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492200000006

第6章 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日月盈亏,星辰失度,为人岂无兴衰?子房年幼,逃难在徐邳,伊尹曾耕莘野,子牙尝钓磻溪。

君不见:韩侯未遇,遭胯下受驱驰,蒙正瓦窑借宿,裴度在古庙依栖。时来也,皆为将相,方表是男儿。

汉武帝元狩二年,四川成都府一秀士司马长卿,双名相如,自父母双亡,孤身无倚,齑盐自守。贯串百家,精通经史。虽然游艺江湖,其实志在功名。出门之时,过城北七里许曰升仙桥,相如大书于桥柱上:“大丈夫不乘驷马车,不复过此桥。”所以北抵京洛,东至齐楚,遂依梁孝王之门,与邹阳、枚皋辈为友。不期梁王薨,相如谢病归成都市上。临邛县有县令王吉,每每使人相招。一日到彼相会,盘桓旬日。谈间,言及本处卓王孙巨富,有亭台池馆,华美可玩。县令着人去说,教他接待。卓王孙资财巨万,童仆数百,门阑奢侈。园中有花亭一所,名曰瑞仙,四面芳菲烂熳,真可游息。京洛名园,皆不能过此。这卓员外丧偶不娶,慕道修真。只有一女,小字文君。年方十九,新寡在家。聪慧过人,姿态出众,琴棋书画,无所不通。员外一日早晨闻说县令友人司马长卿乃文章巨儒,要来游玩园池,特来拜访,慌忙迎接至后花园中瑞仙亭上。动问已毕,卓王孙置酒相待。见长卿丰姿俊雅,且是王县令好友,甚相敬重道:“先生去县中安下不便,何不在敝舍权住几日?”相如感其厚意,遂令人唤琴童,携行李来瑞仙亭安下。倏忽半月。

且说卓文君在绣房中闲坐,闻侍女春儿说:“有秀士司马长卿相访,员外留他在瑞仙亭安寓。此生丰姿俊雅,且善抚琴。”文君心动,乃于东墙琐窗内窃窥视相如才貌。“日后必然大贵。但不知有妻无妻?我若得如此之丈夫,平生愿足!争奈此人箪瓢屡空,若待媒证求亲,俺父亲决然不肯。倘若错过此人,再后难得。”过了两日,女使春儿见小姐双眉悉蹙,必有所思,乃对小姐道:“今夜三月十五日,月色光明,何不往花园中散闷则个?”小姐口中不说,心下思量:“自见了那秀才,日夜废寝忘餐,放心不下。我今主意已定。虽然有亏妇道,是我一世前程。”收拾了些金珠首饰,吩咐春儿安排酒果:“今夜与你赏月散闷。”春儿打点完备,随小姐行来。

话中且说相如久闻得文君小姐貌美聪慧,甚知音律,也有心去挑逗她。今夜月明如水,闻花阴下有行动之声,教琴童私觑,知是小姐。乃焚香一炷,将瑶琴抚弄。文君正行数步,只听得琴声清亮,移步将近瑞仙亭,转过花阴下,听得所弹音曰:

凤兮凤兮思故乡,遨游四海兮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如今夕兮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在我旁。何缘交颈为鸳鸯,期颉颃分共翱翔。

凤兮凤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小姐听罢,对侍女说:“秀才有心,妾亦有心。今夜既到这里,可去与秀才相见。”遂乃行到亭边。相如月下见了文君,连忙起身迎接道:“小生梦想花容,何期光降。不及远接,恕罪,恕罪!”文君敛衽向前道:“高贤下临,甚缺款待。孤馆寂寞,令人相念无已。”相如道:“不劳小姐挂意。小生有琴一张,自能消遣。”文君笑道:“先生不必迂阔。琴中之意,妾已备知。”相如跪下告道:“小生得见花颜,死也甘心。”文君道:“请起,妾今夜到此,与先生赏月,同饮三杯。”春儿排酒果于瑞仙亭上,文君相如对饮。相如细视文君,果然生得:

眉如翠羽,肌如白雪。振绣衣,披锦裳。浓不短,纤不长。临溪双洛浦,对月两嫦娥。

酒行数巡,文君令春儿收拾前去:“我便回去。”相如道:“小姐不嫌寒陋,愿就枕席之欢。”文君笑道:“妾欲奉终身箕帚,岂在一时欢爱乎?”相如问道:“小姐计将安出?”文君道:“如今收拾了些金珠在此。不如今夜同离此间,别处居住。倘后父亲想念,搬回一家完聚,岂不美哉!”当下二人同下瑞仙亭,出后园而走。却是:

鳌鱼脱却金钩去,摆尾摇头更不回。

且说春儿至天明不见小姐在房,亭子上又寻不见,报与老员外得知。寻到瑞仙亭上,和相如都不见。员外道:“相如是文学之士,为此禽兽之行!小贱人,你也自幼读书,岂不闻女子‘事无擅为,行无独出?’你不闻父命,私奔苟合,非吾女也!”欲要论之于官,争奈家丑不可外扬,故尔中止。“且看她有何面目相见亲戚!”从此隐忍无语,亦不追寻。

却说相如与文君到家,相如自思囊箧罄然,难以度日。“想我浑家乃富贵之女,岂知如此寂寞。所喜者略无愠色,颇为贤达。她料想司马长卿,必有发达时分。”正愁闷间,文君至。相如道:“日与浑家商议,欲做些小营运,奈无资本。”文君道:“我首饰钗钏,尽可变卖。但我父亲万贯家财,岂不能周济一女?如今不若开张酒肆,妾自当垆。若父亲知之,必然懊悔。”相如从其言,修造房屋,开店卖酒。文君亲自当垆记账。忽一日,卓王孙家童有事到成都府,入肆饮酒。事有凑巧,正来到司马长卿肆中。见当垆之妇,乃是主翁小姐,吃了一惊。慌忙走回临邛,报与员外知道。员外满面羞惭,不肯认女,但杜门不见宾客而已。

再说相如夫妇卖酒,约有半年。忽有天使捧着一纸诏书,问司马相如名字,到于肆中,说道:“朝廷观先生所作《子虚赋》,文章浩烂,超越古人。官里叹赏:飘飘然有凌云之志气,恨不得与此人同时。有杨得意奏言:‘此赋是臣之同里司马长卿所作,见在成都闲居。’天子大喜,特差小官来征召。走马临朝,不许迟延。”相如收拾行装,即时要行。文君道:“官人此行富贵,则怕忘了瑞仙亭上。”相如道:“小生受小姐大恩,方恨未报,何出此言?”文君道:“秀才们也有两般。有那君子儒,不论贫富,志行不移;有那小人儒,贫时又一般,富时就忘了。”相如道:“小姐放心!”夫妻二人不忍相别,临行,文君又嘱道:“此时已遂题桥志,莫负当垆涤器人!”

且不说相如同天使登程。却说卓王孙有家童从长安回。听得杨得意举荐司马相如,蒙朝廷征召去了。自言:“我女儿有先见之明,为见此人才貌双全,必然显达,所以成了亲事。老夫想起来,男婚女嫁,人之大伦。我女婿不得官时,我先带侍女春儿同往成都去望,乃是父子之情,无人笑我。若是他得了官时去看他,教人道我趋时奉势。”次日,带同春儿迳到成都府,寻见文君。文君见了父亲,拜道:“孩儿有不孝之罪,望爹爹饶恕!”员外道:“我儿,你想杀我!从前之话,更不须提了。如今且喜朝廷征召,正称孩儿之心。我今日送春儿来服侍,接你回家居住。我自差家童往长安报与贤婿知道。”文君执意不肯。员外见女儿主意定了,乃将家财之半,分授女儿,于成都起建大宅,市买良田,童仆三四百人。员外伴着女儿同住,等候女婿佳音。

再说司马相如同天使至京师朝见,献《上林赋》一篇。天子大喜,即拜为著作郎,待诏金马门。近有巴蜀开通南夷诸道,用《军兴法》转漕繁冗,惊扰夷民。官里闻知大怒,召相如议论此事,令作谕巴蜀之檄。官里道:“此一事,欲待差官,非卿不可。”乃拜相如为中郎将,持节而往。令剑金牌,先斩后奏。相如谢恩,辞天子出朝。一路驰驿而行。到彼处,劝谕巴蜀已平,蛮夷清静。不过半月,百姓安宁,衣锦还乡。数日之间,已达成都府。本府官员迎接,到于新宅,文君出迎,相如道:“读书不负人,今日果遂题桥之愿。”文君道:“更有一喜,你丈人先到这里迎接。”相如连声:“不敢,不敢!”老员外出见,相如向前施礼,彼此相谢,排筵贺喜。自此遂为成都富室。有诗为证:

夜静瑶台月正圆,新风淅沥满林峦。

朱弦慢促相思调,不是知音不与弹。

司马相如本是成都府一个穷儒,只为一篇文字上投了至尊之意,一朝发迹。如今再说南宋朝一个贫士,也是成都府人,在濯锦江居住,亦因词篇遭际,衣锦还乡。此人姓俞名良,字仲举,年登二十五岁,幼丧父母,娶妻张氏。这秀才日夜勤攻诗史,满腹文章。时当春榜动,选场开,广招天下人才,赴临安应举。俞良便收拾琴剑书箱,择日起程,亲朋饯送。吩咐浑家道:“我去求官,多则三年,少则一载。但得一官半职,即便回来。”道罢相别,跨一蹇驴而去。不则一日,行至中途,偶染一疾,忙寻客店安下,心中烦恼。不想病了半月,身边钱物使尽,只得将驴儿卖了做盘缠。又怕误了科场日期,只得买双草鞋穿了,自背书囊而行。不数日,脚都打破了。鲜血淋漓,于路苦楚。心中想道:“几时得到杭州!”看着那双脚,作一词以述怀抱,名《瑞鹤仙》:

春闱斯近也,望帝京迢递,犹在天际。懊恨这双脚底,不惯行程,如今怎免得拖泥带水?痛难禁,芒鞋五耳倦行时,着意温存,笑语甜言安慰。

争气扶持我去,选得官来,那时赏你穿对朝靴,安排在轿儿里,抬来抬去,饱餐羊肉滋味,重教细腻。更寻对小小脚儿,夜间伴你。

不则一日,已到杭州,至贡院前桥下,有个客店,姓孙,叫作孙婆店,俞良在店中安歇了。过不多几日,俞良入选场已毕,俱各伺候挂榜。只说举子们,原来却有这般苦处。假如俞良八千有余多路,来到临安,指望一举成名。争奈时运未至,龙门点额,金榜无名。俞良心中好闷,眼中流泪,自寻思道:“千乡万里,来到此间,身边囊箧消然,如何够得回乡?”不免流落杭州,每日出街,有些银两,只买酒吃,消愁解闷。看看穷乏,初时还有几个相识看觑他,后面蒿恼人多了,被人憎嫌。但遇见一般秀才上店吃酒,俞良便入去投谒。每日吃两碗饿酒,烂醉了归店中安歇。孙婆见了,埋怨道:“秀才,你却少了我房钱不还,每日吃得大醉,却有钱买酒吃!”俞良也不分说。每日早间,问店小二讨些汤洗了面,便出门:“长篇见宰相,短卷谒公卿。”搪得几碗酒吃。吃得烂醉,直到昏黑,便归客店安歇。每日如是。

一日,俞良走到众安桥,见个茶坊,有几个秀才在里面。俞良便挨身入去坐地。只见茶博士向前唱个喏,问道:“解元吃什么茶?”俞良口中不道,心下思量:“我早饭也不曾吃,却来问我吃茶?身边铜钱又无,吃了却捉什么还他?”便道:“我约一个相识在这里等,少间客至来问。”茶博士自退。俞良坐于门首,只要看一个相识过,却又遇不着。正闷坐间,只见一个先生,手里执着一个招儿,上面写道:“如神见”。俞良想是个算命先生,且算一命看。则一请,请那先生入到茶坊里坐定。俞良说了年、月、日、时,那先生便算。茶博士见了道:“这是他等的相识来了。”便向前问道:“解元吃什么茶?”俞良吩咐:“点两个椒茶来。”二人吃罢。先生道:“解元好个造物!即目三日之内,有分遇大贵人发迹,贵不可言。”俞良听说,自想:“我这等模样,几时能够发迹?眼下茶钱也没得还。”便做了意头,抽身起道:“先生,我若真个发迹时,却得相谢。”便起身走。茶博士道:“解元,茶钱!”俞良道:“我只借坐一坐,你却来问我茶。我那得钱还?先生说我早晚发迹,等我好了,一发还你。”掉了便走。先生道:“解元,命钱未还。”俞良道:“先生,得罪。等我发迹,一发相谢。”先生道:“我方才出来,好不顺溜!”茶博士道:“我没兴,折了两个茶钱!”当下自散。

俞良又去赶趁,吃了几碗饿酒。直到天晚,酩酊烂醉,踉踉跄跄,到孙婆店中,昏迷不醒,睡倒了。孙婆见了,大骂道:“这秀才好没道理!少了我若干房钱不肯还,每日吃得大醉。你道别人请你,终不成每日有人请你!”俞良便道:“我醉自醉,干你甚事!别人请不请,也不干你事!”孙婆道:“老娘情愿折了许多时房钱,你明日便请出门去。”俞良带酒胡言乱语,便道:“你要我去,再与我五贯钱,我明日便去。”孙婆听说,笑将起来道:“从不曾见恁般主顾!白住了许多时店房,倒还要诈钱撒泼,也不像斯文体面。”俞良听得,骂将起来道:“我有韩信之志,你无漂母之仁。我俞某是个饱学秀才,少不得今科不中来科中。你就供养我到来科,打什么紧!”乘着酒兴,敲台打凳,弄假成真起来。孙婆见他撒酒疯,不敢惹他,关了门,自进去了。俞良弄了半日酒,身体困倦,跌倒在床铺上,也睡去了。五更酒醒,想起前情,自觉惭愧。欲要不别而行,又没个去处。正在两难。

却说孙婆与儿子孙小二商议,没奈何,只得破两贯钱,倒去陪他个不是,央及他动身。若肯轻轻撒开,便是造化。俞良本待不受,其奈身无半文。只得忍着羞,收了这两贯钱,作谢而去。心下想道:“临安到成都,有八千里之遥,这两贯钱,不够吃几顿饭,却如何盘费得回去?”出了孙婆店门,在街坊上东走西走,又没寻个相识处。走到饭后,肚里又饥,心中又闷。“身边只有两贯钱,买些酒食吃饱了,跳下西湖,且做个饱鬼。”

当下一径走出涌金门外西湖边,见座高楼,上面一面大牌,朱红大书:“丰乐楼”。只听得笙簧缭绕,鼓乐喧天。俞良立定脚打一看时,只见门前上下首立着两个人,头戴方顶样头巾,身穿紫衫,脚下丝鞋净袜,叉着手,看着俞良道:“请坐!”俞良见请,欣然而入。直走到楼上,拣一个临湖傍槛的閤儿坐下。只见一个当日的酒保,便向俞良唱个喏:“复解元,不知要打多少酒?”俞良道:“我约一个相识在此。你可将两双箸放在桌上,铺下两只盏,等一等来问。”酒保见说,便半酒缸、酒提、匙、箸、盏、碟,放在面前,尽是银器。俞良口中不道,心中自言:“好富贵去处!我却这般生受!只有两贯钱在身边,做甚用?”少顷,酒保又来问:“解元要多少酒,打来?”俞良便道:“我那相识,眼见的不来了。你与我打两角酒来。”酒保便应了,又问:“解元,要甚下酒?”俞良道:“随你把来。”当下酒保只当是个好客,折莫甚新鲜果品,可口肴馔、海鲜、案酒之类,铺排面前,般般都有。将一个银酒缸盛了两角酒,安一把杓儿。酒保频将酒烫。俞良独自一个,从晌午前直吃到日晡时后。面前按酒,吃得阑残。俞良手抚雕栏,下视湖光,心中愁闷。唤将酒保来:“烦借笔砚则个。”酒保道:“解元借笔砚,莫不是要题诗赋?却不可污了粉壁。本店自有诗牌。若是污了粉壁,小人今日当值,便折了这一日日事钱。”俞良道:“恁地时,取诗牌和笔砚来。”须臾之间,酒保取到诗牌笔观,安在桌上。俞良道:“你自退,我教你便来,不叫时休来。”当下酒保自去。

俞良拽上门,用凳子顶住,自言道:“我只要显名在这楼上,教后人知我。你却教我写在诗牌上则甚?”想起身边只有两贯钱,吃了许多酒食,捉甚还他?不如题了诗,推开窗,看着湖里只一跳,做一个饱鬼。当下磨得墨浓,蘸得笔饱,拂拭一堵壁子干净,写下《鹊桥仙》词:

来时秋暮,到时春暮,归去又还秋暮。丰乐楼上望西川,动不动八千里路。

青山无数,白云无数,绿水又还无数。人生七十古来稀,算恁地,光阴能来得几度!

题毕,去后面写道:“锦里秀才俞良作。”放下笔,不觉眼中流泪,自思量道:“活他做甚,不如寻个死处,免受穷苦!”当下推开槛窗,望着下面湖水,待要跳下去,争奈去岸又远,倘或跳下去不死,颠折了腿脚,如何是好?心生一计,解下腰间系的旧绦,一搭搭在閤儿里梁上,做一个活落圈。俞良叹了一口气,却待把头钻入那圈里去,你道好凑巧!那酒保见多时不叫他,走来閤儿前,见关着门,不敢敲,去那窗眼里打一张,只见俞良在内,正要钻入圈里去,又不舍得死。酒保吃了一惊,火急向前,推开门,入到里面,一把抱住俞良道:“解元甚做作?你自死了,须连累我店中!”声张起来,楼下掌管、师工、酒保、打杂人等,都上楼来。一时嚷动。众人看那俞良时,却有八分酒,只推醉,口里胡言乱语,不住声。酒保看那壁上时,茶盏来大小字写了一壁,叫苦不迭:“我今朝却不没兴!这一日事钱休了也!”道:“解元吃了酒,便算了钱回去。”俞良道:“做什么?你要便打杀了我!”酒保道:“解元不要寻闹。你今日吃的酒钱,总算起来,共该五两银子。”俞良道:“若要我五两银子,你要我性命便有,那得银子还你!我自从门前走过,你家两个着紫衫的邀住我,请我上楼吃酒。我如今没钱,只是死了罢。”便望窗槛外要跳,唬得酒保连忙抱住。

当下众人商议:“不知他在那里住,忍晦气放他去罢。不时,做出人命来,明日怎地分说?”便问俞良道:“解元,你在那里住?”俞良道:“我住在贡院桥孙婆客店里。我是西川成都府有名的秀才,因科举来此间。若我回去,路上颠在河里水里,明日都放不过你们。”众人道:“若真个死了时不好。”只得忍晦气,着两个人送他去,有个下落,省惹官司。当下教两个酒保,搀扶他下楼。出门迤逦上路,却又天色晚了。两个人一路扶着,到得孙婆店前,那客店门却关了。酒保便把俞良放在门前,却去敲门。里面只道有甚客来,连忙开门。酒保见开了门,撒了手便走。俞良东倒西歪,踉踉跄跄,只待要颠。孙婆讨灯来一照,却是俞良。吃了一惊,没奈何,叫儿子孙小二扶他入房里去睡了。孙婆便骂道:“昨日在我家蒿恼,白白里送了他两贯钱。说道还乡去,却原来将去买酒吃。”俞良只推醉,由她骂,不敢则声。正是:

人无气势精神减,囊少金钱应对难。

话分两头。却说南宋高宗天子传位孝宗,自为了太上皇,居于德寿宫。孝宗尽事亲之道,承颜顺志,唯恐有违。自朝贺问安,及良辰美景,父子同游之外,上皇在德寿宫闲暇,每同内侍官到西湖游玩。或有时恐惊扰百姓,微服潜行,以此为常。忽一日,上皇来到灵隐寺冷泉亭闲坐。怎见得冷泉亭好处?有张舆诗四句:

朵朵峰峦拥翠华,倚云楼阁是僧家。

凭栏尽日无人语,濯足寒泉数落花。

上皇正坐观泉,寺中住持僧献茶。有一行者,手托茶盘,高擎下跪。上皇龙目观看,见他相貌魁梧,且是执礼恭谨。御音问道:“朕看你不像个行者模样,可实说是何等人?”那行者双行流泪,拜告道:“臣姓李名直,原任南剑府太守。得罪于监司,被诬赃罪,废为庶人,家贫无以糊口。本寺住持是臣母舅,权充行者,觅些粥食,以延微命。”上皇恻然不忍道:“待朕回宫,当与皇帝言之。”是晚回宫,恰好孝宗天子差太监到德寿宫问安,上皇就将南剑太守李直吩咐去了,要皇帝复其原官。

过了数日,上皇再到灵隐寺中,那行者依旧来送茶。上皇问道:“皇帝已复你的原官否?”那行者叩头奏道:“还未。”上皇面有愧容。次日,孝宗天子恭请太上皇、皇太后,幸聚景园。上皇不言不笑,似有怨怒之意。孝宗奏道:“今日风景融和,愿得圣情开悦。”上皇嘿然不答。太后道:“孩儿好意招老夫妇游玩,没事恼做什么?”上皇叹口气道:“‘树老招风,人老招贱。’朕今年老,说来的话,都没人作准了。”孝宗愕然,正不知为甚缘故,叩头请罪。上皇道:“朕前日曾替南剑府太守李直说个分上,竟不作准。昨日于寺中复见其人,令我愧杀。”孝宗道:“前奉圣训,次日即谕宰相。宰相说:‘李直赃污狼藉,难以复用。’既承圣眷,此小事,来朝便行。今日且开怀一醉。”上皇方才回嗔作喜,尽醉方休。第二日,孝宗再谕宰相,要起用李直。宰相依旧推辞。孝宗道:“此是太上主意。昨日发怒,朕无地缝可入。便是大逆谋反,也须放他。”遂尽复其原官。此事搁起不提。

再说俞良在孙婆店借宿之夜,上皇忽得一梦,梦游西湖之上,见毫光万道之中,却有两条黑气冲天,竦然惊觉。至次早,宣个圆梦先生来,说其备细。先生奏道:“乃是有一贤人流落此地,游于西湖,口吐怨气冲天,故托梦于上皇。必主朝廷得一贤人。应在今日,不注吉凶。”上皇闻之大喜,赏了圆梦先生。遂入宫中,更换衣装,扮作文人秀才,带几个近侍官,都扮作斯文模样,一同信步出城。行至丰乐楼前,正见两个着紫衫的,又在门前邀请。当下上皇与近侍官,一同入酒肆中,走上楼去。那一日楼上閤儿恰好都有人坐满,只有俞良夜来寻死的那閤儿关着。上皇便揭开帘儿,却待入去。只见酒保告:“解元,不可入去,这閤儿不顺溜!今日主人家便要打醋炭了。待打过醋炭,却教客人吃酒。”上皇便问:“这閤儿如何不顺溜?”酒保告:“解元,说不可尽。夜来有个秀才,是西川成都府人,因赴试不第,流落在此。独自一个在这閤儿里,吃了五两银子酒食,吃得大醉。直至日晚,身边无银子还酒钱,便放无赖,寻死觅活,自割自吊。没奈何怕惹官司,只得又赔店里两个人送他归去。且是住得远,直到贡院桥孙婆客店里歇!因此不顺溜,主家要打醋炭了,方教客人吃酒。”上皇见说道:“不妨,我们是秀才,不惧此事。”遂乃一齐坐下。上皇抬头,只见壁上茶盏来大小字写满,却是一只《鹊桥仙》词。读至后面写道:“锦里秀才俞良作。”龙颜暗喜,想道:“此人正是应梦贤士。这词中有怨望之言。”便问酒保:“此词是谁所作?”酒保告:“解元,此词便是那夜来撒赖秀才写的。”上皇听了,便问:“这秀才见在那里住?”酒保道:“见在贡院桥孙婆客店里安歇。”上皇买些酒食吃了,算了酒钱,起身回宫。

一面吩咐内侍官,传一道旨意,着地方官于贡院桥孙婆店中,取锦里秀才俞良火速回奏。内侍传将出去,只说太上圣旨,要唤俞良,却不曾叙出缘由明白。地方官心下也只糊涂。当下奉旨,飞马到贡院桥孙婆店前,左右的一索抠住孙婆。因走得气急,口中连唤:“俞良,俞良!”孙婆只道被俞良所告,惊得面如土色,双膝跪下,只是磕头。差官道:“那婆子莫忙!官里要西川秀才俞良,在你店中也不在?”孙婆方敢回言道:“告恩官,有却有个俞秀才在此安下,只是今日清早起身回家乡去了。家中儿子送去,兀自未回。临行之时,又写一首词在壁上。官人如不信,下马来看便见。”差官听说,入店中看时,见壁上真个有只词,墨迹尚然新鲜,词名也是《鹊桥仙》,道是:

杏花红雨,梨花白雪,羞对短亭长路。东君也解数归程,遍地落花飞絮。

胸中万卷,笔头千古,方信儒冠多误。青霄有路不须忙,便着草鞋归去。

原来那俞良隔夜醉了,由那孙婆骂了一夜。到得五更,孙婆怕他又不去,教儿子小二清早起来,押送他出门。俞良临去,就壁上写了这只词。孙小二送去,兀自未回。差官见了此词,便教左右抄了,飞身上马,另将一匹空马,也教孙婆骑坐,一直望北赶去。路上正迎见孙小二。差官教放了孙婆,将孙小二抠住,问俞良安在。孙小二战战兢兢道:“俞秀才为盘缠缺少,踌蹰不进,见在北关门边汤团铺里坐。”当下就带孙小二做眼,飞马赶到北关门下。

只见俞良立在那灶边,手里拿着一碗汤团正吃哩,被使命叫一声“俞良听圣旨”,唬得俞良大惊,连忙放下碗,走出门跪下。使命口宣上皇圣旨:“教俞良到德寿宫见驾。”俞良不知分晓。一时被众人簇拥上马,迤逦直到德寿宫。各人下马。且于侍班閤子内,听候传宣。

地方官先在宫门外叩头复命:“俞良秀才取到了。”上皇传旨,教俞良借紫入内。俞良穿了紫衣软带,纱帽皂靴,到得金阶之下,拜舞起居已毕。上皇传旨,问俞良:“丰乐楼上所写《鹊桥仙》词,是卿所作?”俞良奏道:“是臣醉中之笔,不想惊动圣目。”上皇道:“卿有如此才,不远千里而来,应举不中,是主司之过也。卿莫有怨望之心。”俞良奏道:“穷达皆天,臣岂敢怨?”上皇曰:“以卿大才,岂不堪任一方之寄!朕今赐卿衣紫,说与皇帝,封卿大官。卿意若何?”俞良叩头拜谢曰:“臣有何德能,敢膺圣眷如此!”上皇曰:“卿当于朕前,或诗或词,可做一首,胜如使命所抄店中壁上之作。”俞良奏乞题目。上皇曰:“便只指卿今日遭遇朕躬为题。”俞良领旨,左右便取过文房四宝,放在俞良面前。俞良一挥而就,做了一只词,名《过龙门令》:

冒险过秦关,跋涉长江,崎岖万里到钱塘。举不成名归计拙,趁食街坊。

命蹇苦难当,空有词章,片言争敢动吾皇。敕赐紫袍归故里,衣锦还乡。

上皇看了,龙颜大喜。对俞良道:“卿要衣锦还乡,朕当遂卿之志。”当下御笔亲书六句:

锦里俞良,妙有词章。

高才不遇,落魄堪伤。

敕赐高官,衣锦还乡。

吩咐内侍官,将这道旨意,送与皇帝。就引俞良去见驾。孝宗见了上皇圣旨,因数日前为南剑太守李直一事,险些儿触了太上之怒,今番怎敢迟慢。想俞良是锦里秀才,如今圣旨批赐衣锦还乡,若用他别处地方为官,又恐拂了太上的圣意。即刻批旨:“俞良可授成都府太守,加赐白金千两,以为路费。”次日俞良紫袍金带,当殿谢恩已毕。又往德寿宫,谢了上皇。将御赐银两备办鞍马仆从之类,又将百金酬谢孙婆。前呼后拥,荣归故里,不在话下。

是日孝宗御驾来往德寿宫朝见上皇,谢其贤人之赐。上皇又对孝宗说过:“传旨遍行天下,下次秀才应举,须要乡试得中,然后赴京殿试。”今时乡试之例,皆因此起,流传至今,永远为例矣。

昔年司马逢杨意,今日俞良际上皇。

若使文章皆遇主,功名迟早又何妨。

同类推荐
  • 如戏人生

    如戏人生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我们如何生活?活着的意义是在阐释什么?本书将为你解读如戏人生。
  • 红楼梦续

    红楼梦续

    本书是对曹雪芹八十回《红楼梦》的续写,至第一百零一回结束。从内容而言,更加接近曹雪芹的原意,是一次有力有益的文学尝试。作品的语言风格与《红楼梦》本书亦相似,文字清雅,耐人寻味。
  • 舍身崖

    舍身崖

    《舍身崖》是一部10部短篇小说的汇编集。小说题材广泛,既有作者对童年轶事的描写,也有对农村风土人情的介绍;既有借古人轶事来达到教育今人的良好愿望,也有对现实社会好人好事的歌颂,文字虽朴实却另有新意。
  • 木炭(卫斯理珍藏版)

    木炭(卫斯理珍藏版)

    一则不合常理的徵让广告、一块可交换同等体积黄金的木炭、一个只有半边脸的怪人……为读者展开一段曲折离奇、耐人寻味的「生命探索」之旅。为解开谜团,卫斯理不惜以两百万美元换取木炭,并隻身奔赴汶莱,后又赶往英国……最终发现,这块平凡不过的木炭,竟关繫着人类生命的终极答案。《木炭》这个故事,是卫斯理幻想故事之中,第一个直接承认了灵魂存在的故事。不对灵魂存在的现象作似是而非、根本无法解释的所谓「科学解释」,而直截了当,承认人的生命之中,有灵魂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在人的肉体死亡之后,以不可知的方式存在。
  • 罗宋探案:疯猫

    罗宋探案:疯猫

    一位独居空巢老人,被发现死在家中,尸体被家养的猫啃食,成为热点新闻。警察介入调查,发现案情并非之前推测的自杀,而是另有隐情。经过周密推理,抽丝剥茧,最终证实老人系被人谋杀,而猫只是凶手用来毁坏犯罪痕迹的工具。 以独居空巢老人为核心议题,融入精密的犯罪推理,并在破案之余对社会议题进行了一定的思考和延伸,剧情细节充分,线索清晰,思路缜密,社会推理佳作。
热门推荐
  • 网游之凤途

    网游之凤途

    车祸之前是高高在上的冰山大小姐,某公司老总,觉对的霸道总裁;车祸之后就变成了一个乖巧伶俐,活泼可爱的姑娘。车祸后公孙茹莫名其妙的就进入了《凰图》这一个划时代的游戏中。可是她有一个追她到天涯海角的陈熙,可惜她不知道怎么的就忘记了,然后陈熙只能含泪重新开始。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处世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处世精粹

    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空间之锦绣农门

    空间之锦绣农门

    刚得了个空间就魂归异世,再次醒来,穿越成命硬克夫、没人敢娶的小农女,为摆脱家中极品,匆匆贱嫁。丈夫是个瘸子猎户,家里穷得叮当响,还带着一个五岁的拖油瓶。许清表示,不怂!种农田,养牲口,做糕点,酿美酒,小日子过得风生水起。怼亲戚,斗极品,开店铺,赚大钱,旺夫旺到祖坟冒青烟。“娘子,看!这都是为夫为你打下的江山!”“把剩下的秧插完再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英雄联盟之ADC传说

    英雄联盟之ADC传说

    这是一本具有独特性的英雄联盟的书,喜欢英雄联盟的可以来看看呦
  • 穿书之修仙计划

    穿书之修仙计划

    易烟正看着小说,就莫名地穿越了?!易烟:what?玩穿越?不过,嘿嘿嘿,可以搞事情了……
  • 尹沫行

    尹沫行

    “小丫头,我本不愿你搅入此局,可你偏偏,还是进来了。既然进来了,我便舍不得让你再离开。”“病美人,我已不再是当初那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我只愿与你并肩,生死不相负,矢志永不渝。“一个是深陷囹圄,步步为棋的皇太子;一个是初出茅庐,医术在手的医家之女。当风云变幻,时过境迁,两人的相遇相知,注定要共同谱写一段倾世绝恋。小剧场“爹爹,娘亲说她很想你!”“我!?不是我,emm小混球,是谁每次做梦总叫爹爹的。”“哇,,,爹爹,娘亲凶我~”“好,爹爹帮你教训娘亲”于是,两人相拥进了房间,独留某人在风中凌乱“爹爹是个大骗子,娘亲是个老狐狸,呜呜呜,我要离家出走!!!”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爱上魔王大人

    爱上魔王大人

    这是一个魔法的世界,人族、魔族、妖族横生。居住在世外桃源的男主角却招惹上了复活的魔王,是福是祸?形形色色的人物出场,淫荡的女爵、霸气的君王、变态的杀人魔……一系列的事件中两颗心渐渐靠近。单纯不谙世事的少年逐渐成长为可靠强大的男人,他发誓要守护魔王一生一世。他们久经曲折,成就大业;他们互相倾慕,至死缠绵。“我爱你,魔王”多年后,俊秀而手握无上力量的男人单膝跪地,向绝美的魔王吐露痴情的话语。
  • 错失的爱

    错失的爱

    她是身患绝症的富家女,温柔可人;他是A大的全优生,儒雅帅气。一场无意的邂逅,引出五个人的纠缠。她不想让他心碎,狠心拒绝躲避他,他接受别人的爱,却发现,原来自己已情根深种,多角的恋爱加上白血病般的恋爱,谁能陪到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