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73000000041

第41章 蒋介石听到的都是“背叛”消息

9月下旬,在台湾没呆几天的蒋介石还是关注着大陆,他又一次飞到广州。

在北方,已是秋风送爽,而燠热的南方仍然蒸笼一般。只是早晚已不像前两个月那样闷热了。

蒋介石这次到广州,住在黄埔军校的中正公园内。

黄埔军校所在地黄埔岛,地处珠江下游,距广州二十多公里。军校成立前,这个岛叫长洲岛,四面环水,环境幽静,被孙中山看中,认为是学习和训练的好场所。

1924年5月,孙中山在这儿创办了黄埔军校,培养革命军事干部。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的产物,也是蒋介石的发迹之地,他在这里走向权力的长廊,掌握了兵权,培养了骨干。到1927年他发动“四一二政变”时,军校已有一到四期的毕业生4900多名。毛泽东也曾来军校讲过课。其他人,如周恩来、恽代英、叶剑英等都曾在此任过要职,后来蒋介石的一些嫡系将领,大多出身黄埔,形成了手握兵权的“黄埔系”。蒋介石在军队的这一些部下,一般都称他为“校长”,自称学生。

蒋介石认为,这次到广州,还是住在黄埔军校较为安全,同时也可以引起部下对创业年代的一些回忆,从而振作起来,挽回败局,也给自己打打气。

蒋介石在蒋经国、俞济时的陪同下,登上黄埔岛的升旗山。在山顶上四面展望,山川田园尽收眼底。蒋介石不由得想起于右任老先生为黄埔军校题写的对联:登高望远海,一马定中原。真是贴切无比,寓意深远。后来蒋介石把这副对联又挂到了南京黄埔路官邸的会客室中,以激励自己毋忘“黄埔精神”。可叹的是,现在一马平川的中原早已丢光,此时只有登高观海望洋兴叹了。

一到广州,蒋介石就迫不及待要召见高级将领。他埋下的眼线早已暗中通报他,张发奎、余汉谋、薛岳等人对他不满,正在拉拢李宗仁、白崇禧图谋不轨。这是目前他最不能容忍之事。他命俞济时通知余汉谋、薛岳、李汉魂来黄埔军校见他。这几个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一走进门,就被蒋介石冷脸相迎,劈头盖脸一顿训斥:

“你们以为现在就可以反对我了吗?谁反对我,样子不是摆着吗?胡汉民、李济深、陈济棠都反对过我,结果怎么样?民国十九年,李宗仁、白崇禧,还有张发奎联合阎锡山、冯玉祥要反对我,结果又怎样了呢?反对我的人没有一个好下场。你们想乘困难之时来搞我吗?我叫你们一个个没有好结果!”

蒋介石自顾自地骂着,没有一个人应声。其中有人脸上很难看,几次想发作,一看会客室四周站满了警卫,且一个个虎视眈眈,如临大敌。再说蒋介石遭此大难,又是个残忍的人,只要稍有反抗的表示,就有可能掉脑袋。于是大家只顾听,一言不发。蒋介石这才慢慢消了气。

众人离去时,蒋介石又叫住了白崇禧,说有话要与他单独谈。白崇禧只好留下。蒋介石又变得和颜悦色,一再让白吃茶,并说自己近来脾气不好,请他不要见怪,随后说起历史:

“民国二十六年我们俩人精诚合作,所以能完成北伐,统一全国。此后不幸为奸人挑拨离间,以致同室操戈。但后来卢沟桥事起,我俩又复忠诚合作,终于把日寇打败,收复国土,建立不世之功。今共党虽猖狂,国势虽极危险,只要我们能两人同心同德,精诚合作,大事尚有可为。”

蒋介石的一番话不仅打动了自己,连白崇禧也十分感动,连声说:“是,是,委座言之有理。”

事后,他去看了李宗仁,对李说:“这次蒋介石倒很诚恳。”

对蒋介石有过更深一层了解的李宗仁,心里有数,嘴里不便说,只是笑笑而已。

在广州市区西部,有一座白色的建筑物,十分扎眼。它在绿树葱茏花团锦簇之中,显得挺拔别致。这是国民政府的迎宾馆。当时李宗仁就住在宾馆中。

一天晚上,迎宾馆突然华灯齐放,五光十色,一片灯火辉煌。而迎宾馆四周的马路上,突然增兵加哨,显得森严无比。有路过此处的市民,一见这架势,急急朝别处走去,怕在这兵荒马乱之际无端惹事遭殃。原来这天晚上,蒋介石带着大批卫士,穿过广州闹市来迎宾馆吃饭。

这次宴会是朱家骅张罗的。

事出有因。朱家骅见蒋介石在广州召开中央非常委员会时,蒋与李宗仁互相连话也不说一句。这在共军大兵压境之际,显然是后患无穷。作为行政院副院长的朱家骅,觉得长此下去不是个办法。有一天,他向李宗仁建议说:“德公,我看你和蒋先生之间有些隔阂,你是不是请蒋先生到这里吃顿饭?”朱家骅的意思当然不是单纯为了吃饭,他想在酒席间联络感情,消除隔膜,扭转蒋、李之间彼此尴尬的局面,以期弥补相互之间的裂痕。

“骝先兄,”李宗仁叫着朱家骅的大号,苦笑一下说,“客,我是可以请的。蒋先生喜欢不喜欢来,我就不知道了。”

“蒋先生一定喜欢,一定会来的。”朱家骅充满信心地说,还再三解释:“蒋先生生活太严肃了,平日只是一些简单的宁波菜,什么泥螺、酸菜、笋丝等,此次到广州来,也应该品尝一下广州的名菜才好!”

李宗仁沉思片刻,想既然有朱家骅从中斡旋,他还能不同意吗?于是,他请朱家骅约请蒋介石,且通知党、政、军高级人物作陪。

朱家骅去跟蒋介石一说,蒋介石也就答应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宴会就这样定下来了。迎宾馆在城西,而蒋介石住的地方却在城东,宴会那天,蒋介石还没出动,沿途就布置了便衣队,严密警戒。蒋介石坐上汽车,车窗遮得严严实实,前面有车开道,后面有车压阵,穿过广州闹事,浩浩荡荡开到迎宾馆来了。李宗仁的住宅原先只有两个卫兵,还管看门传达。蒋介石一来,就一下增加了大批警卫人员。这种场合自然少不了俞济时,而且他每次必先到晚走。他指挥卫士将迎宾馆重重围住,只怕发生意外。本来这是要演“将相和”的,现在看来倒像是“鸿门宴”了。

李宗仁办事认真,下工夫准备这个宴会,想借此改善他同蒋介石的关系,所以请来广州最好的厨师,还专门准备了广州名菜“龙虎斗”等。人到齐后,李宗仁看到蒋经国在人群中转来转去,忙个不停,始终不肯入席吃饭,便问蒋介石:“经国为何不上席?”

“不管他吧,”蒋介石头也不抬,“我们吃我们的。”

李宗仁不便再问,只好殷勤地不住给蒋介石挟菜,劝他多吃一点。

可蒋介石还是只喝白开水。李宗仁知道他在坚持“新生活运动”,也不好劝说。蒋介石吃菜与众不同,吃的是中餐,但却取出随身携带的刀叉,用吃西餐的方式吃中餐。以前李宗仁也曾与蒋介石吃过饭,并没见他这样,这次不知为什么,只是心里不快。

吃完饭,也没见蒋经国出现,李宗仁更是犯疑。事后,有人告诉他:蒋经国带了一大批随员,一直守在厨房里,厨师做一道菜,用什么配料,蒋经国都亲自检查过,饭菜出锅时,他都亲自尝一下,等他点过头后,才可端上桌。李宗仁闻知大怒,直骂蒋是小人。

过了几天,李宗仁得知蒋介石要离开广州回台北了,就硬着头皮到梅花村陈济棠公馆去见蒋介石。

蒋介石表面还是很客气,请李宗仁到二楼去谈。

李宗仁直接向蒋摊牌:“国事已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弟不得不畅所欲言了。”

蒋介石并不感意外,还鼓励李宗仁:“请讲,请讲。”

李宗仁也不迟疑,开口便说:“你此番已是第三次引退了。你当时曾一再声明,五年之内决不过问政治。但事实上你的所作所为完全相反,不仅在溪口架设电台,亲自指挥军队,而且还密令逮捕陈仪,并指派周萳接替。后来又派汤恩伯到福州,挟持朱绍良离闽,让汤恩伯当福建省主席……”

蒋介石过去很少听到别人在他面前这样数落他,面孔开始变得一阵红,一阵白,很长时间不吭一声。

“蒋先生,你宠信汤恩伯亦属宠非其人。”李宗仁一开口便一泻千里,什么话都明说了。他想反正是与蒋介石最后一次见面了,还有什么好隐瞒的:“汤恩伯曾受过我指挥,我知之其详。论品论才,汤恩伯任一师长已嫌过分,怎能指挥一方面大军?他的为人,性情暴戾,矫揉造作。所部军纪荡然,抗战期间,河南民谣曾有‘宁愿日军来烧杀,不愿汤军来驻扎’,想必你也听到过……蒋先生,像他这样的人,你把他作为心腹,能不坏事?”

蒋介石本来就无心听李宗仁嗦,不过摆摆门面而已,谁知李宗仁颇有些得理不让人,竟说起来没完,而且都是些责难之辞,脸上便挂不住,但又不好发作,变得十分尴尬,一副坐立不安的样子。李宗仁知道多说无益,停下来看着蒋介石,希望他表示一个态度。

蒋介石好像什么也没听见,不时喝口白开水,他见李宗仁停下话头瞪着他,便放下杯子,抱歉地冲李笑笑说:“关于撤换朱绍良一事,我手续欠完备,请你原谅。”

李宗仁也只好说:“事情已经过去了,算了吧。”见没有什么可谈,李宗仁只好起身告辞。蒋介石随着下楼,将李宗仁送上车。

从此,李宗仁再也没有和蒋介石见面。梅花村一面,确是最后的分别。这位蒋总统和这位代总统,就在这种淡漠的气氛中分手,自此即使近在咫尺,彼此也不相往来,有事都是通过中间人传话,或是托旁人带信。

蒋介石在广州的几天里,倒是没有闲着。他要密切注意广东方面的情况,又要不时关注北平新政府的成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预计9月21日在北平开幕,在这前后,原国民党将领如董其武、陶峙岳等通电起义,给了新政协会议最好的礼物。

9月26日上午,在东交民巷六国饭店中举行午宴时,周恩来主持,讨论起一个众多人、包括蒋介石感兴趣的话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否可以简称“中华民国”?来的都是些老前辈,有两种意见。第一位发言的是中国民主建国会的黄炎培,他认为,由于中国老百姓落后,感情上习惯用中华民国,一旦改掉,会引起不必要的反感。他的意见是三年以后再除掉这个简称。

第二个发言的是廖夫人何香凝。她说中华民国是孙中山革命的一个成果,那是许多烈士的鲜血换来的。关于改国号问题,她个人认为,如果能照旧,用它是好的。如果大家不赞成,就不坚持了。

第三位发言的是辛亥革命后归隐了38年的生平不写民国国号的前清进士周致祥。他说:我反对简称什么中华民国,这是一个祸国殃民的、群众对它没有好感的名称,二十多年来更被蒋介石弄得不堪言状了。我主张就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表示两次革命的性质不同。

这时,司徒美堂站起来说:“我没有什么学问,我是参加辛亥革命的人,我佩服孙中山先生,但对于中华民国这四个字则绝无好感。理由是中华民国与民无涉,更被蒋介石与CC派弄得天怒人怨,真是痛心疾首。我们试问,共产党所领导的这次革命是不是跟辛亥革命不同?如果大家都认为不同,那么,我们的国号应该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抛掉又臭又坏的中华民国的烂招牌。国号是一个极其庄严的东西,一改就要改好,为什么要三年以后才改?语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令不行。仍然叫中华民国,何以昭告天下百姓?我们好像偷偷摸摸似的,革命胜利了,连国号也不敢改。我坚持反对什么简称,我坚决主张光明正大地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此后发言的人口学家马寅初、爱国华侨陈嘉庚等都不赞成用“中华民国”。

决定不用“中华民国”简称后,毛泽东在政协开幕式上也作了解释,去掉简称“中华民国”,不等于把中华国民过去革命的历史意义一概抹杀,如辛亥革命、国共大合作等都是有它的历史意义的。同时“中华民国”这一名称,因为在民间已很习惯,所以在目前,也不会禁用。在人民中还允许有这样的称呼,正如现在我们所用的阳历,同样也不禁止人民用阴历。这以后,政协一次会议陆续通过的大会文件,就去掉了“中华民国”这四个字。

大会开到第八天即9月30日深夜,蒋介石从广播里听到了更多令他气恼的消息:大会选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其他人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还选出毛泽东、刘少奇等180人为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这些安排都在蒋介石的预料之中。他没想到的是陈明仁的公开讲话,他没听两句,头一下子大起来,恨得牙根发痒,血压都升高了。

陈明仁在一届政协会议上,作为特邀代表,曾有过一段发言:

“我记得我在黄埔的时候,蒋介石经常对我们说:‘我是革命的,实行三民主义的,我什么时候不革命,你们应该打倒我。’我现在发现蒋介石不仅是不革命,简直是反革命,简直是人民公敌,我当然要打倒他。并且不但我要打倒他,就是凡是黄埔同学乃至全国人民都要起来打倒他的。他是我们的校长,现在我便给他一个大义灭亲,我想蒋介石用不着怨恨我,应该去怨恨他自己。”

蒋介石百思不得其解,陈明仁是如此忠诚的将领,怎么会被程潜说动,起义了呢?就在陈明仁长沙起义的前几天,蒋介石曾托人捎给陈明仁一份手令,命他死守长沙,不惜全军牺牲,否则便向湘西撤退,撤退之前,把主张和平的人士一律处决。程潜主张和平,这蒋介石心中有数,但他决不相信陈明仁居然会和程潜一条心……

同类推荐
  • 小飞破明

    小飞破明

    现代愤青张飞,神志意外剥离,其精神感知逆时空飞行,意外传递给了万历末年一少年身上。稚气单纯的的梦想,敢爱敢恨的情怀……小飞糊里糊涂的开始了他在异世的潇洒人生。
  • 三国天下传

    三国天下传

    “不至三国者,何以图英雄!不图英雄者,何以图天下!”(Ps:作者有工作,并且兼自考大学,压力颇大。平均3~4天休息的时候爆发一下,平时利用空闲时间码字,请读者大大们谅解。所以在不能稳定更新的情况下,本书暂时不会出VIP章节)另外在今年8月多左右的时候小左会存钱买个笔记本电脑,到时候会保持稳定更新。本书一群:155797499
  • 月下1

    月下1

    我们生在黑暗里,可谁说我们不能去追赶光明?我们生来就是蝼蚁,但你知不知道,蝼蚁过处,皆成齑粉。我们肮脏、卑鄙、下贱、弱小,我一辈子都在最深的阴沟里,我们与那些成功的善良的人比起来丑陋不堪,可我们永远无法被根除。我们来自世界的各各角落,也可以渗透进任何一个地方。我们游走在光明与黑暗的交界处,用钱与命的交易调节着二者的平衡。我们是影子组成的社会,我们只为自己而活。我们,叫“月下”,是弱者的领袖,是下等人中滋生的黑色的组织。你要与我们做交易吗?
  • 大庸王朝

    大庸王朝

    从赵国末年宣宗变法到王朝末路至天下纷争,再到大庸王朝兴盛到衰落的这近两百年历史中,多少英雄儿女竞相角逐,为史书记载谱下了华丽的一章。这里有激情,有悲伤,有诗词歌赋,有阴谋权术,也有甜蜜的爱情,或是浪漫的爱情……欢迎大家来品评。
  • 蜀汉刘禅传

    蜀汉刘禅传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变身刘禅,身处乱军之中,四周围全是喊杀之声,正在害怕的时候突然一个声音自耳边响起:“少主放心,只要我赵云活着一定带你杀出长坂坡去!”刘禅:………好吧,这是一个天才少年的故事,这是一个热血激情的年代。且看重生刘禅如何发展蜀汉,带领一帮蜀二代一统天下。《三国之小军师》即将完本,喜欢的人可以去看看。
热门推荐
  • TFBOYS第三人格

    TFBOYS第三人格

    异于常人的她,拥有比双重人格还要罕有的三重人格——兰、菀、瑰。然而她明白,三重人格带给她的不仅是超乎常人的能力,还有生命的倒计时……在美国待了十年后,她回归中国,暂时入学音雅学院,然而,当她遇上他们,她第一次有了情感,第一次对世界有了留恋……当她真正动情,不想离开世界时,她的生命却已经进入倒数……
  • 把302拆开就是7个女孩

    把302拆开就是7个女孩

    这是7个女孩的青春故事(其实是8个,后来转走了一个),本书我将用第一人称写。
  • 妖精的棋局

    妖精的棋局

    孤独的游魂来到妖精的尾巴的世界,被迫与泛宇宙的“游戏”文明进行一场以世界为局的对弈;作为第三场棋局的对弈者,沃兹不但有自己的对手——棋手,另外还有第一场棋局的胜者阿库诺罗利亚,与第二场棋局的胜利者杰尔夫前来搅局乱斗……到底要怎样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一场持续了五百年的棋局再次展开。PS——新书《妖孽列传》已经上传,欢迎品鉴。
  • 独宠吾妻

    独宠吾妻

    仙界的一个神仙,只是因为月老惩罚落入凡间,还成为了一个乞丐,他以为是自己作者一个南柯梦,直到遇到她,她以为他是乞丐集团的骗子,误会开始了,误会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月老的红线,乞丐也有桃花运。
  • 纤晨无均

    纤晨无均

    最尊贵的两位天诞尊神,她18万岁的那天是一生的转折,是他们悲剧的开始……“尊神可在18万岁选择性别”她不惜为他承下所有攻讦,可命运弄人……“殿下……”他为她敛尽所有锋芒,违逆母亲,却发现……而他以为他们会做一辈子的好“兄弟”,却终究殊途陌路,从年少时就决定喜欢一辈子的人,一生的承诺,几辈子来换……她以为她会按老师的意思陪伴她一生一世,冷眼旁观,却动了恻隐之心,爱上了一个注定会爱而不得的人,让那人成为心底最深的执念……渡众生劫,众人再重聚,生死的彼岸,万千凡世界,成全了别人,却成全不了自己。天地渺茫,万物尘埃仿佛皆定数,却又在因某一个因,成全了某一个果……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我的妖怪邻居

    我的妖怪邻居

    对于妖魔鬼怪一无所知,却对人情里短有独到见解的张晓迫于无奈住进了一个不靠谱的租来的房子,然后遇到了一群不靠谱的邻居,接着发生了一些不靠谱的事情。
  • 奥拉星英雄之路

    奥拉星英雄之路

    穿越异界,走向时空。让我们去感受游戏生涯吧。
  • 中国古代皇帝传

    中国古代皇帝传

    中国的皇帝,不管是雄才大略的“英主”,也不管是一辈子嘴边流着哈拉子的白痴;不管是草菅人命的暴君;也不管是弱如绵羊的傀儡,当他们一坐上“龙椅”,他们就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头子”,是“万乘之尊”,“家天下”的封建格局就决定了他们具有生杀予夺的至高无上权力!本书从秦始皇起,至溥仪止,涵括中国的全部皇帝的传记。每个皇帝独立成传,每篇既带有浓厚的传记色彩,也不乏神奇的趣闻、生动的细节。而每传(主要是大传)前的一段议论性文字,即是编撰者力求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历史,以新的价值观念评判历史人物之所为,相信对读者是有所裨益的。
  • 莫名和谐的皇室生活

    莫名和谐的皇室生活

    玩游戏穿越了,李方表示很淡定,宅了这么久什么没看过,可是这个皇室生活也太和谐了吧,说好的帝位争夺,官场倾轧,后宫争宠呢。放眼望去,四海生平,举世繁荣,万国来朝,盛世乾坤。于是,李方开始了和谐的皇室生活。。。。
  • 刺客伍六七与逸二三

    刺客伍六七与逸二三

    本小说讲述的是关于伍六七的好兄弟逸二三的故事,开局一个老头子,装备全靠老头子爆!咳咳,不好意思乱入了,一把剑,一个失忆的男人,会如何找回他的荣誉,洗清罪名,重回巅峰呢?在每一次刺杀任务背后,都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往事,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杀人的背后隐藏着很多的无奈,杀的是好是坏,只在一念间,且看逸二三如何选择请看本书~~当然纯属瞎编,会涉及一点刺客伍六七的设定,但不会将其曲解,重点是放在逸二三身上的,兄弟们把他看作是一本涉及刺客伍六七的小说就行了,作者承诺:绝不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