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348000000020

第20章 梦回怀星堂

吴宽、王鏊、沈周、陆完、葑门二朱……

病中的祝枝山,回想和几位过世长执杖履相随的景象,他们的道德、学问、风骨和勋业,以及对他的识拔与教诲,一点一滴地,从他的心里扩散开来,萦绕在他的眼前。

那年,他三十五岁,冒着十月下旬的严寒,往访沈周于相城。年近古稀的石田老人,和他把手同行林中。透过稀疏的林木,阳光洒落在枯叶上。他们颀长的身影,被树影和起伏的幽径分割得零零乱乱。那是他中举后的第三年,脱掉襕衫的喜悦,已逐渐为春闱的失意所掩盖,心灵的沮丧,仿佛满地的枯枝和败叶。但这位谊介师友间的隐士,却对他的器宇和才华,满怀信心:

“……君今文名将盖代,踪迹所至人争迎,青袍猎猎风满袖,知者重者无公卿。……”(前已引录)沈周在赠诗中写道。

对于祝枝山的史学造诣,沈周也赞赏不已:

“……谓子良史,左丘马班,谓子鹏运,直举横骞……”(注一)

沈周的期许和勉励,言犹在耳,但时光飞逝,转眼他也到了暮年。“左丘马班”,回想生平的际遇,祝枝山感到无限感慨。

“……对树常疑屋,寻芳不辨柯。临觞更唤酒,披穀妄称罗。察耳因嗟蹇,寻声却悮骒。回身避石兽,挥策叱铜驼……”(前已引录)以长诗幽默朱存理那双高度的近视眼而传诵一时,是沈周和他的杰作,想着“奉和沈先生戏赠性父短视之篇”中,描写朱存理因近视所闹的种种笑话,祝枝山不禁哑然失笑。

他也无时不想着存理载满书画、笔记的游艇“野航”,以及在葑门外,溪畔二株古松下面和存理一起鼓琴、弈棋和品茗清谈的岁月。存理六十岁时,枝山祝嘏诗中“书抄满箧皆亲手,诗草随身半在舟,前辈风流惟此老,天工都为后生留。”(注二)是纪实,也是为人传诵的警句。

在苏州士林,朱存理和祝枝山最相似的地方,就是他们同属“中间”的一代。当老一辈的硕学雅士年迈而逐渐凋零时,他们起而教导年轻后进,使吴中的学术和风雅,继续流传发展下去。朱存理当年,于所居“见松阁”一水之隔的二松树下,设“僦松轩”,接待杨循吉、都穆、祝枝山、文徵明、吴次明、唐伯虎等青年学子的热心和风范,都成了祝枝山今天的写照。在年龄上,二人是长辈与后生,在感情上,却相处如兄弟手足。王宠、陈淳、文彭和文嘉兄弟,近年频往怀星堂请益的,岂不正像当年在“僦松轩”聆教的一群?不知何时,朱存理的面影,竟和陈淳、文嘉等青春的面影交织在他的眼前。岁月轮转,他也到了风烛残年;看着自己羸弱的身体,满室薰人的药味,祝枝山不禁发出一声声长叹:

“……繄我与君,皓相逐,今我视众,如君我瞩,余霜犹几,三叹不足!”(注三)

祝枝山在怀念朱存理五古中写。

想到存理,那与存理比邻而居,却同样嗜书如命的朱尧民,也立刻浮现在他的记忆中。

青年时代的祝枝山,曾经以一首七绝戏寄朱尧民,调侃他冒雨借书的情景:

“五日冬阴雨载途,途中日日走疲奴;闻渠窃向同曹说,不信家公为借书。”(注四)

记得尧民,每听说有部难得一见的古籍,往往急得彻夜难眠。如果失之交臂,则皇皇不可终日;一旦如愿以获,立刻喜形于色,焚香瀹茗,和二三好友、后进,奇书共赏。对于葑门二朱的慈祥和风趣,祝枝山心中,真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和依恋。他赞叹两人的风骨:

“葑亦多彦,哿矣两朱,崑丘连璧,峄阳双梧。”

对于尧民的气质和笃学,他更由衷地景仰:

“子出最后,遗风爽如;寒泉冬洁,菉竹秋臞,积百媚学,孰俪君劬!……”(注五)

可惜,如今一切早成过去。正德七年,尧民去世在先,翌年,存理接踵而逝,十四五年的岁月,祝枝山感到一种无可言喻的空虛和惆怅。

钱元抑、王宠、表弟蒋允晖、惠州秀才张天赋……这些远近知交,无不赋性高洁,才气纵横,像那些过世的长辈一样,为祝枝山所爱敬,也是他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小他十余岁的钱元抑,行事谈吐,进退有节。他的致仕南归,隐居漕湖,更使祝枝山觉得他是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君子。不过退隐后的钱元抑,在学术思想上,受到京中几位翰林与太常寺同官的影响,颇从事于冶心养性的道学修为。不但弃绝一切支离的文字,而且每每以“文艺丧志”,讽劝士林好友,不要再从事于诗词书画之类的无益之学;这种见仁见智的主张,不要说别人,连他的密友文徵明,都无法接受。更令人费解的是,正值盛年的钱元抑,竟在所居之旁穿穴治冢,整备棺木,筹划起未来的归宿。这位博雅嗜古,为宦三载的鸿胪寺寺丞,虽然有如许不近情理的变化,而祝枝山对他的敬爱,却并未稍减:

“入室芝兰始见薰,也知孤陋合离群。……”从浮现于眼前,钱元抑带有威仪的面容,想到他那白云秋水般的清高节操,祝枝山搦管疾书:

“……烟霄本自冥黄鹄,城市安能驻白云。震泽晚山青历历,漕湖秋水碧沄沄;相思只借中天月,会把清辉两地分。”——《钱太常元抑》(注六)

王宠、这位忘年之交,常给他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无论他那优雅的风姿、清新脱俗的诗文、如春云出岫般的字迹,都似神仙中人,不属于污浊的人世。想以文字来描摹出王宠的神情气韵,即使以祝枝山的敏捷诗思,也大费斟酌:

“七十看花岁已残,始怜梅蕊照衰颜,河清可道遭逢易,驾俗深惭会合难。锦绣段闲藏黼黻,骊龙珠抱媚江山;欲留光彩无穷事,心绪悠悠竹素间。”——《王文学履吉二首》(其一)(注七)……

祝枝山把这些在病中怀念知己,断断续续吟咏出来的诗篇,定名为《怀知诗》;他在篇前自序:

“卧病泊然,缅怀平生知爱,遂各为一诗;少长隐显,远近存没,皆非所计,秪以心腑之真。凡十有八人,共诗一十九首。”(注八)

依照祝枝山的构想,十位存在人世的好友,将各录所赠本篇诗投赠,以为纪念。但是《怀知诗》十九首的消息一经透露,立时洛阳纸贵,纷纷向这位卧病老人索录全篇。祝枝山也就随兴之所至和当时病况,有的得到全录本,有的仅得所书赠存者诗十一首,或其他版本,不一而足(注九)。

祝枝山坐落于日华里袭美街的“怀星堂”,奠基于嘉靖元年。堂址原为其外祖父武功伯徐有贞所有。到了正德末季,中表兄弟他迁,这片环境幽静,地势高爽开阔的园地,就落到他的名下。

嘉靖二年人日堂成,请道士作醮,奏章时,有仙鹤旋导燎台的异象,祝枝山赋《鹤章》一篇,以为铭志。

怀星堂,除了为退隐家居,读书著作,会聚家人,燕请亲朋好友之外,另辟一室,奉祀儒教鬼神,其中包括西方导师、宣圣孔子、伯夷、叔齐、老子、庄子、左丘明、班固、屈原、王羲之、苏东坡、司马光……从这些神位,可以看出晚岁的祝枝山,历经人世沧桑,心灵中的信仰,已经融合了儒释道三教,此外,史学家、文学家、书家以及心地光明,行为足以表率群伦的古圣先贤,都在他膜拜之列。

嘉靖三年三月既望,他以一篇《所事儒教鬼神解》(注十)来阐明他的信仰,及奉祀先圣的原则和态度。

枝山一生,为人所作的“堂铭”、“堂记”无计其数,而他那洋洋洒洒、古奧富丽,又带着几分神祕遐想的《怀星堂记》(注十一),想必经过长期的酝酿和一次次煆炼而成。

“存先庐以系思,筑新楼而萃众。”在《怀星堂记》中,祝枝山首先写出他构堂的动机。

“轩窗洞明,院落舒旷。其内则图书矗矗以周列,琴瑟闲闲而在御。筵案肆设,钟鼓静悬,月旦藏家人之仪,晨暮集高朋之驾,芝兰满坐,云霏盈耳。”开阔舒爽、纤尘不染的净洁与幽雅,勾画出诗一般的生活情境。

就日常起居而言,则极尽懒散而闲适:

“或孤据屏几、崇朝忘兴,或甘瞑枕席,逾辰乃寤。”

在学术上,面对着古贤遗册,大有如鱼得水,左右逢源的乐趣:

“周孔之礼乐,洋洋上下,渊赐之音容;訚訚左右。遨《春秋》而友辞令,蹈《战国》而参机辩。……”

沉思默想,神游宇内,那种心灵中的自由,应是古往今来,无数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境界吧:

“灵飞浑,神潜窈冥,孤若禅祖,寂如洞穴,万如纾纲,一若执象,江山不易,俯仰平远,皇羲何在?千古在目,万玄集膺,虽则一扉隔而道俗悬,百英对而今古接。”

从各种有关的文献,祝枝山考据出街里名称的由来,和曾经居住过的古贤,为怀星堂之美,下了结语,也为他生活的远景,描绘出一个清晰的轮廓:

“嗟夫,择仁而处者,智也。安土乐天者,达也。求古而归契者,尚贤也;是之谓三善。有美而不知得师者,蒙也,怀居胶有将为其后之恒守者,鲁也;是之谓‘二缪’。循三善而屏二缪,居室之理,其殆庶几乎?爰用声其肾肠,登笔垣屏;时余龄六十七矣。

嘉靖纪元之五祀,苍茏驾于降娄,干丽于柔兆月,惟宵中星虚哉生魄,丁卯文成。”

推算起来,祝枝山这篇《怀星堂记》,脱稿于嘉靖五年正月初四日。同年腊月廿七日,这位苏州才子即回归道山;二者相距仅三百五十余日。其间十月,他为昆山魏诚甫书《黄庭经》时,自识:“久疾初间”,莫非是回光返照中,留下了千古名迹!

怀星堂址之选,含有保存先庐的深远寓意。精心规划的堂室与庭院,汗牛充栋的古籍,宗教、先哲及祖先神牌的设置,正是要“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为世代相传的久远打算。《鹤章》中的虔诚祝祷,《怀星堂记》中的美丽憧憬。转眼之间,仿佛一场春梦;随着祝枝山的逝世,为苏州士林和家人好友,留下无限的怅惘。

和怀星堂相比,文徵明还乡后于舍东所筑的“玉磬山房”,规模就小多了。但是窗明几净,陈设幽雅,既便于读书创作,又能与二三好友促膝谈心,度其闲适的生活,则毫无二致。山房外面,种了二株桐树,致仕后的文徵明经常在树下流连啸咏,安详散朗,人望之有如神仙。家门中,除了他原有的禁绝歌舞女色之外,由于宁王先例,及朝中所见,对于藩邸,他一概采取敬而远之的审慎态度。对于中贵人,则绝对不肯往来。

“此,国家法也。”(注十二)文徵明坚決地表示。

为宦京师虽然未久,但几年来所阅历的宦海波澜,却极为丰富,这也就更坚定了他处世的信念:

“人之处世,居官惟有出处进退,居家惟有孝弟忠信。”(注十三)

“玉磬山房”落成前后,嘉靖二年借病辞山西按察使而不就的顾璘,仍旧养疴金陵。顾璘本籍吴县,时常往来吴下。曾以哀凄的心情,凭吊故相国王鏊的园亭。在王鏊之子所栽种新花木间,流连徘徊:

“……门墙惠泽思不尽,踏遍三槐树下苔。”——《游故相守溪公园亭见中舍君新栽花木》(注十四)

痛感弘治以来,多少光烂耀目的文学家及诗人,纷纷凋谢;尤其吴中好友徐祯卿、唐伯虎、都穆、祝枝山等。惟恐斯文流散,如孔子所说的:“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斯文也。”顾璘正著手辑《国宝新编》(注十五)。

《国宝新编》,只录过世的作家,存者一概未录。并各加叙赞,简叙其身世、为人及文学上的成就。赞中,一一肯定其在文学史上应有的承前启后地位。

“博士清资,冰渊斯濯。遗编荧荧,凤羽麟角。唯宝贵奇,匪以其多。有文弗粹,山委则那。”(注十六)在顾氏交游中,徐祯卿才高命蹇,是早陨的巨星。顾璘认为徐氏上探骚雅,下括高岑,融会贯通而成的《谈艺录》,可谓良工独苦,必将照耀千古。

对于都穆和唐伯虎两位故友,撇开都、唐间的恩怨,顾璘仍然把都穆视为淡泊的君子,在考据和著述方面都有不可泯灭的建树。有关伯虎的才华与遭遇,使顾璘不得不掷笔长叹:

“嗟嗟伯虎,孰广尔志,登台则流,牖下斯滞。生灭既一,宠辱奚惊,上善若水,是生令名。”(同注十六)

顾璘借真州蒋山卿,读祝枝山所撰《建康观云记》(注十七)后的惊叹,来反映祝氏的才华:

文不在兹乎!偏才曲学,真河伯未离龙门,难与言水也。(同注十六)

论及祝枝山的文学造诣,顾氏以为:“高者凌徐庾,下亦不失皮陆。”而其书学上的精工和诸体俱臻妙境,顾璘认为有明以来,恐怕无出其右。至于其玩世自放,傲睨冠绅,顾璘更将这位谢世未久的好友,比拟为汉代的东方朔:“汉隐方朔,明玩祝子。”(同注十六)

徐、唐、文、祝,吴门四才子,《国宝新编》中已录入其三;面对年近耳顺,硕果仅存的文徵明,浓髯满面的顾璘,敬爱之余,也感慨无任。在《赠文征仲》(注十八)五古中,对文徵明性格和为人处世的风骨,有深刻而生动的描写:

“掩面过行女,闭门拒王侯。天然冰玉操,不与思虑谋。”自少至长,文徵明于女性面前所流露出来的羞怯和慌乱,在友辈眼里,往往被视为笑柄。花前月下,或歌声舞影中,他那种对异性的僵持和畏避,又不免扫人雅兴。但经好友顾璘,独具只眼地把“掩面过行女”的畏怯,和“闭门拒王侯”的凛然气度,两相对仗,立刻显得意象鲜活,逸趣横生,也让人对文徵明端庄、狷介的性格,不禁肃然起敬,真可谓千古绝对。

“……待诏入金马,玩世存薄游。脱冠挂神武,遂返莼鲈舟。……”无论在知县、知府或南京吏部任内,顾璘性情融朗阔达,精通吏理,更勇于任事;但是,他也能急流勇退,纵情于山水啸咏之间。文徵明的挂冠来归,顾璘内心毋宁是怀着一份期待和喜悦;此后他们可以邀集旧侣,遍游名山大川,以了宿愿。

这首五古的末段,顾氏以其生花妙笔,描摹文徵明金台息影后的悠闲岁月:

“颐神击磬室,放歌埋剑丘,掉笔弄图画,尽掩松雪俦。乃惊铁石肠,遗韵仍绸缪;伯阳信龙物,变化不可求。”

“伯阳信龙物,变化不可求。”从这首诗的尾韵,隐约可见文徵明在顾璘心目中的评价,堪居“吴中四才子”之首。

久违了,虎丘。

文徵明困处京师的后期,魂梦中所思念的,无非吴山、笠泽、横塘以及苏州城内外的古寺。

嘉靖六年三月十六日,当他登上虎丘码头,走在石砖铺成的朝山路上,真有一种虎归山林,游鱼入渊的快慰。林木中的鸟啭,飘过千人石上的阵阵暖风,可中亭畔的花香,无不令人心醉。云岩石塔,似乎更倾斜了,经冬的檐草,使它看来有几分苍凉。文徵明信口低吟:

“灵丘石上思冷然,绀璧楼台剧目前,香林遍绕生公石,法境长寒陆羽泉。”——《虎丘春游词十首》(其六)(注十九)

暮春的剑池,依然十分冷冽。犹记那年冬天,池水干涸,沧海桑田之变,使人议论纷纷。他曾冒险持着火把,从地下石阙,进入深不可测的石洞,想一探究竟。千载相传,秦始皇南巡,发阖闾墓,凿山求剑因而成池的故事,随着阵阵冷风,浮现在他的脑际。唯恐火尽无法出洞,只好拾块墓砖半途而返。转眼,已是十五六年前的旧事。看着汩汩而流的寒泉,文徵明感觉到有些不可思议。当日同游者,今日尚存几人?宦游乍归的文徵明,不禁为之黯然。

赴京前一年的五月,也曾偕王宠濯足于此,并作山水扇为赠;至此亦已五易寒暑。

“富贵别离易,贫贱去住难,游子起蓐食,尽室惨不欢”(前已引录)咀嚼两年前王宠送王守的诗句,那种离别的酸楚,再次冲上文徵明的眉心。王守虽然喜得释褐,但憔悴多病的王宠,却依然困于场屋;年逾而立的长子文彭和二十七岁的次子文嘉,又何独不然!功名路上的忧喜得失,真是一个难解的谜题,文徵明心下,一片迷茫。

同类推荐
  •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自述

    李烈钧是袁世凯最大克星,更是维护民国统一最有力的人。李烈钧首举讨袁义旗,打破世人对袁信仰。后来,又与唐继尧、蔡锷发起护国讨袁,终使袁败亡。《辛亥风云人物自述丛书:李烈钧自述》以李烈钧一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结合李烈钧的自述,条分缕析地探讨李烈钧一生行事、思想发展的轨迹及有关事件,图文并茂,相互映衬,广大读者可以通过阅读看到—个立体而生动的李烈钧形象。
  • 默多克家族全传

    默多克家族全传

    1952年,默多克继承了父亲的小报《新闻报》,短短的三四十年将其发展为跨越欧、美、亚、澳几大洲,涉足广播、影视、报业诸领域的传播媒介帝国。在他的麾下,既有久负盛名的英国《泰晤士报》,也有美国电影界的巨无霸——20世纪福克斯公司。80年代初,默多克的国际新闻集团年营业额达到12亿澳元,他本人也成为新闻界翘楚。默多克报业集团的投资极为广泛,除报业出版外,还延伸到电视台、电影公司、唱片公司、图书公司、足球俱乐部、航空公司、石油钻探等非传统领域。着眼于长远、敢于冒风险、善于撬动资本杠杆是默多克扩张的法宝,将为读者展示默多克的传奇经历和经营奇才。
  • 张爱玲情传

    张爱玲情传

    张爱玲生命中的男人的共同之处,是他们都在她一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虽然张爱玲遭父亲毒打后逃离了家庭,从此与父亲如同陌生人,但是张爱玲却摆脱不了自己的恋父情结。父亲张廷重对张爱玲的写作影响巨大。《张爱玲情传》讲述张爱玲笔下和生命中的那些男人,讲述一代才女张爱玲如何介入这些真实和虚幻交替的男人世界,以张爱玲的性格为主。苛责男人是一部分,还是要在张的作品里挖掘对世界和对男性的看法。其实她是一个缺少关爱的人,也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宋朝花落知多少

    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宋朝花落知多少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花蕊夫人:流年暗中换,逃不出的宿命。刘娥:德馥比仙美如兰的倾世皇妃。李师师:大隐于烟花巷陌的奇女子。李清照:生为人杰死鬼雄,女子如何不丈夫。
  • 铁马冰河:我的南下征程

    铁马冰河:我的南下征程

    本书讲述的是作者的南下征程,内容有人生转折、夜入武汉、进入长沙、革命脊梁、安家创业、“三反”运动、挚友石光、伟大迁移等。
热门推荐
  • 永恒国

    永恒国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叶皆凋零,唯我。。。永恒国
  • 修炼从传送开始

    修炼从传送开始

    苏桐来到了一个妖兽横行,危机四伏的世界。好在他得到了一个系统,并且通过这个系统,他暗中知道,原来人竟然能够修炼成仙!不过这个秘密,他从不透露给别人,他开始马不停蹄的修炼......
  • 学霸的世界你不懂

    学霸的世界你不懂

    一个有点不同的地球,九十年代末,做个文化让人。
  • 色

    平凡小子步青云,名利场中彷徨挣扎,女人堆里半推半就。神秘女人为吴桐看相,说他会有桃花运。妻子、小姨子、女同学,各样的女人带着不同的欲望出现在吴桐的身边,他面临着感情、性爱的问题。欲望堆积在心头,色而不空,吴桐在海滩上写了一个巨大的“愁”字……
  • TFboys之千我

    TFboys之千我

    他与她,曾经错过;再次相遇,这次他们能牢牢抓住彼此吗?(本说或许会很短,但也是作者用心之作哦~本人千纸鹤一只)
  • 做个好女人-男人最欣赏的10种女人

    做个好女人-男人最欣赏的10种女人

    我们都知道,人是因为可爱才美丽的,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做个好女人:男人最欣赏的10种女人》介绍的这10种女人,虽然都有各自的性格与魅力,但她们的生活情态,个性爱好,气质修养、风度内涵,却能让自己修行成为精品女人。
  • 星尘少女

    星尘少女

    “所有足够先进的科技,初看都与魔法无异。”亚瑟,克拉克在他的小说中说道。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人类的科技发展正稳定地步入正轨,每个人都在享受着时代发展带来的红利。先进科技所造就的便利在若干年前的人们看来宛若魔法,仿佛一切都变得美好。然而有人的地方就必定有黑暗存在。光芒照不到的地方,黑暗仍如野草一般疯长。
  • 野鬼修仙传

    野鬼修仙传

    一个普通的书生,外出游学中无端被山贼残害,却因执念不散而机缘巧合下走上了一条冥修之路。他以这样的身份,如何一步步成为冥修之仙?从而傲视九界十方!
  • 逍遥神剑决

    逍遥神剑决

    "突然,只听仓啷一声,众人只觉剑光闪过,那五师兄的四根手指和那个刻着神字的剑柄被齐刷刷的砍掉。快!太快!拔剑的声音犹在,而拔剑的人已经坐回原位,正在往空了的酒杯里倒酒。女儿红已不多了。那五师兄目眦欲裂的看着他的手,刚才还握剑的手此刻已只剩下一根手指。他的右手再也不能握剑了。"——节选自《逍遥神剑决》
  • 仙剑奇缘:梦红尘锁千秋

    仙剑奇缘:梦红尘锁千秋

    “我不负长白,不负六界,不负天地,不负众生,却独独负了她”他是长白山掌门墨冰轩,是世界上最温柔之人,也是最无情之人,看似心怀六界,可真正入他心的却只有一人。“我努力了这么多年,从来都不懂他,不过现在已经不需要懂也不想懂了,只笑命运如此捉弄人,为何偏偏我便是命中注定的人,若能从来一次,我再也不要爱上他”她是长白上仙墨冰轩的徒弟叶紫寒,穿越千年只为度六界苍生一个结,却不知这结因她而起,因她而落。“今生所作的一切,我从未后悔过,可若如能从来一次,在初次相遇她时便把她留下,现在又会不会是另一番风景”他是魔界之首羽雨陌,他本是世上最无情之人,却因她变成最温柔之人,他本是要颠覆六界,却又为她拯救长生。