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892600000006

第6章 医匠工心

医匠工心

20世纪,是个不寻常的年份。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输出型贫困,是国家和广大干部需要为老百姓解决的大事、难题。

病房里,宋信芳笑容满面,这是她两年来第一次开心的笑,大笑。

2019年3月,宋信芳七旬的父亲因瘫痪严重,无法行动,在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母亲虽没有什么大病,却常年被腰椎缠身,痛不欲生。

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得不算富裕的家庭,进入水深火热之中。

宋家在摆所镇算是中等家庭,有兄弟姊妹三人,老大嫁到外县,老二宋信芳在县里工作,独生子老三宋信豪在家里照顾父母。这样的百姓家庭,算是很美满的,子女成群。

宋老进入医院接受治疗的第二天,检查报告出来了,医生告诉宋信豪,说:“老爷子的病情很严重,治疗下来可能要花几十万,花几十万,还不一定能够站不起来了······”

宋信豪一下子没了主见,如果老父亲无法站起来,在花掉几十万,这无疑是给这个不算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在心里,宋信豪寻思着,不如把父亲接回家去,在家里‘保养’,等日子得了,还医那门子的病。

医生说:“万事都有绝对,要看老人家自己的造化了。”

宋信豪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到老家去找亲戚商量,看看这个事情怎么做。

几十万,着实是要他的命呀。

到达老家,正好遇到一起玩耍长大的伙伴,伙伴问:“你父亲不是生病住院嘛?你怎么有时间回来了?”

宋信豪一脸无奈。父母常年生病,着实让家底单薄的宋信豪束手无策,不知如何是好。

加上这些年,宋信豪游手好闲,好吃懒做的,那一点父母攒下来的积蓄花光不说,还欠下不少赌债。现在面对父亲庞大的医药费,宋信豪一脸头大。不光如此,如果花一点钱能够让父亲站起来那还算好的,如果父亲站不起来,钱又花掉,他心里头感觉不值得。

简单的回答一句,宋信号急匆匆往家里赶。

“别忘了还钱。”宋信豪心头一紧,身体有些颤抖,一根头消失在伙伴们的视线里。回到家里,妻子问起父亲的情况。

“还能怎么的,医生说爸爸这辈子可能要在轮椅上度过。”

妻子一脸笑容,走到猪圈里去喂猪食。猪圈有2头肥猪,每头有300来斤重量,是父亲喂养的,本来是想等猪价好起来,好卖掉,换点棺材本的,谁知道一场大病下来,父亲住进了医院,喂养肥猪的事暂时交由宋信豪夫妻两打理。

妻子去喂养猪食的目的,无非想看看肥猪有多大,把老爷子接回来‘保养’,如果死掉,看看能不能用这个肥猪办酒。

宋信豪当然知道妻子的心思,但是老父亲还在医院,现在他小两口就在寻思办酒的事情,这要让亲戚朋友知道了,肯定会被搓脊梁骨的,一辈子无法抬起头来。“想说什么呢?大个活人嘞,就这样让他等死了?我做不到,那是我爸。”

宋信豪的妻子,跟他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妻子家境宽裕,人更长得如花似玉的,跟他在一起,简直不般配。从小妻子就不怎么待见他,是他死皮赖脸的缠着人家,硬要跟人家在一起。无奈大伙年轻,搞大了肚子,才勉强在一起。

虽然在一起生活了,有了孩子,但是宋信豪没有一点安全感,只要看到有男人跟自己老婆有说有笑的,宋信豪心里就吃醋,怕老婆跟别人跑了,所以处处让着妻子,只要妻子高兴,哪怕是不认爹娘他都乐意。

几次交锋,宋信豪还是选择站在妻子一边。听老婆这么一说,宋信豪心里盘算着。

在农村,家家户户都养有猪,一般是平时卖掉换点零花钱,或者是过年时杀掉吃肉。宋信豪站在猪拳旁,眼睛一直盯着来回走动的肥猪,猪不算大,有300斤左右。

“嗯,把老头子接回来,办丧事。”

心里打定了注意,宋信豪把父亲的情况跟远在广顺驻村的姐姐一说,姐姐宋信芳勃然大怒,感觉不可思议,摔下手头的工作匆匆往现场赶。宋信芳是长顺县84支攻坚队的一员,广顺异地扶贫搬迁小区攻坚队队长。2019年3月,应县委政府要求,到攻坚队工作。初到攻坚队,人生地不熟的,一时间工作没了头绪,为了更好的开展工作,她已经有20天没有合眼了,都在思考怎么开展工作的事情。

突然接到父亲瘫痪病症的电话,她整个人都快散架了,尤其是听到弟弟宋信豪打电话给她商量操办丧事的事情,让20天没有合眼的她差点崩溃,心如刀绞。

那是父亲呀,养育自己一辈子的父亲呀,在怎么苦,在怎么累,也要让父亲好起来。

宋信芳一路流着泪,一路开车往回赶。

到达医院,只有父亲一个人在医院,没有其他人在照顾。“该死”她叫骂一句后找到医生,询问父亲的情况。医生告诉她:“父亲瘫痪太久,站起来的机会不大。不过万事有奇迹,只要有人悉心照顾,每天给父亲瘫痪的双腿做按摩,或许还有一丝希望。”

宋信芳把医生的话记在心里。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她都不会放弃。

父亲趟在床上,用微若的声音说:“我是不是不行了?如果无法治疗,就把我送回老家吧。要死,也要死在家里,哪里是根。”

宋信芳眼泪婆娑,父亲的话,如刀子,一刀刀捅在她的心窝上。她强忍着眼泪,顾着坚强。

这个时候,她不能哭,如果哭了,父亲更加不会接受治疗了。

“放心吧,爸,医生说能好起来的。”

父亲用低微的声音回答:“孩子,我知道你孝顺,你希望父亲好起来,但是父亲的病呀,父亲自个知道,这个病花很多钱,即使花钱了,还不见得能治疗好,我就别给你们添麻烦了,送我回家吧。”

宋队长哗一下没忍住,直接大哭起来,像个孩子。

曾经坚强如男人的女人,在面对自己亲人的时候,在自己父母面前,她就是个孩子,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爸,别说了,我不会放弃的,即便是倾家荡产,都一定把你治疗好了。如果这里不行,我们上省城,如果省城无法治疗,我们到外省去,现在国家医学技术发达了,没有什么不可以治疗的,你要相信国家医学技术。再说了,现在不是有大病医疗嘛,你这个病呀,不会花多少钱的,你就安心治病吧。”

说着说着,宋队长忍不住,直接转身跑出了病房······

出了病房,宋队长靠着病房的门口,用手握着嘴巴,不想让自己撕心裂肺的哭声,惊扰到病房内的父亲。

靠着病房门口,宋队长感觉到全所未有的无助。在病房上躺着的,是自己的父亲呀,自己能不管吗?

想起往日的点点滴滴,宋队长越哭越伤心,心中的气越大。按理说,自己是家中的女孩子,古话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自己本不该承担那么大的压力的。但是那是父亲呀,血融于水的亲人。

“不行,必须说服弟弟坚决治疗父亲的病。”

宋队长找到了自己的弟弟,自己弟弟在医院旁边一个民房内打牌,几个人打得正欢。

“天杀的宋信豪,父亲在那病着,你还有心思打牌?给我滚回去······”宋队长一脚踢开房门,准备揪其那不争气的弟弟离开。

“放开,别烦我。他生病,管我什么事情?又不是我叫他生病的。我现在要钱没钱,即便有钱他也站不起来,还医个什么医,直接接回家办酒得了······还有,你都嫁出去那么多年了,现在管起我的事情来了······在说了,你有钱你拿去医,反正我不医······”

“你······你简直是狗改不了吃屎,你不医是吧,我来医。”

“要医可以,从今往后,我们断绝姊妹关系。”

······

就这样,在跟兄弟一顿吵架后,宋队长承担起父亲瘫痪病治疗的事情。

光有雄心壮志可不行,治疗是得花钱的。还好,现在国家政策好了,在医疗扶贫上有很大的政策,只要是精准扶贫户,可以先就医后付款。像瘫痪这种大病,还可以按照90%的比例报销,如果花10万的治疗费,出院结账的时候只要付1万治疗费就好。

还好,在街道办工作的丈夫班雨很理解和支持宋队长的做法,她婆家一家都支持和理解。要买药,给钱买药。班雨唯一担心的,是她的身体。他也在攻坚队工作,攻坚队的工作强度大到什么程度,他是知道的。现在她又负责攻坚队队长的工作,还要担负起照顾父亲治病,怕她吃不消。

“谢谢你的理解和包容,谢谢你的支持,我会注意的。”

从此,宋队长有三个家。一个家是攻坚队,一个家是跟丈夫孩子一起生活的地方,一个家就是医院。

宋队长不在的时候,拜托自己的婆婆帮忙照顾父亲。白天忙攻坚队的工作,攻坚队的工作忙完,就开车赶回县城给父亲和婆婆送饭,简单的询问父亲的情况,又急匆匆的赶回攻坚队上班······

日复一日。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下来,父亲的瘫痪病明显有些好转。

五月,风和日丽。

“爸爸,你试着走几步看看?”

宋队长站在病床边,着急的盯着父亲。心里七上八下的,一是期待着父亲能够站起来,再次又怕父亲站不起来。

在家人的鼓励和支持下,宋队长父亲扶着床栏,慢慢的试着站起来······。

当父亲双脚落地,双脚能够支撑身体直立时,宋队长眼泪婆娑。

这段时间的努力和心酸,只有她自己知道。攻坚队工作千头万绪,一边要忙攻坚队的工作,一边要替那不争气的弟弟照顾父亲,给父亲治病。

宋队长很多次,都差点奔溃。但是为了父亲,为了工作。宋队长咬牙坚持了下来······

父亲扶着床栏走了几步,慢慢的尝试着松开手,双脚走动。当父亲不用借助外力,脱手走动如蜗牛爬行时,宋队长无法忍受,直接转身跑到医院楼下的花园里抱头大哭。

哭声在医院上空来回盘旋,凄凉和开怀······

长时间内心的压抑,让这个工作刚烈的女子,剥开了对亲人的柔情和关怀。

她做到了,真的做到了。为自己父亲能够站起来喜极而泣;为自己亲弟弟的无情和冷漠而伤心。

2019年,长顺县卫生健康局以打造多维度服务模式,精准服务签约对象。稳固推进传统上门签约服务,一对一,面对面为签约对象提供实际服务,实际解决了群众看病、买药的难题。目前,共组建82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为全县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签约服务61337人,签约服务率71.59%。其中,辖区内已管理高血压患者8573人,已签约服务7647人,签约服务率89.19%。

宋队长站在医务窗口为父亲结账时兴奋的说:“现在我们县的医疗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不光看病不用先交钱,直接住院,结账时再报销支付,大病能报销90%,真是为老百姓减轻了很多负担。我父亲住院几个月来,医药费花了几十万,现在报销下来才付几万块钱就好了,其他的都是国家在支付。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也很尽心尽责,照顾病人无微不至的,真的感谢他们。我父亲出院在家,家庭医生经常到家里面给我父亲量血压,询问父亲的病情,只要有需要,都会第一时间帮忙解决,我们的白衣天使,真是最美丽的人······”

医者,仁也。

在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产科,医院产科是全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重点科室,改革后将原来的县人民医院产科、县妇幼保健院产科整合在一起,进进出出,每天能够同时为40余名产妇提供舒适的休养环境。

医院门口,来求医的人进进出出的,有上百号人。

上电梯,到达产科科室。科室里面很多人,夸张的说,都把医院产科走道挤满了。在病房里,见到了陈颖。

陈颖,长顺县代化镇人,她刚生完孩子笑着说:“这里环境很安静,比以前的设施、技术都要先进得多,虽然我是第一次生孩子,我觉得非常的温馨,非常的舒适,医生的态度很好,感觉和在家里面一样的温暖······以前条件很差,环境也不好,挂号登记什么的,要排很长时间的队,现在都是网上预约,一来就可以直接住院······并且不用先交费,等住院再结账,比起以前,真的好太多了。”

是呀,这些年,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紧紧围绕群众“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抓好落实。

一是实现健康扶贫“三个三”。县级医院每个专业科室至少有1名执业医师,每个乡镇(社区)卫生院有1名执业医师,每个村卫生室有1名合格乡村医生)。县级有2家县级医院(县人民医院、县妇幼保健院)达到二级医院标准,每个乡镇(社区)卫生院达到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标准,每个村卫生室房屋建设规模不低于60平方米,设有诊室、治疗室、公共卫生室和药房。县级建成一所县级综合公立医院,每个乡镇建成一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每个行政村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

二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严格执行“先诊疗后付费”,落实“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一站式”即时结报、出院“一单清”政策。

三是为持续做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9年,全县共组建82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像我们这个中央胎心电子监护系统,以前是县医院系统,它能同时监测12个产妇胎心,整合后我们很方便,产妇也安全。”在产科待产室里,该产科护士蒋亚丽正悉心为产妇监测胎心。

作为迎接生命的第一站,这里的医护人员增加至41人,同时也新设了更多医疗设备。

产科医生罗照春说:“我们增加了镇痛分娩、导乐分娩,还有术后护理,有气压治疗,隔物灸治疗,减少病人的经脉血栓,还有子宫复旧的情况,对于孕产妇的救治,都有进一步的提高。”

按照“县乡村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思路,今年以来,全县坚持以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为主体,按照“1+6”模式与各中心乡镇卫生院组建紧密型医共体,有效推动各乡镇卫生院发展,让基层群众更好享受医改成果,实现就医“零距离”。

谭进尧说:“我们主要开展的业务有综合门诊,对常见病、多发病诊治。综合慢行病门诊,给辖区内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免费体检检查。还有规范化预防接种,还有基本公共卫生工作,包括国家的免费项目,能够让辖区群众“零距离”看病”。

胡和平院长补充说:“通过资源重组,重塑机构。医院公益性明显增强,医疗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推动县中医院运行,运行以来住院2908人次、门诊7523人次。投入成本逐级降低,科学整合科室,避免重复添置设备。医疗收入结构更加合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得到进一步控制”。

组建后的医疗集团中心医院分设3个院区,有职工700人,设有外科、内科、妇科、孕产保健部等临床医技科室,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荣获州级荣誉20多项,县级荣誉40多项。医院拥有先进的层流净化手术室和配置规范的ICU病房,国内外先进的核磁共振、64排螺旋CT机等高新科技设备,有效地保障了各科开展临床诊疗活动。

医院下一步将继续制定出台管理激励举措,抓好人才引进培养,逐步补齐人才短板。二是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全面铺开我们县乡村一体化信息化平台建设。三是进一步推动薪酬分配制度改革。四是开展紧密型医共体试点,总结经验全面推开,全面推开县乡村一体化,努力实现一般的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的目标。

“现在的政策真是越来越好了,要是在前几年,就算我们在卫生院做了检查,来到县医院都要重新再做一次。”谈起近年来长顺县医疗改革的变化,经历过“一把草药治百病”“赤脚医生跑断腿”岁月的梁小华竖起了大拇指。

梁小华家住长顺县代化镇斗省村,5月14日,八十一岁的他感到气喘胸闷、呼吸困难,家人立即将其送往代化镇卫生院进行救治。经过初步诊断,患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医生立即对症治疗,病情明显好转。为了进行更好的治疗,梁小华无缝对接转诊到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

梁小华的小儿子梁小伍笑着说:“一开始我还担心来到县医院后要再次排队候诊,哪晓得来了之后才发现,中心医院都把需要输血的仪器准备好了,直接治疗。实在太惊讶了,这转诊交接工作做得真好。”

梁小伍哪里知道,在这惊讶的背后,是长顺医疗改革破旧立新、敢为人先的探索尝试。

医改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长顺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医改的决策部署,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真抓实干,主动行为。2018年以来,共投入1.83亿元用于新建县中医院及改扩建2所卫生院,启动县中医院运行并创建鼓扬镇医养结合示范点,探索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新模式,努力让基层群众收获更多“医改红利”。

2019年较2018年门诊量大幅度提高,平均住院日减少0.74天,开展手术增加117台次。平均住院日的减少,开展手术台次的增加,是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提高的一个体现,对于患者而言却是真真正正的实惠,极大地的减少了百姓住院费用的负担。

长顺县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荣获国务院通报表彰,奖励资金500万元。

没有全民的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在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基本医疗的保障,无疑是“两不愁三保障的”重中之重。

罗金凤家住长顺县摆所镇热水村冷坝组,丈夫胡学顺因患急性胰腺炎,已经花掉了19万的治疗费用,然而病没有治疗好,最终丈夫还是离开他们母子而去,只留下因治病欠下的大笔债务。

家境贫寒,根本不富裕,丈夫治病的钱都是从亲戚那里借来的,一下子失去了最依靠的人,又欠下了那么一大笔债,还有一个刚上初中的儿子,罗金凤一下子陷入了绝望。

罗金凤回忆说:“丈夫离开的那三四个月,自己走路都困难,每天沉浸在悲痛之中。”

了解她家的实际情况后,热水村攻坚队详细向她讲解了医疗扶贫政策,并指导她怎么去报销医疗费用,并积极给她家协调了临时救助。最终,罗金凤通过医疗扶贫政策报销医疗费用将近17万元。这让她又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慢慢的开始了新的生活,脸上也看到了笑容,把儿子送去了学校后,她外出打工,补贴家用,一家人的生活也回到了正轨。

罗金凤说:“如果没有医疗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我这个家真的是很难好起来了······国家的政策真的太好了,太及时了,现在我在外面打工,家里生活也不得问题了,以后娃娃读书出来了,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我对未来充满着信心和期待。”

长顺县把医疗扶贫昨晚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切实落实“四重医疗保障”政策,扎实开展健康扶贫“三个全覆盖”、“三个一批”等工作,加强健康扶贫政策宣传,有效落实便民惠民政策。在长顺范围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实行了“基本医疗保障、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医疗扶助”的“一站式”即使结算,不断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2019年,新农合个人筹资标准为220元/人,新农合参合221659人,应筹集个人参合资金4876.50万元。1-12月我县新农合补偿69.81万人次。

贫困人口看病就医累计241865人次,医疗总费用7687.12万元,报销6468.68万元。其中门诊就医228795人次,医疗总费用1911.55万元,报销1245.61万元;住院就医13070人次,医疗总费用5775.57万元,报销5223.07万元。

医疗改革是民生大计,是脱贫攻坚战役上输出型返贫的具体体现。县委政府不遗余力,坚决探索、坚决改革、坚决打赢这场战争。

医疗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回忆是心酸的。

一是实施健康扶贫“三个三”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卫生室工程,落实东西部对口帮扶、远程诊疗、县域医共体建设,实现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的目标。

二是通过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和卫生健康便民服务措施,确保了贫困人口看病就医有保障,服务更便捷。

三是家庭医生上门开展健康宣教、医保政策宣传、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的面对面服务,实现了精准到户、精准到人。

四是有效落实大病专项救治和慢病管理,确保健康扶贫重点人群及时就医、及时服务。我县健康扶贫工作通过实施县域医共体改革,落实远程诊疗、东西部对口帮扶,推进分级诊疗等工作措施,综合施治,实现了有地方看病、有医生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确保了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或少出县的卫生健康工作目标,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抓住党建,就是抓住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加强党对中心工作的领导,要充分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示范性,积极探索党支部建设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长顺县医疗集团中心医院党委,设委员6名,其中书记1名,副书记2名(1名兼任院长,1名专职副书记),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凡医院“三重一大”事项严格执行党委集体决策,有效解决公立医院党的领导弱化的问题。

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原则,将解决贫困人口“看病难、看病远、看病贵”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便民、利民、惠民为目的,及时向社会公示我县大病专项救治定点医疗机构及救治病种名单,切实为贫困患者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加强合作。一是加强与扶贫局、人社局、医保局、各攻坚队等部门沟通,形成协调机制;二是加强学习和培训,及时掌握政策;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参加攻坚队召开院坝会、田坎会、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宣传医疗相关政策,提高群众知晓率,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增加走访次数和加强摸底排查。

与脱贫攻坚队加强沟通,及时掌握外出务工和返乡人员动态情况,对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进行摸排,走村入户,对返乡人员建立台账,发现返乡一人,立即服务一人,对患病群众给予积极的指导或就医,实行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原则,从根本上有效遏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发生。

加强督导检查。一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对未落实好医疗保障政策的医疗机构,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和执行人责任,并要求立即整改,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二是加强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对参保(合)农村贫困患者住院落实“先诊疗后付费”政策的督查,指导定点医疗机构认真核实患者信息,确保贫困人口住院垫资压力和费用负担,享受基本医保(新农合)、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医疗保障政策,确保按时完成健康扶贫各项工作任务。

同类推荐
  • 你也像风一样

    你也像风一样

    如果我像风一样经过你身边,下次记得要感受一下我的存在。
  • 幻风林
  • 纬度假想

    纬度假想

    是否有一种可能,我们本身就是四维生物?四维,五维甚至更高纬度并非再是指空间
  • 她是权臣心头白月光

    她是权臣心头白月光

    吏部尚书家的二公子沈致和是何等的美名?皎皎君子,光风霁月,谁家小娘子不爱慕他?偏偏他就栽在了孟襄手里。孟襄是淮阴孟氏三房的嫡女,身份一般,长相极好,就是性子不怎么样。都说两人不般配,沈致和这样的小郎君就是当驸马也是使得的,娶了个低官之女也太跌份儿了。沈致和:我喜欢孟襄,只喜欢孟襄。孟襄:那个天天翻我院墙的登徒子后来成了我相公。注:be慎入,搞事情虐文
  • 感悟生活那点点滴滴

    感悟生活那点点滴滴

    我们来到这世上,都负有自己的责任。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忘记自己肩上的责任。
热门推荐
  • 温柔藏不住

    温柔藏不住

    十七岁的沈雾遇见了十五岁的林野二十四岁的沈雾去娶了二十二岁的林野
  • 吻上神秘校花

    吻上神秘校花

    第一次相见,校门口,他救了她,他大吼,她无动于衷;第二次相见,食堂,她弄脏了他的校服,一句“对不起”,她风轻云淡;第三次,百货大楼,她的身后跟着一群男生,她笑颜如花,他愤然吻上;第四次,他的家,双方父母相见,为十几年前的约定而见,他跃跃欲跳,她平淡无波;第五次,她的班级,他霸道宣布她是他的……他是谁?她是谁?她了解他,他却不了解她,最后是以心伤收尾,还是以幸福继续?
  • 快穿系统之宿主的逆袭人生

    快穿系统之宿主的逆袭人生

    死亡后,慕南苡被系统小时绑定,萌新毫无实践经验的系统小时带着因生病而对世界茫然无知的慕南苡踏上逆袭人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魅记

    妖魅记

    九洲四海纵横原是女娲血脉,六合八荒威震无非伏羲精神。
  • 何曾到谢桥

    何曾到谢桥

    有些话不一定说得出口;有些人不一定能等得到;有些感情可能不是爱情却比爱情更珍贵;有些人你可能不爱却是为你做的最多的;有些人你可能爱着却是注定没有结果的;其实没有谁对谁错只有真不真心;只愿,人生若只如初见……--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之女神

    重生之女神

    林陌然,21世纪新型宅女一枚,典型三无人士不说,运气也霉到家,闺蜜和男朋友在一起,工作五年还是原位。终于一天夜里,上网一道雷劈回婴儿,还意外的让空间和灵魂绑定。这到底是霉运还是好运?只是为什么,重活一遍就一直走狗屎运,其实这不是她的本意,她只想低调、低调再低调。读个学,因为看不下去校友被外校欺负,随便指点了几招。从此世上多了个帮派不说,还到处被追着跑;某女有天良心发现,打算做回不记名的活雷锋,救了位被出车祸的老爷爷,怎料其身份大有来头,运气来了,挡也挡不住;闲暇时间,意外玩玩,既成就了大业,搞出了个世界级公司总裁;其实,她只想低调,低调,再低调。主位还是修修真、逛逛空间出品的学习系统知识。没事空间瞎转,赏赏花、吃吃果果,田园般日子无限好。
  • 大武仙

    大武仙

    我辈之人,一力求仙;生之不息,仙道永存!一个普通的凡人宗师,来到新大陆,发现了不凡之道……
  • 南颜之计

    南颜之计

    带着前世今生的记忆醒来,她不清楚自己的心究竟归于何处。不过有人冒犯欺瞒到自己头上,不动拳头动动脑是可以的吧.看新生的徐之南如何再造自身,运筹帷幄,护得家人,觅得良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