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24900000017

第17章 海洋奇观与谜团(1)

海底的“冰雪”世界

你听说过海洋深处有透明的“冰”与飘浮着的“雪”吗?

不久前,海洋科学家在我国南海海底就发现了这种奇怪的“冰”。它透明、无色,外表就像冰块一般,但给它加温,它就可以直接燃烧。科学家们称它为“可燃冰”。

“可燃冰”是未来洁净的新能源

可燃冰的学名叫“天然气(甲烷)水合物”,它是天然气被包进水分子中在海底的低温和高压作用下而形成的透明结晶体。当这种“冰”温度升高时,就开始融化,变成比原来固体体积大100多倍的可燃气体,自然就能直接燃烧了。

可燃冰比起石油、天然气来其能量要大得多。1立方米的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

科学研究证明,可燃冰一般是在气候寒冷、地层温度降低的情况下,由分散在地层内的碳氢化合物不断积聚而形成的。因此,在海底水深300~500米的温度和压力下,都能生成可燃冰;在海底之下500~1,000米的范围内也储存有可燃冰;而南海海底600~2,000米以下的温度与压力,也很适合可燃冰的生成。许多国家为了研究与开发海底气体资源,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与人力。2000年,美国拨款数十亿美元。2001年由德国、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的数十名生物学家、化学家、海洋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共同组成的“流星”号考察船,前往黑海考察,并探明在加利福尼亚湾与北海、挪威海、鄂霍次克海、爱琴海,均储藏有大量可燃冰,有的海底可燃冰释放区域长达l千米,冰层厚达6米。黑海可燃冰在60~650米深处,有150个可燃冰矿藏,其储量居世界之首。长期从事黑海海底研究的海洋科学家叶戈罗夫曾乘潜水装置到黑海西北部海底,通过照明设备亲眼目睹水下奇观:在226米深处,在平如地板的软泥海底上,坐落着高约3米的珊瑚状堆积物,其中许多物体随着水流方向倾斜,顶端的小孔不时吐着一个个气泡,在小孔周围有一片片厚厚的死菌层,大量的甲烷从这些物体中释放到水中,1平方米的海底,一天一夜约释放13万立方米的气体。他曾在一次考察中,在通过回声探测器测定海底冒出气流的地方放下一个特制的捕集器,从水中分离出甲烷,并在它上面煮过咖啡。据探测,南海海底也有可燃冰的生成,总能量估计相当于我国石油总量的50%。我国东海也发现了可燃冰的踪迹。

可燃冰内部的笼状分子结构

科学家告诉我们,全球可燃冰矿藏储量十分可观,它的总能量是所有煤、石油、天然气总和的2~3倍。如果把这些蕴藏在海底的所有冰矿开采出来,可供人类使用6.4万年。这是多大的一笔财富,而这种工业开采的目标,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变理想为现实。这样,人类也就不再为未来的能源缺乏而发愁了。

海底有纷纷扬扬、飘洒不停的“雪花”吗?有的。当潜艇钻进漆黑的北冰洋海底时,在探照灯灯光照耀下,一幅奇妙的“雪景”便出现了:无数的“雪花”成串成串地在海水中飞舞,此情此景,与北冰洋上空下的雪没有什么两样。

当然,这些“雪”不是天空中下的那种雪。它是“海雪”,是大量的生物死亡后分解的碎屑,大陆水流携带的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颗粒形成的絮状物。它们在海水中相互碰撞着,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形成悬浮物,在海水中漂浮着、飞舞着,只是不像雪花那样晶莹、清白罢了。“海雪”的奇观是海水中光学作用所造成的结果。

猛烈的海底风暴

海底并不平静,各种激流常在海底兴风作浪而形成凶猛的风暴潮,虽然这种暴发的海底风暴是在高空探测气球部分海底存在,但它却十分强烈,破坏力甚大,在北大西洋和南极洲尤为常见。

海洋科学家们乘坐全封闭的深潜器下潜至五六千米的深海海底观察海底风暴的情景,在海底风暴袭来时,所经之处,无论是底栖生物还是礁石,都被掩埋在沉积层下。海底风暴还导致海底“尘暴”发生,在海底“尘暴”中,海底摄像机连1米远的地方也看不清。在3海里深的海域发生的海底风暴,可推动海水以每小时1海里的速度前进。

人造卫星探测

科学家们对海底风暴作了更深入的考察与观测,发现海底一旦发生风暴,海水便以高达每秒50厘米的速度流动着。在一些海域,这种风暴每年要发生5~10次。最凶猛的海底风暴的破坏力,相当于风速160千米每小时的风暴所造成的破坏(根据通常计算,风速超过120千米每小时,便可称之为飓风)。

海底为何会发生风暴,并使海底的水浑浊不堪?科学家们在诺瓦斯科特亚南部海域进行了一次科学考察,他们采集了海底水样,拍摄了海底照片,测量了海水透明度,并在海底设置了一连串的自记海流计,对海底进行了长时间的连续测量,发现海水浑浊程度随地点、时间变化而不同,愈靠近海底海水浑浊变化愈大,但过了一段时间又突然变得清晰起来。实验结果表明,这是由于一股潜流在海底滚滚奔腾而造成的。

人们知道,海底风暴是在一些海洋和大气现象的能量积聚到一定程度,足以产生海底“飓风”时暴发的,首先出现的是旋涡,即大面积的连续不断呈螺旋状的旋动。科学家们应用地球卫星和海水流量记录仪表对不同深度的海域进行探测发现,有些海区的海面旋涡可以一直传到海底,例如从塔拉哈西海域的观测记录中可以看出,海面的旋涡引起的水流沿着一个垂直面向不同的深度延伸,直至海底。旋涡只在海面或接近海面的水域旋动,怎会波及并搅动数海里深的海底海水呢?科学家霍利斯特对从海底取出的泥状岩芯样品进行了检测,发现岩芯底层有波纹状结构,而上层则是较年轻的沉积物。因此他认为这些波纹状结构是远古时期海水高速流动时划在泥土上的痕迹。由于各处海洋均有旋涡存在,当旋涡带动深海海水朝某一方向运动时,一些洋流也朝这一方向流动,这样洋流与旋涡诱发的激流便融为一体而形成迅猛的洋流,如此时大气风暴降临某一海域,便会与洋流、旋涡融合而成的洋流相结合,进而形成海底风暴。

海底洞穴探奇

在浩瀚无际的大海海底,到处都有神秘的洞穴。它们有的幽静、深邃,在那里栖身的海底生物令人恐怖;有的激流汹涌、永不停歇,犹如陆地上的地下河流;有的喷出股股水流,夹杂着泥沙冒出。然而,勇敢而好奇的探险者,早对海底洞穴探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海底洞穴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谜

海底洞穴存在着许多不解之谜。印度洋的“无底洞”位于印度洋北部海域,半径约3海里。印度洋的洋流属于典型的季风洋流,受热带季风影响,一年有两次流向相反的洋流。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海水由西向东顺时针流动,冬季则刚好相反。“无底洞”海域不受这些变化的影响,几乎呈无洋流的静止状态。1992年8月,装备有先进探测仪器的澳大利亚“哥伦布”号科学考察船,在印度洋北部海域进行科学考察。他们认为“无底洞”可能是个尚未被认识的海洋“黑洞”。根据海水振动频率低且波长较长的特点,“黑洞”可能存在着一个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巨大引力场,但这仍有待于进一步海底洞穴的科学考察来验证。无独有偶,在地中海东部希腊克法利尼亚岛附近的麦奥尼亚海域,有一个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在吸纳着大量海水的“无底洞”。据估计,每天失踪于这个“无底洞”里的海水竟有3万吨之多。为了揭开其秘密,美国地理学会曾派遣一支考察队去那里进行科学考察。科学家们把一种经久不变的深色染料溶解在海水中,观察染料是如何随海水一起沉下去的。接着,又察看了附近的海面以及岛上的各条河、各面湖,希望能发现这种染料的踪迹和同染料在一起的那股神秘的水流。然而这些实验却毫无结果。第二年,科学家们又进行了新的试验。他们用玫瑰色的塑料小粒给海水做了“记号”。这些东西既不会溶解于水中,也不会完全沉下去,因为它们的密度是各不相同的,分别具有与海水、河水相同的密度以及中间密度。他们把质量130千克的这种负有特殊使命的物质,统统掷入打旋的海水里。一会儿,所有的塑料小粒就被旋转的海水聚成一个整体,全部被无底深渊所吞没。科学家们对这次试验寄予了极大的希望,他们渴望着能把秘密揭穿,哪怕能在附近找到一粒玫瑰色的塑料也好。然而,他们的计划仍然落空了。至今,谁也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海水竟然会没完没了地“漏”下去,这个“无底洞”的出口又在哪里,每天大量的海水究竟流到哪里去了。

充满着神秘、幽深、神话般的海底洞穴世界

在西班牙沿岸的维林西亚海湾,有一海底洞穴,潜水员马纽尔·西里维亚和他的法国朋友瑞尼·比诺宜特等人一起来此进行潜水探险工作。一天黎明,他们来到冰凉的低潮海水中潜入时,同时发现这处仿佛有一股粉白色的探照灯灯光从岩礁前边照射出来。于是,他们就游到那里看个究竟。经过仔细观察,他们发现这股强烈的灯光是从水下一个洞口处射出来的,这个洞口通向一个狭长的岩洞。他们为了探索这个“百步九折萦岩峦”的洞穴,艰难地潜游了半个多小时,突然间粉白色的灯光不见了,他们完全沉陷在茫茫的黑暗之中,只好掉头慢慢游回原来的地方升上海面。第二天上午9点后,两名潜水员又来到岩洞的洞口进行考察,可这次再也没有看到灯光从洞口射出来了。他们分头游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看到灯光,只好又扫兴而归。他们在想:难道这个海底洞穴是一个神秘的幻境吗?他们一连数天在讨论研究着这个洞穴之谜,最后决定还按照发现粉白色灯光的那个黎明的时间再次去探索,于是选了第二天黎明潜入海底。果然粉白色灯光从远处闪耀着,他们迅速朝灯光方向游去,但到了岩洞口灯光却又消失了。为了弄个明白,他们像登山运动员那样用尼龙绳子拴着身体,顺着洞口爬进洞底去了,虽然岩洞深处十分明亮,但找不到灯光的出处。经过一段长时间的考察,终于找到答案:他们精确地测量了海水深度、太阳在早晨升起时的角度,尤其是他们在10月份时精心观测了朝阳照射的倾角。这个倾角只有十月份时才能到达海水的表面而射入岩洞的洞口,大量的光线组成了光束射向洞内,便形成了粉白色的阳光反射。这种自然现象既是海洋光学研究的对象,也是海洋地质学研究的课题。

在一些海底洞穴中,不仅有千姿百态的钟乳石和巍峨挺拔的石林,还发现有古象胫骨、古鲨鱼牙齿以及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的投掷标枪等史前遗物。1975年,美国海洋学家们在墨西哥湾那不勒斯附近的海底洞穴的峡谷中发现了一片淡水泉眼,矿泉水温是36℃,在矿泉附近一堆10多米厚的沉积物中挖出了一个远古人类的下颌骨,在一块质量7吨左右的圆石底下还找到一块钟乳石,在钟乳石上的沉积物中有一堆古代人类遗骨残骸。据他们分析,这里很可能是古代葬场的遗址,近处还有一块质量达20吨的大块钟乳石,它横卧在岩洞深处的海底。洞穴学家与考古学家采集了许多标本带回实验室,同时使用放射性碳元素进行鉴定分析,确信这些人类骨骼残骸是属于生活在美洲当地的远古人类。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已有1万多海底洞穴是一个神秘的幻境年的历史(约公元前8360年至公元前6000年),而这些巨大的钟乳石的地质年代就更为久远了。

此外,考古学家还在海底洞穴中发现一只粗大的古象胫骨,根据使用放射性碳元素进行的鉴定证明,这是距今已有6000万至100万年第三纪时生活在陆地上的巨大乳齿象的胫骨。不久,潜水员在洞穴中又找到5亿年至2250万年前古生代巨大长毛象的一枚臼齿、两枚较小的乳齿象的牙齿和一枚粗大的乳齿象的弧形门齿。这些稀有的史前遗物甚至已经在地球深处沉睡了几亿年。

潜水员还在海底洞穴中发现旧石器时代人类使用过的投掷标枪,它的前端绑扎着骨制的尖钩,后端是标枪的托把,标枪中间绑着一块坠重和控制方向的石块。显然,它是用于打猎和捕鱼的。

充满着神秘、幽深、神话般的海底洞穴世界,引起勇敢、好奇的探险者们的浓厚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如今,西方一些国家还把海底洞穴探险作为一项运动。由于它的刺激性、冒险性而吸引着探险者们。他们系上装有混合气体的气筒或类似太空宇航员们用的循环再用气筒、海底滑行车、大功率的照明器材和安全带潜入海底100米、200米、300米深的洞穴中去探险。

壮丽的海底峡谷

神秘的海底如同陆地一样,也有绵延的群山和纵横的山谷,它们像枝杈一样分布在深深的海底。

海底峡谷一般横贯在大陆架和大陆斜坡之间,它是两岸陡立、高差很大的凹槽,横断面呈“V”字形,与陆地上的峡谷颇为相似。

海底峡谷是异常壮观的

同类推荐
  • 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

    发现创造与传奇故事

    在我国,玻璃古称“玻绲”、“颇绲”、“水玉”。1975年在陕西宝鸡发现西周墓葬出土文物中有上千件玻璃管、玻璃珠。经科学鉴定,这是一种铅钡玻璃,与西方的钠钙玻璃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玻璃系统,说明了早在3000年前的西周时期,我国就已经开始制造玻璃了。战国至秦汉时期,玻璃制造业进一步发展,有俗称“蜻蜓眼”的多色玻璃珠。三国以后,玻璃制造方法一度失传。北魏时期,大月氏商人到山西大同传授烧制玻璃技术。后来玻璃制造技术得到了不断发展。
  • 现代生活百科:旅游手册

    现代生活百科:旅游手册

    人们外出旅游观光或走亲访友,最担心的是“钱”丢失或被盗。那么旅行途中应怎样藏钱呢?要找准“藏”钱的地点。钱的存放要化整为零,大票面的放在贴身的内衣内裤外面的几个口袋里,并至少应分在两处。元和角票是旅行中最频繁使用的,对这笔钱宜分散放在上衣和裤子外面的几个口袋里,每处总数三五元而已。钱包和背包里原则上不应放钱。在公共车辆上,更切忌背在背上,而夹克、西装也应拉上拉锁或扣上扣子。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怕失窃而一直“攥紧”或“抱住”钱袋,那狡猾的小偷就会紧紧地盯上你乘机下手,因此,对藏钱处既要时时小心,又不能太显眼。
  •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上下而求索(科学知识大课堂)

    为了普及科学知识,探索科学发展的历程,领略科学丰富多彩的趣味,弘扬科学名家的丰功伟绩,学习科学家不懈的创新精神与无私的奉献精神,培养青少年科学、爱科学的浓厚兴趣,并密切结合青少年朋友日常的生活与学习特点,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科学知识大课堂》。作为一套普及科学知识的通俗读物,本书有别于专业的学术论著,侧重于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注重对青少年科技素质的培育、科学兴趣的培养、科学精神的塑造与科学方法的启迪,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言之有物,物有所指,指有所发。
  • 科技名家生平(下)

    科技名家生平(下)

    本套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图文并茂,体系完整,有助于读者开阔视野,深化对于中华文明的了解和认识;有助于优化知识结构,激发创造激情;也有助于培养博大的学术胸怀,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从而更好地适应新世纪对人才全面发展的要求。
  • 电磁(科学探究丛书)

    电磁(科学探究丛书)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电磁学概述、人类对电磁学的研究、电磁学的发展、电气化时代的到来。
热门推荐
  • 聊斋长生道

    聊斋长生道

    天庭崩塌,地府破灭。聊斋世界大乱将起,周寂穿越而来,红尘炼心。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问长生。 ~~~~~~~~~~~~~~~~~~~ 带点仙气儿,带点文笔,有几分算计,又有几分淡泊。
  • 星黎殿

    星黎殿

    身怀天灵宝鉴的郑玄能知过去未来,他看到千年后有一个躲不过去的劫难,利用秘术提前转世重生并且得到地灵宝鉴,寻找并杀死这个人。然而,这一世郑玄为情所困,利用秘术穿梭时光进入虚幻梦境遗失千年时光才惊愕的发现,那个劫难之谜。最终融合天地宝鉴,唤醒沉睡在时间长流上的星黎殿带着三千年的修为重现现在。斩断因果最简单的方法便是抹杀掉因。
  • 墨栀花下

    墨栀花下

    穆家庄少庄主穆雪栀天资聪慧,医术高明,可就在去往三年一度的“武林大会”路上,遭奸人杀害,掉入山崖,本以为已无活路,去不曾想是掉入他人怀中,还因此惹上了个“护短公子”从此甩也甩不掉的那种
  • 泯仙

    泯仙

    无妒者得长生,无欲得长生,无念者得长生,无情者得长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最强女皇大人

    最强女皇大人

    胸怀天下的雄主?一言灭国的谋士?万剑归宗的剑客?宿世轮回的修士?不好意思,你们这些大猪蹄子都去一边凉快,我要做日月横空的女皇,素手遮天,莫敢不从。PS:本书应该叫“上帝视角之女版龙傲天打遍天下无敌手之就是么得男主之乱世传说。”
  • 世界艺术哲学(上)

    世界艺术哲学(上)

    本套《世界艺术史话》,包括了对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绘画、戏剧、电影等最主要的艺术门类发展历史的介绍和探讨。这套书既力求准确而简要地描述不同艺术门类的历史,又注重突出重点事件、人物和作品,希望能反映当前的学科发展水准,体现最近的研究成果。文字上力求通俗、生动、晓畅,又强调对作品要有较好的艺术分析和准确的评价,全书因而兼具系统性、学术性和可读性。为增强可读性,每本书按照历史顺序提供了有代表性、典型性的图像资料一百余幅,以收图文并茂之效。同时,虽定位为普及性的大众入门读物,编写者也很注重学术性,对每一个艺术种类的历史,在历史分期叙述的大框架下,力求不但要把人文背景、艺术思潮、流派演变交代清楚,而且对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要给予重点介绍和分析。
  • 佛系快穿生存记

    佛系快穿生存记

    好好的当个魂也能被快穿系统砸中,算了,就当是去旅游吧。反正自己也不是没有金手指。舒窈,一个某年某月某日飘荡的魂儿被快穿系统砸中后,为了能去各个位面旅游而签订契约。结果在每一个位面都能遇到一位大佬,本想着自己也配不上人家,谈个恋爱蹭点气运就得了。结果还被追着不放了。行吧,既然你都这么追我了,我就答应你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茶绿茶红

    茶绿茶红

    《茶绿茶红》是一部乡土题材的长篇小说,围绕两个普通农民贫困挣扎与突围的一生展开叙写,既叙说了动人的爱情,更讴歌了坚韧高昂的生命哲学。朱清明,高考落榜,父亲含恨而逝,面对家庭艰辛,挑起生活重担,与高中同学金兰产生爱情。朱清明好友陈小满,活泼热情,看中进村演出的沈梦瑶,矢志不渝,有情人终成眷属。幸福的家庭家家相似,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两个男人在挫折中成熟,肩挑风雨,用温暖的臂膀守护着爱。小说婉转凄苦,跌宕起伏,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