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6900000038

第38章 近现代外国教育制度(5)

1806年5月,拿破仑在巴黎设立了帝国大学。所谓帝国大学(ImperialUnivenSity)不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而是掌管全国教育行政最高权力的部门。帝国大学设总监、审议会和总督学署。帝国大学的总监为主管教育的最高首脑,由拿破仑直接任命。1808年,法国全国被划分为27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分管几个省的教育行政领导工作。大学区设总长、学区审议会和区督学。学区内的教师都要由帝国大学的总监任免,公立、私立学校的开办也要经帝国大学的总监认可。各类学校的学年安排、课程设置、考试和升级规定等也都是全国统一管理。这种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成为法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点。

在拿破仑执政期间,处理与教会的关系也是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当时一些资产阶级代表人物主张对教会实行镇压的政策,但拿破仑主张与教会进行和解,利用教会的势力。1801年7月15日,拿破仑与罗马教皇签订了“教务专约”,同意恢复天主教会在法国的合法地位,但要求教会遵守国家为保证社会安定而制订的规章制度。“教务专约”的签订标志法国资产阶级利用宗教来为其政治利益服务的开始,但同时也为天主教会在法国地位的合法化创造了条件,这种双重作用对法国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802年和1808年,拿破仑政府先后颁布了《公共教育基本法》和《关于帝国大学条例的政令》,规定大学区应设立小学、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并列入国家教育系统。拿破仑特别重视国立中学的创办,称它是培养未来官吏的苗圃,强调古典语言、文学与数学的讲授,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精神的陶冶。他还重视大革命时期创办的多学科工艺学院(即巴黎理工学校),这所学校为拿破仑提供了大量军事科学技术和工业方面的指挥人员,被他誉为“能为他下金蛋的母鸡”。为了培养国立中学的师资,拿破仑于1810年恢复了被热月党人停办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开始实行两年学制,1815年又增加1年,作为教学方法和实际工作的锻炼时间。这所学校一直保存到现在,为法国培养了许多较有名望的学者。拿破仑时期的教育改革,为法国的近代教育体制奠定了初步基础。

1814年,被推翻的波旁王朝复辟(1815-1830),法国又进入一个各派政治力量反复较量、政权不断更迭的时期。1830年,法国的七月王朝成立(1830-1848)。1848年,法国又建立了第二共和国(1848-1852)。1852年,法国又建立了第二帝国(1852-1870)。1871年,法国在镇压了巴黎公社的起义之后,共和派与帝制派几经较量,建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875-1940)。经过长期的发展,法国终于确立了近代资本主义制度。在这个过程中,法国的各级教育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

在初等教育方面,19世纪初,法国的初等教育发展比较缓慢。拿破仑改革以后,初等学校主要由教会管理,国家负责监督,并给予一定津贴。教育内容主要是读、写、算和帝国教义问答等。1830年,法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工业革命的推动,使得初等教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1831年,法国索邦大学教授库新(Cousin)在考察德国的教育以后,提出了一份报告,建议学习德国的初等和中等教育,制定初等教育法令,发挥地方管理教育的积极性,并提出了“教师创造学校”的思想。1833年,法国教育部长基佐(Guizot)接受了这一思想,颁布了大力发展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的法案。《基佐教育法》具体规定在每一乡镇设立一所初等小学,修业年限6年;在5000人以上的市镇设立一所高等小学,修业年限3年;在每一省设立一所师范学校,为小学培养师资。同时规定教师必须经过培训,持有能力证书,才能到校任课,国家保证教师获得最低限度的工资。法案还决定由中央教育部门在地方设立小学教育检定委员会,负责掌握教师资格的标准。基佐法案颁布后,法国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得到较快的发展。据统计,到1848年,法国初等学校数增加了一倍半。1838年,法国师范学校发展到76所。

1848年,法卢(VicomteFredericdeFalloux,1811-1886)任教育部长时,通过法案又加强了教会管理教育的权力,教会学校也得到一定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法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国民教育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普及初等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重点。1881年和1882年,法国教育部长费里(JulesFerry,1832-1893)两次颁布有关初等义务教育的法令,史称《费里教育法》。法令规定,儿童6-13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实行免费;重申教师任教须获得国家颁发的证书;要求学校不得饰有宗教标识,不得开设宗教课,但允许假日在校外接受家长所希望的宗教教育。总之,费里教育法体现了法国教育义务、免费和世俗性的三原则,为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中等教育方面,19世纪初,法国重视发展资产阶级的中等教育。拿破仑统治时期,法国的中等教育改为中央政府办的国立中学和地方政府办的市立中学两种类型。国立中学实行寄宿制,重古典学科,主要为学生升大学服务。开设的课程包括法语、文学、古典语文(拉丁语和希腊语)、修辞学、道德、数学、理化、天文、史地等。市立中学的课程要求低于国立中学,学生毕业后可以获得学士学位,担任国家官员。

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对技术人员的要求不断增强。中等教育中长期进行了关于现代的与古典的、实科的与文科的课程在学校中应占什么地位的争论。为了解决这一争论,法国政府于1898年成立了一个专门的国家教育委员会,对中等教育进行调查,在通过的决议中认为,应当限制开设古典学科的范围和减少学习古典学科的人数,重视实科课程的存在,不断增加相应的科目,实科课程和教学引起重视。1852年,中学的课程出现文、实分科,并规定无论学习何种课程的中学毕业生,都可以获得学士学位,具有升学的资格。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学习实科课程的毕业生,被认为其学业程度是较低的。1865年,法国改变设置实科课程的做法,设立了专门培养专业人才,具有实科性质的中学。学校课程除数理、天文、化学外,还有商业算术、商业地理、簿记、工业发明史及工业法规等。1891年,这种学校改称现代中学,但地位仍不受重视。总之,在中等教育发展过程中,法国既坚持保留自己的传统,又不断加以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

在高等教育方面,19世纪法国的高等教育学校有专门学校和大学两种类型。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所创办的专门学校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法国培养专门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巴黎理工学校、巴黎师范学校得到较快的发展,培养了一些专门人才。1845年,巴黎师范学校改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开始承担培养高级文职官员的任务。进入80年代以后,女子中等教育受到重视,1881年,又建立了一所巴黎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专门培养女子中学的教师。

在19世纪,法国的一些古老的大学适应社会的发展,不断进行改革,同时,又建立一些新的大学,这些大学在培养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这一时期,法国大学的学科设置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文科改变了原有的预科性质,成为独立的专业。神学科的地位下降,并由法学科取代,培养律师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医科和理科也开始受到重视,得到较快的发展。同时,学校的结构和规模也在发生较大变化,如巴黎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拥有许多独立学校,具有近代大学规模的综合性大学。

按照帝国大学令的规定,法国每一大学区都有一所大学,国家任命的大学区总长同时就是该学区大学的校长。大学有授予学位之权。法国大学在为发展资本主义科学文化、培养资产阶级所需要的人才方面发挥了它的作用。但由于高度的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大学始终不能适合地区政治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发展,这影响了20世纪法国高等教育的发展。

四、20世纪前半期法国教育制度的发展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法国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阶段过渡,教育事业得到一定的发展。第三共和国成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70年间,法国的教育制度经历了多次变化,形成了现代学制的雏形,但这是一种典型的不平等的双轨学制。一轨是为贫民子弟开设的母亲学校——初等小学——高等小学——小学补习班系统;一轨是为上层阶级子弟而设的幼儿园——基础学校——国立中学或市立中学——大学或高等专业学院系统。它是以儿童所属的阶级与门第来加以区分的。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广大工农群众民主斗争的高涨,这一制度遭到来自各方面的批评。许多进步人士不断呼吁,提高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扩大免费教育范围、废除双轨学制、实行教育机会均等。这些合理的民主要求尽管遭到保守主义者和天主教会的反对,但得到了广大国民的支持,迫使法国政府进行必要的改革。

1902年,对中等教育作了一次改制,规定中等学校的学制统一改为7年,前4年为第一阶段,后3年为第二阶段,前后两段衔接并加强自然科学与现代外语的教学。同一年,废除了1850年的“法卢法令”,解散了50多个教会组织,封闭了3000多所教会学校,使教育向世俗化方向前进了一大步。1905年,又通过了“教会与国家分离法令”,打击了教会对教育事业的控制,但仍允许教会开办私立学校,也允许公立学校学生在校外接受宗教教育,因此,教会对教育的影响依然明显地存在着。但是,所有这一切措施,并没能改善劳动者子女受教育的状况和法国教育的等级性与宗教性,招致了劳动人民的反抗,引起了社会的不满。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工农群众民主斗争蓬勃发展形势下,加之受到德国魏玛共和国实施统一学校制度的影响,法国的统一学校斗争也获得一定成效。1923年开始使原来中等学校与小学的教育内容逐步趋向衔接;1925年初步实行了小学阶段的统一学校;1930年起实施国立、市立中学教育一律免费。1936年,进步人士翟(J.Zay)接任教育部长,为推进统一学校的实现作了进一步的努力。1937年他向国会提出在中学初级阶段实行统一学校制度的方案,其重点有:

(1)把国立中学与市立中学的初级阶段改为独立的公立学校与初等统一学校相衔接,得以实现普及教育的统一化。

(2)统一规定持有“初等教育证书”的已达12岁的小学毕业生得升入中学第一阶段,在11岁时进行“初等教育证书”的考试。获得统一证书到考入中学前一年(11-12岁)为“指导班级”。因为11岁的幼小年龄还很难判断其兴趣与能力发展的倾向,因此“指导班级”实际上是中学的预备阶段,以此来培养并指导儿童的兴趣与能力的发展。这一举措的目的着重于把小学与初中教育修改为单轨的学校制度,这样做既有利于个人发展,也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各种人才。

(3)对所有已获得初等教育证书的12岁儿童给予三种课程的教育,每种课程有自己的核心。这三种课程是:仅教拉丁文古典文化知识的课程;教现代外国语,重现代文化知识的课程;不教任何外国语而重点讲授实用性与技术性知识的课程。这样三种课程的开设,实际上为今后分别培养不同规格的人才奠定了基础,也是受当时法国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形势需要所决定的。当时法国中学毕业生有三分之二不能升入大学,而要去从事各种职业技术活动。这一现实决定了这类课程的设置。

1937年5月,法国教育部正式发布命令,在全国初等学校设置“指导班级”,并把它作为整个学制改革的起点。但不久,举世瞩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尚处于试行阶段的教育改革被迫终止。但它的一些具体设想却影响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的教育改革。

五、二战后法国教育制度的改革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法国的经济和文化受到严重破坏。战后,法国政府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教育进行了多次改革。

(一)1947年的《郎之万一瓦隆的教育改革方案》

在战争结束前夕的1944年,政府就任命物理学家郎之万和心理学家瓦隆等人组成“教育改革计划委员会”,着手研究和制订全国性、长远的教育发展计划,于1947年正式提出了《郎之万一瓦隆教育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在前言中批评法国教育与现实生活和科学现状脱节,教育方法因循守旧等弊病。认为必须实施“完整的教育改革”,以实现培养现代生产者和公民的教育目标。为了具体落实,《方案》提出六条教改原则:

(1)社会公正原则,即男女儿童和青年,不论家庭、社会地位和种族出身如何,都有受适合其自身才能的教育的平等权利。

(2)无论知识分子还是一般劳动者所从事的工作都应有同样的尊严。

(3)一切儿童和成人都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必须尊重儿童的性格,发展其才能,给他们以完备的教育。

(4)建立指导原则。为了尊重与正确发展每个人的才能,要对在校学生进行一般方向指导,然后给以职业方向指导。

(5)根据个人才能、社会需要等,将学生分成各种类型,在一般文化教育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专门化教育。

(6)青年离校后要继续接受社会教育。

这六条原则在当时说来,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比起战前法国教育的等级性和宗教性来说有了很大进步。但是,在垄断资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中,要想实现上述的原则,根本不可能。

关于学校的结构与组织,《方案》将青年应受的教育分为两段:

第一阶段为强迫义务教育,年龄是6-18岁,其中包括三个时期的教育:

(1)6-11岁为第一期,对所有儿童实施;

(2)11-15岁为第二期,也称方向指导期,教师对儿童的各方面能力、禀赋和兴趣进行观察并指导其学习与升学方向;

同类推荐
  • 公共服务型体育体制研究

    公共服务型体育体制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此,构建服务型政府已成为了我国新时期政府行政改革的发展方向。建立公共服务型体育体制,成为后奥运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推动体育体制转型发展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 我的非诚勿扰

    我的非诚勿扰

    作者从个人视角讲述了《非诚勿扰》台前幕后为人所不知的一些节目内幕、受观众关注的女嘉宾的故事,以及作者本人对《非诚勿扰》主持人孟非、作客嘉宾老师乐嘉、黄菡的个人经历和对其人生建议的评价与解读。她以亲身经历为基础,记录了很多源自心灵深处的关于爱和生活的感悟,希望通过与大家的分享,能够帮助到处于新恋爱时代中的人们。
  • 玩味

    玩味

    娄义华:现任职中国先锋作家出版社社长兼党委书记,《香江》文学杂志执行总编。从事新闻工作十余载,先后在《当代诗坛》杂志任编辑;《湖南人口报》记者、新闻摄影记者、编辑;长沙电视台女性频道任编导;新华社湖南分社记者;长沙晚报报业集团《东方新报》社任编辑、首席记者、主编等职。
  •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理论流派与梅逊《西方当代教育理论》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探索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探索

    本书内容主要涉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问题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辅导员工作实务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研究等有关主题。
热门推荐
  • 快抱紧女主这个金大腿

    快抱紧女主这个金大腿

    (绝对甜文,1V1)一代阵法天师,因贪玩被自己弄的符阵炸毁,就此陨落,人们为她惋惜,为她祈福愿她能投个好胎。却不知她早已魂穿异世......震惊!!不染红尘气息的商业大佬竟被一不知名的神秘女孩拿下 !!!∑(°Д°ノ)ノ ...… 在一起多个年头后…… 有一天他问她:“九啊,4月7日,又不是什么节日,怎么过得比我们第1次见面纪念日还隆重?” 桃九九忽然严肃:“傅畅,你记住,2019年4月7日,如果没有那一天,也就不会有我们的这一天…” 因为啊…… 四月七。 多一天,少一天,我们都会完美错过。 PS:文笔不是多么成熟,嗯……这本书就当我的一次磨练文笔吧。 虽然题材比较老,但内容很新颖!!希望你们能喜欢。 嗯……就这样。
  • 异界全能学生

    异界全能学生

    一觉醒来,五毒教弟子陆铭发现自己重生了,重生成了孤儿,因为被人喜欢,一举一动都处在情敌监视当中,在学校里更是没有什么朋友,所有人都对他避而远之,不过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发现自己居然是上古魔族黑龙太子………***************************花下小猫著《异界全能学生》开始上传,欢迎收而藏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第一人种

    第一人种

    莫名其妙的一拳,突如其来的一场灾祸,为迷茫的谢思远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光怪陆离的超能力,发达的科技,一个超脱于现实的奇特世界。一无所知的谢思远身处其中,抵住命运的推手,从胆小到勇敢,从善良到坚毅,一步步艰难地“前行”......PS:每天中午十二点左右更新两章,喜欢的朋友就收藏吧!(前十章看得迷糊的朋友,坚持到后面会慢慢精彩起来。另外有QQ交流群283398395,大家可以进来一起吹吹水。)
  • 完美逃亡攻略

    完美逃亡攻略

    有三个来自不同地方的人同时失去了记忆,但是他们的身上去都有让人不可思议的特殊功能,而且还不断有人来追杀他们,他们逃亡后相聚,终于知道自己的身份,并且一起战斗,有了各自的爱人和朋友,但是当他们以为一切都那么美好时,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们不得不逃向地球之外的空间,但,这就结束了么?不,这还只是个开始......
  • 一叶点燃

    一叶点燃

    叶叶好像做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梦,在梦里郑然让她失去双腿无法做母亲,她也没办法恨他。唯独不能失去他,如果失去他,那她再也没勇气活下去。即便如此在临死之际叶叶仍然诉求下辈子和郑然再续前缘,只是她说下辈子换我追你且等着开窍的她如何追求养成一个24孝男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彼岸九尾

    彼岸九尾

    我命是妖,那又何妨?照样能演绎一场人生的血歌!种族的歧视……两族的压迫……血色彼岸的婚礼……冥界的计划……三生石下的诺言…终究是有谁来了结这一场血歌!
  • 幽州崛起我为王

    幽州崛起我为王

    全息模拟时代,《天庭之主》是一款自由度超高的虚拟网游,玩家可以收集名将、战团、传承,建设城池,攻打副本,国战pk,乃至组成自己的战队参加电竞赛事。江话重生回到一年前,开始了自己的漫长称王之路……
  • 神奇宝贝降临现实

    神奇宝贝降临现实

    当神奇宝贝突然进入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是认可还是拒绝,是吸纳还是屠杀,而我们的主角又将带领群他的神奇宝贝走到什么地步,尽在神奇宝贝降临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