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3000000057

第57章 艾森豪威尔要蒋介石放弃大陈等岛

毛泽东一向反对联合国对别国的内政指手画脚,讨论海峡两岸的事他更认为属非法。而“神谕”提案连蒋介石也不同意。

10月9日,美国负责远东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罗伯逊怀揣着这项热乎乎的提案,来到台湾。尽管聪明的罗伯逊在长达七小时的会谈中使出了浑身解数,做出了种种许诺,但仍未打动冥顽不化的“蒋总统”的心。他指天画地,坚持要不惜一切代价固守这唯一能表示他仍是全中国最高统治者象征的地理联系上的纽带———金门。蒋介石像赶苍蝇似地挥着手,表示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同意将沿海岛屿问题提交联合国。他认为这个提案只能对共产党人有利,外岛停火是第一步,接下来就是台湾中立化,再下来中共进入联合国,最后台湾就要由共产党接管了。蒋介石气咻咻地说:“如果台湾赞同这个建议,那么对国民党人,对我们的士兵,对生活在本岛的百姓,对海外侨胞及大陆的中国人将产生毁灭性的影响。这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当蒋介石拒绝“新西兰提案”的消息传回到白宫时,艾森豪威尔大惑不解,冲着杜勒斯发问:“约翰,我真不明白,这位委员长是怎么想的?他误解了我们诚实而又认真的建议。”转过身后,艾森豪威尔冲着桌上的地球仪咒骂道:“这些该死的小小沿海岛屿,有时我真恨不得让它们都沉下去,在这地球上消失掉!”

由于蒋介石的坚决反对,“神谕”提案被搁置起来。

艾森豪威尔迁就蒋介石,是怕蒋介石在绝望中与他撕破脸,任着性子干,那样,整个东南亚的反共包围圈就可能溃堤。他认为,“就目前而言,中国国民党人的士气对我们是重要的;抛弃蒋介石,我们可受不了”,这会严重损坏美国在亚洲反共国家面前的信誉。因而,他不得不在蒋介石的强硬态度面前作出了某些妥协,安抚一下台湾当局,加快了美蒋共同防御条约的谈判进程。

原先,美蒋在条约中最有争议的是最大的适用范围。现在达成了妥协,把美蒋共同防御范围扩大到台澎之外。美国做了让步,暗示美国可考虑承担台湾、澎湖之外的中国领土义务。但在何种情况对哪些领土适用未作解释。美国让步了,它也要求台湾作出让步。美国主要担心台湾当局擅自采取军事行动把已承担条约义务的美国拖入其中,而不能自拔,因此美国要求台湾未经美国同意不得采取任何重大的军事行动。蒋介石虽不满意,但为了条约能签订,只好让步,同时要求美国不要将这条写入条约正文,美国立即同意以换文的方式来表达。

美、蒋正式签订《共同防御条约》是在1954年12月2日。

《条约》在海峡这边激起强烈反响。

12月8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台湾是中国的领土,蒋介石是中国人民的公敌。解放台湾,消灭蒋介石卖国集团,完全是中国的主权和内政,决不容许他国干涉。美蒋“共同防御条约”根本是非法的、无效的……

苏联政府也作出了强烈反应,声明:既然台湾历来是中国的领土,解放台湾自然是中国的内部事务,是中国人民的主权。假如不是由于美国武装力量的干涉,台湾的重归中国早就已经实现了。……苏联政府声明:它同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部长周恩来在12月8日的声明中所表示的态度……

《条约》直接影响了解放军对大陈岛的进攻,打还是不打?何时打?如果打会不会引起美国出兵……

毛泽东经过分析认为,美国在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后,不会改变其根本利益,不会因为大陆沿海几个岛屿而引火烧身,重蹈朝鲜战场的覆辙。所以毛泽东的决心毫无改变:对美国炫耀武力既不必惧怕,也不可以示弱。一如江南在《蒋经国传》中分析的:《中美共同防御条约》虽于月前在华盛顿签订,中华民国的“领土”范围,仅限于台湾与澎湖、大陈及其岛屿,并不在“协防”之内。毛泽东紧接着协防条约签订之后不久用兵,一方面考验美国的真实意向,一方面给蒋猛掴一掌,告诉台湾军民,有这个条约,解放军还是想打就打,别以为条约是万灵符。

毛泽东再次确定攻打大陈的决心后,让中央军委指示浙东前指,在避免同美军冲突的前提下,坚决攻击大陈和一江山岛,攻击时间推迟至第二年1月,攻击目标不限于一江山岛,只要发现其设防薄弱的岛屿,又有攻占之绝对把握,可一举攻占。

张爱萍接到毛泽东的指示后,研究确定于1月13日至19日之间最后完成三军联合进攻的战斗准备工作。

1955年1月9日,浙东前指出动三个轰炸机大队百余架伊留申28轰炸机,轮番猛烈轰炸上、下大陈岛,使大陈岛遭到巨大损失。

第二天,台湾急令海军对大陈岛实施运补。夜间,解放军海军鱼雷快艇出动,对护航的国民党军军舰进行攻击,450吨级的国民党海军巡逻舰“临江号”和“瀛江号”,相继被鱼雷击中,“临江号”当即沉没,“瀛江号”负伤被拖返,国民党海军继“太平”舰厄运之后,再次受到重创。

正在台北参加表扬大会的国民党军“战斗英雄”、一江山防卫司令王生明,急匆匆连夜返回一江山,一江山岛守军眷属及妇孺也撤至台湾和大陈岛,准备与解放军恶战。

此后一星期,解放军海空军频繁出动,不断袭击大陈岛的敌人舰艇,国民党军舰在遭到连续打击后,为免遭损失,被迫退出南麂岛外缘,浙海门户洞开。

一江山岛是光山秃岭,地质坚硬,被四个射击高地控制。岛的四周多系陡壁岩礁,岸高10至40米,海水多回旋和岩头浪,登陆极为困难。岛上守军构筑了三道防线,多为永备或半永备的工事,各工事之间有交通壕连接。攻坚部队事先对岛上进行了侦察,进行了针对性的战前练兵。

1月18日,绿色信号弹升上清晨的天空,顿时机场机声隆隆,空中指挥员、第一中队机长万连成率九机长阵依次起飞,接着担负掩护任务的空军第八十五团拉-11歼击机随后起飞。

几分钟后,机群编成整齐的战斗队形,按预定航线隐蔽出航,直奔战区。

8时,空军三个轰炸机大队和两个强击机大队在歼击机掩护下,准时飞抵一江山岛上空,实施第一次火力准备。敌高射炮向机群猛烈开火,解放军战机进行反高炮火力机动飞行,对北江岛的中山村、中心村、了望村、重要村和南江岛的胜利村、一八○高地猛烈轰炸扫射,准确无误地将54枚爆破弹投向预定目标。在蔚蓝的东海上空,只见解放军一架架的轰炸机、强击机在歼击机的掩护下,炸毁了敌气象台、导航台各一处,一一五高地炮兵阵地和环形围墙130米。海军航空兵预先航空火力准备和直接火力准备,为登陆部队扫除了障碍。

与此同时,轰炸机和强击机各一个大队飞抵大陈岛上空,对“大陈防卫司令部”实施铺天盖地的轰炸,霎时,一江山岛和大陈岛上浓烟滚滚,尘土乱石飞扬。8时15分,解放军空军又对北江岛的前沿阵地实施轰炸扫射。9时,支援炮兵准备停当,50余门大炮对准一江山岛上的目标进行射击;13时16分,海军舰艇开始进行破坏射击;火箭兵群和直接瞄准炮兵群随后也向预定目标发射,一江山岛山崩地裂。几分钟后,硝烟正浓,登陆部队乘坐100多艘舰艇,5000多官兵分两批、成三路防空队形,相继向展开区驶去,形成了解放军有史以来最为壮观的立体攻势。到下午3时,一个连队攻占了国民党军之主要阵地———一江山司令部所在地。敌司令王生明被炸死……

解放一江山岛的主要战斗,从登陆突破算起,仅三个小时便结束了。尔后,转入搜索残敌和组织防御。

大陈岛驻有美军顾问,整个战斗过程中,华尔登上校和他的接替人麦克雷登上校,都在现场观察。中共的情报,当然不会茫然无知,这一仗含有向华盛顿亮一手的意思———解放军照样能打三军协同战役,请看看北京的实力!

一江山失陷,蒋介石再次被惊醒,原来美国朋友杜勒斯依旧是美国利益至上!蒋某人的计划再宏远,也不过是华盛顿五角大楼的从属。很清楚,美国不愿意介入援助,与其说是军事的理由,毋宁说是政治的考虑。几乎没有人相信,蒋介石能打回去的神话,华盛顿考虑即便保住那几个小岛,也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于是正好逼蒋撤出大陈岛。

蒋介石开始一听哪里肯依:“王八蛋,不保护我的领土,还让我缴枪,休想!”

可是蒋介石硬了几刻,便硬不下去了。因为解放军占领一江山岛后,火炮射程可以覆盖大陈岛,加上空军轰炸的优势,大陈已经指日可下。最后,蒋介石只好同意第七舰队司令的建议,同意主动撤兵。为了避免中美军事冲突,杜勒斯将此事通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希望其能劝说中共在国民党军撤退时不要加以攻击。

张爱萍被胜利激励得满脸通红,他想乘胜追击,准备在国民党撤退时予以打击。

彭德怀来电:此事牵涉到国际关系,就让他们撤退算了。

整个撤退作业,定名为“金刚计划”。由第七舰队掩护三万多人在八天半内撤出。

当时蒋经国仍在大陈岛,撤退前,他从“太昭”舰上带下一面国民党党旗,举行升旗仪式,给军民打气:“不要难过,不要失望,此刻我们要下决心打回来。”说完,他低头领着《中央日报》记者刘毅夫等,在大陈岛的街道走了一遭,怆怀不已地到了海边。

守军刘军长在兵舰起锚前,凄然地说:“什么都完了,落了一场空!”蒋经国听着,面无表情。

同类推荐
  • 血染环刀

    血染环刀

    司马内斗,胡寇入关。烧杀劫掠,凌人妻女。中原大地,十室九空。哀鸿遍野,白骨累累。“血债,要用鲜血来偿还!”穿越到这个惨烈时代的张逐夷,手持环刀,朝胡寇狂吼:“侵吾国家者,杀吾兄弟者,凌吾姐妹者,纵是逃到汝娘肚子里,本将军也要将你们挖出来,扒皮抽筋、碎尸万段!”
  • 不灭尸王

    不灭尸王

    身世飘零叹孤独回顾盼相情天不老雷霆易逝雨过云舒双瞳雄也,血色双瞳纵古朔今,只有杀神白起,霸王项羽也!
  • 英国简史

    英国简史

    英国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曾经的“日不落”帝国,一个具有绅士风度的国家。本书将帮你从地理、文化、制度等多个维度了解英国的“进化历程”。《英国简史》的作者是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玛丽·普拉特·帕米利,全书分为英格兰简史、爱尔兰简史、苏格兰简史三部分,分别从古不列颠、早期的爱尔兰、早期的凯尔特开始讲起,讲述整个英国的历史发展。内容容纳了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科学等,是全面了解英国历史的通俗读物。作者用擅长的讲故事手法,用有趣而简短的故事将英国不同的历史时刻串起来,彼此之间既相互独立又互相联系,翻开任一页都能开始阅读。群书新增6820字注释,译文更专业,更通俗。想要了解现在的英国,就要读一读《英国简史》。
  • 蜀中龙庭传

    蜀中龙庭传

    让书页去铭记每一个值得歌颂的小人物和大人物的故事,些许不同,皆是温柔。捏杯酒眯着眼,要专心看人间,关山点酒,一柄玉扇,一段故事,一程人生。
  •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莫理循:直击辛亥革命

    本书首次从原版《泰晤士报》翻译了莫理循作为该报驻华首席记者,在辛亥革命时期,第一时间发出了一系列的报道,旨在为研究辛亥革命提供新的史料。这些报道反映了莫理循对辛亥革命以及当时中国的认识,既客观地介绍了莫理循对中国改革和革命的如实报道,也显示了他支持袁世凯的一贯作风,还可以看出英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国问题的干涉,比较集中地展现了莫理循外理中国与英国关系的过程和内容。为了帮助读者更理解莫理循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书中收录了窦坤的研究论文“莫理循与辛亥革命”,还摘录了部分莫理循在辛亥革命期间的通信。
热门推荐
  • 闲文散叙

    闲文散叙

    闲绪小文,记之恐忘尔尔。这里有可爱的小故事,美味的小点心,温暖的人,愿你在这里,找到一份属于你的温暖(??ω??)
  • 挞虏纪事

    挞虏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家影后超萌哒

    我家影后超萌哒

    新书《季先生,别无赖》已发!甜宠无虐,喜欢的小可爱们,请多支持,么么哒!——灰白色调的简约办公室里。帝爵单手撑着额头,慵懒的坐在沙发上。
  • 大力不要怂呀

    大力不要怂呀

    天生大力神,小女娇如花,二兄颜如玉,大兄智芳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的父亲是孙悟空

    我的父亲是孙悟空

    本作品将详细介绍孙悟空怎么会有老婆孩子,老婆是谁,为什么西游记里面看不到孙悟空结婚,为什么封神之后世间再无神仙等。前半部分是孙悟空的儿子金灶沐都市修仙的内容
  • 凰女逆袭

    凰女逆袭

    本是天上神,奈何落红尘!昏暗的牢笼,狭小的房间,紧张的气息,两个人正在对视,一个站着,一个跪着。“你只要再说一遍你爱本王,本王就带你离开,许你妾之位。”俊美的男人一身贵气,紫色的衣衫让他多了几分神秘,只不过现在的他正在暴怒中。“在你害我至此的那一瞬间,我对你的爱就消失已尽,甚至我还要谢谢你给了我一个重重一击!”跪在地上的女人脸色苍白如纸,嘴角的鲜血让她平添了几分魅惑,就算如此情形也依旧挡不住她的美。“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的同意,你这一辈子都无法逃开本王,只能是顶着本王头衔的女人!”他暴怒,这个女人到了现在还在惹怒他。女人抬头,眼里闪过了一丝讽刺,在她还对他痴心的时候干什么去了。
  • 我是女帝听我的

    我是女帝听我的

    传言,万年前仙门大派——名鹤门在解散之际留下一枚鹤令,持此令者可号令天下各世家宗派。时逢有纯大陆局势动荡,三大家族之首的纪家嫡女为保家族,女扮男装云游大陆探寻鹤令。恰遇上同样目的的江家二爷,看两人碰撞出爱的火花,演绎一段强者爱恋。
  • 菟丝花的花语

    菟丝花的花语

    菟丝花的花语是战胜困难,唐莳最大的困难就是找寻自己,宁一臣最大的困难就是让唐莳认清自己的心。宁一臣:唐莳,你不让我背你,是不是心疼我。唐莳:不是,我是怕你把我摔了。宁一臣:唐莳,我给你做饭,你怎么感动哭了?唐莳:不是,是齁的。宁一臣:唐莳,你下楼陪我看星星吧。唐莳下楼后唐莳:今天阴天啊,怎么看星星啊。宁一臣:你的眼睛里有星星,我就想看着你。
  • 老大你的小娇妻翻天啦

    老大你的小娇妻翻天啦

    多年后的第一次重逢,就被拐到他家,在不知不觉中结了婚。本来以为这是一个甜蜜蜜的爱情故事,没想到,这“画风”却朝着鬼畜这条“光明大道”,一去不复返。(男强女强,不虚弱,身心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