和心灵的空间也就豁然开朗,对于一些事情也能看得更透彻了,就能消除积存的烦恼,充满活力。

一位老妇人在晚年患了骨癌,苦不堪言。后来病情加剧,行走都很困难,从此拐杖和轮椅便和她形影不离。即使如此,她还是用乐观的态度面对周围所有的事物。

她的屋子总是充满了笑声,访客还是如旧时一般络绎不绝。有时候,她想在床上多躺一会儿,于是,她的外孙们就到她房里去——三个不到8岁的小男孩围在床边。她会讲故事给其中一个听,和一个玩游戏,同时哄另一个睡觉。

最让人感动的是,即使在最痛苦的时候,她依然微笑面对每一个人。尽管病情越来越严重,但她仍说:“这把老骨头今天总算有点起色了。”她从心底散发的微笑就好像磁铁,吸引了所有的人,让人不由自主地留在她身旁。

“心”的微笑带给我们如此多的活力,让我们变得快乐而幸福。奥格·曼狄诺在一篇名为《我要笑遍世界》的文章中这样写道:

我要笑遍世界。

只有人类才会笑。树木受伤时也会流“血”,禽兽也会因痛苦和饥饿而号啕与哀鸣,然而,只有人才具备笑的天赋,可以随时开怀大笑。从今往后,我要培养笑的习惯。

笑有助于消化,笑能减轻压力,笑是长寿的秘方。现在我终于掌握了它,我要笑遍世界。

…………

我要用笑声点缀今天,我要用笑声照亮黑夜;我不再苦苦寻觅快乐,我要在繁忙的工作中忘记悲伤;我要享受今天的快乐,它不像粮食可以贮藏,更不似美酒越陈越香。我不是为将来而活,今天播种今天收获。

只要我能笑,我永远都不会贫穷。这也是天赋,我不再浪费它。

只有在笑声和快乐中,我才能真正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只有在笑声和快乐中,我才品尝到劳动的果实。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会失败,因为快乐是美酒佳酿。要想享受成功,必须先得到快乐,而笑声便是那伴娘。

…………

是的,只要你拥有乐观,用“心”微笑,就可以笑遍世界,拥有无限活力,你的人生也会因此而精彩。

乐观,让你拥有好人缘

在物理学中有一种混沌效应原理:亚马孙河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美国就有一场暴风雨。这种效应又叫作“蝴蝶效应”。在人的心理活动中,同样有这种“蝴蝶效应”。人的情感具有传染性,悲观的人散发出来的忧郁会让人退避三舍,而乐观者则会用快乐吸引更多的朋友,这个现象可以定义成“情感传染的混沌效应”。

悲观和乐观心态都是一种情感散发的方式,都是给他人一个对你印象的“写真”,并且让他人了解到你是谁,你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你在做什么,要到哪儿去。它是一种感觉、动作和思考的表现,透露出你的气质、意见和个性。人有一种“向光性”,即都喜欢与乐观的人做朋友,因为从他们那里可以受到快乐的感染。但是悲观的人则会散发出一种拒人千里的气息,让人退避三舍。

态度的两个主要成分是投射和吸收。你的自我形象是经你的态度传递或投射给其他人的。接下来,你所投射出去的讯息被别人接收,然后他们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如果你希望别人对你友好,那么在你对他们的态度中,你就必须要持有同样乐观友好的态度,而悲观的态度所得到的响应会迥然相反。就像阳光可以使接触到它的物体产生温度,而冰块则会让物体冰冷一样,人类同样有着“热感传导”效应。

当你投射出去的态度和别人接收的态度合二为一的时候,你就会变得很有吸引力,能够吸引周围的很多人成为你的朋友。如果你总是表现出快乐的情绪,感染你周围的人,他们就会产生共鸣,与你进行快乐的交流。

乐观或悲观态度是你将自我形象的思想和感觉投射在这世上的表现,检查一下你的内在思想意识和你的内在感觉。如果它们不能互相协调,在你的态度中,悲观就会成为主角。你的悲观态度被别人接收后,他们就会“自动防御”——远离你。

态度的本身就决定了你的回报。乐观、向上的态度将迎来明媚的阳光和快乐,而悲观、阴暗的态度将迎来阴霾和苦楚。

每个人都可以用乐观的态度向周围散播快乐。无论做什么事都面带笑容,那么别人看到你就会很开心,他们也会带着笑容来工作,然后更多的人看到,就有更多的人开心,大家都会带着快乐的心情工作。带着笑容做事,工作效率也会随着提高,大家合作起来就更容易,我们生活的环境也就会越来越美好。

你可能会想:如果我对他微笑,可是他还是板着脸,不肯理我,那我岂不是很尴尬?

其实不是什么人都会随时微笑的。只有那些乐观的人,才可能随时把微笑带在身边。

在我们带给大家快乐的同时,也同样给别人向我们提供快乐的机会。肯尼迪曾说过:“如果一个人可以改变一件事,那么每个人都应该试试看。”一个人的力量虽然微薄,无法让每个人都快乐,但拥有乐观,我们就会赢得大多数人的好感,就会拥有好人缘,拥有很多好朋友。

不能够乐观面对生活的人会遇到种种问题,甚至会产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人长期处于悲观状态,缺乏与他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这个人往往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也发现,绝大多数人的心理危机,都是因为缺乏乐观的心态,不能与别人好好交往,从而引发了心理疾病。

那些生活在没有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心理交往氛围中的悲观者,常常显示出压抑、敏感、自我防卫、难以合作等悲观情绪,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较低。而人际关系比较融洽的乐观者,则常常表现出愉快、轻松、健康向上的乐观心态,在行为上也以注重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为主。可见,人的心态和性格状况,直接受到人际交往关系的影响。乐观的人,不是被动地在生活中应付人际关系,而是把与人交往当成一种快乐,这种主动自然会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友谊。

好的人缘总是与健康乐观的心态相伴随。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的交往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密切。心理学家高尔顿和奥尔波特发现,拥有乐观心态的人能够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交往和融洽的关系。他们可以很体谅别人,给人以快乐、温暖、关怀和爱。这种能力成为他们拥有好人缘的制胜法宝。

乐观,让你轻松跨越难关

困难总是不期而至,让人措手不及。如何跨越困难这道坎,成为很多人的难题。

具有乐观情绪的人认为困难是可跨越的,他们往往能走出困境,转败为胜;悲观的人则把困难归于个性和能力上的不足,在困难面前裹足不前。不同的认识对人生的抉择会造成不同的影响。

所谓乐观,就是面临挫折仍坚信形势必会好转。从情商的角度来看,乐观是一种很好的情绪控制力。

乐观者与悲观者之间的差别就在于,乐观者始终心怀希望,用乐观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而悲观者则首先被自己的情绪打倒了。

乐观者对生命永远怀有希望,他们能够创造光明,轻松跨越难关,即使面对生命的重挫也能找出应变方式,而不是坐以待毙。只有时时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才能轻松跨越难关。

英国的一个实习水手,第一次出海航行,在航行途中,不幸突遇狂风巨浪,帆船的桅杆被打得快要断裂了。他受命爬上去修整,以免翻船。当他往上爬的时候,由于船摇动得很厉害,加上桅杆又很高,他又一直往下看,好几次差一点儿摔了下来。经验丰富的船长见了,急忙对他大叫:“孩子,不要往下看,抬头往上看。”实习水手听了船长的话,不再低头看下面,而是抬头只往上看,那种天摇地动的感觉消失了,紧张的心情也恢复了平静。

困难就像狂风巨浪,如果你一味盯着困难,悲观失望,就会在生命的船只上摇摆动荡;而当你乐观向上时,困难便会迎刃而解。

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人总会遇到各种障碍、困难,遭遇很多失败、痛苦。在挫折面前,有的人会出现暴怒、恐慌、悲哀、沮丧、退缩等悲观情绪,影响了学习和工作,损害了身心健康;而有的人却笑对困难,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灵敏的反应,善于把不利条件化为有利条件,跨越生命的难关。

意大利小提琴家帕格尼尼在监狱里自得其乐,用破旧的小提琴练习演奏;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在牢房里构思诗作,在放逐途中创作出著名的《十四行诗集》。

人在遇到困难之后,把自己的情感和精力转移到有益的活动中去,从而将负面情绪升华为崇高的思想,这是最有效的办法。善于采取这种积极的方式,就能像贝多芬说的一样“通过苦难,走向欢乐”。

面对苦难,你要抬起头来,笑对它,相信这一切都会过去,今后会好起来的。希望是不幸者的第二灵魂,乐观面对未来,是困难时最好的自我安慰。在多难而漫长的人生路上,我们需要一颗健康的心,需要绚烂的笑容。

用你的微笑去面对人生的困境。如果说苦难是人生的冬天,那乐观便是通往春天的桥梁。既然冬天已经来了,那么春天还会远么?

王飞毕业后分到了陕西北部一座小城的民政局工作。

那年冬天,王飞所在的城市划出了最低生活标准线,达不到标准线的便属于贫困户,在年前可以获得一些补助。

王飞与同事们背着米面和日常用品挨户走访这些人家。他们看到了露出棉絮的被褥、补了还漏的搪瓷脸盆,那些贫困户的生活状况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可是当他们循着地址又推开了一户的门时,他们以为自己走错了。

这一家窗明几净,有冰箱、洗衣机,有漂亮的窗帘和门帘,有摆放得很整齐的书籍。

这家的男主人几年前病逝,欠下很多债;两个孩子,其中一个残疾。女主人的一份薪水养三口人,还要还债,经济状况可想而知。但女主人依然笑得很明朗,她说,冰箱、洗衣机都是领导淘汰下来送给她家的,用用也好;孩子懂事,做完功课还帮她干家务。这时王飞才发现,漂亮的门帘是他们用纸做的,那些书全是孩子们每个学期用过的教科书,灶间的调味品只有油和盐两种,但灶台擦得发亮。最让王飞惊奇且起敬的是,进门时,女主人递给他一双拖鞋,鞋底是磨秃了的旧解放鞋的底,齐齐沿圈剪下,再用旧毛线织出带图案的鞋帮,穿着既好看又暖和。

这一家确实贫困,但也不贫困。王飞深信他们不会贫困太久,因为他们即使贫困如此,却不潦倒。

贫穷却不潦倒,女主人用她的乐观驱走了贫穷带来的阴影。笑对困境,困境就会退避三舍。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女主人一家就会脱离贫穷的生活,因为他们已经在精神上摆脱了贫穷。

活在当下,别透支烦恼

威廉爵士年轻时曾对未来感到迷茫,但一句话改变了他的一生:“人的一生最重要的不是期望模糊的未来,而是重视清楚的现在。”

多年之后,成为著名医学家的威廉爵士在耶鲁大学做了一场有名的演讲。他告诉那些大学生,或许在别人眼里,功成名就的他应该拥有“特殊的头脑”,可是,他的好朋友们都知道,他其实也是个普通人。他的成功只是因为遵照了一句名言:“不要为明天的事烦恼,明天自有明天的事。只要全力以赴地过好今天就行了。”

许多人都觉得这句话难以实行,他们认为为了明天的生活有保障,为了家人,为了将来出人头地,必须做好准备。

我们当然应该为明天制订计划,可是却完全没有必要失去当下的快乐,而担心模糊的未来。

这就是乐观和悲观的区别。乐观的思考态度,让你活在当下,走向明天,而悲观的态度,则让你一直留在沮丧的昨天。

太多的人总是生活在下一个时刻。

我们总是急着等待节假日的来临,总是盼望自己赶快退休在家呆着。等我们真的老了时,又时刻担心生命会在下一分钟结束。

我们总是忙不迭地过日子,一刻也不停地忙活。

我们总是透支生活中的烦恼,不是为昨天的逝去而懊悔,就是为明天的到来而担忧,根本没有时间享受当下轻松的生活。

“生活在此刻”,就是享受你正在做的,而不是将要做的。必须摆脱对“下一刻”的迷恋和幻想,它们大多数不切实际,有的虽然最终会得到,却剥夺了我们此刻的生活。

不要一边吃饭一边想着我还有一道数学题没有解出来,不要一边算着题又一边担心放学后还有那么多作业要完成。

在当下,有很多值得我们体会的美好事情。

我们可以为每一天的日出欣喜不已。

我们可以分享与家人、朋友相处时的甜蜜。

我们可以学会与自然和谐共处,去聆听海浪之声,去仰望璀璨的星空……

人的脑子所能承载的很有限,不要让欲望和烦恼挤掉你的快乐。为什么有太多的人不能活在当下,而是不停地透支烦恼?

人总是有欲望的,如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会不停地去想自己所没有的,并且产生一种空虚感。即使得到自己想要的,我们还是会在新的欲望下重新产生同样的想法。因此,尽管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我们仍旧不高兴。当我们被欲望控制时,是得不到幸福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最普遍的和最具破坏性的倾向之一就是集中精力于我们所想要的,而不是我们所拥有的。我们不断地扩充自己的欲望名单,这就形成了我们的不满足感。我们的心理机制说:“当这项欲望得到满足时,我就会快乐起来。”但在欲望得到满足后,一个新的欲望又会产生,这种心理作用也就不断重复。

有这样一则有趣的小故事:

一个富翁上山采货,看见一个樵夫正躺在树下乘凉。

富翁见状,忍不住问樵夫:“你怎么躺在这儿,为什么不去砍柴呢?”樵夫不解地问:“为什么非要砍柴呢?”

富翁说:“砍来的柴可以卖钱啊!”

樵夫又问:“卖了钱又有什么用呢?”

富翁满怀憧憬地说:“有了钱就可以享受生活了。”

樵夫听后笑了,说:“那你认为我此刻在做什么?”

没完没了的欲望是一个大陷阱,让人不断往下跳。

我们该如何乐观地面对生活,享受生活带给我们的快乐?

西贝尔·派曾经制订过一个名为“只为今天”的计划,能够带给我们很多启发:

只为今天,我要很快乐。假如林肯所说的“大部分的人只要下定决心都能很快乐”这句话是对的,那么快乐是来自内心,而不是存在于外在。

只为今天,我要让自己适应一切,而不去试着调整一切来适应我的欲望。我以这种态度接受我的家庭、我的学业和我的运气。

只为今天,我要爱护我的身体。我要加强运动,自我照顾,自我珍惜;不损伤它,不忽视它,使它成为我争取成功的基础与条件。

只为今天,我要学一些有用的东西,我不要做一个胡思乱想的人,我要看一些需要思考、需要集中精神才能看的书。

只为今天,我要用三件事来锻炼我的灵魂:我要为别人做一件好事,但不要让人家知道;我还要做两件我总想做的事,这就像威廉·詹姆斯所建议的,只是为了锻炼。

只为今天,我要做个外表讨人喜欢的人,外表要尽量修饰,衣着要尽量得体,说话低声,行动优雅,丝毫不在乎别人的毁誉,对任何事都不挑毛病,也不干涉或教训别人。

只为今天,我要试着只考虑怎么度过今天,而不把我一生的问题都一次解决。我能连续12个小时做一件事,但若要我一辈子都这样做下去的话,就会累坏我。

只为今天,我要制订一个计划,我要写下每个小时该做什么。也许我不会完全照着做,但还是要制订这个计划,这样至少可以免除两个缺点——过分仓促和犹豫不决。

只为今天,我要为自己留下安静的半个小时,轻松一下。在这半个钟点里,我要想到自己的理想,使我的生命中充满希望。

只为今天,我心中毫无惧怕。尤其是,我不畏惧困难,我要去欣赏美的一切,去爱、去相信我爱的那些人会爱我。

“心境转移”,找寻你的快乐

在英国有一个快乐的流浪汉,他从不祈祷上帝,这令上帝很不开心,因为上帝的权威受到了挑战。

他死后,为了惩罚他,上帝把他关在很热的房间里。7天后,上帝去看望这个乐观的流浪汉,看见他非常开心。上帝便问:“身处如此闷热的房间7天,难道你一点儿也不觉得辛苦?”流浪汉说:“呆在这间房子里,我便想起在公园里晒太阳,当然十分开心啦!”(英国一年难得有好天气,一旦晴天,人们都喜欢去公园晒太阳。)

上帝仍不开心,便把这个流浪汉关在一间寒冷的房间里。7天过去了,上帝看到这位快乐的流浪汉依然很开心,便问他:“这次你为什么开心呢?”流浪汉回答说:“呆在这寒冷的房间,让我联想起圣诞节快到了,可以收到很多圣诞礼物,能不开心吗?”

上帝又不开心,便把他关在一间又阴暗又潮湿的房间里。7天又过去了,流浪汉仍然很高兴。这时,上帝有点困惑不解,便说:“这次你能说出一个让我信服的理由,我便不再为难你。”流浪汉说:“我是一个足球迷,但我喜欢的球队很少赢球。有一次赢了,当时就是这样的天气。所以每遇到这样的天气,我都会高兴,因为这会让我想起我喜欢的球队赢球了。”

上帝无话可说,便给了这位流浪汉自由。

在不同的环境中,流浪汉总能找到快乐的事,即使他面临困境,也不会把注意力放到严苛的现实上——“闷热的房间”“寒冷的房间”“阴暗又潮湿的房间”,而是转移到与之相关的快乐方面——在公园晒太阳、过圣诞节、赢球的天气……快乐总会随之而至。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种方法叫作“心境转移”。心境转移就是有意识地把自己的情绪转移到另一个方向上去,使情绪得以缓解。在情绪不安的情况下,可以尝试转移心理活动指向的对象,变换情境,从而得到好的心情,保持一个不错的心理状态。遇到挫折或意外打击时怒火中烧、悲愤难忍,可以暂时离开引起这种情绪的环境,找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散步、看电影、看报纸杂志、下棋、打球、唱歌、听音乐,或者到街上或市场上去看看,买一点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样就可以从精神上得到安慰,情绪上得到缓和、平衡。

转移心境有很多种方法,不妨试试以下这几种:

1.参加感兴趣的社交活动

人是社会的一员,必须生活在社会群体之中。一个人融入社会,可以开阔视野,可以有许多知心朋友,可以获得他们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可以充分感受到社会安全感、信任感和激励感,从而增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信心和力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心理危机感。

一个离群索居、孤芳自赏、生活在社会群体之外的人,是不可能保持心理健康的。他们需要走出自我封锁,多出去走走看看,扩大视野,扩大社会交往范围。

2.郁闷时找朋友倾诉,发泄你的不满情绪

遇到不愉快和烦闷的事情,可以向好友诉说,那么压抑的心情就能得到缓解或减轻,失去平衡的心理可以恢复正常,并且能得到来自朋友的情感支持和理解,获得新的思考,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还可以向自然环境转移,郊游、爬山、游泳或在无人处高声叫喊、痛骂等;也可以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将自己的情感以艺术的手段表达出来。

3.营造一个温馨的“小窝”,让不愉快消失于其中

每个人都需要一种“归属感”,而家是提供这种感觉的最佳场所。温暖和谐的家是家庭成员快乐的源泉、事业成功的保证,是最放松、最自我的地方。如果你有苦闷,你有忧愁,都可以向你的家人诉说,或者干脆一个人蒙着被子大睡一觉,让所有烦恼统统消失……

家,永远是最后也是最可靠的港湾,让自己的心情时时回家,感受家的温暖,驱散不愉快的乌云。

4.让自己忙起来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个住在底特律的家庭主妇发现,“消除忧虑的好办法就是让自己忙着,去做一些有用的事情”。

这个主妇的儿子在珍珠港事件后加入空军。她每时每刻都担心她的儿子,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自己的健康大大受损。他在什么地方?他是不是安全呢?他会不会受伤、阵亡?

最初她希望能靠做家务事使自己忙起来,从而减少对儿子的思念,可是这没有多少用处。因为做起家务事来几乎是机械化的,完全不用思考,当她铺床和洗碟子的时候,还是一直为儿子担心着。她发现,自己需要一份新的工作才能使身心都忙碌起来,于是她到一家大商场里去当售货员。

然后,她马上发现自己好像掉进了一个繁忙的大旋涡里:顾客挤在她的四周,问她关于价钱、尺码、颜色等问题,没有一秒钟能让她去想除了手边工作以外的事情。到了晚上,她也只能想怎样才可以让自己那双痛脚休息一下。等她吃完晚饭之后,爬上床马上就睡着了,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去忧虑。

因此,只要你学会“心境转移”,无论多么困难的事情,在你“转移”的瞬间,它们早已烟消云散,随风而去了。

豁达一点,生活可以很简单

浮世中的许多人为追求舒适的物质生活、社会地位和显赫的名声,把自己变得庸碌而烦乱;今日的新新人类追求时髦、新潮、时尚、流行,让自己被欲望所束缚。用心于此,人就会像被鞭子抽打的陀螺,忙碌起来——或拼命学习,或在应付复杂的人际关系,你会发现自己很难再有轻松地躺在家中床上读书的时间,也很难再有与三五朋友坐在一起“聊天”的闲暇,你会忙得忽略了好朋友的生日,你会忙得没有时间陪父母叙叙家常……

这些让我们失去了简单的快乐,在复杂的社会中失去了自我。

现在有很多人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国外有很多团体倡导过一种“简单的生活”。他们试着离开汽车、电子产品、时尚圈子,看能不能活得快乐,这被称做“草根运动”。他们强调简化自己的生活,但并非完全抛弃物欲,而是把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自身、精神、心灵情感上,过一种平衡、和谐、从容的生活。

也许今天我们所说的“简单”是带有后现代意味的,在时代的进步中,我们不需要再受清贫。由文化反思所带来的对“苦行僧”式的生活追求并非我们今天所提倡的简单生活,肉体上的磨炼和精神上的充实一定是同方向的。

简单,其实是一种全新的哲学。简单生活并非物质的匮乏,但一定是精神的自在;简单生活也不是无所事事,但却是心灵的单纯。回归内在的真实,才是真正的富足。

我们现在所追求的简单,指的是有快乐意义的生活,真诚、和谐、悠闲且幸福。一个清洁工和一个公司总裁同样可以选择过简单生活;一个隐居者和一个百万富翁同样可以简单生活,充分享受人生的乐趣;一个八岁的孩子和一位耄耋老人如果认同简单的做法,他们也同样可以充分地吸取生活的营养,快乐一生。“简单”的关键取决于你自己的选择和内心感受。

简单的人多是乐观的人,但并非乐观的人就不会产生负面情绪。实际上,他们只是利用巧妙的方式排解自己的负面情绪,从而给人一种总是乐观的感觉。悲观者在陷入情绪低潮时,把低潮看得很严重,他们很想逼自己尽快走出低潮状态,结果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复杂。

乐观的人也会陷入情绪低潮。但与悲观者不同的是,他们不让低潮情绪左右自己,因为他们知道,过些时候,他们会再度快乐起来。对他们来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当我们遇到困难无法挣脱时,不要抗拒它,试着放松自己,看看除了恐慌,我们能否保持从容与镇定。不要对抗自己的负面情绪,而应乐观一些,从容面对。

人们都在通过自己独特的途径探索最简单、最符合心灵需求的生活方式,以替代目前日渐枯燥的生活,这也正是简单生活要做的事情。

豁达一些,放开胸中的万千纠结和尘世的种种烦忧,我们就能简简单单地生活。

第二节 积极心态:走向成功的动力

拥有积极心态,不停地挑战自我,挑战极限,就可以挖掘出水面下的冰山——潜力。在发掘潜力、不断前行的过程中,人们总会遇到很多困难,但只要用积极心态去面对,困难和挫折都可以转变成潜力的驱动力。积极的心态,是人们走向成功的推动力。

积极是永不服老的“年轻”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永远年轻,因而在祝福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青春永驻,永远年轻。但一个人从年轻到衰老,是无法改变的自然规律。为了延缓衰老,让自己多拥有一些年轻时光,人们寻求各种养生秘方。利用保健品、保健器械、化妆品、医疗美容过分关注外在的同时,人们却忽略了保持青春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一个人年轻与否,除了生理年龄和外表外,更重要的是心理年龄,即是否拥有年轻的心态。如果你只是有年轻的外表,而失去一颗年轻的心,那你的“年轻”也不会保持多久。保持年轻的心态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做一个成年人,回归孩童的幼稚,而是要求我们对待现实的心态要更积极一些、热情一些。

对于一个积极生活、热爱生命的人来说,年龄只是一个数字。你若认为自己衰老,就会变得老气横秋;你若认为自己年轻,就会变得生机勃勃。岁月只能在人的皮肤上留下皱纹,失去对生活的热情却会使人的心灵起皱。人的一生必然从青年走向老年,只要珍惜和把握,无论在哪一个年龄段,你都可以创造出人生美境。

麦克阿瑟是美国历史上一名卓有成就的五星上将,同时也是获得功勋最多的军人之一。他投身军旅52载,身经两次世界大战,时时刻刻都以“责任、荣誉、国家”为念。他的名言“老兵不死,只有悄然隐去”在人们心中留下深远的影响。

麦克阿瑟一生都十分自信、满怀希望、积极而不疑虑。他晚年时发表了一篇关于“年轻”的文章:“年龄使皮肤和灵魂起皱纹,并使你放弃兴趣、爱好。你有信仰就年轻,你若疑虑就年老;你有自信就年轻,你若恐惧就年老;你有希望就年轻,你若绝望就年老。在心底深处藏有一间记录室,如果永远收到美丽、希望、愉快和勇气的讯号,你就永远年轻;当你的心被悲观和犬儒主义所掩蔽,你就只有渐渐变老,渐渐凋零了。”

无独有偶,塞缪尔·尤尔曼,一个大器晚成、70多岁才开始写作的作家,在作品《年轻》中这样写道:“年轻,不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时光,也不是红颜、朱唇和轻快的脚步。它是心灵中的一种状态,是头脑中的一个意念,是理性思维中的创造潜力,是情感活动中的一股勃勃生机,是使人生春意盎然的源泉。”

年轻,意味着放弃固执的温室和停止享受而去开创生活,意味着超越羞涩、怯懦的胆识和勇气。无论是70岁还是17岁,每个人的心里都会蕴含着奇迹般的力量,都会对进取和竞争怀有孩子般无穷无尽的渴望。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拥有一个类似无线电台的东西,只要能源源不断地接收美好、希望、欢乐、勇气和力量的信息,就会永远年轻。

永远年轻的状态是需要用生活的热情和挑战的勇气去保持的,否则,你的心便会被玩世不恭的冷漠和悲观绝望的严酷所覆盖,哪怕你只有20岁,你也会衰老。但如果你永远保持热情和“不服老”的精神,捕捉每一个积极进取的音符,那你就会在古稀之年依然保持年轻。

积极向上,重塑自我

有一个成语叫作“心想事成”。如果一个人总认为自己丑陋,那么他就不能变得俊美;如果一个人总认为自己愚钝,那他也就成不了聪明人。只有怀着积极向上的心态,才能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优秀且富有魅力的人,才能“心想事成”。

一个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试验:

在一群大学生中挑出一个看上去最愚笨、最不招人喜欢的姑娘,并要求她的同学们改变以往对她的看法。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大家都争先恐后地照顾这位姑娘,向她献殷勤,送她回家,大家打心里认定她是位漂亮聪慧的姑娘。结果不到一年,这位姑娘出落得妩媚婀娜、姿容动人,连她的举止也同以前判若两人。她对人们说,她获得了新生。

其实,她还是原来的那个她,可又是什么力量使她脱胎换骨的呢?答案是自信心。

自信心的形成有外因的作用。如果一个人生活在被赞扬的环境中,他就会感到自己很优秀,拥有自信;如果总是被呵斥,那么他就会对自己产生怀疑,无法拥有自信。但这只是外因的作用,对于自信的人来说,更主要的是内心。如果一个人始终抱有积极态度,坚信自己会成功,那么,无论多么恶劣的条件都不可能阻挠他。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为人处世的标准,我们常常把自己的行为同这个标准进行对照,并据此指导自己的行动。因此,如果想让自己变得更好,就要提高自信心,修正心中做人的标准。如果我们想进行自我改造,首先就应该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不然,自我改造的全部努力便会落空。

拥有自信,积极重塑自我,往往能使平凡的人做出惊人的事来。胆怯和意志不坚定的人即便有出众的才干、优秀的天赋、高尚的品格,也终难成就伟大的事业。

你相信自己到什么地步,你的成就就会到达什么样的高度。如果拿破仑在率领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的时候只是坐着说:“这件事太困难了。”无疑,他的军队永远不会越过那座高山。所以,无论做什么事,坚定不移的自信心都是成功所必需的和最重要的因素。

不论才干大小、天资高低,成功都取决于坚定的自信力。相信能做成的事,一定能够成功。反之,不相信能做成的事,就绝不会成功。

大多数有自卑感的人总是把注意的焦点放在自我身上,也就是将目光放在自己的弱点上。对不重要的事也以自我为中心来考虑,以为每个人都在注意这些事,其实并非如此。

现实中,人们总爱拿别人的长处对比自己的短处,自认为这就是缺点,然后又费尽心机地使自己相信“因为这个弱点,所以不能成功”。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知道每个人都能成功、快乐和坚强。所以你必须决定自己要突出哪一方面。一旦你选择突出自己的长处和优点,自卑感便会消失,一种强而有力的能力便会取代你的缺陷及弱点。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正视自己的弱点是必要的。但你首先必须清楚什么才是你真正的弱点,找对方向才能正确到达目的地。这一方面,本杰明·富兰克林为我们做出了榜样。

富兰克林意识到他总是不断地与人发生争执,不断地失去朋友,总是和人相处不好。在新年前夕,大家都在制订新年计划。富兰克林也坐下来,列出一张清单,清单上有他所有让人讨厌的性格特点。他把它们一一列出来,并对这些特点进行编排,把最有害的放在清单的第一位,然后依次排下来,害处最小的排在最后。他决定要一个一个地改掉这些令人讨厌的性格特点。每当他发现自己已经成功地改掉了一个坏毛病的时候,他就把这个毛病从清单上划掉,直到清单上所有的坏毛病都划完为止。正是由于他积极地改变自我,所以他成了全美国人格最为完美的人之一,每个人都尊敬他、崇拜他。今天,几乎在所有关于性格塑造的书中,你都会发现富兰克林的名字,他重塑自我的行动给了人们很多启发。

富兰克林为了改变自我,不断地向自己的缺点挑战,将自己改造成一个优秀的人。其实只要你有心,有正确的方法、积极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你也可以达到富兰克林的高度。

改正缺点,让自己成为一个接近完美的人,这对任何人都非常重要。你需要大声地重复这句话,并把它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这样,你便可以将最弱的地方转为最强。

马特恩设计过一套公式:

(1)孤立弱点,将它研究透彻,然后设计一个计划加以克服。

(2)详细列出你期望达到的目标。

(3)想象一个将你自己的弱势变成强势的景象。

(4)立即开始成为你所希望的强人。

(5)在你的最弱之处采取最强的步骤。

(6)请求他人的帮助,相信他们会帮助你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对你来说,你想克服的是什么?恐惧、愤怒、伤感、失望、沮丧……无论是什么,只要下定决心改掉自己的缺点,愿意接受积极的思想,你就可以将最弱的地方转为最强,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

走出消极空虚的心理黑洞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两兄弟相伴去遥远的地方寻找人生的幸福和快乐。一路上风餐露宿,在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条风急浪高的大河,河的彼岸就是幸福和快乐的天堂。对于如何渡过这条河,两个人产生了不同的意见。哥哥建议采伐附近的树木,造一条木船渡过河去;弟弟则认为无论用哪种办法都不可能渡过这条河,与其自寻烦恼和死路,不如等这条河流干了,再轻轻松松地走过去。

于是,建议造船的哥哥每天砍伐树木,辛苦而积极地制造木船,并学会了游泳;而弟弟则每天除了休息睡觉,就是到河边观察河水流干了没有。直到有一天,已经造好船的哥哥准备扬帆的时候,弟弟还在讥笑他的愚蠢。不过,哥哥并不生气,临走前只对弟弟说了一句话:“每件事去做的话不一定都成功,但不去做一定没有机会成功!”

大河终究没有干涸,而造船的哥哥经过一番风浪最终到达了彼岸。两人后来在河的两岸定居了下来,也都有了自己的子孙后代。河的一边是幸福和快乐的沃土,生活着一群积极进取的人;河的另一边是失败和落寞的荒原,生活着一群消极空虚的人。

由此可见,积极和消极两种截然相反的心态会带给人们反差很大的生活。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表情沮丧、精神萎靡,他们似乎想告诉人们,他们是多么消极。一般说来,具有消极心态的人会有各种状态的沮丧表现,轻者食欲下降,伴随失眠、嗜睡、懒动,或觉得自己比平时更敏感、更爱哭等;重者则自我意识消极,时常自怨自艾,或心境悲哀、待人冷漠。

消极是由沮丧的情绪感受或对生活的不满意,或是经常遭受挫折而引起的,它如同感冒一样,会影响生活的乐趣。对其放任不管会使情绪进一步恶化,还极有可能转化为慢性抑郁症。

有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躯体好比一辆汽车,思想态度便是这辆汽车的驾驶员。如果你整天无所事事、空虚无聊、没有理想、没有追求,那么,你根本不知道驾驶的方向,这辆车必定会出故障甚至报废。

很多心理学家都这样告诫人们:精神和内心的空虚对身心健康无益。空虚就像一只无形的手,无情地控制着你,吞噬了你所有欢乐的元素,却带给你所有的孤独和寂寞。它消磨你的意志,打击你的信心,使你失去尊严,它给了你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咀嚼失败的滋味。

当一个人空虚到一定程度时,精神世界就会一片空白,没有信念,没有寄托,百般无聊,严重到如同行尸走肉。一个人空虚的极致莫过于此。

空虚虽然可怕,但它并非不能被打倒。大量事实表明,空虚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心理疾病,它只是一种阶段性的心理异常,只要认真调适,便能把这个阶段“填满”。

怎样填满空虚的日子?我们可以参照下面的方法:

1.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目标

空虚的原因不外乎两种:胸无大志和目标不切实际。因此,摆脱空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树立一个积极向上的目标,从而激发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内容。

不同的人生阶段有不同的目标,要排除消极和空虚,最重要的是明确自己的各个目标,然后一步步地去实现,用忙碌与充实来战胜空虚与失落。

要有目标,就应对自己有正确的认知,因为一个适当的目标具有成功的极大可能性,可以让自己感受到奋斗中的酸甜苦辣,更有目标实现后的欣慰、快乐,也增加了自信和勇气。反之,目标太低,不仅难以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亦会因太容易成功而沾沾自喜。

2.要根据实际调整目标

不是所有的目标都可以一帆风顺地实现,有时我们会遇到很多困难和阻碍,这就需要我们调整目标,甚至转移目标,找到自己新的兴趣点。当一个人有了新的兴趣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逐渐完成生活内容的调整,并从空虚状态中解脱出来,迎接丰富多彩的新生活。

3.做个“没事找事”的人

很多人的空虚是太过放松、无所事事所致,这时就需要他们“没事找事”。世间有做不完的事情,没事可做的时候,不妨找点事情做。

很多人在找事情做的时候,总是害怕自己不能做或做不好,其实这不重要,找到了事情,不妨先做做看,也许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空虚就像是罩在我们头上的一团乌云,不论形状好看或难看,总有一天它会消散。与其盯着消极的方面,不如锻炼自己的身体,舒展自己的身心,积极向上地为理想而奋斗。乌云终会消散,我们的心灵也会因为积极的努力而慢慢充实起来。

不要自我设限

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立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科学家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的高度。科学家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会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

跳蚤变成“爬蚤”,并非是因为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的就在于:当玻璃罩不再存在,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念头都没有了。玻璃罩已经罩在了它的潜意识上,罩在了它的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作“自我设限”。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遭遇与此极为相似。有些人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代,遭受外界(包括家庭)太多的批评、打击和挫折,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被“自我设限”的观念改变了。

自我设限的观念带给人的是既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形成懦弱、狐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精神面貌。

人生在世,挫折和失败在所难免,可是多数人一遇到失败就会变得心灰意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就是自我设限的表现。自我设限是人生的最大障碍,如果想突破它,我们就必须不怕碰壁。这就需要我们有积极的进取心。

要拥有积极的进取心,首先要具备自信心。你必须从一定的高度看待自己,否则,你永远无法突破你为自己设定的界限。你必须认定自己能跳得更高,能达到更高的目标,以督促自己努力;否则,你永远也不能达到目标。如果你的态度是消极而狭隘的,那么,与之对应的就是平庸的人生。不要怀疑自己有实现目标的能力,否则就会削弱自己的决心。只要你憧憬着未来,就会有一种动力驱使你勇往直前。

每个人体内都蕴藏着巨大的生命潜能,所以人人都能做成不朽的事业。在人的身体和心灵里,有一种永不堕落、永不败坏、永不腐朽的东西,这便是潜伏着的巨大力量,而一切真实、友爱、公道与正义,也都存在于生命潜能中。这种力量一旦被唤醒,即便在最微弱的生命中,也能像酵素一样,对身心起发酵净化作用,增强人的力量。

所以,不要自我设限,不要将自己的潜力深深埋藏在心中,而要努力释放它们。不要因为生命中遇到一些限制,就认为这些限制会伴随自己一生。社会在改变,生活在改变,思维也应该随之改变。

全力以赴才有更多机会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不要寻求偷懒的捷径,而是要尽全力去做你该做的事。

成功者的秘诀就在于他们愿意去做一些失败者所不愿意做的事。而失败者之所以失败,在于他们一直在做成功者所不愿意做的事。

要搞清楚到底什么该做或不该做,首要条件是拥有明确的目标,再就是需要全力以赴。这样才可以有正确的判断力,看清自己该做的事情。

真正的成功者看清自己该做的事情后,没有别的选择,他们只会立即行动,全力以赴。如果意识中有任何想拖延的消极思想产生,不妨想一想,一个人若不在失败中站起,便会在失败中倒下。

是的,你必须全力以赴,并清楚地知道,你的成功不仅会为自己带来幸福和快乐,还会为你身边的人带来阳光般的温暖。

那些成功的人总是全力以赴,以生活中最优秀者为目标,而不是像失败者那样脱离现实,想入非非。一个人只要有决心、肯努力、不畏艰难、全力以赴,他一定可以成为成功的人。我们从很多成功者的奋斗史中可以看出全力以赴、努力劳动的伟大价值。他们做任何事情总是要求自己精益求精、兢兢业业,从不妄想一步登天,因而,他们的成功都是必然的。

我们时常看见那些明明能力、才干都在他人之上的人却屈居人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不努力工作,没有全力以赴,最终被淘汰。

不热爱自己的学业、不能全力以赴的人,不可能获得老师的青睐和同学们的肯定。因为,一个对自己学业不负责、不尽心尽力的人,是没有任何资本去获得成功的。要想成功,要想把学业完成得更好、更出色,你就必须比其他人付出更多,学习更努力。

有一位老师曾讲过他的经历:“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觉有许多在校时资质平凡的学生,他们的成绩大多在中等或中等偏下,没有特殊的天分,有的只是安分守己的诚实性格。这些孩子走上社会参加工作,不爱出风头,默默地奉献。但毕业几年或十几年后,他们却已有了成功的事业,而那些以前看来有美好前程的孩子却一事无成。”

老师常与同事一起琢磨,最后得出一个结论:成功与在校成绩并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但和踏实的性格密切相关。平凡的人比较务实,能够自律,比别人更努力,更能拼命地去做事,所以许多机会会落在这种人身上。平凡的人如果加上勤奋的特质,成功之门必会向他大方地敞开。

成功的人永远比他人做得更多,当别人放弃的时候,他们在努力;当别人享受休闲的乐趣时,他们也在努力;当别人正躺在床上呼呼大睡时,他们还在努力。

“飞人”迈克尔·乔丹是美国篮坛史上的神话,被称为“篮球之神”。他具备所有成为篮球王的特质和条件,他打任何一场比赛都胜券在握。尽管如此,他仍在参加任何一场赛事之前认真地练习投篮,练习基本动作。他是球队训练最刻苦的人,也是准备工作做得最充分的人。

全力以赴,才能做好准备,抓住机遇。成功大师卡耐基告诉奋斗者们:时刻做好准备并寻找机会;在机会降临时要果断、及时地把握住;当机会握在手中时,要善于充分利用它并去争取成功——这是成功者必备的三种重要品质,其中,做好准备是前提。

机遇不喜欢空等的人,而往往垂青于全力以赴的人;全力以赴做好准备,做事就会顺利。

失败者总会对别人的成功持有偏见:“人家有好的运气。”他们不采取行动,总是等待着有一天他们会走运,他们把成功看做是降临在“幸运儿”头上的偶然事件。而成功者都是勤奋的人,他们从来都不等待运气的降临,只是忙于解决问题,忙于把事情做好。

比尔·盖茨说:“你能够使成功成为你生活中的组成部分,你能够使昨日的理想成为今天的现实。但是,靠愿望和祈祷是不行的,必须动手去做才能让你的理想实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机会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公平的,但它更垂青于全力以赴做好准备的人。因为机会的资源是有限的,给一个没有准备的人是浪费资源,而给一个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好的人则是在合理利用资源和增加资源。

准备工作做得越充分,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我们常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也是这个道理。

对自己的人生主动出击

世界上许多做出成就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幸运之神的宠儿,反而是那些“没有机会”的苦孩子。因为“没有机会”永远是弱者的推脱之词。但凡成功者都是自己命运的指挥者。

很多失败者都认为,他们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不能得到别人所拥有的机会,没有人帮助他们,没有人提拔他们。他们将对你说,好的位置已经人满了,高职位已被抢走了,一切好的机会都已被别人捷足先登,所以他们毫无机会了。

但积极的人却不会推脱,他们不哀叹,而是主动对自己的人生出击。他们只是迈步向前,不等待别人的援助,他们靠的是自己。

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小杨,在工作初期遇到了很多困难,但他告诉自己:面对问题时,要倾全力,心中除了胜利以外什么都不想。这种想法改变了他的人生。如今他已成为一家大公司中的首席推销员了。他说:“大约在4年前,我还是个完全的落伍者。成天唉声叹气、愁眉不展,抱怨苍天待我不公平。我终日懒懒散散,整天做着发财梦,可是这些异想天开的幸运始终没有发生。我的美梦终于破灭了,只觉得前途一片黑暗。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朋友对我说:‘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人生要靠自己主动去开创,你对人生付出多少,人生就给予你多少。’人生每天都向我们提出一些问题——你是否对人生怀疑?你是否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唯有信心才能使你主动去创造成功的人生。过去我从没有努力地工作过,再加上自己又缺乏信心,当然尝不到成功的果实。突然间,我感到自己整个人都变了,也发现现实充满了新的机会,我决定就从推销员干起,我相信自己有能力突破任何困难。从此‘信心与行动’便成了我的人生信条。”

很多成功者谈到自己的经验时,总是谦逊地说:“运气真好。”但我们应该知道,经验与判断力才是他们的利器。坐等运气的人往往以虚度光阴或灾难临头收场。他们也许会在偶然的机会里暴富,但这种繁华很容易变成过眼云烟。随波逐流的人通常是最相信运气的人。许多人庸庸碌碌,默默而终,是因为他们认为命运自有天定,从没想到自己可以创造人生。事实是,人生存在世上,那是天定;好好地把握自己的生活,使它朝着自己的计划和目标奋进,这才是人生。

积极进取的人会把运气撇在一边,抓住机会,不放过任何可能让他成功的机会。他不会等待运气护送他走向成功,而会努力换取更多成功的机会。他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判断失误而犯错,但是只要肯从错误中学习,等他逐渐成熟后,就会成功。真正想成功的人不会只是坐下来怨天尤人,埋怨运气不佳,他会检讨自己,再接再厉。

掌握自己人生的主动权,就需主动对自己的人生出击。遇到事情不顺利时,必须抱着主动的精神和充分的信心,积极努力地去克服困难,即使遇到了再大的阻力,也绝不可退缩,如此才有成功的希望。若开始就抱着放弃的心理,那就根本产生不了斗志,到头来困难更多,这样下去一定会失败。所以我们在遭遇困难时,必须直面问题、冷静思考,努力地去尝试。

在遇到困难时,不要找些理由或借口来逃避现实。但凡成功立大业之人,都能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不被逆流轻易击倒,甚至在找不到解决困难的方法时,他们也会自己去创造一些方法来解决。

要对自己的人生主动出击,可以运用下面的一些原则:

(1)遇到困难时,最重要的就是绝不放弃并持之以恒。

(2)尽量用充满希望的积极语言来鼓励自己,不要老说一些丧失斗志的话。

(3)不让外在控制内在,要以内在来控制外在,扭转形势,发挥“我认为能,就做得到”的精神。

(4)做个主动的人。要勇于做事,做个真正在做事的人。

(5)用行动来克服恐惧,同时增强自信。怕什么就去做什么,恐惧感自然就会消失。

(6)培养自己推动自己的精神,不要坐等精神来推动你去做事。主动一点,自然会精神百倍。

(7)时刻想到“现在”“明天”“下礼拜”“将来”之类的词跟“永远不可能做到”意义相同,要成为“我现在就去做”的那种人。

(8)态度要主动积极,做一个改变者。要自告奋勇地去改变现状,要主动担任义务工作,向大家证明你有成功的能力与雄心。

用“热忱”构筑人生乐园

“热忱”这个词源自希腊文,直译过来是“内在的上帝”。它指出了热忱的内涵,一个人热忱的能力来自于一种内在的精神特质。你微笑,因为你很快乐,而在微笑的同时你又变得更快乐。热忱就像微笑一样,是会传染的。

一个人对于生活没有热忱,没有激情,他的生活是枯燥无趣的。

一个人对于工作没有热忱,没有激情,他的工作是没有效率的。

一个人没有热忱,没有激情,他的人际关系是很糟糕的,没有人愿意跟一个毫无激情的人在一起。

无论你做什么事情,无论你所做的工作有多难,只要你有热忱,就能够无往不利、勇往直前。

热忱的人,无论是做清洁工还是经营大公司,都会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项神圣的职业,并怀着浓厚的兴趣。对自己的工作满怀热忱的人,不论工作有多少困难或需要多大的努力,始终会抱着不急不躁的态度去进行。只要抱着这种态度,任何人都会成功,都会达到目标。爱默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番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事实上,这不是一段单纯而美丽的话语,而是迈向成功之路的航标。

热忱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意识,能够鼓舞和激励一个人对手中的工作采取积极行动。不仅如此,它还具有传播能力,不只会对其他热心人士产生重大影响,所有和它有过接触的人都将受到影响。

热忱是行动的主要推动力,人类最伟大的领袖就是那些知道怎样鼓舞他的追随者发挥热忱的人。

在你的工作中融入热忱,那么,你的工作将不再辛苦或单调。热忱会使你充满活力,让你事半功倍。

热忱是一种重要的力量。你可以利用它克服自己对一些事物毫无兴趣的弱点,使自己获得进步。没有了它,人就像一块没有电的电池。

热忱是一股伟大的力量。你可以利用它来补充精力,培养坚强的个性。有些人很幸运地天生即拥有热忱,其他人却必须努力才能获得。培养热忱的过程十分简单。首先,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或提供你最喜欢的服务。如果你目前无法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那么,你也可以选择另一个十分有效的方法,那就是,把将来从事你最喜欢的工作当做你明确的目标。

热忱是成功的源泉。你的意志力、追求成功的热忱愈强,成功的几率就愈大。热忱是一种积极状态——你每天24小时不断地思考一件事,甚至在睡梦中仍念念不忘。虽说一天24小时意识清楚地思考是不可能的,然而,有这种热忱却很重要。如果真这么做,你的欲望就会进入潜意识中,使你或醒或睡都能集中心志。

热忱可使你释放出潜意识中的巨大力量。在认知的层次上,一般人是无法和天才竞争的,然而,大多数的心理学家都同意,潜意识的力量要比显意识的大得多。虽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为达·芬奇或比尔·盖茨之类的奇才,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如果发挥潜意识的力量,即使是普通人也能创造奇迹。

发自内心的热忱,能造成震撼人心的效果。热忱是人生最珍贵的资产。那么,如何构筑“热忱”的人生乐园呢?

(1)积极地进行自我对话。如:“我是最好的”“我是最棒的”“我充满着激情”。

(2)养成使用正面、积极词语的习惯。比如:不说“我不行”,而说“我可以”;不说“我试试看”,而说“我会”等,用正面词汇代替负面词汇。

(3)忘记过去的创伤。太多的人每天花很多时间想着过去的创伤。不要把你的精力浪费在这些地方,用你的理智学会原谅和遗忘。

(4)在团体里寻找热情和快乐。世界著名潜能大师博恩·崔西说:“一个人的幸福快乐80%来自于与他相处的人,20%来自于自己的心灵。”一个正面、积极的团队是你热情的源泉,可以召集一些思想积极的人,每个月聚会一次,一起讨论完成任务的方法,彼此激发灵感。

(5)把你的每一天都过得精彩。最重要的是把每一天、每一秒都变成最棒的时刻。时间一旦过去,就会永远消失。

(6)角色假定。假定自己是自己心里向往或崇拜的人的样子。

(7)披风原理。披风一般是领袖、大人物穿的衣服,穿上披风会有一种自豪感。

欲得其上,必求上上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没有谁可以成为最强,要想常胜,就必须不断努力,攀登新的高峰。

古人云:“欲得其中,必求其上;欲得其上,必求上上。”那些成功的政治家、著名的企业家、优秀的艺术家、杰出的科学家、创造纪录的运动员都有一种一般人所没有的成就动机,求上、求优、求高,高标准地要求自己,并且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使自己一步一步向目标前进。拿破仑说过这样一句话:“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话虽说得极端了一点,不过也隐含了这样一层道理:很难想象,一个从来没想过当将军的人,他会成为将军;一个从来没想过当科学家的人,他会成为科学家。其实,想当将军也好,想当科学家也好,其实质都是人的成就动机,有了它,人生就充满了动力。

积极进取是一种永不停止的满足。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到处可以看到中国人那种积极进取的精神。中国有许多优美的、动人的传说,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所反映的就是一种自强不息的可贵精神。

积极进取是一种搏击。具有积极心态的人能承受住各种挫折和困难的考验,不灰心,不动摇,迎着困难上,并笑对困难,“霜冻知柳脆,雪寒觉松贞”。积极进取的人自信,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抱负,不会轻易认定自己失败;这类人不悲观,不绝望,他们坚强、勤奋、无畏,勇敢地与命运抗争。

积极进取是自我完善的基础。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永远是自己选择命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能力去向命运挑战,而不是让命运来选择自己,所以他们的自我发展是健康的、完善的、美好的。

要想培养积极心态,首先要做到以下两点:

(1)做一个主动创新的人。

当你认为某件事情到了要做的时候,就主动去做。

(2)要有出类拔萃的愿望。

人人都想赢得他人的赞同、受人欢迎,这是很正常的。但问问自己:“我应该得到哪些人的支持和赞同呢,是那些出于嫉妒而嘲笑我的人,还是那些靠实干取得进步的人?”相信不难得出正确的答案。

想想那些获得巨大成功的人,他们是积极分子还是消极分子?无疑,十之八九都是积极分子、实干家。那些袖手旁观、消极、被动的人带不了头,而实干家强调的是行动,他们会有许多自愿的追随者。

要有远大的目标,激起奋斗的欲望;要想达到某一目标,就要想得更远。

第三节 强者心态:扫除成功的障碍

强者的生活就是面对和克服那些像潮水一样涌来的逆境,他们不会放过“往上爬”的机会,因为他们经历了太多的逆境。在现实中我们看到许多成功者都来自于不利的环境,他们都能从被逆境淹没的世界里走出来。

强者是苦难学校的毕业生

贝多芬生下来就是个麻子脸,而且正当他风华正茂、踌躇满志之时,竟然发现自己的听力在衰退。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听力的衰退不啻世界末日。但贝多芬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并说出了那句传诵千古的名言:“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绝不能使我屈服。”

弥尔顿,这位英国伟大的诗人,这位失去了光明的战士,这位坚强地立足于苍茫大地的人,在描述自己的境遇时是这样自勉的:“在茫茫的岁月里/我这无用的双眼/再也瞧不见太阳、月亮和星星/男人和女人/但我并不埋怨/我还能勇往直前。”

爱伦·坡是一位浪漫、神秘的天才诗人、小说家。

他在不朽名著《乌鸦》中这样写道:“那只乌鸦总不飞去,老是栖息着,老是栖息着,在我房门上方那苍白的帕拉斯半身雕像上。它眼中流露的神情,看上去就好像梦中的一个恶魔。在它头顶上倾泻着的灯光将它的阴影投射在地板上。”这恰恰是他的人生写照。

这位天才诗人一生都在穷困中度过,他大部分时间付不起房租,尽管房子简陋。他的妻子患有肺痨,因为没钱寻医问药,只有终日卧于病榻。他们没有钱买食物,有时候,他们一连好几天都没有一点东西可吃。当车前草在院子里开花的时候,他们就把它摘下来,用水煮熟了当饭吃,有一段时间几乎天天如此。然而,曾经只卖了10美元的《乌鸦》原稿,后来却成为无价之宝。

帕格尼尼是世界著名的小提琴家,他的一生都是在苦难与不幸中度过的,但他善用苦难这根琴弦,所以他得到了上帝所赠与的才华。

帕格尼尼的不幸可以列出长长的一张表。

4岁时,一场麻疹和强直性昏厥症,差点使他进入坟墓;7岁时患上了严重的肺炎;46岁时牙床突然长满脓疮,他拔掉了几乎所有的牙齿,并且染上可怕的眼疾,几乎失明;50岁后,关节炎、肠道炎、喉结核等多种疾病吞噬着他的肌体;后来声带也坏了,靠儿子按口形翻译他的思想。

他长期把自己囚禁起来,每天练琴10~12小时。13岁起他就周游各地,过着流浪的生活。

他把苦难拥抱得那么热烈和悲壮。

但同时,他也得到了回报,他的才华得到了举世的承认。12岁就举办了首场音乐会,并一举成功,轰动世界。之后他的琴声遍及法、意、奥、德、英、捷等国。他的演奏使帕尔玛首席小提琴家罗拉惊异得从病榻上跳下来,木然而立,无颜收他为徒。

他用充满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个欧洲和世界,几乎欧洲所有文学艺术大师,如大仲马、巴尔扎克、司汤达等都听过他的演奏并为之激动。音乐评论家勃拉兹称他为“操琴弓的魔术师”。歌德评价他“在琴弦上展现了火一样的灵魂”。李斯特大喊:“天啊,在这四根琴弦中包含着多少苦难、痛苦和受到残害的生灵啊!”

贝多芬、弥尔顿、爱伦·坡、帕格尼尼,他们都在世界历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每个人都遭受过沉重的苦难,但同时又享受着这些苦难。

苦难是人生的一大财富,不幸和挫折可能使人沉沦,也可能铸造坚强的意志品质,成就充实的人生。苦难是人生的一位良师,能教我们学会用感激的心、积极的态度去对待一切问题,养成坚强的意志,勇敢地参与社会竞争。

苦难是一所学校。许多人之所以伟大,都来自他们所承受的苦难。最好的才干往往是从烈火中冶炼出来的。

没有苦难的人生也就没有辉煌,正如孟子所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因为人们面对苦难,就会下意识地挑战苦难,并最终战胜苦难。

有谁没面对过风霜的侵袭,有谁在茫茫人海中漂泊,又有谁能顺利地觅得一席安寝之地?也许我们应该听听那些成功人士背后的故事,其实每一个成功人士背后都有一部苦难史。

高尔基说过:“苦难是人生最好的大学。”进过这所大学而且还能挺着胸走出来的人,必将成为生命的强者。他们就像是山顶的树,狂风来时会低一下头,弯一下腰;但风一过,又直直地挺起了头,刚强而又有韧性。

苦难会带给人很多财富。有的人在苦难中学会了坚强和忍耐,性格变得平和而达观。他们隐忍着自己的伤痛,对他人充满仁慈与关爱,甚至对曾经伤害过自己的人也给予宽容和理解。人性中那些轻狂浮躁、狡黠虚伪、庸俗势利等天性,离他们越来越远。因为他们知道,人生无常,命运无常,费尽心机得到的浮华终将是过眼烟云,是自己的跑不掉,不是自己的强留也留不住。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走好脚下的每一步,才是根本。

苦难虽然有时会把你一生的追求和信念一瞬间撕得粉碎,也可能对你穷追不舍,一点点地蚕食着你生命中的绿色。但是,无论你经历过多少苦难,走过多少坎坷,你都不会一无所有,你总会拥有一些东西,它们是你生命里最为宝贵的财富。

其实苦难只是人生中的考验,有谁能不经历苦难就为自己争得一片天地?苦难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没有它,人生岂能精彩?

苦难,是一个人、一个群体与一个民族精神成长的食粮。而贫乏的时代之所以贫乏,往往在于世人不知苦难的深刻,人民不知苦难的深广,民族不知苦难的深重。只有承受苦难之后的不屈不挠,才称得上是灵魂的一种坚实状态,才称得上是源自坚强而又返归坚强的精神性存在。

只有从苦难这所学校毕业的人,才能拥有辉煌的人生,成为生命的强者。

坚强执着的“阿甘精神”

在1995年的第6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的角逐中,影片《阿甘正传》一举获得了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剪辑和最佳视觉效果等6项大奖。在影片中,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在学校里为了躲避别的孩子的欺侮,听从一个朋友珍妮的话而开始“跑”。他一直以跑躲避别人的捉弄。在中学时,他为了躲避别人而跑进了一所大学的橄榄球场,就这样被破格录取,并成了橄榄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大学毕业后,阿甘应征入伍去了越南。在那里,他有了两个朋友:热衷捕虾的布巴和令人敬畏的长官邓·泰勒上尉。

战争结束后,阿甘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在“说到就要做到”这一信条的指引下,阿甘最终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他结识了许多名人,他告发了水门事件的窃听者,他作为美国乒乓球队的一员到了中国,为中美建交立下了功劳。猫王和约翰·列侬这两位音乐巨星也是通过与他的交往,而创作了许多风靡一时的歌曲。最后,他靠捕虾成了一名企业家。为了纪念死去的布巴,他成立了布巴·甘公司,并把公司的一半股份给了布巴的母亲,自己去做一名园丁。他经历了世界风云变幻的各个历史时期,但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和谁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淳朴而善良……

贯穿阿甘一生的是他的奔跑,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不停滞,奔跑给他带来了人生的一个又一个辉煌。

强者总是用行动来证明他们的一切,他们的言谈举止都表现了他们的实干精神。他们的语言与行动总是能很好地配合。所以,对那些没有任何行动支持的语言,他们是不喜欢的。他们会直接说:“让我们马上去干!行动是最好的语言。”

迎接挑战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谁都不能否认这点,但是在战胜挑战后收获同样也是丰厚的。正是因为这样,那些懦弱的半途而废者所付出的代价,要比迎接挑战付出的还多。“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很多事情在顺利的情况下做不成,而在受挫折后,经受悲痛的“浸染”后,却能做得更完美、更理想。

“压力能使人产生奇异的力量。”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逆境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

压力为人创造了值得思考琢磨的机会,使人能尽快成熟起来。世上成大事的人无一不是经过艰苦磨炼的。艰难的环境会使普通人沉沦,但是在成大事者的眼里,困难终会被克服。这就是所谓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即经过艰辛的雕琢,玉才可成器。

要想成为强者,需学阿甘不停“奔跑”,用自己的坚强与执着谱写人生一篇又一篇的辉煌乐章。

无关外在,强者是内心的强大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捕到鱼,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儿不会交好运。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竭地一头栽倒在地上。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桑提亚哥没有被打败。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棚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这是桑提亚哥的生活信念,虽然渔夫已老,但他依然胸怀壮志,这样一个坚强的人,怎么可以说不是强者?

或许,每个人对于“强者”的定义都不同。但无论哪种结论,强者的本质在于内心,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远远强于只徒有外表的懦弱者。从心理学上来说,强者要具备四种关键的品质:

1.独立性

独立性是指个体倾向于自主地选取决定和行动,既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偶然影响,也不易被周围人所左右。一个强者,首先必须独立,不依赖别人,这样才能成为自己的主宰,让自己能够独立发展。

意大利诗人但丁由于反对当时权重势大的教皇统治,被教皇罗织罪名,判处终身放逐。在他逝世前5年,教皇曾宣布,若他当众认罪,就允许他回国。但丁为了不使自己的清白遭受玷污,断然拒绝。他说:“一心循着你自己的道路走,让人家随便怎样去说吧!”这句为马克思十分欣赏的名言,显示出一种高度独立的意志特征。

2.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善于在复杂的情境中迅速而有效地作出决定。欲求成功,把握时机很重要,时机稍纵即逝,只有处事果断,才能抓住有利时机。强者不仅要有强劲的韧性,还要有果敢的勇气。

强者不是有勇无谋的武夫,而是智勇双全的勇士,他们能够随机应变,而不优柔寡断,“该出手时就出手”是强者的英雄本色。

3.坚忍性

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实现人生的总目标需要数十年的奋斗。长时间地向着既定目标奋进、拼搏,必须具有坚忍的意志。鲁迅在“风雨如磐”的旧社会,特别强调要坚持“韧性的战斗”。

许多卓有成就的革命家、科学家、文艺家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他们的才能之外,无一例外地都具有坚忍的意志。正是这种坚忍性,使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地克服种种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地向前搏击。强者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倒,说的便是这种坚忍性。

4.自制力

人不但是客观环境的主人,也应是自己的主人。人能根据正确的原则指挥自己、控制自己。自制力典型的范例是英雄邱少云,他为了不在敌人面前暴露目标,强忍烈火烧身的煎熬,一动不动,直至失去生命,这是为了事业,为了全局利益,高度发挥了人的自制力的杰出事例。这一事例也证明,一个人高尚而强烈的社会性动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克服自己的生理性动机,展示出令人惊叹的意志力量。

自制,让强者时时进行自我规范、自我完善。用强大的自制力规范自我,使得强者比平常人更加优秀。

一夜之间,一场火灾烧毁了美丽的“森林庄园”,刚刚从祖父那里继承了这座庄园的乔治陷入了一筹莫展的境地。

他经受不住打击,闭门不出,茶饭不思,眼睛熬出了血丝。

一个多月过去了,年已古稀的祖母获悉此事,意味深长地对乔治说:“小伙子,庄园成了废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的眼睛失去光泽,一天一天地老去。一双老去的眼睛怎么能看得见希望?”乔治在祖母的说服下,一个人走出了庄园。

乔治漫无目的地闲逛着,在一条街道的拐弯处,他看到一家店铺的门前有人在排队。原来是一些家庭主妇正在排队购买木炭。那一块块躺在纸箱里的木炭忽然让乔治的眼睛一亮,他看到了一线希望。

在接下来的两个星期里,乔治雇了几名烧炭工,将庄园里烧焦的树木加工成优质的木炭,送到集市上的木炭经销店。

结果,木炭被抢购一空,他因此得了一笔不菲的收入。然后他用这笔收入购买了一大批新树苗,一个新的庄园初具规模。几年以后,“森林庄园”再度绿意盎然。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古稀的祖母比年轻的乔治更加坚强。她使乔治用一颗强大的内心抵御外界的灾难,从而获得了新生。

强者正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我们之所以追随强者的脚步,是因为有了它,我们才可能获得一次又一次成功,才可能登上生命的巅峰。

我们追求内心的强大,它让我们无畏于征途中的艰难险阻,它让我们在经历一次次挫折之后仍不屈不挠,它让我们在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后仍能为心中的向往而努力奋斗。只有在拥有坚忍的品格之后才能具有坚强的心理承受力,而有了坚强的心理承受力之后你便能正视厄运——从厄运中吸取经验教训,争取下一次的成功,而不是在遭受打击之后一蹶不振,永远陷于“厄运”的泥淖中再无翻身之日。

我们追求内心的强大,是因为我们在一些方面仍不能承受过重的压力,是因为我们还不能正确地面对自身的一些问题,是因为我们在受到失败的打击之后仍需旁人的鼓励和鞭策,而不能靠自身的力量去摆脱失败的痛苦。这是我们不想见到的。所以,我们需要追求独立坚忍的品格,追求果断自制的理性,追求那无处不在的坚强的心理承受力。

我们追求内心的强大,是因为我们是处于钢铁和鸡蛋之间的那种人——具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力,虽不像鸡蛋一般脆弱,但也没有钢铁的坚强。这种人可能在失败后获得成功,也可能在挫折中一败涂地。这是我们不想见到的,所以我们需要去追求,追求坚忍、追求坚强。

但是一颗坚强的心并不是说说就能拥有的,它需要我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才能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勇敢面对各种失败和挫折。只有正确地面对失败,才有失败后仍然坚持成功的信念;只有失败后的成功,才能证明你是一个强者,才算拥有坚强的心理承受力。

即使贫穷、潦倒、失败、一无所有,甚至疾病缠身,这种种的厄运围绕在一个人周围,都没有关系,只要他拥有一颗强大的内心,终究会击退厄运之神,以强者之姿傲然挺立。

磨难成就辉煌人生

人们在获得成功的道路上,不但会遭遇挫折,而且还会遭遇困难和艰辛。这些磨难只能吓住那些性格软弱的人。对于真正坚强的人来说,任何磨难都难以迫使他就范。相反,磨难越多,对手越强,他们就越感到拼搏有意义。

黑格尔说:“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

奥斯特洛夫斯基曾说过:“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腾,不遇着岛屿和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大文豪巴尔扎克也说:“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因人而异。苦难对于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一个万丈深渊。”

生活中总避免不了困难与不幸,但有些时候,它们并不都是坏事。平静、安逸、舒适的生活,往往使人安于现状、耽于享受;而挫折和磨难,却能使人受到磨炼和考验,变得坚强起来。“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痛苦和磨难,不仅会把我们磨炼得更坚强,而且能扩大我们对生活的认识范围和认识的深度,变得更加成熟。比如,别人的嫉妒和谣言中伤会给我们带来痛苦,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让我们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练就一身“百毒不侵”的功夫,更好地在人群中保护自己,在调整和处理人际关系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再比如,进行某项改革,由于经验不足失败了,这是痛苦的。但是,“失败乃成功之母”,失败所带来的启示常会把我们引向成功之路。只要我们不泄气,勇于继续探索,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就一定能开辟出一条成功的道路来。

美国科学家弗罗斯特教授不屈不挠地奋斗了25年,硬是用数学方法推算出太空星群以及银河系的活动与变化规律。可是你知道吗,他是个盲人,完全看不见他终生热爱着的天空。英国辞典编纂家塞缪尔·约翰生视力衰弱,但他却成功地编纂了全世界第一本真正堪称伟大的《英语词典》。英国大诗人弥尔顿最完美的杰作诞生于他双目失明之后。达尔文被病魔缠身40年,可是他从未间断过对改变了整个世界观念的科学预想的探索。爱默生一生多病,但是他留下了美国文学史上第一流的诗文集。查尔斯·狄更斯,他的一生都在与病魔做斗争,但他却创作了世界上最优秀的小说。

在生活和工作中遭受挫折、经受考验是很正常的事情,像朋友的背叛、家人的不理解等等,所有这些,我们都可能会遇到。每当我们遇到这些挫折的时候,我们应该扪心自问:我所遇到的这一切,与弗罗斯特、塞缪尔、弥尔顿、达尔文他们相比,又算得了什么呢?

种子深埋在泥土之中,泥土既是它发芽的障碍,更是它生长的基础和源泉。瀑布迈着勇敢的步伐,在悬崖峭壁前毫不退缩,因山崖的拦截碰撞造就了自己生命的壮观。挫折是成功的前奏曲,挫折是成功的磨刀石。因挫折而一蹶不振的人是生活的弱者,视挫折为人生财富的人才会获得成功的桂冠。

人的一生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它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扰人的烦恼;既会经历波澜不兴的坦途,更有布满荆棘的坎坷与险阻。在挫折和磨难面前,畏缩不前的是懦夫,奋起前行的是勇者,攻而克之的是英雄。唯有与挫折做不懈抗争的人,才有希望看见胜利女神高擎着的橄榄枝。

挫折是惊涛骇浪的大海,你既可以在那里锻炼胆识、磨炼意志、获取宝藏,也有可能因胆怯而后退,甚至被吞没。

在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里,有一个勇敢的航海家辛伯达,他总是去寻求那种与大自然抗争、与海盗搏斗的惊险航行,而恰恰是这些经历使他应付危机的能力大大增强,使他一次次大难不死,安全抵达目的地。在生活和事业中,千千万万的强者,不正是从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引人注目的成就吗?

成功是在不断的挫折和失败中建立起来的,它不仅是一种结果,更是一种不怕失败,在磨难中永不屈服的能力。松下幸之助说:“成功是一位贫乏的教师,它能教给你的东西很少;我们在失败的时候,学到的东西最多。”因此,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你不可能成功。那些不成功的人是永远没有失败过的人。

困难的环境最能磨炼人的意志,增强人的才干,对人的性格有着特殊的锻炼价值。对于磨难,我们不必害怕也不必回避,而应以强者的姿态迎难而上,在征服磨难的过程中将自己锻炼得更加坚强。

有的人能够战胜和超越磨难站立起来,而有些人则被磨难击垮。在磨难中站起来的是强者,正如鲁迅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古今中外,强者战胜磨难的事迹不胜枚举,而被磨难击垮的则是弱者。弱者在磨难面前只看到困难和威胁,只看到遭受的损失,后悔自己的行为,或怨天尤人,整天处于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精神沮丧之中;而强者却能战胜磨难,坚持到最后。

只有经历了风雨的彩虹才会放出美丽的光彩,只有从困境中走出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懂得在痛苦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人多半是愚蠢和懦弱的。对于遇到的种种挫折和问题,既不能回避,也不要沮丧,而要多想办法,迎难而上,这样才能使自己与智慧结下缘分,让磨难铸就辉煌的人生。

天助自助者

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一个和尚撑伞走过。

这人说:“大师,普渡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和尚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渡。”

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说:“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渡我了吧?”

和尚说:“我也在雨中,你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渡自己,而是伞渡我,你要被渡,不必找我,请自找伞!”说完便走了。

自助而后天助。自己的命运唯有自己去把握,别人是帮不上忙的。

“自助者,天助也”,这是一条人生格言,它早已被无数人的经验所证实。自立的精神是个人真正的发展与进步的动力,是国家兴旺强大的真正源泉。

一个在心灵上处于被动奴化状态的人是不可能仅仅靠别人的帮助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的。

贫穷非但不会变成不幸和痛苦,相反,通过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自助实干,也许会转化成一种幸福;它能唤起人们奋发向上的激情,并为之勇敢地战斗。

露皮塔27岁那年,出现了她一生中的转折点。她去了一趟两个儿子一起上学的学校,校长的话让她的心都碎了。“你这两个儿子反应太迟钝了。”校长对她说。

她自己从小智力就很差,以至于不得不退学,到了16岁就出嫁,婚后生了两男一女。如今两个孩子又被列为低能者,这让她难以接受。她决心自己来死啃孩子们的教科书,自己先上学,再教孩子们。

就这样,她上学了,还要兼顾做家务。到第一学年末,她惊奇地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并不比别人差。于是,她开始更加勤奋地学习。1974年,露皮塔被授予文学硕士学位。1977年,她又取得了博士学位,成为颇具声望的美国教育委员会的会员。而她的孩子们也在母亲的鼓励下顺利而出色地完成了学业。

露皮塔没有因为自身的缺陷而怨恨,而是通过努力,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星光大道”。自力更生和战胜自我将教会一个人从自身力量的源泉中吸取动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品尝成功的味道。最穷苦的人也有登上顶峰的时候,在他们走向成功的道路上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自助是一种智慧和能力,这种智慧和能力潜藏在我们生命之中,只有当我们自信地奋斗、自己救自己时,它们才会聚集起来发挥作用。

带着希望才能穿越人生的沙漠

很多时候,在人生的道路上,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能够咬牙坚持着熬过最漫长最艰难的时刻;可当成功将要与我们伸手相握的时候,却因为我们最终的放弃与之擦肩而过了。

斯坦利·库尼茨是一位瑞典医生,同时也是一位非常狂热的沙漠探险者。年轻的时候,他曾试图穿越非洲撒哈拉大沙漠。一次,他与死神“亲密接触”,差一点葬身沙漠:一场铺天盖地的风暴使他变得一无所有,向导不见了,满载着水和食物的驼群消失了,连那瓶已经开启的准备为自己庆祝16岁生日的香槟也洒得一干二净,死亡的恐惧从四面八方涌向他。

然而死神还是对他“留情”了,在绝望的瞬间,斯坦利把手伸向自己的口袋,意外地摸到了一个苹果,这个苹果使斯坦利从绝望中清醒,他庆幸自己竟然还有一个苹果。几天后,已经昏迷的斯坦利被当地的土著人救起,令人迷惑不解的是,昏迷不醒的斯坦利紧紧地攥着一个完整但却干瘪的苹果,而且攥得非常紧,以至于谁也无法从他手中将苹果拿走。20世纪初,这位一生都充满传奇色彩的老人去世了。弥留之际,他为自己写了这样一句墓志铭:我还有一个苹果。

希望是生命的推动力: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相应的,只要抱有希望,生命便不会枯竭。希望,不一定是多么伟大,它可以是平淡生活中的一些小期待、小盼望、小快乐、小满足。譬如明天会看到太阳,明天要去听一场音乐会;下星期约了老朋友喝茶;下个月即将有一小笔奖金;阳台上的盆花即将盛开;明天将穿一件新衣,购买一件想要的物品,完成一个崭新的计划。虽然在别人眼里,尽是些微不足道的琐碎小事,但是对自己而言,却能带来乐趣,因为这些都是喜悦的希望。

希望,可能是明天公布考试成绩取得高分,从而金榜题名;可能是明天找到自己心仪的书,或是获得自己渴望的答案;可能是学习获得老师的肯定,表现出自己的才华和成绩。希望就是这样平平常常的满足,从从容容的期盼。只要有希望,人生就不会贫乏。

沧海桑田世事难料。我们不能控制机遇,却可以期待机遇的降临;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却可以梦想未来的美好;我们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到底有多长,却可以用希望填充生命的每一分每一秒;我们左右不了变化无常的天气,却可以规划我们的梦之旅途。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只要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的人生就一定不会失色。

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就是给自己一点信心。希望是什么?是引爆生命潜能的导火索,是激发生命激情的催化剂。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将活得生机勃勃、激昂澎湃,哪里还有时间去叹息、去悲哀,将生命浪费在一些无聊的小事上?生命是有限的,但希望是无限的,只要我们不忘每天给自己一个希望,我们就一定能够拥有丰富多彩的人生。

人生其实就是一片浩瀚的沙漠,只有带着希望,才能穿越绝望的包围,走向生命的绿洲。

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

面对失败,我们是责备自己,还是给予自己激励和勇气?有这样一则故事给了我们答案:

1954年,巴西人都认为巴西队能获得世界杯赛的冠军。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半决赛中,巴西队意外地败给法国队,结果那个金灿灿的奖杯没有被带回巴西。球员们悲痛至极。他们想,去迎接球迷的辱骂、嘲笑和汽水瓶吧,足球可是巴西的国魂。

飞机进入巴西领空,他们坐立不安,因为他们心里清楚,这次回国会遭遇什么。可是当飞机降落在机场的时候,映入他们眼帘的却是另一种景象。巴西总统和2万名球迷默默地站在机场,他们看到总统和球迷共举一条大横幅,上书: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

队员们见此情景顿时泪流满面。总统和球迷们都没有讲话,他们默默地目送着球员们离开机场。4年后,他们终于捧回了冠军奖杯。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了之后消沉下去,一蹶不振。要学会摆脱失败的阴影,在失败面前昂首挺胸。

成功的道路上难免有失败的乌云笼罩。想要获得成功,需要与暴雨相随,与狂风对抗,方能攀上自我实现的高峰。那么,为什么一遇到行动上的阻力你就退缩呢?为什么你的意志力如此脆弱呢?因为你缺少成功的信念,而成功的信念将使你坚定向前,无惧于沿途所遭逢的困难。

世界上有无数强者,即使他们丧失了所拥有的一切东西,也还不能把他们叫作失败者,因为他们仍然有永不屈服的意志,有一种坚忍不拔的精神,而这些足以使他们从失败中崛起,走向更伟大的成功。

世间真正伟大的强者,对于所谓的是非成败并不介意,他们能够做到“不以成败论英雄”。这种人无论面对多么大的失败,绝不会失去镇静,这样的人终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在狂风暴雨的袭击下,心灵脆弱的人唯有束手待毙,但有些人的自信、镇静却依然存在,这种精神使得他们能够克服外在的一切困难,而得以成功。

他在小学时被迫退学。

他破产后跑到一个小镇的商店,

在那儿耗费了15年的时光,偿清了他所有的债务。

他经营代理业务办公室,却两度失败。

他处理参议院办公室事务,亦曾两度遭挫败。

他每天受到新闻界及群众的批评攻击。

他被全国半数的人藐视。

他有几个生理上的缺陷,并且被形容为不英俊。

在他当总统期间,他的国家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血腥阶段。

甚至,当他发表后来成为经典之作的著名演讲时,当时听众不是毫无反应就是嫌它太短。

他就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林肯。

在林肯大半生的奋斗和进取中,有9次失败,只有3次成功,而第3次成功就是当选为美国的第16任总统。而正是有那些失败的教训,有屡败屡战的意志力,林肯才取得了最伟大的成功。

要想真正战胜失败,关键是要昂首挺胸,正视失败,从中吸取教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只有愚蠢到不可救药的人才会在同一个地方被同一块石头绊倒两次,这样的人不会从失败中把握未来,实现命运的转折。

那些经常哀叹自己命运的人,大多是面对失败就退缩、自信心不足、不善于经营管理、喜欢铺张浪费又不肯吃苦耐劳的人。殊不知不幸和愚昧是邻居,一条狂吠的狗比一头睡狮更加管用。

面对失败,你如果不能昂首挺胸,它就会不断扩展,直到取代你的所有理想与信念,控制你的心,并使你的内心充满失败感,导致你怀疑自己的能力,对所尝试的事情缺乏成功的信心。

只有昂首挺胸面对失败,才能战胜失败,战胜自我。

所谓昂首挺胸,其实就是“跌倒了再站起来,在失败中求胜利”。这是历代伟人的成功秘诀。只有敢于与失败抗争,才有可能练就非凡的意志力,才有可能打通成功的隧道。跌倒不算失败,跌倒了站不起来才是真正的失败。

有人问一个孩子,他是怎样学会溜冰的,那孩子回答:“哦,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就学会了。”

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总有许多失败与绝望的过去,总会觉得自己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在衷心希望成功的事情上失败了;至亲至爱的亲属朋友竟然离自己而去;失掉了职位,或是营业失败。在强者看来,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面对种种失败与不幸,只要不甘屈服,昂首挺胸,那么胜利就会在前方向你招手。

打败恐惧的方法就是直面恐惧

约翰是一个非常平凡的上班族,却在40岁那年做出了一个疯狂的举动:放弃薪水优厚的办公室工作,并把身上仅有的3美元捐给街角的乞丐,只带了换洗的衣裤,他决定从自己的老家——阳光灿烂的加州出发,靠搭便车穿越美国,到达东海岸一处叫作“恐怖角”的地方。

他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完全是因为他意识到,虽然他有好工作、温柔美丽的妻子、善良可敬的亲友,但他发现自己这辈子太平淡了,他觉得自己的前半生在懦弱中虚度了。

为了检讨自己的懦弱,他很诚实地为自己的“恐惧”开出一张清单:从小时候开始算起,他就怕保姆、怕邮差、怕鸟、怕猫、怕蛇、怕蝙蝠、怕黑暗、怕大海、怕飞、怕城市、怕荒野、怕热闹又怕孤独、怕失败又怕成功、怕精神崩溃……他无所不怕,唯一“英勇”的一次是他当众向妻子求婚。

这个懦弱的40岁男人上路前竟接到母亲这样一张纸条:“你一定会在路上被人杀掉。”但他成功了,2 000千米的路,仰赖82个陌生的好心人,他成功了。

身无分文的他从没接受过别人金钱上的帮助,在暴风骤雨中睡在潮湿的睡袋里,风餐露宿只是小事,他还曾经碰到精神病患者的骚扰,遇到几个怪异诡秘的家庭,甚至还会时不时觉得有人像杀人狂魔和银行抢劫犯。经历过无数的“恐惧”之后,他终于来到恐怖角,接到妻子寄给他的提款卡(他看见那个包裹时恨不得跳上柜台拥抱邮局职员)。他不是为了证明金钱无用,只是用这种正常人会觉得“无聊”的艰辛旅程来使自己面对所有恐惧。

恐怖角到了,但令人意外的是,恐怖角并不恐怖,因为恐怖角这个名称是由一位探险家取的,本来叫“CapeFaire”,后来被讹写为“CaepeFear”,原来是一个失误。

约翰终于明白:“这名字的不当,就像我对自己的恐惧一样。我最大的耻辱不是恐惧死亡,而是恐惧生命——我一直害怕做错事。”

地位、声望、财富、鲜花……这些美好的东西都是给富于勇气的人准备的。一个被恐惧控制的人是无法成功的,因为他不敢尝试新事物,不敢争取自己渴望的东西,自然也就与成功无缘。胆怯、逃避是毫无用处的,只有直面恐惧,才能战胜恐惧。

恐惧有时候就像是一扇虚掩着的门,实际上你没有必要害怕,因为那扇门是虚掩着的。很多人都会对“不可能”产生一种恐惧心理,绝不敢越雷池一步。因为太难,所以畏难;因为畏难,所以根本不敢尝试;不但自己不敢去尝试,而且认为别人也做不到。困境中如果你认为自己真的完了,那你就永远失去了站立的机会。恐惧是一种藏于内心的病毒,它会毒害你,扼杀你的信心、勇气,让你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胆小鬼、失败者。因此你必须消灭它,这样你才能活得轻松快乐。一旦勇于面对恐惧之后,绝大多数人立刻就会醒悟:自己拥有的能力竟然远远超过原来的想象!无论内心感觉如何,你都要摆出一副赢家的姿态。就算你落后了,保持自信的神色,仿佛成竹在胸,也会让你在心理上占尽优势,而终有所成。

不要因为恐惧而不敢去尝试,其实人人都是天生的冒险家。从你出生的那一刻起到5岁之间,人生第一个五年里是冒险最多的阶段,而且学习能力也比以后更强、更快。难以想象,在我们的懵懂阶段,整天置身于从未接触过的环境中,不断地自我尝试,学习如何站立、走路、说话、吃饭等。在这个阶段的幼儿,无视跌倒、受伤,视一切冒险为理所当然,也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茁壮成长。

可当人的年龄不断增长,经历过许多事情之后,反而变得越来越胆小,越来越不敢尝试冒险,这是为什么?

其实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大多数人根据过往的经验得知,怎么做是安全的,怎么做是危险的;如果贸然从事不熟悉的事,很可能会对自己产生莫大的威胁。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越来越安于现状、害怕改变。

行为科学家把这种心态称为“稳定的恐惧”,也就是说,因为害怕失败,所以恐惧冒险,结果观望了一辈子,始终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殊不知,凡是值得做的多少都带有风险。

危险常常与机会结伴而行。如果听听成功者的说法,就不难理解一个人在获得成功前,大多会遭遇挫折。一时的挫败并不表示一生的终结,绝不能因为害怕就踌躇不前。为了获得成功,失败是难以避免的,只要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此后该怎么做心里自然一清二楚。

只有直面恐惧,不怕冒险,才能打败恐惧,走向成功。但由于恐惧心理作祟,很多人宁可躲到一边,远离机会。恐惧心理有很多类型:担心事情发生变化、害怕遭遇未知的问题、因放弃安定的收入而感到不安。总之,失败是一件可怕的事。如果能按照以下几点去做,恐惧将不再发生。

1.要有必胜的信心

只有自己才能保证自己的将来。工作需脚踏实地,学业虽有成有败,但知识或经验的价值却永不消失。一个人只要有信心、有实力,无论遭遇什么情况都不致一筹莫展,那成功只是早晚的问题。

小成就的累积可以培养更大的信心。一个人应该认真地自我反省,努力改进,以建立信心,如此才能在遭遇阻碍时发挥最大的潜力。

2.冲破恐惧心理

面对伴随冒险的机会时,内心的恐惧就会对你说:“你绝对办不到。”祛除恐惧的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往前冲。假如对机会心怀恐惧,更应强迫自己去面对它。一旦获得机会,向前迈进,以后碰上更好的机会时就不会恐惧了。

3.不怕失败,勇于接受挑战

如果毅然接受挑战,至少可以学到一些经验,增长自己的见识。不要怕失败,也不可因此一蹶不振。敢向激流游去,即使不能立刻获得成功,也一定能学到宝贵的经验,成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一个人只要肯努力学习,成功的机会就会逐渐增加。

直面恐惧,让自己成为一个冒险家,人生便不再黑暗。敢于争取、敢于斗争的人才能给自己争取到成功境界里的一席之地。如果你无法战胜自己的恐惧心理,成功也就永远与你无缘。不要害怕,去勇敢面对荆棘坎坷,才会活得多姿多彩。

第四节 卓越心态:提升成功的高度

一个人不能因为自己比别人优秀就以为万事无忧,要知道,优秀不是卓越,卓越在优秀之上。追求卓越像一块坚硬厚重的磨刀石,它会磨砺你,把你带向最完美的境界。也许十全十美永远难以企及,但是只要不停地追求,拥有追求卓越的心态,你就不会原地踏步。

不甘平庸才能造就卓越

世界上有很多人只满足于过一种温饱无忧的生活: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天总是做着同样的事情,一直到老。他们以为人的一生所能获得的东西也就只有这么多了。而那些追求卓越的人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他们以批判的态度审视自己,把他们现在的地位和他们所期待的位置进行比较,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努力。

“现在的自己永远是有待完善的”,诗人格斯特的这句话说的便是这个意思。他之所以会成功,很大原因就是他能常常向上看,不甘平庸,努力塑造理想中的自我。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出人头地,拥有精彩的人生。然而,很多人一辈子却庸庸碌碌,不仅没有任何作为,反而活得一塌糊涂。这样的结果,完全是自己甘于平庸的心态所造成的。

只有不甘平庸,才能造就卓越。造物主赋予我们每个人一种突出的才能,你也许有管理的才能、绘画的天赋、写作的悟性、思考的资质。无论你的特长是什么,都不应该将它们藏起来,而应该积极地发挥出来,并要发挥得淋漓尽致。如此,你才不会被平庸的心态淹没,才不会白白葬送自己的天赋。

“超越平庸,造就卓越”是值得我们每个人一生追求的格言。

碌碌无为的生活会使人的精神和意志变得麻木。所以我们要超越平庸,如果我们可以比别人多勤奋一天,那为什么不好好利用这一天呢?为什么我们只能被动地去做他人反复做过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可以超越平庸?

只有不甘平庸,不满足于现状,我们才会对生活有所追求,才能使我们热血沸腾、干劲十足,才会使我们加倍努力。

何永智原来在一个制鞋厂工作,丈夫是电工,日子过得很清贫。何永智不甘于这种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的生活,她下班后就去做些小买卖,以改变窘迫的现状。

改革开放初期,何永智大胆地把房子卖了做生意,抓住了商机。卖房的价格是原来买房时的5倍,何永智从中小赚了一笔。她用3000元买了成都市八一路一间临街房,卖服装和皮鞋。

后来,八一路改成了火锅特色一条街,何永智果断地关闭了原来的店铺,开了“小天鹅火锅店”。刚开始,店面很小,只能摆下3张桌,设3口锅。第一个月没有经验,亏损。第二个月,何永智把心思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口味,二是服务。生意一天天好起来。

何永智的店越来越红火,一天的收入将近她过去一个月的工资,但她并不满足,盼望着也当个万元户。20世纪80年代初时,万元户还很少。

为了这个店,何永智废寝忘食,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经营上,店也一天比一天红火。6年后,她成了这条街上的“火锅皇后”,经营面积扩大到100平方米。这时,何永智有了更大的梦想。

20世纪90年代初,她在成都租下2 000平方米的房屋,开设了第一家分店。分店也开得同样成功。何永智接着扩大规模,相继在绵阳、双流等周边地区开设分店,影响越来越大。

1994年,天津加盟连锁店的开设使何永智的火锅事业又步上了一个新台阶。天津火锅店的起源是这样的:1992年,到绵阳办事的天津人景文汉看到小天鹅火锅那么红火,于是开始寻找何永智。足足找了三个月,他才找到在武汉开店的何永智,并提出合作。何永智被对方的诚意所感动,同意合作,而且条件优惠。她说:“我出人员、技术、品牌,你投入资金,共同办店。收回投资前,三七分成,你七我三;收回投资后,五五平分。”

天津连锁店的开设让何永智看到了事业发展的另一番天地,于是她又大干了一番,以平均每月一家的速度开办加盟连锁店,向全国各大城市推进。很快,上海、北京、南宁、广州、西安、沈阳、哈尔滨等地都开起了加盟店。她甚至把火锅店开到了美国西雅图等地,成为国际型企业。何永智一举跨入了亿万富翁的行列。

如果何永智甘于某一阶段的富足,害怕冒险,见好就收,仅满足于在天津的经营,就不会成就后来的大事业。

目前,何永智已成为大企业的集团总裁,曾连续当选为第8届、第9届全国妇联代表,她所创办的企业也跻身“中国私营企业500强”的行列,成为“中国最具前景的50家特许经营企业”。

人如果没有理想,没有事业心,那就只能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不管你有多大的才干,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不愿意采取行动,势必会自我埋没。

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只要不甘平庸,即使再平凡的岗位,你都可以成就不凡的事业,达到卓越的目标。

卓越,抓住腾飞的机会

人们总是抱怨:这是一个机会匮乏的时代,我们虽空有壮志,却无处以报雄心。事实上,现在的机会并不比以前少,人们所缺少的是追求卓越的动力。

无论现代是否“僧多粥少”,每年都会涌现很多卓越人士。真正的限制,其实只存在于某些人的心中。凡是高喊“没有机会”的人,其实是在为自己的自甘平庸、不求上进找借口。

而那些善于发现机会、利用机会的人,总是不会放过手中的任何一丝希望,永不满足现状。他们知道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每天都会出现可供发展的机会。

比尔·盖茨曾经说过:“只要你善于观察,你的周围到处都存在着机会;只要你善于倾听,你总会听到那些渴求帮助的人越来越弱的呼声;只要你有一颗仁爱之心,你就不会仅仅为了私人利益而工作;只要你肯伸出自己的手,永远都会有高尚的事业等待你去开创。”

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开创辉煌的事业,是因为他总是能够以卓越而独特的眼光抓住身边转瞬即逝的机会。生活中,许多人常常会舍近求远,到远处去寻找自己身边就有的东西。却不知,宝藏其实就在自己的眼里、手里。

所罗门王在几千年前说:“你见过工作勤奋的人吗?他应该与国王平起平坐。”孜孜不倦的富兰克林用他的一生对这句话做了最好的诠释——他曾经有机会与五位国王平起平坐,与两位国王共进晚餐。机会就如同种子一般,那些善于利用机会的人在发现机会与把握机会的时候如同撒下这些种子,终有一天,它们会生根、发芽,会给抓住机会的人带来更多的机会。

成功学大师卡耐基对于机会这样评说:“没有机会,这是失败者的推诿。许多成功者都是用他们自己的能力去创造机会。”

机会不会青睐那些“守株待兔”的人,而是会青睐那些善于捕捉它们的卓越者。但凡成就非凡事业的人,往往不是那些幸运的宠儿,反而是那些生活困苦的人,如富尔顿、华特耐、法拉利、贝尔,这是因为他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机会,成就了自己。要是你只在等待机会,等待别人的提拔,等待别人的帮助,你将永远无所作为。

在拿破仑赢得胜利后,有人问他:“你是不是等到了机会才去进攻的呢?”他听了大怒道:“机会是要自己去创造的。”的确,只有能创造机会的人,才能达到他的期望,完成他的抱负。社会需要的正是那些能够创造机会的人!

具有卓越品质的人从不会为他们的工作寻找托词,他们从不怨天尤人,他们知道自己只能迈步向前。他们不会等待别人的援助,而是自立自助;他们不等待机会,而是自己创造机会。因为他们坚信:弱者等待机会,强者创造机会。

如果我们不甘平庸,就应主动地创造机会。只有这样,机会才能光临我们,才可能为我们所用,并使我们的人生升值。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才是卓越的人生。

对于那些安于现状、碌碌无为的人,机会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只有那些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人,不肯轻易放过机会的人,才看得见机会。

我们可以在工作中、在日常生活中创造机会。不管从事什么,都能创造出机会。如果我们具有卓越的品质,就会抓住人生腾飞的机遇。

卓越,激发你的潜能

人的潜能是一座巨大的能量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果我们能深入到内在力量的深处,就可以寻找到生命的源泉。一旦饮得这生命的源泉,就不会再疲乏困倦,而是顺利地走向成功之路。

卓越,可以激发你的潜能,帮你成就你所向往的一切东西,成就不朽的事业。世界上那些碌碌无为的人中,有些人虽然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但在这些人的体内同样有着巨大的潜能,只要激发他们体内的一小部分潜能,就可以成就他们伟大的、神奇的事业。

翻开那些获得成功的卓越者的传记,你会发现,他们每一个人都各有一套卓越的目标,都制订了达到目标的计划,并且花费许多心思、付出许多努力来实现他们卓越的目标。

卡内基原本是一家钢铁厂的工人,但他以制造及销售比其他同行更高品质的钢铁为目标,从而成为全美国最富有的人之一。

他的目标已不只是一个愿望而已,而是形成了一股强烈的卓越欲望。人只要拥有卓越的欲望目标,就会将其转化为动力,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做到常人所不能及的事情。

如果你知道你希望得到的是什么,如果你对达到自己的目标的坚定性已到了执着的程度,而且能以不断的努力和稳健的计划来支持这份执着的话,那你就已经在激发你的潜能了。

卓越的目标是你努力的依据,也是对你的鞭策。卓越的目标给你一个看得见的彼岸。随着这些目标的不断实现,你就会有成就感,你的心态就会向着更积极主动的方向转变。

卓越的目标使你看清使命,产生动力。有了卓越的目标,自己心目中的世界便成了一幅清晰的图画,你就会集中精力和开发资源于你所选择的方向和目标上,你就会更加热心于你的目标。爱默生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

卓越,从理想、目标开始。凡卓越能成大事者都执着于自己的目标,激发自己的潜能,努力实现目标。如果你心中有了理想,你就会感到生存的重要意义。如果这个理想又是由一个个目标组成的,那么,你就会觉得为目标而付出是有意义的。一句话,明确的目标会使你感受到生存的意义与价值。

成功不是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获得多少成果。目标使你集中精力、激发潜能,把握现在,成就未来。

诗人奥德·卢德曾说:“我们的未来开始于我们的欲望。”欲望是人实现目标的动力。卓越的人都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化成一股强烈的人生欲望,燃烧自己的欲望,激发无限的潜能。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说:“欲望是生命力的表现,是最先于善恶存在的东西。”在工作和学习中,人们只有在欲望的驱使下,才会表现得更加出色,才能获得成功,得到别人的肯定。

欲望能激励一个人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在工作中实现预期的高质量的工作标准。燃烧你炙热的欲望,让它化做你成功路上的无限潜能。

是以辉煌的成就度过人生,还是在屈辱中熬过日子,就看你是否能超越极限,在潜能爆发中铸就一个卓越的自己。

当树立了只走1千米路的目标,在完成0.8千米时,你便有可能感到疲倦而松懈,以为反正快到目标了。但如果你的目标是要走10千米的路程,你便会作好思想准备和其他准备,调动各方面的潜在力量。这就是卓越者和平庸者的区别。

每个人都有无尽的潜能,只要我们将它充分地发挥出来,就能化失败为成功,化怯懦为信心。但若甘于平庸,则潜能便像撞上冰山的泰坦尼克号一样,永沉“洋底”。沉于洋底的泰坦尼克号只是一艘无法使用的废船,尽管它曾号称是“世界上最豪华、最先进的轮船”,却不如一只破旧的小渔船更有使用价值。所以只有当你运用自己内在无限的潜能时,你才变得真实而有价值。

爱迪生曾说:“如果我们做出所有我们能做的事情,结果毫无疑问会使我们自己大吃一惊。”从中我们可以问一句:“你一生中有没有使自己吃惊过?”

“我不能”只是精神虚弱者的面具

我们的能量来自于自然的赐予,而自然对于我们来说仍是一个未知数。无法认识自然,也就无法知道我们自己到底有多大力量。简而言之,“自己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能力”,这才是真理。

人的一生中,所有的事情只有亲自经历才能下结论,既然如此,任何事情都“非做做看不可,否则不能说不能”。换句话说,除了“做”之外,别无其他方法。如果做都没做,就提出“不能”的结论,这是一个人精神虚弱的表现。

很多人都拿自己的经验来做论证:“这件事我做不了。”但经验本身是微不足道的,有时还具有欺骗性。人必须遭遇未知的体验,才能激发出潜能来,所以生存的真正喜悦在于经常能够发现未曾自知的新力量,并惊讶地说出“原来我竟具有这种力量”,这才是人生最大的欣喜。人生总要试着去体验,否则就是一张写满“我不能”的纸,岂不可悲?

一位撑杆跳选手一直苦于无法超越一个高度。

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

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说:“我一冲到起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跳不过去。”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竿上撑过去,你的身体就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撑起竿又跳了一次,果然一跃而过。

我们每个人都是撑杆跳选手,而我们一次次跳过的是“我不能”的精神障碍。相信自己的能力,你就能摘下“我不能”这个精神虚弱者的面具。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身边的每一件事,只有给自己这样的信心,你才可以跨出消极心理的圈子,走上成功之路。很多人的“我不能”并非客观上的原因,是因为自卑而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才使得自己缺乏自信、毫无斗志。这些人夸大了自己身上的缺点。如果你认为自己满身是缺点;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个笨拙的人,是一个总遭遇不幸的人;如果你承认自己绝不能取得其他人所能取得的成就,那么,你只会因为自卑而失败。通常,一个人做事情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卑。绝大多数人的自信心都不足。如果给一个总说“我不能”的精神虚弱者以自信,开导他不要陷入自我贬低的泥潭,让他相信会有光辉灿烂的前途,那么他一定能成为卓越的人才。对他不断地进行训练,他就可以充满自信。这种自信不仅能增加他的勇气,同样也能提高他其他方面的能力。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生命过程中绘制了一个理想图景,为自己描绘画像。如果一个天才相信自己只是一个笨蛋,并且一直这么想,那么他就会真的成为一个“笨蛋”。

卓越者从不会说“我不能”,他们总是用自信去激发自己的潜能。这就是为什么一个看似平凡但对自己信心十足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往往比一个具有非凡才能但自信心不足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大得多的原因。

低劣、平庸的自卑所产生的有效力量远没有伟大、崇高的自信所产生的有效力量强大。如果你形成了伟大、崇高的自信心,你就不会总说“我不能”。你身上的所有力量就会凝聚起来,帮助你实现理想,因为精力总是跟随你确定的理想走。

一定要对自己有一种卓越的自信,一定要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如果你坚持不懈地努力达到最高的要求,那么,由此而产生的卓越动力就会帮助你摘去“我不能”这个精神虚弱者的面具。

迈向卓越、挑战自我的第一步,就是克服自卑,摘掉“我不能”的面具,用一个充满自信的自我去迎接未来的挑战。

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乔·吉拉德就是经过了克服自卑、战胜自我的挑战过程,才有了今天的成就。

乔·吉拉德于1928年出生在美国的一个贫民窟,他从懂事起就开始为生计而忙碌。他做过鞋匠、报童、洗碗工、送货员、电炉装配工和住宅建筑承包商,等等。可以说在35岁以前,他在事业上一路坎坷,只能算一个彻底的失败者。不仅仅是朋友离他而去,还有一身的债务困扰着他,就连妻子、孩子的生活都成了让他头疼的问题。

不仅如此,乔·吉拉德从小就有严重的口吃,这令他相当自卑。他换过40多个工作却仍然一事无成。

最后,他卖掉了汽车,开始了推销生涯。乔·吉拉德来到一个全新的工作岗位,处处碰壁。但他却反复告诉自己:“你认为自己行就一定能行。”这句话已经成了他的口头禅。正是他的这种“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的勇气使他走出了第一步。每拜访一个顾客,他总是恭敬地把名片递过去,不管是在街上还是在商店里,他抓住一切可以推销的机会,推销他的产品。正是因为他不懈的努力,那种一定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的卓越精神推动着他。

三年后,乔·吉拉德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推销员。正是这种摘掉“我不能”的面具后拥有的非凡自信的卓越心态,使他在短短的三年内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至今,这个一直被世人称为“能向任何人推销出任何商品的神奇人物”还保持着平均每天卖6辆汽车的销售纪录。

面对问题,不要说“我不能”。取而代之的应是“我一定能”。驱散自卑带来的阴影,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就会成为千千万万个摘下“我不能”面具的卓越人士。

同类推荐
  •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历届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作文精选(散文卷)

    新思维-所有作品都体现出了作者的创造性、发散性思维,作者们打破旧观念、旧规范的束缚,打破僵化保守,处在无拘无束的新思维中创作所得。新表达-作品的创作不受题材、体裁限制,作者使用属于自己的充满个性的语言,杜绝套话,杜绝千人一面,杜绝众口一词。真体验-真实、真切、真诚、真挚地关注、感受、体察生活,并将这一切,反映在作品中。
  •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

    《快乐校园精品读物丛书:世界之最大全》无论从题材还是形式、风格上,都比较典型多样,同时贴近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突出了“快乐阅读”和“精品读物”的主题,但是又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使读者快乐之余还能够从文字中体验到名家的人生感悟。
  • 伊索寓言(小学生爱读本)

    伊索寓言(小学生爱读本)

    《伊索寓言》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可以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文化层次的读者从一则则生动、闪光的寓言中找到处理问题的方法,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寓意。其中的诸多篇章诙谐有趣,且于诙谐之中揭示人间的真善美、假恶丑,其中有个性特征鲜明的主人公和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总能吸引小学生们的目光。书中栩栩如生的形象不仅会在小学生的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而且会伴随他们快乐成长。农夫的善良、乌龟的毅力,还有小山羊躲避恶狼的机智,这些都会在小学生们柔软的心上扎根生长,开出美丽的智慧之花——这是小学生们一生的宝贵财富。
  • 寂寞圣哲

    寂寞圣哲

    《寂寞圣哲》是一本帮助中学生朋友学会读书、提高读书能力而编写的好书,将带学生与大哲人、大智者零距离接触,现为“黄老师课堂”丛书之一。本书将引导阅读者在寻找真实中确立自我与环境、社会的关系,由特级教师倾力推荐、帮助提高语文素养与考试成绩。
  • 图书与报刊(和谐教育丛书)

    图书与报刊(和谐教育丛书)

    以构建和谐教育为宗旨,以实现素质教育为导向,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追求,以促进学生按发展为目标的系列教育丛书。
热门推荐
  • 查理九世之绝世红颜彼岸泪

    查理九世之绝世红颜彼岸泪

    十六年前,一女婴降世,顿时周围方圆十里被冰封、雪花飞扬。梅花、曼珠沙华、睡莲、曼陀罗华竞相开放。此异象非吉非凶。时间飞逝,一位倾城绝世的女子,成为DODO冒险队的引导者。不想,这女子竟是唐晓翼的故友。DODO冒险队又将会踏上怎样的冒险旅途?女子到底有何身份?欢迎加入QQ群:575340413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Bucolics

    Bucol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爷有病我得治

    王爷有病我得治

    当你做梦时,梦见被一个人连续砍了一个月肿么破?关键这个男人还说爱他,非她不可了?骚年,你的爱这么恐怖的么?这谁承受的住啊?九儿起初想绞尽脑汁地反抗,后来发现,其实反抗,远不如抱紧他的大腿有用。嗯.........于是,这酸爽的一生,就开始了。沙场嗜血病娇将军X菟私花又作又聪明又娇又软女主剧情版简介:尉迟烈抱起慕容九,坐在他的腿上,低哑地问:“小九儿,你为什么浑身都在抖?”慕容九哆哆嗦嗦回答:“我,,,我怕..”尉迟烈宠溺地笑:“你怕什么?”慕容九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怕你....杀我...”尉迟烈摸了摸慕容九的脸:“乖,只要你爱我,我就不杀你。”慕容九:“我爱你,只爱你,活一天,就爱一天。”尉迟烈,声音低柔道:“是爱一天,活一天。”“遇见你,救赎我,是我之幸。“爱你,你怕了么?男主偏执病娇向。
  • 异界别动队

    异界别动队

    你是否有想过,明明一秒钟之前跌落在地上的小物件为何怎么寻找都找不到?为何鬼压床不止只有声音还有触感和痕迹?为何你见到的“鬼”和别人见到的“鬼”不一样?天花板传来的不只是弹珠落地的声音,还有脚步声、摩擦声、掷物声是怎么回事?隔壁的邻居怎么一日之内忽然搬走无人知道?……
  • 迟来需深爱

    迟来需深爱

    母上大人,初中语文教师一名,因为超级喜欢班里的一个男孩子,非要让人家做女婿,就这样,还在肚子里的夏朵莫名其妙地就被预定了出去,那个他,大她十三岁。
  • 空城寂寥的风

    空城寂寥的风

    唐语希从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至少她以为自己从不在意,可是事实证明,她错了,她比谁都在意这些。她时常问自己,她到底想要什么?也许她只是想有个人,能守护她,不用再颠沛流离。也许她只是想有个人,能爱护她,不用再默默承受。也许……她只是想解脱。她以为林谨言是那个能带她脱离苦海的人,可是她错了,错的离谱。一次次被陷害,她已经百口莫辩,最终心灰意冷。这个曾经善良天真的女孩,最终也变得麻木不仁了……
  • 林间有雪在冬日

    林间有雪在冬日

    23岁前,江雪一人孤单在世上,不停闯祸......抽烟喝酒跳霹雳,无“恶”不作。25岁前,杨森一人闯荡在世上,永葆善心......知世故而不世故,无“善”不为。要说江雪是什么都不在乎,那杨森就是什么都不在意。2013年,命运让他们相遇,缘分为他们牵线。之后,江雪依旧不断闯祸,却不再是孤单一人,杨森依旧过分善良,却更着重于一人。久而久之,江雪有了在乎的人,杨森有了在意的事。但。那年青葱岁月,最是懵懂,兜兜转转忘了回头,寻寻觅觅忘了想要,跌跌撞撞一路到黑。六年,看似眨眼间,错过的却是我们最好的年华!烟花一瞬流逝不再,平平淡淡才是生活,而当我们终是明白,是否还有缘分愿来牵线?
  • 异界奇葩说

    异界奇葩说

    仙域万年不遇的修剑奇才陨落凡尘,小天界意外离世的山区遗弃少年神奇复活。一贯不兴波澜的小天界因为山区少年的入世变得神神叨叨、奇奇怪怪、沸沸扬扬······是白痴?是怪胎?是奇才?小天界沸腾,皇庭震怒,少年扬言剑指仙域,破天而生······
  • 嫁给我,你幸福吗?

    嫁给我,你幸福吗?

    偷来的幸福本就属于他,但他却一再强求,如果她知道真相她会恨他的,但他却无法再放手。明知道她爱得不是自己,却一再奢望她从此只属于他。当她的记忆只属于自己,“嫁给我,你幸福吗?”他这样问她。当她的记忆不再只属于他一个,他知道一切都结束了。原来,幸福最终还是不会属于他的,即使抹去她的记忆,即使他瞒天过海,她还是不会爱他。“叶夜,嫁给你比死还要让我难受。”她最终给了他回答,却是他最害怕的答案。疼她疼得无法无天,爱她爱得不择手段,但最终还是不能忍受:嫁给他,让她比死还难受。“忘记我吧!就像忘记他一样。”他将她的记忆还她,将他的记忆抹去。封存了记忆,他还她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