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34700000022

第22章 能做谈教授的学生是我一生之幸

俞志隆

1944—1948年,我在前国立中正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学习期间,选习了遗传学,这是我第一次走进这个科学领域,它给我的是新奇有趣的感受。毕业后,在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病虫害系工作了两个月光景。在一次与刚留美回国的同事闲谈中,得知一位名叫C。C。Tan的中国学者,由于他的异色瓢虫鞘翅色斑的遗传及有关果蝇染色体方面的遗传研究而蜚声国际,为中国争了光,他就是谈家桢教授。我为中国人骄傲,也为我们浙江人骄傲,由此,也加深了我对遗传学的情结。

1949年4月,我参加了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金萧支队,参加了解放绍兴及接管工作,并被派到浙江省行政干部学校一部学习,由此开始了从政的新生活。但进入高校,继续研习生命科学,特别是遗传学的愿望,始终萦绕在我的心头。

1950年5月,在浙江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执教的堂兄来信告知,时任该校理学院院长的就是我景仰已久的谈家桢教授。当年10月,我欣喜地接到浙江大学的入学通知,并得到组织上的同意,我将从此结束我的从政生涯,踏上从教之路。这份通知圆了我的心愿,也改变了我的一生。

走进理学院院长办公室,我第一次见到了我的导师、成就卓著的国际著名的遗传学家。那一瞬间,我难抑心中的激动,我惊奇于谈先生是那样的年轻、亲切、和蔼和睿智。临近而立之年的我,顿有渺小之感。我庆幸能有一位这样的导师,这是一种弥足珍贵的幸运和缘分。

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全面学习苏联的年代,是米丘林李森科学说疯狂盛行的年代。结合当时情况,谈先生指导我做一项遗传学的基础研究:番茄有性杂交与无性杂交的比较研究,从研究材料到方法作了简要说明,还联系了实验园地。在此,我该提到我的四年大学生活是在战乱中度过的,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又为政权建设与巩固做了近两年的工作。谈先生如此具体地指导我的研究,这是对一些战争年代负笈外地的青年学子和参加新中国政权建设的干部们,在学科知识方面欠缺和荒芜的谅解和支持,也是无声的期待和鼓励。至今想起,心存感激。

为了及时了解生命科学动态,活跃学术气氛,老浙大生物系有一个传统,即每隔数周举行书报讨论,由教师轮流主讲,研究生也在主讲之列。谈先生指定我对植物细胞质遗传作一综述。虽经努力,但限于外文水平、对资料有数处理解不透,有不能令人满意之处。对此,谈先生说过,一个人光有学术兴趣还远远不够,没有付出努力的人,即便再聪明也无法取得大的成就。兴趣加上勤奋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让“天道酬勤”这句古训成为鞭策你不断努力向上的动力。谈师的教诲,令我一生受用,得益匪浅。

谈先生的一生历经坎坷,但始终坚持科学真理,不畏权势,从不动摇。1950年与苏联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副所长努日金就所谓“米丘林李森科学说”的犀利交锋,至今犹在我国遗传学者中间流传。我虽无缘亲历其会,但入学后听与会者道来,努日金对一连串提问,张口结舌无以辩解的那副狼狈样,如同亲睹,真是大快人心。在那一面倒学习苏联的岁月里,谈先生能如此坚定地面对,实非易事,崇敬之心,油然而生。

2006年9月,我和朱、徐两位同事去上海华东医院探望谈师,并庆贺他97岁华诞。谈先生神情矍铄,思维清晰,反应敏捷,和蔼亲切。问及我的年龄及家事,对同行者亦多垂询,显示长者风范。只是因为年迈失聪,我等回话必须借助粉笔书写以资沟通。谈先生爱生如子,我有亲身感受。而那次探望使我深受这种温情感染的是对一位遭受迫害的学生——也是我敬重的同事的关怀。谈先生高度赞赏这位学生在遗传学方面的才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他在对努日金那场针锋相对辩论中的表现。同一些受害者一样,这位学生也遭受了家庭离异的悲剧,而令人想不到的是谈先生竟以年迈之身,以红娘之心,四处奔走,为之做媒,直到事有所成,却遭峻拒。究其缘由,源于这位学生在1957年那场灾难中对谈先生由来已久的误会,虽经多次解释,但难以冰释。对此,谈先生凄然叹道:“这是我一生唯一的遗憾。”那一刻,我看到晶莹的泪珠在97岁高龄的老人眼眶中闪动。我也深受感染,为之恻然。

谈先生是我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是主要的拓展者,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三次接见,又是国际著名的遗传学家,可以想见,萦绕着多少荣誉的光环。正是由于谈先生对工作的无私奉献、在荣誉面前的淡泊、对学生的细致关怀以及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让我感动于细微处,我将之奉为圭臬,成为我一生工作的动力。

岁月易逝,我已是耄耋老人,在漫长的人生经历中,我非常庆幸能遇到谈先生这样的良师。深感羞愧的是,我没能做出突出的成绩来告慰先生。但我一直是真诚地面对老师,努力过来的。我能有今日的一点成就,全仗老师的教诲。能做谈教授的学生是我一生之幸。

衷心祝愿谈师健康长寿!

(作者为原杭州大学教授)

同类推荐
  • 蜀地笔记

    蜀地笔记

    《蜀地笔记(精)》的核心词是:历史人物,是作者多年阅读、考察大成都范围内的历史、人文关系,以展示区域内各种奇人、异人的人物传记。37万字,有部分古代配图。在作者蒋蓝利用、尊重以往研究成果的同时,做了大量的田野实地考察与真相还原,进一步厘定了很多历史人物的真相,廓清、梳理了他们的本来面目。书稿内容文笔生动,可读性强,文章被《读者》、《作家文摘》、《文摘周报》、《青年文摘》等广为转载。
  • 炉边谈话

    炉边谈话

    本书为了方便读者理解,给每篇“谈话”都加了小引,作了尽可能详尽的注释,并以“危机·人民·领袖—罗斯福‘炉边谈话’及其他”作为代前言,简介了罗斯福的生平和“炉边谈话”的背景、特点、影响等。
  •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对许多男人来说,当父亲是一种“遗隧的艺术”。天下所有由处男变为父亲的人,无不是在毫无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履行做父亲的责任,待到有了经验,知道该怎样针对自已孩子的具体特点而尽职责的时候,孩子差不多已经长大,性格定型了,空留下许多遗憾。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却可以有完美的合适。家是女人的梦,女人是男人的梦,能将梦转化为现实的夫妻,才能长久。在现实中偶尔还能—梦的夫妻,就是快乐的神仙眷侣了。
  •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文坛亦江湖:大师们的相重与相轻

    他们,个性或狷介,或痴狂,或迂腐;他们,性情不失风骨、风趣和浪漫;他们,品格清风朗月、苍松劲竹。他们是近现代飘逸浪漫的士人才子,却也在变幻莫测的时代大背景下,不可避免地演绎着中国文坛江湖的风雨激荡和恩怨纷争。相知、相敬、相重者,莫如胡适与陈独秀,胡适与李大钊,冯雪峰与鲁迅,吴祖光与两任妻子吕恩、新凤霞;爱恨纠葛、难分难解者,莫如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交恶纠缠、怨怼一生者,莫如鲁迅与周扬,胡风与周扬,丁玲与周扬;孰是孰非实难道断者,莫如钱锺书、杨绛夫妇与鲁迅……
  • 奠基蒙元:耶律楚材

    奠基蒙元: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字晋卿,号玉泉法号湛然居士。蒙古名为吾图撒合里。出身于契丹贵族家庭,生长于燕京(今北京),世居金中都(今北京),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的九世孙。成吉思汗时,被召用,随后又扈主西征。观天象卜吉凶,力劝成吉思汗不要妄杀无辜,得成吉思汗信任,人称“神人”,遂为成吉思汗的股肱大臣,尊宠至极。元太宗窝阔台时,耶律楚材有顾命之义,拥主之功,上谏针砭时弊的十八条,保证了江山的初步稳定。改革税制,让习惯于马上争战的蒙古人大开眼界,欣喜若狂、大力召用并培养“治天下匠”(指儒士),终使“武功”盛极的蒙古统治者收到“文治”之效。耶律楚材,其德其才可使许多中原名臣相形见绌,而与同时的南宋权臣相比,更无敌手。
热门推荐
  • 天策道

    天策道

    生而为圣,却惨遭封印,为破封而出,少年出西昆仑,入人间,斩妖魔,御凶兽,聚万族,守四方,一路前行,只为本心!
  • 水浒古本

    水浒古本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最后的南征

    最后的南征

    皇佑四年,和越南李朝决裂的广源州首领侬智高突然发兵侵宋。北宋的广南路首当敌冲,被骁健的侬军撕开一个大口子。宋军损兵折将,朝野震动。此时的宋仁宗已年近五旬,突遇兵变,他想起了西北名将狄青。挂帅征南,迫在眉睫,可文官们却执着于太祖定下的铁律:以文制武……
  • 死后建树

    死后建树

    人死之后去了哪里?还能回到原来的世界么?此文讲述了一个奇幻的亡灵生存的世界,主人翁叶傅磊死后来到这个新的世界,慢慢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秘密,于是展开了一段神奇的探索之旅。
  • 毕竟我是太阳

    毕竟我是太阳

    林梦雅是一位开学初一的学生,她本当的美好学校却岁间灰飞烟灭。学习的压力,同学的交往,人情的处理让她不得不改变自己,适应这个风气败坏的校园
  • 李彦宏的人生哲学

    李彦宏的人生哲学

    李彦宏一路走来,有过彷徨,有过失落,有过明决,有过喜悦……在这五味的人生历练中,他修炼出了一门“精神哲学”,这是引领他和他的百度走向世界之巅的力量。李彦宏,这个誓要“用技术改变世界,改变普通人生活”的“造梦者”,正用一个个夺人眼球的成绩来证明他的梦想绝对可以实现。
  • 无命少爷

    无命少爷

    居族少爷本无命,因翳羽成活,因星痕成人。缘起缘灭,自在居族。
  • 神驭使

    神驭使

    当黑暗笼罩大地,恶魔就将重返世间;当诸神闭上双眼,硝烟就会吞没和平。若深渊在你的耳畔低语,那么传说将照进现实。那么聆听众生祈祷吧,神明的驭使啊,请给予世人救赎!
  • 塌方——权金斗争

    塌方——权金斗争

    来自大西北农村的孤苦少年——许秋林,从一个普通乡村少年,只身来到大城市,从读大学遇到就业难,到因为谈恋爱偶然步入某政商利益圈,从一个平民青年到一个政商集团的外围小卒,再到一个能独当一面,却又不使自己深陷其中的金融界精英,最后金蝉脱壳,顺利摆脱利益集团控制,走向正常人的幸福生活,此种惊险与困境,个中滋味谁人知晓?
  • 青春是一颗蜜糖

    青春是一颗蜜糖

    当你最心爱的男人,站在教堂上,许诺与你最好的闺蜜风雨同舟相伴一生,曾经的山盟海誓彻底消失,众人对你冷嘲热讽,你会恨他吗?不,她不会恨他,只有她自己知道,她一直爱他,爱到地老天荒,爱到海枯石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