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405600000042

第42章 搞好新课程的配套改革(5)

活动课程是指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课程。在我国,活动课程是最近几年才提出的,可以说它是在课外活动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

活动课程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育目标的主要途径之一,是校本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学科课程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施活动课程是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举措。应试教育面向少数,重视知识传授,以分数取人,容不得学生个性充分自由发展,学生特长得不到发挥,而活动课程的教学正是与应试教育的做法大相径庭的。同时,活动课程也是培养学生能力、个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活动课程是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而产生和存在的,它承担着学科课程不能承担或不便于承担的任务。活动课程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实际操作,获得直接经验和培养实践能力。在活动课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地选择活动内容,更加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不拘一格育人才。在活动课中学生在教师辅助下始终自主地进行活动,注重参与活动的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未知知识的能力,活动内容灵活多样,可以大胆涉猎人类科学技术宝库中的前沿学科、新兴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创造意识和探索精神。总之活动课的开设在育人方面可以发挥其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目前,学校在课程建设方面应重点抓好两个方面:

1.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一样,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劳动技术教育、社区服务和实践五部分内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联系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1)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开设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教育课,是适应21世纪社会发展提高民族素质的一项战略措施,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信息技术教育课各阶段的培养目标是:

①小学阶段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般表现形式。掌握计算机文字、图形输入、输出的基本技能,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创新意识。能制作图文并茂的小板报,了解上网、浏览,能用电子邮件。

②初中阶段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初步掌握信息收集、传输、处理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能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能对网上信息检索、下载、利用。

③高中阶段使学生具有较强的信息意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懂得计算机基本的工作原理,学会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应用的基本技能,初步掌握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和应用,以及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制作原理,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简单的项目策划与实施能力。能制作简单的多媒体作品和进行数据处理,能在网上进行信息检索、应用和制作简单网页在网上发布。

实施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作,需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一是组织优秀教师开发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素材库、课件教案、各种类型和水平的试题等。二是引进国内外高水平、高质量有实用价值的优秀教学软件和课件。三是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发一批适合教学需要的优秀教学软件和课件。四是利用市场机制与其他单位协作共同开发信息资源。五是通过宽带网实现校际间教育资源的交流。

(2)研究性学习。此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开设此课程,不仅有利于转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而且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了更为有效的途径。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标是: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亲近自然、融入社会、认识自我的意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②探索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善于确立问题,能够建立假设,会使用基本的研究工具,搜集信息、数据,查阅文献资料,以及分析资料得出结论的能力;③在共同的探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经验共享的能力;④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切实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有三类,即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班集体讨论相结合。小组合作研究一般由3-5人组成课题组,可请教师或专家指导。教师的作用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而不能取代和干扰学生的活动。在选择研究课题阶段,教师可向学生介绍国内外中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成功的范例,让学生广开视野,可选择实践性课题;也可选择分科性课题,可选择社会现实性课题,也可选择具有学术前瞻性课题。在制定研究计划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提出研究假设,收集、分析、筛选有关信息资料。在实施研究阶段,指导学生设计科学实验,利用信息论证假设,进而归纳出结论,以小论文或研究报告等形式表达成果。

(3)劳动技术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劳动观念和一般劳动技术能力的教育,进行现代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就业选择的指导。使学生具有生活自理能力,从事简单的生产能力,培养学生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遵守纪律、关心集体、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此课的组织实施,一是上好劳技课,可通过“示范--模仿式”课型和“指导--实践式”课型进行;二是组织学生参加校办工厂、农场劳动,学习有关生产知识;三是到地区劳动技术教育中心(基地)接受多种职业技术教育。

(4)社区服务。学校组织学生在本社区,以集体或个人形式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如植树,养护花草,打扫卫生,维持交通秩序等。通过这些活动进行社会责任意识教育,为社区建设和发展服务。

(5)社会实践。学校组织学生通过军训和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生产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观念和吃苦耐劳精神。

2.开发校本课程学校在实施国家课程的同时,要重视抓好开发校本课程,这是实施国家课程的必要补充。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学生特长和学校特色。

学校开发校本课程,要依靠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1)先培训好教师,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改文件、课程理论及开发校本课程的经验,使教师尽快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行动起来;(2)分析课程现状和学生的需求,看教师能开什么课程,学生需要开什么课程;(3)在调查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和学生拟设校本课程方案,如有些师生建议开设名作欣赏、阅读技能、数学解题方法、物理与生活、历史名人、服装制作、家电维修、集邮、桥牌等专题;(4)从实际出发,进行比较筛选,形成课程体系,如有的学校分为四类课程:一是综合型课程,包括科学、人文、社会、修身等;二是拓展型课程,包括现代信息技术、高科技基础知识;三是探究型课程,包括本校办学特色、环境保护、社区资源调查等;四是特长型课程,包括科技、文字、语言、体育、艺术等;(5)组织教师个人或联合收集信息资料,编写专题性教材,写完后,经学校和有关部门审批后再用;(6)课程实施,学生要根据个人兴趣和需要自愿选择专题项目,教师要依据学生需要制订教学计划,确定授课方式;(7)学生成绩评定,采用学分制,坚持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为主,辅之以结果评价和教师评价。

(第三节)创新考试评价制度

中小学实行考试与评价是历来就有的制度。但是,时代不同,做法上也就不同。过去,在传统教育思想指导下,学校考试与评价形成的是单一的、片面的、静态的体系,主要采用书面考试方法,以文化知识考试分数的高低、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升学率的多少作为教育质量的评价标准,决定一个学生的成功与失败,判断一个教师水平的高与低,衡量一所学校办学质量的好与差。这些做法,构成了应试教育的基本特征。而今,进入新世纪,教育改革面临的重要使命是推进素质教育。要使教育事业不断赢得发展,则必须打破旧的考试与评价制度,建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新的考试与评价制度。

一、考试与评价的功能

(一)考试与评价的关系

何谓考试?考试是根据一定的考核目的,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指定的方式,解答事先编制的题目,对其结果给予评分,是对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测量,也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和评定。何谓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在教育理论的指引下,通过收集信息,借助一定的教育测量方法和技术;对教育的过程、行为及其实现目标的结果作出的分析和判断。

在学校里,长期以来,有不少教师,甚至包括领导都把考试和教育评价画上等号,认为两者是一码事,这是不太恰当的。事实上,考试与教育评价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联系是,考试是教育评价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并不含有评价的全部内容,它只为教育评价提供具体依据,如根据学生考试结果来评价是否达到教学目的和要求,达到了什么程度,为教师改进教学提供可靠信息。我国是最早采用考试进行评价和选拔人才的国家。教育评价作为一门科学是在考试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20世纪初首先在美国兴起,二战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才有了教育评价理论。考试与评价的区别是,考试强调的是学生学业成绩或教学效果的数量化,即评分评等,凡不能量化的,往往都不能列入考试范围。教育评价则不然,它对评价对象涉及的内容,既可进行定量分析,又可实行定性分析,它强调定量与定性的有机统一。再有,教育评价的范围和技术手段要比考试更广泛,更多样化,准确程度更科学。学校里的一切工作,办学条件都可制定标准进行评价,而考试涉及的范围要小得多,主要是用在评价教学质量方面。比如对学生毕业成绩的评价,除依据各科考试成绩外,还可依据学生的平时作业,研究性论文,实验操作能力和科普作品,参加演讲和艺体活动表现出的特长等进行综合评价,这样的评价结果,比单一的考试成绩要全面和科学。

(二)考试的功能

1.评定功能考试必须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目标和标准确定考试方式和组织命题,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把握,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运用,对情感态度引起的变化。通过对学生试卷和作品的分析,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水平做出正确评定,看其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还有多大距离。

2.反馈功能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方面的特点,存在的优缺点,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经过精细分析诊断,使教师和学生得到反馈信息,从总结教与学的过程,充分肯定取得的成功之处,可以起到强化作用,同时找到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可以针对问题,再采取措施,及时改进教与学的方法,以期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预测功能考试不仅可以了解学生当前掌握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而且可以预见学生将来进行学习深造或工作的潜能大小。人们已有的知识、能力与潜能不是一回事,我们在长期工作中观察到有些学生靠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拼时间耗精力,也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多半属于“高分低能者”,后继学习潜力并不大。所以,通过考试总结正反经验,有利于改进教学,促进教师重视以科学办法开发学生的潜能。

(三)教育评价的作用

1.鉴定作用鉴定作用是中小学教育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从教育评价的发展历史看,教育评价在其最早阶段是以发挥鉴定作用为主要特征的,泰勒的“目标行为模式”所注重的就是这一功能。

鉴定意味着对教育活动的成效优劣甄别,它与总结性评价密切相联,鉴定具有选拔、分等之效能。对于比较同类评价对象之间的优劣高下具有重要作用。

鉴定的对象可以是学生,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教育机构或教育方案。通过成绩测验等方法可对学生学力的发展水平做出鉴定(这种鉴定亦称学力评定,常用的方法为常模参照法和目标参照法),通过问卷法和其他方法可对教师的工作成效予以鉴定,通过综合性评判可以对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是否符合或达到某一标准进行鉴定。

2.改进作用教育评价的目的不在于评价自身,而在于改进教育工作,中小学教育评价的改进作用是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

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过程,为提高教育质量,这个过程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教育评价本身就是改进教育活动的积极表现,同时,教育评价又是改进教育活动的重要手段。

教育评价改进作用的发挥,建立在全面、准确、真实地了解评价对象状况的基础上。在评价过程中,通过对教育信息的鉴别、筛选、分析、综合、加工等环节,将评价对象某一方面、某些方面状况的真实情况准确地呈现出来,据此找出现状与目标的偏离程度,找到教育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症结,并及时地将处理后的信息反馈到决策层,以便及时做出决策,使教育评价成为改进和改革教育的重要依据。

教育评价的改进作用,不只是意味着对改进整个教育工作或学校工作具有积极作用,还意味着对教育的某些局部、某一方面也具有改进作用,如对课程的改进,对教法的改进,对教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改进,对卫生工作的改进,对学校与家乡关系的改进,等等。改进既可以是宏观的,也可以是微观的;既可以是关于“人”的(如对管理者、教师、学生的改进),也可以是关于“物”的(如对教学计划、年度管理计划、办学条件的改进)。

教育评价的改进作用不只是与“形成性评价”密切相关的,实际上,总结性评价也都具有较强的改进作用,只不过形成性评价的改进作用表现得更为突出罢了。

同类推荐
  • “农与工肆之人”教育思想与《墨子》选读

    “农与工肆之人”教育思想与《墨子》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小学生读本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小学生读本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悦读MOOK(第十一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校本科研指导

    校本科研指导

    本书是解决教师进行校本教研需要“用什么方法”的问题。本书全面而详细地阐释了校本科学研究的方法,有科学合理的理论阐述,也有与此研究方法相关的案例。符合研究目的、便于教师“边工作、边研究”的方式和方法组合。是为教师做校本科研提供的有效方法指导。
  • [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教育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它总是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不断发展以及相互间的竞争的加强,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唯一可供取之不竭”的一项战略资源。“过去,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尤其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已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通过教育发掘和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当前世界性的潮流。
热门推荐
  • 柯南之零案件

    柯南之零案件

    杀人?复仇?工藤新一未接触黑衣组织的故事。
  • 非酋成长记

    非酋成长记

    非酋和欧皇向来水火不相容……非酋向欧洲大陆偷渡的心也坚不可摧……但是欧皇大神,你怎么空降至非洲大草原了?(吃惊捂脸花痴.JPG)
  • 传说中的剑魔

    传说中的剑魔

    你走遍天下,治病救人,我匿名跟随,护你一路平安
  • 艺芳的名下

    艺芳的名下

    艺芳与明夏两人在车站紧紧的相拥在一起,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你陶醉了我,目侄离别的忧伤,相逢的希望在安慰我们,让彼此都藏起了泪,盼那花儿绽放的盛夏!列车马上就要开了,艺芳把自己写好的一封长信给明夏,俩人依依不舍的告别,艺芳踏上火车驶向远方,而这一别再见面已是15年后…
  • 粉妆:世妃谋臣

    粉妆:世妃谋臣

    将军府二小姐初长静,千面娇娃,性格多变,捉摸不透,收拾的了奸佞,谈的了风生,臭名与美名并存,世人该如何判断?一场游历,为了揭开迷惑搅入浑水与心怀不轨之人斗智斗勇,破晓一个又一个阴谋诡计。江湖恩怨,朝廷纷争,皇权破晓,暗潮涌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廿二史札记

    廿二史札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幻想科学

    超幻想科学

    “人在这想活下去,最后还是要靠自己,唯一正确的,不过就只有生存罢了……”
  • 我的汤有毒

    我的汤有毒

    我们所获得过最好的一样东西,拥有时肆意挥霍,失去后刻骨铭心。
  • 夜行兽

    夜行兽

    他是一名大学教授,白天教书育人,晚上却变身另一个人,做着诡异、凶险、刺激、惊艳等普通人不敢想象的事情。是自甘堕落,还是逼不得已,或是另有隐情...
  • 修仙从魔神开始

    修仙从魔神开始

    林靖穿越到魔界,为了活下去被迫假扮一个月魔神。杀伐果断,连吓带骗,统一魔界,万魔跪伏顶礼膜拜。将整个魔界宝物掏空,用以重塑肉身,铸造出让三千界主都忌惮的逆天资质以无敌的天资,回到人界从零开始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