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10400000004

第4章 李斯——东门牵犬,岂可得乎

档案——

姓名:李斯,秦朝人

籍贯:楚国上蔡

所任官职:秦始皇时丞相

生平大事记:辅佐秦始皇统一六国、统一度量衡、发明小篆书法

非正常死亡方式:腰斩

非正常死亡原因:在争夺皇权的过程中,投靠赵高集团,后被出卖

存照——

大秦帝国,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

秦朝从建立到灭亡,短短十数年,仿若昙花一现,既让人堪怜,也发人深省。几代人积累的强盛,竟然经不起一朝震荡,大厦刹那间轰然坍塌,梦也碎了,豪言壮语和辉煌功业也烟消云散。这一切都归罪于谁呢?秦始皇吗?历代的史家对此评论不一。只能说,对于秦朝的灭亡,秦始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并不能全都归咎于他,另一个至关重要的人,李斯,所起的作用也不容忽视。因为秦始皇所制定和实施的政策,李斯多为谋主。之后汉随秦制,并且秦朝的影响可谓深远,这也是和李斯分不开的。故秦朝兴也好,衰也罢,李斯难逃干系。

李斯是个难以说清的人物,大善大恶不足以形容,大智大愚也不足以辨别。他走的是法家的路子,确实帮助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他延续商鞅的变革,也使秦国的富强有了持久的动力,使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让中国的大一统成为了主流趋势。他爱好书法,精通篆书,也为文艺领域平添了几分风采,这些都是李斯不容抹煞的功劳,到什么时候也不能歪曲。但是李斯做人太精明,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说的正是他。秦始皇死后,他不能主持正义,而是屈从赵高集团的威逼利诱,做出了违背道义和良心的事情。后来赵高玩弄手段,置李斯于不义之地,使他身陷囹圄。东门牵犬,岂可复得,造成如此境况的,正是李斯自己。

李斯究竟是个怎样的人?且听慢慢道来。

才能卓越的人往往语出惊人,哪怕是面对厕所和老鼠这些不堪入目的东西。厕所秽污,老鼠猥琐,在李斯看来却全然不只这些。为什么仓库中的老鼠体格硕大而不惧人?为什么厕所中的老鼠形体瘦削遇人惊走?李斯陷入沉思。

经过一番深刻的脑力劳动,李斯终于参悟其中的奥秘所在:人生如鼠,有没有出息,或是尊卑贵贱,完全是由不同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地位决定的。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推论,人要做就做“仓鼠”,莫做“厕鼠”。

其实,老鼠天生是一样的,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结局却天壤之别,为什么呢?

李斯认为关键就在于彼此的遭遇不同。选择粮仓作为依附对象的老鼠,肯定吃粮食,故体格强健,再加上仓库管理员工作不认真,对老鼠的偷窃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不存在恐惧的问题。而选择厕所作为依附对象的老鼠的遭遇就与前者大相径庭了。厕所是私地,老鼠身处其中,食臊啖臭,营养不良,又偷窥人类隐私,遭到喊打而惊走是很正常的。

这个出生于楚国上蔡的李斯清醒地意识到了仓鼠和厕鼠的区别,大发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仓鼠和厕鼠的不同遭遇启迪了李斯的早年人生。

少年时期形成的世界观对未来的人生有着深远的影响。看待世界的角度不同决定了所呈现的视野也会千姿百态。个人的奋斗,支持个人奋斗的理念,个人奋斗的方式和途径,就像百花园里的花朵一样,色彩缤纷,五颜六色。因此,儿时的经历很重要,人生所有的梦想都诞生于此,所有的努力和奋斗都于此汲取动力。

李斯就是这样的人,无论他做的官是多么小,也无论他的遭际多么无聊,发生在身边的事总能引起他的思考。也许这就是能人和凡人的区别。能人总是能看到凡人眼里看不到的东西。

善于思考和观察的人总是对身边的世界非常敏感,一个在寻常人看来十分司空见惯的现象,在他们看来里面就可能隐藏着深奥的道理。即使再简单不过的事,也可能是生活哲学的体现,应该归纳和总结出来,作为人生的指导。

李斯总结的这套老鼠哲学,对他未来的人生追求具有指导意义,可以说李斯离开楚国,西入秦国,后来做了始皇帝的丞相,以致最终被腰斩于咸阳市,都和其所信奉的老鼠哲学关系甚深。

李斯离开楚国,拜荀子为师,学习帝王之术。

荀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后一位大师,他的学说源于儒家思想,但他的观点对各派学说都有所继承和评论。其政治思想,主张礼法兼治,王强并用,强调尚贤使能,反对世官世禄。这样的观点在当时非常实用,所谓显学,此之谓也。韩非和李斯都是荀子的弟子,可见荀子的学说影响甚广。

学成以后,李斯审时度势,认为当时除秦国外其余六国都软弱无能,无法满足他建功立业、成为人上人的欲望,准备去投奔西方的秦国。

李斯入秦而不去他国,显示出来他的高超的战略眼光。战国末年,六国势衰,秦国独强。各国有识之士纷纷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蓝图而奔走入秦。这些来自外国的贤士能人在秦国被尊为“客卿”,得到秦王的信任和重用,远非为自己的国家效力所得到的境遇所能比拟的。

李斯在离开老师荀子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番颇有意思的话:我听说,遇到时机就不可放过。如今天下纷争,正是我们这样的人建功立业的时候。现在秦王想吞并天下,称帝而治,这正是平民百姓和像我这样的人出人头地的好机会。身处卑贱的地位却不谋划博取功名,这就像鸟儿和鹿对肉食不感兴趣一样不可理喻!人是一定要力争出头的,所以说最大的耻辱莫过于地位卑贱,而最大的悲哀莫过于穷困潦倒。长时间过穷困贫贱的生活,不慕红尘,耻于言利,自甘平淡无为,这不是知识分子的愿望。所以我准备到西方去游说秦王。

由此可见,李斯是一个功利心极重的人。也正是这种功利心催动李斯继续前进,为了圆他的出人头地、摆脱穷困境遇的梦想,他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西去秦国的道路。这条路他走得干净利索,无牵无绊,心中充满了憧憬。因为秦国是一个帮助他实现抱负的大舞台。

李斯到秦国以后,正赶上秦庄襄王去世,秦王嬴政继位。

李斯先在相国吕不韦手下做门客,后来吕不韦觉得李斯是个有才干的人,就任命李斯为郎。郎是国王的侍卫。李斯于是得到了向秦王献策的机会。

李斯对秦王嬴政说:“一味等待的人,会坐失良机。要想建立伟大的功业,就在于抓住时机,敢于下手。为什么秦穆公时所建立的霸业并没有东向吞并六国之地呢?因为当时的诸侯国还很多,周王室的声望还不是很衰落,所以春秋五霸轮流坐庄,还没忘记打出尊奉周室的幌子。自从秦孝公以来,周王室日益卑贱衰微,诸侯相互兼并。秦国凭借优势奴役函谷关以东的六国,屈指算来已然六代了。现在的诸侯服从秦国,就好像郡县隶属中央一样。凭借秦国的强盛,大王的英明,犹如秋风扫落叶一样,足以消灭六国,实现天下的一统。这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啊。如果这个机会懈怠了,没有抓住抓好,诸侯就会再度强盛,相互缔结合纵的盟约,到那时候,大王纵使有黄帝的才干,也不能统一天下了。”

李斯的一席话,深深打动了秦王,博得了秦王对他的另眼相看。秦王接受了李斯的建议,任命李斯为长史,不久又拜李斯为客卿。

到此,李斯完成了对自己那番“老鼠哲学”的完美阐释。他以实际行动告诉世人,社会地位和环境是具有可塑性的,这种后天的塑造对人生的影响是何等的重要。

仓鼠和厕鼠生来俱是鼠,这是本质上的相同。而一个生在厕所一个生在粮仓,这就是社会地位和环境的不同,人生和命运也因此不同。但这其中有个变数,就像一个函数一样,既有常量也有变量,变量的改变会引起函数发生质的变化。

而人们往往忽视这个变数,对自己的境遇怨天尤人,这是最愚蠢不过的行为了。变数在人心里,谁有能力把握和控制,谁就能完成对命运的后天塑造。这是大大有益于人生的。

李斯不久就做了秦王的长史,建议秦王派遣谋士携带重金去游说诸侯,罗致人心。诸侯名士有爱财的,就用重金贿赂,让他们为秦国谋事,不接受贿赂的,就派刺客去结果其性命,扫清统一道路上的障碍。这个计划成功了,再派良将紧随其后攻城略地,统一就在望了。

嬴政大喜,认为这个计划无疑使自己统一六国的战略部署如虎添翼,更加万无一失了。

李斯的计策可谓毒也。俗话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总是甘愿为钱财而冒险,就像鸟儿甘愿为食而身陷牢笼一样。这就是这些人被怀有更高志向的敌人所利用。秦王和李斯就是这样怀有更高志向的人。他们计划的目的就是让六国内部离心离德,君臣不睦,互相攻讦,面临外难的时候,彼此推诿,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出卖国家。

堡垒总是从内部攻破的,所以苏洵在《六国论》中痛陈“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些险恶的赂秦者就是李斯的计划的牺牲品。

六国也有自救的志士,像燕国太子丹,深感国之将亡的切肤之痛,派荆轲去刺杀秦王。结果图穷匕见,秦王有惊无险,荆轲却血溅秦廷。这个让人痛心的结局不但无助于挽救燕国的危亡,反而加速了它的毁灭。因为此举让秦王感到六国之人不可相信,要铲平六国之地,建立一个效忠于自己的大一统的国家。

刺秦这样的事情发生频率很高,虽然秦王心存芥蒂,但对六国前来归附的能人贤士还是爱戴有加,并不防备怀疑。像李斯这样一个从楚国而来的有才干的人,秦王还是给予了重视和重用。

李斯曾因一席话得到了秦王嬴政的赏识,秦王决定要好好地重用他,偏偏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让秦王大为惊恐的间谍事件。

韩国恐怕被秦国灭掉,就派水工郑国到秦国去鼓动修建水渠,目的是消耗秦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牵制秦的东进。后来,郑国修渠的目的暴露了。

这时,东方各国也纷纷派间谍来到秦国做宾客,群臣对外来的客卿议论很大,对秦王说:“各国来秦国的人,大抵是为了他们自己国家的利益来秦国做破坏工作的,请大王下令驱逐一切来客。”

秦王联想到六国贵族亡我之心不死,几次刺客偷袭,险些丧命,今后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呢。这些六国的宾客啊,让秦王既爱且恨。秦王最后还是听从了群臣的建议,颁下了逐客令,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一看大事不妙,自己苦心经营的“仓鼠之境”将有被毁灭的危险,如此自己过去的努力和奋斗不就成了东逝之水了吗?不行,李斯合计着不仅不能让自己的努力付诸东流,还要借此进一步巩固自己在秦王心目中的地位。

于是,一篇震烁千古的雄文《谏逐客书》诞生了。鲁迅先生曾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就是指此而言的。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我听说群臣议论逐客,这是错误的。从前穆公求贤若渴,重用外来的由余、百里奚、蹇叔、丕豹和公孙支,兼并了二十国,称霸西戎。孝公重用商鞅,实行新法,富国强邦,打败楚、魏,扩地千里。惠王用张仪的计谋,拆散了六国合纵,迫使各国服从秦国。昭王得范雎,削弱贵戚力量,加强了王权,蚕食诸侯,成就帝业。这四代王都是由于任用客卿,才使秦国越来越强大的。客卿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如果这四位君王也下令逐客,恐怕国家既没有富利之实,也没有强大之名。

李斯还说,秦王的珍珠、宝玉都不产于秦国,美女、好马、财宝也都是来自东方各国。如果只是秦国有的东西才要的话,那么许多好东西也就没有了。李斯还在信中反问,为什么这些东西可用而宾客就要被驱逐?看起来大王只是看重了一些东西,而对人才却不能重用,其结果是加强了各国的力量,却不利于秦国的统一大业。

秦王过热的头脑也渐渐冷静下来,他仔细琢磨李斯心中的意思,认为李斯说得情辞恳切,非常符合秦国的历史和现状,对于未来的统一大业也是十分有裨益的。秦王感到李斯果然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立即取消了逐客令。李斯仍然受到重用,被封为廷尉。

间谍事件不仅没有伤害李斯的利益,反而使他更加取信于秦王。这一下,李斯成了秦王面前炙手可热的人物,来自于六国的宾客也对李斯大加佩服。李斯在秦国的地位一天天巩固并加强起来。

在取消逐客令不久,魏国大梁人尉缭也来到了秦国。当时的形势是,秦王已经除掉内部的反对派吕不韦等,大权进一步集中,积极向外扩张,东方各国人人自危。

尉缭向秦王建议:当前,以秦国的力量消灭东方各国是毫无问题的。但是,如果各个诸侯国联合起来,合纵抗秦,结果就很难说了。因此,不要吝惜财物,向各国掌权的“豪臣”行贿,破坏他们的联合,就可以达到兼并各个诸侯国的目的。

尉缭的计策和李斯的不谋而合,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秦王得此左右股肱之臣,统一事业势如中天。而六国却在不断地孤立和瓦解。统治者集团内部离心丧德,显示不出丝毫的凝聚力,而形势却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六国在李斯、尉缭的离间之计的攻击下,变得脆弱不堪,就似一堆朽木,只待最后一波风浪,就将它们裹挟而去了。

然而,正当李斯在秦国的地位不断地提升和加强的时候,他却见到了自己不想见到的人。此人的出现,不啻于在李斯的头上砸下重重的一棒。这个人具有比李斯还要高的才能,如果得到秦王的重用,李斯就会黯然退出秦国政治的舞台。

这个人就是口吃的韩非。

韩非是韩国的贵公子,爱好刑名法术,与李斯同学于荀子门下。韩非生来口吃,说话不太利索,但是很能著书立说。李斯常因此而自卑,认为自己不如韩非。

在众多的门生中,荀子认为韩非和李斯最优秀,将来前途不可限量。荀子曾说:“韩非才质超群,可惜太露锋芒;李斯心智过人,只恐过于忠厚。但有二子在,吾道不穷矣。将来出将入相,楚国有望,秦亦不足惧矣。”

太露锋芒就会招人嫉妒,过于忠厚就是心怀狡诈,荀子对自己的两个爱徒可谓知之甚深。荀子希望他们两个能都以自己的才学出将入相,振兴自己的国家,那样秦国的扩张就不足恐惧了。

可是,韩非和李斯都违背了老师的意愿,都去秦国做了客卿。

去秦国之前,韩非看到韩国的国势渐渐衰落,屡次上书规劝韩王,但韩王都不予理睬,甚至有点瞧不起这个小学生。韩非感到非常痛心,因为他看到韩王治国不讲究法制,不能用权势驾驭臣下,不求贤任能,更不能富国强兵,反而重用一些夸夸其谈的文生和说客。这是韩国衰落的根由,韩非向国君指出来,不仅没有得到重用,反遭君王的冷落。

韩非还认为,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主张国家在平安的时候可以宠幸那些有浮名虚誉的文人,而危急时刻则需起用那些披甲戴胄的武士。而韩国的现状却恰恰相反,敢死的武士得不到重用,浮夸的文人说客却得到赏识,这不正是国家衰落的征兆吗?

韩非觉得自己的国家在一天天地沉沦,这样下去迟早会被强大的秦国所灭。他悲愤那些清廉正直的臣子不为奸邪之臣所容,考察历史上治国得失的演变轨迹,写下了不少著述,像《说难》、《孤愤》、《五蠹》等等,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他的书传到秦国,由于讲的都是“尊主安国”的理论,秦王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并说:“我要是能见到此人,和他交往,死而无恨。”

韩非是个务实的人,他感到韩国已无可救药,自己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于是他也想像李斯离开楚国一样,离开韩国去了秦国当客卿。在当时,去秦国做客卿可以说是一种时尚潮流,有识之士、能文会武者、侃侃健谈者……只要有一技之能,都能在秦国得到任用,发挥自己的才智。韩非是荀子的得意门生,学识才干都在李斯之上,李斯尚且得到秦王的重用,何况韩非呢。

可是,因为秦国要攻打韩国,没等自己去,韩王却把韩非当做人质送与了秦国。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韩非由原先的事与愿违到现在的事与愿遂,本想着接下来就是面见秦王,向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就像自己的同门师兄李斯那样。

然而结果却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韩非的遭际对比于李斯的来说,简直就是天上地下。韩非不但没有得到重用,而是身陷囹圄,最终丧命。

这些都是拜李斯所赐。李斯是个功利性很强的人,他绝不容忍自己的“仓鼠”的处境遭到破坏,他骨子里的深深的自卑,由自卑而产生的嫉妒,成了韩非悲剧发生的引线。

李斯通过《谏逐客书》进一步得到了秦王的信任,他在书中主张优待从六国而来的客卿,这样才能使秦国更加富强,统一的步伐也会加快。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当另一位“客卿”韩非来求见秦王时,却遭到了李斯的嫉妒。

李斯知道韩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秦王重用他,对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向秦王讲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韩王的同族,大王要消灭各国,韩非忠于韩国不忠于秦国,这是人之常情。如果大王决定不用韩非,把他放走,对我们不利,不如依据法令把他杀掉。”

秦王轻信李斯的话,把韩非抓起来。

韩非到秦国以后,又得罪了姚贾。姚贾为秦国立过功,深得秦王的重用,被任命为上卿。韩非却向秦王说,姚贾出身不高贵,当过大盗,在赵国做官时被赶跑了,认为用这样的人是很不应该的,使得秦王很扫兴。事后秦王又向姚贾问起韩非,姚贾当然不会讲韩非的好话。

在李斯和姚贾的串通下,韩非没有办法,只好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自杀而死。

秦王后来醒过味来,发觉不对,可是后悔已晚。

从此以后,李斯没有对手,更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为秦王统一六国出谋划策了。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秦王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割据局面,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一个东到大海,南至象郡(今广西崇左),西自陇西(今甘肃临洮),北起长城一带的空前的封建大一统国家。

秦统一后,秦王嬴政被尊为皇帝即秦始皇,李斯为丞相,又积极协助秦始皇建立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统一度量衡,统一文字,统一交通轨道,凡此种种巩固了秦朝的统一。

关于统一文字,这里还有一段佳话。

秦统一后,李斯建议始皇,尽废各国文字,实行“书同文”政策。

李斯本就是秦代最著名的大书法家,小篆书写得非常好,宦官赵高也颇通此道。传说,李斯的小篆书“结体凝重,端庄飘逸,笔直如矢,弯曲若弓,体势修长,匀柔圆健”,体现了小篆体的精髓,被后人推崇。

韦续的《墨薮》曾载李斯用笔法:“夫书功之微妙,与道合自然,篆籀之前,不可得而闻矣。自上方大篆,颇行于世,但为古远,人多不详。今则删略繁者,取其合理,参为小篆。”可见李斯小篆书法的美学感受。

在统一文字的过程中,李斯简化大篆体,以小篆为标准,力扫书法上的繁复冗赘之气,整理文字,并将小篆书法载入“半两”钱文上,对我国文字的统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秦朝建立后,是实行周朝的分封制,还是孝公时推行的郡县制,在统治者内部引起了一番激烈的讨论。李斯力主实行郡县制,但是遭到了站在儒家立场上看待秦朝政治的守旧派的坚决抵制。

国朝建立初始,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形成了一个以国王为中心、以诸侯为辐射区的圆形统治体系,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可是日久年深,一旦出现主弱臣强的局面,诸侯便不再服从中央的号令,互相兼并攻伐,造成大分裂的局面。春秋战国的历史就是鲜活的例证。

而郡县制则不同了。郡县制是中央集权的象征,它不再分封诸侯,而是直接由国君任命的官员去执行,郡守只对国君负责。这样的话,统治体系就由原来的圆形体系而变成金字塔体系。金字塔体系的一切元素或部件只对位于塔尖的国君或皇帝负责。

但对于新事物,守旧的人总是嗤之以鼻。秦统一后,勋旧派首领丞相王绾首先提出全国地方太大,难以管理,要求像周代那样,封秦始皇诸子为王,分封到各地替皇帝管理天下。

秦始皇是一个锐意进取的帝王,他也一直在思索这个问题。王绾将这个问题表面化以后,秦始皇便召集群臣讨论,群臣都赞同王绾的意见,只有李斯提出不同的意见。

李斯认为:周朝建立的时候,文王、武王分封的子弟很多,后来一个个都疏远了,互相视为仇雠,经常发生战争,天子也不能禁止。现在天下统一,应该实行郡县制,皇帝的子弟和功臣,都用国家的赋税进行赏赐,这种制度是很合适的。天下没有二心,才是安定国家的根本,分封制过时了,不再适合国家的形势。

秦始皇颇欣赏李斯的建议,他说,天下苦于无休止的战争,就是因为诸侯王互相攻伐的原故。朕依赖祖宗宗庙完成天下统一,再立许多国,这不是自我树敌、自掘坟墓吗?分封诸侯国,既不利于统一,安宁也没有保障,所以支持李斯的意见。

李斯最后战胜了勋旧派。郡县制的实行影响深远,成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尽管知道现在人们还在讨论郡县制的优劣功过,但不可否认在封建社会的草创阶段,郡县制的功劳是大大的,既加强了中央集权,又免去了诸侯战乱,可谓一举两得。其间,李斯的历史功绩不容抹煞。

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以下为县。把百姓改为“黔首”,收集天下的兵器,聚在国都咸阳,熔铸成巨钟,又铸造了十二个巨硕的铜人,每个重一千石,安置在宫廷里。

秦始皇想借此一是毁灭六国贵族复辟的念想,二是削弱民众的反抗力量,可惜国家机关成了实施暴虐的工具,在李斯的辅佐下,刑法严苛,最终导致陈胜吴广起义,“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为后世留下了笑柄。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群臣又一次聚在咸阳宫,为秦始皇歌功颂德。独裁的皇帝大都有些好大喜功,秦始皇也不能免。

有一个博士仆射,叫做周青臣,称颂秦始皇消灭六国诸侯,在天下实行郡县,统一了中国,铲除了战争的祸根,认为这是前无古人的事业。这些既是实情但听起来让人倒胃口的阿谀之词,令始皇帝心情大悦。

偏偏这个时候,另一个博士淳于越很不知趣,对秦始皇说:“殷周之所以存在千年,是因为它把天下分封给子弟和功臣。现在天下如此之大,宗室子弟没有封地,和百姓一样,万一发生了田常、六卿之变,又有谁来相救呢?没听说过不以古为师而天下能长久的。”

就这一句,秦始皇愉悦的心情顿时一扫而光,脸上却顿时阴云密布。秦始皇最反对以古论今,以古非今。淳于越是以儒家的立场来看待秦朝的政治,同秦始皇的思想和行动是格格不入,使得秦始皇大为不满。

李斯一看淳于越要推翻自己的主张和立场,又看到秦始皇十分不悦,隐忍心中的怒气,他便心中有数了,皇帝不喜欢这些酸腐守旧的儒生,皇帝要创造前人未有的基业。

于是,李斯向秦始皇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时代变了,政治制度也要随着改变。淳于越吹捧的夏、商、周三代旧制,根本不值得效法。现在天下已定,法令一统,百姓努力生产,读书人只须学习政府法令。可是那些读书人不学习当代的东西,却专门推崇古代的东西。他们标榜私学,攻击政府法令,入则心非,出则巷议,诽谤朝政,惑乱人心。如果不加禁止,陛下的威信就会降低,他们就会结成私党,聚众闹事。”

最后,他又把这一切都归罪为读书的缘故,建议秦始皇下令焚书。公元前213年,李斯上书秦始皇道:“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诣守、尉杂烧之。”嬴政对此建议的批阅是:“可。”

于是,秦始皇下令焚书,先秦许多文献古籍都被烧掉了,使中国文化遭到了巨大的损失。

在焚书的第二年,即秦王政三十五年,秦始皇对儒生又进行了迫害。他下令将咸阳的四百六十多个儒生活埋,这就是历史上的“坑儒”事件。

焚书坑儒事件的发生,对中国历史的进程,尤其是中国思想文化史的进程是一场难以形容的灾难。儒生的主张虽然不合时宜,但他们本身并没有错,他们所读所学所信仰之学说没有错,而李斯揣测秦皇意图,以报当日儒生阻挠实施郡县制的仇恨,竟建议焚诗书、坑群儒,其内心之黑暗可见一斑。从此,秦国的文化与公正、理性渐行渐远。

这一切,李斯难辞其咎。

比李斯早些时候的庄子,曾在濮水边垂钓,楚王派遣两位大臣先行前往致意,说:“楚王愿将国内政事委托给你,愿你不辞其劳!”

庄子手中握着钓竿,头也不回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已经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竹箱装着它,用巾饰覆盖着它,珍藏在宗庙里。那么这只神龟是宁愿死去,留下骸骨进而得到配享宗庙的尊贵呢,还是宁愿活着在泥水里摇着尾巴吹气?”

两位大臣说:“宁愿活在泥水里摇着尾巴吹气。”庄子说:“你们走吧!我仍愿做一只活在水里、拖着尾巴、吹着气泡的龟。”

言犹在耳,却很少有人领悟其中的深意。

几十年后,李斯全家被押赴刑场。

在赴死的途中,李斯回过头来看了看他的儿子,充满悔恨地说:“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说罢,父子相抱痛哭。

就在这一天,李斯在咸阳街头被腰斩,全家大小三族全被杀害。

对于李斯的死,其自身的原因起决定作用。秦始皇重用李斯,李斯则依靠严苛的刑法治理国家,不注重与民休息,使得百姓困顿,民生沸腾。这也是为什么汉高祖灭秦后采用道家休养生息、无为而治的政策使国家逐渐恢复并强盛的原因。

秦国的草创阶段,法家严苛的政策具有致命性的危险。再加上秦始皇自身性格暴戾,实行独裁统治,更使国家疲惫不堪。国家内部反抗浪潮迭起,秦朝统治岌岌可危。

秦始皇觉察到有人在皇位下面点火,不但不反省,反而先后五次远途巡行,到各地耀武扬威,加强控制。尽管如此,反抗还是不断发生,曾有人拦截皇家使者,还有人公开咒骂“今年祖龙死!”

最后一次巡行,丞相李斯和秦始皇宠爱的小儿子胡亥、胡亥的老师赵高等一同前往。秦始皇从咸阳出发,出武关,沿丹水、汉水流域到云梦,再沿长江东下直至会稽。登会稽山,祭大禹,并刻石留念。在北归的时候,秦始皇得了重病,不久死在沙丘。

秦始皇死后,李斯怕引起天下大乱,每日照常令人送水送饭,不让外界知道死讯。然而,围绕皇位继承的问题,李斯和赵高勾心斗角,最终联手策划了一场阴谋,而李斯也最终成了这场阴谋的牺牲品。

按照惯例,应由秦始皇长子扶苏继位。扶苏思想倾向于儒家,不同意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当面提过意见,惹得秦始皇生气,把他派到西北大将蒙恬那里。

而宦官赵高极力想拥立胡亥,那样他就可以大权独掌。但李斯的存在让赵高有所顾忌,赵高想要胡亥继位没有李斯的支持是不行的。因此,赵高便千方百计地拉拢李斯。

赵高口才极好,善于雄辩,他对李斯说:“皇帝临死前,召扶苏参加葬礼的这封信,还没来得及送出去,现在胡亥手里。决定由谁来继承皇位,全由你我说了算,你意下如何?”

李斯听后非常惶恐地说:“这是亡国的言论,不是人臣应该议论的。”李斯的这句话对赵高是有所防范的,但赵高对李斯的弱点了如指掌,他让李斯和蒙恬进行对比,李斯自觉不如蒙恬,赵高乘机又说:“扶苏刚毅而勇敢善战,他继位后必将任用蒙恬为丞相。”

这句话一下子戳中了李斯的要害,李斯最怕有人将他取而代之。一下子他的心理防线崩溃了。李斯一见形势将危及自身的利益和性命,无奈只好听从赵高的调遣了。

于是,篡改遗诏的好戏上演了。胡亥、赵高将秦始皇召扶苏来咸阳送葬的书信,改为斥责扶苏“无尺寸之功”、“不孝”的信,令他自杀,同时责备蒙恬“不忠”,也令他自杀。结果扶苏乖乖地自杀了,蒙恬不肯自杀,但后来被囚禁,服毒而死。

在李斯的合谋下,胡亥继承了帝位。但胡亥比他老爹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没有他爹的雄才大略,却有比他爹更加残暴的统治手段。

李斯看到灭亡秦朝的引火线不断地燃向炸药包,再不出面规谏,秦朝恐怕要成短命王朝。但为了保存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既得利益,李斯徒作哀叹,不敢规劝胡亥。

但毕竟李斯良知尚存,他对胡亥修阿房宫征发徭役的行径实在看不下去了,就同右丞相去疾、将军冯劫劝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宫,减少一些徭役。当时,秦二世正与宫女宴饮作乐,见李斯等人上书十分恼怒,下令将他们逮捕入狱。

李斯在狱中高呼:“大秦要亡了,如今反者已有天下之半了,昏君之心尚未领悟,奸臣赵高仍被重用。我不久就会看到,盗至咸阳,麋鹿游于宫苑。”

李斯一生的醒悟直到此时才刚刚开始,只不过上苍不再给他机会了。赵高也终于窥伺到扳倒李斯的机遇。他趁机诬陷李斯与其儿子李由谋反,对李斯严刑拷打,刑讯逼供。李斯挨不过皮肉之苦,屈打成招。李斯荣耀的“仓鼠”的一生,在血溅刀刃的腰斩酷刑中草草收场。

后人在评价秦朝的功绩的时候,往往称颂秦始皇,而忽视李斯,但李斯的历史功绩是不容抹煞的。明人李贽曾说:“秦始皇出世,李斯相之,天崩地坼,掀翻一个世界。”可见秦始皇显赫的历史功绩中,李斯的作用不容小觑。

但李斯注重名利,甚至为了自身利益不惜牺牲人格尊严,与赵高同流合污,阿谀二世胡亥,千古以来遭人唾骂,自己也因此身败名裂,腰斩街头,令人悲痛。假如在沙丘,李斯能绝交赵高,挺身而出,阻止政变,诚如司马迁所言“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李斯也曾有过思考。有一次,李由回到咸阳,李斯摆设家宴,百官都来赴宴祝酒。在这种热烈的酒席上,李斯想起了他的老师荀卿告诫他的“物忌太盛”这句话,感慨地说:“我以前是个平民百姓,今天却做了丞相,可以说是富贵到了极点。但是,物盛则衰,我还不知道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

但李斯的思绪一闪而过,那不是深刻的清醒,而是一时的感慨。直到临死,李斯才真正彻悟了,在狱中发出了振聋发聩的绝响。但一切都晚了,徒作“牵犬东门,岂可复得!”之叹。

李斯生活的时代,战国的历史已接近了尾声,秦国一统天下成了大势所趋。李斯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从楚国的一名小吏西入秦国成了秦相国吕不韦的幕僚,后又伺机一跃成为秦王嬴政的客卿,最终当上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统一王朝——秦朝的丞相。纵观李斯一生,毁誉参半。他在秦始皇统一全国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秦朝的昙花一现他也难脱干系;他为后世留下了精妙的小篆书法,也为后世伏下了诸多隐患,最终造成了中华民族封建时代的衰落。回顾李斯的生命轨迹,真可谓其兴也勃焉,其衰也忽焉。曾经的不可一世,终究难以抵消临死前“东门黄犬”的遗憾。

李斯最大的错,在于原则问题。一个人要讲原则,没原则就会行为失准,做出不讲道义的事情。在赵高策谋立胡亥为帝,拉拢李斯的时候,李斯就应该义正词严地拒绝,主持正义,迎立扶苏为帝,联合蒙恬,然后大旗一挥,直指赵高、胡亥夺嫡的阴谋,号召天下有识之士共同讨之,事情就是另一番样子了。赵高、胡亥也未必有勇气将阴谋继续下去。而且,少了李斯的支持,赵高的阴谋也不好实现。因此,秦末的变乱,李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斯思及自身利益的时候,便罔顾原则,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他担心蒙恬会取而代之是没有道理的。一是,蒙恬是领兵将领,长期在外作战,对宫内的权力之争不甚明了,不会毫无顾忌地牵涉进去,虽然他和扶苏走得很近,但那是正当的,丝毫没有结盟的意思,相比胡亥和赵高的阴谋勾结,自然要高尚许多。二是,以李斯当时的影响,蒙恬取而代之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可以说秦始皇死后,李斯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起着决定作用,无论是对扶苏还是胡亥来说,谁得到了李斯的支持,谁的胜算就大,而人心所向的乃是希望扶苏能出来继位,扶苏只能依靠李斯,而不会冒失地让蒙恬取代他,自绝优势。故此,李斯的顾忌是多余的。

李斯一旦就缚于名缰利锁,眼光和胸襟就会变得狭窄,丧失衡量事情的尺度。赵高对他非常了解,因而对症下药,提出蒙恬可能取而代之的问题,正戳中了李斯的痛处。李斯思来想去,没能守住原则,向赵高这个阴谋家倾斜了。可是,正因为丧失了原则,李斯堕入赵高的套中,事成之后(胡亥如愿以偿登上帝位),赵高把脸一翻,李斯便锒铛入狱。身陷囹圄的李斯才有所悔悟,可为时已晚,既然赵高把他送进来了,就没想着再把他放出去。对此,李斯的心里比谁都明白。

当李斯知道自己要被腰斩的时候,才知道自己为丧失原则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于是,后悔了,想起没当官的时候,带着儿子去上蔡东门驱逐狐兔时的光景,真是惬意啊。人只有到临死的时候,才懂得平淡和淡泊名利的可贵。只可惜,即使李斯此刻悔悟了,也再不能回到过去的岁月了,只能把教训留给后人,把遗憾和感叹让后人品味。

李斯当死之时,耳旁萦绕着庄子那句“我仍愿做一只活在水里、拖着尾巴、吹着气泡的龟”。悔恨的泪水无声飘落。是啊,泥水中虽然污浊,但总可以自由地呼吸、自由地摇头摆尾。一旦戴上名缰利锁,为之汲汲驱驰奔逐,为之牺牲一切可贵的东西,到头来却只能身死名丧。如果李斯当初醒悟,仔细咂摸一下先贤庄子的那句话,宁肯和儿子在上蔡东门逐一辈子的狡兔,也不会涉足名利这场浑水了!

可惜,一切都太晚了!

同类推荐
  • 沉默年代

    沉默年代

    刘世英为民国时期四川王刘湘之子,在重庆大学读书,是一名具有爱国情操的武术高手。九一八事变后,刘世英结识好友王名扬及女友林君玉,成立东岛西歪倒日同盟会,一起组建学生义勇军。不久,日本军国分子苍岛浪雄一行潜入重庆,大肆窃取军事情报。刘世英通过认识苍岛的女儿荷子与苍岛接触,反驳了他的侵华理论,并打败其手下空手道高手中村兵卫,与其发生一些列的冲突,最后成功逼迫苍岛离开中国大陆。不久七七事变爆发,刘世英等人参军,随川军部队赶赴山西对日作战,后又转战徐州,拼死守卫滕县,在倒下前成功击杀苍岛及中村。与此同时,日机轰炸重庆,刘世英的女友亦亡。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读史使人明智”,这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的一句名言。读史就要读出历史的真实,就要读懂历史发展的规律,进而理性地参与到历史的发展之中。史学大师吕思勉(1884—1957)所著的《中国通史》(原名《白话本国史》)堪称与钱穆《国史大纲》双峰对峙史学巨著,迄今为止,仍旧是一部最权威和最完整的中国通史。
  • 天放纪

    天放纪

    一道自太古混沌中诞生炁。趟过历史的的长河,从异兽遍布的原始洪荒步入人类为主的封建王朝。他饰演过无数人物,也留下了无数传奇。变换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他那永葆青春的面貌。一个永生者的自传……
  • 明代文化史

    明代文化史

    本书为“中国历代文化史书系”之一种,讲述了明代的文化史。书中从明代时期的文化专制、多层文化特征、教育与考试制度、学术流派与宗教、文学艺术、文化遗产等方面展现了明代的文化特征及其历史地位。本书内容翔实,史料丰富,研究深入,值得广大历史研究者参考和阅读。
  • 大唐岭南王

    大唐岭南王

    新书大唐古武系统,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前来看一下,保证更加精彩!现代铁匠穿越到唐朝岭南冯盎之二子身上,且看猪脚如何破突厥,征服南洋,奴役倭岛,如何打造盛世大唐,巍巍中华,当让四方臣服。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可知景逸盛世

    你可知景逸盛世

    景朝盛世以太子为后幕的东宫势力逐渐庞大西宫锦衣卫也随之崛起两宫自然是势不两立说巧不巧新提拔的东西宫都尉竟是师徒这让师徒二人关系微妙一日,锦衣卫接到命令前往东宫办案……(与历史毫无关系,没有借鉴历史,没有恶意篡改历史)
  • 守护夕阳

    守护夕阳

    她是一个倍受家族宠爱的公主,众人眼中的开心果;那个在夕阳下充满阳光笑容的女孩。生在平凡的家庭,但是却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冷酷无情,没法看出喜怒哀乐,情绪不定,琢磨不透;善良可爱。他狂妄自大,桀骜不驯,却因为一个校长他的人生来了一个大逆转,被发配军营。他是他的大哥哥,从小把保护他当成生命中唯一大事,她是他看着成长的小女孩,他是她成长道路上的见证,为她封心的男孩,发誓要让她幸福的男孩;军事高等院校毕业的高材生;是部队培养的重点对象,前途无量,学生的典范,优秀的学生代表,部队,全军的优秀标兵,先进个人。一切都是上天的注定。严修,某部队年轻军官,宁宇凡的死党,是一直背后默默保护她的骑士,默默地爱着她,默默地支持她。他们,撞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场景,又会发生一段什么样的故事?她,能到达幸福的终点吗?。人的一生中总是有美丽的插曲,谁跟谁在一起好像是命运的注定。还是命运给她重新洗牌。
  • 松松垮垮

    松松垮垮

    十年,二十年。在未来的自己想到现在,是荒唐,是幼稚,是无奈?夏宇的内心充满了挣扎。于是他犯下了错误,在青春年少,在被人伤害后的挣扎让他走上一条没有回头的路。再回首,看着这走过的路,他又是怎么的心境,是选择改变,还是任由欲望将他拉入无底深渊......
  • 暗恋大叔好多年

    暗恋大叔好多年

    【问题少女vs高冷大叔】时先生经常觉得她不乖。今天吓坏了别人家的猫,明天又踩坏了别人家的花盆。而面对时先生的批评,她还总是不服气的说:“你嫌弃我不守规矩脾性顽劣,我还没嫌弃你老呢!”“我老?”时寰宇靠近一步,深邃的眸子渐渐眯起,“结婚前你怎么不嫌弃我老?现在后悔了?”他步步逼近,紧紧的挨着她。面上一热,时染羞愤的低下头,“不……不老吗?”男人忽地在她耳边轻呵,“哪里老?小时候我抱过你,十岁你住进我家,我们在一起生活了八年!是名副其实的青梅竹马。”“?!”什么时候,一个比自己大十一岁的叔叔都能成为自己的青梅竹马了?时染轻轻的吐了口气,假装微笑了抱住他,“你说得对,一点都不老,我的竹马叔叔。”避雷区:①无血缘,女主已经成年。②双向暗恋。
  • 斗罗之我穿越成了唐晨

    斗罗之我穿越成了唐晨

    一名,现代人类唐辰,不小心穿越到了斗罗大陆,成为了大陆一代强者唐晨,看他怎么毁武魂殿,重振昊天宗。
  • 天师传奇

    天师传奇

    天师,大荒内修炼者的统称,无论修炼何种功法,只要有所成,皆为天师,这是一个天师的世界。
  • 早安,总裁大人

    早安,总裁大人

    一夜醒来,她的世界全乱了。一个步步紧逼,就是不想让她好过。一个苦苦哀求,只要她能重回他身边。高富帅?给我端茶送水!霸道总裁?给我一边去待着!傅衡熙:我自己的妹妹我自己宠!席城:我要娶的人一直都是深爱着的安云馨(傅晨曦),六年了就别躲我好了吗?傅君颜:妈咪妈咪,为什么舅舅老跟爸爸吵架?傅晨曦:宝贝乖,我们不理他们。情根深种,所以想排除万难跟你在一起。早安,总裁大人。
  • 青丝莫悲生白发

    青丝莫悲生白发

    多少红颜悴,多少相思碎,唯留血染墨香哭乱冢……没有现代,只有古代。大多数都是情情爱爱,斯文的狠没有虎狼之词(虽然我挺好这口)
  • 剑灵使魔

    剑灵使魔

    一次仙界与妖界的斗争,一次踏上寻找战胜妖界方法的路程,一次又一次,重重困难,他们能否克服能否战胜,仙界与妖界的最终结果又是怎样……但在这过程里,仙界妖界两界的皇子与灵女却发生了不一样的关系……他们还能继续在一起吗……再者仙界妖界能否和平共处,还是最终战的你死我活呢?(本文还主要以言情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