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51000000069

第69章 正见不在于年龄的高低

禅语

古人云: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人生懂得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因而没有什么羞耻可言。如果不知所以而能谦虚谨慎地进取,学而不厌,就真不愧是自知之明者也。

如想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首先就要主动向别人请教。不能则学,不知则问。我们固然不是神通广大的超人。显然也不是博古通今的学者,为此,我们要向有能力的人请教,向知识丰富的人学习。

故事

有一位云水僧听人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以代劳。”

云水僧道:“你年纪太小不行。”

侍者沙弥道:“年龄虽小,智能不小喔!”

云水僧一听,觉得还不错,便用手指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侍者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云水僧伸出一根指头,侍者伸出五根指头。云水僧再伸出三根手指,侍者用手在眼睛上比了一下。

云水僧诚惶诚恐地跪了下来,顶礼三拜,掉头就走。云水僧心里想:我用手比了个小圈圈,向前一指,是想问他,你胸量有多大?他摊开双手,画了个大圆圈,说有大海那么大。我又伸出一指问他自身如何,他伸出五指说受持五戒。我再伸出三指问他三界如何,他指指眼睛说三界就在眼里。一个侍者尚且这么高明,不知无相禅师的修行有多深,还是走为上策。

虽然云水禅师羞愧而走,但是他待人平等,礼貌地对待小侍者的修养和胸怀值得钦佩。

其实,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并不在乎年龄的大小,大人不一定会比小孩懂得多,老师也不一定就比学生更明白真理。我们向别人请教,往往不是因为他所掌握的真理,而是因为他的权威。但这是不正确的,我们更需要的是根据一个人所掌握的真理来判断是否该向他请教。

中国自古便有“不耻下问”的美德,只要谁掌握了真理,那么谁就能当之无愧地成为老师,在这一点上,做得最好的当属我国古代的圣人孔子。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予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俗话说:圣人无常师。即使有学问的人也没有固定的老师。他(她)不但向比自己知识渊博的人学习,而且也向许多比自己学识浅的人学习。这正如犹太法典所谏言:“能向任何遇到的人学习好处的人,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

解读

人生在世,最聪明的不是我们所固有的天赋,而是我们懂得不耻下问地获取。

清代刘开说:“君子之学必好问。”只有问与学相辅而行之,做一个有宰相风度的人,勇于探寻,心明眼亮,才能做一个博学的君子。

所谓“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我们绝不能因为别人比我们的年龄小或者经历没有我们丰富、社会地位不如我们高,便否认他们可能掌握我们所不知道的真理,因为真理是不分年龄大小和高低责贱的。

同类推荐
  •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全集之书信(02)

    弘一法师出家前名李叔同。皈依佛门之前,他已在文学、律学等等各方面都颇有造诣。人生的一个转折让悟性极高的李叔同出家归隐。从此佛门多了一位修为甚高的法师。弘一法师的智慧与超然让世人敬仰,他的定力与慈悲让世人敬重。
  • 禅与老庄

    禅与老庄

    东西方越来越多的人醉心禅学,不像大多数西方人士已经了解的东方文明,作者认为他们接触的都是变样的禅学,对此作者抱以深深的忧虑。通过本书,作者向世界介绍本真的中国禅学,指出中国禅和印度禅的不同,并且正本清源,阐明禅与老庄的关系,强调禅是中国思想的结晶,还给禅学一个本来面目。相信用心的读者已能管窥。
  •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佛教唯识宗大师窥基

    唐代是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高僧辈出,译师荟萃,著书立说,创宗立派,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佛教发展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著名高僧窥基法师为佛教文化做出重要的贡献。他是初唐名将尉迟敬德之侄子,是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大师的高足弟子。窥基聪慧颖脱,过目不忘。躬事玄奘,独得嫡传。学富五车,辩才无碍。切问近思,新意迭出。勤奋著述,有“百部疏主”之誉,尤其是继承玄奘事业,为开创唯识宗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佛教唯识宗的创始者,被尊为唯识宗二祖。本书就窥基的功业作一专门介绍,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 中国的佛教

    中国的佛教

    佛教创立者释迦牟尼姓乔答摩,名悉达多,大约诞生于公元前565年,逝世于公元前485年,活了80岁,与我国春秋时代的孔于是同时代人。在他“觉悟”之后,被尊称为佛陀,意为“觉悟者”。释迦牟尼也是尊称,意为“释迦族的圣人”,这是因为他出身于释迦族的缘故。
  •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心若莲花,爱如菩提(李叔同作品精选)

    本书精选了他从风华才子到云水高僧的传世名篇,配有法清法师意境高远画作,文中有情,画里有禅。诗情画意,美不胜收。
热门推荐
  • 常春藤裁剪的天空

    常春藤裁剪的天空

    人生就像常春藤织成的网,透过这张网看天空,曾经的完整已被裁剪的斑驳破碎,只有剪除了遗憾与悔恨的繁枝蔓节,才能重新获得属于自己的天空。
  • 来与最美的夏天邂逅

    来与最美的夏天邂逅

    儿童短篇小说,让我们一起携手走进最美好的夏天。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感受不一样的炙热!
  • 穿到古代泡王爷

    穿到古代泡王爷

    你这个医药骗子,以后再看见你我就打折你的腿”她是现代的女娃子,最讨厌看剧却不曾想在家里洗个脸竟然也能穿越“天呐,这是什么鬼地方”Σ(?д?|||)??周围美男必须拿下!!!! 霸道总裁不存在,腹黑王爷在古代!若本人作品被侵权,严肃处理!!!
  • 火热的游戏

    火热的游戏

    一场火灾带走了她的全部从那时起,那场游戏就开始了……一段青涩年华带给她短暂的希望从那时起,隐藏了不堪和黑暗,只想拥有正常幸福的生活……一次重逢让她戴上了面具从那时起,彻夜难眠,没有遇见该有多好……我满身鲜血,却怕弄脏了一尘不染的你我戴上面具,只为和你玩一场火热的游戏!
  • 安德拉的魔法指南

    安德拉的魔法指南

    安德拉在收拾爷爷的柜子的时候翻出了一本魔法指南,看说明发现它可以打开不同的魔法,于是,安德拉离开了充满田园气息的小乡村,开始了属于她的冒险之旅,以及寻找爷爷的旅程。由此,她遇到了年轻但是有缺憾的子爵,蓝影·夜,贵都城的贫民但是极天才的原有·涯,火系主神胖妹米茜拉以及未来的艾埃尔王国的王,现在的王子艾莱尔-赫森,还有妖精阿埃尔,小安德拉的冒险由此开始。本书架空世界,完全是作者臆想。
  • 公平的誓言

    公平的誓言

    大唐竟是人与妖共生的世界?!二者之间的友谊与纷争,合作与竞争。更进一步的,便是爱情。以远山为舞台,上演的一代代人的故事。
  • 水东饮馔谭·开阳味道

    水东饮馔谭·开阳味道

    一个地方饮食文化的建立与当地的物产、气候、历史文化等息息相关。《水东饮馔谭·开阳味道》一书通过对开阳传统菜、地方菜、风味小吃、地域特产、富硒食材等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娓娓道来,以地方饮食为切入点,深挖饮食背后的地域文化及人文内涵,结合开阳县打造全国知名的山地旅游、乡村旅游聚集区,农旅一体化发展,做大做强“开阳富硒农产品之乡”品牌的政策举措,构建开阳地域文化谱系,提升开阳的文化软实力,推进县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 女配的重生日常

    女配的重生日常

    本文讲述的是甜文女配每天胆战心惊,时刻保持重新做人的故事……
  • 至暗狂潮

    至暗狂潮

    无声的低语在耳畔回响,诡异的阴影扭曲在身后,浮现在眼前的猩红字体滴下点点鲜红。“欢迎来到《真实游戏》。”
  • 千古未来

    千古未来

    千万年一个大轮回,百万年一个小轮回,多少事情化为尘土,多少英雄豪杰沦为笑谈,又有多少点点滴滴的谜团等待着发现。公元10712年,一个记者一次意外,让他展开了新世界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